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家庭生活中的「邊界」?
為什麼說,沒有「邊界」就沒有真正的「親密關係」?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要想理解家庭中的邊界,我們首先要理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有邊界,邊界隔開了什麼?邊界隔開的並不是我們和別人,而是更大的東西,那就是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我指的內在世界並不是你的心肝脾肺腎,外在世界也指的不是堵車嚴重的帝都或者別的現實情境,而是你的內在自我體驗和對外部世界帶給你的體驗。
具體來說內在世界(internal world)指的是,我們內在的自我需求(比如說我希望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希望我從生活中得到什麼,我喜歡什麼…)、自我認知(我覺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有著什麼樣的特點,我如何看待我的能力….)自我體驗(我會因為什麼覺得很高興,我會因為什麼而覺得很內疚,我會因為什麼而覺得不舒服…)自我信念(我覺得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認為什麼樣的行為是好,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如何彼此對待)等…內在世界不僅僅是人的內部感受和想法,更承載著我們作為獨立個體的存在意義。內在世界很弱的人,會經常感到沒有意義感,和不安全感;內在世界過強的人,則特別容易感到被針對,和被攻擊。這一點在後面會詳細探討。
外在世界(external world)指的是,我們生活在社會中的外部要求(你需要怎麼做,你需要遵守什麼規則,你需要認同什麼)、他人認知(別人覺得你是什麼樣的人,別人覺得你有什麼樣的特點,別人如何看待你的能力)、他人體驗(別人會因為什麼覺得很高興,別人會因為什麼而覺得悲傷,別人會因為什麼而覺得不舒服…)他人信念(其他人覺得世界是怎麼樣的,他人認為什麼樣的行為示好,他人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是怎麼相處…)等…外在世界承載著世界帶給我們的感受、價值觀、準則、以及意見等。這些事情承載著我們關於如何去回應世界的看法和模式。外在世界較弱的人,一般會感到比較困惑和焦慮,因為關於世界對於他來說,確實是有太多的不理解;外在世界過強的人,則容易感到很壓抑,因為有太多的要求需要去面對和遵守。
這兩個世界共同存在在每個人內心。而邊界就是平衡這兩部分的重要條件。事實上不存在沒有邊界的人,只不過每個人被這個邊界所劃分的內外在世界比重不同。邊界所劃分的內外在世界之間的比例,以及內外在世界之間的界限的強度,和我們中和父母(caregiver)之間的互動有關,且對我們成長後的世界有著很大的影響
這麼說很抽象,請允許我用一個簡單的測試為例,說明一下這個問題。找一張白紙,接下來需要你在這張白紙上用黑色簽字,完成一個任務。任務很簡單,就是嘗試畫一幅風景畫,這幅風景畫由三樣東西組成。也就是說你需要依次畫出三樣東西,然後用他們組成一幅風景畫。這就要求你在畫的時候不單單的畫三樣東西,而是時刻不要忘記這三樣東西在風景中的格局。如果你準備好了,你可以嘗試開始,這三樣東西是河流、山川、道路。
這是在繪畫治療「風景構成法」中比較常見的用於了解來訪者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關係的測試。我想以這個測試來簡要的介紹一下內、外在世界以及邊界發展的階段。
在開始之前,我想強調一點,這個測試和我後面的解釋並不具有絕對性,也就是說這並不意味著如果你畫成這樣就一定是處於某個內外在發展階段。事實上真正的風景構成測試,是需要諮詢師和來訪者共同探索才能確定最終測試結果的。我個人只是借用這個測試中出現的幾種組合,來圖示化列舉一下人們內、外在世界的發展階段和特徵。我的圖示化列舉參考了《風景構成法》[2011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皆藤章(日)]中的部分理論和看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翻閱。
如果暫時忽略路以及山川的部分,只看河流。可以看出河流在整幅畫面里,大多數時候會將畫面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離我們比較近的部分(畫紙內側),和一個離我們比較遠的部分(畫紙外側)。請允許我用河流內側(畫紙內側)來代表我們的內在世界,而用河流外側(畫紙外側)來代表外在世界,而河流來代表區分這二者的邊界。藉由這種表示,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到以下幾種內、外在世界的發展階段和特徵。
無邊界、模糊邊界階段
上圖中的河流並不能有效的分割整個畫面,導致整個部分看上去像是東拼西湊起來的。更別說用河流分開兩個世界了。這就是孩子的最初成長階段,內、外在世界的邊界並不是那麼明顯。比如說小一點的孩子經常會看到什麼拿什麼,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為他人考慮,而是他們真的無法那麼清晰的分辨什麼是內在世界,什麼是外在世界。孩子所能體會到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感受。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進行很多的嘗試,同時需要家長耐心的教育,幫助自己去分辨什麼是內在世界,以及外在世界。家長需要嘗試去理解孩子的內心體驗,然後告訴孩子這種體驗是什麼,你的這種體驗在別人身上是什麼樣子的。來逐漸幫助孩子完成這個階段。如果這個階段完成不好的話,比如說家長在這個階段非常忽視孩子的感受,或者經常晾著孩子不管,那麼孩子就沒辦法完成這個階段。這會讓孩子日後的內、外在世界變得非常動蕩,且混亂,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情緒不穩定(非常情緒化),自我認識和自我信念中有很多矛盾且混亂的地方(比如說一方面覺得人與人之間是非常不可信的,另一方面又可求很穩定的信任關係,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啥呢么)進而停留在停滯的發展階段。
理性邊界型(絕對化)
當孩子進一步成長,孩子開始學習在自我體驗之外的事情,那就是規則。在這個階段,家長開始用教育和榜樣的作用幫助孩子理解該怎麼去和別人相處,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的能夠理解這些規則和自我感受之間的關係,更別說構建內、外在世界了。這對孩子來說太難了,就像你需要讓一個5歲的孩子理解厚黑學一樣。孩子因此會出現絕對好和絕對壞的理解程度。就如同上圖的河流一般,河流並不是一個橫穿畫面,而是垂直穿越畫面。孩子此時的內心邊界是絕對化的,孩子仍然不能在內心構建起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但在心裏面已經不在只有自己的感受,而是有了好壞對錯的區分,比如說浪費糧食是不好的行為,誰浪費糧食就是壞人,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我。這個階段家長需要對孩子格外的耐心,去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不同準則內外在的體現,幫助孩子真正的理解這些標準,進而在自我感受和外在規則的基礎上建立起內、外在世界。如果家長在這個時間沒有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或者家長本身也不是特別理解的話。孩子就停滯在這個階段,不能構建出內、外在世界,而只有標準和執行。也就是說孩子無法體會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感受,而是特別的要求規則。
探索型邊界
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真正的探索內、外在世界。孩子開始嘗試感受規則和自我感受、自我需求之間的關係,開始理解自我感受、自我需求和他人感受、他人需求之間的關係。正如同畫中的河流一般,只切割出了一部分的內在世界,而留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外在世界的探索。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積極的耐心的反饋。鼓勵孩子去探索如何平衡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接納他人。這個過程中,父母要能夠接納孩子的自卑、沮喪,鼓勵孩子的發展和嘗試,引導孩子的自我中心和理想化。
形成邊界
通過前幾個階段,孩子內在的自我體驗和所學到的規則,開始真正的理解和融合。孩子開始在內心構建出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也就是說孩子能在體會到別人需求和感受的同時,理解尊重自己的意識和感受,並嘗試在不犧牲任何一方的情況下,尋求兩個世界的和諧。就如同上面的畫中所顯,一條河流(邊界)橫穿了畫面,分割出了內在世界(近我的部分)和外在世界(遠我的部分)。
形成邊界至關重要,如果從上面幾個圖看的話,就可以直觀的看出,只有最後一幅畫才能勉強的算上一個風景畫。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邊界的話,你內心的規則和感受,就不能被正確的與人(自己與他人)產生聯繫。你不知道自己內心對生活的期待是什麼,同時你也不知道到底別人對你的期待和別人的情緒感受是什麼。你所體驗到的情緒感受就會比較混亂,反覆出現無邊界和理性化邊界的狀態,就如同你玩了一個根本不知道怎麼玩的網路遊戲,你既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沒有內在世界)也不知道怎麼加入團度,(沒有外在世界)只能機械性的打怪(絕對化型),或者乾脆只能原地掛機(無邊界型)。
但是即使形成邊界,也不意味著你就高枕無憂了。事實上內、外在世界是非常需要平衡穩定的邊界的。因為這個邊界決定著你如何處理你自己的需求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常見的不平衡內外在世界有以下兩種情況:
1、
自我犧牲型這種類型的邊界就如同圖中所畫,外在世界要遠大於內在世界,這樣類型者會非常注意他人的意見和感受。在家庭中就會表現為特別替他人著想,且總是溫文爾雅。這種為他人著想往往最初是希望別人也替自己著想,或者如果我這麼順從了他人(父母)的想法,那麼我就可以得到愛。這類型的人由於主動割捨,或者被動的忽略了內在世界。因此他的自我需求,自我體驗都會被壓抑,或者被忽略。簡單的說就是自我犧牲…這種自我犧牲會給人帶來很多的無價值感和無意義感覺,進而更容易抑鬱。(多伴隨強勢型的父母)
2、 對外焦慮型
這種類型的邊界就如同畫中所畫,內在世界遠遠大於外在世界。這種類型所感受到的基本都是自我的感覺以及自我需求,而外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則往往被忽略。因此孩子在與外在世界溝通時候,經常感到非常的焦慮和困惑。因為他們為啥這麼做,他們到底真的喜歡我還是不喜歡我,真的對孩子來講是很難理解的事情。孩子會很容易感到不安和焦慮,嚴重的甚至總會感到別人在不停的攻擊自己。(多伴隨不願情感交流的父母)
因此邊界不僅要被發展出來,更要被平衡的發展出來。達成這個目標最重要的就是兩點,一個是穩定的關係、一個積極地鏡映。穩定的關係對於前面形成邊界至關重要。父母耐心的陪伴和細心的體會,會形成一種穩定的關係,幫助孩子去理解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建立內外在世界。而積極地鏡映則對孩子發展出平衡的內、外在世界邊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要能夠接納不批評的反饋對孩子內在世界的看法,告訴孩子我看到的你內在感受、內在需求是什麼樣子;堅定不誘惑的告訴孩子外在世界的樣子,告訴孩子我們的看法和要求是什麼,其中不誘惑指的是不進行只要你這樣,媽媽爸爸才會愛你把戲。這種鏡映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內、外在世界之間的平衡,幫助孩子建立起一個既不自大控制、也不自卑自我犧牲的內、外在世界。
最後多說一點關於邊界問題的自我成長,邊界問題事實上不是一個特別適合自己獨立成長的問題,因為從前面可以看出,他人在邊界成長中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和位置。這確實比較容易在心理諮詢中通過諮詢師和來訪者的互動實現。如果真的只通過自我發展的話,會是一件非常長時間,且相對較為困難的事情。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謝謝 @劉柯邀請!
什麼是家庭生活的邊界?我的理解,所謂的邊界就是自我的邊界,而家庭是培養自我邊界的起點。在家庭生活中,我們從共生狀態轉向獨立分離,也由此構建自我認同和行動力量。
在科胡特的理論中,嬰兒自我和外界的界限是不分明的。父母在精心呵護他的各種需求。他覺得自己的需求都有外部響應。這種情況下,孩子會把父母的力量看成是自己的力量,甚至產生自己無所不能的誇大感覺。然而,這種理想化的全能感是無法持久的。當父母有意無意忽視了嬰兒的需求,他會產生深深的失望和破滅感,這種失落的情緒連同相關記憶,會促使他早期全能自我的崩塌。他的自我不再無所不包,而是退縮到自己稚嫩的身體上。此時此刻,他真切感到自己的弱小和孤獨,甚而產生了最初的抑鬱情緒。
不過,在科胡特看來,這種挫折感也是一個契機,幫助孩子構建真實堅韌的自我。孩子能夠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也能更客觀地看待挫折、容忍不適。同時,早期的全能自我也留下了痕迹,對父母的理想化內射為了個人理想,成為自己的生活準則和行動目標。在精神分析術語里,內射是一種防禦機制。它把外部的人和物汲取到內部,形成一個有關他人的個人意象。這樣,自我就可獲得更多的養料,更好地適應外界環境。這樣,自我的「大樹」也可以順利地成長起來,豐富自己的「枝」(理性)和「葉」(情感).
早期家庭中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人意象。孩子正是接受父母的反饋,形成對自我的認識和信心。可以說,家庭生活是個性發展的基石。孩子從家庭中收穫安全感和信心,開始探索世界的初步嘗試。如果有挫折,他們可以退回家庭尋找庇護。但更多時候,他們勾畫和實驗自己的夢想。他們一點點成熟,一點點長大,最終成為獨立和完整的成人。然而,如果這個過程中,家庭無法把握安全庇護和鼓勵探索的度,孩子的心理發展會出現波折失衡。有時候,對家庭成員的認同過分強烈,也會讓個體承受過多他人的感受和期望。這讓他的自我邊界出現侵擾。他也無法擺脫家庭的束縛真正獨立。
我們舉一個例子,假設他叫A吧,二十多歲,單身男性,在一個企業做職員,回家和父母住在一起。在工作中,他對同事比較隨和客氣,但也沒深入交往的願望。在家庭中,他對父母比較聽話順從,但也沒情感交流的想法。他的生活遵循著固定的要求,但似乎沒有更多生氣活力。他自己的感受茫然淡漠,也沒有更多的想法。自己的一切都被安排好了。工作是父母要求下就近找的,起居有父母天天細緻的照顧,回家晚有父母擔驚受怕。至於婚姻也有父母張羅相親,自己覺得沒意思但也不反對。
這種心態在90後的獨一代中,可能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他們對獨立的生活曾有幻想,但又不得不屈從父母的要求。作為「溫室里的花朵」,他們的人生軌跡已被父母鋪好。他們有些感到束縛壓抑,卻又無法真正反對。他們知道父母本來是好意,在他們呵護下自己也沒經歷挫折。他們也擔心和懷疑自己的力量,害怕永遠也達不到父母設下的期望和標準。拒絕父母的「援助」,意味更多不確定性,意味可能在陌生的路上墜落。面對風險和未知,他們望而生畏。於是,成為父母手中的木偶,走上父母選定的軌道,成了他們甘願的選擇。
這樣的家庭表面波瀾不驚,但深層次也隱藏著危機。父母為孩子能否成家立業擔驚受怕,甚至過度干涉;孩子也在父母的強勢下沒有主見,壓抑自己感受。他們對關乎一生的抉擇不置可否,甚至會更多地覺得自己是為別人而活著。這時候家庭成員之間的邊界就模糊不清,彼此之間的體驗互相纏繞無法分開,既依存著,又侵襲著。過度依賴的個體,邊界也更加薄弱。他們感覺別人接管了自己的需求,甚至相信只有別人才能讓自己成為自己。這時候,自我邊界是模糊不清的,自我實際上是處在渙散虛弱的狀態,任何他人的干擾都會讓我們驚動不安。
要想改變這一切,需要重置我們的家庭。每個家庭成員需要意識到自己個人的願望和夢想,並學會從他人的過度情感認同中脫離開來。這不意味著要拒絕別人,而是拒絕你要為他們負責的感受,意識到過度介入他人生活帶來的陰影。為此,我們需要真切的理解我們本身,包括我們的目標、力量。我們要學會真切地愛自己,發現獨特真實的自己,設置明確的自我邊界。在邊界之中,需要由自己足夠控制。當然,如果我的自我邊界過分堅硬,甚至密不透風。任何人也無法接近自己,這也不是一個好現象。最好是自我邊界柔韌有彈性,就像海綿一樣,可以吸收水分,也可以保持形狀。
在這個過程中,心理諮詢可以提供合適的幫助,諮詢師可以引導來訪者關注真實的自己,學會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願望,學會更恰當地為自己行動設置目標。對於生活在家庭影子下沉重不堪的來訪者,我們會適當地協助他們進行自尊和自信心訓練,逐步增強他們自我的力量和獨立的情感。在心理諮詢中,我們也會告訴有內疚感的來訪者:不是你引起了這些問題,你也無法控制它們的發生,但是你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治癒它,去擁有自己渴望的美好生活。
當然我們也不會否定家庭的積極影響,只是希望這種影響通往自我實現。我比較認可新儒家學者杜維明在《青年王陽明》的話,「自我實現應該接受人類的基本感情,把它當做出發點。如果違背人類的基本感情,自我的基礎就會動搖,自我實現的道路即使沒有完全阻斷,也會變得曲折艱難。……家庭紐帶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束縛,這樣的紐帶提供一個導向圖,個人通過它確定自己的恰當為之;它是一個框架,個人在這個框架中認清自己的身份。」這就是我理想中的家庭生活,把家庭紐帶當做一個導向性的框架,在框架中認清和實踐自己的道路。
每個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有邊界的,身體的邊界就是我們的皮膚,皮膚之內是我們自己,皮膚之外是我們所處的世界。我們既存在於世界之中,又可以有完全只屬於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物理性的邊界因為是非常清晰的可見的存在,所以我們也可以很方便的判斷我們的身體邊界是不是被侵犯。但是除了這樣的物理邊界之外,我們人類還有一個心理的邊界,這個邊界同樣保證了每個個體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想、獨立情感等等,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感知世界的角度和權力;清晰的心理邊界也意味著有能力區分內在現實與外在現實,也就是有能力區分「我認為是那樣的」和「現實情況是那樣的」之間的區別。但是因為這個心理邊界看不見摸不著,所以這個邊界常常被忽略。不過,當我們的邊界被入侵時,我們是可以感受到的。
比如,當上司要求你幫他做家務時,你會感覺到自己被安排了超出工作範圍的事,會感覺不舒服。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笑話,但是我的確見過這樣的老闆,他叫司機幫他接送老婆送孩子去幼兒園,叫財務人員幫他買很私人的物品,叫員工加班給他家搞衛生卻感覺是天經地義的,等等。很明顯,他混淆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混淆的來源,就是他的心理內部,缺少心理邊界。
心理邊界的缺失,會導致許多關係的混亂,上面提到的老闆,看起來混淆的是工作與生活關係,但其實,混淆的遠不止這些。首先,他的管理一定是混亂的,當一個管理者無法區分工作與生活的邊界時,他也就無法區分自已和員工每個人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管理自然會亂成一團麻;其次,他手下的員工內心會是崩潰的,因為他的內心缺少心理邊界,會導致他在人際關係中無法健康的感受你是你,我是我,所有的情緒都攪和在一起,分不清到底歸屬於誰。所以,他也就缺少尊重他人獨立的能力,在他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混在一起的,大家應該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行為、相同的情感等等,這就像是每個都是另一個人的一條胳膊一條腿,每個人都可以任意驅使別人,當別人有不一樣的想法,不一樣的情感時,是無法被接受的,因為在他的世界裡「怎麼可能有一個具有與我不一樣的思想,不一樣的情感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員工的內心有多麼痛苦就可以想像了。再次,這個老闆註定是要承受種種挫敗感的,因為他的缺少心理邊界,導致他無法對世界產生現實性的認知,但世界不會以他期待的方式運轉,所以,他的混亂一定會在生活中常常碰壁,糟糕的是,他碰壁之後都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他無法理解是自己的功能有問題,而是感受為世界在苛待他。
而在家庭中所發生的邊界不清,與工作中是類似的:父母不敲門就闖進青春期孩子的房間,因為「你都是我的,你有什麼可背著我的?」,父母的缺少心理邊界導致孩子的憤怒便無處排解,孩子的獨立需要無法獲得承認,待到孩子成人後,就有可能成為一個缺少獨立能力又易入侵他人空間的人。
寡母自己帶大的兒子結婚了,母親一定要一起住,而且時時給兒子搓個背啥的,看起來是母子情深,實際上母親已經入侵了小家庭的生活。因為孩子結婚後,夫妻就已經重新組織了一個核心家庭,父母是要退到外圍空間的,這樣的結構家庭才能獲得健康發展,如果母親涉入兒子生活過深,必然會影響到核心家庭的運轉。
家庭聚會,某個好心的家庭成員不斷把自己認為好吃的飯菜夾給「左鄰右舍」,如果接受的人並不喜歡這些菜,自然就會感覺到負擔,何況,「被布菜」在感覺到被照顧的同時,其實也會有被控制的感覺產生,但一切發生在「被照顧」的表像之下,讓當事人又是非常難以拒絕的,不舒服只能壓在心裡,為了避免再度發生這樣的不舒服,他也可能會選擇迴避下一次聚會。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異性充滿好奇,開始發展與異性的親密情感,父母於是開始非常焦慮,感覺如果不好好控制,孩子會出現各種危險,這就是無法區分幻想中的現實與現實世界的真實。父母的恐懼除了來自文化中對性的禁忌,還有可能來自父母成長中未解決的衝突:自己的青春期就是受限的,或者自己的青春期衝突尚未解決,等等。當父母試圖去控制孩子時,其實也有可能是藉助於控制孩子來控制自己早年的衝突。
家庭中的邊界不清很多時候是在「愛」的幌子下發生的,明明是將自己的喜好、期待等等加諸別人身上,還要扣上一個「為了你好」的帽子:父母逼孩子學習是「為了你好」,其實緩解的可能是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的焦慮; 阻止家庭成員做出某個新的嘗試是「為了你好」,其實可能只是將自己無力的部分投射給了對方,這個投射本身也可能就限制了對方的能力; 不斷的傳授自己的人生經驗給對方是「為了你好」,其實這可能恰恰阻礙了對方真實的面對世界,等等。
總之,當一個家庭中的成員缺少心理邊界時,就有可能理所當然的入侵他人的心理空間,被入侵的人為了保護自己,也會做出種種反抗,於是,明裡暗裡,就會有很多的衝突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的確是無法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的。因為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礎上的,只有尊重彼此的獨立,才有可能允許彼此的獨特性、差異性自由存在,這樣的關係才能使彼此都舒服,只有彼此都舒服的情況下,真實的親密才會發生。叔本華曾說:
人就像寒冬里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家庭,在家庭中,我們都需要愛與安全,同時也渴求著獨立與自由。
邊界不清晰的家庭,會有控制感過強的母親,有很少在家庭中出現的父親;會有父母把自己沒有完成的理想,理所應當地強加給孩子;也有父母說著"全都是為你好"但內心渴望著孩子的優秀可以彌補自己強烈的不安全感。
在家庭中,太遠的距離帶來的不是獨立人格,而是深深的孤獨感;太近的距離帶來的不是溫暖安全,而是失去自主的吞噬感。
所謂家庭生活中的「邊界」,就是一個溫暖而不黏連的平衡點。在這個平衡點上,我們既可以與家庭保持聯結從而獲得親密感,也可以培養獨立人格從而擁有個體感。
在Bowen的家庭系統理論中有一個核心概念,叫做「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self)。我們想介紹這個概念給題主,希望可以提供新的角度來理解「家庭中的邊界」。
什麼是自我分化?
「自我分化」這個概念,最初Bowen用來討論個體在家庭中情緒依戀與獨立自主的程度,它是掌握人際關係親密性和獨立性的平衡能力。簡單來說,它就是一個「度」,也是家庭成員之間恰到好處的距離。
具體來說,自我分化可以被分為「內心層面的自我分化」和「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
內心層面的自我分化
所謂「內心層面的自我分化」 是指個體將理智與情感區分開的能力。(吳煜輝,王桂平,2008)。這其實與我們所探討的問題關係不大,與家庭邊界相關的概念是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
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
人際關係層面的自我分化是指個體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同時體驗到親密與獨立的能力(吳煜輝,王桂平,2008)。
在青春期,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也開始慢慢脫離父母親,形成自己獨立的思想與人格。在這個時期,我們開始不斷地問自己「我是誰」。
——而這個問題如此重要卻又如此難以回答。
就像 Erickson 所認為,這個時期,我們尋找的是「自我同一性」,探索的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在懂得自己是誰之後,接納並欣賞這個自我。在這個階段,我們慢慢地從家庭中,分化出一個誕生於家庭價值觀念,但卻與之有所區別的自我來。
自我分化和家庭中的「邊界」有什麼關係?
自我分化良好的個體能在家庭中同時維持獨立自主與情感連結的平衡,他們在與人相處時能夠保持清晰的自我感,能夠處理好「我」的位置(I-Position),面臨他人壓力時能夠基於理智去堅持自己的信念,而不需要迎合他人的期望。換句話說,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不清晰的家庭邊界會使一個人的自我分化程度較低,他會缺乏理智的判斷,很多時候只能憑藉自動反應面對環境的變化。這樣的人極容易受外界的影響,且容易與他人的情緒相混淆(吳煜輝 王桂平,2008)。當壓力來臨,分化程度低的人會慌不擇路,要麼緊緊抱住可以依賴的人,要麼拒人於千里之外。這兩種極端的人際距離,背後都是難以抑制的焦慮。
為什麼邊界對於親密關係而言如此重要呢?
某種程度上說,「自我分化」水平高意味著關係中的邊界更清晰。自我分化程度高的個體,他們更傾向於擁有成熟的情緒和獨立的人格。
許多研究都支持此觀點,例如較高水平的自我分化能夠預測心理成熟度和婚姻滿意度 (Skowron& Friedlander, 1998)。較低的分化水平與社會焦慮(Skowron& Friedlander, 1998)、人際關係問題 (Skowron, 2000)正相關,而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匱乏相關負相關(Johnson& Buboltz.Jr, 2000)。我們可以審視一下自己親密關係中的邊界,也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自己是否是高度自我分化的。
無論是親情,還是愛情,愛的前提都是彼此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人格。
伍迪艾倫說,「要想當一位出色的愛人,必須強壯且溫柔。」
我覺得強壯和溫柔是相通的,只有內心強大,才會擁有真正的溫柔。希望每個家庭與每對愛人都擁有不斷溝通、不斷成長的能力,一起學會設立安全而溫暖的邊界。在邊界的保護下,既獲得安全感,也能夠保持每個個體的自身完整與獨立。
吳煜輝, 王桂平. (2008). 國外自我分化研究述評. 醫學與社會, 21(1), 44-46.
Johnson, P., Buboltz, W. C., Seemann, E. (2003). Ego identity status: A step in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81(2), 191-195. Peleg, O., Zoabi, M. (2014). Social anxie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A comparison of Jewish and Arab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8, 221-228. Skowron, E. A., Friedlander, M. (1998).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ventory: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8, 235–246. Skowron, E. A. (2000). The role of differentiation of self in marit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7, 229–237.
我對人際關係的理解是這樣的(包含「邊界」概念)
人和人之間有遞進關係,如下:
1、陌生人:保持基本禮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傷害2、熟人:保持基本禮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傷害,當對方有求於你的時候,量力而為,付出少量的人際維護成本3、朋友:保持基本禮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傷害,當對方有求於你的時候,儘力而為,付出一定的人際維護成本,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和心理感受,願意交流和傾聽4、家人:保持基本禮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傷害,當對方有求於你的時候,儘力而為,付出更多的人際維護成本,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和心理感受,願意交流和傾聽,記得住他的生日,主動了解他的需求並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5、愛人:保持基本禮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傷害,當對方有求於你的時候,儘力而為,付出最多的人際維護成本,關心他的身體健康和心理感受,願意交流和傾聽,記得住他的生日,主動了解他的需求並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守護他,在意識到問題的時候主動幫他規避傷害,給他以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等等(上面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屬於家人關係,親戚則可以根據關係遠近從朋友到家人進行界定)
綜上,所謂的「邊界」,就是在與友人、親子、愛人相處時候需要守住的,那道對陌生人都可以守住的底線。
沒有「我都是為了你好」,沒有「要我不是你媽我才不管你」……你會去看一個陌生人的日記嗎?不會吧,所以你為何要去看孩子的日記?你會去指責一個陌生人不應該單身嗎?不會吧,所以你為何要指責你的侄女想要單身?連對陌生人都下不了手的事,更別對親密之人做,是為「邊界」。保持基本禮貌,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傷害。這就是邊界的基本。如果關係的遞進是從0到5,那麼我們對這個人的態度也應該是正向的0到5,而不是因為關係遞進,在這種對待中加入負面的東西。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你什麼時候結婚?
你什麼時候要孩子?在這兩個問題上,我連續兩天犯了兩個錯誤。
前天晚上,研究生同門微信群,某位男同學為另外一位同學著急,女博士,還沒解決個人問題。
我回了一句。
說完就後悔,勝心一起,初心泯然。修鍊不夠。
說歸說,今天中午我自己忍不住又犯了錯。跟一個女同學談公司業務合作,話題不知如何繞到了孩子。脫口而出。
你什麼時候要孩子?
說完立刻後悔。隨後她說,楚學友你知道嗎,春節回老家,和同齡人一起玩,聚焦的都是這話題。還提到,世界上有三種人:結婚的、沒結婚的、結婚有孩的。
昨天,在頭條微博重點作者群,今日頭條小夥伴告訴我,最近的熱點是高齡產婦、二胎的話題,閱讀量飆升。如果我也寫類似話題,會被機器愛上。
熱點話題,意味著彼此談論,輿論關注,議題豐富。甚囂塵上,難免越界。
有形的邊界看得到。比如,為了抱團取暖,兩隻刺蝟越靠越近。為了身上的刺不扎傷彼此,他們又要離開些距離。往複間,找到了合適的邊界。
無形的邊界看不見,但是可以感受到。辦公室禁忌之一是,私人電話去私人空間打,不要突然趴過去看別人的電腦屏幕,你懂得。
尊重邊界,意味著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我相信你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我處理事務的能力,又不被干涉生活的權力,我尊重你。我也有自信過不依賴於你的生活,請就站在邊界線那裡就好了。
越界,讓人尷尬。早班地鐵,邊界喪失殆盡。結婚或者丁克,二胎生或者不生,自我選擇就好,無須他人越界點評,甚至提供幫助。
如何學習保持邊界?
1、多賺點錢,儘可能的買個大房子。經濟獨立,財務自由,才能建立自己的城堡,創造獨立的空間,不至於下班後在樓下車裡發獃20分鐘。難嗎?要不去做容易的事吧,慢走不送。
2、早一點起床,晚一點睡,讓自己每天有1-2個小時獨處。內心的安靜平和,需要你放棄應激的行動模式,回到內心的世界。
3、不要用你不自知的語言暴力,對別人的生活妄加評論,指手畫腳,即使彼此再熟悉。#我愛聽八卦可以留言給我#
4、工作中,竭盡所能做好分內的事。在邊緣地帶,多做一些,擴大你的邊界和格局,多和協同部門溝通。
5、不要什麼微信群都進,以免某些生活的真相刺痛你不要問對方,為什麼不開放朋友圈給你看,不樂意唄。不喜歡看的人,加了之後就直接告訴對方,我們不太熟,以後電話聯繫吧,再見刪除。
6、商務合作,最好職務相稱。我沒有跟你上過床,所以別叫我親愛的,那是太太叫的。我沒有給你擦過屁股,所以別叫我哥。
7、不要好為人師,企圖掌控別人的心靈世界。仁波切小心朝陽區群眾和老大哥,他們在看著你。
8、給父母只報喜,不報憂。不要干涉父母的生活,也不要給他們干涉你的機會。彼此都是成年人,乖,么么噠。
9、給孩子充分的自由選擇和空間,不要剝奪他獨立探索世界獲得的喜悅,站在慈愛的邊界線上,看著她越走越遠,堅定而果敢。
10、不在網上跟傻逼爭論,張嘴你就敗。直接拉黑就好。
11、去大城市,去限購限貸的城市,去紓解人口的城市。每一類細分的人群都能找到自己的同伴,進入美麗新世界。或者安靜的獨自生活不被打擾。
還有什麼?歡迎留言補充。1、肯定存在邊界
無論是家庭、單位還是別的組織,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都存在邊界2、什麼是邊界
我個人理解,就是與他人的親密程度和管理程度。比如男同事關心女同事月經來了沒,就是明顯超過同事的邊界,也就是越界。比如女朋友從來不關心男朋友的生日,就是沒把對方當戀人。3、邊界怎麼找
這個是無法描述,也無法窮舉的。因為每個人對邊界的認知都不一樣,比如有些父母喜歡全面管理子女,而子女很反感。4、邊界找不到會怎樣
很簡單,會產生矛盾。日積月累就會產生家庭暴力、離婚、父母子女反目等家庭、社會問題。所謂尋找邊界,就是與人交際、溝通的能力,家庭也是需要經營的,但這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所以大多數人都是不幸福的,也是不可能教會的。潮汕地區是一個很注重宗族,很講究兄友弟恭,維繫家族和父輩尊嚴的地方。離開家獨自在外求學兩年,每次回到家,都會特別反感爸媽經常把七大姑八大姨的生活瑣事放在嘴邊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我覺得家庭的邊界可能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家庭成員之間,不輕易去窺探和打擾各個成員的私人空間。比如父母盡量不去整理或清掃子女的房間,不隨便丟他們的東西,尊重每個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另一個是同個家族不同家庭之間,保證各自的經濟獨立,不打探和討論其他家庭的家庭矛盾。
謝邀。
既然標籤是心理學,那就在心理學的框架里說幾句吧~~~看到標題「家庭生活中的邊界」首先想到的是家庭系統理論的「Boundary」(邊界),我個人對系統理論沒有很熟悉的了解,希望對這方面比較了解的知友可以補充。而標題描述是:為什麼說,沒有「邊界」就沒有真正的「親密關係」?雖然不知這句話的出處在哪裡?很難臆斷說為何這句話要這樣說...一般這種題目我都是聯繫上下文的呀~~~
好吧,那我就就我所知的一些點,隨便扯扯吧~~Erik Erikson 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階有讀過心理學的人應該都知道。沒聽說過的可以稍微在百度百科裡閱讀下 埃里克森八階段理論 ,這個理論還是蠻有趣的。
簡而言之,是將人生以年齡為坐標分成八個階段,每個年齡階段都有該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若該任務完成不了可能會遭遇到的迷思和困境,且未解決的困境將會影響到下一階段任務的完成。其中第六階段 Love: Intimacy vs. Isolation (Young Adults, 25 to 40 years) 里便提到親密關係,而在第六階段之前的第五階段 Stage 5 Fidelity: 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 (Adolescents, 14 to 24 years) 是講自我(身份)認同Identity。
人生八階雖然每個階段的任務不一樣,但是其實隱藏了一個主題,即Identity Development 自我身份認同的發展。這個在第五和第六階段里被明確地提及。
「The giving of oneself to another, which is the mark of true intimacy, cannot occur until one has a self to give」 (Constantinople, 1969:359)
之前看過講Erik Erikson的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的文章里引用了這句話,我很喜歡。他說,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將自己給出去,但是當你還沒有一個Self時,這是做不到的。你要把【自己】給出去,而前提是你有這個【自己】。【有一個自己】指的便是你是否完成了第五階段的任務,即Identity自我身份認同。你知道你自己是誰。關於Identity是一個大主題,之後有機會再講。
我們回到「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意味著兩個人的結合、融合(Fusion),而真正的可持續的(genuine and lasting)「親密關係」是這兩個人已完成自己的身份認同。從另一個角度上說,one must first find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Who am I?" before one can find a partner to become complementary to this "I".你只有知道了自己是誰,你才能找到與你相契合的另一半。
我所理解的「邊界」便是當你形成相對穩定的自我身份認同,你知道自己是誰,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有某一些行為或決定,背後的價值觀,理念,對人生的看法,你所珍惜的重視的東西是什麼之後,當你遇到你所喜歡的人,與之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中(包括家人,朋友,愛人),你才不會在對對方好,將自己給出去,去付出的時候,迷失了自己;同時,你在對對方好時,也真是在為對方考慮,而非假借對對方好之名,其實在滿足自己的需求。這些情況,在任何一種關係中都很容易出現。如父母從小讓孩子學鋼琴的父母可能並沒有了解過孩子是否喜歡,而只是為了延續他們自己本身未能實現的鋼琴夢;如戀愛時為迎合對方而改變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生活習慣,甚至是只是看到男友跟健談的女生聊得很好便開始質疑內斂的自己,硬是讓原本不喜歡在社交場合里說話的自己侃侃而談,而弄得精疲力竭等等...
所以,實際上,我認為沒有所謂的「邊界」。最不喜歡現代主義出現伴隨著各種系統理論,定義,標籤,標準,主流文化等等~~~啦啦啦~~~人與人相處,最難的就是:在最熟悉的時候還能保持最基本的禮貌。
謝邀。我也不是特別懂,正好剛剛結束音樂治療的專業課,有講到類似定義的問題,就說兩句。
老師講到人在群體之中該如何定義自己。
要「進出自如」。我們進行過一個活動,就是在音樂中,每個人隨著旋律隨意的走動慢跑,沒有隊形和其他要求,然後段落之間的長音,隨機找身邊的人進行眼神的問好、握手擁抱等一系列活動。這其實也是我們在與人和與團體相處的縮影。我們需要保持自我的獨立性(每個人隨意的跑動走動),也需要友好親密的溝通(握手問好擁抱)。這個邊界是必須存在的,它的存在對個體好,對團體也是好的。一個人在和別人以及團體相處的過程中,過分強調邊界是不可能處理好關係的。反之為了別人或者團體丟失了自我,模糊了邊界,自己難受之餘,對於這段關係也是沒有好處的。我覺得自己可能沒有很好的回答問題,以後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後,可能會來進一步更新的。個人的理解是,邊界就是尊重。人總是容易越親近越傷害。尊重是愛的前提,愛不是不用尊重的理由。
以前沒有概念,自從結婚以後老婆也在家裡住以後,發現有些模糊的界限有必要明確出來了。比如上廁所先敲門,比如說謝謝,比如不再隨便抬高嗓門,把最基本的相處做好,就能看到最理想的狀態
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在家庭關係中是邊界不清的。因為這個缺口,我曾經做過不少現在看來莫名其妙的事。
家庭關係中缺乏邊界,源於內心缺乏自我界限。後來我花了很多年,一點點構建和完善我的界限感,這也是我過去這些年,讓自己感覺最好的一個轉變。
所謂界限感就是:分清楚自己和他人,分清楚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誰的事誰說了算、誰為結果負責。再簡單點說就是:我的地盤聽我的。
當頭腦中建立起界限這個概念,我發現,原先的種種糾結,變得清晰簡單起來。
比如,我媽媽希望我的婚事聽她安排,而我那時恰好習慣於向媽媽敞開自己的界線,母女間正好形成「控制和順從」這對搭配,這是生活上的界限不清。
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被父母要求在經濟上支援無底洞哥哥,這是金錢上的界限不清。這個劇情讓我想起小時候,父母勤儉生活,但每年都會把一筆筆數額不小的錢送給老家的親戚們,還會把我的東西送給親戚的小孩,我不高興,他們說我還不懂事。為此我懷疑過自己,為什麼不能像爸媽那麼慷慨。後來我能區分開,父母怎麼處置他們的錢,和我沒有關係,但我自己,不會自作主張把女兒的玩具拿給別人,會由她自己做決定。我希望女兒從小可以感受到,她有權力維護自己的界限。
比財物層面更隱蔽的界限不清,是情緒上的。以往我的情緒容易受到他人牽制,我會因為別人一句話大動肝火,會因為親近的人做了傷害我的事難過很久,和媽媽吵架時她情緒崩潰,我也跟著情緒失控……後來我意識到,我這是在把自己的喜怒哀樂交給其他人控制,我需要在情緒上設立一個緩衝地帶,減小別人湧向我的衝擊感。
還有一個界限不清的觀念,是想要別人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比如埋怨伴侶為什麼不能讓自己開心幸福,或者反過來,想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為了父母高興,強迫自己做不情願的事。
的確,我們都想讓自己所愛的人開心,也願意為他們做很多事,但當中有沒有界限,區別是,我們是心甘情願還是迫不得已?我是感受到了付出的快樂,還是出於害怕某種後果?
而最隱蔽也最核心的層面,是自我概念上的界限不清。我們常常受到各方評判,有好也有壞。有人是「老好人」,特別需要好評,特別希望自己能讓他人滿意,往往導致損失自己的利益。也有的人受到負面評判,會忍不住掉眼淚,或者極度生氣極度委屈。為什麼對他們來說,別人的評價這麼重要?一個原因是,他在內心,把「我是什麼樣的人」這個本應由自己作答的問題,不自覺的交給他人去定義。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認知穩定且客觀,知道最了解自己的人、最終給自己做出評價的人,只有自己,而不是父母伴侶上級、路人甲、誰誰誰,那麼就無需過度在意外界的評判和眼光。但如果,內心缺乏這道界限作為保護屏障,就難免被別人射來的槍林彈雨擊中。
以前我看金庸小說,覺得有一樣寶貝很神奇——黃藥師送給黃蓉的軟蝟甲。穿上它,身體就有了安全的防護,刀槍不入,也不會為拳掌所傷。
現在我知道,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構建起這樣一道無形的保護屏障,讓我們在心理上免受他人侵犯和傷害。
清晰完善的自我界限,什麼樣?
在我看來,理想的自我界限,有三個特點:
一,能清晰的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好像心裡有一道屏障,我不會貿然闖入他人的地盤,也不會稀里糊塗的讓別人進入自己的領地。
二,自我界限靈活有彈性,關係親疏遠近,界限有所不同。我仍可以與喜愛的人建立親密關係,互相進入對方的世界。
三,對自己的界限有掌控。對他人越界的企圖,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有拒絕的能力。也能決定對誰、在什麼時候、放開自己的哪部分界限。
和父母保持界限,也許是最難的。
有人說,我的父母認為和子女之間就不應該有界限,在父母看來,子女要保持界限就是自私、無情、不孝順。
的確有父母這麼想。但,如果我們在自我概念上保持界限清晰,即使被父母大人批評「自私」、「不孝」,是不是也沒那麼難過了呢,如果我們也尊重父母的界限,甚至都不會期待他們在這個問題上和自己看法一樣。那剩下需要做的,只是堅定的、不含敵意的維護自己的界限,一點點調試相處方式,以及,決定什麼情況下向父母放開自己的界限——這也是掌控界限的一部分。
生活不是要分出對錯的數學題,是每個人選擇自己會開心走下去的一條路。即使父母喜歡「不分彼此」的關係,我仍可以選擇自己做主的人生。
----------------------
我的公眾號:思怡的生活筆記(siyi-shenghuobiji) ,通過育兒、親密關係和家庭話題,探索自我成長,歡迎來看看~
推薦一本書,有比較詳細地介紹「邊界」這個概念以及一些在生活中的應用,《過猶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線》。這個系列下面還有一系列書《為約會立界線》、《為婚姻立界線》、《為孩子立界線》。
邊界這個概念是最近才火起來的,我相信跟曾經大大小小的保健品、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等一樣,不用太久就會退卻熱潮的。造再多的詞都不可迴避的一個問題是,家庭生活1沒有模式,2講究配合。家庭生活有很多基本原則,但是絕對不是所謂的心理邊界。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性虐待肯定是絕大部分人不能接受的,但是偏愛受虐的人卻樂此不疲。所以家庭生活沒有所謂必然的邊界,最重要的是彼此能適合。進一步我們發現,真正完全適合很難;家庭作為一種群居生活,不能用站在個體的角度去界定邊界,很多時候是需要相互犧牲自身利益來維持的;只要自身的犧牲能維持整個家庭的總體利益,那麼這種犧牲和讓步是合適的。換句話說,家庭生活中需要底線,但是不需要邊界。邊界比較固定;但是兩個人相處,就好榫頭,有時你做榫眼他做榫舌,有時可以相反,才能契合。非要做榫眼或者榫舌是會打架的。家庭相處更應該是種動態,如水和泥,而不是兩個雞蛋要保持距離,不可過界觸碰。
在我們嬰兒時期,會首先經歷一段與媽媽緊密連成一體的「母嬰共生時期」,在這段時期,我們與媽媽不分你我,緊密相連,媽媽會無條件滿足我們的需要。但是隨著我們的成長,慢慢的我們會開始體驗一次次的分離,與母親的分離,與父親的分離,這種分離不僅是生理距離上的,還有心理距離上的。隨著我們開始與陌生他人建立關係,我們慢慢體驗到我們和別人之間作為兩個獨立的個體,需彼此尊重,設立底線。所以在小學和初高中時期我們會經歷兩端比較長時間的叛逆期,我們通過對父母,對老師說「不」,來證明自己的獨立存在,來維護屬於自己的「領地」,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邊界」。
設立底線不是要明文宣告或者惡語相對,設立底線更多的是在行為上明確自己的堅持。設置底線是需要勇氣和堅持的,不僅包括拒絕別人擔心別人憤怒的勇氣,還包括我們堅持某種真理的勇氣,底線是一種「溫柔的堅持」、是一種「不含誘惑的深情,不帶敵意的拒絕」。當別人從我們的行為中明確的捕捉到一個信息「這是她的底線」,雖然有時會表現為對她的憤怒,雖然有時不能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但在短暫的情緒過後,這種行為更多的會引起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沒有規則就沒有自由,沒有邊界就無底線
我不會因為她的幻想里有我,而感到生氣;也不會因為我實現不了她的幻想,而感到羞愧。
謝邀~知乎的第一次回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些許啟發。
「邊界」是針對家庭這個系統來講的;首先家庭具有生育、經濟、教育、性生活、撫養與贍養、感情交流和休息與娛樂這七大主要功能。或多或少,在這些功能里都涉及邊界問題,比如孩子的教育上是面面俱到地控制、放任或適度把控。「邊界」不僅存在於親子之間,夫妻也該有邊界。文末想和大家分享一篇關於自我界限的文章,我個人感覺受益良多~自我暴露隨著關係越親近而越多且深刻,但人人都有不願被人所知曉、干涉的秘密和空間。主動侵犯邊界會給親密關係帶來傷害。比如夫妻猜疑甚至於開始調查通話記錄,行蹤等;母親查看孩子日記試圖掌控孩子全部心理;由此可以看出,邊界消失伴隨著一方試圖控制另一方,即獨立平等的剝奪。不論是主動侵犯邊界的,或是被動接受邊界剝奪的,都有可能是無意或有意的,但對關係的破壞是長久存在的。「邊界」避免了混亂,給家庭成員提供了獨立、平等、相對自由的環境,在享受溫情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完善自我。我個人最想談及的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邊界,不要過多將成人的問題呈現在孩子眼前,使其陷入危險的多重衝突。(突然發現只能傳一張圖片,QwQ)推薦閱讀:
※知道完成一件事對自己很重要,但做的過程中總是不能專註且有效率,容易分心。事後又後悔否定自己怎麼辦?
※怎樣的男女相處方式可以順利牽手進入婚姻?
※如果一個女生暗戀你會做什麼?
※你因拖延症導致的最悲慘一次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