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聲調在歌唱的時候是如何與歌曲的聲調耦合的?

眾所周知,漢語是有聲調的語言,在唱漢語歌曲時,四聲便不是很明顯。在外國人學漢語時,這種現象尤為突出,通常外國人可以唱出很在調子的漢語歌曲,甚至周杰倫的歌曲都不費力,但一旦開口說漢語,便是歪果仁的發音了。所以,漢語本身的聲調是怎麼與歌曲的聲調耦合的呢?有木有大神從語音學角度解釋下!


舉一種古典歌唱形式—崑曲。

崑曲是用和各字調相搭配的不同旋律高低行進走向(術語稱為「腔格」)來體現的,其中上聲腔格可不分陰陽,陰入陽入腔格同陰平陽平(入聲特徵體現在出口唱斷)。南曲大致如上圖示意,當然實例會更複雜一點,有時會和前後字不同聲調旋律配合起來完整體現字調,不細述。不同於舞台表演,崑曲的桌台清唱是非常典型的文人藝術,對於每個字的出字歸韻和四聲陰陽都要求嚴謹考究。很多老輩度曲家還習慣在曲譜每個字旁用圈點標註字調(左下角平、左上角上、右上角去、右下角入,圈陰點陽),以提示自己度曲時,時刻注意相應的腔格口法。


流行歌曲,除了閩南語和粵語,似乎已經沒有這種耦合了。不太清楚流行歌曲創作鏈條,是詞在前還是曲在前。我自己是想當然地認為至少應該是在後的向前者妥協——先有詞就依詞度曲,先有曲就依曲填詞——在沒有固定牌子旋律的情況下,可以說比較困難。

因此,我覺得更多的是由演唱者來完成——和戲曲的模式類似。戲曲中的基本旋律是固定的,譬如〔長腔中板〕男腔就是這麼個旋律,女腔是另外一個,〔陰陽血〕〔大陸板〕〔煎藥湯調〕〔寄生草〕〔道情調〕,無論是板腔、簧腔、綴腔、小調,都有特定的旋律,同時又不象宋詞那樣用固定的旋律去限制歌詞的平仄——這就需要演員在演唱過程中通過倚音、滑音、波音等裝飾音加花,在局部使旋律進行的走向與歌詞一致,梨園似乎稱之為「依字行腔」。


燈,等燈等燈

順便幫我做這題


古代的詩詞曲的平仄的規定其實就是自帶曲調功能吧。


按字行腔的那是京韻大鼓……


現在的歌曲已經沒有聲調和旋律的耦合了,這種耦合是中國古代音樂的傳統,基本上一百年前就開始被拋棄了,所以你能接觸到的歌曲幾乎都沒有這種耦合,要想明白也就很難了。要想解釋清楚就需要熟悉中國傳統音樂。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

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閑。

……

這位大神的歌詞一向耦合得天衣無縫


漢語 [這裡是統稱,Sinitic languages, 不單指僅僅剩下四個主聲調的普通話],

是聲調語。語流中的每個音節,亦即,表達意思的每個字音,是由 聲母+韻母+聲調所構成。

有固定高低起伏,具音樂性的聲調,是漢語 分字音辨字義 的重要元素。

所以一首歌在創作階段,不論是就詞譜曲,或依曲填詞,便會,也要講究注意到

字音聲調的起伏 跟 曲調的起伏,兩者之間的搭配,互相協和/協音。如此,才能讓聽歌的人,

不看歌詞(或不識字),就能聽得懂到底在唱甚麼,要讓聽眾光用耳朵聽,就能對歌詞會意。

否則,以普通話歌為例,若曲調在某處跟某字音的聲調高低起伏不協,

讓人將譬如「火車」聽成「貨車」,把「我的馬」聽成「我的媽」,

那就有稱為「倒字」。這會是譜曲填詞的忌諱。

這我知在專業作詞作曲的人,是會要盡量避免的。

【就上例來說明語音/聲調相關的部分:「火」, 普通話是調序第三聲, 字音聲調的調值

是低降升(214),但不在詞尾時,聲調變僅前半的低降(21);「貨」, 是第4聲, 調值是高降(51)。

而「馬」,第三聲, 調值為低升(214),然而「媽」,是第一聲,調值是高平(55)。

可將我用數字標注的調值,大致視為音樂簡譜上表音符的數字,同時跟您自己的普通話口音

來對照,用以獲得書面上這種數字表達,所要代表的各個聲調實際高低起伏的概念。我並將

普通話全部四聲的標準調值,臚列於下:陰平第一聲為 高平55, 陽平第二聲為 中升35,

上聲第三聲為 低降升214,去聲第四聲為 高降51】

這是歌曲的 曲調高低起伏 跟 歌詞字音的聲調高低起伏,要互相對應,互相「協和/協音」的部分。

也該就是題主顯然企圖用來試著描素這種狀況,所用的「耦合」。

這種「協音」,是在填詞譜曲的階段,就要做了。

然而一旦一首歌成歌成曲,在唱的時候,

這方面當然就由音樂的曲調高低起伏來接管了。

曲調是人類互通的,不管語言的。而一首歌甚麼人來唱都一樣,都要受到曲調的制約。即使不懂歌詞語言的歌手,不懂任何漢語的歌手,更大可以不管歌詞當中的音節單字音的聲調,不管我們漢語系語言語音裡面,對外語人特別是非聲調語人來說,最微妙難學的部分。他們除了 聲+韻成音節 的這部分之外,可以不管字音的聲調,就跟著曲調來唱。那當然會在調。

而在每個字音皆存在,具音樂性的聲調,也可以很明顯表現不同漢語,或各自不同漢語裡面的

不同腔口的不同的語言整體音樂性(rhythm),一旦有異,很容易查覺。

唱歌跟講話,是有不同。也當然就會有題主所見的現象,唱歌聽不出來,那是由於歌手口音

被曲調"掩護";然而一旦用同樣的語言講話(如果他或她會講),就往往很容易聽出有異了,

光從聲調就可以很明顯聽出有異,特別是非漢語非聲調語人士的漢語口音。


同樣是國語/普通話歌曲,我覺得耦合度最好的,要說是李宗盛自己包攬詞曲的歌曲。這個特徵尤其在這些歌曲被他本人或楊宗緯演唱的時候很明顯。這種即使單念歌詞也沒有違和感的歌,其實同時來源於優秀的樂感和語感。而說到北方的一些傳統曲藝也是如此,我想這是先人無數的智慧實踐了無數輩的結晶。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外教,評論漢語,時就像唱歌一樣。這就是因為漢語固有音調,以字隨曲不難聽就已經很成功了。

爆劉繼芬!

讓我一次愛個狗!


實在不懂這個東西,讓我傷心的是,在中國竟然找不到一個懂這些東西的。(我這話當然誇張,肯定有懂的,至少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專業詞人會有親身體會。)

可惜我實在是五音不全,唱國歌都跑調,否則早就自己去學了。

如果說有什麼領域是今天不如古代的,這個領域——詞曲配合——肯定包括在內。

————————————————

所謂詞曲配合,古人叫倚聲填詞。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唱出來的歌詞,其字的聲調要和讀出來時一樣。

道理很簡單,不一樣就聽不懂啊。

我為什麼說現在沒幾個人懂這個,因為,你聽現在的流行歌曲,有幾首不看歌詞就能聽懂的?

屈指可數。

大家都會學的一首歌,有一句是「日落西山紅霞飛」。大家自己唱唱,唱出來的是不是「日羅喜山轟霞飛」。

這種程度的「倒字」,能聽懂才怪!

——————————————————

現在學詞的,大都讀過這個故事。好像這個故事也進過語文課本,知道的人不少。

不過呢,這個故事都是用來批判的,說什麼不能以詞害意,破律就破律,意思好就行。

可事實是什麼?

詞家既審平仄,當辨聲之陰陽,又當 辨收音之口法,取聲取音以能協為尚。玉田稱其父〈惜花春·起早〉詞「瑣窗深」句 ,深字不協,改為幽字,又不協,再改為 明字,始協,此非審於陰陽者乎。又深為 閉口音,幽為斂唇音,明為穿鼻音,消息 亦別。

這麼一堆話,不懂點音韻學的知識,大概是讀不懂的。說實話,我也不敢說懂。但我可以簡單說明一下為什麼這麼改。

瑣窗深,讀是如此,唱時(可能)就變成了「瑣窗沈」,所以改了「幽」,又怕唱成「瑣窗抽」,就改了「明」,一唱,好,音對了。

這才是認真的態度。

就那些說改深為明則「以詞害意」的,根本就不把這首詞當歌詞。

他們的詞是拿來用眼睛看的,所以瑣窗可以深,反正眼睛看得懂。

張炎他爹的詞是用耳朵聽的,所以他聽不懂「瑣窗沈」,只聽得懂「瑣窗明」。

作詞是為了「看」的還是「唱」的???

——————————————————

記得有不少人問過這樣的問題:古代的詩詞是不是歌詞?為什麼古代的歌詞能成為文學經典,今天的歌詞就是文化垃圾呢?

其他理由不說,就上面那點認真的精神今天的流行歌曲詞作者就沒有。

古人也不一定有這點認真精神,但有的,就流傳到今天成了經典。

今人有人也有這點精神,所以他們的歌詞也被捧為經典。

——————————————

其實我一直覺得,復興宋代的詞牌沒有意義,也不可能。但是可以創造新詞牌啊。

反正詞牌也不過是一段固定的旋律,現在也找一段旋律,固定下來,在研究出如何「填詞」才能詞曲相配。

只要把這樣的平仄定下來,不就是當代新詞牌嗎?

我真覺得這是一個將來音樂發展的好方向。至少有火的潛質。

你想啊,我追個女票,自己填詞唱出來,裡面有你的名字有我的名字,很浪漫有木有?!!!

關鍵是寫作文誰都會,譜曲可是專業技能,還要求天賦?!

這個主意免費貢獻出去了。希望有高水平的作曲人能創造當代新的詞牌。


-,-一群大哥們用西方語言學和語音學來解釋我國的音韻-,-事實上會出很多問題

聊齋的主題曲。


喂你些屎,喂你精子。

怎麼樣?毫無違和感!

漢語聲調不需要與旋律有什麼對應關係的。

=======…=======

以下是早期答案:

你讓歪果仁來段中文rap試試


戲曲專業生怒答。中國各地的戲曲,完全具備這種特徵,就像你聽到豫劇,就會知道豫語 的「腔」、「味兒」。

各種劇種在劇本創造初期,劇作家和「角兒」都會在唱腔里好好確定這個問題,不過主要還是曲子妥協給詞。

我們目前的戲曲小品作業,常有的就是詞腔不搭,出現「倒字」的現象,感覺就像老外的中文,聲調不對。

例子不多舉了。

回頭看了一下發現並沒有回答問題 我就是說明一下,這種情況存在,粵劇里也有,粵語歌等不要妄自菲薄。


粵語我不知道,普通話歌根本不耦合。

某相聲段子裝逼說一定要合。

其實都是偶合。

大部分都不合,找幾個特例什麼也說明不了


諸位聽聽大鼓書吧


一個著名的栗子:

你也說聊齋,我也說聊齋。

歌詞是喬老爺子寫的,老爺子現在也還是一口山東濟寧話。如果你認識濟寧人,你可以讓他用粗笨豪爽的濟寧方言讀一遍,那調調,那酸爽,你會驚訝旋律與方言的完美契合!

對了,不光旋律,甚至節奏也是一樣。特別是「我也」那裡的切分音,簡直絕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UyODYzNw==mid=2651390321idx=1sn=86d9fdb1dcb5efb7e47694f597e6f0b4chksm=8b4052a3bc37dbb5bdf17d9aec9161edcb436e09cfc485f11b4b5359af2ae0ad15a61c6fc633scene=0#wechat_redirect

語言研究的解釋,但是個人不是很懂,直接複製一下,如果你懂了咱們交流一下啊。


聲樂中的字調已經被樂曲旋律的調子取代了,在沒有漢字歌詞的提示的時候,聽者對歌曲意義的理解只能靠前後音節去判斷,這是需要用心理感知領域的理論去解釋的。實際上對於陌生的聲樂作品,人們經常會聽錯,比如把「主打歌」聽成「豬大哥」等等。


參考崑曲。崑曲有曲譜,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可以參考


看來漢語本身的特點現在都湮沒了?唱歌也是,吟誦也是,作文也是,都硬套西方語言的方式了?


推薦閱讀:

阿房宮的古音「ē páng」為什麼能流傳下來?
北京話-東北話的這個特徵是否跟滿語有關?
作為一個對外漢語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什麼獨特見解呢?
「有」作為偏旁,為什麼有時會讀作「wei」?
有哪些地名乍一眼看上去很容易讀錯?

TAG:發音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聲調 | 聲調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