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用閑散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沒出息」的行為嗎?

比如

http://www.cninfo.com.cn/finalpage/2015-01-08/1200528193.PDF


部分情況下是無奈之舉,也稱不上是沒出息。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一)主營業務收益太低

舉個栗子,生產某基礎化工原料(產品質量、價格極具競爭力,下同),扣除各種運輸成本和稅費,毛利率3.5%;客戶方面付款方式為貨到2個月後提供4個月銀行承兌匯票,總計180日後回款,其中還可能發生各種壞賬、政策變動、銀根收緊等各類風險。我投下真金白銀升級設備擴大產能開拓販路就為了這幾乎沒有未來的180天3.5%,幹嘛不去買理財產品?

當然這也要看公司所處行業的景氣狀況,但是目前由於成本過高導致越做越虧的行業恐怕是不少吧……

(二)沒有分紅傳統/無中長期經營計劃

這兩個還是放在一起說吧。前者算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考慮到許多國內上市公司依然年輕,尚不會把「持續給股東創造價值」作為信條,也只能忍了,至少企業管理者還是意識到對抗通脹的必要性(沒把理財產品收益拿到帳外也算光明磊落?)。後者則是問題的根源所在,許多經營者把上市作為公司經營的「終點」,把自己的孩子親戚朋友放進去圈個錢就大功告成。至於下一部怎麼辦則毫無認識,也就導致了大量閑置資金的產生。既然干別的要麼有風險要麼國家不讓,那就先買理財產品唄,挺時髦的。

需要留意的是這一情形的反面是缺乏計劃性的隨意擴張,即所謂「放漫經營」,也算是一種浪費大量資金的死法,不過現在大環境不好大家應該也很謹慎吧。

(三)為支付長期債務/票據的閑置資金

這一點似乎無可厚非,部分行業地位較為強勢的公司往往會從銀行/供應商處取得較長的付款期限,或是在某一時點集中付款。這樣使得公司在特定階段可以積累較多流動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保值增收並無不妥,並反映到特定時點的財報之上。不過也不排除有些公司故意拖延付款來購買理財產品,畢竟金額龐大,可以賣個好價錢。

暫時就想到這些原因,歡迎指教。


放在中國,關鍵問題是上市公司再融資審批冗長

在美國,如果行業從景氣進入不景氣,上市公司立馬把景氣時候賺的錢全(虛指)分掉,自己勒緊褲腰帶準備冬眠,等到景氣周期來臨,立馬貸款/閃電配售/發行可轉債,補充生產資料,提升開工率,以及新建產能

在中國,這麼搞,等到景氣周期來了,連買原材料的錢都沒有,不景氣的時候銀行不給貸款,再融資等批下來又是猴年馬月,分分鐘就玩脫了


謝 @倩文 童鞋邀請。

先上結論,買理財的上市公司不僅不是沒出息,反而是「好公司」的表現。

我的好盆友 @桃花仙姑 是短線股神,給我的財報分析做過很多技術面的指導,在幫她看某支股票基本面的時候,我看到大額的理財公告,趕緊說這支股票好呀,因為它又買了理財。盆友嘲笑我,你就知道看理財。我嘿嘿一笑,一家上市公司買理財,至少說明:1、短期償債能力無憂;2、應收賬款周轉比較好,資產負債表結構健康;3、現金流量表很好,利潤表沒有造假... ...這些都是好公司的指標了。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我也見過不少拿幾個億買10天理財忽悠投資者的公司。下面舉例說明:

金融資產--有閑錢買理財的都是好公司(從方大碳素說起)

說起2017年的行情,除了雄安概念,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恐怕就是方大碳素了。由於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取締低效產能鍊鋼小廠後,符合環保標準的電弧爐需求激增,導致電爐鍊鋼和爐外精鍊的重要材料—石墨電極價格暴漲。該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方大碳素的股價也隨之扶搖直上九萬里,被戲稱為「宇宙總龍頭」。在此我們不去深究方大碳素被炒作的邏輯,從年報里一項比較有特色的項目來管中窺豹一下方大碳素的經營特點。

在貨幣資金一章,我們了解到,很多現金流不錯的的公司選擇了購買理財。年報的報表附註里,有專門披露購買理財的一欄,可以看到它們密密麻麻的理財產品清單。同時根據監管要求,企業在購買和贖回理財產品的時候需要發布公告,這樣普通投資者就能很方便的了解企業的理財情況。

購買理財產品是企業配置金融資產最常見的一種形式,2012年,滬深兩市理財總額僅71億元,到了2016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累計有779家上市公司參與購買理財產品,累計理財次數為8941次,累計購買規模約7807億元。

在年報中,普通企業共有三種形式的金融資產,包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金融類企業還有第四種:貸款和應收款)。

對於沒有系統學習過財會知識的普通投資者來說,金融資產的概念比較難理解,在此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簡單例子來類比。一個企業就像一個家庭,家庭的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是很容易理解的,房產、汽車就是固定資產,這與企業是一致的。如果這家人比較喜歡投資,那麼可能會選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炒股、投資企業股權等方式,這些購買的投資,就是金融資產。金融資產的分類區別主要是核算上的不同,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知道這家企業是否購買、購買了多少金融資產就足夠了。

透過仔細閱讀年報,可以了解到企業配置金融資產一般有四種目的,我們分別結合具體的案例來了解:

一、雪中送炭,彌補虧損:宇宙總龍頭的理財之路

縱觀方大碳素上市以來的報表,我們發現除了2017年中報,以前的年報數據中銷售凈利率都較低,其中2016年的年報僅有1.25%。因此自2013年以來,方大碳素只要有了現金,就趕緊去買理財,每年都依賴不菲的投資收益,來保持凈利潤為正數。2017年中報銷售凈利率高達24.72%的時候,趁著手頭現金多,更少不了購買理財。

利潤、股價雙豐收後,方大碳素並沒有急於追加投資擴張生產線,反倒是在8月30日發布了《關於使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實施情況的公告》繼續購買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餘額達到了15.65億元。

經營狀況尚可、手頭有一定的閑錢卻長期在盈虧平衡點煎熬的方大碳素管理層並沒有被一時的市場形勢沖昏了頭腦,沒有盲目的做出膨脹的決策。也讓投資者對其穩健的經營風格充滿了信心,股價經過短暫調整後,繼續上揚。

喧囂之後,靜下心來仔細分析方大碳素的現狀,可以發現石墨電極的價格上漲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況且由於該產品沒有太高的技術門檻,因此在市場上逐利的企業投入生產後,石墨電極的價格上漲不具備持續性。一旦價格回落,方大碳素的經營形式又恢復以前。從這個角度看,購買理財產品維持穩定的收益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二、改善結構,錦上添花:中國神華的理財收益

根據A股市場2016年年報數據,購買理財產品最多的上市公司為中國神華,分3次合計買入310億元。

與小心翼翼的奔走在盈虧線的方大碳素相比,財大氣粗的中國神華動輒凈利潤幾十億甚至上百億,通過理財獲取的這點收益基本不影響其利潤情況。

中國神華2014年以來的投資相對減少,導致手頭的現金激增,在供給側改革、產業轉型的階段,暫時沒有更多其他的安全穩健的投資方式,就拿現金去買理財了。

三、從股民到股東:西水股份

散戶炒股時,經常會遇到某隻股票跌到不忍直視,又不捨得割肉賣掉,就長期持有,成了名義上的股東。企業炒股竟然也有炒成股東的,不過並不是因為價格下。

西水股份長期以來持有巨量興業銀行的股份,由於西水股份主營業務—水泥業務常年開展的並不順利,每年都會賣掉一部分興業銀行的股份進行報表的修飾,實現凈利潤為正數,確保不被ST。

但是,到了2017年,西水股份控股子公司天安財險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奚星華在興業銀行董事會的任職資格於2月7日獲得銀監會批複,這意味著西水股份及天安財險將對興業銀行產生重大影響。自此,通過賣股票來調節利潤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所持興業銀行股權由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為長期股權投資,按照權益法進行核算。

簡單地說,就是興業銀行每個季度的凈利潤將按照西水股份的持股比例計算到西水股份的投資收益里。保守計算,興業銀行每季度為西水股份貢獻凈利潤2.7億元。

比較有趣的是,西水股份在經營業務、盈利狀況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僅僅因為相關人員的職位變動,就成功的實現了水泥行業到金融行業的華麗轉型,瞬間成了估值窪地,股價飆升,上演了一幕精彩大戲。

四、打腫臉充胖子:新湖中寶

既然買理財的容易被投資者認為是不缺錢的,自然就會有公司利用這個機會冒充土豪,從而在市場掀起波瀾,引起投資者的重視。新湖中寶經常在市場上通過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股權質押等手段融資,說明其實是很缺錢的。但是為了營造「不差錢」的假象,頻繁發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告。幾億十幾億的購買理財產品,讓很多投資者誤以為新湖中寶是一家現金流非常好的企業。其實打開公告仔細看一下,這家公司理財產品大部分都是兩三個月甚至一個月的。如此短暫的理財期限,實際收益可以忽略不計,這只是用來給投資者的「障眼法」。在閱讀年報的時候,對理財期限稍微留意即可甄別出來。

除了以上四種情況外,還要留意一種非常奇葩的特殊情況,典型案例就是2016年美的10億理財被騙案。6月29日,美的通過微信公眾號稱,公司下屬合肥美的冰箱公司(合肥美的)在2016年3月購買10億元理財信託產品,2016年5月通過內控日常核查發現存在詐騙風險並第一時間報案。目前該案件偵查進展順利,主要涉案人員正在或已抓捕歸案,公司已收回部分委託理財資金,部分資產正進一步追繳中,預計整體損失可控。根據報道,合肥美的7億元理財資金,由「農業銀行成都武侯支行」出具兜底函,借道上海財通和渤海信託,最終流向3家借款公司。在正式放款以前,美的集團內部對這一筆涉及7億元的理財計划進行了內部論證和審批,但是直到放款後2個多月,美的方面才發現,無論是銀行出具的兜底函,還是資金流向的3家公司授信資料,均為偽造。在7億元理財資金遭遇「騙局」幾乎同一時間,美的集團另有3億元理財資金遭遇了相似的情況,涉案銀行為「重慶銀行貴陽分行」。這個案例提醒我們,銀行理財產品也不是絕對安全的,除了有些理財產品並非「保本」外,還有可能遇到山寨貨。

在了解了金融資產的不同情況之後,我們就可以按圖索驥來判斷這家企業是否值得投資了。通過年報中附註里的金融資產信息(根據會計核算的不同,通常在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或者其他流動資產中)。配置金融資產比較多的企業中,大部分上是基本面整體較好,比如受到漲價因素影響的方大碳素的股價不必多說,中國神華也在混改等利好消息下不斷上漲,西水股份更是借住行業轉型獲益,而基本面不怎麼樣的新湖中寶,就算是聲勢浩大的購買理財產品,仍然擺脫不了股價低迷的現狀。

========================================

更多關於財報的知識,歡迎關注我和 @桃花仙姑 的財報專欄:年報那些事兒


翻了下答案各種專業人士各種回答啊

~~我是分割線,以下為不同角度的回答~~~

上市公司:(攤手)其實,我們上市公司也不想買理財啊,因為。。。還有別的一本萬利好項目要投資啊,還有銀行貸款利息不低啊,還有好的標的公司想買沒錢啊

記者:說得好有道理,那既然這樣,為什麼上市公司還要買理財呢??(黑人問號臉)

交易所與證監會強勢插入:(撲克臉)站住,你哪個單位的,知不知道有的錢是不能隨便用的,ipo或再融資募集資金,按規定必須專戶存儲,不得和公司自有資金混同,必須用於招股和募集文件承諾的指定用途,如果敢挪用干別的,哼哼,輕則警告譴責,重則處罰禁入,是不是活膩了!

上市公司:(委屈臉)好,你老大你說了算,但是我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承諾投資3億,又不是一天就全撒出去,三年才能花完,還沒付出去的錢趴在活期賬戶好浪費,好心痛啊(捂胸口~)

交易所: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這樣吧,你暫時沒花出去的錢呢,肯定是不能用來干別的,但是可以做做現金管理啊,買買理財啊,但是只能買銀行保本理財,不能做風險投資,不然別怪我抽你!

註:上市公司使用募集資金之外的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是不需要發公告的,我們只能在年報的報表附註中發現一點蛛絲馬跡

相關規範性文件可參考:

《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管要求》;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管理辦法(2013年修訂)》

等等


@劉昊明 講到點子上了。

個人認為,有錢不亂投資挺好的,買買理財是對股東負責人的態度——要是中國再融資的審批市場化一點,當沒有合適投資機會的時候,把錢分掉或者回購股票才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有錢亂投資,對於股東來說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比如彼得林奇講的吉列(剃鬚刀)多元收購的例子。


是的,上市公司坐擁大量閑散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變相的經營「不作為」。

以上市公司中南傳媒為例:

貨幣資金

初看貨幣資金上的數字,小吃了一驚。10,717,683,782.47元,也就是107億元!公司年末總資產是151億元,現金佔總資產的71%。雖說現金為王,但中南傳媒的現金未免也太多了點。該公司2010年上市,上市前現金餘額為21.9億元,當年上市募集現金42.43 億元,當年期末現金63億元。從2010到2014年,募集現金使用情況如下表:

也就是上市四年多,募集的資金只用了20億,還沒達到該公司上市前的現金餘額。經過幾年的經營,14年底現金已達百億,募集資金還有26億沒用完,不知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什麼?

有這麼多現金,存在那,收益如何?再看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

中南傳媒2014年年均持有現金95億元,利息收入2.29億(投資收益中還有理財收益1000萬元),年化收益約2.31%,再查一下2014年各大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半年期是2.85%,一年期3%左右,也就是說公司手持上百億的現金,所得收益還不及半年期定期存款。

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前就不缺錢,上市後圈了大量的錢,圈了錢不知道也沒想過怎麼用,只知道購買理財產品,最後收益還不如街道老太太定存收益高,這不是「沒出息」是什麼?

A股市場有很多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但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可以理解,有的就不能理解。

一、上市時圈錢過多,用不掉

其實有的公司上市的目的就不是為了募集資金擴大再生產,自己的主打產品市場已經本已飽和,不缺錢又要上市,只能編造項目,反正工作做到位過了審再說。最後真上了市項目遲遲不起動,最後變成了流動資金,因為募集資金不用隨意投資變更用途,只好買理財了。

二、怕承擔責任,不敢進行風險投資

A股市場的公司很多是國企改制過來的,股東控制力弱,管理層為官一任更多考慮國有資金的保值,以不出事為上,很少進行高風險的投資。像風投那樣,投十筆虧九筆只要賺一大筆就好的投資理念在很多上市公司是不可想像的。

這樣的公司只會買理財,還要買保本保收益的理財。後來銀監會專門出台政策不許銀行出售有保本字樣的理財產品,這時企業還會和銀行談判,明面不保本,暗裡只要虧了銀行也要拿其他產品的收益來填,總之不能虧。

三、項目要分期實施,資金卻一步到位了,理財是一種短期行為

上市的目的是讓資產證券化,讓資產流動起來,可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可我國有了股票市場以來,上市就和圈錢掛了鉤,只要上市就要報項目,能報多少報多少,金額越大越好,反正錢到手不帶退的。

最後即使項目真的實施也是幾年以後的事了,這期間錢到手又不能隨便用,理財就變成了唯一的選項。

總結一下,上市公司的閑散資金如果是自己產品賺的,可以分紅;如果是圈錢得來又用不掉、不會用應該退給股民,總之只會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司真的很「沒出息」,那怕你買套房的呢!

微信公眾號:貓大叔的財會窩!歡迎關注!我會儘力回復來自公眾號的問題。


為什麼上市公司買理財?你都說了這是「閑散資金」了,自然是募集資金中超過短期資金需求的部分。不買理財難道去做vc,pe?按照代理理論,這不是更加侵害股東權益么?

為什麼募集資金要多募,高票答案已經說了很多了。我想說法條明確規定「股本小於四億股的,公開發行比例不小於25%,大於四億股的,不小於10%」——我公司不缺錢啊喂,只是經營的不錯,想上市套現,也給跟著的弟兄們喝點湯啊!但法律規定我要增發,那我只好拿錢進來咯?

至於你說為啥公司不缺錢還要上市,因為有的賺啊!為什麼有得賺?還不是散戶們瘋了樣的打新股?!三五個板都不過癮,恨不得來20個板,那可不就讓我有上市的動機么?!


如果不是為了長期業務而留有大量閑置資金,多數是損害股東權益的行為。股東資金是有成本的,留著沒用的資金擴大了資產,股權收益率被拉低了。

負責任的做法是回購股份或分紅。


其實很多時候是為了經營銀企關係才買的


是的,有出息的都去買房子了


買這些股票的散戶,還不如自己去買理財呢


天朝拿著巨大的外匯儲備只能買低收益率的美債是沒出息的行為嗎?


今天看到剛發行可轉債募集11億資金的水晶光電,用6億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說剩餘資金買理財還可以理解成防止融資審批過慢的風險,那麼募集資金買理財就匪夷所思了。

眾所周知,可轉債的融資成本極低,第一年只有0.3%,

如賣給理財產品,這麼大的數量怎麼也有5%的利息吧,息差4.7%就是新增毛利潤率,比銀行的存貸款利差都大了。

毛利增加2800萬,去年凈利2.98億,凈利利潤增加10%,再因為沒有擴張產能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少收了3、5斗反而單價上升。

見到利潤增加超過cpi,這時市場就高潮了,漲過轉股價。

所有投資者轉股賣出,債務變股東,凈資產增加,股權稀釋,債不用還,還拉進了新股東,所有人都這麼心甘情願。

這不就是個高級的傳銷鏈條么。。。

還有金融空轉的嫌疑,好不容易通過證券市場融了資,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又回到了銀行理財躺著。

這讓我聯想到了之前的禁止銀行間互相理財金融空轉,於是商業銀行就和上市公司合謀,瞄準了股市韭菜資金,用可轉債必賺的謊言,來接它之前理財的盤。

股市要為國企改革服務即視感,細思極恐。

說多了嚇唬人,等出事了自然會禁止上市公司通過定增或可轉債融資買理財,我能做的只有遠離和拋。


同樣都是買理財,也是有好壞之分的。

今天就借這個機會來跟大家說說上市公司買理財中的一些內容。

很多股民看不明白上市公司融了錢不幹實業居然去買理財產品?上市公司發這種公告是什麼意思?會如何影響股價呢?今天就給大家聊聊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那些事兒。

【上市公司為什麼要購買理財產品】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理由通常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閑置資金,增加公司收益。」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上市公司的資金主要是用於企業的經營,但是任何一個項目的資金需求都是分批次的。假設要蓋個樓,那麼第一筆錢用於買地,第二筆錢用於啟動源材料...而期間肯定會有資金閑置時間,那麼大多上市公司以保障資金安全為由選擇低風險理財產品過渡一下,所獲得的收益基本沒有人力物力成本,非常划算。所以,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行為本身是正常經營範疇內的。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行為分析】

看了前面的說明,小夥伴們應該理解了,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閑置資金的臨時過渡手段。健康優秀的上市公司選擇的理財產品對象必然包含兩個條件:1,低風險;2,短周期。與之相反的,如果上市公司選擇購買的理財產品是高風險的或者是長周期的,就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了。

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購買高風險的理財產品,說明上市公司的經營過度積極。相當於是拿投資人的錢去做二次投資,把理財產品本身的風險轉嫁給廣大股民,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出現這種情形說明上市公司管理層頭腦過熱,對於投資人的資金使用不當,公司發展面臨巨大風險。

另一方面,如果上市公司購買長期的理財產品,說明上市公司的經營過度消極。相當於是拿投資人的錢去存銀行了,而咱們股民投資股票是為了獲取上市公司的管理經營產生的紅利,存銀行難道咱們自己不會嗎?出現這種情形說明上市公司管理層無法找到優質的經營項目,公司發展遇到瓶頸。

【上市公司理財產品購買公告的解讀】

討論到這裡,那咱們文章開頭的問題「理財產品購買公告會如何影響股價」就很容易解答了。

1,短期低風險理財產品購買公告屬於公司正常經營,對於股價無任何影響。

2,長期(半年以上)理財產品購買公告說明公司發展遇到瓶頸,公司長期股價走勢看跌。

3,高風險結構型產品購買公告說明公司高層頭腦過熱,公司未來股價風險較大,波動較大。

4,頻繁的購買理財產品說明公司發展方向不明,且高層太懶惰,長期股價看跌。

小貼士: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屬於正常經營,但對公司的具體影響要看購買什麼樣的產品了

財寶理財旗下知乎號:談錢不傷感情為您分享

編輯:lambert


對公理財是很多銀行理財業務重點拓展的一個方向。這些產品無論期限還是運作模式都相對靈活,而且上市公司的閑置資金花在哪裡對風險把握還是有一定要求的嘛


給理財公司錢操縱股價用的。


這個問題要看從哪個角度來分析

作者:貓大叔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469979/answer/2785612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A股市場有很多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但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可以理解,有的就不能理解。

如果是上市的時時候融資項目要分期進行,那麼閑散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無可職責。

如果是上市公司對業務經營沒有信心,不敢追加投資,只敢購買長期理財產品,那就是毫無進取心的。

一個行為的背後有無數種可能性。


很顯然,並不是,因為在美國,大部分公司也會選擇用閑散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你仔細去看美國公司的財報,會有一部分叫做investment income

為什麼上市公司要去買理財產品呢?

第一,通常來說,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相對好一些,除非是封閉基金,一般的基金都會比較輕易的贖回。上市公司買的最多的是貨幣基金,超短期,7天,大概能提供一點點收益,但架不住本金龐大啊。。

第二,一般的理財產品結構清晰,不太需要專業知識,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喜歡看到的。

第三,其實現在有很多上市公司在做自己的產業基金,孵化器,創業園。為啥,因為閑錢太多,而且單獨拉出來做產業基金可以更好地布置自己上下游的產業鏈。

買理財本來就是資本運作的一種方式,能賺到錢,為啥要分高與低呢?


這個是必須分情況來看的,特別是要看資金來源:

第一種來源是募集資金做項目,資金到位了,但是項目建設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在此期間的話,大量的資金被閑置,而又由於法律法規以及董事會不允許,不得用作經營其他之用,從股東利益最大化考慮,購買風險極低的理財產品是非常正常也是非常合適的。

而第二種情況則是資金來源於經營所得了,賬戶上閑置了大量資金沒有好的項目,或者說雖然有好的項目但是由於具有一定風險,而管理層進取心不夠,為了避免出現經營困難,懷著一種無過便是功的心態去經營一家公司,那麼這一類公司自然是很沒出息的了。一個優秀的管理層能為一家公司注入開拓進取的靈魂,而一個墮落的管理層不可能為公司帶來騰飛,因此對於這一類長期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必須要非常慎重考慮其成長性與爆發力。

本人長期從事職業投資,並已於近期開通微信公眾號,提供每日解盤以及周末的股票投資系統性學習,歡迎各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關注我微信公眾號:職業股票操盤手。


不是,僅僅說明他沒你傻。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一上市公司計提應收賬款的減值準備後,同時又做了一個借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所得稅費用"?
有哪些途徑可以成為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
上市公司轉讓所持境外公司的股份是否受證監會的監管?
一個上市公司老闆向你求婚,你該怎樣做?
為什麼一家上市公司會有多家保薦人?這對上市公司有何益處?保薦人之間利益一般如何分配?

TAG:上市公司 | 財務 | 理財產品 | 公司理財 | 證券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