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會成為發達國家嗎?


這個回答下面有一個很流行的說法就是中國幅員遼闊14億人口,所以不能當成一個單純的國家看,這點我是同意的。中國的情況確實比較複雜,不好一刀切分析。

但是接著的結論就是北上廣深已經進入發達國家了,這我不能苟同。一個發達國家,首先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個體,它在享受好處的時候也需要受到國際準則的制約。比如你不可能無限制吸收其他地區的廉價勞動力,也不能在不簽訂互惠條約的時候隨意把其他國家作為市場。更不會有廣大的腹地利用你做對外交往的口岸。

北上廣深是什麼情況呢?本身教育經濟非常發達,卻無需像真正的發達國家一樣承擔昂貴勞動力的負擔。為什麼北上廣深可以上午買個東西,下午就快遞送來;吃完飯單叫一個水果外賣也有人送來;城市建設效率極高勞動力成本低的驚人?都是因為還有幾億廉價勞動力等著用相對微薄的成本來為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收入的人提供成本。賺著發達國家的錢,用著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爽不爽?在美國想吃水果了,點點手機讓人削好送來,要多少錢?我想都不敢想。

除了廉價勞動力,還有全國各地最出色的人才趨之若鶩,有全國的物流來通過北上廣深做出口。北上廣深的高附加值產品可以無障礙無關稅無須談判向14億人口的廣大市場銷售。與此同時,他們的福利卻用戶口作為壁壘向外界關閉。

假設四大一線城市獨立成一個真正的國家呢?廉價勞動力和人才都不能隨便引進,因為他們會賴著不走造成移民問題。工資會上漲幾倍甚至十幾倍,不會有那麼多起早貪黑的快遞小哥一個月拿著五千塊工作12小時保證你的快遞當天到達。你的產品要賣出去需要交更高的關稅。作為全國物流出口的福利也因此消失。

有人說美國不也有非法移民做廉價勞工嗎?這不是一個等級的,首先,對非法移民最寬容的美國也只有1200萬非法移民,佔總人口4%。一線城市的廉價勞工佔多少?其次,非法移民的孩子生下來就是美國公民享受一切福利,民工生個孩子可以自動北京戶口嗎?最後,很多非法移民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是賺的不算少,一個沒有任何技能的非法移民端盤子一個月可以賺2000美元,做個大廚輕鬆4000,這是不交稅的收入。

上面的圖景應該很清楚了,四大一線城市的可以比擬「發達國家」的現狀,是因為他們在整個國家的布局中佔盡了優勢。假如真的讓他們獨立,有真正成為發達國家的能力嗎?說實話我看未必。.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的主題,中國可以成為發達國家嗎?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也許可以,也許不可以,因為變數很多。但是用一線城市的發展來自然而然認為全中國的發展都會同樣發展,就想得太簡單了。一線城市是中國的投資,人才,政策窪地,他們的發展是全國作為腹地支撐的。想像一個浴缸,平放的時候水深是10厘米,你把它傾斜,傾斜的最低點就是一線城市。當然,你可以用增加水的總量的方法讓高點水位也增加,但是那就難多了。

有人貼了一張圖,上面美國的50%GDP集中在極小的一個區域,來證明美國的發展也極不均衡。其實他不知道,美國的50%人口也是集中在極小一塊區域的。中間所謂的欠發展地區其實是大片的無人區。看看中位數家庭收入就知道,最富的馬里蘭是7萬美元,最窮的密西西比是3萬7千美元,相差僅僅不到兩倍。而中國的大片欠發展地區是人口稠密的農村,是完全不同的。


大部分,特別是戰後崛起的發達國家都經歷了匯率重估的過程,日本1985-1995年美元人均gdp由一萬漲到四萬,400%,實際gdp十年間只上升了50%,韓國美元人均gdp從1992-2007年上升300%,實際人均gdp上漲不到一倍,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過程,你說它們生活水平在這期間發生了巨變嗎?無非是由於匯率,可以出國旅遊,買外國貨了

這個過程主要還是發生在本土企業能夠出口自己品牌的產品,不再被別人認為是廉價貨,願意支付溢價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在出口部門,你的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了,是他真的勤奮了很多嗎?是自動化技術有了飛躍嗎?都不是,只是你的產品質量被別人認可了,別人不再以買廉價質量差的貨的心態來對待你了

一旦出口部門有這個待遇,出口部門的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就會為社會其他部門定價,都是大學生畢業,我去出口企業製造工廠做工程師,你去學校做老師,收入差距不會太大,以前出口廉價貨的時候,哪怕你的醫生再辛苦,教師教出PISA第一的學生,外國人不會為這個付錢啊,他們的勞動生產率的美元價值是通過出口部門員工的勞動生產率定價的,一旦開始大量出口利潤高的商品,就只需要更少的人賺到更多的美元,工程師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工程師更值錢了,其他的非直接出口職業,也會更值錢,匯率上升,整體美元gdp提升會非常快

中國有個優勢,是高技術產品集成的地方,雖然老有人說我們賺組裝的錢,但是集成的地方,配套慢慢會其來,所以中國只要把進口大頭的技術產品,通過競爭的方式,堂堂正正打贏,國產品牌佔據技術產品供應鏈,進口基本只進口原材料的時候,匯率就會大幅度重估,那時候,就算不是發達國家,也不會差多少,畢竟你一個日本工程師能做的,我一個中國工程師也能做,賺的錢自然差不多,那他們對應的本國其他職業,也差不多了

至於資源消耗之類的,中國的人均資源消耗並不少,趕得上比較環保的發達國家了,即使變成發達國家,進口原材料的規模也不會增長太多,不構成太大阻礙,當然了,還需要定價政策引導,不能像美國人那麼浪費


更大的可能是,中國把所有的發達國家都拉成了發展中國家,或者至少讓所有人都不可能躺著賺錢——無論是工人還是資本家。與此同時,中國的一部分地區成長得非常發達,但中國整體仍然沒有成為一個標準意義上的發達國家。換句話說,中國崛起的結果是,世界上沒有發達國家。

原因在於,中國不是一個相對於世界而言的高階無窮小經濟體。在未來,中國與「外國」在數量級上不顯示差異。中國的每一個舉動對世界的影響——無論好壞——都不是線性的。中國的增長速度高於世界平均值,其增長中固然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切邊緣」增長,但更大多數的部分,是「搶飯碗」增長。我們生產同樣的商品,但我的生產要素更密集,生產組織更科學,因此我的質量更穩定,而價格遠低。與此同時,中國需要解決的就業壓力幾乎無窮無盡,無論多少產業也填不滿這個龐大的就業深坑。

又擅長搶食,胃口又大。每一個與中國人均GDP接近的國家——或者說,這也意味著每一個與中國產業重疊的國家,必然面臨著經濟停滯、衰退甚至崩潰。又由於中國的體量大得使得其同時佔有產業鏈的多個位置,它甚至可以同時絞殺多個層次上的國家。從成衣紡織、到建築造船、再到高精尖,所謂「同時打贏多場局部戰爭」。

而對中國來說,打贏這多場局部戰爭的收益,僅僅是吃飽,僅僅是活下去。連肉都沒有。僅此而已,它的胃口太大了。

而下一步,為了活著,它還要吃。

想在中國重卡的面前活下去,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是專註資源出口,把自己綁在這個重卡上。二是靜靜等待承接中國因為先天不足的自然稟賦、或者產業升級太快而兜不住的產業,如玻璃製造,毛絨玩具。三是跑得比中國還快。總之,不要試圖同台競爭。

但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沒有人能躺著賺錢了。沒人。

這可能是中華民族帶給世界最大的貢獻了。


有可能性,但難度係數挺大了。

日本從1945年到1990年,經濟突飛猛進四十幾年,一口氣從戰後的廢墟變成了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發達國家,突然就此停滯了。原因是什麼?

最後的一波以房地產泡沫為主的泡沫經濟在給日本帶來了以美元計算將近20%的年均經濟增長的數字的同時透支了後來的發展潛力,也讓日本的金融體系和企業背了上沉重的負擔。日本自己的壞帳問題遇上亞洲金融危機,先死了一大波企業,導致了2000年左右的「就職冰河期」。每個年度破產企業負債總額從八十年代的一兩萬億日元跳到了泡沫經濟破滅後的七八萬億日元、九十年代後期的十幾萬億日元,直到2000年的歷史最慘記錄23萬多億日元。小泉時期好不容易熬過去了又接上民主黨上台亂搞+次貸危機。

之前的幾十年里日本在亞洲幾乎沒有經濟上的對手,隨著冷戰的結束越來越多的國家把重心放到經濟發展上來,原來在日本國內翻騰的資金和企業紛紛外流,許多原來日本人獨一份的生意逐漸有了競爭者。

日本的國民老了。15-64歲的勞動適齡人口(黃綠色部分)在90年代初達到了8700多萬的最大值之後開始萎縮,到今天已經少了一千多萬。需要社會供養的老齡人口卻從1500萬翻了一番還多。日本經濟從90年代到現在沒怎麼增長?幹活的人少了八分之一要養的老人多了一倍又頂著前面幾大不利因素,還能維持住原來的水平就已經很不錯了。

我國的改革開放到現在也已經快四十年了,增加GDP的手段該用不該用的也都用了,日本遇到過的類似問題也逐漸地顯現出來。

房地產價格無謂地推高了各項成本,削弱著我國在世界上的競爭力。房貸擠占著貸款資金,也消耗著國民的消費能力。金融和外匯政策因此不得不走起鋼絲,調整起來十分棘手。企業負債相當於GDP的百分之一百好幾,配上相對較高的利率實在是不小的負擔。

我國的吸引外資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時間點剛好卡在全球化和網路時代開始的時期,同級別基本上沒有對手。離關鍵零部件和材料的主產地日韓台等國家和地區又比其他地方近。現在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已經不像當年只知道玩泥巴,一個個都在準備搶中國的飯碗,競爭壓力空前地大。之前的幾十年無論自身條件還是外部環境都是難得的黃金時期,未必還能一直有這樣的好運氣。

上面那個圖的藍色部分是14歲以下的人口數量,預示著未來幾十年的人口變化趨勢。托計生委的福,日本從1950-2010,60年減了不到一半,同樣的變化幅度我們從1990到2010,20年就辦到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和工業地區的轉移接近尾聲了。不信你回老家看看,平時在村裡還能看見多少年輕人。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廣場舞老人搶籃球場事件只是這個大背景下一個小小的註腳。我國的城鄉二元體制一直持續到文革結束,1980年城鎮人口比例僅為13%。後來進城的無論是上學留下的也好務工留下的也好都算是當時相對年輕的,為什麼現在城市裡有了這麼多的老人?他們可以無憂無慮跳舞的退休金又是哪裡來的?大群當年進城的年輕人開始老了,需要現在的年輕人負擔的也遠不止一塊籃球場。

日本幸運的地方在於他們趕在這些問題臨頭之前衝破了人均GDP3萬美元的大關,成了第一集團的發達國家,存了不少過冬的糧食。經濟停滯也是人均三四萬美元基礎之上的停滯。我們在離這一水平還有相當距離的地方就開始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將來就算人均能達到發達國家的入門水平(韓國這樣的兩萬多美元),這中間的辛苦一點都不會比從人均幾百美元到現在來得小,不應過於樂觀。

======================

一開始是在時間線上看到這個有點意思的問題,隨手寫了個答案。看了看評論區和其他答案,覺得應該加幾句廢話。

我國結束普遍的赤貧狀態不過是九十年代的事情,大部分人群擺脫貧困也才十幾年。大部分地區的人問問父母,不用很久,十五到二十年前的事情,他們大概就能告訴你月收入幾百元是什麼樣的體驗。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的國民吃了沒幾年飽飯就開始目空一切什麼都不放在眼裡,不是個很健康的心態。經濟發展從來就不是數學上的等比數列,每項增加百分之幾,第幾十項一定是多少,因為各種原因倒在半路上的國家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日本這樣不是歐洲白人國家還能接近終點的才是極個別的異類。發達國家雖然數量不少,歸類是很容易的,歐洲國家和英國的前殖民地(美加澳新等),日本和它的前殖民地(韓國、台灣地區),沒了。我國成為發達國家意義不在於是第三十幾個發達國家,而是與現有發達國家都不一樣的第三類發達國家的第一個。

舉日本的例子是因為整個世界上隨便你找,你也找不出來發展歷程比日本的六七十年代,房地產的話比日本八十年代跟我們更像的國家了,當然有參考價值。你們舉出來的中國一定繼續飛速發展的那些論據,包括普及教育、基礎建設、高鐵航母、航空航天、技術優勢、巨額外儲、資本輸出,等等等等,有哪一樣是日本沒玩過的?你就說我黨執政穩定,自民黨從1955年開始連莊50多年也不白給,我國有巨型國企帶隊,日本也有政商一體的財閥大企業,就說無敵房地產,日本當年5年帶動GDP翻番,10年內人均干到世界第二隻剩瑞士一個在前面,世界十大富豪八個是日本地產商的房地產哪裡差了。所謂的中國獨有的優勢一點都不獨有,日本就是因為這些方面都做得更早更好,才在近三十年前就發展到了我們今天都沒有達到的高度上。但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客觀的經濟規律一樣逃不過。一個國家的命運當然要靠。。。。但是也不能不考慮。。。。的行程。再強大的市場參與者在潮流面前也不是那樣無所不能,不然現在股市至少應該有5000點。

古人講居安思危,在多方面因素已經或將要發生負面變化的時候仍然盲目樂觀,這種認為經濟翻幾番的未來指日可待的樂觀席捲整個社會的話,將來有可能要吃虧的。


「中等收入陷阱」是在談論一個國家和地區成為發達國家這個問題上經常遇到了話題。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萬美元之後,以後的增長將日趨困難。這是因為該國與生產成本更低的後發新興市場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如果不搞好產業升級,增長就將陷入停滯。這種增長的停滯被稱為「中等收入陷阱」,最顯著的例子是巴西和馬來西亞。

那麼有沒有沒有掉入這個陷阱的地方呢?失敗者是大多數,只有少數成功者,像韓國和台灣地區。

韓國與台灣相似,都在IT等產業上具有優勢,同時發展模式也很接近。從1960年代到80年代,韓國與台灣均通過被稱為「開發獨裁」的自上而下的發展戰略實現了高增長。由於增長導致的成本增加,經濟增長告一段落,之後自80年代後半期至90年代,實現了政治的民主化,轉向了提高經濟附加值的方向。半導體等新產業得到發展,同時湧現出了諸如韓國三星和台灣的宏碁等世界品牌。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台灣名義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是在1992年,而韓國則在1994年。從2016年的預測值來看,韓國提高至2萬7630美元,台灣也達到了2萬2040美元。相比之下,日本為3萬7300美元。韓國和台灣是否自認為己達到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水平暫且不說,但至少可以說已擺脫了中等收入水平。兩者通過民主化和產業升級的努力,繞開了中等收入陷阱,但接下來有可能面臨被稱為「高收入陷阱」的停滯。

收入水平越高,人們越追求高學歷。日本的大學升學率仍然僅為50%,但韓國達到約70%,而台灣甚至超過90%(由於大學的定義不同,數值存在差異)。大學畢業生當然追求高收入職業,但高待遇的工作不可能被分配給所有人。製造業企業在所在的國家或地區達到中等收入水平的階段,就開始將生產基地轉移至海外,剩下的工作崗位將隨之減少。

收入提高之後,老齡化進程也將隨之加快。最近韓國的合計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數)為1.17,台灣為1.12,日本為1.46。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方面,台灣在2016年轉為減少,預計韓國也將從2017年開始轉為減少。勞動投入量出現減少的話,經濟也將不可避免地減速。從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來看,韓國為2.8%,台灣為1.5%。據推算,當前韓國的潛在增長力在2%左右,已經難以像從前一樣保持超過3%的增速。

高成本而苦惱的高收入國家或地區要想維持經濟增長,吸納人工費低廉的外國勞動者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不過過分吸收外國勞工又可能招致社會撕裂。其原因是如果移民和外勞過多,圍繞就業與當地人的摩擦將激化。在歐美各國,應排斥移民和外勞的排外政策獲得了眾多支持,基於這種情形,估計韓國和台灣也不敢通過大量吸納海外勞動者來保持經濟增長。

結果,保持經濟增長的上策就只有通過技術革新來提高生產效率,但這是最難做到的。在達到中等收入之前還能參考高收入國家或地區的增長模式,而到了高收入水平,就必須自主創造增長模式。


我們看一下發達國家標準

最低韓國

人均GDP是中國3倍多

收入員工平均24.7萬每年

中國要是達到後,人均GDP是韓國數據,也就說未來中國GDP要是46.67萬億美元,

是美國GDP的2.5倍

中國目前是北上廣處於發達的水平末端

沿海地區進入發展中的中,高級階段

中部進入發展中初,中級階段

西北邊疆屬於落後地區了

為什麼?

因為現在基本所有國家發達地區在沿海,海洋運輸相對划算的多

如果中國達到韓國水平

必然北上深肯定是全世界排名前8城市無論怎麼排名

而沿海地區要進入發達國家中級階段,比如日本

中部地區進入發達國家初級階段,如韓國

而邊疆則進入現在沿海經濟的狀況

(基本大致類似)

那時候中國佔世界總gdp

這是16年,那時候中國GDP要佔世界42%左右(不考慮人口變化情況)

也許會但很難

中東和非洲的資源中國需要大部分,其次還需要少部分澳洲和美洲資源

全球中國要消耗那是資源全球一般左右

中國面對問題有

1老年化,中國未來老年化會非常嚴重

2017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圖】_中國產業信息網

2015年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2億,佔總人口的16.15%。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人;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考慮到70年代末,計劃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預計到2040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達到頂峰,

最近大家發現中國經濟增長率降低,有部分老齡化問題在裡面

中國按照現在速度發展下去,年增長率6.5%,總GDP會增長6.61倍,中國GDP大概是74.1億美元

美國基本30年翻一倍,

美國基本變成37.1億左右

是美國經濟的兩倍

意味著中國經濟速度要以6.5%增長30年,也許還需要幾年時間

但很明顯不太可能,未來中國經濟老齡化會影響中國經濟發展速度,且消耗大量資源

2中台問題

這必須到解決的時候了,否則中國沒有合適的海軍基地

被美國鎖死了

3中美爭強

中國無意和美國在軍事爭奪

但虎無害人意,人有殺虎心

未來中美之間是和平和衝突為主

也許會有金融戰爭,甚至代理人之間戰爭

除非把美國勢力盡量趕出歐亞大陸

中國才可能得到更多資源,以及市場

但慢慢來吧,最艱難了幾十年

建國那麼艱難都過去了

我們需要努力完成任務

為中華崛起而奮鬥

我個人覺得中國目前發錢發速度,GDP人均數值追上韓國需要30到40年左右,韓國也在發展

生活水平,福利待遇,教育,醫療,交通到達韓國水平按照現在速度大約需要18年到28年之間

希望有那麼一天,中國人均可以達到美國水平

或者超過美國

那就好了


假如一帶一路很成功,至少8億以上可以達到發達國家收入水平。(何為一帶一路?)

「非洲:我有石油和礦產。

歐美:我給你開採!

非洲:被你們剝削上百年了,我現在要自己建廠,自己加工原材料。

歐美:你沒錢沒路沒水沒電沒頭腦,建個毛?!

中國:非洲兄弟,我來幫你!

中國:你看啊,礦區上游正好有條河,咱把這一攔,就是個大型水電站。

中國:有了電,就得把路也跟上:我們直接電氣化鐵路打通礦區和港口,讓資源好挖又好賣!質量你放心,我們家的中鐵和中鐵建修高鐵都是世界第一, 港口全球前十咱家佔七個,中國交建和招商局專門干這個。大英國建航母都買的咱的龍門吊。

在鐵路沿線和港口附近,我們再給建兩個工業園區,專門往歐美出口零關稅的消費品。這個我們經驗十足,中信集團、華夏幸福、泰達都是老油條了。

非洲:太夠哥們了!可是我沒錢......

中國: 沒事兒,我借給你!進出口銀行有優貸(優惠貸款)、優買(優惠買方信貸),國開行有中非發展基金,工行、中行有商貸、隨你挑。很簡單,只要拿礦產、石油和國家主權擔保一下就行。實在不行,你們的可可,芝麻,也能運到中國還款(註:中國吃的香油,很多是衣索比亞出產)。利率嗎,肯定比日本和美國高不了太多……

非洲:那,那我美元外匯儲備不夠咋辦?

中國:這太好了啊!咱兩個央行抓緊弄個貨幣互換,以後咱哥倆交易,用什麼美元!

非洲:就這麼辦!

中國:對了,既然通了電,那過去用不上的電視機、微波爐啥的也得配一下吧。我們這海爾、格力都是全球第一;給你修水電的中國電建還能拉著 美的電器 給你把白色家電都送貨上門。價格嘛,好商量,我們現在搞家電下鄉,買一批送一批。

非洲:我們這兒電視台沒什麼節目,天天就是看新聞和廣告,要電視沒什麼用吧

中國:正好!北京有個四達公司,專門把我們特別好看的電視劇翻譯成豪薩語、斯瓦希里語等當地語言。以後你們看廣告看煩了,就看我們非洲版的《三生三世》,《亮劍》,《射鵰英雄傳》。兄弟之間,好東西,要分享!

中國:還有啊,現在都4G了,上網嗖嗖地。你這2G網路得讓華為中興給升級一下,價格是歐美的1/3。絕對親兄弟,剁手價。

非洲:這個我喜歡啊!

中國:你看,咱們現在把貧窮落後的家鄉搞的這麼好,保不齊有人會眼紅,會羨慕嫉妒恨。所以咱得保衛勝利果實啊。

非洲:這個,咋保衛啊?

中國:不如團購點梟龍?再來批 99A?這可是好東西,物美價廉還抗造,陸軍指揮學院包教包會包分配。(註: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的外國學員中,已經出了5位總統、1位副總統、1位總理、8位國防部長 )。這事兒你就交給出門右拐的保利和中航技就行。

總之是第三產業轉移,資源儲備糧增加。

看到評論里很多人說,希望這次非洲兄弟可以遵守條約。

另外再次再次感謝以上大部分內容的回答原作者@傲慢與虛榮@傲慢與虛榮@傲慢與虛榮


各位,雙標玩得6啊。

什麼叫:中國不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是要區分對待,北上廣深早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其他地區可能會落入陷阱。

按這個標準,世界上沒有中等收入陷阱國家。

中等收入陷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好吧,我們就來看看排名第一的可悲的俄羅斯。

哈?原來俄羅斯內部也是應該區別對待的啊,人家秋明州人均5萬多美元啊,比美國人均還多啊。莫斯科也有4萬多美元啊。原來俄羅斯也不存在中等收入陷阱啊。

拿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去跟別人的全國人均比,這樣真的合適?如果真要橫向對比,應該拿北上廣深跟發達國家的發達地區比,例如:紐約人均GDP13.88萬美元,東京人均GDP7萬美元。這樣比一比,是不是就冷靜多了?

有人說,未來中國少數發達地區可以過著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用著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吸著全國的資源。又有人說,發達國家也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的,這一點已經有答主打臉了。你拿美國的無人區跟大都市比,當然不平衡了,但是按各地人均收入來算,發達國家區域收入水平差距並不大。

原因很簡單,你見過哪家公司僱傭本地人刷盤子一月6000,僱傭外地人刷盤子一月2000的?要麼大家都6000,要麼大家都2000。美國那些一月2000的是偷渡過去打黑工的,打落牙齒和血吞,中國有這問題?

可能很多人已經忘了,國界的意義是什麼。最重要的是,在一個統一國家內部,生產要素是可以廉價、自由地流動的。在短期內,由於工資價格有剛性,人口流動也有剛性,會出現不同地區人均收入出現很大差距,可是把周期放長一點來看,等到工資價格慢慢傳導,人口重新分布到合理結構,資源重新配置,區域收入差距必然會慢慢減少。區域發展水平雖然還是會有差別,但總體上仍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就說一個東北衰落給全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多大?

把合乎自己標準的地區單獨畫出來,美滋滋地幻想一小部分地區永遠奴役大部分地區,趴在低等同胞身上吸血享樂,收入比照發達國家,人工比照發展中國家,過上皇帝生活,這是病,得治。世界上絕沒有哪個國家是靠畫蠑螈地圖發達起來的。要真搞人種隔離也行,北上廣深先獨立再說,那時你們就可以著手修建美墨邊境牆了。

=====================================================================

PS:中國會不會成為發達國家?如果會,要多久?能發達到何種程度?現在恐怕還很難預測。但是,從發展中國家跨越到發達國家,就類似於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能存在著若干「大過濾器」。氣勢上固然要星辰大海,但盲目樂觀絕非幸事。這個問題下的一部分回答充滿了感性的條件假設,比如「假設中國人口到達20億,且人均達到目前韓國水平,那麼中國就會如何如何碾壓全球」,可是困難的部分並不在於這個「如何碾壓」,而在於如何先達到那個前提假設。很多國家正是倒在了實現前提假設的路上。「中等收入陷阱」僅僅是諸多「大過濾器」之一,其他的還包括近在眼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寫那個回答的同學可能都沒有費心去查過中國的人口現狀,現在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經低於千分之五,人口拐點馬上到來,有可能14~15億就是人口上限,遑論20億。戰略上的樂觀態度不能成為意淫的工具,更不能把「發達」理解為一小部分人、一小部分地區的特權。不能因為村子裡有人開上蘭博基尼就說我們是一個蘭博基尼村,對整個村子的基尼係數卻視而不見就像蘭博說過的,我愛這個國家,我希望她像我們愛她一樣地愛我們。我衷心希望祖國強大,也堅信中國總有一天會發展到很高的高度,可如果我們在人均8000美元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意淫著人均三萬,碾壓全球,把其他發達國家全打成發展中國家,而對近在眼前的危機卻是談笑風生,那我覺得,這事反而懸了。

=====================================================

PPS:評論區有很多人反駁我,我非常歡迎。只是,這麼多反對派竟然沒有一個發現我上面那張俄羅斯人均GDP的圖其實是不合適的,因為它其實是PPP換算的美元GDP,就好像按PPP換算中國的美元GDP已經跟美國差不多了。我補個實際美元GDP的圖吧。(來源見水印)


一群人拉著一節車廂在鐵軌上跑,剛開始車廂沒速度,大家一起用勁,車就慢慢跑起來了。

有些人眼疾手快,看到車動起來了,趕緊爬上車廂挑一個窗戶邊的位置坐好。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還是坐上車了舒服啊,很快車廂差不多坐滿了。下面推車的人越來越少了,車的加速度越來越慢,還有些人拼了全力都沒車跑得快,要麼被車壓了,要麼被車甩遠了。

現在車上居然還有人想著如果下面推車的人全部被車壓死,我們大家就都算有車的人了。完全已經忘了車到底是怎麼動起來的了。


成為發達國家不應該是我們的近期目標

一,「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美國的七分之一,排在世界80位左右。」一習近平西雅圖講話

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大約還需要15-20年。(如果:世界平均增長3%左右,中國6%左右)。

建成發達國家的事情,20年以後再規劃,較為靠譜。

二,歷史的教訓——欲速則不達

1,早在1956年,提出現代化目標:「中國共產黨的任務,就是...儘可能迅速地...使中國具有強大的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參見八大黨章)

1958年,發動「大躍進」運動,要在短時間內「趕英超美」,成為發達國家。結果是造成三年困難時期,經濟大幅度後退。

後來,不再提「趕英超美」。認為中國與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同屬於第三世界。

2,1974年,提出在二十世紀末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參見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

1978年初開始「洋躍進」,造成國民經濟失衡。

後來,不再提「四個現代化」,轉而提出建設「小康社會」這樣一個務實的目標。

3,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國民生產總值和人民生活水平比十年前翻一番的目標。(十年翻一番需要年均遞增7.2%以上),在目前經濟L型的發展趨勢下,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再向發達國家目標加碼是不現實的。

三,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大力改善人民福祉,不把「趕英超美」當目標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參見十八大政治報告)

「社會主義好,好在改善人民生活福利,社會主義國家要同資本主義國家在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上,進行「和平競賽」,而不是比鋼鐵多少。」----參見張聞天廬山會議講話

「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必須同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成功。」---習近平西雅圖講話

占人口70%的農民,每月只有100多元養老金。這個水平,談全面小康都是硬傷。更不要說建設發達國家。

十年後,農民養老金有多少?

十年後我們能否成為發達國家?

不關心或者不願意回答前一個問題的人,高談闊論後一個問題。你會相信嗎?

如果占人口70%的農民,養老金與發達國家水平相似了,中國肯定就是發達國家了!

實現現代化,成為發達國家,是一百多年來,每一代中國人的夢想,現在仍然在路上,需要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好高騖遠。

---------------------------------------------------------------------------------------------------------

附註一:

農民喜迎養老金「七連漲」。從今(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市再次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據了解,本次是2011年以來我市第7次調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每年上漲5元/月、10元/月、15元/月不等。實現了居民養老待遇「七連漲」。全市79.1萬餘名60周歲以上的城鄉老年居民將因此受惠。本次每人每月增加10元,本市農民養老金從每月100元,提高至每月可領基礎養老金110元。

附註二:

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貧困線(近期值,不是同一年的數據)

印度:0.48美元/日(32盧比/日)

印度尼西亞:0.56美元/日(15.3萬印尼盾/月)

越南:0.599美元/日(40萬越盾/月)

中國:1.21美元/日(3000元/年)

馬來西亞:1.45美元/日(763令吉/月*四口之家)

俄羅斯:6.8美元/日(9662盧布/月)

中國台灣:17.7美元/日(16700台幣/月)

日本:25.6美元/日(112萬日元/年)

美國:32.2美元/日(11,770美元/年)

法國:34.4美元/日(964歐元/月)

芬蘭:40美元/日(13640歐元/年)

瑞士:70.5美元/日(2200瑞士法郎/月)

1,貧困線含義:收入低於此線的,會得到政府救濟,使低收入者的實際生活水平不低於此線。

2,絕對貧困線:1.9美元/日(聯合國2015年標準。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按照購買力平價換算,中國的貧困線為2.2美元/日)

3,相對貧困線:中高收入國家根據自己國民的收入水平,參照國際經合組織的「相對貧困線參考標準」制定的貧困線,多數劃在平均收入中位線的50%左右。

附註三: 1977年通過的蘇聯憲法載明:「蘇聯已經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社會」。

蘇聯把提高國際地位當成首要目標,在太空、軍事、科技等領域排在了世界前列。這些領先世界的成果擠壓了生活資源,影響了人民生活水平。1985年蘇聯自己統計,每個家庭平均每天要花兩個小時排隊購買食物和家庭用品。

1991年蘇聯共產黨解散。

1992年中國領導人在總結蘇共失去政權的教訓時,提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



中國必然會成為發達國家,因為中國根本沒有回頭路可走。

像中國這樣的國家,要麼成為世界第一,領導群雄,要麼就要被人分裂,踩入泥中。

根本沒有中間道路。讓你平庸的過一生。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人多,人太多了,佔了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可怕的是這五分之一的人口擁有相同的民族,相同的文化,相同的思維結構。

對於任何其他的一個文化或者文明來說,要想統治世界,必須分化瓦解中華民族。否則,自己就永遠是坐在火山上。隨時會面臨爆發。

想分裂中國,是西方人一直想做的事情,即便是斯大林,都希望中國劃江而治。

而中國一旦分裂,就會像阿拉伯世界一樣,互相攻擊,內亂不斷。人民天天生存在恐懼之中。

不要覺得這是危言聳聽,看看今天的海峽兩岸,看看香港,因為大陸的體量實在太大,台灣和香港鬧不出什麼大事來,但如果分裂成體量相當的幾塊,會如何??

所以,作為中國人,你天然的就是必須奮鬥成為世界第一,否則你的命運會很悲苦。

中國的高層對這一點是有清楚的認識的。所以,一天達不到世界第一的位置,高層都會感覺寢食難安,危機四伏。這樣龐大的國家,任何一點問題沒有處理好,都有可能會爆發,動搖國本。

這是高層能夠持續改革的原因,中國的改革,真的是不知不覺就天翻地覆。昨天看見一個消息,中國的陸軍已經比海空軍小了,這就是這兩年發生的,要知道幾年前中國還是大陸軍時代。

這樣的劇變在中國能夠不知不覺的發生,就是因為所有的高層都面對巨大的壓力,因為他們知道,中國不能失敗,他們輸不起,他們一旦失敗,就會身敗名裂,性命不保。

所以,即便面對巨大的利益,他們該放棄的時候都必須放棄。十年前的利益集團,最近幾年真的吐出來不少。他們沒有能力阻擋中國的改革。

只要這個局面不發生變化,那中國成為發達國家就沒有懸念。

回過頭來再看看實際情況,現在的中國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呢?

真的不遠了,除了幾個高端產業還沒有攻克,中國人面前的山頭並不多。特朗普的路線基本上是在收縮,是在給中國讓路。

而中國一旦攻克所有重要的高端產業,把利潤豐厚的產品把控在自己手中,擺脫給別人打下手的低端裝配工人的身份,那中國將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毫無懸念。

而中國的社會制度是能夠保證這一點的,中國龐大的人才儲備是努力在推動這一天早點到來的。

中國一旦攻克高端產業,隨著外匯收入的暴漲,必然就是人民幣的升值,那時候中國的經濟體量就是跳著鏰子往上走。擋都擋不住 。

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可能有變化,會變得好一點,但不要奢望很大改變。

就算是今天的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多底層百姓過日子很艱難的。

舉個栗子,例如你是一個小城市的理髮師,開一家小店。

十年前你每個人收5塊錢的理髮費用。你每月收入1000元。你是溫飽。

現在你每個人收20元,你每月收入四五千,你小康,你買的起十萬的小汽車。

你的工作內容並沒有變,因為周邊的經濟環境變好了,你你的收入提高了。

十年後你可能每個人收費用100元,你的收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了。

但你的真實的生活水平提高其實並不像數字顯示的這樣明顯的,因為你花錢的時候發現物價也普遍提高了。

這就是發達國家的現狀,你在美國理髮的費用絕對是中國的若干倍。你的真實的生活水平並不會比中國強很多。

所以,國家發達每個人都會分享到好處,但每個人的真實生活水準還是取決於你自己的能力的。

中國會成為發達國家嗎?

必然會。

但你的生活還是取決你自己的努力。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努力,中國怎麼會不發達??

所謂的發達國家,就是能夠給每個公民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而不是擁有多少財富。

以中國人的勤奮,假以時日,必然會積累巨量的財富。


當然能,而且是整體性邁入發達國家。為什麼是整體性的?

請看下面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官方網站2016年中央轉移支付各省金額

http://yss.mof.gov.cn/2017zyys/201703/t20170324_2565745.html

來自母親的關愛,30多個兒子誰最受寵啊?

按照金額排名,第一名是四川省3984.4億,其實四川以前接受轉移支付的金額不高,主要是2008年汶川地震以後開始猛增,畢竟傷亡了十幾萬人,而且直接影響到了核心城市成都。

第二名是河南省3671.6億,畢竟一億人口啊,第三名湖南3070億,

第四名是黑龍江2775.2億,第五名湖北2772.7億。第六名雲南2667億,第七名河北2618.5億,第八名貴州2551.6億,第九名安徽2547.7億,第十名新疆2407.4億。

前十名除了黑龍江在東北,其他九個全部是中西部地區省份

值得一提,如果不算特殊情況的新疆的話,黑龍江算是前十名中人口總量第二少的省,僅僅比貴州多300萬人,人均獲得轉移支付金額排在第一位,比地震重建的四川的還要高。

第十一名廣西2391億,第十二名內蒙2346.9億,第十三名山東2318.1億,第十四名江西2101.5億,第十五名陝西2090.2億,第十六名遼寧2029.1億,第十七名甘肅省2012億,第十八名吉林1882.4億。第十九名重慶1507.6億,第二十名山西1486.1億。

第二個十名,除了山東在東部地區(一億人口大省),遼寧和吉林在東北地區,其餘七個也全部是中西部地區省份。

東部地區的省份,廣東,福建,天津,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均未出現在前二十名。

這是我們國家的巨大優勢,有一個強力的中央政府在,落後地區向先進地區貢獻了廉價的人力資源,貢獻了無政治風險的自然資源,向先進地區的製造業貢獻了無關稅市場,中央政府再通過轉移支付的形式將大量資金返還到落後地區。形成一個良好的正向循環。

除了直接發放到省財政的轉移支付大發以外,中國中央政府還有統一安排的各種的國家專項項目和國家級重大工程,例如統籌安排修建長距離國家高速鐵路網,國家高速公路網,以及各種專項基金投入例如全國老工業基地改造專項資金等。

中央政府一有這種專項項目,各路地方政府都在積極申請。譬如下面這則新聞,陝西發改委在陝西省人民政府網站的文章,自我表功說「經我委積極爭取,獲得了中央對陝西渭南市下達投資補助資金1.5956億元」

什麼叫爭取,也就是你不爭取,可能就沒你的份,這可是相當於1.6億的純利潤,陝西發改委立功了,今年獎金有著落了

回到題目本身,中國還能成為發達國家嗎?

我想說幾點:

1:2017年的中國在地球上已經是富裕國家了

在中國人眼中,外國都是指歐美澳日韓,因為他們發達嘛,我們眼光放寬一點,全世界人均GDP比我們高的國家,除了歐美澳日韓以外,還有中東有個幾千萬人,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俄羅斯,拉美的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全球所有人均GDP排在我們前面的國家全部人口加起來也才17億,佔世界人口72億的24%不到。

也就是說全世界只有24%人比我們中國人有錢。

全世界每四個人,也就一個比我們有錢,所以我們要有自信,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我們已經可以算成是富裕國家了,這個地球上大多數人沒我們富裕。

2:2020年中國人均GDP將超越主要發展中國家,開始在人均上挑戰發達國家

前面說全世界只有24%的人比中國人有錢,我們再進一步,中國目前人均大概8000美金,在我們前面的8000-10000美金這個區間,竟然擁擠著五個人口大國,這5個國家加起來有多少人口呢?墨西哥1.27億,土耳其7500萬,巴西2億,俄羅斯1.44億,馬來西亞3000萬,共計5.8億人,佔世界總人口的8%。

2016年我們是74.47萬億人民幣,只要保持6.5%的速度,2020年將比2016年增長28.6%達到96萬億人民幣(這還不考慮通貨膨脹,實際值肯定比這個高)

2020年人民幣匯率到6的話,我們的經濟總量就有16.1萬億美元,人均按照14億人口計算,大概會有11500美元。將會一舉超過俄羅斯,墨西哥,馬來西亞,巴西,土耳其。

實際上,以這些國家目前的經濟狀況,尤其是巴西,俄羅斯,我感覺就算我們不發展,搞不好也有可能超過他們。

那麼到了2020年,全世界只有16%的人比我們有錢,16%的人就是差不多11.5億左右,這11.5億人差不多即使歐美澳日韓的人口總數,我們可以算一下,歐盟5億,美國3億,日本1.27億,韓國0.5億,加拿大+紐西蘭+澳洲0.5億,台灣+新加坡+香港+以色列0.4億

加起來大約就是10.7億人。

可能有人會問,還有哪裡人均GDP會比我們高?主要是中東那幾個石油國家,大家印象中中東都是土豪,其實中東地區人均GDP高的國家沒幾個,大多數國家都很貧困,什麼巴勒斯坦,葉門,敘利亞,伊拉克,伊朗…..有錢的石油國家卡達,阿聯酋,巴林,科威特人都很少….最大的沙特除開勞工也就是本國國民也就2000萬人。.他們發展水平很低,不是我們趕超的目標。

也即是說,到2020年,全世界比我們有錢的基本就剩下發達國家了

那麼從這一年開始,我們開始人均挑戰發達國家之旅。

2:中國人均挑戰發達國家的難度沒有我們想像的大

中國人普遍缺乏自信,一個是長期窮習慣了,

作為一個80後,我上大學的時候,竟然發現很多新生不會用自動取款機,很多新生從來沒有吃過肯德基,沒有用過自動售貨機,窮就會導致缺乏自信,長大後也很難根治。

另一個是中國的發展太快,以致於國人對自己國家的了解要滯後於國家的真實情況,

就像班上有個差生,突然考了第一名,同學們印象中還是會把他歸於差生的行列。實際上,現實中的中國比國人普遍印象中的中國要強大,富裕的多。

為什麼說中國發展太快呢,中國的大發展是2000年以後,從2000年到2010年,我們用10年的時間實現了經濟總量超過了5個國家,從世界第7上升到了世界第2.

那麼從2010年—2016年,過去的6年時間,我們徹底拉大了和其他所有國家的差距,形成了中美雙雄的局面。

1)中國2016年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整個發達國家之和的四分之一,人均已經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20%

2016年歐盟28國GDP總量為14.82萬億歐元,美國GDP總量為18.57萬億美元,日本為4.9萬億美元,中國為11.22萬億美元,按照今天歐元和美元1.09的匯率計算,歐盟+美國+日本之和為39.6萬億美元,中國是三者之和的28.3%,差距是不是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如果把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加進來,也就是增加兩萬億美元左右,中國是美國+歐盟+日本+澳新+加拿大的26.3%。

當然這裡面注意了,歐盟28國很多並不是發達國家,如果把這些國家的GDP去掉,那麼我們佔比還會上升。 不過沒關係,由於歐盟主要人口大國都是發達國家,因此這些非發達國家成員國經濟和人口佔比並不高。

由於我們的人口13.8億比發達國家之和的10.7億左右要多點,因此我們2016年的人均大概是發達國家20%左右,發達國家人均平均四萬美元左右,我們是8000美元,恩差距是五倍。

差五倍啊兄弟,你哪來的信心趕上這五倍的差距?

2)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國發展速度驚人,人均GDP平均每12.5年翻五倍。

我們2016年人均是8000美元,你知道中國GDP達到人均1600美元,也即是現在的五分之一,和中國達到人均2000美元,也就是現在的四分之一是哪一年嗎?

答案是中國達到人均1600美元是2005年,中國人均達到2000美元是2006年,是不是有一種這個時間竟然如此之近的感覺?

也即是從2005—2016年,中國人均GDP11年翻了五倍,我們再把時間往前看,1992年中國人均GDP突破400美元,2006年中國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從1992—2006年,14年翻五倍。

大概平均一下,12.5年翻五倍。

從2005—2016年,中國人均GDP在這11年里增長了五倍,超過了所有中國人的最樂觀的預期。當然以後的中國增速不會有之前那麼快,但是保持6%的增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再不行我們保持5%的增速總沒有問題。以前的平均12.5年翻五倍不會再出現,那我速度慢一點,20年翻五倍總是可以,或者說我再慢一點,增長速度慢一倍,25年翻五倍總可以。

還是覺得未來20年保持5%,6%的速度增長太樂觀?那我們標準放低點,我們就不翻五倍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四萬美金了,我們把目標放低到韓國,希臘,台灣地區,捷克,葡萄牙這種發達國家「門檻型國家」的水平總可以把?這些國家人均GDP不過兩萬多美元,那麼我們人均翻三倍就可以了。

3)發達國家發展緩慢,在原地等我們

從IMF官網,我們可以查到2010—2016年7年的平均增速數據,我們看看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情況:

美國2.1%,德國1.97%,英國1.98%,日本1.475%,法國1.1%,西班牙-0.2%,義大利-0.7%

除了美國,竟然沒有一個能超過2%,西班牙和義大利這兩個南歐國家竟然還是負增長,這可是過去7年的平均值。

我們以6%的速度發展10年,再以4%的速度發展10年,再以3%的速度發展10年,一樣可以趕超他們,4%也是他們發展速度的兩倍了。

發達國家啊,請停下你的腳步,等一等你身後的中國人,如果你們停下來,我們就追趕的更快了。

3:中國人均工業產值2025年就可以接近發達國家平均水平

中國經濟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就是我們的GDP總量中,工業產值占的比例很高,33%,即使單單看製造業,也在30%左右。工業屬於第二產業,我們第二產業的比例比較高。

而發達國家是第三產業的比例非常高,現在發達國家的工業產值占其經濟總量,佔比最高的製造業強國日本和德國也就是20%左右,像英國,法國這些國家,已經下降到了10%左右,美國也只有12%。(數據來源: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官網,詳見我中國未來國運如何中的回答)

我們現在人均經濟總量是發達國家20%左右,但是我們的工業產值占經濟的比例是發達國家2倍以上,這意味著我們的人均工業產值超過發達國家的40%。按照現在工業產值6.5%的速度,到2025-2017年左右,中國基本可以趕上發達國家人均工業產值平均水平。

如果我們在最難的工業產值上可以在人均上趕上西方,那麼人均經濟總量趕上西方平均水平又有什麼不可能?畢竟發達國家不是個個像英美一樣金融業發達,工業不行了,可以靠華爾街和倫敦金融撐起一片天。

說起美國的經濟發展,由於去工業化嚴重,金融業膨脹,導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從2000年到2015年居然還下降了4%,而這期間美國經濟總量上漲了74%,錢都到華爾街去了,無怪乎2011年爆發了佔領華爾街運動。

一句話,中國人要有信心,我們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基本上就中國國內的各種發展水平指標和面貌,都已經是發展中國家數一數二,

各位吃瓜群眾,放眼全球,能不能想出一個綜合發展水平明顯比中國高的發展中國家出來?反正我是想不出來,發展中國家中做到第一流,再往前不就是發達國家了嗎?

我們已經站在了發達國家門口,堅定的走下去,而且速度還是世界最快之一,沒有理由不能成為發達國家。記住一個事實,每一天,我們都離發達國家更近了一步。


我覺得很難,我查了一下,目前全世界發達國家的人口總和大約是9.6億人。中國人口大約13.8億,比發達國家人口總和還多。 這麼巨大的體量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可以吊打美日歐,等於再造一個發達世界。拭目以待吧。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國變成發達國家。


知乎上普遍認為中國區域經濟差異巨大,北上廣深早已超過發達國家水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在幾年以前,歐債危機尚未爆發,那時的南歐國家經濟還算良好,那時的希臘,葡萄牙等國是被看做發達國家門檻的,那時它們的人均GDP在20000—25000美元之間。而今天我國最發達的京滬兩市人均GDP也只有17000多美元,連持續多年衰退的希臘都沒有趕上啊,談什麼發達國家水平!

有人會說「人均GDP算什麼,又不是人均收入」,那你一定不知道我國的人均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在全球排名很靠後的事實吧!

有人又會說「撇開物價水平談收入是沒有意義的!」,那你一定不知道京滬的房價已逼近紐約,而京滬的平均收入只有區區每月8000多元人民幣,比紐約人均收入的十分之一也高不了多少,是的,京滬的房價收入比絕對在全宇宙名列前茅了。

「不能只看房價」,那你可知道同品牌汽車國內售價也遠高於歐美?

「不能只看房,車這類大型商品」,那你可知道iPhone,iPad國內售價也高於美國?

「那是洋品牌啊」,那你可知道國內小麥玉米大豆這類食品原料的價格也高於美國?

「我又不吃這些,我只吃大米」,那你總吃豬肉吧,你可知道國內豬肉價格是美國的兩三倍?

「我又不吃豬肉」,喔,你為了爭辯要皈依伊斯蘭教了!


都2017年了,怎麼還有人拿人口說事。俄羅斯領土比中國還大,人口是中國1/10,俄羅斯有成為發達國家嗎??


題主的觀點有一定合理性,而下面有不同觀點的人也很多,然而除了少數的回答之外,大多數人都犯了一個經驗主義錯誤——把擁有14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龐然大物看做一個經濟上的整體了。

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淺見,按慣例先放結論: 如果希望14億人口的中國整體成為發達國家,確實像題主說的,難度很大;然而,中國的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口,達到頂級發達國家水準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這部分人口數量將有可能達到甚至超過3億!

實際上,中國的部分先發地區,已經初步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了,這些地區主要包括京津地區、滬寧杭長三角地區、廣深港澳珠三角地區。而已經接近門檻、有希望進一步發展達到上述水準的城市可能還有青島、廈門、鄭州、西安、武漢、成都、重慶等少數幾個城市。

首先看發達國家的定義,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又稱已開發國家,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另外,也稱作工業化國家、高經濟開發國家(MEDC)。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1990年人文發展報告》中提出用人類發展指數(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作為衡量聯合國各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標,HDI包括了三個指標: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和實際人均GDP,其最大值為1,數值越大,說明該國家的發達程度越高。下圖是最新的HDI指數世界地圖,其中顏色最深的被定義為發達國家,其HDI指數大於等於0.8,這類國家目前總共有51個。而中國屬於顏色稍淺一些的,發展程度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HDI指數看似科學,實際有不少問題,大家可以仔細看看這個圖,像俄羅斯、阿根廷、智利、羅馬尼亞等這些傳統印象中不是發達國家的地方也被列進去了。

除了上面的HDI指數之外,另一個常用的標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定的發達經濟體(advanced economies),目前總共有39個,如下圖:

IMF的定義可能更接近於我們常規認識中的發達國家定義,大部分是西歐的中小國家,北美地區有美國、加拿大,亞洲地區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區,大洋洲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這些發達國家中,人口數量超過1億的,僅有美國和日本,人口在千萬數量級的也僅有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一些體量較大的國家,其餘大部分都是些人口幾十萬、幾百萬的國家,跟中國的一個城市差不多。而上述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口加起來,才大約有10.3億人,比中國的人口總數還少好幾億!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整體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話,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總人口將翻一倍還多!這個任務絕對屬於史詩級的難度。

另一方面,作為考核國家和地區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人均GDP是一個衡量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參考。而由於中國人口數量太多,任何的人均指標,都不會太好看,2016年中國的人均GDP為8125美元,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人均GDP 達到1萬美元,是一個重要台階,意味著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而實際上,人均1萬美元的GDP,與老牌發達國家的相比,也是一個完全不夠看的數據,例如2016年,美國人均GDP 57263美元,德國42665美元,日本39052美元,連經濟嚴重下滑的希臘,都有17898美元。所以從人均GDP數據上看,中國距離傳統發達國家的差距,的確很大。

那麼,是不是說我們這輩子都跟發達國家無緣了呢?作者認為並不是,因為對於中國這麼大體量的國家來說,完全有更合適的路徑來實現發達國家的目標。請看下錶,這是一份最新的國內各城市GDP排名(前50),其中還註明了各城市的人口、人均GDP以及折算成美元的GDP。可以看到,除了部分城市沒有數據之外,總計有34個城市的人均GDP跨越了1萬美元大關,而且還有廣州、深圳、蘇州、無錫四個城市的人均GDP超越了2萬美元!(鄂爾多斯、包頭兩個資源型城市不計),此外,傳統發達地區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等城市距離2萬美元也並不遠。簡單統計一下,生活在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城市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人,換句話說,目前已經有超過3億人,初步摸到了發達國家的門檻,而北上廣深等部分人均收入接近甚至超過2萬美元的地區,應該可以算已經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了,而且隨著經濟發展,這部分地區的各項經濟指標還有希望繼續增長。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這些城市都是GDP排名比較靠前的城市,而中國的GDP在空間分布上,是極度不均勻的。下面是一張2014年GDP總量分布圖,GDP高的省份基本都在東部沿海一帶,而中西部省份明顯要差了不少。

http://weixin.qq.com/r/QHXy-S3E0hOthzyenyBk (二維碼自動識別)

而下面這張NASA的夜間燈光分布圖,可能更加直觀的表示出各地區的人口密集度和經濟實力差異,燈光最密集最亮的地區,正是人口最密集、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

(感謝 @UC1.67 朋友提供的高清圖,我重新把部分重要城市標註了一下,可以點擊放大)

綜合上面的GDP數據和空間分布,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結論:中國的部分先發地區,已經初步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準了,這些地區主要包括京津地區、滬寧杭長三角地區、廣深港澳珠三角地區。而已經接近門檻、有希望進一步發展達到上述水準的城市可能還有青島、廈門、鄭州、西安、武漢、成都、重慶等少數幾個城市。

至於其他地區,也許能夠在整體經濟發展下,自身取得一定進展,但想實現逆襲,趕上甚至超越上述先發地區,其機會是微乎其微的。因為上面那些先發地區之所以成為先發地區,並不僅僅是運氣好,而是由於自身的良好地理位置和資源條件,加上正好趕上大學擴招、人口流動、城鎮化的千年大機遇,才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更不用說像江南一帶自古就是經濟繁盛的地區,興盛了上千年。後來者想趕上這些地方,難如登天。

更殘酷的事實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老齡化社會越來越近,城市對勞動力人口的爭奪也愈加激烈。前一段時間網上有一篇文章非常火爆,這篇文章題為《逃離你終將衰落的家鄉》,文章以各省人口流動的大數據為依據,得出了一個殘酷的結論:

大都市就像抽水機,不停地從落後省份抽取勞動力,或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就會像今天的日本一樣,無數村莊和城鎮凋零衰敗,但東京和大阪都市圈繁華依舊。在人口負增長的時代,大都市將毫不留情地吸干周邊地區的血液,以便自己能夠生存。殘酷嗎?不,因為這是年輕勞動力自己用腳(投票)投出的結果。 大都市擁有優質的政治資源、商業資源、教育資源、人力資源……這些優質資源吸引著無數優秀的年輕人,而優秀的年輕人將推動大都市的繁榮發展,從而讓大都市獲取更多的資源,於是形成了一個優勢迭代的良性循環,這就是馬太效應中的強者愈強。

近十幾年來,大學擴招帶來了大量的高素質人口流動,而這些人口由於薪酬待遇、生活環境等種種因素,在北上廣深為代表的大城市聚集,造就了數量驚人的富裕階層,也產生了強烈的馬太效應,不斷的從周邊落後地區吸收精英人才和勞動人口,而落後地區由於人才和勞動力大量流失,缺乏後續發展動力,逐漸淪為大城市的市場和勞動力、原材料等資源供應地。以作者身邊的樣本為例,小學、初高中同學裡,沒有上大學的,基本都留在當地就業,或做生意、或靠家裡的關係進入體制,而上了大學的,部分來到京津、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另一部分則在家鄉所在省份的省城或者周邊省份的省城就業,相信這種現象絕不是個例。下面這張人口流動圖,也很形象的說明了經濟發達地區對人口的吸引力。

也就是說,不久的將來,中國將逐漸呈現出一種二元化的趨勢。一部分地區,就像是傳統意義上的發達國家,經濟、文化、教育、醫療等各種方面完全向發達國家看齊,如果你有幸生活在這裡,恭喜你,你就是發達國家的一員;而另一部地區就比較倒霉了,雖然也能不斷的得到一些政策上的照顧, 得益於全國一盤棋的發展規劃,也會有發達國家標準的高鐵、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礎設施,但是經濟總也難有起色,沒有大量的工作機會、也沒有發達地區那麼公平透明的商業環境,這是典型的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如果你在這些地區的話,還是想辦法閃人吧,不過在去發達地區之前,你要先衡量下自己,有沒有能力在發達地區立足,這就引出下一段話題。

(Note:給那些打算選擇未來職業發展地方的朋友們一點提示,國家其實已經非常明確的提出了建設國家級中心城市的規劃: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這些地區明顯是未來國家繼續重點投入資源發展的地區,去這些地區發展,將會更容易站在風口上,此外傳統的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強市如深圳、南京、杭州等仍然還會是很好的選擇,而內地新增的幾座中心城市將會是那些不願遠離家鄉的人的好歸宿。)

在中國的大城市立足,絕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因為中國的大城市存在著明顯的篩選效應,與歐洲發達國家區別很大。以典型的歐洲發達國家為例,人口大概幾百到2、3千萬人,在這種國家,往往存在著較高的福利,也就是說,就算你很不上進、混的很慘,也有國家給你兜底,每月發摺合人民幣幾千甚至上萬元的低保,懶漢也能衣食無憂。然而在中國,是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的。中國的大城市,存在著殘酷的篩選效應,高昂的房價和物價,將把一切不能適應的人清掃出去,留下的,都是經歷過千錘百鍊的精英,只有能夠在這裡頑強生存下去的人,才具備大城市所要求的高生產效率,才是滿足這些城市發展所需要的人才。而就算你是大城市土著,如果跟不上城市的發展腳步,也會被高效率的拆遷重建機器給清洗出大城市的核心地帶(這個事情上, @溫酒 有發言權)。從這個角度講,中國的發達城市雖然略顯不人性化,可同時也把效率發揮到了極致,這也正是其自身能存在的根基。

最後一點啟示,美國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世界最牛逼的國家,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它是一個移民國家,通過吸納全球的精英人才,發展成一個無人能夠匹敵的超級大國。而我國隨不是移民國家,但我們有14億的人口,這麼大的人口基數,所能產生的各行業精英絕對也不是個小數目,而通過地區發展的差異,將本國龐大的精英人才進行篩選、彙集,在各方面條件優越的大城市給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產生規模效應,也許是另一種絕妙的發展思路,可以看做是低配版的美國人才發展戰略。

————————————————————————————————————————

對於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其實對於國土面積很大的國家來說,是個普遍問題,絕非是中國個例。下圖是美國2013年的GDP分布圖,黃色部分的GDP佔全美的50%!


還是要看看政府規劃。

中國政府計劃在2021年,人均GDP達到12000美元。

2049年,人均GDP30000美元。

(《中國2049戰略》是2049年達到155萬億美元,人均10萬美元。

黨在十八大中提出: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那些說估計的太樂觀的,唐太宗說過: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一個中國人,如果連自己國家當世界第一的目標都不敢有。連自己都認為自己不配成為發達國家的人。用各種方法來證明、說明、表明自己低人一等。有意思嗎?

2021年目標人均GDP12000美元,據計算,從2017~2021年均GDP增長在6.4%就可以實現。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2016,人均8000多,到2049年還33年,翻兩翻,年均增長率4%不到。

你們連想都不敢想?

2021年,中國邁過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政府計劃在2049年,建國一百周年的時候,實現人均GDP到30000美元,怎麼衡量都是發達國家了。

這個還是保守的說。

大家在網上搜《中國2049戰略》

看以往的歷史,中共中央定下的目標,只有超前實現的,基本沒有沒實現的(房價調控是例外啊)

我還是相信中共的。

…………………………贊同過2K了,謝謝大家,針對評論區,再多說兩句題外話……………………………………

在公司里和社會上,往往有這種人,只要定了任務和目標,完全不去想怎麼完成。先抱怨客觀條件,然後諷刺挖苦定目標和任務的缺心眼定個不可能的目標,不考慮實際情況。

專門負責牢騷怪話,挑毛病、講困難一個頂好幾個。

主觀的、客觀的、歷史的、現實的一套一套的。

真讓他負責,屁也不是。

這種人每個公司都有,每個人都能認識幾個。

說實在的,如果沒困難,要你幹嘛?養著吃肉嗎?

哪兒沒困難?

做什麼事能一帆風順?

我是做銷售工作的,經常有人說公司設備問題、技術問題、售後問題總之就兩問題:這也有問題 那也有問題!

但是,好好想想,如果都沒問題,要銷售人員幹嘛?

你產品好、品牌好、質量好、售後好、服務好……樣樣都好,還用銷售人員嗎?

每個國家、公司、家庭、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人無完人。

有問題應該去儘力彌補,抱怨有用嗎?

像原來的Iphone,中國大陸不賣,走私、託人買回來!

如果你提意見是為了改進,那是應該的。

你自己拍拍良心(如果有的話)你提意見是為了公司改進還是為自己無能找借口?

工作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做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是應該去努力,還是抱怨是你的選擇。

你的選擇會導致你的境遇!

想想吧,是不是這樣。

言盡於此。

不想和誰辯論。

……………………佔用大家富貴時間,謝謝…………下面是原答案……………………

至於什麼世界承擔不起14億人成為發達國家什麼的,就問一句:你是哪國人?

地球承擔的起3億美國人開大排量車,從來不關燈、關空調、食物超過4個小時就扔掉……超級浪費的美國人。

憑什麼就承受不起從小被教育隨手關燈、節約用水,不要浪費糧食,把廢舊衣物捐給別人,身邊廣告全是:「不要讓地球上最後一滴水是人類的眼淚」的14億中國人?

地球什麼資源承受不起?

石油,70年代美國總統就說石油人只夠用50年。

石油最高100多美元。這兩年石油最低23美元。

隨著頁岩油頁岩氣的開發,能源根本不是問題。

還不提:核電站、核聚變、可燃冰。

中國和世界的水力發電資源也遠遠沒開發完,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生物發電、生物汽油……這些能源都在發展。

礦產資源更是如此。

糧食中國現在14億人,到2049年就算20億人,糧食消耗不會變多少,但是肉類需求會大量耗費糧食。

也只是增加了市場。

美國做為最大的糧食出口國,耕地是輪做的。

隨著轉基因、農業科技的發展,糧食絕對不是問題。

還有什麼資源是承擔不起的?

14億(20億)人均GDP3萬美元的市場,想想吧,多麼美好的前景。

。。。。。。。。。

正好前兩天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聽講座,拍了些PPT的照片……

對人力和中國經濟補充說明一下…………………………

最後放一張自拍丑照,證明一下聽講座的是我季幾。如果有在場的私信噢!

現在已經不是古代了,沒有經濟學。古人認為土地出產是有限的,社會財富也是有限的。

看看日本,1.2億人,國土面積37.8萬平方公里。

住在沒有資源、地震、海嘯頻發的島上。

人均GDP3.2萬。

中國面積是日本的20多倍將近30倍。

人口是日本的10多倍。

憑什麼日本四個小島能承受1.2億人均GDP3.2萬的人。

中國,5000年文化、960萬平方公里、有勤勞勇敢的人民、積極向上的傳統、尊重知識文化的習俗、強有力的政府……就不能成為發達國家?

憑什麼?

「誠宜開張聖聽,不宜妄自菲薄」《出師表》

這是最好的時代,和平、安寧、給每個人機會去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每個人的努力匯成一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必然的。

你們可以牢騷滿腹,怪話連篇,怨天尤人……

還好,中國的前進並不由你們做主。

毛主席詩詞鎮樓。

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中國人依然堅信「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祭黃帝陵 》 · 毛澤東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

胄衍祀綿,岳峨河浩。

聰明睿智,光披遐荒;

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

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

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

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

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

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

萬里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歷險夷;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

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

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

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

此物此志,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

實鑒臨之,皇天后土。


會與不會,就在我輩能否戒驕戒躁繼續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我覺得大概率事件是會的。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仍不過時,永不過時。


對於為什麼我說利用知乎利用腦殘粉賺錢的是雜碎!這是解釋,隨便攻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158004/answer/169399000

什麼叫發達國家?從前當你從首都機場飛到肯尼迪機場的時候,你都會感受到什麼叫做從第三世界的機場到第一世界的機場。但近二十年來,人們在往返於美國日本歐洲與大陸的時候,更多的感受是從北京到上海和諧號以350公里的時速飛馳,但從東京到大阪新幹線的速度卻很少超過250公里,在德國的一些城市當地號稱正在大力建設智能城市但那裡的互聯網技術還趕不上北上廣。三十年前當中國人到美國時會被機場高速公路超市摩天大樓所震撼,對於今天的國人來說這種視覺震撼已經蕩然無存。

於是乎,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擁有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呢。怎樣才能是發達國家呢,發達國家大家都是怎麼定義的呢?其實發達可以用很多指標來衡量,例如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收入,人均壽命,識字率,工業化水平等等等等,如果拋開國家,政治,民族這些情緒化較容易撕逼的因素外,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已經存在一些判斷的方法,你們來看一看。

判斷是否發達其實就是三種發達國家不計成本的付出

首先,是為弱者的付出,正如短板理論那樣決定一個水桶的容量不是最長的擋板而是最短的那塊,我們評價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判斷標準不是強者的地位,而是弱者的地位,比如在德國,公交車到站後會利用液壓側傾車身,方便腿腳不便的老人或殘疾人上下車,在東京地鐵車門上會刻有盲文,告訴盲人所在的車廂位置,在東京紐約的市中心黃金地段建有提供低收入人群的廉租房,而這些地段完全可以效仿大陸獲得極大的利益。為弱者付出這首先意味著成本收益完全不成比例的付出,也就是讓強者為弱者買單,反之追求過度的經濟利益,由弱者為強者買單,這就是不發達的表現。這種例子絕大多數人都可以成為例子被舉出來。

其次,是為細節的付出,注重細節品質而不是宏大的外觀政績是很多發達國家的共性,東京成田機場不如首都機場現代化,但人家的公共廁所堪比北京的星級酒店,雖然中國三線城市的高樓大廈都不遜色於東京,但是日本的小城鎮都可以做到直飲自來水。為細節的付出,意味著急不得,經濟發展可以很快,但社會發展是需要耐心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干,不是盲目的為了這個領導在任期間的政績而成為犧牲品。吹噓高樓大廈硬實力,忽略人民生活品質的軟實力,這就不是發達國家的心態。

最後,就是為未來的付出,在德國一個12萬人口的小城鎮能夠擁有兩所大學,上百名教授,而在國內百強縣的江陰,36家上市公司,160萬人口,卻沒有一所真正的大學。在油價比咱們便宜的多的美國,為了環保賣出了160萬輛豐田混合動力普銳斯,在德國為了支持綠色電力,過去十年電價翻番,所有這些看似沒有經濟理性的行為,實則都是為了未來付出。

落後的高鐵網路,陳舊的基礎設施,低矮的建築,很多發達國家沒有我們想像的發達,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發達,發達的建築,發達的交通,發達的技術,這些都只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工具,而不是追求的目標本身。

發達的定義絕不能是新聞里的官話,絕不是某些答案列點數據出來標榜北上廣深就叫發達了,那是屬於權貴們的政績,那叫紅色榮耀,那是與你無關的發達。只有當發達即是人民的幸福時那才是屬於你我的發達,那才叫人民幸福,國家榮耀。

部分內容數據摘自照理說事的媒體報道,而據剛剛的了解,照理說事的報道來自於張維為教授,在此聲明。


推薦閱讀:

中國和以色列的關係是怎樣的?
中國進入家天下的男權社會之後為什麼仍然長期帶有女性氏族的標誌——如」姒「、「媯」、「姬」、「姜」、「嬴」、「妘」等帶有「女」字的姓?
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日本?單純因為歷史?
如果兩岸統一,台灣省的國民黨,民進黨等其他黨派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中國有哪些世界領先的產品?

TAG:經濟 | 國家 | 中國 | 發達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