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各位讀佛經的知乎朋友,佛經中有哪些語句是讓你們覺得豁然開朗的,回味無窮的?


菩薩在家,當願眾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

妻子集會,當願眾生:怨親平等,永離貪著。

若得五欲,當願眾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隱。

妓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妓非實。

若在宮室,當願眾生:入於聖地,永除穢欲。

著瓔珞時,當願眾生:舍諸偽飾,到真實處。

上升樓閣,當願眾生:升正法樓,徹見一切。

若有所施,當願眾生:一切能舍,心無愛著。

眾會聚集,當願眾生:舍眾聚法,成一切智。

若在厄難,當願眾生:隨意自在,所行無礙。

舍居家時,當願眾生:出家無礙,心得解脫。

入僧伽藍,當願眾生:演說種種,無乖諍法。

詣大小師,當願眾生:巧事師長,習行善法。

求請出家,當願眾生:得不退法,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當願眾生:勤修善根,舍諸罪軛。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永離煩惱,究竟寂滅。

著袈裟衣,當願眾生:心無所染,具大仙道。

正出家時,當願眾生:同佛出家,救護一切。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受學戒時,當願眾生:善學於戒,不作眾惡。受闍梨教,當願眾生:具足威儀,所行真實。

受和尚教,當願眾生:入無生智,到無依處。

受具足戒,當願眾生:具諸方便,得最勝法。

若入堂宇,當願眾生:升無上堂,安住不動。

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結跏趺坐,當願眾生:善根堅固,得不動地。

修行於定,當願眾生:以定伏心,究竟無餘。

若修於觀,當願眾生:見如實理,永無乖諍。

舍跏趺坐,當願眾生:觀諸行法,悉歸散滅。

下足住時,當願眾生:心得解脫,安住不動。

若舉於足,當願眾生:出生死海,具眾善法。

著下裙時,當願眾生:服諸善根,具足慚愧。

整衣束帶,當願眾生:檢束善根,不令散失。

若著上衣,當願眾生:獲勝善根,至法彼岸。

著僧伽梨,當願眾生:入第一位,得不動法。

手執楊枝,當願眾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凈。

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凈,噬諸煩惱。

大小便時,當願眾生:棄貪瞋痴,蠲除罪法。

事訖就水,當願眾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洗滌形穢,當願眾生:清凈調柔,畢竟無垢。

以水盥掌,當願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凈法門,永無垢染。

手執錫杖,當願眾生:設大施會,示如實道。

執持應器,當願眾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發趾向道,當願眾生:趣佛所行,入無依處。

若在於道,當願眾生:能行佛道,向無餘法。

涉路而去,當願眾生:履凈法界,心無障礙。

見升高路,當願眾生:永出三界,心無怯弱。

見趣下路,當願眾生:其心謙下,長佛善根。

見斜曲路,當願眾生:舍不正道,永除惡見。

若見直路,當願眾生:其心正直,無諂無誑。

見路多塵,當願眾生:遠離塵坌,獲清凈法。

見路無塵,當願眾生:常行大悲,其心潤澤。

若見險道,當願眾生:住正法界,離諸罪難。

若見眾會,當願眾生:說甚深法,一切和合。

若見大柱,當願眾生:離我諍心,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應敬禮。

若見高山,當願眾生:善根超出,無能至頂。

見棘刺樹,當願眾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見樹葉茂,當願眾生:以定解脫,而為蔭映。

若見華開,當願眾生:神通等法,如華開敷。

若見樹華,當願眾生:眾相如華,具三十二。

若見果實,當願眾生:獲最勝法,證菩提道。

若見大河,當願眾生:得預法流,入佛智海。

若見陂澤,當願眾生:疾悟諸佛,一味之法。

若見池沼,當願眾生:語業滿足,巧能演說。

若見汲井,當願眾生:具足辯才,演一切法。

若見湧泉,當願眾生:方便增長,善根無盡。

若見橋道,當願眾生:廣度一切,猶如橋樑。

若見流水,當願眾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見修園圃,當願眾生:五欲圃中,耘除愛草。

見無憂林,當願眾生:永離貪愛,不生憂怖。

若見園苑,當願眾生:勤修諸行,趣佛菩提。

見嚴飾人,當願眾生:三十二相,以為嚴好。

見無嚴飾,當願眾生:舍諸飾好,具頭陀行。

見樂著人,當願眾生:以法自娛,歡愛不舍。

見無樂著,當願眾生:有為事中,心無所樂。

見歡樂人,當願眾生:常得安樂,樂供養佛。

見苦惱人,當願眾生:獲根本智,滅除眾苦。

見無病人,當願眾生:入真實慧,永無病惱。

見疾病人,當願眾生:知身空寂,離乖諍法。

見端正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常生凈信。

見醜陋人,當願眾生:於不善事,不生樂著。

見報恩人,當願眾生:於佛菩薩,能知恩德。

見背恩人,當願眾生:於有惡人,不加其報。

若見沙門,當願眾生:調柔寂靜,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當願眾生:永持梵行,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當願眾生:依於苦行,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當願眾生:堅持志行,不舍佛道。

見著甲胄,當願眾生:常服善鎧,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當願眾生:永離一切,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當願眾生:於諸異論,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當願眾生:得清凈命,不矯威儀。

若見於王,當願眾生:得為法王,恆轉正法。

若見王子,當願眾生:從法化生,而為佛子。

若見長者,當願眾生:善能明斷,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當願眾生:恆守正念,習行眾善。

若見城廓,當願眾生:得堅固身,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當願眾生:功德共聚,心恆喜樂。

見處林藪,當願眾生:應為天人,之所嘆仰。

入里乞食,當願眾生:入深法界,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當願眾生:入於一切,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當願眾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見不舍人,當願眾生:常不舍離,勝功德法。

見能舍人,當願眾生:永得舍離,三惡道苦。

若見空缽,當願眾生:其心清凈,空無煩惱。

若見滿缽,當願眾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當願眾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當願眾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見慚恥人,當願眾生:具慚恥行,藏護諸根。

見無慚恥,當願眾生:舍離無慚,住大慈道。

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

得柔軟食,當願眾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

得粗澀食,當願眾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當願眾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辨,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當願眾生:得無盡辯,廣宣法要。

從捨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當願眾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洗浴身體,當願眾生: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盛暑炎毒,當願眾生:舍離眾惱,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當願眾生:證無上法,究竟清涼。

諷誦經時,當願眾生:順佛所說,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當願眾生:得無礙眼,見一切佛。

諦觀佛時,當願眾生:皆如普賢,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當願眾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當願眾生:諸天及人,所共瞻仰。

頂禮於塔,當願眾生:一切天人,無能見頂。

右繞於塔,當願眾生:所行無逆,成一切智。

繞塔三匝,當願眾生:勤求佛道,心無懈歇。

贊佛功德,當願眾生:眾德悉具,稱嘆無盡。

贊佛相好,當願眾生:成就佛身,證無相法。

若洗足時,當願眾生:具神足力,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隱,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

《華嚴經.凈行品》,陳健民上師開始研習佛法時,就是靠這個偈頌在日常生活中發菩提心的。我想,他現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也與修持凈行品有關聯吧。


《無量壽經》「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善惡變化,殃福異處,宿預嚴待,當獨趣入。遠到他所,莫能見者。善惡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別離久長。道路不同,會見無期。」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這是在我著相階段就開始讀的,無比喜歡,無比嚮往,

清凈經言,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

兩者都是在闡述,教導,一切唯心造,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諸位說是修行,可否問過自己的心,有慾望嗎?能清凈嗎?

執著於俗世凡人之見,被幾句大師叫著,就沾沾自喜,爭名逐利,收攬錢財,你修到最後,還不是修到地獄去了啊。何必呢,知乎這幫人是真可笑。

問菩薩為何倒坐

嘆眾生不肯回頭

師姐,你說的是真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所謂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

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

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

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法。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段話是聖人向大眾的說法,說的是什麼是平常心,我們也應該像佛陀這樣以平常心處世。佛陀一直都是這麼過日子,儘管他每一天都活得與奇蹟無區別。同時這也是一個示範,即師傅,領袖也不應該享受特權。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金剛經》

每當想起我那麼喜歡台灣男生卻又找不到時~我就拿這句安慰自己~實在有效。。或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來安慰自己?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心經》

以前一直以為是咒的名字叫大明咒,後來看心經解釋才懂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但重點是!那句「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讓我震撼。

最美的震撼~也是我最早接觸的~就是《無量壽經》寶樹遍國第十四,很美很喜歡~

「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或純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余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幹。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餘諸樹。復有七寶。互為根干枝葉華果。種種共成。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耀。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一幅幅的圖畫就在呈現~生得一片清凈心~


覺圓明故,顯心清凈。心清凈故,見塵清凈。見清凈故,眼根清凈。根清凈故,眼識清凈。識清凈故,聞塵清凈。聞清凈故,耳根清凈。根清凈故,耳識清凈。識清凈故,覺塵清凈。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凈故,色塵清凈。色清凈故,聲塵清凈。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凈故,地大清凈。地清凈故,水大清凈。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凈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凈。彼清凈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凈。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凈。


佛說北斗七星延命經:

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祿食黍。有厄宜供養此經及帶本星符。大吉。
丑生亥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祿食粟。有厄宜供養此經及帶本星符。大吉。
寅生戌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祿食粳米。有厄宜供養此經及帶本星符。大吉。
…………(圖和咒文我給省略了)
南無貪狼星。是東方最勝世界運意通證如來佛
南無巨門星。是東方妙寶世界光音自在如來佛
南無祿存星。是東方圓滿世界金色成就如來佛
南無文曲星。是東方無憂世界最勝吉祥如來佛
南無廉貞星。是東方凈住世界廣達智辨如來佛
南無武曲星。是東方法意世界法海遊戲如來佛
南無破軍星。是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佛
…………
若善男子善女人。或有仕官身役善發征行。若遇此經信敬供養。即得仕官高遷甚大吉。 
若善男子善女人。或是疾病纏身。欲求輕差。當於凈室燒香供養此經。疾病痊瘥。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進達及以出行經紀。求財稱遂興生貨賣。若遇此經信敬供養。即得求財稱遂出入大吉。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養蠶虛耗六畜不安。即於凈室燒香供養此經。即得田蠶遂意六畜孳榮。永無損失亦無災障。 
若有女人懷胎難月。若遇此經信敬供養。即一得母子分解厄難消除。所生兒女。皆得端正長命果報。 
若善男子善女人。須知北斗七星管人生命。一生之中所有災厄。官事口舌釜鳴百怪。
若遇此經信敬供養。一無妨害, 爾時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善女人恭敬信受作禮而散。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還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心經》)是不是聽起來都很高大上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藏王菩薩

小學表演西遊記,個個同學不肯扮演妖精。我想起了這句話,演了。


無邊莊嚴。所言句者。無句可得。非句句故。於一切句應如是知。

如是諸句是厭離句若厭離句是虛妄句若虛妄句即厭離句

彼一切句是滅盡句若滅盡句即真如句

若真如句即究竟句。若究竟句是盡離滅句

若盡離滅句即涅槃句。若涅槃句即非世俗。無句施設亦無示說

無邊莊嚴。言一句者。於一切善不善法中。平等趣入。云何一句。所謂離句。於厭離中無有少句是一切句。

猶如厭離句。亦非句句清凈故。

若句清凈即涅槃清凈。若涅槃清凈即句清凈。

如是諸句皆不可說。若以語言宣示句者。而彼諸言。於十方界求不可得。誰為誰說。故諸言說一切皆空。

彼若空者即無有義。不應於中戲論分別出生。如是諸句義者。一切皆是無分別句。無戲論句

是故修觀行者。尋求觀察一切句時。當知皆為離滅涅槃

如是諸句不異涅槃。亦不可說。然非不異。由言說句皆虛妄故。為清凈句。

宣說善巧表示諸句。非實表示。若非表示非不表示。則處中道。若處中道則無分別。以於此中分別斷故。

於此法性平等入時。而無有處行少惡行。無所得故。如是不行。亦不遍行不等近行。若如是行。諸佛說為菩薩乘者。

無有少法而可行時。彼行菩薩地。安住無上清凈陀羅尼故。

無邊莊嚴。我今當說陀羅尼句。由是句故。令諸菩薩得陀羅尼。而能開示無邊法藏。應說此等住無諍地。以能摧破諸他論故。極寂靜故。廣演法故。


心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無住相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法尚可舍,何況非法,非法,非非法,願諸眾生,法輪常轉,遠離貪嗔怒恨,無執無貪著,常得清凈,恆趣善境,調伏剛強眾生,吾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得大空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第一品是〈法會因由分〉。〈法會因由分〉,是說明這個《金剛經》法會生起的緣由。諸位在這一段第一品中,有沒有找到這個金剛法會的什麼因由?好像沒有吧?可是它明明又叫作法會的因由。

諸位也許想:「這算哪門子法會因由?也沒有發生什麼事故,又沒有誰提出來請問,這怎麼叫作因由呢?為什麼會從佛陀搭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然後次第乞已,回來本處又吃飯,吃飯完了,把衣放好,把缽洗好、收好,洗了腳坐下來,這叫作法會因由?這算哪門子法會因由?」也許有人真的這樣懷疑。可是我告訴你,這還真的是金剛法會的因由;佛陀正好就是為了這件事情來人間示現的,可是現在末法時代的大師們卻都不知道。這個〈法會因由分〉,單單這麼一段經文,三行不滿;可是我告訴你,這三行其實就是整部放光般若。你們也許有人讀過《放光般若經》,那麼長,好多的文字,要讀好幾個月;但我告訴你:只要這三行文字就講完了,放光般若就在這三行文字中間講完了

  以上的「事說」講過了,我們再來講講「理說」。因為剛剛那樣講了法會因由,好像也沒講出個什麼道理來,諸位聽了還是白聽。我們既然宣稱是講《金剛經》的宗通,不是依文解義,當然要再從理上來解說一番,才符合宗通的宣示。

  「如是我聞」,這其實是阿難尊者耳根放光。接下來說:「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這叫作通身放光。所以這〈法會因由分〉在別的譯本裡面,它又叫作〈放光品〉,因為它真的放光了。「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同在一起」,就是 佛陀共一千二百五十人同時通身放光。也許你正好有宿命通,就趕快看,看那個年代,往那個年代去追溯;然後你可能會這樣說:「他們都在那裡,可是我怎麼沒有看見光?」我就告訴你:「這叫作慧光,這個要有慧眼才看得見,有天眼通、宿命通也看不見。」你如果有天眼,最多就只能看見我的白光與金光,看不見我的慧光;因為天眼是有局限的,這要有慧眼才能看得見。

  「食時」,就表示說肚子餓了!我可告訴你,肚子餓了正是肚子放光。然後「著衣」,齊整威儀;還有「持缽」──接著要把缽盂拿在手上,這叫作通身放光。「入舍衛大城乞食」,最重要的就是要眼睛看著路,總不能走到水溝裡面去;然後當然就要足下走路了,這就是眼根與腳上放光。「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那是什麼放光?那可得要眼睛看人家有沒有送飯出來,要尋街覓戶。如果人家把飯菜送出來,鋪滿了整整一缽的飯與菜,你總得要跟人家祝願:「願你生生世世富貴長壽,早證菩提。」這是一定要祝願的,不能夠白受人家的供養;這時又是什麼放光呢?是嘴上放光。然後「還至本處」時,仍然是要眼睛跟足下一起放光。「飯食」的時候,又是什麼放光?要靠你的嘴巴放光。然後飯食完了,「收衣缽」把衣缽收起來,是什麼在放光呢?是全身放光。然後「洗足已」,要把腳洗一洗,那是手、足都放光。「敷座而坐」,接著再把座位鋪好,坐下來,這是通身放光

  《金剛經》的理說講到這裡,我就可以下座了,因為《放光般若經》已經講完了。這樣看起來,佛陀可真是比中國禪師們老婆多了。皇帝老子請傅大士上座說法,傅大士才剛上座,撫尺一拍就下座了,他已經把佛法大意說完了。可是你看,世尊還這麼辛苦、不嫌麻煩,還要搭衣、持缽,「入城乞食,次第乞已,還至本處」,然後「飯食訖,洗足已」,再敷座,才坐下來,祂顯然比傅大士老婆多了。……
《金剛經宗通》摘錄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放光如來藏

南無大乘勝義僧


《維摩詰經》中:「說法不有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

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但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諸行無常是一切有為法。應做如是觀。


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推薦閱讀:

關於楞嚴經?
請問誦地藏經旁邊小孩或者老人可以在旁邊睡覺嗎?
想抄寫一部佛經贈送他人,以利其結下佛緣,但若對方不能以恭敬心對待,甚至隨處亂放等等,會不會反害了他?
如何看待藏傳佛教里的明妃,雙修,歡喜佛?佛經里有這個法門嗎?
為什麼我會特別喜歡聽佛經?

TAG: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