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在有哪些政治正確(道德、倫理、觀念、認知),在未來有可能是錯誤的?

相關問題:

現在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道德、倫理、觀念、認知),在未來有可能是正確的? - 社會

歷史上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道德、倫理、觀念、認知),到了現在又正確了? - 科學

歷史上有哪些政治正確(包含道德、倫理、觀念、認知),到了現在就不正確了? - 科學


謝邀!

「愛國」。

補充於2015年9月16日凌晨2點20分左右:

看到這樣一條評論:

王司徒

答主瘋了么,不想大道理,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都沒聽過?

很遺憾,我沒有瘋,而是學過的知識不容易忘記而已。

共產主義_互動百科

共產主義主張消滅私有產權,並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制度、沒有國家和政府,並且進行集體生產的社會

然後請這位知友想想:我朝哪個黨執政來著...?


宗教自由


倫理問題吧。倫理道德其實改變的很快。

比如說,現在的傳統婚姻,家庭觀念很有可能被打破。現在絕大多數人認為近親結婚是亂倫(雖然有德國骨科......)但是在未來,科技發達了,怎麼樣結婚都有可能,也不一定要局限於現有的制度了。


主要內容:當我們買回來一台電腦,我們會經常給它殺毒。對於我們的心靈,是否也需要消除其中的錯誤觀念?本次講座將理性分析那些依然被廣泛接受為真的錯誤觀念,以一種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指出黑格爾思想中有世界影響力的錯誤觀點(人類與自然的對立,人類與人類的對立,社會達爾文主義,線性文明進化論,西方中心主義),另外結合最近的股市危機反思新自由主義(理念自負,經濟學不講道德,以自由為名的掠奪),指出經濟思想上的錯誤根源自哲學思想上的錯誤。中華的崛起,最重要的是理性與智慧的崛起。以理性智慧為體,以邏輯科學和經濟為用。理性地追求真正的自由平等,在極左極右之間追尋智慧平衡。

一、觀念引導行動

面對具體情境時,觀念引導著行動,行動加強著觀念的力量。

負面觀念引導著負面行動,正面觀念引導著正面行動。

那麼,我們有沒有負面觀念?人類的痛苦來自於觀念的錯誤。

二、黑格爾錯誤思想

這一節,我們會反思黑格爾的以下錯誤思想:

人類征服自然?(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與人類鬥爭?(社會達爾文主義)

文明一直在進步?(東方低等西方高等)

西方中心主義? (日耳曼民族主義)

結論:老子的辯證法顯然是更深刻而全面的,用可持續發展代替不可持續發展,用共同發展代替對抗思維。

人類征服自然?

自然環境問題,也是根源自錯誤的思想。人類征服自然。這個錯誤的思想也來自黑格爾:「人類有了種種需要,對於外界的『自然』,結著一種實用的關係,……來滿足自己……自然的事物是強有力的,它們有各種方法抵抗,人類要征服它們」。

黑格爾將人類與自然孤立甚至對立起來,形成「人類征服自然」的迷思。他的觀點是片面的,他沒有看到自然對於人類的幫助,沒有對於自然的感恩的思想,沒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對於天地,不思感恩愛護,反而是想著征服自然來滿足自己。

人類與自然是一個整體,為什麼要自己征服自己?人類把自然征服成霧霾,不也把自己的身體征服成霧霾了嗎?

人類為了自身利益,無視自然的健康,到頭來難道不是害了自己嗎?全球暖化,泥石流,空氣污染,耕地污染,水污染……

人類與人類鬥爭?

鬥爭帶來進步,這種思想或許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近代這種思潮主要來源於黑格爾。

我們舉個反例,上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證偽了這個命題,戰爭帶來的是人類的幾乎滅絕。考察一下希特勒與黑格爾的思想,是多麼的合拍:雅利安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和戰爭主義。

錯誤的觀念,導致錯誤的行為和災難。以佛法來看,鬥爭進步說是以逆緣為因的顛倒觀念。以抗戰為例,日本入侵是逆緣,也就是中華民族被動面對此不利的境遇,但是,中華民族煥發出來的勇敢與頑強,還有國際社會的正面力量,才是最終勝利的原因。戰後,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此意義上,中國某種程度上進步了,但要說日本入侵帶來中國進步,那就是絕對的胡扯。推動進步的是理性與慈愛精神,而不是什麼鬥爭或戰爭。

對於矛盾的混亂分析

在黑格爾的思想里,對於矛盾的錯誤分析,導致對於戰爭的崇拜,這種錯誤思想還在影響世界。其實,矛盾不是自然的屬性,矛盾是概念的屬性。我們可以說「這些觀念是矛盾」,但我們不可以說「自然是矛盾的」。

這會是白天呆會是黑夜,這談不上矛盾啊。某個人喜愛白天憎恨黑夜,另外一個人喜愛黑夜憎恨白天,這樣才會產生矛盾。事物本身沒有矛盾,矛盾來自於人類的觀念衝突。「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

戰爭vs說理

人類的觀念之間有不同,這一定會導致戰爭嗎?為什麼不可以用說理的方法來交流或者辯論呢?為什麼觀念不同就要導致戰爭呢?

蘇格拉底關於說理代替暴力的話,我們一起學習一下:「……仇恨和危險常伴隨暴力,而利用善意說服的辦法,就可以不冒危險取得同樣的效果。……此外,凡敢於使用暴力的人,一定需要不少的黨羽,但那些能夠以說服取勝的人就不需要這些……」

社會達爾文主義

「惡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力量」(黑格爾)

黑格爾思想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喜歡誇大人類動物性的一面,鼓吹人類要向兇狠類動物學習,終身樹立學習動物好榜樣。其實,動物(如蜜蜂)與植物(如榕樹)一直在幫助著人類,天地對於我們的幫助就更不用說了。人類的所有能源都來自天(包括太陽),人類的所有物質都來自大地(包括植物)。社會達爾文主義誇大自然里弱肉強食的一面,無視天地的大愛。在《易經》里,則正確地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然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欲練神功,自廢理性

人除了動物性,人還有理性。東西方經典智慧都一致指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應該向天地自然學習大愛精神,向東西方的智慧者們學習。

人與動物之間的差別,正在於人類具有更強大的理性判斷和自由選擇能力。現在學界的一種荒謬思潮在於,居然要求人類放下自己獨特強大的理性、自由與愛的能力,而向兇狠類動物們看齊學習。思想的顛倒可見一般。

人與人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究竟是仇恨對立的關係,還是關懷互愛的關係,當代理性的人們,是否需要重新再思考一下,重新再選擇一下?

文明一直在進步?

這個錯誤觀念的來源還是黑格爾,他一方面貶低東方文明一方面抬高日耳曼文明,胡思亂想出什麼東方文明往日耳曼文明線性進化。

我們舉些反例,例一,貞觀四年,全國只判決了29位死刑犯。貞觀六年,全國有390位死刑犯,唐太宗與這些死刑犯訂下生死之約:給這些死刑犯放一年假,明年秋天再到監獄報到。第二年秋收過後,所有死囚全部到監獄報到(《新唐書》)。

例二,再以明代鄭和下西洋為例,後代的西方殖民者哪位比鄭和文明呢?

例三,春秋時期的戰爭,那時候的將軍才是真正的騎士,下好戰書,約好時間地點,擺好陣勢再打,不重傷,不擒二毛(老人),不逐北。

縱觀人類歷史,又有哪個時期會比兩次世界大戰更黑暗?文明真的一直在進步嗎?

理念自負

羅素則在《西方哲學史》中寫道:「如果承認黑格爾的國家學說,那麼凡是可能想像得到的一切國內暴政和一切對外侵略都有了借口。」

文革模式:為了共產主義,我們可以用暴力入侵的方式來推動全世界進步。

美國入侵模式:為了自由主義,我們可以以暴力入侵的方式來推動全世界進步。(美國官方學者福山《歷史的終結》引用黑格爾的理論作為論據)

我們經常從一個坑出來,然後進入另一個坑。這兩個坑其實本質一樣,都是對於自己理念的自負。

物質文明與心靈文明

此外,這個錯誤觀念混淆了物質層面的文明和心靈層面的文明。

物質層面因為可以積累,所以確實一直在進步。但是心靈層面的東西不可以積累,所以確實進進退退。所以,物質科學方面的文明確實在發展,但是人性智慧與慈愛的文明則未必如是。

物質科學的進步,如果伴隨心靈層面的落後,那麼將是巨大的災難。

西方中心主義?

科技發達就文明嗎?A的武力值高,A就文明嗎?追求科技,但不迷信。

民主制度就文明嗎?強盜團體實行民主制度就能夠洗白嗎?追求民主,但不迷信。民主的真正精神是平等,理性地追求真正的民主。

哥倫布vs鄭和,誰文明呢?馬來西亞首相納吉說:「葡萄牙艦隊,他們的能力不及鄭和的艦隊,一來就佔領馬六甲。鄭和艦隊在馬六甲王朝時代與這裡的人建立起友誼而非佔領,這是證明道德重要性的重要例子。」

湯因比說:「侵略性的文化往往給它所接觸的其他社會貼上劣等民族的標籤。」

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那是因為他站在顛倒的立場上,看到的事物也是顛倒的。羅素對此的評論:「黑格爾對於中國,除了知道名字以外一無所知」。

其實,西方有智慧,東方也有智慧,東方有混亂,西方也有混亂。東西方智慧者,才是自由平等的代言人。

倡議

鑒於黑格爾思想存在大量的錯誤和陰暗,建議教育部改革中學和大學哲學教材,將辯證法1.0版(黑格爾版)升級到辯證法2.0版(老子版或者蘇格拉底版)。

在哲學教育中鼓勵獨立人格、平等精神、理性思考和自由創新,未來中國就有更多的學術大師。

誰追尋著智慧,誰就熱愛著世界。

三、新自由主義迷思

2015年中國股市危機,揭示了很多問題。我在2015年7月寫了一篇《關於救市的評論:理性智慧的心更重要》。後續不斷發酵的事實,驗證了當時的判斷。當時的違法行為真是觸目驚心,內幕交易和聯合操縱層出不窮,證監會、證券公司、基金、地下錢莊、境外做空勢力,都出了嚴重的問題。缺少法治的市場,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還好,中央政府加強法治的決心很大,防範住了系統金融危機。但是,這場股市危機,也揭示出中國的理性危機和信心危機。

理性的危機:迷信新自由主義。1998年香港金融風暴,港府救市,弗里德曼批評港府。2015年的中國,相似的事情發生了。

信心的危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對於國家的不滿叛逆情緒。當今的中國,還不團結。

3.1 新自由主義的迷思

理論都有其適用的問題,但是當理論被誇大成主義時,往往會被應用到本不適用的問題。市場理論有其適用的地方,簡政放權擴大自由,可以提高經濟效率,但以弗里德曼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往往過分美化誇大市場的作用,我們這裡要批判的就是這些過分的地方。

新自由主義的理性預期假說是錯的,市場參與者的經濟理性是有程度之分的,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推薦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希勒教授的《非理性繁榮》,他的《非理性的繁榮》第一版準確預測了互聯網股市泡沫,《非理性的繁榮》第二版準確預測了房地產的泡沫。因為他在行為金融學方面的貢獻,獲得了2013年度經濟學諾貝爾獎。考慮市場中的非理性因素,西方經濟學發展出了行為金融學和行為經濟學。結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對於市場的解釋就更加準確。市場長期來看,會因為理性因素而接近基本面。但是在短期內,卻會因為非理性因素而上下波動。觀察到這一特點後,善用的人幫助市場保持和接近理性,在市場過度貪婪時會指出存在泡沫,在市場過度恐慌時則呼籲保持勇氣,比如羅伯特?希勒教授。惡用的人則前期助高後期助跌,讓非理性因素髮揮更大的作用,然後在大振蕩之中謀取私利。

新自由主義往往美化市場:將缺少法治的市場也美化成自由市場。比如弗里德曼在《自由選擇》寫道:「從滑鐵盧到第一次世果大戰的那一百年提供了一個顯明的例子,說明自由貿易會對國家之間的關係產生多麼良好的影響。當時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那一百年里,它實行了幾乎完全自由的貿易政策。」印度人和中國人,未必會同意當時的英帝國殖民主義執行「幾乎完全自由的貿易政策」。將一個弱肉強食缺少法治的國際市場,也美化成近乎完美的市場,這就是對於市場的極度迷信。這裡的自由並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以自由為名的掠奪。

凱恩斯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這兩者都是理論,理論是否可以適用於當下經驗,還是需要我們理性能力的判斷。最重要的不是理論,而是理性。理論圍繞問題轉,不是問題圍著理論轉。

不要糾纏在理論上爭論這個好那個好,這是理論脫離地面的空轉,而是應該就具體的問題來理性分析,「回到地面來」(維特根斯坦)。

脫離問題爭論哪個主義好,造成了國內知識分子的分裂與內耗。

關鍵的不是哪個主義好,而是哪個理論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在凱恩斯主義的影響下,政府的權力過大了,就可能會有權力尋租和政策失誤等不理性行為,這時候需要簡政放權,對於政府的不滿也在發酵,新自由主義就興起了。

新自由主義影響下,市場強者的權力過大,也會出現壟斷和操縱等不理性行為,對於財團的不滿也在發酵,這時候需要政府適當干預,新版本的凱恩斯主義又會興起。

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其實已經揭示了新自由主義的問題。新版本的凱恩斯主義正在出現……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為什麼要路徑依賴於某種思潮或者理論?應該做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政府管的過多的地方要簡政放權,政府管得不夠的地方要加強法治。

直指人心

其實,有問題的不是市場或者政府,而是市場和政府背後那顆心靈。不管是「看不見的手」還是「看得見的手」,都依賴於背後的那顆心。

如果心是不理性的,那麼不管是透過市場還是透過政府,實施出的行為也是不理性的。如果心是理性的,那麼不管是透過市場還是透過政府,實施出的行為也是理性的。重要的是理性的心靈和理性的行為。

新自由主義中,市場vs政府的分析框架是錯誤的,想想美國「旋轉門」。權力被錢力所租。大財團培養政府中的代理人,他為大財團謀私利但責任卻可以推給政府,這是多麼明顯的一個Bug啊。事實上,政府的行為有理性也有不理性,一味地將責任推給政府,未免過於簡單了。在具體的問題下,理清哪些是政府該干預的哪些是政府不該干預的,政府不該管而管了就需要簡政放權,政府該管而沒有管好的就需要加強法治。權力受到約束?但是,錢力呢?金錢的勢力,可以隱藏在權力的背後。金錢的勢力,也正滲透到「磚家」的身上。那些轉身就是財團董事的學者,他們還能保持學者的理性和中立嗎?

法治下的市場才是健康市場

沒有自由的「平等」,是通往奴役之路。沒有平等的「自由」,是通往掠奪之路。自由與平等的制衡,才是正確的方向。

法治,其實是捍衛作為底線的平等權。法治不給力下的自由,其實是強者掠奪弱者的自由,在缺少法治的股市上就是大戶的掠奪自由。

國際市場也是沒有法治下的市場,遵守叢林法則。在國際上,美國擁有絕對權力,絕對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美國也會濫用它的霸權,在聯合國不允許的情況下悍然入侵伊拉克。在國際經濟中,美國則具有金融霸權,誰可以制衡呢?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中國2015股市危機,股市監管不力,內幕交易和聯合操縱橫行無忌。同樣的例子是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絕對的錢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推薦美國紀錄片《監守自盜》,這種自我反省精神,正是西方理性精神的體現。

交易成本

排污權交易:各污染源之間通過貨幣交換的方式相互調劑排污量。排污權交易的理論基礎是科斯定理(科斯本人不承認)。

「科斯定理」:只要產權是明確的,並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那麼,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雷托最優。

這樣來看,政府的責任是明確產權,不管產權給工廠還是百姓,結果一樣。新自由主義過於側重自由與效率,在實踐中經常會侵犯公平與平等。

新自由主義一味地追求高效率,結果全球的資源,也在高效率地被消耗,全球的環境,也在高效率地被破壞。排污權交易或許可以應用於污染較不明顯的碳排放,但是對於造成嚴重污染的排放物,則應該追求零污染,更側重於公平原則。

投機成本

我在《投機成本與制度經濟學》一文中,提出了制度可以分為兩類:引導性制度與防範性制度。引導性制度,主要是關注效率問題,如何進行更有效的交流。防範性制度,主要是關注公正問題,如何對不正義進行定義和制止。這樣的新制度經濟學,有利於自由與平等的平衡,有利於效率與公平的制衡。

如果排放的污染危害嚴重,那麼是不能適用排污權交易的,而應該用防範性制度來防止。願公義如江水淘淘!

制度變遷

制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處於變化之中。防範性制度變遷,是讓社會越來越公平。引導性制度變遷,是讓社會越來越效率。

人民與政府合力凝聚正能量,讓社會變得越來越公平和效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理清政府該管什麼不該管什麼。政府不該管的要簡政放權,擴大人民和企業的自由,比如《准生證》取消二孩放開,企業審批手續的簡化,都是自由的踏踏實實的進步。政府該管的要管,比如對於股市的法治監管,比如在國際上捍衛中國的正當權利,比如保護公共環境。

中國需要推動法治和教育,法治在反方向來防止更壞的可能性,教育則在正方向來引導更好的可能性。一方面,推動法治和制度設計來防止更壞的可能,保障國家不會向更差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理性和智慧的正向教育,追求更加的卓越和美好。

經濟學不講道德?

影響廣泛的讀書雜誌名篇《「不道德」的經濟學》認為經濟學不談道德,道德規範是經濟學的外生約束。

實際上,經濟學建立於道德之上,而且經濟行為也在重塑著道德。經濟制度也一直在變遷,壞的經濟制度會降低社會的道德水平,好的經濟制度會提高社會的道德水平。例如,一個國家的貨幣,代表著這個國家的信用。如果這個國家濫發貨幣,那麼這個國家的信用就會降低。經濟行為裡面的誠信,也是如此。國內外的大公司,無一不看重信用。信用,信心,信任,責任,這些不是道德是什麼?!信心比黃金更寶貴。

3.2 信心的危機

應對國家信任危機,應該對內簡政放權,政府不該管的不管,擴大人民和企業的自由,釋放不滿情緒。加強法治,捍衛公正。

信心危機也根源於國人之間的信任危機,根源自對於傳統對於東方對於長輩的過分貶低和叛逆。這種貶低瀰漫於媒體和學界。

西方有智慧,東方也有智慧,晚輩有智慧,長輩也有智慧。現在的中國,對於西方過於推崇,負面也當正面,海盜也成為被吹捧的對象。所以,沒有學習到西方的智慧。對於東方過於貶低,正面也當負面,傳統優秀文化被貶低。所以,沒有學習到東方的智慧。

中國大媽

中國老太太與美國老太太的故事是在忽悠老百姓。中國老太太的選擇恰恰表明中國母親的偉大:自己多多勞動,將享受歸給子孫後代。易經坤德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是有中國母親的忍辱負重,才有中華傳承之福澤綿長……

美國次貸危機了,提前享受的美國老太太破產住進養老院了,享受在後的中國大媽則在公園裡快樂地跳著廣場舞。「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國大媽們跳個廣場舞,也經常在網路上被段子化嘲笑。大媽們跳廣場舞不好嗎?鍛煉身體,溫馨社區,難道要跟我們一樣宅在家裡打Dota嗎?!

成由勤儉敗由奢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認為,真正的資本主義崇尚節儉勤奮而非奢侈糜爛。巴菲特住在50年前的房子,扎克伯格捐99%財富於治療疾病和掃除不平等。

古有良訓,「成由勤儉敗由奢」,個人如此,企業如此,國家也如此,西方也是如此。那些巨額負債的國家,往往會陷入困境,比如亞洲金融危機和歐豬五國。

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債,在美元加息周期里,也捍衛著中國的金融穩定。縱觀歷史,在美元加息周期里,陷入金融危機的國家,一般都有很大的泡沫和負債。

小結:哲學病擴散到經濟病

哲學迷思:哲學本意是愛智慧。後來越來越狹義化。

邏輯迷思:邏輯本意是邏格斯,也就是理性。後來越來越狹義化。

理念主義迷思:應該問的不是哪個理論好,而是哪個理論可以解決問題。

貶低價值判斷:忽視和貶低變化,擴散到經濟學就是「經濟學不講道德」。

以自由為名的掠奪:以自由為名的叢林。實質還是鬥爭主義,然而「其事好還」。看穿那些虛假的自由,理性地去追求真正的自由。真而善而美。

因果律:錯誤觀念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

東西方的古典智慧,可以治療這些當代西方迷思。「 哲學家處理一個問題如同治療一個疾病。 」

中華崛起之路

中華王道崛起:軍事崛起,經濟崛起,金融崛起,文化崛起。中華的崛起,會改變現有世界弱肉強食的潛規則,以共同發展來代替對抗鬥爭。

大國崛起首推思想崛起,英國崛起之前有培根和洛克,德國崛起之前有萊布尼茨和康德,美國崛起之前有愛默生和皮爾士。

愛默生的話也適合我們:「數以百萬計的青年正沖向生活,他們不能總是依賴外國學識的殘羹來獲得營養。……我們要用自己的腳走路,我們要用自己的手來工作,我們要發表自己的觀點。」

中華的每次崛起都是海納百川。以東西方古今的理性和智慧為體,以邏輯科學民主制度市場經濟等為用。

願所有人開發理性智慧!願所有人幸福快樂!

願真理與愛傳揚!願中國更美好!願世界更美好!

2015年12月6日於廈門大學


政治正確_好搜百科


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個人有隨意處置其財產的自由。

===

私有財產不可侵犯,通常被認為是過去幾百年和當下社會發展的基石。

這個制度保障了資本家願意投資推動生產發展,創造出了巨大的工業文明,人類歷史上也首次出現了『生產過剩』這種社會富貴病。

因此,這種制度很多時候會被神聖化,當做某種天賦人權。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對財產、婚姻、政權組織形式有過無數種制度,每一種都被當時的人認為是天經地義、非常合理的,同時當時代過去後,又常常被後來的人認為是荒謬、不可思議的。

比如不到100多年前,大家還都認為整個國家都屬於一個人的私有財產是完全合理的。

不到70年前,大家還認為一個男人有多個老婆是很合理的。

而這些觀念,現在已經完全被摒棄。

所以我們今天對財產的理念,也許在不久的未來就會完全顛覆。

站在100年後的人看來,看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某些人居然可以擁有與一個小國年度GDP相當的財富而被當做理所當然,一定會感到非常震驚。

工業時代創造財富的速度遠超過過去任何一個時代,而當大部分利潤被占人口比例很少的資本主合法攫取後,就產生了我們中學課本里反覆講述的:

1. 少部分人極其富裕,但他卻無法快速地消耗掉其佔據的巨大財富

2. 大部分人佔有少部分財富,有需要卻無法消費

3. 於是『經濟危機』的詛咒再次降臨人間

或許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一點也不科學——真正的科學起碼應該先把地球劈兩半,一半實驗組,一半對照組。但『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這一論述,在今天看來,依然無比深刻。

如果財產的意義只是增加個人消費,那麼其危害只是貧富不均。

但資本的力量,實際是一種隱形的公共權力。巨大的資本,可以輕易大量收購媒體和律師資源,並最終影響政策走向。

政府、政客所掌握的顯性公權,受法律約束並被公眾警惕。而資本所掌握的隱形公權,卻可以被合法地終身掌握,同時世襲罔替地繼承。這就是階級固化的根本原因。

這種矛盾,在農業時代表現為土地的大規模兼并,最後導致中國歷史王朝的反覆格盤重裝。與馬列『打土豪、分田地』的強行平均思路不同,我希望借鑒的是『分封制』。

比如這樣:

1. 對財產,按繼承人數量梯度徵收遺產稅。

2. 繼承人越多越均勻,遺產稅率越低。

3. 繼承人人數越少,稅率越高。

這種方式有兩個目的:

1. 鼓勵有錢階層生育。生育越多越有利於平衡人口出生時的階層結構。

2. 通過快速分散繼承,避免財富的過度聚集。

以上就是對『馬雲應該趕緊認大家當乾兒子』這一命題的完整證明。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這條準則看起來很高逼格,但可行性很低,因為它與人自私自利的本性相矛盾,實際上能貫徹執行到底的有幾人?

「嚴於律人,寬以待己。」 雖然無恥,但實際上做的人就太多了。

個人認為更加應該鼓勵誠實的道德,比如「用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別人,同時參考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做調整」。

當然現在所提倡的,未必就不是未來所不齒的。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你所搜索的內容不予顯示。

404 Not found。

你所發布的回答具有敏感辭彙請重新編輯。

先謝國家。

無胸娘傳奇。

例子太多了,不寫了,你們都懂的。


現在正確是因為符合當前形勢。以後不正確是因為不符合以後的形勢。題主再讓我們知乎小逼們預測未來意識形態趨勢啊!這題太深奧了!依我看以後隨意下載盜版真的會out of fashion的


一黨執政


不停的投入國家財富,無止盡的犧牲社會公義,以保證「少數群體」的利益。


推薦閱讀:

為啥孔融讓梨流傳千古,其他人難道沒有讓過梨嗎?
怎麼看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這句話 有悖倫理嘛?
親人涉嫌犯罪,你會選擇舉報還是置身事外?
婚姻制度會消亡嗎?
歷史上有哪些政治不正確(道德、倫理、觀念、認知),到了現在又正確了?

TAG:倫理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