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那種說老子提倡閉門造車知天下的論調我覺得可能是誤讀。求賜教
謝邀。
這種問題最適合能做到知天下,見天道的聖人來答。其餘的理解只能說是臆測,因為沒做到啊。 但我也不是阻礙大家思考。不過關鍵要循序漸進,踐行而知才是真實的。
道德經大部分的話是寫給聖賢的。這句話跟著的是「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
所以「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話在描寫聖人的能力。不是聖人,做不到這點,何必強猜呢?把這種能力矮化成算卦和所謂客觀規律都不是很靠譜。見天道,從某種角度來講,是很直觀的。哪還用算?知天下或許要演算一下。但也非占卦可一言蔽之的。天道有常,但事無常。除非見之,否則所謂客觀規律必然很多時候不好用的。三體問題都沒有確定解,何況此事了?所以客觀規律也不能算是合適理解。
我想說的是:「經典不是課本。完全不是一回事的。硬來是不符合教學規律的。」^_^。
古人寫書是有規矩套路,內在邏輯是他們對自然認識的而進行描述的邏輯,恰恰不是人為修學的邏輯,所以絕非是一種系統給後人修學的角度。這是後來往往有師說伴隨,抽絲撥繭,循序漸進的原因。再後來這些都被亂七八糟的自以為是的人搞的很混亂了。就成了這樣。
我師父當年和我講的很清楚:「沒到XX之前,千萬不要自稱有道,即便到了也最好別提。他說這世上沒有什麼人有資格稱有道的。」自以為正宗,自以為有道往往是離道萬里。^_^。後來我才慢慢理解他說的話。都只不過是在探尋之間的人。所以一般我們對道德經都不會做確定性的解釋。或者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深入一些。而我現在教給學生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要自比聖賢,要謙虛,要明白和他們的差距,才能真的向他們學,從簡單之處做起,但不可貿然代入文中。這樣自大不自覺的油然而生,對進學殊無益處。
聖人沒有變成聖人之前,只怕靠著天道酬勤才至聖配天,無一不是秉著惟精惟一的修身治學吧。太上老子守藏柱下治學不知多少年,才著了五千字;莊子遊學百家,追求大道,孜孜不倦,視富貴功名為糞土,專註於此,方有這等水平。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博古精微,絕對是好學之典範。世人不看這些過程的積累,就盯著人家不自覺言語體現出來的境界對照,基本是小學生強解博士課本啦。學問淺薄,身心錯敗,名利熏心,遠離自然,又有何德何能以己度之?然後幻想著自己如何,下意識自我代入,是不是有點太發夢了呢?
很多道德經上的話,既不是吹牛,也不是深奧要轉多少腦子的東西,就是山頂的風光的描繪,你在山腳下怎麼琢磨都是差很多的。不可言說,是你沒法想像的意思,你完全難以體會的,你生命中沒有任何經驗可以模擬的東西,是不是說了你也不懂呢?所以道門知行兩條走路,但以行而知之為實。此為不虛之學。
參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03441/answer/68972231
漢末魏晉以來,有一種大而不當的解經趨勢,是對漢代經學的反動,也就是後世所謂的六經注我。其實從王嗣輔前後就大範圍開始了。做不到,摸不到邊,瞎琢磨,看似玄言,其實曲解,這一切往往由自大開始,一步沒走對呢,已經幻想山頂風光,指東道西,虛而不實,空言其大。這種我門中有一種比喻,不說了,太刺激自尊心啦。^_^
論語里有這麼一句話: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聞也;夫子言天道與性命,弗可得聞也已. 」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夫子不直言天道與性,難道就沒有嗎?子路踐行不足,不敢多聞,就是這個道理。
等能你摸到天道邊了,你知天下皮毛了,再研究這話也來得及。八竿子打不著,剿說戲論,孰不可取。讀書治學是有順序的。能力鍛煉一樣是有技能樹的,雖說不見得人人如此,但畢竟大範圍的人都是有一定共性的。課本不同於經典的。莊子老子都不是這麼讀的。
拜託稍微正經一點。先恢復恢復人作為自然生物的本能,再來研究不出門,不窺牖吧。治學修身還是以嚴謹為要,想當然可以寫很多,但意義對修道人來說不是很大吧。
《道德經》言極儉,義極深,最厲害的就是看似都是大白話。沒有什麼深奧,但這是直白描述一些常人夠不到的現象。絕非臆測能理解的。很多刻意的解釋其實是硬來,走不到那附近,就是拍腦袋。我們和哲學家不同的。思維固然要,但思而不學,學而不行,一樣都沒用。學而踐行,才會真的一點點深入理解進去。思考本身就應該包含在行動當中。
此書寫給關尹子,孔子這樣已經是聖賢人的。所以不到那個地步沒法深刻的理解,他們離山巔不遠,遠遠已經看到絕頂風物,所以一讀之下,自然知道說的什麼,這路怎麼走了。好比有人在山頂和你說,前面有個峭壁,你要左腿踩住哪裡,右腳如何才能登上來,沒見到這個岩石之前,真的很難明白他在講什麼,大體知道不過是些印象,而若是先入為主,往往錯認別的小石頭就是這個峭壁了,止步於此,那絕對不是啥好事吧。
一般人當然也可以讀,因為即便就是刮點金粉,也足夠喝一壺的了,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哈。^_^。但別用來塗臉上,吃到肚子更合適些。凡有所得,千萬別以為自己理解已經到家了。差太遠了。來不來就要比肩聖人的惡習已經深入骨髓。解經也得有差的不太遠的能力吧。相差太遠,那真的說夢一般。學點基礎的,踐行之,體會之,五年十年之後,再讀再解都來及的。
好吧,我要承認我跑題了。^_^對不起哈。^_^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萬事萬物,再複雜,也是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的,摸透了這個規律,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看似複雜的事物,背後的模型其實都大同小異。 所謂「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其實無非就是說能不能看透複雜事物背後隱藏的這個簡單的「模板」。而能做到這一點的人,未必是當下的「聰明人」,而是一些「純粹人」,所謂純粹人,其實就是一些內心簡單純樸的人,這種人往往看似老實忠厚,現代人都認為傻,其實他們不傻,正因為內心私慾少,所以才能看透複雜問題背後的簡單道理。比如最近知乎上討論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一個匿名答案裡面說到的的一句話
在他當年走馬上任第一天,我媽,我外婆,我爺爺等一乾親戚就這樣提醒他:
「你千萬、千萬不能貪。別人在當地皇親國戚、樹大根深,出了事有人保。而你農村考出去的,什麼人都沒有。你要犯了錯,有什麼事肯定第一個拿你樹典型。」
這就是「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以前人們常說什麼「山野聖賢」。什麼是山野聖賢?這種老農民就是山野聖賢。一輩子沒出過山村的老太太,往往能夠用很淺白的話,一語道破天機。
而很多聰明人,恰恰都是栽在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上的,因為他們大場面、大世面見得多了,往往就容易對這些「簡單的大道理」一笑了之,等到出事的時候才追悔莫及。這就是「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越是見多識廣的人,越是容易把僥倖當成必然,把必然當成偶然。
弘一法師曾說:「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一失言,而禍不及;偶一失謀,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
我相信很多人看了這段話,都會發出不屑的笑聲的。
不笑不足以為道嘛!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這一段比較難的是「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這幾句話,和我們的常識是相違背的,有些人理解不了,就懷疑一:老子在瞎說;二:老子恐怕有什麼千里眼的特殊能力。
如果你這麼想,就是老子說的「其出彌遠,其知彌少」了,這就和大部分「堅持」科學主義的知友一樣,學習研究各種現象,最後研究到死胡同里,一輩子拔不出來,離根本的大道越來越遠了。
有兩個觀念我覺得很重要,希望大家能理解:
第一:道是整體,無處不在,無所不包;
第二:科學的道理是道展現出來的一部分,但科學不是道,道也不是科學;
任何人要強行把道進行片面、割裂的理解,或者希望用科學方法來研究道,最終都會勞而無功,一無所得。
你可以把道替換為「真理」,替換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替換為「那個不知道叫什麼的東西」,但不要把道理解成某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超能力。
破除了這些錯誤的認識,我們再來談上面的四句話。
首先老子肯定不是說他能隔空視物,能展現千里眼的能力,能跟間諜衛星一樣拍攝全球的圖像,老子活在世上他就是個凡人,和你我一樣是血肉之軀,從未展現過特別超能力,如果他展現了超能力,那他就不是老子,而是耶穌,或者別的宗教的神,先知。
記住,這是先秦道家偉大的一點,就是破除虛幻,不搞神秘。
其次我們再來理解,不出戶,知道天下,知道天下什麼呢?老子知道的是天下的分裂與統一, 戰爭與和平,無不是「道」所主宰,所驅動, 所有天下人、事、物無不包括在「道」的運作之中,如果有這樣一個認識道、學習道、體驗道的學者, 那麼藉由他對於道的理解,即便足不出戶,也能憑藉對於自身周圍環境變化的觀察,而體察到天下大勢的變化,因為道是整體的,我們習慣性講述的「蝴蝶效應」,在一個睿智的道家學者眼中,也是能做出同樣的思考與判斷的。
那麼「不窺牖,見天道」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天道無所不在,並不是只有觀察天才能體察到天道的運作,如果只有觀察天才能體察到道的運作,那麼道就受制於天,而不是一個整體的概念。
接下來老子告誡讀者,「道不遠人,人自遠道」,與其費心費力的周遊遠方,不如靜默於心,以觀天道的運作。
所以聖明的人,不遠行卻能知道事物的發展,不用眼目卻能明察秋毫,不刻意而為卻成就功業。那都是因為他遵循了「道」,並踐行了「道」 的結果啊。
後世的《推背圖》《皇極經世書》《燒餅歌》,都是繼承這一思想的產物。(注意我並沒有說這些都一定是正確的)
附錄一段 :
《道家密藏黃帝內經》上經.知辧 之 談無語注
故見見者。有。非見見者。不見見者。有。
所以知眼見心見者。為有之範疇。不知眼見心見者;知眼見心見而不用者。亦屬有之範疇。非不見。見者。心神一體,如鏡反照,渺渺乎忘神所在,是真見者。不見。見不見者。見見不見乎。見不見見焉。
有物不能目見。能見此不能目見之物者,能知其所能見不見乎?知藏而不用,神乃不絕焉。
說閉門造車,是因為對宗教缺乏基本的了解。
所有宗教修練的內核都差不多,即暫時停止自我意識(主要在左腦),開啟某種更高向度的體驗、意識(偏右腦)。
比如佛教叫入定,即去除雜念,達到萬念俱空,這時,就可以體驗到更本質的存在。佛教派別多,具體方法也很多,但大體如此。
道家也差不多,只不過一般稱為「內觀」。
印度瑜伽、伊斯蘭教蘇菲派等神秘主義修練都是這樣的。
佛、道兩派的方法可能都來自於更古老的地方,比如印度。
這也是世界各大宗教數千年前就已經共通的方法。
A·赫胥黎的《長青哲學》,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經驗種種》十六、十七章,都是講這些。
關於這些問題的解釋,可以看看這裡:
道德經講了什麼?為什麼它被推崇?老子的新維度超個人心理學《道德經》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這一章,並不是很好理解,因為與我們的「常識」相悖。我們認可的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老子卻說「不出戶,知天下」;我們推崇的是「知行合一」,老子卻說「不行而知」;我們信奉的是「眼見為實」、「親力親為」,老子卻說「不見而名,不為而成」。所以要想理解這一章,就需要打破我們的慣性思維。
戶,是門戶,是我們身心的居所;牖,是窗戶,是我們窺探外界的通道。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這個「所」,其實和這裡的「戶」是一個意思。「不出戶」,正是為了「不失其所」。
莊子說:「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槁梧而瞑。天選子之形,子以堅白鳴。」(《莊子·內篇·德充符》)
意思是:現在你的心神就好像躍出湖泊的湖水一樣,脫離了自己的神之「柢」;精力就像往外疾發的箭矢一樣,脫離了自己的身體。依靠在樹榦上殫精竭慮地吟詠,休息的時候還要抱著槁木製成的琴不放手,天賦予你完好的形體和內在,你卻因為追求「堅白論」之類的詭辯之術而損耗它們。
老子也說「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鞏固自身的根本謂之「深根」,執守自己的本源謂之「固柢」,如此方能得以長久。而如果輕易就讓自己的心神脫離內在的居所而渙散,讓自己的精力脫離身體的居所而耗散,又怎麼能長生呢?
「不失其所者」,方能長「久」。所以老子又說:「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守中」,方是久視長生之道。道家高人為何往往精神內斂樸實無華,修為越高,就越像一個平凡人?原因在於此。
「多聞」,為什麼會「數窮」?在這老子是為了講述一個道理:不要被外物複雜的聲色變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因為它們是無窮無盡的。一顆石頭,隨著觀察角度的不同,能得到無數不同的形象。知識取用於萬物,隨著認知角度的不同,推陳出新而無窮無盡。
所以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內篇·養生主》)把有限的生命耗費在追逐無窮的知識上,窮其一生也不可能成功;把眼光專註在事物的外在形貌上,就會被無窮的聲色變化所迷亂。這類事情幹得越多,與道偏離得就會越遠。
因此老子說「不出戶,知天下」——不要脫離自己的根本,走出自己賴以生存的門戶,而去向外追求那些複雜的經驗見識,恪守住天下萬物的本源即能知曉天下;「不窺牖,見天道」——不要被外物複雜的聲色變化迷惑,而去追逐表象,把握住天下萬物的內在規律方能明知天道。無他,不「外」出而守「中」也。
道行天下,處處都是道的運行呈現,並不需要通過你自己的踐行來知「道」,所以老子說「不行而知」。道行天下,「無有入於無間」,無處不在,所以即使已經「知」道,也不需要用自己個體的力量去「替天行道」,自有道來行道。「自有司殺者殺」,而並不需要人為去「代大匠斫」。
就像沒有任何藥物可以代替人體運行一樣,也沒有任何人能「替天行道」。我們要做的,只是「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只是把人偏離道的部分重新糾正回「中」,也就是道所在的位置,而後自有道去通行。所以老子說「不為而成」。
「不為而成」,是因為藉助了道的力量。人如果只運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最多也就只能發揮一個器物的作用。而作為一個器物,容量終究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去承載萬物,去取得天下。正如把腦袋當成一個器物,而致力於「學」,那麼窮盡我們一生,能裝下的知識終究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去知悉天下。
知識是表象,是枝葉,枝葉當然繁茂;道是本質,是根源,所以很簡單。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無窮的表象,就等於在相反的路上越走越遠。唯有減損掉這些複雜的表象,才能透過現象看到真正的本質。
因此,「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如果致力於道,當損到了「無」的地步時,它的容量就是無限的。此時就擁有了「無量」之量,可以承載天下萬物,可以知悉天下,可以無所不為。
所以老子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如果已經知道這個道理,還仍然要依靠自己的耳目來辨識真相,還仍然要通過自己的踐行來明白事理,還仍然要運用自己的力量來成就功業,則終身都沒有救了——「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既無治理一方的經歷,也無帶兵打仗的經驗,卻能準確把握天下大勢,隆中對摺服劉備出任軍師,從而三分天下,促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鬼谷子隱居於鬼谷,既無治國牧民的經歷,也無經略天下的經驗,教出來的徒弟蘇秦、張儀,卻能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合縱連橫,攪動戰國風雲。
而一些經驗豐富,經歷廣博的闖蕩江湖之輩,卻不過是多了一些經驗之談,添了幾分口舌之便罷了,算不得真正有智慧。所以老子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因為他們的初始方向就錯了。
道可用於萬事萬物,可造就無數表象,因此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道的行事方法,「無不為」是適用範圍。洞察萬事萬物的本質可以領悟得道,運用道也同樣可以統御一切事物。得道者,「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豈是誇口之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交流探討請關注同名公眾號 ID:daobrother,歡迎留言!
好想諷刺人,想想還是算了。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那個字怎麼讀),見天道,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是老子當年得道以後所做的感悟,是非常誠懇的真實的感悟,但是在別人看來也是極其裝逼的感悟。
到他那份上,什麼術數,什麼法術,都沒用了,實在是人家看不上眼,那些本來就是垃圾玩意,奇淫技巧,話就放在這裡了,大成者哪個願意再去起卦算卦什麼的,本來就是心念一到,已經知曉所要知道事情的發展規律,當你知道發展規律時候,已經失去了對這件事這個人關注的興趣。
看一個人第一眼,便知他人生運勢起伏,上下限,再去追究你哪年哪月具體發生什麼事情,有意義么?就比如一個人在哪年註定要死亡,至於死亡的方式是哪種?這,很重要麼?
說知曉天下事,不可能的,他們沒有那閑工夫坐在那裡一件件事情推,但是不代表推不出來,只是沒有任何意義,真的沒有意義,沒有人走到那地步以後還去做無意義的事情,常人和他們對待世界的標準不一樣的。
見天道的那個,你覺得是閉門造車,人家看一片樹葉,看一台電腦,看自己身體,看窗帘,看建築物,眼中的這些和你的眼中的這些物體代表意義不一樣,真不一樣,一葉一世界,不是瞎侃的,悟的是這個空間的道,這個空間任何的存在都代表著這個空間的道,一法通,萬法通。
你不同的人生階段讀同一本書都會有不同感悟,先理解這個世界差異性再說吧,自己站不到那位置可以質疑,但是不要輕易否定,容易讓一些存在笑掉大牙的。
這個理論很合理。很多疑問可以在道德經原文中找到答案。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
你不吃飯會餓嗎?答案是會。所以你知道別人不吃飯也會餓。
你不睡覺會困嗎?答案是會。所以你在家裡也知道別人不睡覺也會困。
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不出戶知天下」呢?因為我們傻。我們沒有「觀」,更沒有「觀」的透徹。倘若你觀的透徹,自然可以做到。
什麼是「觀」?
「觀」就是「格物」!一物有一物的個性,一事有一事的特性。但是萬事萬物都會有一個共性,這個東西模模糊糊的就叫做「道」。
所謂「聖人得一而萬事畢」。就是你「觀」到了萬事萬物的共性。
既然萬事萬物都有這麼一個共性,那麼想知道天下的萬事萬物,又何必再出戶去看呢?
-------------------------------------------------------------分割線-------------------------------------------------
有的人或許會想問,就算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共性,但是如果我想了解的是它的特性呢?
答案是: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告訴你原理,通過觀復,認清宇宙的真一規律。就是萬事萬物的根。就是「萬物之母」。
萬事萬物都有根和本。得本自然得末,得根自然得葉。
大學曰: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其實,原理是一樣的,真正弄明白這個道理,儒釋道三家的著作都可以明了。
例如《陰符經》這句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天有五賊,見之者昌。
五賊在心,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其實陰符經的態度繼承於老子 代表一種內傾的態度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即不需要特意外出觀察外界,觀自己內心就可以理解道。因為道運行於內外世界,是一致的。
所以說,聖人不需要特意行動觀察,自然就知道,不需要特意作為就辦成。
現代社會的唯物主義,包括科學的態度是一種外傾的態度,即我們把精神投射於外界(比喻的說法),來尋找規律。
時代變了,我們和古人思考模式不一樣,就不好理解了。
內傾的定義:
即意味著力比多的向內回返,由此表現出一種主體對客體的否定性關係。興趣不是朝著客體運動,而是向著主體退卻。每一個其態度屬於內傾型人的思維、感受和行動的方式都清楚地表明,該主體是引發這些活動的主導因素,而客體至多只具有第二位的作用。內傾也行或具有更多的智力或更多的情感特徵,正如其或帶有直覺或帶有感覺的特徵一樣。當主體面對客體試圖加以迴避時,屬於主動的內傾;而當主體不能將從客體那裡返回的力比多重新還給客體時,就屬於被動的內傾。當內傾成為一種習慣時,我們就稱之為內傾類型。
引用自《心理類型》895條 榮格著。
我們再看看內傾與外傾的區別:
概而言之一個人可以這樣描述內傾觀點:無論如何都將主體自身和主體心理過程置於客體和客觀過程之上,或者不管怎樣都堅持其反對客體的立場。因此,這種態度給予了主體一種比客體更高的價值。結果,客體始終具有一種較低的價值,第二位的重要性。有時候,客體甚至僅僅代表著主觀性內容的一種外向客觀標誌;換言之,一種觀念的體現,然而觀念在其中又是核心要素。或者說,它是知覺的對象,而在這裡知覺經驗又是主要的,沒有出現客體自身的個性特徵。與此相反,外傾立場將主體置於客體之下,客體由此獲得了主要的價值。主體始終具有次級重要性;主管過程有時似乎僅僅是作為客觀事件令人煩惱的或者累贅多餘的附屬物。顯而易見,源自這些相反立場的心理必定要呈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傾向:一種從其自身觀念的角度看待外事萬物,另一種則從客觀事件的觀點出發認識一切。
我從來不覺得《道德經》是寫給聖賢的,更反對把《道德經》神秘化。
因為按照這個論調得出的結論是,我行你不行,因為我看懂有「神通」或者稱有「道」。
我們要承認,老子繼承發展了原始的能量觀並表述了一種內傾型的世界觀人生觀哲學理念,他稱之為道,而運行於人的內心實踐法則,稱之為德。在《道德經》其中夾雜了大量「神秘體驗」,即這種神秘的直覺感觸,並非通過語言文字就可以感觸到的。但這種內傾型的、對內在世界的深入探索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無論是內傾型和外傾型的態度,對內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態度不同,這兩種機制都被每個人所擁有,並通過現實生活的節奏表現出來。只不過理解探索程度有高低區別。
無論是老子所表述的「聖人」,還是莊子所寫的「神人」 「真人」
都是他們眼中的理想境界。
按照我的理解,道,存在於每個人身上,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都不一樣。
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或者外面世界,這都是尋求探索自己的「道」
歸根結底
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感覺其他的回答都有點答偏了,曲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描述的「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強調的不是一種玄妙的體驗,而是一種觀察和認識世界和大道的方法論。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七章。
其實《道德經》通篇講的就是「相對性」,用古人的話就是「陰陽」,看通了相對性,就會放下執著心,放下了執著心,我們再來看看《道德經》講的是什麼。
什麼是「知」?
知識,是人類對有限的一些事物的歸納,總結出來的宇宙法則或人性法則、自然規律。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告訴我們:自然法則可生出無限的表象,而人類只能處理有限的信息,歸納有限的事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總結出的法則就一定會有局限性,一定會是殘缺而偏駁於自然/人性法則的。
人接受這些偏駁於自然/人性法則的知識,就會產生偏駁於自然/人性法則的意念。再加上人的趨利避害的天性,就在這個基礎上再變幻出「利我」 和 「不利我」 的相對性。於是這些知識,最終體現在個人身上,就成了偏駁於自然/人性法則的、利我的觀念。人接受了這種觀念,就容易排斥其他的觀念。
古人把人因為有了知識(偏駁而不完整),在人性法則和變幻相對性的作用下產生更加偏駁的觀念而導致人難以接受其他的觀念的現象,叫做知見障。
心靈雞湯里的段子,空杯心態,說的就是放下執著心,克服知見障: 清空你的茶杯,才能倒進新的水,就是叫人拋開自己的知見障,嘗試接受其他類別的見解和知識。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我覺得其實就是讓民眾放下知見障。這兩句其實都是第一章中「常無欲,以觀其妙」的運用。即通過去掉事物的相對性,從而發現事物更上一層次的法則。憑此就能跳出「以有限的表象去解釋無限種表象」的框框,從而能「以不變的法則對付萬變的表象」。
一個人他出行的越遠,見識到的事物越多,他知識見解的偏見就越大,它的認知集合反而越小了。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所以:聖人能不被其出行所見識到的事物所約束其認知,因而可以擁有全盤適用的知識見解;
能不被有限的視角所約束,因而可以全面的看待問題;
不以「含相對性」的行為去對天下施加作用,所以可以使得天下回復自然平衡。
以上。演講人在做關於五年計劃成就的報告:在列寧格勒新建了一個電站。
大廳里有人說:「我剛從那回來,那沒有什麼電站。」演講者沒有回答,繼續說:「在斯大林格勒已建成了一個化學廠。」大廳里有人說: 「一周前我在那裡,那裡沒有什麼化學廠。」演講人:「同志們,你們最好少東遊西逛的,要多看一些報紙!比如《真理報》!」——「其出彌遠,其知彌少」。空竅者,神明之戶牖也。耳目竭於聲色,精神竭於外貌,故中無主。中無主,則禍福雖如丘山,無從識之。故曰:不出於戶,可以知天下;不窺於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離其實也。《喻老》
那是讓人不要熱衷於四處走馬觀花,當資料收集到一定程度後,要沉澱下來進行深入思考。比如封建社會的朝代更迭具有內在一致性,了解歷史不難了解當下,正所謂後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當今是信息時代,上網一查烏克蘭與以色列的事件,很容易洞悉美國人是什麼德性,這便屬於足不出戶知天下。
當然,道德經原本也具有修真書的性質,或許告訴人應該注重提升自己更深層次的感應力,而非單純的多聽多看。有人活過一甲子依然很糊塗,有人年方十歲便已智慧過人,深層次的提煉往往比簡單的積累更重要。老子閉門不出而知天下,哪裡來的錯印象?
李耳在周朝的時候,擔任的是「守藏室之官」,按我們現在的說法就是皇家圖書館管理員。在那個只有極少數貴族才能認字的知識壟斷年代,能隨意閱覽一切的皇家典籍的人,你覺得和信息閉塞扯得上嗎?事實上,當時李耳可以說是周天子沒落後唯一一個通曉周禮的人,這也是孔子要向他請教的原因。孔子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復周禮。
然而李耳當時已經看出這個世道已經不再適合那些繁瑣的禮法了,因此雖然耐心解答了孔子的請教,但是還對他的觀念並不認同,在《道德經》里也批判了一些儒家思想。
所以別因為後人出於宗教需要把他仙化,就以為他真的不和凡人接觸了……
哪怕是傳的最神的康德,人家總說他沒出過他自己出生的小鎮,但也不看看他的故鄉是柯尼斯堡,普魯士的長久以來的重要港口,商業重心,宗教重心,還有個柯尼斯堡大學。本身就足夠他獲得非常好的教育資源和世界信息了。成為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一點也不奇怪。
所以別幻想什麼平民百姓看破世事了。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和獲取信息渠道,你窺個屁的天道。認識世界不一定要像西方那樣 去實地考察 去探索地貌 去遠渡重洋 去登月老子代表了典型東方理念:通過認識自己來了解世界 自己呼吸 起卧 衣食 動靜 都可以體會到這世界的運行規律 此所謂不出戶 知天下
唉,閉門造車下一句話是出門合轍啊…世界是可知的,這裡更強調的是想,是思考,是腦中模擬而不是去見去感受。莫非你以為出門就能知天下,看窗戶就能明天道不成?再換句話說,這是古人典型的唯心主義(其實有些唯心主義也很有道理,不然你怎麼解釋歷史上的生而知之者),物質建立在意識之上。這是哲學觀的差異吧~其實我也是看了百年孤獨以後才想要回答的,那個樹下捆住的瘋子可以正常地和為之震驚神父交談他從未去過的西方世界的事,我還記得他說的話就是「世界是可知的」
這個問題問老子最好,問其它人,都是臆測。知乎上精英雖多,但能達到老子程度有半個人沒?
這些人要麼曲解老子的話,要麼直接說老子在胡說。
還自以為自己說得很有道理,能見先賢所未見,道先賢所未道。
一群學渣在討論學霸的觀點,雖能各有所見,然學霸們笑曰:一群學渣。
有點類似分形的宇宙吧。世界萬物是息息想關。重大事件的變化也會在局部小的分形環境中體現。故有見小而知大,如見一葉而知秋。這需要需要身心對萬物有一種普適的智慧,廣域的智慧,才能做到,故能由小見大,知物化之機要。
那是已經萬法歸宗,
見微知著萬化在心。道德經 47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讀古文,腦子一定要活,要柔。死腦筋,非得讀出非黑即白兩極邊論的童鞋,不適合讀古文
這裡老子 描述 的是一個傳說之中的聖人 能到達的 境界。
秀才不出門 便知天下事,後人講 一葉知秋,一斑窺豹,老子當時吹的牛 更大,一葉都不用,一班都 不看,連個小門縫都 不用,就能見到 天道。
其出彌遠 ,其知彌少 。離開道 越遠,所能得到的,知道的越少。(這句我也不是很理解,瞎說的。)
後面 就是 聖人過人之處了,不用走到那一步,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不用等看到,就知道是什麼,還沒有出發,就知道已經成功了。
老子吹牛,有沒有可能 到達這種境界呢?
把範圍縮小一點,是可以到達的。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去參加小學一年級的考試,會不會得100分?很大可能 ,因為那些題目他都見過,做過,胸有成竹。
明天太陽會從東邊出,還是西邊出,當然是東邊,因為千萬年時間告訴我們太陽是東邊出來的。
見過所有情況,就算沒有見過的事,也可以從已知規律性的東西推理出精準的結果,這個工具,叫做道。
再舉個栗子,計算機象棋軟體相對很好做,而且如果電腦充分發揮出來後,你能贏他的可能性為0,為什麼?你不動子,他已經把所有的棋譜走完了,你動一子,後面所有可能走的步數他已經演練了一遍。古人講高手棋看五步,他能算1W步,你拿什麼贏他?
這就是見,不見而明,不行而知,不為而成。你和他做對手那一刻,他都不用和你下棋,其實你已經輸了。
再深入一個 圍棋的電腦軟體為什麼難做,因為他的可能性是象棋的立方的立方,多少多少倍。可能發生的情況多。需要計算的多。但現在也做出來了,並打敗了所有的人類的最高手。
而且他還在不停的學習。人類打敗他的機率將會越來越低。
為什麼人類會恐慌,不是因為畏懼他計算能力,因為他天生就是算數的,而是他掌握了決策的方式,怎樣從萬萬種可能性中決策出最向成功靠近的決策。以前人類可以靠直覺。但是他可以通過一個可書寫的,有規律性,可驗證的模糊信息中 得出一個結論。
而他得到的這個工具 就是圍棋的道。拿到這個道 他在最難的遊戲之中,就可以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如果 把這個例子 範圍 再擴大,超越時間,空間,人與事,有沒有一個東西 可能演繹出萬事萬物,有的,老子強名 叫他做 道。
所以如果 有人嘲笑 老子是 關門造車 ,知天下,,,你不要和他們爭辯,一笑而過就行了,
因為老子 早就在道德經里 講過 這件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推薦閱讀:
※怎樣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男為陽 女為陰的說法是什麼時候有的?
※如何理解齊物論?
※佛教有末法時代,基督教有末日審判,道家(教)有類似的概念嗎?
※道家強調無為而治,強調內心自由,重個體重自由言避世。設想一下,如果整個社會都推崇道家,社會進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