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紐約時報》的報道:《中國人工智慧趕超美國不是夢》?
什麼是AI?AI,人工智慧,是一門使用計算機來模仿人類智能行為的學科。什麼是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是AI的一個分支,讓計算機能夠不需要特意編程就能從數據中學習。什麼是神經網路?AI中所指的神經網路是一類仿照人類大腦的計算機架構,AI的程序都建立在此架構上。什麼是監督學習...
最近,高盛發布了一份題為《中國在人工智慧中崛起》的報告。
這份報告講解了中國的人工智慧創造價值的主導因素,並全面剖析了BAT三家公司在AI中的優勢和布局。除了BAT,高盛還想讀者介紹了美圖、滴滴、科大訊飛等第二梯隊的公司在人工智慧上的進展。最後,該報告還對文首中提到的問題作出科普解答。
想一探究竟的讀者可以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公眾號後台回復「高盛AI」獲取完整報告。
遙遠東方的一條龍
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領先的AI、基礎研究、技術應用前端的領先力量。AI將會助力中國建設智能經濟/社會,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
這麼說自然是有依據的,近兩年,中國政府頒布了許多支持性政策。例如2015年頒布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就將AI列為11項關鍵領域之一。
和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比,2014和2015年,中國發布關於AI的論文數達到了第一,被引用次數也達到了第一。
在2013年到2016年第二季度間,中國在AI上的投資達到26億美元。
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巨頭在研發上也投入了許多資金,其中,百度的投入總額雖不及阿里和騰訊,但是其投入的資金就佔了營收的14.4%。與微軟持平,略低於谷歌。
BAT三巨頭的研發人員幾乎都占員工總數的一半,高於谷歌的38%和微軟的32%。
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能夠在人工智慧領域崛起的原因主要如下:
- 中國吸引了許多人才
- 中國公司有海量的數據
- 整體基礎環境好
根據微軟副總裁Peter Lee所說,招募人工智慧學者所需要的費用已經和收購美國橄欖球大聯盟四分衛的費用不相上下了。儘管如此,中國企業仍不惜重金招募這些學者。如下圖所示,百度給機器學習人才開出的薪資比亞馬遜、谷歌和蘋果的都要高。
在高盛看來,中國的三巨頭BAT在獲取數據上都有強大的優勢,三家公司的市場份額達到9100億美元。高市場份額也就給予了三巨頭海量的數據。阿里巴巴主要獲得交易、物流、付費、和社交網路的數據,用於營銷、提高購物體驗,信用評級、和雲服務。騰訊主要獲得社交網路、付費和交易數據,用於營銷、個性化訂閱建議等。而百度主要獲得搜索、定位、和交易信息,用於營銷、提高搜索結果準確度、訓練百度大腦、公共輿論監測等。
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一些大公司共享了一些開源的深度學習引擎、平台,為中國的AI研究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其中,百度就分享了一個叫做PaddlePaddle的平台,性能與TensorFlow不相上下。
不過,中國人工智慧發展也有牽制因素——晶元。晶元的處理能力決定了計算的能力,而人工智慧系統的性能又受限於計算機的計算能力。2015美國政府禁止因特爾和其他晶元製造大公司向中國銷售高端晶元,這對中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為中國一直以來非常依賴國外的晶元支持。不過,這也令一些中國的晶元製造商有了發展的機會。
BAT三巨頭
在AI領域,百度可謂「孤注一擲」,權力押注AI。
在人才上,百度招攬了AI界的許多知名學者,例如陸奇、吳恩達(已離開百度)等。百度研究院在全球共有逾2000名研發工程師。
在數據上,百度藉助自家的搜素引擎,能夠輕鬆獲取數以百萬級的用戶標籤、語音請求、位置等信息。百度的DuerOS 也能夠獲取大量的消費者信息,降低了數據驅動的AI研究的門檻。
百度在人工智慧上的策略上,主要關注使用商業化AI技術的事業分支,部署了百度雲、百度大腦、DuerOS、阿波羅計劃等大型項目。
阿里在人工智慧上雖然沒有百度高調,但也不甘示弱。阿里2017年財年中,GMV(網站成交金額)達到了547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阿里需要在實時安全、處理能力、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上做好保障,阿里理所當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AI試驗場。
從IaaS的營收上看,阿里雲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四,在中國,它是後面七家公司的總和。
阿里的數據是建設在用戶上的。阿里的網路幾乎覆蓋了80%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擁有7.17億名買家(4.54億名活躍)用戶。他們每天平均至少花費25分鐘在阿里的服務上,活躍用戶會花費約7.2倍的時間在淘寶上。因此,阿里每天能夠獲得5億份以上的數據。
此外,該報告認為,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已經成為了世界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
騰訊依靠微信,可以說主宰了中國的移動平台。在AI上,雖然騰訊是BAT中最晚入局的,但騰訊也注重將AI融入產品,以提高產品的用戶體驗並優化其商業變現效果。
2016年,騰訊開設了人工智慧實驗室,2017年,又在西雅圖開設了研究實驗室。
騰訊的生態布局分為5個部分:金融服務、內容、O2O、電子商務、應用,其中,遊戲被歸屬到內容部分。
在人工智慧的應用上,騰訊在大量的社交媒體數據基礎上,使用AI來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此外,在遊戲中,騰訊也通過用戶的選擇偏好等數據,使用AI來提高用戶體驗。
百花齊放
除了BAT,處在第二梯隊的一些公司在AI上的布局,也可圈可點。
美團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一的O2O平台,每天產生1.5PB的數據。在技術架構上,美團有專門的O2O實施物流派送系統,例如在供應和派送鏈上,美團提供了一個叫"超腦"的引擎,使用大數據,能夠在100毫秒內生成最佳派送路徑,讓美團能夠在平均28分鐘內完成一次派送。
另一家公司,滴滴出行,處理過45000TB的數據,接收過超過200億的行程需求,是Uber的五倍。滴滴的研究實驗室主要研究深度學習、人機交互、計算機視覺和智能駕駛技術。
此外,作為中國智能語音的領跑者的科大訊飛,也出現在了報告中。科大訊飛在2011年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語音識別DNN(深度神經網路)系統,又在2014年設立「超級大腦」,今年還與安徽醫院共同設立了「智能醫院」,用AI助力醫療。在中國智能語音市場上,科大訊飛在2015年就已經獲得了44.2%的市場份額。
最後,報告還提到了國內的AI安防監控公司,海康威視。在安防監控領域,海康威視已經有16年的歷史,現在也發展成了AI監控產品的龍頭企業。2016年,海康威視發布了智能交通產品群「神捕」以及面部識別產品「臉譜」。
此外,該報告還介紹了一些其他的AI創業公司。由於篇幅有限,雷鋒網就不再詳述。最後提醒對報告感興趣的讀者,可在雷鋒網公眾號後台回復「高盛AI」獲取完整報告。
本文作者:彭賽瓊
原文:高盛解讀:中國人工智慧崛起,BAT領頭,百花齊放 | 雷鋒網
中國在與人工智慧相關的很多領域已經具備了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實力。人工智慧的重要戰略意義,則必將使中國政府對此非常重視。
我們雖然整體發展水平比美國低,但只要在人工智慧這個局部集中力量,只要投入的資源遠大於美國,即使效率處於劣勢,最終產出也有望勝出,所以 「趕超美國不是夢」。
這種在關鍵領域集中資源、不計成本、只看結果的發展模式,是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無法效仿的,因為他們的議會要求核算投入產出比,他們的私人投資者要求利潤。
這正是中國的制度優勢。
太不知乎了,太不政治正確了。
雖然沒有詳細數據,但知乎的碼農們大概是除了律師之外最恨不得你國崩潰的群體了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Quora上的認為「中國醫生在美國救倒地遊客的行為是粗魯的」觀點?
※中國是否有類似於 footlocker 的大型運動鞋專賣?
※中國電影與美國好萊塢的差距在哪裡?為何中國電影的演員片酬總是占成本比最高?
※為什麼美國的電影票這麼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