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認知科學專業前景怎麼樣,如果從事相關科研工作是否會與其他基礎學科一樣慘淡?


要是簡單說一句,在整個科研領域,腦與認知科學作為一門學科是非常令人激動和有前途的,如果跳開科研領域橫向和所有進行比較,那似乎更應該問科研和別的行業相比前途如何?

另外,以上我說的,包括很多人,都混淆了學科和行業這兩個概念。比如,腦與認知科學是一門學科,和物理化學等等一樣。這個學科可以去對應很多相關的行業,同樣,一個行業也可以有很多不同學科背景的人來從事。

所以題主最好不要去想一個學科有什麼前景,而是去想未來有什麼行業比較有前景。再根據這個行業需要的能力,去選擇性獲取相關學科的知識。

睡覺前簡單說幾句,以後有空繼續寫。。


如果不是抱著科研的心態去從事研究工作,無論什麼學科你這一輩子都會慘淡。


來混吧,中國這個領域裡,魚龍混雜,數學、認知神經科學、計算機都一竅不通的人都在這個渾水裡撈魚。聽得名頭挺響的一個專家,結果是半路出身,沒什麼專業訓練的比比皆是。理論假設像鬼扯,實驗設計就是花錢掃描,數據處理就是瞎建模,論文就是套模板。反正好多一兩分的雜誌,等著你給錢養著他們。找找關係,弄點兒門路,勇敢地來混吧。

如果你是真心喜歡認知科學。千萬別來,不然就出國。不然你會讓那些業餘的,卻卡著資源的,把你給氣死的。


1. Neuroscience現在真是挺火的。

2. 但如果想做研究,還是得自己喜歡。當你真正喜歡並且想做一門科學的時候,前景什麼的都是浮雲,光是泡在這個研究里就真心覺得爽翻天了。如果你沒有那麼喜歡這門學科,那前景再好也沒用啊,前景這種東西都是所謂的大趨勢,是很難降臨到每個從業人員的幸福感上的。

3. 身邊有直接做neuroscience研究的同學,也有做psychiatry然後聯繫到neuro上面的,也有做neuroscience和genetic相關的,也有做neuroscience和醫療器械的,方向還是挺多的。

4. 歡迎交流。


腦科學將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六大前沿科技趨勢一直,這不是我說的,是歐美各國加我國各種高大上的預測機構說的。

國內外心理系基本上已經全部轉向腦科學研究。新興的腦科學研究機構都處於快速發展狀態。

近幾十年,腦科學成果發表數量一直是指數級增長。

以這樣的發展態勢,我們預計10年之內,必將出現一個腦科學應用的巨無霸公司。所以,我們創業...

所以未來不是慘淡,是大繁榮。


外行搬運

2013年4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啟動「大腦基金計劃」。該計劃將從2016年起,總投資約45億美元。科普大講壇上,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神經科學學科主任威廉·莫布里介紹了美國「大腦基金計劃」的路線圖。該計劃將歷時10年,分為兩個階段:前5年著重開發探知大腦的新技術,如功能性核磁共振、電子或光學探針、功能性納米粒子、合成生物學技術;後5年力爭用新技術實現腦科學的新發現,包括繪製堪比人類基因圖譜的「人類大腦動態圖」。

在美國宣布啟動「大腦基金計劃」前,歐盟已於2013年1月啟動「人類大腦計劃」,將在未來10年內投入10億歐元。今年4月,日本的腦計劃也宣布啟動。瑞士洛桑理工學院教授歐利佛介紹,歐盟「人類大腦計劃」的研究重點除了醫學和神經科學外,還有未來計算機技術。這是因為,人腦思維活動都是由電信號構成的,這些信號能量極低,而且傳輸空間很小;與之相比,人類發明的超級計算機能耗很大,而且體積也大。「如果我們弄清人腦電信號的傳輸機制,就有望開發出模擬大腦機制的計算機。它的功率可能只有幾十瓦,卻擁有媲美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歐利佛說。

同時,中外專家認為,「腦計劃」比「人類基因組」難至少幾百倍,所以這個計劃更需要國際合作。歐利佛用「拼圖」的比喻表達對國際合作的期待,他說現在的「腦計劃」就好像500年前那個一片空白的地球儀,人們得從全世界水手的手裡把地圖收集起來拼成世界地圖,美洲還沒有被發現,所以是空白的。大腦中的細胞數量多達上千億個,相當於整個銀河系總數,即便定位一個1毫米長、2毫米高的大腦截面圖也需要超級計算機工作一整天,如果全世界科學家能夠把他們的數據共享在大腦「地球儀」上,那麼這幅「腦地圖」的進展將快得多。

專家表示,美國和歐洲大腦計劃的研究方向具有互補性,具備合作的基礎。兩位外國專家特別希望中國大腦計劃啟動後,與美、歐科研團隊開展合作,譜寫繼人類基因組計劃後又一段國際合作佳話。

人腦工程研究意義重大

人腦工程計劃對人腦的研究、相應技術研發以及人類重大疾病的攻克至關重要。這項技術首先立足於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腦部疾病的診療,此外還可揭示人腦之謎,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有望促進人工智慧、機器人和神經形態計算系統的發展,奠定醫學進步的科學和技術基礎,有助於神經系統及相關疾病的診療及藥物測試。

「人腦工程」推動新興學科發展

人腦項目的核心是信息和計算機技術。該項目將開發能夠實現神經信息學、腦部模擬和超級計算的信息和計算機技術平台,以集合世界各地的神經科學數據,並整合於統一的模型來模擬人腦,比對生物學數據並與全世界科學界共同分享資源。最終目標是使神經學家能夠將基因、分子和細胞與人類認知和行為連接起來。

人腦工程產業規模增速快

腦科學是目前生物醫學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研究領域,技術門檻高、應用層面廣,未來該領域有望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的新藍海。有研究報告顯示,自2009年以來,人腦工程領域的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12年相關產業規模約為10億美元,2020年有望增長至60億美元。

人腦工程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

目前,國內醫藥企業涉及這一領域的較少,我們將「人腦概念股」劃分為:1)人腦研究,主要為復旦復華;2)人腦疾病藥物,主要為西藏葯業、華海葯業;3)人腦疾病治療器械,主要為冠昊生物、陽普醫療、航天長峰等。


黑色光明!如果可以窺探別人內心世界!


和你一樣想問這個問題,剛剛看各路大神黑生物…鍾愛神經科學 不知前景如何。不過既然熱愛,關前景什麼事?但是還是會有所顧忌…唉


選對方向就沒問題,必須與四大類工程學科群相聯繫的腦與認知學科:工業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如果你要跑技術,是走不出這幾個學科的影響的。

========================

2017年底更新:

最近一份工作獲得的消息是中國腦計劃將於18年3月份公布。總得來說是一體兩翼,一體是研究就不管了,兩翼一個是腦疾病(精分、阿茲、自閉、抑鬱),另一個是類腦智能(涉及智能晶元、機器人、基礎軟體-領域參考國家核高基項目)。你會發現四大工程學科中除了工業工程和土木工程,機械和電子信息都或多或少參與到其中。

這裡強調下集大成的學科-生物醫學工程:包括電子信息(軟體、硬體、演算法),化學工程(生物材料),機械工程(義肢)。

這裡建議本科先以上述某個方向(特別是電子信息工程),兼修心理學(最理想不是心理學,最好是生物學),然後再轉換到生物醫學工程或神經生物學上來,是相當理想的。不過實習經驗更重要。

我現在想去國外深造,國外高校卡專業所以選擇相當有限。所以一定要選對專業。


慘淡。你看生物依然慘淡即使酶,抗體,已經產業化。還是弄不起來的產業。

腦科學目前一件能產業化的產品都沒有。


是。是否慘淡就是看你能做出來的產品能否滿足市場經濟下市場的需要吧,以生物研究那種長周期,高投入低產出,你說呢?


推薦閱讀:

「我」這個意識在大腦內的許可權有多高?
有些非基督教徒一走進教堂、一聽到教堂的音樂,眼眶就會濕潤,這是為什麼?
大腦是如何處理音樂的?對聽覺神經來說,有旋律的樂音和隨機排列的音符有什麼本質區別?
神經美學( neuroaesthetics )在目前為止有哪些有趣的研究成果?
多重人格的大腦和普通人不同么?

TAG:認知科學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 認知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