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覺得一些日本名字很有古典美感(比如藤堂高虎,九鬼嘉隆等)?
你舉的這倆例子貌似都沒啥美感啊
以前學校里要是哪個人姓名是4個字,在年級、班級點名報道時,就顯得與眾不同,也難怪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很多都是複姓,讀起來符合成語的節奏感,如果出現5個字姓名的就更新穎了。由於扶余文化在歷史中的特殊演化過程,今天大和民族的人名平均比漢族人多出1.3~1.4個漢字,「九鬼嘉隆」 這類名字會讓一部分人覺得文藝范。如果有中二傾向,「藤堂高虎」這種名字容易讓人覺得高逼格並且興奮。另外,有些喜歡研究日本戰國史的人可能抱著鑽研的心態對日本人的名字比較感興趣(武士階級的姓名背後往往蘊藏著不少歷史信息)。
不過我覺得這兩個日本名字不咋地。
再加上現代日語中一些漢字在今天的中文裡使用頻率已經相當低了,甚至只能在古籍中去找,生僻字往往給人一種古老、深奧的感覺。不僅在中國是這樣,在英語文化圈也是這樣,比如2017年9月份,金將軍(已經不敢直呼其名了,避免文章被刪)和美國總統川普展開罵戰,金將軍嘲諷川普是「mentally deranged U.S. dotard」,嚇得我回去翻了翻當年遺留的GRE紅寶書,還真沒找到dotard 這個中古英文詞,只找到了同源詞dotage,有網友在語言學巨匠 莎士比亞 和 托爾金兩位大文豪的作品中找到了「dotard」。
川普twitter上每天幾千個白左在那不停地追罵,從沒見過他們罵出什麼有水平的話,其中幾個白左和「鋼筆樣子」 視頻中的女主角半斤八兩。那些每天錄製幽默政治諷刺視頻的白左名嘴們也沒看哪個人秀出金將軍這樣的文字水平。
關於金將軍傲人的語言能力,詳見下面這篇知乎文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910347/answer/238631050
日本人的名字中時不時就會出現性質類似「dotard」這樣生僻的古漢字,有時在中文輸入法中還不一定能找到一模一樣的寫法(畢竟從明朝開始,繁體漢字在中、韓、日、越等國的發展都發生了偏差,筆畫上逐漸差異化)。日本人姓名中的生僻字、或者低頻率使用漢字很容易讓一些中國人產生高逼格的錯覺。
由於扶余文化史上漫長的豪族分封過程,外加明治維新時的《苗字法》使得老百姓也可以各自稱姓了,導致日本人的姓氏非常多,1.2億多人口的大和民族居然有10多萬個姓氏。這樣日本人的姓名就更顯多樣性。
關於日本社會的封建演化過程,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在貴州吃臘肉:如何評價日本是一個「現代封建社會」的說法?
而中國人在最近50年,父母給小孩取名字時,趨同現象多,加上本來中國人口就多,有的姓名甚至在全國有幾十萬個同名同姓者。記得高中時年級大會上,點名時如果不報所屬班級,往往好幾個人同時走上領獎台。
日本姓名多樣化,而中國名字趨同現象普遍。很多人在審美時總是對習以為常的事物不放在心上、甚至覺得無趣,而對於特異、多樣化的事物比較有興趣。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會對日本人的名字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日本人的姓名、家徽等民族元素也構成了日本文化輸出的一部分。
但對於一個西方人來說,一般情況下,無論是中國人的名字、還是日本人的名字,在他們眼裡都很新奇。
1. 古代日本人如果身份低的話一般有名無姓,有姓的都是有身份的。身份再高些的就會有氏。而古姓一般是參考中國古代典籍文書來取的。2. 比如某猴子藤吉郎,發跡以後改姓羽柴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了,而丹羽長秀的姓也是古時大姓,具體來歷可百度。3. 九鬼嘉隆這種水賊出身的,發跡以後自然也要隨大流,翻翻中國古典取個名字,所以名字帶古味,不過美感嘛……
我感覺主要是四個字的原因吧,可能和 諸葛孔明,司馬長卿 之類的差不多,有一種exotic。題主可以試一試藏族民字,比如 倉央嘉措,尼瑪才旦,土登尼瑪,格桑堅吉,洛桑新巴 之類的。
因為只是很少的一些,這都還是日本的大英雄大名人在自己成年以後把自己原來名字改掉以後的結果。這個性質就類似現代中國人的筆名。
你自己去看看二戰日本的戰犯名字,五十六,二十七,這也叫名字?
更別說現代日本人,一般人起的名字,無非就是【康夫】【大雄】之類的同音字。
肛門強贊同了你的回答
題主說覺得日本人的名字很有古典美感,這一點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是認同的。
簡單想來,想九鬼嘉隆、上杉謙信、藤堂高虎、織田信長等等有古典韻味的日本名字都有一個特點,是四字,有種獨特的韻律感。如果對方名字是叫藤吉郎、與七之類感覺就差了很多呢?又如中國人的名字諸葛孔明、長孫無忌等等是不是也非常好聽(個人甚至覺得阿基米德、孟德斯鳩、蘇菲瑪索也很好聽)。
個人覺得這是和我們從小學習四字成語有關係,一般成語的背後都是有典故和故事,這就賜予了四字成語的歷史厚重感。指鹿為馬、望梅止渴、傾國傾城……如果有人是這類名字是不是也很好聽呢。
還有,題主說的這些名字是四五百年前的古人了,自然多少帶點古味的,中國的古人什麼張九齡、王羲之、唐伯虎、李清照是不是也比我們現在的王濤、周潤發、袁姍姍、**民來的更有古味呢。現在的日本名字什麼小澤純一郎、小栗旬、澤尻英龍華、水野朝*、三上*亞是不是感覺就沒有這麼強烈了。而瑪利亞、亞梨沙、橘梨紗這類是不是感覺更偏西方了。
以上
據我所知,現代日本人取名字很多時候是先確定發音,然後根據發音挑漢字。
這樣就造成了很多日本名字看起來既陌生又熟悉,從而形成陌生美感。
因為漢字而熟悉,因為不明其義的陌生而腦補各種高大上的含義。
就像「紐約」一樣,在紐約人看起來」紐約「就是」新鄉「。
其實就是見識短、讀書少。
新更:所有非中文的名字,不管是不是漢字,都不要腦補名字的含義,只要把它當成一個事物的符號就行。日本有一個地方叫「我孫子市」,雖然我孫子是漢字,但跟漢字的意譯完全沒有關係,因為當地有我孫子氏,所以叫我孫子。我孫子日語叫a bi ko,後來漢字傳入日本,我孫子氏為了裝漢字這個逼,按當時的發音把a寫作我,biko寫作孫子,然後就成「我孫子」了。很多看起來很屌的日本名,其實大部分都是我孫子。不是任何專家,僅僅只是個人感受。
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名字: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
武田信玄
上杉謙信
真田幸村
伊達政宗
細川藤孝
本多忠勝
明智光秀
對於我來說,光看這些名字,就已經熱血沸騰了。腦補得已經不行了。
讓我們再看一些名字
曹孟德
諸葛孔明
關雲長
周公瑾
劉玄德
趙子龍
張文遠
這些名字難道也不是很漂亮嗎?
這些名字在一定程度上,是喚起了我們的回憶的。至少對我個人來說,我想到的是:嗯,其實就是跟巴普洛夫的狗一樣。名字本身其實有一定的意義,的確很帥,例如,常山趙子龍!雁門張文遠!燕(閹)人張翼德……嗯最後一個不算。
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的記憶和經歷給了這些名字更多的含義。就像張遼止啼一樣,並不是名字有多可怕。張遼為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眾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好吧,還要舉例子?
其實,小澤什麼,高樹什麼,小倉什麼。嗯……還是挺好聽的名字。
我什麼都不知道。題主,首先,那個是「九鬼嘉隆」,不是隆嘉。其次,這兩個名字哪來的美感,恕我看不出來。
因為對你來說陌生且不懂。
東方不敗 獨孤求敗 西門吹雪 長孫無忌 慕容秋水 沒有逼格嗎 四個字就直接把逼格點點滿了 只要不叫司馬翠花之類的 基本就逼格滿滿 中國現在複姓太少 日本複姓比較多而已
小野妹子呢
切,我覺得郭敬明老師小說里的名字完全不輸這些漢字二道販子好嗎?
我孫子智美呢?小野妹子呢?豬鼻千尋呢?
松下褲帶子,你值得擁有
距離產生美唄。 就跟穿著外語髒話衫上街一個道理。 日本人還覺得連雲港這個名字高端大氣吊炸天呢。
我最喜歡的日本名字是日本圍棋國手,山下敬吾,很有意境的名義,配合他圍棋國手的身份,就是人長的磕磣了一點,沒有吳清源那種一看就是世外高人的氣質
大橋未久,總感覺大橋建好沒多久就塌了。
波多野結衣,感覺是胸很大,還把衣服系起來。
日本人音譯名,就喜歡用一些名詞漢字或者形容詞漢字,搞得我能隱隱約約從裡面看出某種意思來,這就很煩。
比如,藤堂高虎,讓人一聽,就會想到
然後中間掛的是老虎。
歐美老外的名字就沒這問題,隨便說一個,傑斐遜,我就不會去想是傑出有文采還很謙虛的意思。還有什麼安東尼,黛安娜,,,等等,就是單純的一個符號,不會去刻意想有什麼意思。
日本人在名字這一點上,有點好玩,老是讓中國人止不住的想,明明按照中文語法解釋不通,但是就是能讓人隱約感覺到裡面的意思。
日語大佬可能比較懂為啥會有這種現象,我是不懂。
推薦閱讀:
※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為什麼姓不一樣?
※抗日戰爭時期,使用的槍有那些?
※為什麼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比較有能力有作為而末代皇帝比較昏庸?
※為什麼漢朝公主的名字多是不詳?
※有哪些商品或產業是只有中國能夠進行生產,而國際市場存在大量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