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解放戰爭中共軍戰果累累,而抗日戰爭就沒有這麼蕩氣迴腸的戰果?
12-31
抗戰初期,共軍只有三萬餘人,算上南方八省的游擊隊,最多四萬出頭。這個時期的八路雖然號稱是經過長征的精銳,但是物質條件差得太多,並且和國軍一樣,習慣了內戰的他們對兇悍的日軍並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準備。條件好得多的中央軍一個師也就堪堪能頂住日軍一個聯隊,窮得要死的八路是斷然頂不住的,如果八路在正面搞一波流,一個師團的日軍足夠讓歷史改道了。八路自身的條件和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搞法只能是敵後游擊,只有如此才能發揮最大作用,這一點蔣公是認同的,是雙方經過談判定下來的。
游擊戰的目的主要是在危機四伏的敵後活下去的同時盡量扯日軍後腿——活下去就是勝利。此外,今天掏個炮樓,明天打個悶棍,後天在鬼子門口埋地雷,要不就是把路掀個底朝上,趁鬼子睡覺放鞭炮什麼的,靈活多樣,什麼能讓鬼子不爽就幹什麼。從殲敵數量上看作用不大,但非常噁心人,放著不管就愈演愈烈,集中力量管的話就得把前線本就很緊張的兵力抽回來搞看不到盡頭的治安戰,煩躁的很。游擊戰大部分時間面對的是日軍的小部隊,而日軍的基層單位戰鬥力非常出色。因此,在無數次靈敲碎打大大小小的戰鬥中,日軍客觀上把共軍鍛煉成了一支青出於藍的部隊,為國民黨軍準備了一個可怕的對手。同時,共軍出色的組織和發動能力為兵員提供了保證,優秀的政治工作確保了絕大部分人的立場並具備極強的轉化能力,丟失的國土有相當一部分以根據地的形式被收復,為共軍的壯大發揮著作用。美軍上線後,國軍很大程度上進入了躺贏的狀態,作為不多。而國軍一不作為,日軍就可以回頭收拾身後的共軍,同共軍在掃蕩與反掃蕩中打得熱火朝天,造成了42—43年共軍人數和根據地大面積縮水。但是,共軍挺下來了。
因此,到了內戰,仍然處處保存實力,彼此互不協同,內部矛盾重重,缺點一點兒沒改的國軍面對的再也不是十多年前的對手。即便如此,裝備有所改觀的國軍仍然能讓共軍在初期步履維艱,然而……國民黨政府的軍事工作是被政治工作拖垮的。接下來請搜索問題「國民黨為什麼失敗」抗日戰爭的時候正面戰場的日軍也「跟砍瓜切菜一樣,動不動就殲敵幾十萬」(題主原話)。——很好理解嘛,因為這倆例子的對手是同一支軍隊啊。
因為國軍太水…水的超出你的想像。
朝鮮戰爭剛爆發時,志願軍:「我見過全套美式裝備,還不是被我吊打。」美軍:「我見過中國軍隊什麼樣,連日軍都能吊打」。。。。。。。戰場上志願軍和美軍第一次交戰了,志願軍:「我擦!」美軍:「fuck!」。。。。都被國軍給迷惑了抗戰時運輸大隊長對共軍的物流不夠給力,解放戰爭水平上來了
就是五萬頭豬讓共軍抓三天也抓不完!
是時候拿出這張圖了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百萬大軍各種圍剿共匪,抗日戰爭怎麼就沒那麼大氣磅礴?
通過八年抗戰的學習,蔣介石終於拿到了物流學的學士學位證。並且以優異的成績碩博連讀。
共軍所謂的殲敵應該=擊斃+擊傷+俘虜+起義(投誠)+跑路失蹤≈使敵方喪失戰鬥力的人數這裡沒有算誇大部分,所以解放戰爭殲滅800萬國軍,三大戰役殲滅150萬國軍就不難理解了
這是皇軍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奈何共軍有高達
誰說抗戰沒有很大戰果的戰役?只不過都是日本人取得就是了,而送出戰果的都是同一批人
抗日戰爭急不得,解放戰爭拖不得
謝邀!
數字肯定有誇大,但是實力對比的確不如抗戰前了,一來是抗戰中我黨把擴充實力放在第一位,和國軍有守土之責,一旦遇敵,除了投降的大部分都是玩「人在陣地在」的套路不一樣,我黨基本上是打了槍就撤,留下當地老百姓來對付報復的日寇和偽軍,甚至和敵方達成協議,「互不侵犯」,甚至「互通有無」(潘漢年當年為何被死整?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是我黨當時負責和日偽密切接觸的主要負責人)。二來,日本投降後,當時的中國工業重鎮東北地區被老毛子轉給了本來只在延安窯洞里的我黨,而不是當時合法的中國政府接收,而且大批偽滿時期的日本移民也一併轉交,在農業和工業的技術生產上起到了極大的支持作用,使得軍需後勤情況迅速改善。有什麼裝備打什麼樣的仗。只有芹菜的廚師做不出西紅柿炒雞蛋來。不過有了牛裝備也未必能打像樣的,如國民黨軍,裝備在手被共軍繳獲後,不得了,中共就有了炮兵等技術兵種,大城市就危險了。實際上,抗戰中中共吃夠了裝備比日軍差的虧。在改善裝備上,但凡有一絲可能,都會盡百倍努力。如果延安能接受到美援,那麼不久謝爾曼坦克就會一個個地拔掉華北日軍的炮樓。這不是沒根據的,蘇援到北京後,朝鮮不就出現了米格走廊嘛。中共對優勢裝備的渴望遠超國軍,當然對其利用率更是登峰造極。舉個例子,抗戰中共勝仗的標準之一就是奪取清掃戰場權,絕對的取之盡緇銖,顆粒歸倉。一切繳獲要歸公,這個寫在紀律里的。共軍也想打運動戰,僅僅受限於裝備及補給。
戰鬥力15的能吊打戰鬥力10的和戰鬥力5的。戰鬥力10的也能吊打戰鬥力5的,而且場面和戰鬥力15的吊打戰鬥力5的差不多。
抗戰時共軍在大後方不出站隱藏實力,國軍在正面戰場死扛日軍。等日軍投降了,吃飽喝足的共軍出來收拾殘局,此時國軍已經沒有打仗的決心和氣勢了,遇到共軍,當然一潰千里,而且共軍又會打心理戰喊喇叭搞忽悠開空頭支票,國軍當然投降厭戰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用在國軍身上再恰當不過。
這個有什麼奇怪的?是日軍強大?還是國軍強大?這個你都不知道嗎?
而且俘虜的國軍能很快的轉化成共軍,被俘的日軍,要轉化成共軍,難度不知道高出多少。打星際或魔獸的時候,選擇以下難度的場面是不一樣的:
「弱智的敵人」「簡單的敵人」「普通的敵人」「困難的敵人」「冷酷的敵人」「殘酷的敵人」"瘋狂的敵人「
得滿洲者得天下
推薦閱讀:
※現在的改革開放與晚清的洋務運動有何異同?
※為什麼只有酸秀才,沒有酸舉人,酸狀元?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姓氏出過皇帝?
※抗戰時期,「攘外必先安內」是誰提出的?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寧可忘記日本侵華,也不寬容文革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