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二戰時期的工業水平能造出T54么?
1.防護上
1.1 裝甲材料上:
T34使用71Л系列的鑄造硅錳鎳鉻鉬系裝甲鋼炮塔,8C系列的軋制裝甲板。
完全淘汰T34的這種硅錳鎳鉻鉬系鋼種具體沒查到年月日,大致在50年之後到53年間,因為其韌性在新的系列鋼種比較下較差。新系列鋼種主要是鎳鉻鉬系,代表就是74Л鋼,這種鋼種的研製成功,從而在47年在T44基礎上解決了100mm坦克炮炮塔的材料問題,就產生了T54生產的先決條件。同樣,在車身使用的也是鎳鉻鉬系中的中硬度厚壁均質裝甲鋼。所以二戰期間蘇聯自己是造不出上述裝甲材料。
1.2 裝甲製造工藝上:
總所周知的是蘇聯偏好鑄造鋼件,在鑄造工藝上一直是不斷進步的,T34是蘇聯第一款使用金屬性鑄造工藝生產炮塔的車型,但T54與之比起來,主要是解決了鑄件的水平等厚度問題,這一點主要是50年代模具工藝進步的結果。水平等厚度使得炮塔在水平方向的抗彈強度差值不大,從而減薄法線方向壁厚。
二戰同樣並達不到上述鑄造工藝,可能可以澆鑄出來,但至少蘇聯自己做不到等厚度,做出同等強度炮塔會更粗重。
另外提一點,炮塔裙部在鑄造之後還有進行車削,一般使用的是較大型立式車床,選用限制主要是工作檯面直徑和車床功率,T54還有炮盾部位的銑削,對銑床的功率要求也不小
以二戰各國的車床水平,估計都加工不了。
(待更)
2,機動上3,火力上其實對上述兩點討論,我思考後的結論就是:什麼樣的製造技術水平造什麼樣的車,即使蘇聯拿到了T54的圖紙,在二戰水平下,造出的也只是模樣類似T54的T34。T-54水平的還是可以的,T-54就不行。
蘇聯的裝甲鋼和焊接水平因為丟了烏克蘭,44年之前一瀉千里,T-34的焊接和厚度和包括裝甲鋼的質量來說都下跌的厲害,那才45mm而已。
絕對厚度也能做到,不過IS2來看,這種鑄件厚度尚可,質量就很一般了。T54原型車是45年三月出廠的
造不出來,要是能造出來當時為什麼不造?真刀真槍打仗,自己還留一手?
這個問題就像20年前能不能造出智能手機一樣,根本不成立。
現實就是二戰末期做出來了原型車,但是由於戰爭進程和原型車仍有瑕疵等等關係,戰後才開始量產
理論上說,按二戰的坦克技術發展速度,要是戰爭再打久一些,可能到時開進德國的坦克里就能看的到T54了
T-54/55型坦克是由原蘇聯設計的主戰坦克。其原型於二戰結束前的1945年3月問世,量產則開始於1947年。
The first T-54 prototype was completed at Nizhny Tagil by the end of 1945.
wiki:T-54/T-55 - Wikipedia
其實造個劣質版54沒啥繞不過去的坎,54的性能在2戰是過剩了。炮塔砍到150,車體砍到80仍然很好,44年前用85,之後換100。不過54這個思路很簡單,而且及其有效,哪怕你弄出個劣質版用完2戰毫無問題。54主要還是思路問題,算是毛子從a20開始寫了十幾年的作業,整個2戰交了幾萬輛的學費做出的答案。
推薦閱讀:
※大炮的威力是由什麼決定的?
※伊戰和阿富汗戰爭帶給美軍哪些戰術和戰略層面的變化?
※是不是下掛式榴彈比槍榴彈使用的多?為什麼?
※使命召喚11高級戰爭和使命召喚12黑色行動3中的科技,哪個更強大?
※魔改之後,59式坦克的戰鬥力能達到怎樣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