如何看待文章《曾雪梅》的語文閱讀題目?

網頁鏈接http://wap.exam58.com/yuedu/31934.html

截圖

讀完文章又看完答案總覺得不太對,也有很多同學對答案抱有疑問,希望知友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瀉藥。出題人估計自己也沒看懂。

國家的侵略和個體的情感不衝突。


謝邀。。。

你讓一個剛剛16年高考考完去回憶這個真的好嗎?

個人感覺這個全靠出題人的心情了。

曾經有個故事。。。就是一個高中生,很厲害,他高二的時候一篇文章被意林選中,而他高三的時候一篇閱讀題恰好就是那個閱讀題,信心滿滿的答完後,發現,滿分15隻得了5分,看完答案才發現答案驢唇不對馬嘴,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出題人的思想竟然對不上作者的,可笑。


自答。

記得同學在看到標準答案的時候對我說的一句話:這個出題者的思維怕還是留在文革時代。

沒想到2017年了,中日正常邦交化四十五年了,還能見到如此「政治正確」的閱讀題。

誠然,1931—1945那黑暗的十四年間,日本侵略者帶給我國和我國人民深深的創傷,中華民族接近亡國滅種的地步。甚至不止是這十四年,自甲午戰敗,四百萬人同一哭的那時候起,東方的那個島國就一直給我國人民帶來無盡的夢魘。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可恨嗎?當然。不僅是那可恨的天皇和政府、軍閥、法西斯政黨勢力,廣大日本人民也是侵略戰爭背後推波助瀾的黑手之一。戰爭的責任他們也逃不了干係。但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廣大日本人民的可憐之處就在於,他們內心的民粹主義被政客和將軍們加以擴大利用,最終成為了日本法西斯這台戰車的馬前卒和炮灰。一如同借著上帝名義洗劫君士坦丁堡的十字軍騎士,高呼著真主安拉卻綁著炸彈自爆的穆斯林。

就在廣大日本人陷入皇軍天下無敵戰無不勝的狂熱,對戰爭趨之若鶩的時候,他們之中確實還存在著頭腦清醒的有識之士。他們也曾反對戰爭,然而終究被周圍狂熱的聲浪所淹沒。

因此,我相信這篇文章的真正內涵是:即使兩國關係處在最為冰點的狀態,即使雙方之間已是你死我活的境地,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里,兩國人民依舊有著跨越國界,以人的身份進行善意往來的情況存在。而不是在文章最後把主人公刻畫成一個大徹大悟,為捍衛政治正確而堅定立場的「革命者」。

以上,只是一個閱讀理解寫錯答案的學生的牢騷罷了。


不知道,但是感謝題主問了這麼個問題,我才有幸讀到這篇文章。真是篇好文章。


自答

(qq空間複製了一部分,今天聽了講評又改了一部分)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意義有很多:

首先明確,中國近代很大一部分的悲劇,日本都是罪魁禍首。但是,戰爭的受益者和始作俑者,永遠不是二本松和千代子那樣的日本百姓。

1.在戰亂的年代裡,中國人不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卻對幹活的同胞任打任罵。想要過好日子,然後又在面對部分善良的日本人的救助時,大言不慚地說「掙日本人的錢,也算愛國。」這難道不是中國人的劣根性所在?曾雪梅母親口口聲聲的愛國,卻又真的為這個國家做過什麼?

2.曾雪梅是一個天真單純的人,同時,她也是一個最可憐的時代的受害者。她在應該上學的年紀因為戰爭而輟學,在想要躲避日本人的時候受到日本人的幫助,在同情日本人時受到所謂群眾的舉報。她對日本發起的戰爭是痛恨的,對二本松和千代子這樣的日本人是同情且親近的,但是,她對於文中出現的「中國人」,是糾結的,是厭惡的,是害怕的。對母親糾結,對鍾阿寶厭惡,對「解放軍」及「群眾」害怕。這是那個時代,中國大多數人的悲哀。

3.答案中,提出了曾雪梅因為日本人「扔掉機器」而清醒的結論。但是,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罪大惡極到可以讓曾雪梅瞬間「清醒」的舉動。扔掉機器,不把機器就在中國而選擇毀掉,這最多算是商業手段,屬於人之常情。我們痛恨日本對我們資源的掠奪,同時我們也沒有理由要求他們的人民無條件將機器留下。

4.她撕衣服的舉動絕對不是清醒,沒有一個正常人會在那樣的情形下清醒。她那時幾乎已經因為恐懼陷入了瘋狂,她極度害怕被人知道自己對日本人的親近,否則她和她的孩子,將要面臨的是比戰爭更殘酷的批鬥。

文章是好文章,出題人卻大概是66年來的人。

我覺得我的價值觀與這種題目出現了完全的分歧。所以 這是一篇幾乎沒分的閱讀題。


沒有人邀,自答

事已至此,給大家一點小攻略

關於如何做對《曾雪梅》的小攻略

法一:1.堅信日本人的卑劣

2.等待其暴露

3.加以批判

法二:1.堅信我國中學生考試閱讀不可能出現對日本人友善的言論

2.不需要多麼仔細地看材料,儘快作答

注意:無論使用何種方法,務必全程保持對鍾阿海、打人工頭、圍觀工友適當的失明,堅定信念

有時候是中國人自己叫自己的同胞說不出話來。


如果這是一個小學高年級的閱讀題,自主思考自主判斷能力較差和他們,或許會因為所謂對日本人「無惡不作」「道貌岸然」這政治正確的堅持,而取得比高中生更高的分數。


第一題我覺得選C。。然後後面幾題懶得說了。我覺得曾雪梅母親就是一個典型的婆子罷了,希望有個好的人生,和和美美的過完一生,誰曾想戰爭來了。而千代子的價值觀也不過是日本政府教育下的價值觀而已。

滑過,說明飛的低。口哨聲,說明離得近。飛機轟炸,近在眼前。我們的童年是鳥語花香,曾雪梅的童年是戰亂不斷,孩子知道什麼呢,他們只會美化一切,孩子是無辜的。

最後會剪衣服也許就是怕被查水表,畢竟全文都有一個「群眾普遍反應。」

曾雪梅不是聖人,她媽更不是。每個人都在戰亂年代,堅強的苟且的活著。

一篇文章,就是曾雪梅她的一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丘吉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如何評價張繼科寫的詩?
有沒有一些凄涼優美的句子?
如何評價《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和《古劍奇譚》中出現的詩詞?
為什麼黃庭堅的詩詞很少被選入語文課本?

TAG:小說 | 歷史 | 文學 | 高中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