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普遍不習慣清晰地定義概念?
12-31
經常發現很多基本概念不清晰,表達含糊或含蓄,很多主事者也能接受,並不影響事情的進行,希望能從文化和歷史角度來解釋。例子很多了,比如給市場經濟前面加個定語等,但希望對於問題的討論不局限於官方用語。
這個問題推薦閱讀《思維版圖》
豆瓣鏈接: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828874/這本書探討了東方和西方思維體系的差異,非常有意思。
書中認為:東方認為事物是相對的,不斷變化的。大家更關注事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可以達成結果(道);而西方關注事物本身的屬性,關注「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所以習慣界定範疇,對各種物品和概念定義。定義的英文是define,而確定的、一定的英文是definite,詞根一樣。但是人(什麼人,這概念也很重要)定義某一樣東西或事物真的是確定的嗎??像有些幾何原理只適用與平面體系內的,還有一些物理定律只適用宏觀世界。當然這些只是科學範疇內的,還有政治啊,經濟,哲學範疇的定義。還有的是,真的只有某一類人可以定義一些事物嗎??(上文所提及的人)還有自己所定義的一套跟別人定義的相矛盾、有出入時,究竟怎麼辦?所以就有了法律,規範一些的原則性東西。
因為中國人都是機會主義者,任何概念只要定義清楚了,那麼它一定會遇到適用範圍的問題,最終也將面對這個概念是否有價值的問題。
所以首先創造某個概念的人,他希望模糊化一點,不至於出醜。而使用概念的人,則更是如此,準確地說,我們很多時候是在使用一些詞語,使用詞語的時候,多數人在乎的是這個詞語是不是很流行,是不是很拉轟,是不是有唬人的作用,而並不在乎對其含意的準確應用。有些辭彙本身是不同的人理解各異的,但要保證使用它們不出問題,就應該在群體內部進行約定,確定一個確切的定義。很多人是不屑於做這樣的事情的,儘管他可能根本就沒有了解過這個辭彙的淵源和本意,但他仍然覺得既沒必要去了解,也不必去認真定義,因為他覺得這是常識。例如「利基市場」、「渠道」之類的概念……另外,我自認為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漢語的組成方式。
由於漢語的語素是漢字,漢字非常容易構成詞語,而且非常容易使人望文生義(望文生義往往還不會出錯),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使得我們的學習效率更高,僅憑數千漢字的知識儲量就能輕鬆讀書看報,但是望文生義久了,就容易養成一種對新鮮辭彙的輕視態度,以為一個辭彙背後的含意不過爾爾,「猜」就可以了。與是否中國人關係不大。清晰的定義概念是智力上取得較高成就的標誌:一個人可以用抽象語言描述與表達出他的世界,不經過大量的學習與、思考、交流是做不到這點的。
人的智力發展可以認為呈正太分布,取得較高成就者本來就比較少。
可是,你這個問題定義得很清楚嗎
意識形態的影響。經過20世紀後半期各種暴風驟雨折磨的所謂中國人,變得越來越小聰明和越來越機會主義了。
歸納法和演繹法的不同...
語言習慣和思維習慣,不能說這是壞,也不能是好。基於哲學類(人文)中國式思維有很大的優勢,而基於嚴格邏輯的西方哲學,則很有它的局限性,但是在自然科學中表現出來的巨大優勢很明顯。不妨看看漢字的區別把:字母文字pk象形文字,你會發現什麼?
估計是歷史遺留問題,凡事整的太清楚會很費心,在古代很可能會命都不抱,久而久之就成習慣了,這種習慣如果持續150年就會帶進基因中去,然後往下遺傳。
我們中國人的思維很多源自於《易經》,而易經比如一陰一陽,亦陰亦陽等等一些概念都是沒辦法明確定義的,很多思維也只有我們有中國人文化背景的人才能懂。我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說不到點子上,你可以研究下易經,自然心裡就明白了,這個本來也是模糊的。或者看看曾仕強講的那個《易經的奧秘》。
推薦閱讀:
※良渚文化的成員是否使用漢語?
※中華文化斷層了么?
※如何看待台灣女留學生執意把護照上中國國籍改成無國籍?如今兩岸關係日趨緊張,是否還能收回台灣?
※哪些常見的姓氏不容易起個好聽的名字?
※中國是不是已經被「西方化」了? 中華文化會不會就此消亡,而中國也成為一個「新加坡」式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