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長途飛行應該選擇哪種機型?


長途飛行的舒適度更主要取決於航空公司,但和機型也有一定關係。

先撂結論:如果訂票時看到機型為748/77W/380/350 可以放心選擇,基本不會錯。

如果是其他機型,可以根據下文綜合進行選擇。

個人認為飛機影響長途飛行舒適度的標準主要有5點。

1. 座位前後間距

2. 座椅設計(座椅舒適度及娛樂系統)

3. 座位寬度

4. 機齡

5. 機型

由於本人身高腿長且瘦(嘿嘿嘿),所以我最受不了的就是在飛機上伸不開腿!!

因此這5點影響大小的排序為:

前後間距&>座椅設計&>座位寬度&>機齡&>機型(個人體驗)

其中,前四點都取決於航空公司。

1. 座位前後間距

這個對於大長腿們來說,幾乎是最影響舒適度的了。一般來說,飛國際長途的座位間距需要達到32inches才能算比較舒服,31就有點勉強了。當然如果能達到33甚至34就是天地良心的航空公司。這個數據可以在SeatGuru上查到

其實大部分飛國際航線的航司這個做的都不錯。但也有幾個例外。

黑名單:

1. 一系列廉價航空:亞航,虎航,捷星。小於30 inches 喪心病狂!!

2. 俄航A330(注意只有A330!他家的777還是可以的)30-31 inches

3. 海航系的一部分A330 31 inches

4. 部分航企的B787 (卡達航空,美航AA)31 inches (由此可見飛機新也不一定舒服)

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東南亞的廉航中轉往返澳洲,票價經常便宜得驚人。但我向來是拒絕的,座位間距一般不會超過30inches,喪心病狂!

俄航的A330也在此黑名單之列,自己沒有坐過,但據SeatGuru上的數據以及其他航空愛好者的評價,估計這間距在31以下。選擇俄航中轉歐洲的時候可能要小心。飛8個小時以上還是很痛苦的。記得俄航飛內地的主要城市貌似基本都用的是A330

第三和第四的話,其實間距勉強夠,但是像美航這種跨太平洋一飛就是12個小時以上的還是受不了。另外就是這些飛機一般比較新,且機上娛樂設施比較好,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座位間距的差評。因此腿沒有那麼長的人們還是可以選擇。

再說幾個在這方面做的好的航空公司吧。

1. 韓系航司(大韓,韓亞),33-34 inches 簡直天地良心!!!

2. 其實剩下的都差不多32 inches 隨意選擇

2. 座椅設計

這一點主要取決於航空公司選用了那一家供應商的哪一款座椅。

這一條與機齡也有一定關係,因為老飛機可能裡面的座椅還是好幾年前的款。不過也有航空公司比較勤快地給老飛機裡面的座椅更新換代,俗稱「舊瓶換新酒」。

舉個例子,達美航空以機齡高而著稱,但大部分飛機內部都已經升級成了最新的座椅,因此機齡20年+的747,757,767坐起來也不會不舒服。

黑名單:

1. 一系列亞洲廉航:亞航,酷航等(香港快運除外)

2. 烏克蘭航空

3. 美聯航老款772 744(飛跨太平洋航線沒有ptv我也是服了)

4. 卡達航空A330/340

5. 東航部分A330(沒有ptv,主要飛夏威夷,偶爾飛歐洲)

6. 韓亞772

7. 英國航空全系

亞洲的一系列廉航就不說了,間距窄不說還用那麼厚的座椅,更沒地方放腿了。ptv就更不用想了。

烏克蘭航空中轉基輔去歐洲的機票非常便宜,時間還短。然而舒適性和服務就真的呵呵。黑皮椅,沒有任何娛樂設施,還窄。機型是機齡很大的767。

4,6和7的問題在於座椅沒有更新換代,是上一代的產品了。因此可能會存在ptv屏幕太小,畫質很渣的情況。

表揚:

1. 所有新飛機(寬體)

2. 國泰

3. 阿聯酋,伊蒂哈德,土航等

4. 其實其他都還行,差不多。

3. 座位寬度

這一點取決於航空公司的座位布局。同一款飛機,飛機製造商可以根據航空公司的需求進行不同的布局。

比如77W,市面上有3-3-3的布局,也有3-4-3的布局。

A330,市面上有2-4-2,也有一部分是3-3-3。

每行的座位數越少,每個座位的寬度就越大。

因此我們常見的寬體機,私以為舒適度排行:

第一檔:A380,748/744,777之3-3-3布局,A330之2-4-2布局,767之2-3-2布局,787之2-4-2布局,A350

第二檔:777之3-4-3布局,787之3-3-3布局

第三檔:A330之3-3-3布局,767之2-4-2布局(喪心病狂!)

黑名單有:

1. 亞航X,菲律賓航空,宿務太平洋的A330 (3-3-3)

2. 烏克蘭航空,以及部分包機航空的767 (2-4-2)這個真的太誇張,盡量避免。

表揚:

1. 日本航空(JAL)部分787 (2-4-2)這貌似是全世界唯一使用2-4-2的787(之前全日空也有,但貌似已經全部改成3-3-3了),日航用它專飛國際長途。

2. 國泰,土航,國航,南航?,卡達航空777 (3-3-3),其實如今3-4-3的777已經成了大潮流,但這幾家航空公司依然是3-3-3

4. 機齡

這個主要看航空公司有沒有好好保養,老飛機不代表不舒適。

不過有些老的嚇人且保養不足的飛機,還是可以避免一下。

目前遇到過比較誇張的就是744。現役的744平均機齡幾乎都有20年+,雖然空中女王是我最喜歡的機型之一,但是無奈,確實年紀太大了……

頂板功能太少,機上娛樂還是靠投影儀,座位陳舊,空調系統和加濕系統也有問題。甚至遮光板都壞了....

作為航空愛好者,這種機型真是坐一次少一次,但是作為普通旅客,還是謹慎選擇吧。

印象中只有華航的744比較新,達美的翻新的還不錯,別家的就不敢恭維了。

5. 機型

其實這一條對於舒適度的影響已經不那麼大了。機型的影響主要在於噪音。

對於這一點,新機型要明顯好於舊機型

優等生:787,350,748

剩下的都差不多

雜七雜八:

1. A330由於行李架設計問題,坐窗邊會覺得空間有些局促。

2. A380靠窗的座位有儲物欄

3. A380的窗戶非常厚,且不大,因此影響視野和拍照。

4. 787的窗戶非常大,視野極佳,且可調節明暗十分酷炫

歡迎補充

當然,坐兩艙的話,能解決一切問題...


77W 78x

千萬別坐330


排除一切主觀感受,偏好。國際航線上的經濟艙都不怎麼舒服,經濟艙的舒適度是在逐年下降,否則沒法拉開於超值經濟艙,商務艙的區別。

要想提高洲際航線上的體驗,最重要的就是能選直飛就直飛。經濟艙的硬體,軟體都談不上舒適。如果能少轉機,少停留,旅程體驗一定相比轉機要好。

實在沒有直飛的,最好關注一下航空公司是否在長航線上升級過客艙。一個380如果運營多年,也比剛裝修過的340-300差。

至於客艙服務,肯定首選亞洲航空公司。新航馬航泰航優勢明顯。轉機hub成熟,服務到位。美國的航空公司,在客艙服務這塊,的確差了太多。


根據個人20多次乘坐洲際航班經濟艙的感受,影響經濟艙旅行的舒適度首先是座位,其次是航空公司,最後才是機型。

座位的差別存在於兩方面:

  1. 同樣的飛機,有的航空公司的座位更密,而有的更松。比如絕大部分航司的787都是3-3-3布局,但日本航空卻是2-4-2布局,顯然寬鬆很多。另一方面大部分航司的777也都是3-3-3布局,但阿聯酋的卻是3-4-3布局
  2. 同樣一架飛機的經濟艙,座位的舒適性差別很大,安全通道自不必說,碰巧可以免費選或者加很少錢坐的話絕對賺到了。此外前排座椅數比這排少,比如前排是2-3-2,後排是2-4-2,那麼後排中間靠走廊的兩個座位伸腿的空間會多。還有些時候在尾部飛機變窄的時候,剛剛減去一行座位的那一排橫向會稍微寬敞點。而最後一排後面如果沒留出空間常常是不能後仰的

關於座位的情況在seatguru上面都能查到很詳細的情況,比如下面是國航的A330-200 3艙布局1,紅色是差座位,綠色是好座位,黃綠的也不錯但有小問題,黃色比黃綠稍差但可能仍然高於普通座位

然後怎麼能選到安全通道的座位呢?如果在航司網站上的選座頁面選不了,那麼多半不需要加錢的(這種越來越少了),那麼就最好是早一點到機場跟前台要求。如果是只要加很少錢(我碰上過只需要加200人民幣的),那就早一點在網站上選上。如果要加比較多錢的(比如200歐元或200美元這樣),那麼可以晚一點到機場,比如提前1-1.5小時到,因為很少有人選,去的晚的乘客有很大幾率會被自動分配到安全通道(年輕男性的概率更大些)

然后座位靠前,一般比後面更平穩。要安靜的話則最好離機翼遠一些,同樣距離也是前面更安靜一點

航空公司的影響分三個方面:餐食、座椅設計和服務水平

就我個人體驗來說,亞洲主要的航司(中國除外)是第一檔。

比如我坐過的阿聯酋,土耳其,韓亞、國泰,吃的普遍不錯,服務也挺好,空乘多為高顏值年輕姑娘,說話比較溫柔,飛機也相對比較新,座椅舒適度更好些。韓亞吃的尤其好,烤牛肉卷生菜加韓式辣醬拌飯,我覺得最為接近飯館水平。

日本的航空公司沒坐過,但據王女士描述服務水平極好,她當時感冒了坐飛機給安排了連著的座位能躺下,然後各種送葯幫蓋被子。

中東航司機內裝修土豪,經濟艙餐食還特別隆重,像阿聯酋航空甚至經濟艙也有菜單,可以選主菜和甜點option。不過要注意的是,有時候會有些幺蛾子,比如土耳其航空一旦碰到嚴重延誤之類的機場工作人員對待乘客極為粗暴冷酷。而阿聯酋航空僱傭的一些白人空乘(英國人居多)對有色人種的優越感比較明顯。此外乘客印度人尤其多,往往小孩哭鬧的比較厲害。

中國航司和歐洲航司則基本都在第二檔。

中國航司的服務水平我其實覺得也挺好的,主要拖後腿的一個是餐食都是那幾家公司統一提供的盒飯水平,而且從來也不說清楚是咋做的(紅燒肉米飯,青椒炒肉米飯和魚香肉絲米飯都是豬肉米飯。。)再一個是不讓用手機。。。還有就是在國內轉機有時候不太方便。座椅的設計之類也不是很緊跟潮流。

歐洲航司飛機的新舊程度和空乘的年紀都介於亞洲航司和美國航司之間,總體上來說服務水平也都挺好,種族歧視也極為少見。

我坐過比較多的是德國漢莎。漢莎的一大優勢是運營效率很高,順的話有時候沒到點就關閉艙門了,提前1小時落地也是有的,飛行員的技術似乎也比較好。飛機的設計是另一亮點,漢莎有一些A330和A340有個下層廁所間,寬敞很多,另外漢莎的A380上層也有一部分經濟艙,下層則也有高級經濟艙,理念都是儘可能讓大家都能上下樓梯多活動活動,另外座椅往往也沒有讓儲物佔據腿部空間。機上服務也不錯,基本上也是有求必應,雖然中年空乘比較多,但都氣質不錯。

漢莎的主要減分點是餐食。大概10年前的漢莎飛機餐的特點是吃的簡單,漢堡三明治什麼的,但份量夠而且沒什麼怪味。這兩年似乎是想往高端走,弄一堆法式餐食,但做的很糟糕,奶油放特別多很膩,而且很單調,可以連續兩頓都是雞肉和pasta裡面選(只不過是不同的雞肉和pasta)。

法航則正好相反,效率一般但餐食很好。

另外有個比較有特色的是冰島的廉航Wow air。這家的洲際航班是不提供任何免費餐食的,而且也沒有機上娛樂設備。但它們的座位特別寬敞(啥都沒有的座椅省了一些空間,而且本來間距也不少),而且沒有娛樂設備反而讓整個航班大部分人都在睡覺,艙內比較安靜,休息的比較好。另外這家的機票真的巨便宜。舊金山到冰島常年600美元。

最差的是美國的大航司,也就是美聯航,美國航空,達美這三家。有幾大罪狀:

  1. 因為北美航空業發展最早,所以老飛機最多,很多波音747都已經30年機齡了。普遍來說機上設施不算先進,座椅設計也一般。而且還容易因為故障延誤。
  2. 美國空乘的年齡最大,基本上伺候人也已經伺候累了(而且美國人也沒有這種管家、僕人的傳統)。而且美國大媽空乘的身材真的會擠到走廊邊的乘客。另外美國空乘有不少會對英語不好的外國乘客有點不耐煩。(對本國亞裔我倒沒覺得,態度取決於「美國化」的程度吧)
  3. 機上餐食不但乏善可陳,而且給的比較吝嗇,別人給2頓餐的行程它就給1頓半。
  4. 因為工會勢力強大,美國航司的機組人員極為大爺。比如有時候因為檢修或者機場問題耽誤了時間,美國的機組居然就可以因為超時而毅然下機,把一整個飛機的乘客扔到第二天再飛。
  5. 跟windows操作系統一樣,因為發展早,管理體系積重難返,經常出問題。比如我就碰見過美國航空航班取消了但都不提前通知旅客的。

至於飛機的話,會牽扯到空間、靜音性、飛行穩定性幾個方面,綜合來看我坐過的飛機的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

  • A380,很安靜,而且極其平穩,幾乎沒有任何顛簸。層高也比較高,往往機頭機尾的樓梯處有比較大的活動空間。靠窗的座位牆壁也比較豎直。缺點是下層3-4-3的客艙人比較多些。但其實a380的下層完全夠3-5-3布置,3-4-3座位是比較寬敞的
  • A340-500/600,安靜程度跟A380一檔。4發安全性好。2-4-2布局每個位置都比較方便出來(靠走廊的人也不用老起身讓道)。漢莎的A340-600還設計有下層洗手間區(基本上也只有漢莎在運營A340)。
  • 波音787。機內氛圍是最好的,有可以漸變的艙內氛圍燈,還有可變色的舷窗,暗了以後還能看見外面,不過其實用處不大。層高也不低,但是787一直宣傳的靜音性其實並不如A340-600和A380,但在波音里是最好的

  • A340-200/300,A330: A340/A330勝在2-4-2布局,缺點是靠窗位牆壁弧度大一些,不太適合靠窗黨。這兩個裡面似乎a340要更安靜一點
  • 波音777,勝在層高比較高,缺點是噪音較大
  • 最差的是波音747-400,比777還差不少。並不算特別高的機身還安排了兩層,加上比較老舊,每層都有點壓抑。然後上層因為空間不大,所以基本上只會有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旅客根本上不去,樓梯處也比較狹窄。然後噪音也很大。唯一的優點是畢竟大,飛行還算穩

A350,747-8和767沒坐過。據說A350是比A380和A346還要安靜的。767則比較吵,但2-3-2布局好處是靠走廊的座位比例高。


默認經濟艙了啊。

首先,機型對舒適度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最重要的是航空公司給這種機型安排什麼樣的座椅。平穩度和機型的關係很弱。噪音和機型的關係比較大,但和你坐的位置也有關。

在不看航空公司的情況下,單獨看機型可以決定的是以下信息:

·噪音:777的引擎聲音確實大一些,坐在機翼附近可能感覺很明顯,距離遠一些稍好。相比之下,A380應該是最安靜的之一。

·氣壓:787、A350的客艙氣壓更接近地面一些。

·窗戶:787的窗戶更大,而且是電控遮光度,可以在不被陽光曬到的同時看外面的景色。A350的窗戶也比較大,但經濟艙用的還是普通遮光板。

·頂部空間:我不在乎這個,但看有人提了,自然787和其它一排9座以上的機型空間感會比較好。

看機型比較容易確定的是以下信息:

·橫向布局:747系列下層3-4-3布局,767是2-3-2布局,777-200以2-5-2或3-3-3布局為主,777-300ER以3-3-3或3-4-3布局為主,787是3-3-3,但日本航空和部分ANA的787是2-4-2,A330/A340基本是2-4-2布局,A350是3-3-3布局,A380上層2-4-2,下層3-4-3。

·座椅寬度:結合機型和橫向布局可以鎖定座椅寬度範圍。一般好一些的可以到18英寸,差一些的是17英寸。A330、A340、9座777、8座787的寬度都是不錯的,而10座777、9座787就比較窄了。

·登機和取行李的排隊時間:座位越多的飛機排隊時間越長。

光看機型不能確定的是以下信息:

·座椅前後間距:完全由航空公司決定。31英寸是標準,33·34英寸是比較良心的。但有些歐美航空公司經濟艙前幾排有35-36英寸,可以交一點錢選這些座位。

·個人娛樂系統:老飛機也可以翻新裝新的座椅,所以也是完全由航空公司決定。

·平穩度:主要看天氣,坐靠前靠後也稍有影響。

·座椅舒適度:完全由航空公司決定。

·餐食、服務:航空公司決定了上下限,但具體到每次旅程體驗也會不一樣。

·旁邊的乘客:旁邊沒人、旁邊有個安靜的人、旁邊有個惱人的人,這個對體驗的影響是巨大的。

·時刻:當然是看具體航班。

總的來說,航空公司對飛行體驗的影響遠大於機型本身。所以選航班的話,我的建議還是先看價格和時刻,沒必要跟錢過不去,在價格都比較低、時刻合理的幾個航班裡選航空公司,然後如果選好的航班恰好用了不舒適的飛機,再換另一家航空公司。

最後舉幾個例子,假定航班時刻和票價都可接受,聯程航班只寫最長一程的航空公司和機型。

1. 可選美國航空777-200、聯合航空787、國航777-300ER、韓亞777-200、ANA的777-300ER。

原則:先選服務水準好的航空公司。

結論:全日空和韓亞,誰便宜且時間又好就買誰。

2. 給不會說外語的長輩買票,可選美國航空777-200、聯合航空787、國航777-300ER、韓亞777-200、ANA的777-300ER。

原則:先選滿足特別需求的航空公司。

結論:國航。

3. 可選美國航空787、聯合航空777-200、ANA的787-8。

原則:先選服務水準好的航空公司,再觀察機艙配置,不滿足條件時更換。

結論:先選ANA,但ANA的長途787-8略坑只有31寸間距,且2-4-2布局的座椅靠背不可調,只能讓坐墊往前滑,而這會進一步壓縮腿部空間。相比之下,美航和美聯合航空公司水準相近,且都可以加點錢選35英寸的座位。比較想看風景選擇美航787,比較在意座椅寬度選擇美聯航777。

4. 可選國航777-300ER、東航777-300ER。

原則:服務水準相近的航空公司,選擇更好的機艙配置。

結論:航空公司水準相近,機型看起來也一樣。雖然國航是3-3-3布局,東航是3-4-3布局,但東航前後間距更大,客艙新,娛樂系統好。故不太在意座椅寬度的話,選擇東航。

5. 可選ANA的777-300ER、日本航空新艙787-8(SS8)、國泰777-300ER、韓亞航空A380、大韓航空A380。

原則:服務水準相近的航空公司,選擇更好的機艙配置。

結論:幾個航空公司水準相近,飛機也都很新。日航新艙787,一排8座、前後間距33英寸、娛樂系統很新,應該是硬體水平最好的787了,不坐白不坐。

6. 可選ANA的777-300ER、日本航空新艙787-8(SS8)、國泰777-300ER、韓亞航空A380、大韓航空A380,但是三人一起出行。

原則:服務水準相近的航空公司,選擇滿足特別需求的機艙配置。

結論:這時候日航的2-4-2布局反而不如ANA的2-4-3、3-4-3,國泰的3-3-3,或者A380下層的3-4-3了。看時刻和票價吧。


如果你查不到機齡,經濟艙舒適性可參考以下排序

A380,747-8

777-300ER(77W),777-200ER/LR之333布局

787之242布局

A350

787之333布局

767-400

330全系

777全系之343布局

747-400

340全系,767-300

現在絕大多數航空公司的777都已經是333布局,77W在遠程航線上較330有著絕對優勢,

330太窄了,頭頂空間很壓抑,窗子小而且不直,在座位寬度上對343布局的777有優勢,但比333布局的777差多了。


a380和787啊,還用問嗎。

別看別人答案頭頭是道,成功實施的能有幾次?能選個前排靠通道的就不錯了。


國際航空公司的話我坐過美聯航(基本上坐的全是美聯航),達美,馬漢,阿聯酋,Copa,漢莎,土航,斯里蘭卡航空,Jet Airway,港龍,越南航空,東航還有國航。機型有A380, A332, A333, A346, A310, 77W,77B,744, 737, 321。雖然坐的肯定不算多,每年3.4次,但是還是要說下。

先打個包票,在有限的預算中(經濟艙),阿聯酋航空A380的68AK,81AK是所有飛中國的國際航空公司中最舒服的四個位置。我定義的舒適就是腿部空間要大。當然,預算足夠的話直接就商務頭等吧。

來來來,看這張圖,searguru上查的,本人坐過四次,從頭睡到尾。

看到A和K那兩個座位了嗎,EK的380的這四個位置以及稍微遜色一點的DEFG簡直是所有經濟艙位置裡面最好的,腿部空間最大的,就是這個。

而且EK不像有些航司會把這些座位挑出來另外加錢(就特么說的是你,美聯航,以及以美聯航為代表的所有美國航司)。不過這些位置滿緊俏的,你一訂好票就直接上官網選座位吧,選不上全綠的就選黃綠相間的。千萬別選紅色的。


要是經濟艙就別糾結了 哪家便宜哪家


seatguru找到你要買的航空公司的機型,看評價。

重要性排序,第一,pitch size和width, 第二,機齡,第三,飛機大小,380 &> 777 &> 787 &> 330

服務嘛,經濟倉都沒差,國航最爛,美國的航空公司其次,韓國,日本,新加坡以及中東的最好

坐經濟艙最最重要的還是運氣,如果坐在你旁邊的是個纖瘦美女,你的飛行體驗比坐公務艙還好,如果是個體重250斤以上的胖子,,,,我有一次,旁邊大哥從扶手上下擠到我位置上的肉目測超過10磅。

如果是公務艙,服務就有區別了,吃的差好多。各家的公務艙布局差很多,如果兩個人一起旅行,那麼就選中間的挨著的位置。如果一個人旅行,窗座那邊是有區別的,有的公司是並排的,就不方便,比如ua,有的公司是錯開的,比如韓亞,全日空等等。


留學狗+飛迷隨便扯兩句……

首先座位前後有多寬敞這個是看航空公司的,雖然各家都差不太多。之前EK的經濟艙座位前後最寬,現在據說變窄了。個人經驗來說,座位最難受的是國泰的744【香港-倫敦】,靠背不能調只能滑動坐鈑,非常難受……一般來說A380的座位寬度最大。

噪音飛機和飛機差不太多,為了噪音與其選飛機不如選座位……離機翼遠一點【前後都可以】噪音會比較小,雖然我是覺得無所謂

平穩性比較好的是機翼前面一點的位置,飛機方面差別還是不太大。更主要看座位位置,天氣和航線

常見國際航班用的飛機大概有332,333,343,346,744,77X,380。其中77X中以77W最常見,就是777-300ER。這點飛機基本都坐過,根據個人經驗來說是這樣:

【寬度單位為英寸,17+就是17-17.5,18-是17.6-18】

A332/333:這倆差不多,中規中矩。之前是國航的北京-倫敦航線,飛機感覺不是很新,國航機師起飛的時候階段感較為明顯。還有俄航莫斯科-北京航線,同上,不過毛子摳門飛機上沒電影看,機師水平相對國航好一點點。經濟艙座位2-4-2布局,18+寸寬

A343:現在基本坐不到了,略

A346:漢莎居多,飛機比較新,不過噪音相對於其他幾個機型大一點。廁所設計反人類。經濟艙座位2-4-2布局,漢莎家有2-3-2的高級經濟艙,寬敞不少。經濟艙17+寸寬。

744:這飛機大多相對較老。國泰的744座位反人類,英航和國航的還可以。平穩性上744還是不錯的。3-4-3座位布局,相對來說擠一點。總的來說個人不會優先選擇744。座位寬度17+

A380:EK家最多,3-4-3經濟艙布局,但是因為飛機寬所以作為寬度還有18寸。雖然兩邊中間的位置出來進去很不方便= =。。。噪音小,飛行平穩,推薦,不過有這個機型的航線不是很多,票一般賣的也相對快點。。。

777:3-4-3布局,17寸寬度。飛機比較新,不如330和380。

總結:波音都去死一死好不好啊?【空客粉,波音粉你咬我啊】

前後寬度這個問題。。。一般都是32寸,經濟艙。EK給得多點33-34。

丟兩張漢莎ProEco的照片上來看看好了。38寸爽的一比那啥順便扯一句,高空輻射水平確實高【


正在做民航售票系統,每個機型售價不一樣,所以越貴越好


每次坐長途飛機都會用Google Flight 搜索一下機票,Google的好處就是把所有能飛的航班全找出來,直飛或轉機。我仔細找價格凹點,同時比較經濟艙,高級經濟艙,商務艙的價格,有的時候經濟艙都要上萬塊的往返,商務艙可能只要13000-15000。我認為現在主流的773的3-4-3布局和787的3-3-3差不多,但是感覺是不一樣的,因為787更安靜,舒服更大,壓強小。還是考慮新飛機吧。


380~~~380~~~380

你真的有地方可以晃一晃散散步的


大二學生黨也來強答一發

舒適度&>空間,座椅配置

平穩性&>近似地與飛機大小成正相關

噪音&>引擎設計 B787,A350,A380這類新機就比較優秀了,如果遇到裝了GE90引擎的777,呵呵....

平穩性和噪音我覺得不用太關注,前者主要看天氣狀況(說極端點就是777都能把你顛到頭撞天花板斷頸),後者的話耳塞或者降噪耳機可破。

其實最大的影響是座位舒適度。

左右寬度,前後間隔。精打細算到票價的你想必上網就能輕鬆找到這方面參數吧?

我坐過南航2-4-2的330經濟艙,也坐過3-3-3憋屈的787經濟艙。330上能睡著,787上難點。

但是啊,同樣是330,777,就有好幾種不同的機型。而且光是南航737-800一種機型,就有3種不同的座位分配。

圖左側列表顯示南航A330 2種機型共3種艙位設計。

而且,航空公司有時還會變更艙位設計。聽說最近國航有幾台777經濟艙就從3-3-3改成3-4-3了...

所以買票前查詢下相關網站就好了。

其實經濟艙座位[本身]都差不多,不如關注下航司飛行安全記錄、餐食、地面服務這些東西=。=?還有養成選擇星空或者天合聯盟其中一家航空公司去積分的習慣,國際飛一來回估計能換一張國內短程票?

講道理,平時瞄瞄有沒有折扣商務艙票吧,積下來的里程豐厚的話說不定不比經濟艙貴很多。商務艙講真坐過一次就知道從奢入儉難.....

洲際航班主要痛點就是想要個好「床位」,聽說新升級的南航超級經濟艙性價比不錯。

對於像題主要輕奢享受的人群來說,超級經濟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至今就坐過兩次商務艙...

國航中法絕交50周年塗裝777商務艙,北京→紐約

南航787商務艙,2-2-2配置

最後推薦宜家那個長條形的顆粒枕頭,3M耳塞 or SONY的降噪耳機(MDR-1000X)(這個發布後民用級降噪王者至少不是bose稱霸了)。

講真,最可行的方法其實就是選座椅寬度寬點的機型執飛航班,同時值機早點選過道選過道選過道!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

前兩者不用說,我覺得能躺著的就是最舒服的。我是最基層的素樸的勞動者,買不起頭等艙商務艙的票,沒有體驗過,所以我下面要說的是大多數人能負擔得起的經濟艙

我買票第一看的是價格(因為窮),第二時間(只要不是紅眼航班我一般都能接受),第三機型,第四選位置。第四點很關鍵,決定著乘坐此次航班的舒適度。

機型首推B787,是真的舒服

其次A380,是真的寬

再然後B777,看航司的客艙布局設計,有3-4-3,3-3-3,2-4-2,很明顯同一排座位數越少越寬鬆,但2-4-2布局越來越少因為航司要賺錢。座椅舒適度各個航司差不多

然後330,一般

其他寬體機未體驗過,窄體機飛不了洲際航線

貼圖(以南航飛機客艙布局為參考)

B787

A380一層(後面還有座位,截圖未截全)

A380二層

B777(後面還有座位,截圖未截全)

B330

選座位!最關鍵一步!緊急出口後面第一排的位置,就是他,一定要選!

為什麼?因為萬一真的發生緊急情況需要撤離,你可以是在乘務打開緊急出口門第一個逃離飛機的人!當然這是誰都不想發生的事。坐在這裡,你會感覺非常的寬鬆,因為你可以翹著二郎腿。這是其他經濟艙的乘客享受不到這個待遇。還有一點,如果你選擇緊急出口處的位置,你對面將坐著以為漂亮的小姐姐,她們是在發生緊急情況打開應急門的第一人,她們坐這裡也是為了防止有乘客誤開應急門誤放滑梯。787放一個滑梯的價格大概是15萬,如果你有錢不聽勸那我也沒辦法,所以飛機上的東西不懂的就不要亂碰。你可以在飛行過程中和小姐姐聊天排除無聊,當然你得口才好,不然大多數是不會理你的~

然後要是沒有緊急出口處的位置可選,那就選靠窗的座位!不僅是因為靠窗的位置能看到外面的風景,還因為坐這裡不用讓座啊。如果你選擇靠過道的位置,當你在休息的時候裡面的旅客想上廁所,你得非常不情願的挪動身體讓他們出去,要是遇到個大胖紙,那你還得站起身來。你覺得靠過道可以把腿伸到過道上,把手架在把手上,那乘務員推著餐車過來或者旅客去上廁所,不小心踩了你的腳,碰了一下你的手臂,你的舒適感就被打擾了甚至非常生氣,所以能不選過道的位置最好。

萬一只剩中間一排的三個位置怎麼辦?當然是不要選最中間的位置,那是真的擠。

還有不要選最後一排的位置,因為最後一排的位置靠著壁板,你的座椅是固定不能往後調整的,那樣的過程在你飛行過程中非常煎熬。

最後建議飛三個小時以上的航班最好買一個U型靠枕(才幾十塊錢),能給你飛行過程中一個更舒適的體驗。

最最後的建議,飛洲際航線能不中轉就不中轉,那樣會給你帶來不少的麻煩。

最最最後的建議:不管坐的是哪個艙位的位置,上飛機找到自己座位後,觀察周圍哪裡有醫療包,衛生防疫包,氧氣瓶,滅火瓶,救生筏等等,一般都固定在某個柜子里,柜子外面會貼一些標識,很容易被發現的,每架飛機都有好多。還有自己座位下面的救生衣,確保一定要有!這些東西在緊急情況下一定有用的。

然後開始享受小姐姐們為你服務吧~


灣流650,550,環球快車,獵鷹7X,8X。

經濟艙,那就哪家便宜買哪家,哪家時間好買哪家。

要不就升艙。


長途飛行,一個是考慮身體的舒適,這就考慮空間,此外要考慮打發時間,這就需要娛樂系統首選當然787

空間大,還有各種個人娛樂系統


psyyyy分析的挺好的,但看個人側重。尤其是看夜班還是白班。我覺得夜班排間距重要,白班座位寬度重要。取決於你是坐姿還是躺資,坐著其實排間距不需要很大的。

如果不想太複雜,首選330系列,是2-4-2布局的幾率很大,座位寬進出方便。777系列現在用3-4-3的越來越多。

個人理解,77w是為了熱門航線多拉人用的,經濟艙普遍偏擠。330是客流不足的時候用的,所以航空公司並沒有太想把他弄特別擠。


380這種新且大的飛機必然首選,但國內航空公司330和777很多,330座位感覺比較局促。

高票說華航的747,前幾天剛感受過,座位非常窄,腿部距離還可以


推薦閱讀:

為什麼生活中的飛機不按四旋翼的設計製作?
溫哥華飛往北京的國際航班迫降美國為哪般?
空客 320 和波音 737 哪一個更加安全?
坐飛機哪個位置相對更安全?
為什麼 A340-600 這一型號飛機逐漸退出了很多航空公司的機隊?

TAG:飛機 | 出國 | 航空 | 客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