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簡單介紹下姓和氏的演化史?

姓氏


謝 @是我王向陽 邀。

之前答過若干類似題目,摘一些轉過來吧。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組相對應的概念,叫「姓」和「氏」。這是具有十分準確意義的概念,不容馬虎,我在後面所討論的,都是建立在此的基礎上。

首先,我們來明確概念。姓、氏。我用自己的話直白的講,姓,這個以「女」為偏旁的字,代表的是我們的母系歸屬,先秦時的姓,很多也是「女」部的,如姜、姬、姒、嬴、姚、媯;氏,代表我們的父系歸屬,更近於我們現代人的姓。先秦時代姓與氏概念的淡薄,大概是在戰國初期發生的,二者的最終混淆,是漢初的事情。出於這個原因,太史公在《史記》的寫作過程中,常常在姓氏問題上為後人製造大麻煩。

其次,中國歷史文明萌櫱後最先進入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因而,姓是一個比較先起的比較大的概念,所謂的「同姓不婚」也是從這個層面來談的。進入父系氏族公社的歷史發展階段後,為了區別父系的身份傳承歸屬,「氏」的概念應運而生。再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氏所扮演的角色,有些類似於後代歷史中中國大家族堂號的作用,一個家族中有所成就者、繁衍壯大者、獨立分支者,往往另立新氏、獨立成氏。用《通鑒外紀》的說法,也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所以說,一個人出生後,其姓便固定下來了,而其氏,是可能根據其自身成就或長輩成就在成長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由此,姓別婚姻,氏分貴賤。此外,在周代,姓、氏是貴族專有,平民是沒有這個權利的,而具體到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說,有些人叫齊桓公為「姜小白」是十分沒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很不尊重不禮貌的。

虛頭巴腦的說了不少,我覺得這樣的問題,還是通過若干實例來輔助的談談會更有裨益。先說先秦幾大姓,黃帝的姬姓,也是周朝的國姓,同時魯國、晉國、鄭國、衛國、虞國、虢國、吳國、燕國等的國姓也都是姓姬的,大舜的姚姓,大禹的姒姓,也是夏朝國姓,越國是這個姓,商的國姓是子姓,宋國也是這個姓,炎帝的姜姓不能忘了,這也是齊國的國姓啊,秦國和趙國都是嬴姓,楚國是羋姓。這是巴拉巴拉的一堆姓,其時還是比較簡單的,複雜的是氏。

關於氏,主要複雜在來源比較多,也就是說,立堂號,立氏的這個緣由比較多元化。

1. 國家。我上面巴拉巴拉那麼多諸侯國,國名就是他們各自的氏,所以如果我們打算不禮貌的按照今天點名的習慣直呼他們的話,那麼,出現的應該是下面的一些聲音:周發(不是姬發)、魯旦(不是姬旦)、夏禹(不是姒禹)、商湯(不是子湯)、呂尚(不是姜尚,後來建國了,就改齊尚了),齊小白(不是姜小白),最關鍵的,是秦政(而不是嬴政)。

2. 國君的兒子們,繼承國家之前,是不能以國為氏的,小屁孩兒還立不了堂號那個意思,所以,統一氏「公子」,所以,早期的齊小白是被稱作「公子小白」的。

3. 大夫們,以封邑為氏。誅智伯三家分晉的智瑤,原為荀氏,其祖被有叫荀首的,被封在叫智的封邑,於是智氏就出現了。羊舌赤和柳下惠也是這樣的情況。

4. 居住地。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南郭先生、東郭先生、南宮适、百里奚和百里視父子(孟明是字),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5. 官職。司馬、司徒、上官是這類氏的典型。而今天我們常常能見到的「祝」姓,即混淆以前的「祝」氏,也是來源於此的。

6. 先人謚或字。以先人字為氏的,孔子算是一位典型,孔子是宋公孫嘉的後人,公孫嘉的字叫孔父。以先人謚號為氏的,當推楚國的景氏和昭氏這兩大望族。景氏的來源是楚景平王的謚號,昭氏的來源則來自楚昭王。

7. 立身之技。這類的典型例子我想到甄嬛和甄士隱最初源頭的「甄」氏了,還有巫啟賢祖先最初的「巫」氏,都屬於此類。

最後要特別說明兩點,一是戰國以後,姓氏逐漸合一,氏就叫做姓了,很多支脈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二是春秋後,平民也開始出現有氏的現象,氏不再是貴族專屬。

下面說說女子的稱謂問題。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女子稱姓,而且姓要後置,一般不稱名,稱呼的格式大概是以下幾類。

1. 國籍加姓。齊姜、褒姒。這個國籍也可能是其配偶的,如息媯屬於這種情況。

2. 配偶的氏加姓。如趙衰的妻子,稱趙姬。

3. 謚號加姓。這個謚號可以是本人的謚號,如文姜、貞姜,更多的是配偶的謚號,如宣姜、武姜。這是因為妻從夫謚的緣故,但是如果妻子死在丈夫之前了,那就沒辦法了,於是就只要先有自己的謚號了。

4. 排行加姓。這個是最多最普遍最常規的。孟姜、仲子、叔媯、季羋,都是這類。

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先秦女子,姓後置,是定規,唯一的例外,是姓後加「氏」字稱女子,如稱武姜為姜氏、驪姬為姬氏,也是可以的。

另外,女子一般不稱名,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無名,楚昭王的妹妹叫季羋,就是有名的,她的名叫做畀我。


呵呵了我就,某人含糊其辭也稱先秦學者?

我說一點,始皇帝是嬴姓,趙氏,名政,稱趙政。不是你所謂的秦政,更不是秦氏。歷史講的很明白,先秦,男稱氏,女稱姓,縱觀史記皆是氏+名,舉例來說明:1李牧,嬴姓,李氏。2廉頗,嬴姓,廉氏。3商鞅,姬姓,衛氏,後得商氏。4項羽,羋姓,項氏。5趙雍(趙武靈王),嬴姓,趙氏。

又始皇帝之母「趙姬」,不是趙國的一個姬,應為其父為姬姓冠以夫氏趙(其夫「異人」嬴姓趙氏)。

又「王立群」先生在其百家講壇中講的也很明白,史記通篇記錄的都是趙政。王立群先生為研究史記的資深學者這毋庸置疑,又其在2016年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第一集所講「嬴政」是後人錯誤的讀法,原因是已分不清姓與氏的區別。

北京大學之前得一海外捐贈的先秦孤本名為《趙政傳》也說明一切。

言歸正傳,姓與氏,我還是用舉例子的方法。

姓,女生也,在母系社會時,以母親為核心,類似與蜜蜂和螞蟻的社會群體。比如說有位王姓的母親生了四個兒子,分別叫(王)大,(王)二,(王)三,(王)四,所組成的部落。加括弧的原因是那時不將姓冠以名前。隨著部落的人員增加,面臨著要分家,大兒子承王姓,二兒子遷到了李這個地方,既為李氏,三兒子遷到了張,既為張氏,四兒子遷到了陳,既為陳氏。二,三,四及其後代的男性都將氏冠以名前既為李二,張三,陳四,但女性婚前為父氏+本姓,婚後為夫氏+本姓,既為李王,張王,陳王,婚後再改為夫氏冠名,因為姓起著別婚姻的作用,同姓不通婚。氏是可以經常換的,比如二兒子王姓李氏後來又搬家了,遷到了郭這地方,就稱為郭氏,既為郭二,女性為郭王。又或其子孫也面臨著分家,又各自遷徙,比如三兒子有一兒子遷到了劉這個地方,既為劉氏,這就產生了父子不同氏,兄弟不同氏。起初氏會經常變動,後就算遷徙也不常變動了。

同樣比如先前所說,四兒子遷到了陳,為陳氏,但同樣遷到此地的並不只有王姓部落一家,姬姓部落也有一支遷到了陳,也為陳氏。所以此兩陳氏可以通婚,即同氏可通婚。

隨著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氏越來越多,便以氏為冠名。過渡主要產生於周-秦,郡縣製取代了分封制,沒有封地,氏的產生大量減少,從前貴族才有氏,後平民皆可有之,氏便大量產生,到西漢初,已成型,但將姓、氏合一,統稱為「姓」,這便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姓」。

綜上所述,王姓部落不管經過多少代多少次的遷徙其子孫的姓是不變的,為王姓李氏,王姓張氏,王姓陳氏,王姓郭氏,王姓劉氏等等。

故,所謂姜太公應為呂尚,始皇帝應為趙政。


劉恕《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的起源可追溯到母系社會,姓用來表示血統,氏用來命名分支,母系社會以姓為主,父系社會以氏為主,而到了秦漢以後,姓氏就合二為一了。

鄭樵《通志·氏族略》載,夏商周以前,姓和氏是分開使用的,用姓稱呼女子以便「別婚姻」(同姓不通婚),用氏稱呼男子以便「別貴賤」(功勛和地位),平民和奴隸則只有名沒有氏。

早期的姓出自氏族的圖騰,著名的有八姓: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可能皆承襲自母系社會。截至西周時期,有據可查的姓也不超過50個。有記載的最早的姓是「風」,來自伏羲和女媧之母華胥氏。

氏的來源比較多樣化,有以分封的國名、邑名、地名為氏的,有以祖先名、官職、技能為氏的。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大量的氏,這些氏基本上都演變成了後來的姓,有些如西門、東方等,跟日本的松下、渡邊也差不多。

西周建朝後,周武王封了800(一說1300)多個小國,為中華民族的姓氏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百家姓》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二字複姓60個。

201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中國姓氏大辭典》一共收錄了23813個姓氏,其中單字姓6931個,二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個,四字姓2276個,五字姓541個,六字姓142個,七字姓39個,八字姓14個,九字姓7個,十字姓1個。


有興趣的請關注姓氏百科公眾號。

參考資料:姓氏原來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姓字本義

---------------

《說文》中有「姓」字,從女旁,生亦聲。此字始出現時已比較晚。殷墟甲骨卜辭文字中雖已有幾片殘辭中見到「姓」 ,但與《說文》所列這種會意兼形聲的「姓」字似有不同,由於甲骨卜辭殘破,其在卜辭中用法多不詳,僅一片略能知道是作女子之名或字,此種加了女旁(性別符號)之字,一般只作為女子個人名號使用,不同於《說文》中的姓字。西周古文字中尚未見姓字。春秋時代中期末葉的齊器銘文中有一漢字,左邊是「亻」字旁,右邊是「生」,不從女,從人。這個漢字亦見於戰國時代璽印文字。戰國時代晚期秦詛楚文方有「姓」這一漢字。由此可知,「姓」字古義上要需從對文獻記載爬梳整理去求得。

楊希枚著《姓字古義析證》,對「姓」字在文獻中的用法詳加整理,得出結論是「姓」字古義有三:其一,訓子或子嗣;其二,訓族或族屬;其三,訓民或屬民。

甲骨文片

姓在先秦的含義

---------------

朱鳳瀚著《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將「姓」字在先秦時代的含義如下:

其一,實前義是女子所生的子女。《說文》:「姓,人所生也。占之神聖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戶,因生以為姓,從女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所謂「人所生也」即母所生之子女。《左傳·昭公》所謂:「問其姓,對曰:『餘子長矣』。」《左傳·昭公》:「二後之姓,於今為庶。」《禮記·喪大記》:「父兄子姓立於東方。(鄭玄註:子姓,謂眾子孫也。姓之言生也。)」等例中之「姓」皆屬此種本義。

其二,「姓」即是子女,子女相為親,相組為族。所以廣其義,姓可作族屬、族人解,亦可以進一步將之理解為泛稱的「族」的意思,如殷墟卜辭中之「多生」西周春秋金文中之「百生」。在卜辭中「多生」是指占卜主體(王)的親族。西周金文中的「百生」,從銘文內容看,可以用來稱本族族人,也可以泛指沒有親族關係的其他族的族人。至於東周文獻中所見的「百姓」,則不僅可以有以上「百生」之義,而且有的含義更廣泛,幾乎近於今日所說之百姓,即民眾,舊解或將」百姓」釋為「百官」,其說不可信。

其三,「姓」本義既為女子所生子嗣,則同一女子所生子嗣組成的親族也可以稱為「姓」。以表示其同出於一個女性始祖的這種特殊的親屬關係。這是「姓」的另一引申義。此種親族組織強調女性始祖,則當如許多學者所推擬的。其最初必形成於母系氏族社會中,即夫從妻居,子女屬於母族,世系以母方計。對於這種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組織的名稱,楊希枚先生主張稱為「姓族」 。典籍所記姬姓、姜姓,最初應皆屬母系姓族,姬、姜則是此種母系姓族之名號。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後,妻從夫居,子女不再屬母族而歸於父族,世系以父方計,所以母系姓族遂轉為父系姓族。此後,父系姓族仍然使用著母系姓族的名號。今日所見古姓族名號如姬、姜、姒、媯等皆帶女旁,雖造字時間不早,但從女可能表明其本原與母系姓族有關。父系姓族所以沿用之,則當是因為在母系向父系轉變之初,子女雖已屬父族,但仍以其母之姓族名號為族名,後延續作為父系姓族的名號,同於傳說的黃帝諸子異姓之例。在商代、周代這一歷史階段,諸父系姓族實皆已分化為若干獨立的、以宗族形態存立的分支(即卜文所謂氏)但姓族在商代的作用仍比較明顯,仍有實體性質,可以認為是一種高層次的家族。姓族到周代後多只有名義上與觀念上的作用,已非實體,不具有組織上共同的聯繫與政治、經濟或宗教生活,亦即不屬於所謂的家族。

其四,「姓」在東周文獻中有時是指姓族之名號,如《國語·周語下》言「賜姓曰姜」之「姓」 ,即應理解為所賜姓族之名號即姜。又如《左傳·哀公》「五月,昭夫人孟子卒,昭公娶於吳,故不書姓」很明顯「姓」在這裡是指吳女所屬姓族之名號,即「姬」。所謂姓族之「姓」與作姓族名號講的「姓」是一實一名,屬於兩種概念範疇,所以會發生此種混同,當如楊希枚先生所言是由於名代表實,積久而以實為名,於是產生姬、姜之類姓之名號就是姓的概念。司馬遷在《史記》中常言姓某氏,沒能區別古代姓與氏之不同,但他所說的「姓」意思即是指姓族之名號。

氏在先秦的含義

--------------

「氏」字最初造字時本義已難知。《說文》以巴蜀方言訓解之,當非其本義。此字在殷墟甲骨刻辭中僅一見,刻辭殘破,含義亦不明。西周文字中「氏」字巳較常見,其字義與東周文獻中「氏」的含義有彼此相同者,故並在一起分析,其主要用法大致是:

其一,指稱個人。有多種用法:如可以接在官名後,作官稱,像師氏、尹氏等。《左傳·昭公》講少昊氏諸鳥官名[7] ,亦是鳥名加氏為稱。接在爵位後表示尊稱,如「侯氏」。接在字或親稱後表示一種較親近的稱謂,如伯氏、叔氏、舅氏。接在姓後,指屬於該姓族的女子,如「姜氏」「姞氏」「任氏」等等。接在作為家族組織講的「氏」之名號後,指稱屬於該家族的個人,如叔孫氏、雍氏、庄氏。 除以上用法外,東周典籍中稱上古傳說中的帝王、部落首領亦在其名後加氏為稱,如「黃帝氏」、「少昊氏」、「共工氏」等。

其二,與表示姓族之「姓」義同,如《左傳·昭公》:「姜氏、任氏,實守其地。」(杜預註:姜,齊姓;任,薛姓。)又如《國語·周語上》:「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 此「姜氏」即「姜姓」,但這種用法較少見。

其三,指一些上古的部族,《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除此所謂有夏氏、有呂氏外,《左傳·襄公》的所謂陶唐氏、御龍氏、豕韋氏、唐杜氏[等等,以及《史記·五帝本紀》中所述諸上古國族,均未必是單純的血緣組織。劉師培《釋氏》論及此種氏:「是氏即所居之土,無上則無氏。」其實質乃是一種非單純血緣關係的政治區域性集團。 先秦典籍在記述商周時代的歷史時,已很少使用此種含義的氏的概念,只是偶用以稱一些邊遠地外的部族,如《國語·周語上》中「犬戎氏以其職來王」之「犬戎氏」。

其四,指一種家族組織。此種例子很多,如《左傳·昭公》叔向曰:「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可見羊舌氏即叔向所屬宗族的十一支分族之一。《國語·晉語八》:「終滅羊舌氏之宗者,必是子也。」韋昭註:「宗,同宗也。」由知羊舌氏本身亦構成宗族。《左傳·昭公》:「子皮之族飲酒無度,故馬師氏與子皮氏有惡。」子皮氏顯即子皮之族。《左傳·襄公》:「初,子駟與尉止有爭……子駟為田洫,司氏、堵氏、候氏、子師氏喪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亂。」這五氏亦即五族。《左傳·哀公》中宋皇氏、靈氏、樂氏又稱「三族」。《國語·晉語九》:「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 ,輔氏即從智氏中所分立出來的,智果本人之近親家族。以上文字可說明氏即族。實際上《左傳》、《國語》中凡列國卿大夫家族多稱「某氏」,如魯桓公之後稱「孟氏」、「叔孫氏」、「季氏」,齊國的「崔氏」、「田氏」,鄭穆公之遺族統稱「穆氏」等,皆屬於氏的此種用法,顯然不同幹上述那種非單純血緣關係的政治區域性集團之氏。指稱家族之氏,已經見於西周金文,如散氏、虢季氏等。春秋金文中所見厚氏、干氏、彪氏、京氏也是。這種屬於家族組織的氏與姓族的關係,當如《史記·高祖本紀》索隱引《世本》所言:「言姓即在上,占氏即在下。」即是說氏是統于姓族之下,二者有主體與分支的關係。

其五,「氏」亦可專指族氏這種血緣親族組織之名號,也可以說只是一種標誌。如《左傳》中可見有「某氏之族」之稱,如「游氏之族」,細析之,所謂「某氏」在這裡實僅專指該族氏之名。又如《左傳·隱公》:「公命以字為展氏」,即是命以「無駭」之字「展」為其氏名,稱展氏。鄭樵《通志·氏族略》列舉了多種氏名來源,如「以官為氏」、「以地為氏」等,此種「氏」均是指族氏之名號。「氏」亦與「姓」一樣,具有名(族名)實(族之實體)兩種含義。由此也可以進一步領悟到作為親族組織的氏的一個重要特徵,即凡稱「氏」,皆表未該親屬組織有自己獨特的名號。按照典籍中舊有說法,也可以說是有個獨特的家名。所以所謂「立氏」不僅意味著在組織上相對獨立,而且意味著起一個足以表示其獨立性的名號。

其六,在西周、春秋時代,作為貴族家族之「氏」,雖本身是血緣組織,但往往不是以單純的血緣組織形式而是以一種政治、軍事、經濟共同休的形式存在,其自身只作為這共同體的核心。此種共同體有時亦可以「氏」相稱。如《左傳·昭公》記載昭公伐季氏,叔孫氏之司馬言於其眾曰:「我,家臣也,不敢知因。凡有季氏與無,於我孰利?」皆曰:「無季氏,是無叔孫氏也。」[7] 可見這些家臣、私屬是將「我」歸入叔孫氏之內。此時的叔孫氏嚴格起來講,不是指叔孫氏家族組織,而是指包括其家臣、私屬在內的共同體。但是,此種用法的「氏」顯然是由「氏」的親屬組織含義引申而來,並不能因為有此種用法,而認為所有的「氏」皆是指此種共同體。

姓與氏的共同點

---------------

第一:皆是血緣親屬組織。

第二:以外婚製為正常屬性。

第三:均是一種單系的繼嗣群,即父系的繼嗣群。

姓與氏的不同點

---------------

第一:姓族在早期即因存立時間久遠,親屬數目的龐大,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員間仍以自認的單系共同來源為親屬紐帶,但未必已能追溯到一個共同明確的祖先,亦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間明確的譜系關係。而氏一般皆有明確的、可以追溯到一個人的始祖。

第二:對於所有同姓成員來說,其所屬姓是同定的。氏名來源較多樣,如以邑為氏,以謚為氏,以官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為氏,也可以族長的官職為氏,當時也經常出現命氏、別族等情況。在這種背景下,父子、兄弟不必同氏,人也可以有幾個氏,如晉卿士會,以士為氏,是承其祖氏,士氏初當是以官為氏,但士會由於食采於隨、范,在《左傳·文公》曰隨會,《左傳·昭公》曰范會。《國語·晉語九》所記晉智氏之族人智果,別族於太史為輔氏,即是智果,又稱輔果 。

第三:姓是統一的,即姓族本身未有層次區別,雖有氏為分支,但沒有更小的姓族。而氏卻可以是多層次的。一個大氏可以包括由其分化出來的若干小氏。從史料看,這在商代比較明顯,卜文所要論述的商代晚期青銅器銘文中的所謂「複合氏名」即顯示了此種多層次的氏的存在形式。多層次的氏組織隨著血緣關係與其作用範圍的減弱而漸漸不再盛行,漸向單層次發展。但較大的氏組織內仍包括若干分支,只是分支未必皆另立新氏。

第四:女子不論出嫁與否,皆有同定的姓。但女子出嫁前與父同氏,出嫁後屬夫氏,所以可以夫氏為稱,但亦可以仍以父氏為稱。此從周代青銅器銘文資料可知,如:父為其女制媵器,在銘文中稱其女名為「夫氏加女姓」,如輔伯鼎銘。出嫁女子在夫家自己制器亦自稱其名為「夫氏加己姓」。夫為其婦制器,在器銘中稱婦名為「婦之父氏加婦之姓」,如善夫旅伯鼎銘。可見出嫁女子在夫家並未完全失去自己的父氏。

姓與氏合而為一

---------------

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姓氏或氏姓成了姓或氏的一種書面用語。而在不同場合,姓和氏的使用是有區別的。例如在社會人際交往中,不相識的人碰在一起,往往會禮節性地問:「請問貴姓?」答曰:「免貴姓×。」從未聽說有:請問「貴氏」的。在家譜、族譜的題名上卻是《×氏家譜》、《×氏族譜》,也從未見過《×姓家譜》、《×姓族譜》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呢?大概在口語中問「貴氏」犯忌,因「氏」與「死」同音。「氏」在遠古時代是男子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是紀錄某一姓氏男姓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的圖冊,所以家譜、族譜的題名用某氏。

百家姓的排名只是名義上的,雖然有字面上的這麼多姓。因為某些姓氏雖然在字面上不同,實際上部分姓是從某姓衍生出來的,比如姚姓,據2005年在湖南零陵召開的全球華人公祭舜帝大會上的最新統計,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達60個之多,如陳、王、胡、孫、虞、田、袁、車、陸等姓氏,流佈於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帝之一的舜,其後子孫以姚為氏,稱為姚氏。因舜帝居姚地(河南濮陽),有子孫以姚為姓,稱為姚氏。舜在當帝之前,有搬到媯河邊居住,他們的子孫有留在媯河邊居住的,便以媯為姓。舜帝登帝位後,仁德榮耀,有子孫以帝名舜為姓,禹封皇舜長子商均於虞,至始祖四十三世孫媯滿封於陳,官拜陶正,謚胡公,其子孫或以國號陳稱姓,或以官號改稱陶唐氏,或以謚號胡稱姓,或以尊諱滿稱姓,演變至漢朝,姚氏衍生出:媯、舜、虞、陳、胡、田、袁、王、孫、陸、車等六十種,繁姓同根,異氏同源,是一家親。在中華姓氏中,媯、陳、田、姚、胡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同為舜帝姚氏。鄭樵《通志·氏族略》言:"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因而史稱媯、陳、田、姚、胡為"媯汭五姓"。


推薦閱讀:

新華字典:姓氏「寧」為什麼從四聲改為二聲?
繁體字和簡體字長得一樣,康熙字典卻多出來了一畫?
你接觸過的英美人士有哪些奇怪的姓或名?
中國古老的姓有哪些?
中國有哪些少見的稀有姓氏?

TAG:姓氏 | 歷史文化 | 姓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