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民族為右衽,其他民族則是左衽」 為什麼從一開始,華夏族就這麼與眾不同?

其他民族指的應該是「南蠻 北狄 東夷 西戎」。 為什麼其他民族皆左衽,而我右衽?


為什麼華夏民族束髮了,為什麼華夏民族用方塊字了,這些就是漢族的傳統啊。沒有為什麼。

《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中李朝使臣記載滿人入關後,孔子像皆被髮左衽;清代漢人見朝鮮使臣仍遵大明服制,面有慚色等。

可見不管是漢人還是滿人都意識到漢人的傳統不光是漢人本身的文化也是漢人凝聚力的根源。滿人強行把孔子塑像改成左衽批發意味著滿清對漢人的征服。


「其他民族皆左衽」——樓主從一開始就誤會了。

事實上,歷史上和現實中的漢人與非漢人在衣衽上的區別,在多數時候壓根就不是「左衽VS右衽」,而是「關心左衽右衽VS不關心左衽右衽」。

歷史上的少數族群中,只有契丹、女真二族在建立遼、金政權後明確自定義為左衽,其餘的如匈奴、鮮卑、突厥等族都是衣襟左右隨機裹上然後靠腰帶固定,壓根就不care它是左是右。現實中,蒙古族、滿族習慣右衽;南方各少數族群,大多也不刻意規定左衽右衽。

總的來說,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少數族群,大多並不對左衽右衽賦予特殊的文化含義。說到底,左衽右衽的區別,只對依靠腋下系帶固定的服裝有實際結構上的意義;對於那些腋下無系帶、依靠腰帶固定的服裝而言,左衽右衽在結構上根本就不重要:不管左壓右還是右壓左,最後只要腰帶一纏就完事兒了——這也是國內ACG圈子聚會常有人把浴衣左右穿反的原因。

————————————————————

順便說點題外話:

漢服復興運動,最初確實是世紀之交民族主義浪潮翻湧下誕生的附屬物。但是,依靠民族主義去推廣漢服,越來越像是飲鴆止渴。

從本質上講,民族主義需要的是一種可簡單辨識的符號,這與漢族傳統服飾在歷史上的紛繁演變是難以兼容的。漢服圈內部的種種衝突,如所謂「曲裾之爭」「立領之爭」,究其根本,都源於這一矛盾。不擺脫民族主義的固定思維,漢服復興運動將永遠處於爭議之中。

想要真正地保護、傳承和推廣漢族傳統服飾,必須回到服飾本身,把握漢族傳統服飾的演變規律和審美情趣,而不是拉大旗作虎皮、喊些危言聳聽的口號。


左衽其實更方便穿衣,而右衽方便騎馬。


歷史上,不存在實質的「華夏民族」。

左右衽觀念最早出於孔子,是當時中原文明貴族服飾禮節的定製化表現,為了體現了當時中原文明的先進,然後以左衽觀念來鄙夷其他民族的野蠻,這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其他文明是左衽的。

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後來都融入華夏民族了。

華胥族和華夏族是杜撰的名詞被歷史層累為一種祖先的崇拜幻想的一個名詞,不能用其來討論與其他民族的差別。


起初多與功能相關 而後成了習慣 久而久之形成了觀念


推薦閱讀:

在清代以前男子都是束髮的,想請教打仗戴頭盔時,頂著個髮髻是怎麼處理的?
穿「漢服」 拍結婚證件照片,證件會無效嗎?
和服袴為什麼兩側空一塊?
古代歐洲君主套在身上像棉被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中國古代各朝代髮型、服飾都是怎樣的?

TAG:中國歷史 | 服飾 | 漢服 | 漢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