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前,科學家做出世界級的成果,都有什麼獎可以拿?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2017 諾貝爾獎巡禮,更多「諾貝爾獎」相關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相關問題:http://www.zhihu.com/question/66129033


英國皇家科學院的科普利獎章(Copley Medal),和法國科學院的學院徵文大獎(Grand Prix,也作Grand Prize,Prix是法語的prize),大約是諾貝爾獎誕生之前,面向整個西方學界最為重要的兩大獎項。兩大獎項都誕生在18世紀上半葉。

兩大獎項建立之時,英法兩大皇家學院已經建立超過半個世紀。

1660年冬,十二個以英國當年的一批彼此通信往來、自稱「無形學院」成員為主的科學家在倫敦格雷沙姆學院(Gresham College)聚首,決意成立一所新學院,來推動自然科學與數學的實驗與研究。學界大咖波義耳、威爾金斯均位列其中。

科學家的努力,獲得了當時「快活王」的支持,英國國王查理二世親自成為了新學院的庇護人,並隨後簽署皇家憲章,承認他們的官方地位。當年的無形學院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皇家科學院。

六年後的1666,法國財務大臣柯爾貝爾在巴黎另立山頭,在路易十四的慷慨解囊下,成立巴黎皇家科學院。這個平日精打細算的財務大臣,以粗暴撒錢的方式,挖來荷蘭光學宗師惠更斯、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兩位元老組成的「惠更斯-卡西尼」雙核,保證了法國皇家科學院的迅速崛起。2017年剛剛結束的「惠更斯-卡西尼」土星探測計劃,也正以此二人命名。

法國皇家科學院在強大的財政支持及惠更斯-卡西尼雙核心的支撐下,藉助行政力量,迅速崛起,成為歐洲大陸的學術中心。既然享受王室的津貼,院士也理當服務於國家,承擔起政府所指派的項目,並定期發布科學問題懸賞徵集正確答案。早期項目中最重要的一個是對法國面積進行了準確勘測,發現法國的面積比此前人們認為的要小。得知勘測結果後,太陽王路易十四略帶揶揄地表示:自己的科學家在減少法國領土這一工作上,做的遠比他的軍事對手來的出色。

1721年,法國皇家科學院建院第55年,科學院為了鼓勵學者為國家展開服務,首次建立了獎項評選機制。這就是後來的法國科學院徵文大獎,政府定期在科學院懸賞公布研究主題,設定交稿日期,由專家評審團確定每年的獲獎者。評選標準是,要求研究對數學及其他學科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每年的徵文主題僅僅是一小段簡單的文字,此後,就靠著參加的學者們各顯神通。比如,在1812年關於電力主題的徵文題目便是:

通過實驗和計算,確定電荷在帶電體表面的分布:請同時考慮單一帶電體和相互作用的帶電體情況。(這一次獲勝者是泊松。)

既然重在「服務國家」,在前期,法國科學院提出的問題里,都非常實用踏實。

當年經過大航海時代的發展,各國遠洋貿易和軍隊運輸需求開始加強。在同期徵文里,就出現了許多與「航海」相關的題目。包括1727年的「如何在船上放置桅杆」和1729年「航海中如何測量星星高度」,以及1731年的「在海上如何測量磁偏角」。我們都熟悉的數學家歐拉就是在1727年船上放置桅杆的問題中獲取第三名,從而正式為學界所知。學界驚詫於這個年輕人的才華,一方面是因為他當年僅有20歲,而另一方面因為歐拉生在內陸國家瑞士,發表論文之時還沒見過大船。

既是為國選材,當然也不拘年齡資歷,20歲的歐拉僅僅是當時一批法國年輕學者的一個縮影。當年在歐拉嶄露頭角的那次徵文里,獲得第一名的,也不過是僅29歲的法國數學家布格,布格當時已經是第二次獲獎,早在兩年前,布格便已經獲得了學院的認可。

還有我們熟知的化學家、氧氣命名人拉瓦錫,也是在20出頭的青年時代,就提出了自己關於街邊路燈的改良方案參加徵文,雖然沒有獲獎,但這一方面顯示了當年學院選擇題目的實用,另一方面則顯示了法國科學院甄別人才的不拘一格。

法國科學院的徵文大獎確立十年後,1731年,英國一方也終於有所動作。

與法國科學院的高效相比,英國皇家科學院雖然也冠以皇家二字,但由科學家自然形成,自主管理,與政府關係頗為鬆散,來自皇家的支持也實在有限。學會的研究內容少有組織,基本由會員憑興趣隨意而定。17世紀末學會曾一度沒落,由於一批醫學家的湧入,當時的學會會刊中充斥著令人啼笑皆非的醫學內容,甚至包括飲用牛尿催吐、用毒藥謀殺以及解剖活體鱷魚這樣不知所云的主題。英國作家斯威夫特還在他的作品《格列佛遊記》里,曲筆嘲諷過一些學者:主角格列佛游經飛島國,裡面的無知學者們享受著女王賞賜的頭銜,身上別著閃閃發光的古玩,煞有介事地彰顯皇家學會的威嚴。

直到18世紀,艾薩克·牛頓成為皇家學會的真正執掌人,以鐵腕對學會銳意改制。他擴大了在學會的管理許可權,對學會中的反對者(比如格林尼治天文台長、皇家天文學家弗拉姆斯蒂德)予以毫不留情的打壓,大力扶持自己的親信漢斯·斯隆、埃蒙德·哈雷,迅速建立起對學會的高效控制。

他還以帝國官僚的高度熱情履行會長的職責,從當選會長到逝世,這段時間召開的175次理事會議里,他出席了161次,以前所未有的熱情投入到學會工作中去。到牛頓1727年逝世,學院已經全面中興,把一個完整健康的學會留給了繼任者,當年已經67歲的漢斯·斯隆。

漢斯·斯隆,作為後來大英博物館的奠基人,巧克力奶的發明者,從1690年進入學會工作,到最後辭任,連續為學會工作了五十一年。他繼承了牛頓的強硬作風,積極革新。由於政府不會為學會提供財務支持,在1731年,利用學會會員柯普利爵士遺囑里捐贈給學會設獎的100英鎊,設置了科普利獎章,用於表彰「科學界任何分支上的傑出成就」,獎項頒發一直綿延直到今日。

與法國人更看重實用相比,英國人更看重「純科學」成就的取得,內維爾·馬斯基林的月距法在航海領域以低成本方式幫助很多船長找到了方向,但他最終獲獎靠的是他對地球質量的稱重;傳奇船長詹姆斯·庫克三下太平洋,在經度測量的實測中居功至偉,但他獲獎的理由是在航海中,發現了抗壞血酸對船員壞血病的治療作用。

科普利獎章每年頒發一次,通常每年有一位學者獲獎。雖然獎章並不限定獲獎者的國籍,但獎章基本上還都是頒給英國學者。直到獎章設立後半個世紀的1794年,才有第一個外國人伏打拿到了獎章。科普利獎章創立至今,已近三個世紀,無論是英國本土的化學家普利斯特里、進化論提出人達爾文、霍金,以及來自英國以外的富蘭克林(頒獎時還算英國公民)、門捷列夫、巴斯德、愛因斯坦,獲獎者的聲望和重量都足以配得上皇家學院第一獎項的分量。

至於法國的科學院大獎,由於更重視「求解問題」,在獲獎者國籍上的要求,就相對開放。首批獲得徵文大獎的麥克勞林,就是英國數學家,他以在多體碰撞問題上的數學計算獲取榮譽。此外我們熟悉的歐拉、約翰·伯努利、丹尼爾·伯努利,都是法國之外的歐陸人士。此外,只要提出最佳的解答,科學院也並不限定獲獎次數,布格在水文航海方面的研究就已經三次獲獎,歐拉的獲獎次數則達到了可觀的十二次。

當然,法國的徵文,也未必總會收到回應。1857年,法國科學院就懸賞徵求「費馬大定理」的求解,壓根就沒收到任何靠譜的答案。後來只能無奈地頒發給德國數學家庫默爾,這位涉獵廣泛的數學家在費馬定理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突破,不過他當年根本壓根都沒有報名。

總之,在三個世紀前,英法兩大學院開展軍備競賽的時光里,他們以不同的組織形式、融合各自的歷史風格,推出了分屬英吉利海峽兩岸的評獎機制。

也正是在彼此各異又彼此競爭的評獎中,一批年輕的學者走進了學界的視野,一批優秀的成果得到了表彰。在大學制度還遠沒有今日完善的時代,科學院機制的成熟補足了高等教育及科研里缺失的一環,也正是在這三百年間,西方的科技水平迅速超過東方,建立起現代的科研體系。

在獎項的評定之中,科學界與學者們,取得了多贏:英國的科普利爵士,靠著當時的一百英鎊,以及後來在1881年家族又補充贊助的約1666英鎊,這個本該少有人知的英國貴族就此留名青史;提供資金的法國政府,從科學院收集的論文里,汲取了整個歐洲的先進技術;居中主持的法國科學院,靠著為政府提供解決方案,從政府得到了充裕的資金,用於科研發展;至於那些獲獎者,他們獲取了獎金回報,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始成為學界明星。

現在,諾貝爾獎成為了科學界最重要的獎項。每年一度的諾獎評選,也成為了街談巷議的話題。如今,隨著對科研事業的重視,越來越多的獎項開始誕生,法國科學院每年頒發的科學獎項已經超過八十個,更多的科學工作者從中受益。

在關注諾獎之餘,講了這麼一段故事,或許這些諾獎以外的獎項也值得關注,畢竟這裡,是一切的緣起。

the end


一開始搞錯了,以為是得諾獎前有什麼其他獎可以拿。題目應該問的是諾獎設立前。

我知道的幾個,在諾獎設立前天文學家能夠得到的獎勵有:

Copley medal:

起源於 Godfrey Copley爵士1709年捐贈的100英鎊。是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最古老的獎章。也是現存最老的科學獎(之一?)

天文方面,赫歇爾因為對新行星的發現獲得過這個獎,他的兒子也因為長期天文巡天觀測的眾多結果獲得過同樣的獎。

海爾因為建造威爾遜山天文台,以及對天文望遠鏡建造的貢獻得獎。

霍金也獲得過這個獎。

早年沒有諾貝獎的時候,巴斯德,焦耳,達爾文,傅科,卡文迪什等一票大牛人都得過這個獎。

Bruce Medal:

1898年建立,一度是天文學家能夠獲得的最大的獎勵。比如埃德溫哈勃就得過這個獎。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獎:

1824年設立,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最高獎。我的一位合作者Carlos Frenk 2014年剛得過這個獎。

=======================================================

下面是錯誤的原答案

天文學家除了諾貝爾獎,還有邵逸夫獎中的天文獎,目前應該是純天文類研究獎金最高的獎項。

目前發獎情況如下,有一些個人極不負責任評論:

2004 James Peebles,主要貢獻在於宇宙學研究,特別是宇宙結構形成研究。本來差點可以因為發現微波背景輻射得到諾獎,但是被隔壁的工程師們搶先了。老頭人還在,但是應該不會頒發諾獎了。

2005 Geoffrey Marcy, Michel Mayor, 地外行星發現。發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這兩位諾獎呼聲也比較高,主要障礙是可能很難算到「物理」

2006 Saul Perlmutter, Adam Riess, Brian Schmidt, 超新星巡天和宇宙加速膨脹,三個人2011年拿到諾貝爾獎

2007 Peter Goldreich, 在天體物理方面貢獻很多,主要是因為行星形成方面的理論獲獎。得諾獎難點在於如何證明理論是「正確」的。

2008 Reinhard G?nze, 證認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這個得諾獎至少還有的等待。畢竟黑洞自己都還沒得過獎。

2009 Frank H. Shu, 貢獻很多,最知名的是漩渦星系密度波理論和恆星形成方面的貢獻。這些貢獻加起來是夠諾獎級別,但是可能無法在一眾其他研究中鶴立雞群。

2010 Charles L Bennett, Lyman A Page Jr. , David N. Spergel, 建造WMAP衛星,這個衛星將宇宙學帶入精確科學時代。WMAP對宇宙學重要性是夠諾獎的,但是沒有非常突出的革命性成果。

2011 Enrico Costa, Gerald J Fishman 宇宙線的宇宙學起源,有一定得諾獎可能性,但是得排隊。

2012 David Jewitt, Jane Luu 對太陽系外圍小天體的研究,為太陽系起源理論找到了新的「資料庫」。要想拿獎,首先得要諾貝爾獎願意搬給行星科學,然後還要在行星科學裡排隊。

2013 Steven Balbus, John Hawley, 發現了 magnetorotational instability 。這個完全不懂。。。

2014 Daniel Eisenstein, Shaun Cole, John A Peacock, 通過星系大尺度巡天測量宇宙重子聲速震蕩(BAO)。如果BAO在未來的巡天研究中發揮很大的威力,真的對宇宙學有革命性貢獻,那麼這幾位有可能排個諾獎。順便說一句,Shaun Cole和我最近幾年合作比較密切,人極其聰明。

2015 William Borucki : 領導開普勒計劃,極大推進了人類對地外行星的認識。重要性絕對是夠一個諾獎的,還是行星科學怎麼算的問題。

2016 Ronald W.P. Drever, Kip S. Thorne, Rainer Weiss, LiGO建造和引力波探測,今年大熱門。

2017 Simon White 星系形成理論的主要建立者何研究社群領導者。和Frank Shu,Peter Goldreich情況比較類似。


目測 @汪有 正準備放大招,先來拋個磚好了~

想到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看看我們現在用的單位都有誰,畢竟不做點世界級成果,怕是不太可能成為單位(笑

如 @蕭楚 所言,某種意義上成為一個單位也是一種 award。

當然,單位相當於是一種追授,和諾貝爾獎還不太一樣。

而下面這些「單位」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得到類似諾獎的認可(不完全統計):

開爾文

赫茲

焦耳

伏特(伏打)

歐姆

法拉(法拉第)

韋伯

高斯

奧斯特

麥克斯韋


出現頻率最高的是一個叫「Copley Medal」的獎,其實就是前面答主提到的科普利獎章。

科普利獎章始於1731年,比諾獎早了近兩個世紀,英國皇家學會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在任何科學分支上的傑出成就」(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in any branch of science)。

看了看歷年得主,那可是星光熠熠。

除了上述幾位,還有(依舊不完全統計)

恆星會動 James Bradley(1748年得主)

天雷真君 Benjamin Franklin(1753年得主)

科學怪人 Henry Cavendish(1766年得主)

氧氣研究 Joseph Priestley(1772年得主)

喬治之星 William Herschel(1781年得主)

電解大法 Humphry Davy(1805年得主)

攝影先驅 John Herschel(1821,1838年得主)

蜜汁光斑 Siméon Denis Poisson(1832年得主)

行星攝動 Urbain Le Verrier(1846年得主),John Couch Adams(1848年得主)

物種起源 Charles Darwin(1864年得主)

熱功當量 James Prescott Joule(1870年得主)

陳年肉湯 Louis Pasteur(1874年得主)

熵增原理 Rudolf Clausius(1879年得主)

夢中解題 August Kekulé(1885年得主)

藍天白雲 3rd Baron Rayleigh(1899年得主,同時也是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自由之能 Josiah Willard Gibbs(1901年得主)

後面就有諾獎了。


元素周期 Dmitri Mendeleev(1905年得主)


參考拓展

Copley Medal - Wikipedia


科普利獎啊,發了接近300年了,現在也在發,數學也發

含金量也不錯(不過偏向性似乎比諾貝爾獎大,畢竟英國祖上也闊過),就是錢似乎少很多。。

另外看了下當代拿獎的,感覺有些發獎拾另外大獎牙慧的嫌疑。但發現DNA是遺傳物質的艾弗里是拿獎了。


有一個科學史出鏡率相當高的,影響力也很大的大獎------法蘭西科學院懸賞徵文大獎

得獎者很多都是科學大師,如菲涅爾憑光的波動理論方面的論文獲獎,大家津津樂道的泊松光斑就是出自此次評獎過程。


不是一般不是被教皇審判就是上火刑架子上燒么?


可以被各家皇帝賞。

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千石大米萬戶侯,身披黃馬褂。

不比諾貝爾獎好處少榮譽低。

比如數學王子高斯,就是被公爵賞賜去讀書的,否則沒那個能力進大學。


感覺諾貝爾真是太聰明了,

有些科學家,比諾貝爾偉大的多,

然後,給他頒發一個諾貝爾獎,

就好像他被諾貝爾表揚了,不如諾貝爾一樣

哈哈哈


皇家鑄幣廠廠長


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法蘭西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哎呀真正膩害的人自然有人會發獎的

比如沙皇不就頒給門捷列夫了一個鋁的獎盃嘛,一時流為千古佳話……

從而我相信西歐王室們可能給有一些科學家肉桂做的獎盃:)


可以寫在教科書_(:з」∠)_


什麼大學終身教授。。。


要什麼獎啊?這些成果都是主的榮光。(某段時期內)


沒有什麼獎。那時候玩科研的絕大多數都是吃喝不愁的貴族。你那點獎金都不夠人家塞牙縫。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十六世紀,歐洲的植物知識有了很大發展?
有哪些女科學家由於她們的性別而遭遇過不公?
牛頓和愛因斯坦誰更偉大或者誰的貢獻更大?
如何客觀評價牛頓和萊布尼茨之間的爭論?
為什麼中華五千年,自然科學的發展比不上歐洲?

TAG:自然科學 | 科學史 | 諾貝爾獎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