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譜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

我聽到的說法是大部分農村人的家譜其實都是某一代發家有了錢後專門請人修的,胡編亂造的內容不少,尤其是經歷過大規模遷徙的地區,基本沒有可信的家譜。


(意外地,覺得大家對這個話題挺感興趣,所以補充一些圖片)

民間歷史文獻中心小學生一名。

因為學校在福建,接觸的大多是福建明清時期的族譜,所以就說說這部分族譜的情況。

族譜並非僅有世系,而是宗族資料的彙編,一般在福建家族中保存的族譜中,包含譜序、(一般承平日久的時代,家族會有規律地幾十年重修一次譜,之前的族譜也會重新抄錄,反覆重修的過程會在譜序中體現——如一本光緒年間修的譜,抄錄了洪武、嘉靖、萬曆、康熙幾個版本的譜序)凡例、譜規、世系、墓圖、歷代祖先畫像、行狀、詩文、族產、分家文書等等等多種資料。(不一定都有,也有些特殊的族譜會包含其它資料,訴訟文書襲職文書什麼的)。

那麼這些資料的真實性如何呢?一般在讀族譜的過程中有幾種情況能讓我們斷定某信息不符合事實。

1.譜序中講述宋元甚至明以前的家族源流。通常的故事是:本姓氏本姬姓,周被封某某地,得某姓氏,世代為顯宦,居住在河南光州固始,隨王審知入閩,祖先在宋代任某縣令。

(圖:前半部分就是典型的姓氏源流傳說。)

前幾行故事幾乎每一本族譜都差不多。在明代之前,王朝對大部分福建的鄉村地區控制並不那麼強,許多百姓是「無籍之徒」、「化外之民」。直到明代,中央王朝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增強,這些百姓被編入戶籍,參加科舉考試,明清兩代理學家推動士大夫禮儀文化下鄉的成果漸漸顯現,平民百姓開始祭祖修譜。這就使得符合士大夫倫理的「中原起源」故事成為族譜譜序普遍的模式。

2.世系中連續幾代單傳。有時為了附會一個有功名的祖先,世系圖中,會在實際可知最早的祖先與那個有功名的「祖先」之間編出幾十代人,但這無中生有的每一代都只有一個人,這種情況基本可以判定這部分世系圖不是真的。真實的世系圖往往一代有數人甚至數十人,在姓名旁附有簡略生平、生卒年、婚娶、葬地。

(圖:為了依附當地另一同姓家族而編撰的世系,幾代單傳且生卒年不詳)

3.除了靠經驗判斷,還有許多情況可以在詳細閱讀後判定,比如聯宗(即兩族或多族聯合為一族)後修譜偽稱為一宗。比如一個職業修譜者為某地的多族修譜,其中多有不實信息,那麼再看到這個修譜者為某族作序,則應多加註意。

我想歷史文獻皆是平等的,所有編撰出來的資料都經過了人為的取捨,不論是二十四史還是一冊契約文書,都需要仔細地甄別、互證。族譜也是一樣,有些信息、有些人會被丟掉,有一些會被記錄下來,而後編寫者再添加上一些信息來使得他的敘事完整。

作為民間文獻,族譜記載著官方文獻中未關注到的信息,記載著那個時代人民的日常生活,這使得涵蓋社會不同階層的大歷史成為可能。

(圖:這篇譜序敘述了這一家族的祖先在明初通過垛集成為了軍戶的歷史,如果搜集到大量的當地軍戶族譜,就能夠了解這一地區明初軍戶的來源——包括參軍的途徑和之前的居住地)

(圖:族譜記錄了嘉靖倭患後拓城事件始末)

另一方面來說,是什麼被族譜記住,是誰被家族遺忘,這個家族在數百年編寫族譜的過程中添加了哪些故事,這一切是因為什麼?這記憶和遺忘的過程本身,就是這個家族數百年歷史的重要部分。

補充:我看到題主有繼續追問關於早期世系真實性的問題,如果能把所有族譜建立資料庫,應該會對世系的考實有所幫助。但普通百姓大規模修譜都是在明代之後,明代之前幾乎不會規律地兩三代人修一次譜,(人們對於祖先的記憶一般不會早於自己的曾祖),因此明代之前的世系實在難以考實。

另外,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的資料庫正在建設當中,收錄的文獻包括但不限於族譜、契約文書、碑刻銘文、科儀書、地方志、日用雜書、書信、日記、文集筆記等各類民間文獻,希望早日建成。


謝邀

不過我主要是做旗人譜系,對漢族譜書了解不深,總之我都簡單說一下吧。

一、漢族譜書。

漢族譜書的可信度的問題主要有兩點,第一是遠祖問題,第二是遷徙的問題,二者雖然都跟可信度相關,但是區別還是挺大的。所以分開說。

1.遠祖追認。

所謂遠祖追認,就是說自己家的始祖是三皇五帝里的哪一位,後來是春秋戰國哪位國君,後來又如何流傳。這種遠祖追認經常「跳時代」,就是譜內追述的人可能跳躍了幾百年。這部分一般被認為是漢族譜書最為不可信的部分。我對漢族譜書的研究不深,記得有研究提到過,從唐代開始,隨著各種姓氏錄的衍生,將漢族幾乎所有姓氏都往三皇五帝系統和先秦列國來追認,這大概本身是一種文化追溯現象吧,但是這種現象直接影響了譜書的始祖追認。當然了,各家譜書對於這種遠祖追認的重視程度是不同的,有的家譜只寫說,據說我們是三皇五帝里哪一位的後裔,然後是某國公,然後數十傳無考。有的家譜則特別重視這個遠祖追認,要一代一代寫上去,沒有怎麼辦?就靠編。比如先秦的某個小國,目前能看到的史料只能推出他們三位國君的稱呼,但是以他們家直傳後裔的某明清氏族,則把這個國家從三皇五帝到滅國之後的譜系都「補完」了,順便把謚號什麼的也都「補完」了……所以說呢,關於遠祖追認,一般的態度就是「看看就好」……

2.遷徙。

關於遷徙的問題,明清的漢族家譜,以我見到的情況來說,多數以某一代始遷祖立祖,而這個始遷祖之下,一般會有其他遷往別處的小宗,但是修家譜的時候,一般都一起修。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即是在過去交通不便利,信息傳遞困難的情況下,本地的氏族尚且不能修的盡善盡美,異地的同族報來的資料,就更不保證信息完整。

清代有一些漢族家族,其氏族的某一個宗支入了八旗,成了漢軍旗人,但是貫徹氏族關係,還是一起修譜。這種譜修出來就發現,與旗檔和入旗一支自修的家譜相比,入了八旗的一支雖然參與了修譜,但是在總的宗譜上,漏寫、錯寫的情況很嚴重。但是這個情況,跟上面說的遠祖追認的是不同的,屬於修譜時候難免會遇到的疏漏,應該理性看待。

二、旗人家譜。

旗人家譜這裡有點跑題,因為旗人,這裡特別偏指滿洲旗人,畢竟跟漢族不大一樣。另外,旗人家譜主要是分成東北譜和京旗譜的,風格截然不同。

京旗譜,京旗處於天子腳下,地位更高一些,但是受到的控制也更嚴格一些,所以京旗的家譜一般特點是修撰繁複,譜圖啊、列傳啊、墳圖啊,很多門類,而且相對而言比較真實,大概是因為直接抄錄旗檔的緣故吧。弊端就是保留不易,現在留下來的京旗譜書數量並不是特別大。

東北譜,有相當多的譜書有攀附問題,比如說東北某赫舍里氏家譜,譜序和第一章使勁兒說了半天赫舍里索尼在清初的功績,結果家譜里,他們跟索尼壓根兒就沒血緣關係(雖然他們寫了,我們老祖跟索尼的後代,只是不知道傳承關係)。又比如說東北某姓家譜,譜序里說自己家的祖先在入關戰爭中當大將軍,被封三等公,後來被任命為東北某地駐守大將,榮歸故里,子孫都是高官貴胄。結果一查旗檔,這位「大將軍三等公」的老祖爺,只是個驍騎校而已,參加了入關戰爭,但是沒能被留在北京,就退回東北了,而從這位老祖爺以下,這個「高官貴胄」的家族再也沒當過超過六品的職官了……當然東北譜也有很多優點,比如說數量龐大,保存較好,而且個別東北譜是通譜,也就是說某個滿族姓氏的大系都修進去了(京旗一般是以入關始祖開始修),對目前的學術作用還是不小的。

三、關於分子人類學與譜書。

最近一段時間分子人類學很火,感覺講譜系啊,講家譜啊,不扯一下Y染色體,就跟落了伍似的。我這裡說一下,分子人類學和譜牒學,其實沒有直接的影響,更不能替代。特別是一個人譜牒的身份與分子人類學的身份,也是不能互相替代的。

舉個例子。復旦大學做愛新覺羅皇族的血樣研究,找的幾位皇族後裔,都是在「譜牒學」上過關的,他們的父親或者祖父,都是在《玉牒》上列名的。在「譜牒學」上,自然認為他們擁有共同祖先。但是我們知道,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無法對我們祖上的「節操」負責,這裡還不討論是否有抱養等情況,所以「譜牒學」上過關的皇族後裔,經過檢驗,也發現了有幾位在「分子人類學」上沒能過關。

再舉一個更簡單的例子。您的祖父有三個兒子,老大老二老三,您是老二的兒子,這一家一直和和美美,團結一致。後來經過意外的機緣,發現老大的血樣和另外兩位兄弟是不同的,然後要怎麼做?從此不把老大叫伯父?還是把他開除出家譜?

所以說,譜牒的身份認證,與y染色體的身份認證,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要混淆著討論。


先說結論:家譜其實符合一般的著史規律,即越接近當代的記載越真實,而越接近遠古的記載越可疑,且符合顧頡剛「古史層累說」定義。並非提問中所說的「基本沒有可信的」這樣一刀切。

家譜對移民史、人口史、社會史都有極大史料價值。如葛劍雄先生就其對移民史的價值說過:

「每一種家譜一般都詳細地記載了先輩在何時由何地遷到了何地,比較完整地反映了該家族遷移的歷史。對於一些自發的、小規模的、分散的移民,有關的家譜可能已是唯一的文字記載來源了。……即使對於那些大規模的、官方安置的、集中的移民,正史和其他史料的記載也往往失之粗略,缺乏具體而詳確的敘述,更沒有定量分析。……儘管一二部、一二十部家譜也不一定找得到完整的答案,但如果能集中若干種有關同一次遷移的家譜,就有可能作出比較具體的分析。在這類資料積累到一定數量時,再運用科學的計算方法,就會獲得相當可靠的結果。」

但是同時葛氏也提到:

「家譜的局限性也是明顯的。一般的家譜都要找出一位煊赫的祖宗,不是帝王、聖賢,就是高官、名人,甚至要追溯到三皇五帝。由於這些上古貴人基本都出在北方的黃河流域,要使本家族特別是不在黃河流域的家族與這些祖先聯繫起來,就只能編造出一段遷移的歷史。」

我們可以以漢高祖之前的劉氏為例來論證葛氏的話:

1、《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

西漢前期的司馬遷時代,漢高祖就是一介布衣出身。《本紀》是史書,也具有家譜性質,記錄非常簡單,上推一代而已。

2、《漢書·高帝紀》:《春秋》晉史蔡墨有言: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事孔甲,范氏其後也。而大夫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范氏為晉士師,魯文公世奔秦。後歸於晉,其處者為劉氏。 劉向雲戰國時劉氏自秦獲於魏。秦滅魏,遷大梁,都於豐,故周市說雍齒曰:「豐,故梁徙也。」是以頌高祖云:「漢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於周,在秦作劉。涉魏而東,遂為豐公。」

西漢後期東漢初期,漢高祖被附會成為帝堯的後人了,並且有了完整的家族遷徙路線,不可靠的情況就出現了。

3、《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劉氏出自祁姓。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名。能擾龍,事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封為杜伯,亦稱唐杜氏。至宣王,滅其國。其子隰叔奔晉為士師,生士蒍。蒍生成伯缺,缺生士會。會適秦,歸晉,有子留於秦,自為劉氏。 生明,明生遠,遠生陽,十世孫,戰國時獲於魏,遂為魏大夫。秦滅魏,徙大梁,生清,徙居沛。生仁,號豐公。生煓,字執嘉。生四子:伯、仲、邦、交。邦,漢高祖也。

看,到唐宋時期,劉邦家族已經有從春秋到秦朝的家譜世系表了。

4、「中國劉氏族譜網」收錄的家譜資料,如《廣東興寧劉氏世系》廣東興寧劉氏世系隨便截幾張圖:

不知道編的兄弟啥感受,我看著都尷尬。?●﹏●?

葛劍雄先生的文章可見 家譜:作為歷史文獻的價值和局限


我國家譜的一般形式都是這樣的:

1、北方典型家譜:

祖先,姬姓王族子弟,受封毛毛熊國,遂以毛毛熊為氏。(例子,可以換成其他先秦古姓)

然後一長串國君的名字,戰國之後失考。

也就是這一截斷了,所以上面這一截家譜,大抵是冒認的。

接著,魏晉門閥時代,毛毛熊·渾身毛起身孝廉,於漢末破賊,拜某某太守。有子三人,長子毛毛熊·黑眼圈從宣帝破蜀,受封某某將軍,拜某某刺史,孫毛毛熊·吃瓜死於八王之亂,曾孫毛毛熊·民族英雄從祖逖討賊,死於石閔之手,玄孫毛毛熊·可憐從祖約謀反失敗,逃往前秦……

然後中間就斷了幾代,這上面一截家譜是從史書里抄來的,大抵也是冒認的。

接著,北魏鎮將毛毛熊·大狼,乃毛毛熊·可憐之後也,亡於鮮卑,隨以庫瑪為氏。魏孝文帝改革,廢鮮卑姓氏為漢姓,隨恢復毛毛熊姓氏。這一代累世為將相,於隋唐之際人才輩出,晚唐時期亡於戰亂,失考……

這一截,大概對上面一截是冒認的,其實就是漢化鮮卑人……

接著,宋朝毛毛熊·學霸以進士出身,知某某州。乃毛毛熊·大狼之後也……

這一截,大抵也是冒認上面的,到底來源是啥真不知道。如果後面一直沒有失考,而且家族繁衍越來越多出現了各種分支,那麼這個毛毛熊·學霸之後的家譜可靠性就比較高了。當然,這個毛毛熊家族,到底是姬姓毛毛熊國後人、還是毛毛熊·渾身毛這個魏晉豪族後裔、還是毛毛熊·大狼(庫瑪大狼)這一支鮮卑後裔,就無從而知了。

2、南方典型家族

祖先,伯益之後也,嬴姓,以毛毛熊國為氏。(例子,可以換成其他先秦古姓)

然後失考……

接著,魏晉門閥時代,毛毛熊·好厲害拜某某太守云云,永嘉之亂衣冠南渡,稱為高門士族。

然後,整個隋唐時代,一片空白,或者直接把毛毛熊·大狼這一支冒認,或者冒認其他同姓……

到了宋元明時代,毛毛熊·學習好以進士出身,當大官,繁衍一大堆後代……

你們懂的。

3、不諱言少數民族來源典型家族

祖先為庫瑪部落酋長野熊不花,從元太祖破金,累任達魯花赤。明朝初立,祖宗大狗熊帖木兒從明太祖破元,明太祖賜姓毛毛熊為氏。

這個大抵是真的,然後可能被現代某些學者考證,大狗熊帖木兒是回族……接著大狗熊帖木兒後代出來闢謠,說我們祖宗是色目人,現在這個姓氏是漢族,跟回族無關。

也就是說,家譜追溯越早,而且早期失考祖宗太多,大抵前面都是冒認的。宋明之後如果家族分支龐大,那麼真實性就高一些。

認野爹其實也是人類的通病。不過我們是家族認本民族的野爹,不想有些是整個民族認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地域的野爹。


族譜這種事,我就說幾個我知道的事。

1.當代續譜(上世紀80年代之後)的內容肯定比族譜開篇認祖宗那部分內容準確率高。——這是廢話。哈哈~

2.在上個世紀,身份證,戶口制度不完備的情況下,確實存在乳名上譜,因遷徙原因與本族缺少聯繫、更名、過繼等原因未上譜的情況。例如,我在族譜上最早就是用乳名,成年後家族重新修譜才換成本名。

3.現存的家譜大部分是近現代修的,所以說認祖宗那段,看看也罷,編纂者是不會仔細看史書的。

說個現代的段子吧。

我從讀三國史開始那段時間,為了弄清楚孫氏淵源,有幸在網上結識了一位現居南京的孫氏後人,他寫了一篇孫堅家族的考據文章。此人還善於丹青書法,應該是本地名流。

他自稱在孫氏家族中不受待見,屬於另類孤絕那種人,就是看不慣族中亂認祖宗。

據他說,當時孫氏一幫人拿著各自的家譜要統計歸納派祖宗輩分,所謂負責審核的族長(或者是一個領導小組吧)哪有鑽研史書的事!或者明知道一部分族譜是虛構的,最後乾脆一刀切,多少年之前生的算孫堅多少代後人,N年加一代,以此類推(印象中,當時的人都排到70多代)。

也就是說,也不審核,交了族譜,姓孫的都成了孫堅的後人!

這麼搞就滑稽了。他是不認這賬的,當場丟下一句:我只知道我爺爺是農民!其他的人我什麼都不知道!

所以這種族譜,看看則已吧。

再說個古代的。唐宰相譜系裡,這種官修的譜系,還是有錯誤,例如把陳郡袁氏和汝南袁氏認了同一個祖宗。。。

因為兩個家族都出了一個袁良。

新唐書宰相世系表14:孫幹,封貴鄉侯,復居陳郡陽夏。八世孫,二子:昌、璋。昌,成武令,生漢司徒,字邵公。

實際上,陳郡袁良絕對不是汝南袁氏的祖宗。

汝南袁氏的袁良是袁安的爺爺。袁安是漢明帝(劉秀兒子)時期的人,

陳郡袁氏的袁良是袁滂的爺爺。袁滂是漢靈帝時期的人。

按道理,這兩人相差近100年左右,結果認成了同一人。

導致,明明都是同齡的公族子弟,袁紹、袁術見到袁渙,按輩分要喊:曾祖父。哈哈~

我曾去檢索某個現代袁氏家族網提供的族譜,結果還是繼承了這個錯誤觀點!

那後面所排列的所謂輩分,豈不就是一筆糊塗賬。

最後一件事。

是我在知乎碰到的網友,他是何氏後人,他看了我寫的研究評價何進的文章,非常感謝我能為何進「正名」(畢竟很多三國史作品都習慣性黑何進)。

後來,他提供了他抄錄的何氏族譜關於何進前幾代的內容給我看(可惜重裝電腦後,聊天記錄沒了)。

內容很詳實,連何進老婆姓什麼都有,但是上溯到何進的祖先,說南陽何氏有人做到了太傅。。。

其實,翻一下《漢書》和《後漢書》,或者稍微了解兩漢歷史的話,就會知道根本沒有何太傅這個人。真要有,范曄怎麼可能不寫上去,太傅這麼高的地位!

所以說,族譜這種東西,看看而已。往上看三代,知道自己爺爺是幹嘛的,足矣。

誰要當真,非要認老祖宗,哎,怎麼說好呢!

表面上光榮,私底下是傻吧!


之前曹操DNA那次, 一共有9支曹氏後人提供了樣本, 其中有6家能對上曹操叔父的DNA.

感覺還是相當靠譜的...

不過復旦那伙人也說了, 不少人自稱是努爾哈赤之類的後代跑來測DNA, 結果一多半測出來都是包衣出身.


假的,都是假的

我姓李,家譜上說我這一脈是唐朝李忠的後人。

李忠(643年-664年),字正本,唐高宗李治庶長子,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長兄。母為宮人劉氏。李忠生於東宮,初封陳王,官任雍州牧。永徽三年(652年),立為太子。 後,被武則天賜死。

我小時候,覺得自己太牛逼了,皇室後人有沒有,還是和武則天打過交道的有沒有!!看小夥伴的時候,都是高人一等的有沒有,懷疑家人有一份多年珍藏的寶藏有沒有!萬一等著畢業的時候,爸爸說要把寶藏給我,我該怎麼處理??

但是,上大學,學歷史之後。才發現,李忠歷史上並沒有子嗣記載,

  • 《舊唐書·卷八十六·列傳第三十六》:麟德元年,又誣忠與西台侍御上官儀、宦者王伏勝謀反,賜死於流所,年二十二,無子
  • 《新唐書·卷八十一·列傳第六》:麟德初,宦者王伏勝得罪於武后,敬宗乃誣忠及上官儀與伏勝謀反,賜死,年二十二。無子

所以,我們家,到底是哪來的?

還是有一樁驚天大案,期待後世破解?

更新第二彈

今天中午閑的從書籍上把編印好的族譜拿下來細細觀摩,恩,我們都有印好的,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5塊錢一本。

說是,李忠之後叫李嚴深(延伸的諧音,確定不是湊數么?)

然後就是些似是而非的名字,但是輩分很講究,什麼「 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 」,我看完之後想,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么?這特么是宋朝開國皇帝的輩分好不好!!!!!你要真敢起,你就不怕簪越誅九族么?

說到了宋朝,來接著看,我們老祖宗也許為了逃避宋朝的簪越之罪,從偏僻的貴州,跑到了當時大城市濟南,家族裡有個叫李格非的,升任 禮部員外郎,部級幹部,是宋朝裡面算是牛的,本來沒覺得,但是因為學歷史嘛,總是能感到一絲絲的不對勁,後來憑著直覺一查,你知道他姑娘是誰不,沒錯,李清照。(恍然間,身上有了文學氣質了呢)

那你知道李清照的兄弟都叫什麼嘛?

家譜上寫的是:李清水和李清山,

來,跟我念青~山、青~水。(紅瓦~碧海~藍天,感情這是在青島生的么~)

人家歷史上正正經經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李 迒卻沒有提一筆。

李格非的老婆,李迒的母親,可是「慶曆黨爭」重要人物御史中丞王拱辰的孫女,王拱辰歐陽修還是連襟,都是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薛奎的女婿。然後人家的曾外孫子叫李清水和李清山。你說,這麼有知識、有文化、有底蘊的家族裡,你這麼起個這麼接地氣的名字,這樣真的不怕被打死么?

(民間修譜開啟於歐陽修,你這樣詆毀歐陽修的親戚,好么~)

所以,我到底有沒有文學氣質的加持?

更新第三彈

元朝有個叫李京的你們了解么?

人家在相當于軍委的樞密院干過,不過對雲南、對民族宗教事務上貢獻很大,以優秀的民宗幹部身份留名青史,寫了一本《雲南志略》,間接影響了我國現在56個少數民族的形成。(《雲南志略》現在還有的賣,且引用率相當高)

最後官至 吏部侍郎 (中組部部長、副部長相似職務)

你猜的沒錯,也在我們家族譜上。

按理來說,元朝,為了方便管理,民間起名都應該是數字,比如我用的這個網名@李123和朱重八。

李清照一家,按照史書記載都南遷至臨安了,然後,我們這一脈(清水一脈)去了河南河間(為了驢肉火燒?),誕生了李京。

李京生於什麼時候,死於什麼時候,一直是個歷史性的問題。而這一次,我將以李京族譜後面的小傳為依據,推斷出在世時間,解開這個歷史難題。我似乎已經看到了人民日報報道文章:《史料在民間系列報道——網友李123翻看家譜無意間破解歷史難題》。

下一步會不會就讓我作報告?

再下一步會不會上百家講壇?

再再下一步會不會被冠以文化名家的稱號?

這樣,我就可以到處講授(pian)知識(qian)了!

但是人物小結讓我,呃,怎麼說呢

有一句話是: 數上書論事,宰相賈昌朝不悅。

可是,元朝沒有一個叫賈昌朝的宰相。倒是宋朝有一個。

賈昌朝(997年—1065年),字子明。真定獲鹿(今河北獲鹿)人。北宋宰相、訓詁學家、文學家、書法家。

所以,我又查了一下,呃,

(⊙o⊙)…宋朝也有個官吏叫李京。

重名,

這個人物小結,是人家宋朝大臣李京的傳。

(祖宗誒~元朝的李京小傳,是人家宋朝李京的傳記,這是抄24史,抄串了吧)

所以,

李京和李清照和李京和李格非和李清山、清水

到底是

什麼關係?


對於新材料來說,你信不信不重要,有人信才重要,這種相信是會影響真實世界的


家譜要分情況的。

比如李、王、張、劉這些大姓,名人很多,還有很多是異族融入改姓的,所以後人如果要家譜光輝點,可攀附的同姓名人就很多,東湊西湊,就湊到炎黃了。

比如一些太生僻的姓,人數不算多,本身也沒啥名人,能傳承上千年,說明家族繼承性還是很好的,也沒必要攀附,家譜就可信度高。

介於兩者之間的,就是人數不多不少,名人也不多不少,有的支系寫家譜攀附了,有的支系寫家譜實事求是。

還有一些因為戰亂無法追溯具體祖先世系,但印象里是知道自己祖上某朝誰最有成就,那麼就把中間缺失的補個甲乙丙丁,方便連成一條線。

-

就我家的家譜來說,我小時候,縣裡同姓氏的人聯絡,共修了一部《鄰水縣歐陽氏家譜》,從小就喜歡看這一部。我的姓氏&<&>在全國是不多見的,但在我們縣、隔壁縣是很常見的,所以可以確定世系脈絡,而且有官方大事印證 —— 就是湖廣填川的幾兄弟,三百多年開枝散葉,形成了相鄰幾個縣的姓氏宗族。

另外就是,凡是我們這一支系的人都知道,出自歐陽,與全國其它地方姓陽的人祖先是有所不同的。就我所知,現在基本上陽氏、歐氏、區氏的來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得姓,而我們是宋朝姓氏簡化運動,歐陽分家為歐、陽兩姓氏而來的。

湖廣填川之前,幾兄弟都帶有原來湖南的家譜,所以共修家譜時,還派人去湖南祖籍聯絡了那邊同姓氏的宗族,印證之前的內容。入川三百多年,湖南家譜的字輩用完,川渝的就自起字輩了。

聯絡後把雙方新起的字輩都各錄一份,排除雙方已用的字輩,再次新起字輩時儘可能用相同的一份新字輩表。雖然現在起名不按字輩了,但都記得自己的字輩,所以川湘同姓氏的人遇到,還是可以論出輩分高低的。

根據我家那份新修家譜(1999版)可以很詳細的追溯到宋朝,再之前的就因為五代亂世而有所缺失,但畢竟宋朝之前的歐陽沒有分家,歐陽的人數也不算多,全都出自戰國末年的越國,也就是春秋尾霸的越國。

歐陽得姓于越國被滅,王室中的一位公子帶領族人居住在歐余山之陽,故為歐陽氏。再之前的家譜,就可以完全按照官方對越國世系的編寫複製了,追溯到夏朝少康復國,再追溯到大禹治水,為姒姓,最後到黃帝戰蚩尤。

所以,我的姓氏全稱該是:姒姓 歐陽氏。漢朝之前姓、氏並存,先有姓、後有氏,大概理解為——姓為祖、氏為宗,就是了。


曾經研究過回族家譜的前來回答。

東部地區有一支馬姓回族,被稱為「忠恕堂」馬氏。據其家譜記載,其祖先馬依澤於宋朝來華,原籍「出自西域魯穆」。馬依澤是天文學家,於建隆二年擔任欽天監一職,十二星座就是這個馬依澤引入中國的。魯穆這個地方現在被認為屬於東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地區。

據我了解,有三個忠恕堂馬姓回族去做了基因檢測,其中兩人能夠檢測出小亞細亞一帶的起源,另一人基因檢測為漢人,據其回憶,其曾祖父是在戰亂年代的流浪兒童,在瀕臨餓死之際被馬家收養。

所以,就算族譜家譜沒有有意的攀附情況,那麼歷史上過繼、收養、抱錯等各種情況,同一個家族內的成員存在不同起源的情況也是有可能存在的。

對了,山東有個回民村,叫廟留庄,當地馬姓也是忠恕堂,有個歌手叫馬天宇,也是這個村出來的,馬天宇十有八九也是馬依澤的後人。

————————————

補充一個回族家譜,北方的回族巨族,滄州回族劉姓,家族輻射以滄州為核心的整個華北,東北,內蒙,河南等地,滄州老根子的家譜寫到祖先原籍西域,祖先劉天錫明朝初年擔任錦衣衛高級指揮官,其後人定居滄州。

在其滄州老家的家譜僅僅記載「出自西域」,並未提及具體西域哪個地方。但是我曾經在貼吧偶遇一位東北的劉姓回族,他祖籍河北滄州,但是他們家在當地編輯的家譜(不是滄州的大家譜),提到祖先是歐洲人,而且精確到了波斯尼亞一代。我當然覺得不可信,因為滄州大家譜並沒有記載這個,而且波斯尼亞這個詞我感覺也是近代才興起的。

但是!有祖籍在滄州的劉姓回族進行基因檢測,真的檢測出了東南歐的基因起源。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認識一個人所說的,有些家族的起源信息,可能並不記載在最正規的家譜中,可能記載在家族的旁系分支的隻言片語中。


12歲那年我第一次看到了家譜……還是精裝本,藍色帶金邊的盒子,封面寫著隴西李氏。我一看就激動了,馬上覺得自己是大唐皇族後裔,就開始翻,翻來翻去,發現居然就到大槐樹遷移到蘇州這段,再往前沒了……我問我爹咋回事,我爹說再往前家裡估計是窮光蛋,連家譜都沒有,你伯父這次重新修訂不敢亂寫祖宗……

我現在覺得我伯父好牛……


黃宗羲說天下書最不可信者有二,曰郡縣誌,曰氏族譜。


家譜里沒名人的一般都准


關於這個話題,強烈推薦一篇妙文,《混亂的譜牒》,蕭春雷;《讀書》2001年第01期,笑料極多。李火德同學的各路免費兒孫真箇是把俺雷的外焦里嫩。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8951069c0102x2dw.html


因為有修譜匠啊,修譜匠大多數是家族事業,這些父子兄弟叔侄爺孫對自己幫忙修的甲乙丙家家譜都很熟悉,在幫丁家修家譜時,追溯到某代祖宗再不能往前追溯時,往往把這個祖宗嫁接到甲乙丙家某個外出下落不明的兒子身上,古代戰亂多,交通又不發達,沒法查證。即便甲乙丙家沒有合適可嫁接的人,沒問題啊,家譜一般60年一大修,用新家譜替換老家譜時,神不知鬼不覺地添上個名字,誰知道呢。所以翻翻大部分家譜,都可以追溯到某個帝王將相,實際上都不過是溫州修譜匠造假的結果。


趙世瑜先生《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中收入了其關於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記憶的一篇論文,我覺得很好的解答了題主的問題。


大家這麼熱情,我也說一說吧。畢竟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學習宗譜。只研究一家,就是蔣氏宗譜。本人姓蔣,坐標江蘇宜興。了解姓氏文化的大概都知道,蔣姓是個相對而言姓氏比較純正的。始祖是周公第三子伯齡,被分封到蔣國,蔣國後被楚滅,子孫遂以國為氏。

這是源流,然後遷徙,大部分子孫外遷,到山西,山東,尤其以山東一支子孫最興旺。這個時候有一個故事,就是光武帝誅殺蔣橫,九子逃難,後帝悔悟,蔣橫九子就地封侯,蔣氏一門九侯的傳說。正史沒有什麼記載。作為蔣姓人來說,這個故事,內心希望是真的。但是站在客觀史學的角度上,我覺得是假的。在這裡不做過多辯論。

之後,蔣橫的第九個兒子蔣澄,被封為OU(發音ou,三聲,函字去四點)亭侯,封地在今宜興楊巷,官林一帶。以伯齡公為第一世,蔣澄為第48世。而且譜上記載沒有斷代。

譜上還有歷代修撰人的記載,第一次修譜是在秦朝,之後漢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至今。傳承有序,少數村落因為戰亂等原因而斷代或因世事變遷老譜找不到(文GE),大部分宜興蔣姓都有譜,都沒有斷代,比方我們村,我已經是蔣氏122世孫了。

有句話叫,天下無二蔣,皆是伯齡後,江南無二蔣,儘是九侯家。中國蔣姓起源河南,但是姓蔣的大部分都在江南,而江南蔣姓都是蔣橫九個兒子的後代,其中第九子蔣澄的後代最為發達,江南大部分蔣姓都是蔣澄後代,包括蔣公,蔣公是蔣澄第二子,蔣通的後代。宜興的蔣姓大多是蔣澄第三子蔣休的後代。蔣公是多少世,學術上,蔣氏宗親里有很大爭議。這個有興趣的知友可以私下和我交流。蔣公也在1948年到宜興官林都山祭祀過蔣澄,度娘有很多圖片,這裡就不放了。

我們村這套譜,譜上寫的第一次撰修是在明朝萬曆年間,一直到民國18年,民國十八年這次是第九次修譜,距今90年左右,現在大家也在準備修譜過程中。明朝之前的譜,我們宜興的蔣氏家譜都是以宋朝宰相蔣氏90世孫蔣之奇的為模板,然後各支分遷,各自獨立修譜。有的是一個村是一支,就修本支的譜,旁支的不修。有的是幾個村同修一套譜,一本都是由大村遷徙出去,這就扯到宗法制中的大宗小宗問題。小宗如果人數越來越多了,財力也可以了,也會選擇獨立分修,修建自己的分祠堂,家譜和祠堂是聯繫很緊密的兩樣東西。宜興以前有蔣氏大宗祠,其中供奉了110支各支始遷祖的牌位。其實大宗小宗加起來遠不止這麼多支,只是為了名字上好聽而已是,說宜興有110支蔣姓,也有的譜上寫的是108支。

總的來說,我覺得對待家譜,不可以以太挑剔的,嚴正的史學考據態度對待,畢竟有的時候正史也是瞎扯,真正的歷史是怎樣的,誰都不好說。靠的越近的越可信,可信度是非常高的,家譜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明昭穆。宗法制度是很嚴格的,輩分長幼,絕對不允許出錯。更不會亂寫自己的近代祖宗。太久遠的,無法考據的,就會亂認祖宗。這是家譜的通病。

我現在看的蔣氏家譜也不少了,宜興周圍的譜也看了四五十套了,大多都是傳承有序,編寫嚴謹,我認為,從宋朝(北宋)一直到現在,這個時間段,宜興蔣氏宗譜可行度是相當高的。譜中宋朝出現的人物,現在還有很多墓碑,遺迹存在,都是可考的,還有正史也有不少記載。宋朝(北宋)之前的就比較難說了。

PS:對家譜文化有興趣的可以私聊我。


鄙人姓周,我老爸他們這幾年就是在修家譜,我覺得我家的族譜就相當可信。據族譜所說我們這一支是兩兄弟逃難逃過來的分支,我始祖的墓至今尚在,均有記可考。而且從我始祖算起(大約是明朝永樂年間吧),老周家七百多年都是貧下中農(出生真是根紅苗正啊)所以沒造假的必要吧。不過據我爸說的,我們始祖分出來的本家聽說在當地是個大地主後面土地改革槍斃死了二十多個,又經過各種批鬥和事件據說就這樣沒了。在哪裡還有個周氏祠堂我沒有去看過,已經荒廢有60多年了吧。


肯定是很大了。

但是……很偶然的參與過一次。並注意到,譜中提及的「明洪武二年遷自雲南」是不靠譜的。就問主修者,出處?回復說從字典里查的。我明白他的意思,對此深表懷疑之後,就不再多言。(畢竟,其時,雲南還不屬大明。)

後來,又有緣見過別的版本的族譜,發現自己參與的那本把二世三世的某幾個人的父子關係給整錯了~~

極有可能,以前的所有族譜,都並不像我知道的這次那般,費盡周折,由一位曾經很有些學識和人生成績的老法院廳長,在八旬高齡,以頗有些神采和健碩之身,多家打探問詢,費時數年精心修編的族譜都有不止三處的差錯。

極有可能~~

(另一處是,族譜寄到外地,有回話說,把某人家孩子的名字給搞錯了。當初,孩子他奶提供的名字只能算是個乳名,人家六七歲之後就主要叫另一個名字了~)


我覺得挺可信的,我們張家有家譜有字輩,每一代都有名字,也沒出過什麼大人物,追溯到第一代始祖也是光棍三兄弟到處逃命,家譜是為了記住家族每一位成員,沒有造假的必要。


推薦閱讀:

女性不上家譜屬不屬於性別歧視?
有沒有像《羅馬全面戰爭1》那樣帶子女家譜的策略遊戲?
家譜傳給誰?
家譜怎麼編寫,有什麼格式?
誰見過自家家譜,什麼編寫格式?

TAG:中國歷史 | 家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