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那麼高,到底是哪些人在買房子?

北京,上海,深圳,房價動輒每平方上五萬以上,南京,合肥,鄭州,杭州每平米動輒兩三萬,而這些地方的平均工資,基本上不超過萬元,就算大家付得起首付,動輒三四百萬的房子,月供也得一萬多!那些買房子的人拿什麼去還月供,還完月供後,拿什麼過日子,很多人都說買完房子後出租抵月供,但是現在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期房,買完後起碼兩年後才可以入住,這兩年的月供起碼得自己還吧,希望那些在帝都,魔都買房的同胞來分享一下你的購房資金來源以及目前的收入和月供?


以上。^_^


謝邀。買得起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月薪一萬多的青年,找個同樣月薪一萬多的老婆,一個人還房貸,另外一個人的工資生活。

比如家裡有點基業,能支付大半房款,少部分還貸的

有把老家房子賣了付首付,再把房子多餘的房間租出去抵貸款的。

一線城市是貴了點,未來肯定是非土豪和高薪勿入。二線城市一般想買,總會有辦法。

不如還是說說買不起的原因吧。現在買房的青年多數都差首付,只要有一萬多的月薪,房貸總歸能還的。買不起的,也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沒有家底的。一點家底也沒有,等著用工資攢首付的,一般都被房價越甩越遠。越來越買不起房,這是買不起的大頭。這個是家庭起點問題。

第二是收入不夠的。月薪一萬以下想在二線城市買房,基本不靠譜,你還沒奮鬥到具備留在一二線城市的資格。這個差距是全方位的和根本性的,必須要補足,要不然就會被淘汰出二線城市。

第三種是單身買房的。兩個人一起還貸建造家庭,畢竟更快一些。兩個人一起奮鬥,你收穫的不是一個房子和老婆,而是一段堅定的感情。如果你不是富二代,就不要硬撐著找那種一定要有房無貸才肯和你結婚的。屌絲買不了房的原因是系統性的,也許是一場等待自己當然霸道總裁,再豪宅香車迎娶白富美的迷夢;也許是自身的修養見識包括身材,無法找到一個不看財產,願意和自己一起奮鬥的人。

房價收入比,這個東西只對本地人佔主導的城市管用。而房價高不高,看的是誰在買他,有多少人想買他。

三四線城市只有本地客群,買房的就是本市的人,一年一點生娃改善需求、婚房需求,房價嚴格與收入相關,這時候可以看房價收入比,超過了收入的限度,就沒有了支撐。這個時候房子是耐用消費品,沒有投資金融屬性,房子就是房子,是不叫房地產的。如果有開發商看到別的城市房價上漲,也搞開發,一旦房價背離收入,是沒有任何人來接盤的,於是造成鬼城,國家又來搞去庫存。

二線城市,買房的不僅是本地人群,還有大量外地人湧入,如重慶、武漢、天津等城市,外來人口都有相當的比例。最重要看人口吸引力,吸引人口多的房價高,吸引人口少的房價低。這就是天津蘇州武漢鄭州房價上漲,而瀋陽長春哈爾濱的房價一直不振的原因,人口吸引力的差距。

買房者的經濟能力則決定了房價的高度。富裕地區和省份,因為吸引了很多周邊富裕地區的人口,房價會高一些。比如杭州和廈門,就要比成渝房價高很多,不僅僅在於收入,還在於家庭背後的富裕程度不同。不要覺得家裡拿錢買房就是啃老,在一二線城市買房是一場跨越世代的競爭。

一線城市買房尤其明顯。因為買房的錢,很可能不來自工資。他可以是其他城市富人開廠賺的,他也可以是二線城市精英階層攢下的部分家底,拿過來給孩子付房款。他更可能是全國的富豪都要來上海、北京、香港購置的豪宅中的一套。未來,他還可能像倫敦紐約一樣,世界上的富豪都想買一套上海的豪宅,作為海外資產配置。

當這一步一步發生的時候,就出現了購房群體的變化,而每一次購房群體的變化,都意味著支付能力天花板的打破。本地掙工資的人的天花板,是要被外地富裕家庭打破的,而富裕階層的天花板會被全國的富豪階層打破,最後被世界富豪打破。你買不起,人家買得起,反正現在土地供應越來越少,一手房在成為奢侈品,有錢者得之。

未來中國人口紅利坍塌,各城市會發起對人口,特別是人力資源的激烈爭奪,有自媒體管它叫城市戰爭,凱撒覺得再合適不過。就業機會、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甚至戶籍制度,都會成為城市爭奪人口的武器。而結果就是部分明星城市坐大,強者恆強,吸納大量的產業人口形成產業高地,再利用這個實力建設更強大的基礎設施,以及城市服務水平。強大的二線城市,即使一時用力過猛,造成了鬼城,也很快因為產業的聚集和人口導入而復活,不服請看鄭東新城,實力打臉外國媒體。一線城市?「鬼城是個什麼鬼?」我們都建到崇明朱家角滴水湖了,臨港新城16號線擠的上不去車。雖然上海還有大片的空地,但是從來不擔心沒人來的。

而弱勢城市則人口流失,產業空心化,日漸消解。在整個過程中,也會反映著樓市上,全國大多數的城市會房子多的沒人要,不叫崩盤,而是真正的需求塌陷。而少數城市則房價繼續上漲,成為高地。

你的問題在於,這種未來你認為不合理,但是什麼才是合理呢?未來的一二線城市,將會有數十條的地鐵,縱橫交錯的高鐵,未來更快速的磁懸浮,說走就走的機場;品牌雲集的商場和體驗中心,最高端的產業和就業,這些東西未來都只有超級城市才會有,你想享用,那麼很簡單,就這麼幾個城市。

城市的發展到底為誰所享?一定是為他奮鬥過,為他付出過,更有眼光早早選擇了他的人。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

「相信凱撒」(inCaesarwetrust)

不談城市談樓市都是耍流氓


總結一下,買房子的很多都是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自己有還貸能力的情況下,父母出個首付,本來就是城裡的好點兒,家裡是農村的就比較困難了。

沒想到自己也有資格在這問題下面回答。坐標南京,幾個月前買的房子。讀研的時候南京房價就開始剎不住車了,我舅攛掇過我在南京買房子,可是父母收入不固定,貸款困難,眼睜睜看房價上漲。上一年十一參加過室友的婚禮,回來後就得知同去的一個小夥伴回南京後第二天就買了房子,之前啥動靜也沒,談好了就直接用信用卡刷了定金,真的是霸氣。和另外的小夥伴坐不住了,商量著開始看房子,過程中的艱辛不表,最後我買了和我姐家一個小區的二手房,想著姐弟倆住的近有個照應,我媽來玩也能找得到門路,唯一的缺點就是距離現在的公司比較遠,好在我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上下班方便了不少。

說實話,買了房子真的沒有那麼開心,首付把我父母辛苦一輩子的血汗錢全部掏空,簽完字後冷靜下來差點兒有撕毀合約的衝動。當時覺得壓力還不大,房貸下來後,看著30年的日期,每個月快趕得上工資的房貸,突然間有種泰山壓頂的感覺,現在幾個月下來,已經沒啥感覺了,可能是麻木了吧。

還貸款的頭兩個月,本來是工資除去月供只剩下1000塊,悲催的是公司還強制休了5天的無薪假,平均算下來還不夠還月供,哈,操蛋。幸虧上一年攢了點錢,不至於借他人的。好在公司漲了一波工資,每個月可以剩餘不到2000塊。再過幾個月就可以用公積金逐月還貸,然後把買的房子租出去,那時候壓力應該會小點吧。

現在每個月剩餘的錢足夠花銷,這是在沒有結婚請柬的情況下,租房子是大頭,租金加水電物業近1000塊,早餐買包子或者雞蛋餅,午飯和晚飯通常吃公司的,偶爾晚上在半路加班買肉夾饃,沒對象,不抽煙,不喝酒,無其他任何燒錢的愛好,偶爾和小夥伴聚餐,衣服隨便穿,程序猿無所謂。

雖然明知道攢不下來錢,也想著節省點,一是買的二手房,以後結婚要裝修,二是結婚得準備聘禮,三是年底了,即使不給父母,也得給親戚買點東西,畢竟是工作了呀,不像以前,窮學生一個,可以空著手。

情況和我差不多的人啊,註定是被房價壓得抬不起來頭,被高額的房貸抽得縮手縮腳,任性,可能再也不會在我的字典中出現了吧。

普通相貌,相親命,性格溫和,人畜無害,理工思維,自嗨式的幽默,同學給介紹對象,總是要先打聽下對方的薪水,嘴上還要說人品好就行,真他媽是當婊子還給自己立牌坊。

學生時代的願望是娶了劉亦菲,交房租時的願望是將來當房東,現在的願望是求包養,哈,瞧我這出息。

這麼多年不變的就是比較好的睡眠質量了,蒙頭大睡去。春夢自然來。

啰嗦了半天,早該睡了,早給自己定的規矩是十點半睡,破戒了,罪過。


在今年房價暴漲之前,總價200多萬的房子,父母支持一部分首付,兩口子還月供,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我一共三個在北京的同學都買房了。都是普通工薪族。當然了,這些房子可能是很多人看不上眼的。有了這個小破房,有機會就會換大房新房。就是這些人在買。

前面有人說剛需很小,都是炒房的,只能說你沒有真正了解過市場。我觀察了一下,周圍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購房需求。沒房的想有房,有一居的有了孩子住不下要換兩居,老年人接來一起住要換三居。住老小區的想去住新房。孩子上學需要好的學區。除了少數土豪,大部分人的居住條件都是一般,滿意的少,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不信你去問問身邊的人,有多少對住房滿意的?這就是巨大的需求啊。

一線城市剛需是最主要的需求,投資客只是加速了這個市場的發展。


最近魔都主要的買房者都是置換客。

出一套,入一套,自己承擔的是稅費和多出來的面積費用,用貸款對付過去。

比如今年我家買房,賣一套30幾平米的,入一套80平米的,我的上家賣一套80平米的,入一套120平米的,據說上上家還有上家,賣掉120平的中環房,入了套郊區別墅。

真正需要自己攢錢出首付的,只有我的下家,一個九零後,100多萬買我30平的小房子,月供並不高。

四套房子的買賣,全靠最底層資金進入以及貸款,一整套食物鏈……


這題關注了很久,一直沒想好怎麼回答,今天就抽時間仔細寫一些。

喵的同事很多都在家裡買了房,對於三四五六線的城市,房價自然也就很低,當然這是以北京的收入水平去衡量的,如果在當地,價格也不低,房價收入比在2-3倍,屬於正常的範圍之內,三年內房價也基本沒有怎麼變過。但也經常能在一些房產論壇里看到這樣的評論,「都挺好的,就是價格有些高,」那個房子賣6000元/平米,在這些當地人認為房價高的城市,買房的人基本都是當地人,所以戶型的話基本都是80平以上,五六十平的這種小戶型基本是看不到的,因為他們都是自住,基本沒有什麼投資客。

最近國慶前後的限購鬧得有些火,一個鄭州的朋友,一直噠噠噠的說鄭州現在的房子有多火爆,本來再想買一套大的,結果限購了,傻眼了。

他是04年的時候在鄭州有了第一套房,當時買的特別偏,在鄭州高新技術區,很簡單,市區里的房子買不起,只能往外走,當時家裡人都瞧不上啊,買那麼遠的位置,可是旁邊有個鄭州中學,離著鄭大新校區也不是特別遠,現在,房子漲上來了,學區房,就算是老小區,每月也能三四千的房租。

13年的時候,隨便在網上看了一下,正好有一個員工內部房源轉賣,當時正好有些閑錢,看著位置也還可以,就特別爽快的買下來了,現在,那些開了商場,建了學校,房價漲了兩倍,一時竊喜,當初若是那個員工知道房子能漲成這樣還限購,想必是怎麼樣都不會賣的。今年三月份的時候在BGY交了3000元排了個號,等了六個月,終於開始選房了,選房當天去了一萬多人,幾千多套房,那場面叫一個壯觀,結果輪到他選的時候就剩一個頂層了,咬咬牙,還是選了,沒有預售證,排號費不退,就這樣也能成這種氣候,喵覺得鄭州這群哥們也是敢玩兒。

因為排號費不退這問題經常會有人到售樓處維權,後來他也去了,再後來,他老婆的領導找他老婆談話,說你老公幹嘛呢在那兒維權,趕快讓他撤了,看到了吧,本身客戶是上帝,這裡開發商成了大爺。

像鄭州這種省會城市,之前買房的大多都是本地人,自己住,這幾年結構發生了變化,看準了城市規劃,出現了一大批投資的人,限購之後,這批投資客開始把目光投向了西安,喵也是覺得奇怪,這倆地方有什麼關係嗎?他說,西安坐高鐵到鄭州也就兩三個小時,而且西安的房價便宜。Word天,什麼時候距離能用高鐵行程時間來形容了!太瘋狂,要出事……

回到北京這樣真正房價高的城市,今年7月份的房價收入比已經達到了6.17,但還是有很多的人買不上房,經常會聽到銷售給客戶說,「你要是真的想要,你看下能不能找找關係,不然這房子不一定買的到。」這群買房的人里,真正自住的人很少,就算真的是自住,也會說,「我當然也要考慮到投資啊。」而在這一批買房人中,不是北京人的居多,隨機從同事那裡抽了10個客戶,有三個是北京當地人,有四個是外地人但是有北京戶口,還有三個人是沒有購房資質要買商住的。而10個人中,真正的沒有任何投資考慮的只是自住的只有一個人,其他有兩個本來是要考慮住宅自住的,但是後來投資需求越大,最後竟然選擇了地段比較好的商住,有一個客戶專門從安微跑來北京呆兩天只為買一套商住投資。

身邊的女同事說,如果在北京買房,肯定是決定了長期在北京工作,就算是北京商住自住也願意,房價越來越高,房租也越來越高,現在在二環租一個非常普通的六十多平的兩居室,每月房租八千多,總不能一直這樣租下去吧,將來房租不得越來越高,還不如選擇付一個首付,每月掏一萬左右的月供,就算不是在市中心的位置,但至少錢存進了房子里,不是給了另外一個人。這時候,房子已經不是一個家那麼簡單了,當前股市本就不好,銀行存款利率也是越來越低,房子作為一個高收益率、高保值性的商品,成為投資品也是必然,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覺著攢房子比攢錢划算,攢錢的最終目的不也是為了買房嗎?說白了,資金荒造就了房子最終成為不但成為了投資品,同時也是一種另類的儲蓄手段。

樓主說房價高,沒錯。不過一些位置較遠的住宅或者商住總價有一些是在100-300萬之間的,首付幾十萬不到一百萬,很多家庭兩邊父母一湊,也能出來。那些真正買500萬以上改善和高端的,也不一定是有錢人,除了很少一部分是拆遷戶、中大獎,更多的還是以房換房。把自己之前的房子賣掉,然後拿到的錢作為首付再換一套稍微好點的,這種情況也比較常見。現在四環內的老北京越來越少,就是這樣一種情況,住裡面覺得沒啥意思,不如到遠一點的地方換個大房子。二環隨便一套哪怕只有50平的開間房,賣掉也能有個三五百萬,大點的兩居賣出去那就跟中了彩票沒啥區別,這類人也佔了不少。而外省市的人來北京,能買中高端住宅的,基本都是高管或者私企業主,做生意的能買得起也很正常。


我說說二線城市吧,當時那個樓盤是城市中等價格

16年的時候,我當時好奇統計了下我們小組一次買的400套房子。

其中馬上住,一旦確定交房就住這種急性剛需,目前沒房的有117組

還有首套但明顯不是急著住,比如大二,大三這種,或者剛剛畢業買著放著有98組

改善型二套,之前比較小,買大點有61組

投資型二套,就是手上有餘錢買著放著的72組,

多套以上,或者明顯夫妻離婚買多套的是52組。

很多人說剛需,其實這個定義真的不好定義

有人覺得70平米的小兩居是剛需

有人覺得100平米三居是剛需

有人覺得130的大四居是剛需

有人覺得一套自己住,一套自己父母住是剛需

有人覺得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一套岳父岳母住是剛需

有人覺得需要四套剛需,一套自己住,父母一套,岳父岳父一套

還有兩個孩子的,覺得5套是剛需,因為孩子都16,17歲了(這個客戶是我的,做生意的)

錢那裡來的,上半年還可以用公積金

所以一般是父母給點,自己存點買第一套

或者完全是父母的錢

到30多歲一般是自己錢了

買二套一般35歲以上居多,也基本是自己的錢

全款比例不到5%

一般是官員,商人這兩種。

官員一般最少是下面一個重點高中的校長,還有局長之類的。更高層次也有

商人實際更多一些,但商人全款很少,一般夫妻離婚,4套。

爸爸媽媽等有可以買。

反正當時平均價格在110萬左右,我客戶一共買了8套

全部是首付2成,3成這種。

而且他還準備買。

不是在一個地方。

真正的大豪客,一下買10多套,甚至小几十套的也有

但不是我們樓盤

比例不知道,反正非常小

結論,買房首套一般父母給點,自己出點。

主要是工薪階級。

炒房主要是手上有餘錢,給三成首付,貸款的。其實段貸概率不大

但也有多套玩火的,但真心不多。

總套數不到2%

即使買多套,大多也是真正有錢的,全款這種。

結論其實這個2線城市除非出現長久大範圍失業,其實大多數人不會斷貸


當我在淮海路蘋果專賣店排了兩個小時的隊幫外地朋友買iphone7而且還沒買到的時候,突然領悟了。不是有錢人多,而是自己真窮。。。


推送過相關主題

《 上海房價這麼高,上班族工資卻不高,昂貴的房子都賣給了誰?》

如下圖所示:

以及我同事我朋友我親戚系列

我同事的同學(80年左右生)在美帝工作幾年後回來,現在在華為,工資獎金一年50W,股票每年分紅50W,年收入稅後100W,買了新天地的商品房。

所以,上海(北京、深圳等)的房子,尤其是市中心的好房子,購買的主力就是上述的官員、企業主、金領、藝人等高收入者。這部分人顯然來自全國甚至全球,試想光國內,貪官就有多少人,18線小縣城的科級幹部或者鄉鎮幹部貪到了點錢,誰不想到一線城市買套房;還有本身有一定身家、通過置換來購買的本地土著,祖上已經積累了至少兩代了。

所以,我們回歸一下標題,為什麼收入不高,(上海的)房價卻這麼高?因為,一群拿著一二十萬的普通上班族,本來就是不具備千萬房產的購買力的。

一線城市房價不是由這群普通上班族的收入水平決定的,而是由全國富人(或者全球富有華人)的購買力決定的。

那麼,普通上班族的收入水平決定了什麼呢?

是房租

為什麼上海、北京的房租相對於紐約、東京、倫敦、香港等大城市偏低?就是因為普通上班族的收入比這些城市低,而這些普通上班族又是租房主力。

因此,由於房價已接軌,很多房子租售比到了低得令人髮指的地步。比如城鄉結合部的房子按現在的房價和租金,年租售比僅有1.5%左右。。。

作為吊絲,噴是沒用的,要麼忍,要麼走。

不要總說中國房價高,中國房價低的地方多的是,但是很多人眼高手低又看不上,那又怎麼辦?

那就認真上班,省吃儉用,像我一樣,即使掙扎在貧困線,連KDS人均月收入三分之一都沒達到,卻仍然窮則獨善其身。這才是一個吊絲該有的自我修養

公眾號:prudishbunny (正經兔)

http://weixin.qq.com/r/U0QCGqPErv7Rred59xFB (二維碼自動識別)


北京上海深圳300萬的房產,首付按90萬計算,中國多少人能買?

我們不妨來算算。計算結果大吃一驚。

胡潤最近發布的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5月中國內地千萬高凈值人數高達134萬人,億萬高凈值人群數量8.9萬。廣東一個省千萬資產人群數量就高達24萬人,北京一個市23.8萬人,上海則有20.5萬人。

這134萬人都是對北上廣深房產具有直接購買力的人群。

加上信貸槓桿,家裡凈資產300萬、甚至100萬以上(一套300萬的房首付不到100萬)也可以買北上廣深的房,那就更多了。有多少?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2013年的數據顯示,資產100-200萬家庭佔比8.9%,200-1000萬的佔比6.9%,1000萬以上的佔比0.6%.

所以在中國,資產100萬以上的家庭佔比為16.4%,比例大約六分之一。以中國4億家庭計算,大約有6560萬家庭(涉及近2億人)資產達到和超過100萬。這些潛在購買人群數量之大,超出一般人想像。

有分析認為中國有2億中產,指的就是這批人。真正的窮人是沒有參與北上廣深購房遊戲資格的,能參與進來的,至少都是家裡有大幾十萬、一兩百萬家底的家庭。這是當前中國的中產階級,或者說資產階級。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購房者結構與股市投資者結構有很大相似性。

二者人員構成也有很大比例的重合。

所以,所以才會「股市不行去樓市,樓市不行去股市」,反正就是不去實體……

還記得去年股市崩盤前的瘋狂嗎?今年的樓市,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在結構上,股市是散戶、中戶、大戶、主力,並且小散占絕大多數……

樓市也是一樣,也有剛需、投資客、炒房團、上市房企……

剛需和投資客相當於股市的小散,比比皆是。

(此處的剛需指的是真正用來居住的購房者,包含剛需、剛改、改善)

剛需族

真正用來居住的購房者,都有哪些呢?

這也實在不是難辦的事兒,看看自己身邊,能買的起房的還是很多的。

一些剛畢業的年輕人,小白領,自己工作個一兩年,首付家裡出一部分,或者家裡全出,然後自己背著房貸慢慢還。還有一些做銷售的年輕人,幹得好了來錢很快,也可以買得起房,比如貸款好乾的時候,很多貸款中介都是干一兩年就可以買房買車。

坑的是那些農村考上大學,畢業在城裡做技術性工作的,家裡幫不上忙,攢錢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速度。

投資客

投資客跟剛需一族交纏在一起,不易分清,他們的存在也很普遍。

有的是穩妥型,買幾套房,長期攥手裡,平日租出去,坐等升值。

這叫投資。這一部分,有些趁著樓市調控,悄悄撤退了……

他前段時間還天天追著我問這個盤怎麼樣,那個盤怎麼樣……

還有一些是激進型,快進快出,借著房地產公司、銷售中介和媒體炒作的勢頭瘋狂炒房。

這叫投機。

比如鄭州,從7月鄭紡機地王出來之後,房價在媒體的炒作下,瘋狂上漲,地王一個接一個。

有的人就在地王跟前提前買房,然後短短几天就漲了兩千。

炒房團

另外一些是炒房團,這些資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來自每經網的新聞截圖

機構大戶還有就是機構大戶了,包括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

在今年7月以來,很多平頭百姓陷入了「恐慌式購房」,你踏不上這趟列車,財富就開始被稀釋,成為事實上的窮人!就跟搶食鹽、搶板藍根一樣。

很多人買了垃圾盤、無證盤。

很多房企聽都沒聽過,也敢買,買了之後出問題各種維權扯白條。

有些樓盤五證不全,沒有預售證就認購交錢,甚至有些連土地證都沒有。結果不能房管局網簽備案,限購限貸一來,資格不夠了,又忙活著找項目退錢,交錢容易退錢難啊……

還是要對市場存在敬畏心!

先看一組數據

1997-2003年,在樓市泡沫破裂的香港,香港房價整體跌幅高達70%,超過10萬名香港人成為「負資產」人群,按照香港240萬套房產算,佔總人口的5%。

1998年11月,香港發生第一起燒炭自殺案開始,到2003年,當年香港有320人選擇了燒炭自殺。燒炭自殺數量最多的這一年正好是香港樓市跌至谷底之時。此後,香港樓市逐漸復甦回暖,燒炭自殺人數也開始降低,到2009年,香港燒炭自殺人數下降到120人。

而在日本,在1991-1996房價下跌幅度最大的幾年裡,一些心理素質不好的負資產日本人也選擇自殺,大多數「負資產」日本人要麼咬牙堅持償還貸款,要麼選擇成為流浪漢。更不幸的是,與香港已重回97高位不同,日本樓價至今沒有從當年的泡沫破滅中恢復。

所以,無論是香港還是日本的樓市暴跌歷史都告訴我們,樓市泡沫破滅時是真的會死人的,但現在,狂熱的氣氛沖昏了頭腦,很多人根本不把所謂的風險當回事。


絕大部分都是上輩努力一起付一個首付的。

然後每個月付房貸。

其實房貸也是國家穩定統治的一種方式。

還有一部分就是一些內部房。這些內部房都是有點身份的人有的。

還有就是靠自己努力的人。有一個客戶就是農民出生。然後賣茶葉的。不管利潤如何,北京3套房了。然後還買了一套別墅。

其實北京那邊房子貴,是因為房子不多。真的,你可能看到北京郊區有很多荒地,但是國家不願意開發。也不準開發。

偷偷蓋房子還要去強拆掉,這是違建。

其實很簡單。資本家為了掙錢。

政治書中描述的經濟危機中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分給飢餓的窮人的。

那時候在想如果把牛奶買個窮人低價一點不就好了嗎?

房子也是。

大量造房子,由於產品嚴重過剩,如果降價,價格會迅速降低到非常非常低的水平。短期內會有一定的收益,然後房子嚴重過剩,房子生產毫無利潤,反而要虧本。開發商只會倒閉。

禁止批地,減小造的房子,使商品產量和社會需求量相符合,從而穩定價格。甚至繼續抬高價錢。

買房子可不簡單的。

你不是拿一筆錢,開發商報個價格,你們之間簽個合同,房子就屬於你的。

要是這麼做了,你那房子就是非法的。

所有開發商造出來的房子每一層每一戶的價格都要有一個房管局進行備案。

如果你的價格低於它的備案價格是不能買賣的。

所以如果要是買房子的人就會發現去買房的話會非常麻煩。草簽,面簽,網簽,好多流程。

因為這個裡面有個國家在裡面。

土地是國家的,所以開發商拿土地的時候要給政府交一筆土地出讓金。

造一批房子開發商還要給政府一筆錢。要進行檢驗。

房子賣給你,還要交一筆契稅和印花稅。

房子到你手裡你要賣給別人。政府還要收你一筆契稅和過戶費。

-----------------------------------

舉一個比方。在涿州這邊有個國家大開發商的項目。因為我們造房子的話會有回遷戶。

然後開發商造回遷房的時候多造一批。

在現在涿州均價兩萬的時候,那邊回遷房,只要11000。不過只能全款不能貸款。

基本就是正常房價的一半。

這也算是開發商進行斂財一種手段。

因為你買了個回遷房不能簽買賣合同。

簽的是回簽協議。

你就300戶,你造一千多套回遷房。傻子都能看出來啊。

這個政府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為這種東西一調查出來就知道不合法。

很多人都覺得我賣房子人不實在。

其實這是一種偏見。

你買的房子開發商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拿地的。

房子的建設是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

我給你賣房是根據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

你買房簽的合同是要去住建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簽的。

還有《中華人共和國物權法》為你提供對房屋所有權的全方位保障。

下面這五個部門是房地產行業最直接的受利者,

同時它也是中華人共和國房產調控的領導者

分別是

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業內人士,從業房地產7年。看到很多人說投資客是主力,我決定我應該需要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購房的需求我們一般分成三種。

第一,剛需型置業。考慮進城、結婚、工作需求、子女教育等首次置業的客戶這些都是屬於剛需置業。

第二,改善型置業。一般的理解就是二次置業,比如:老城擁堵想換一個環境更好的區域居住;為了兒女升學換到學區房等。

第三,投資型客戶。這類客戶很多是在06-09年那個階段嘗試到了房地產投資回報的甜頭。在中國沒有哪種投資能到每年20%甚至30%的年均回報率。

之所以要把這購房人群說清楚,就是要把現有購房的群體做一個概括,然後我們再來分析,到底誰買房?那些人買得起?

在我7年的操盤經歷中,經歷了大大小小各類樓盤十幾個。可以明確的說,剛需和改善才是主力。高端樓盤也好,中低端樓盤也好。剛需和改善才是置業的主力,沒有這些客戶的需求投資客的投資對象是誰?總不可能一個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客戶都是投資客,那麼他怎麼投資?對象是誰?沒有市場需求如何盈利?所以不需要任何數據和深入的分析就知道那些回答投資客是市場核心客戶的人多半是沒有基本的邏輯性。

那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剛需客戶和改善客戶?

很多人會說,在我老家(本來老家也是南方某省的小縣城)很多房子都是空置的,一個樓盤五六年了還在銷售。

對,這是事實!以我老家縣城來講,一年去化約12萬㎡,這個概念大約就是1100套房。那你知道庫存有多少么?100多萬㎡!意味著按照這個速度去化要十年!這還不包括沒有拍賣的土地。

既然像我說的那樣房子都賣不動,為什麼還是說剛需客戶和改善客戶是主力呢?

這就是中國特色的城市發展和規劃決定的。

在中國配套都集中去了一二線城市。教育、醫療、工作機會等都被大城市佔據了。我也很想在老家生活,畢竟離父母近,生活也安逸。但是我大學畢業以我所學的專業在我老家沒有就業機會。除非我考公務員,但是你們懂得。

這就是中國的現實。大城市的資源優勢吸附了小城市的需求。這就是為什麼,我就算在老家有一套房。在省會我還是剛需。

因為在那個叫大城市的地方,我才剛開始有了一張叫戶口本的認可。

也許等我結婚生子,我也會換一個地段更好,面積更大的房子。但是我真的不是為了投資,而是為了生活。

要知道中國的城市化率才剛剛50%。假如我二十多年前生在大城市,我家裡拆遷有了二十套房,那我當然也是投資客戶。但是二十多年前中國城鎮化率才20%多。

上班偷偷寫的,可能不太詳細,但是為了駁斥那些沒有邏輯的所謂投資客是主流的回答!不要無知,大家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在大城市拿地的開發商,一般針對三類目標客群:有配資需求的有錢人和剛性需求的各界精英,還有富裕家庭立志紮根在這兒的年輕人。並且一個剛需客帶來的上家改善需求置換會帶來二手房市場一整條鏈的成交,這點其他幾位答主講的很詳細,我就不展開了。

全中國就那麼幾個聚周邊之靈氣的大城市,起碼有幾億的人想往那幾個城市擠,僧多粥少怎麼辦?價高者得,房價說到底是張入場券,證明你有沒有這個資本在這座城市紮根。

題主說到的北上廣深,雖然我國還處於發展中國家,但請不要小看我國有錢人的數量,對於一線城市房產這種極具投資價值又具抗跌屬性的商品,全國的有錢人都趨之若鶩。也不要小看一線城市精英人群的年收入,對他們來說,買房雖然沒那麼輕鬆,但壓力並不是很大,因為他們還年輕,他們對未來的收入增長具有極大的自信。更不要小看各地特別是沿海地區富裕家庭的數量,父母能幫襯個首付甚至全款的家庭太多了。

在這些城市天天抱怨房價高的人群,基本以無房人士為主,付不起首付或者交不起月供,但是還是在這座城市掙扎著。想著房價跌?在拋開房產泡沫破滅,金融崩盤的前提下,我看不到可能。房子這東西,大方向還是買漲不買跌的,一個勁跌你也不敢買。說實話,如果發現自己在這座城市買房無望,混點資歷選擇退一步的城市也未必不是良策,量力而行,除非你願意一輩子租房住。而那些買到手看著房價蹭蹭往上漲的人,哪怕你不會套現,你還貸的時候心也是甜的,這應該是大多目前在一線城市供房的朋友的心理。

不管是一線城市的土著還是外來打工者,你和你家庭的資產不足以購買到這座城市的入場券,說明你們遲早還是要被淘汰出這座城市的,北上廣深是全國人民的北上廣深,是屬於富豪和精英階層以及為他們服務人群的北上廣深。在這個大概率上能力和收入還是較匹配的社會,你買不起一座城市的房子,只能說明你目前還不具備在這座城市立足的資格。

你可以努力掙取這個資格這個入場券,也可以憑藉在這座城市的大公司鍍的金回老家安居樂業,抱怨房價高是沒用的,當你熱愛這座城市並有這個能力購房的時候,趕緊下手,因為大多數人收入增長水平真趕不上貨幣貶值和房價上漲的速度。

別讓這座城市留下了你的青春,卻留不下你!


樓市調控政策出台,是給之前熱炒的熱點城市降溫,至於是否把資金引導到其它二三線城市我不知道,但就算是引導,也只是散兵游勇級別的脈衝。因為這一波其實炒的就是北上廣深為核心的泛周邊和主要省會城市。龍頭都熄火了,擴散下去資金也知道是坑了。

不管大家對於限購政策是否屬於保房價的一種理解,至少能輔助觀察資金不再瘋狂湧入樓市。而之前置換出來的資金怎麼尋求資產配置,則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動向。

另外這一波除了一線之外的熱炒區域,至少未來五年甚至十年都是二手投機的重災區,這樣的案例之前在惠州血腥上演過,只是熱情冷卻後再次重演而已。

當然,一旦趨勢逆轉是否行成局部風險暫時也是未可知。之前股市去杠杠不也沒預見到引發這麼恐怖的股災么,樓市相對而言去杠杠更緩和,但一旦價格下行20%~30%是很多短炒資金的災難(首付比例的安全邊際),這波人會不會被犧牲?這個空間有沒有?你們琢磨下。

原文轉載鏈接:

https://xueqiu.com/3004708315/75661846?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來源:雪球

投機市場上,無論賺多賺少,最終能走掉的都是贏家,難的是這個時點的判斷,資產價格沒誰賣在針尖上。


是你還是他,到底誰在為高房價「埋單」呢?

一線城市前段時間房價飆漲,為此各地出台了相關調控政策,然後效果貌似還是有點的。但是,市場上的現象卻是購房者爭相搶房。加上政策的發布,更是有傳言說樓市要崩盤!

樓市忽悠了你我他?

今年的樓市招數不定,但樓市崩盤似乎不是那麼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誰又能排版說有崩盤可能呢?

而且所謂的「樓市崩盤」,表現為房價出現30%或50%以上急速下跌,房地產開發投資陷入兩難,市場需求大大降低,購房行為迅速減少,房地產行業進入到階段性蕭條期。

然而當前的樓市呢,哪有半點崩盤的意思?一線城市房價降了,可只能說明房價回歸了正常水平;二線房價漲了,不過漲幅仍在合理空間內;三四五六線城市是在下跌,可在央媽媽的控制下,跌幅也在一點點縮小。

也許被樓市忽悠的你,會痴痴盼望房價下跌,但樓市近兩年大概都不會如你所願,畢竟央行還在默默地放水。

而且,話說回來,房價真要是跌了你會買嗎?任何時候我們都會覺得房價太高,在房地產市場中,成功抄底好像一個不存在的存在。

誰在為高房價買單?

而今實體經濟節節敗退,你以為是購房者在為高房價買單,投資者在不斷的接盤,但其實房地產市場就是一個障眼法,真正為這些高房價買單的人,是租客、是實體經濟!房東才是高房價的受益者。

對於普通大眾,或者說漂泊在一線城市的人來說,房租是生活成本最大的一部分。每一次房價的上漲,都為房東漲房租提供了一個有力的理由。且不論房價是漲是跌,從來沒有聽說過房租下跌的。

想要租房就只能花更多的錢,或者花同樣的錢去租個更差的房子。而那些10年前買房的人,收到的房租早已遠遠超過房貸的月供,享受著房價暴漲所帶來的紅利。

因此,不買房的人,不要認為高房價離你很遠,或者說沒有多大關係,其實在生活中,你早已深深陷入它的「泥沼」。房價總是和你息息相關的。shqianyy


根據我的觀察,目前在滬外地年輕人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幾類:

1. 老家在三四線城市,家境中等,不喜歡大城市的高壓生活,畢業早早回三四線城市過上有房有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平淡生活。

2.老家在二線城市(例如南京 杭州等)家境中等,不喜歡一線的高壓快節奏生活,畢業呆老家工作。 因為本身自己老家已經非常不錯,排全國都是前十僅次於北上廣深,家裡在本地也有一定的人脈,可以安排比較好的工作,何必去一線吃苦。

3.老家在三四線城市,家境中等偏上,自身有在大城市打拚的意願,父母可以提供在一線購房的首付以及自身工作收入可以承擔每月月供,這類人還是比較容易在一線紮根的。

4. 老家在二線城市(例如南京 杭州等)家境中等偏上,除了一套自住房以外還有一套或以上的房產,並且自身在一線有良好體面的工作,這類年輕人可以說在一線購房是完全沒壓力的,賣掉南京杭州一套房產置換京滬一套 補個差價,供個月供。

5.老家在三四線或農村,家境一般或較差,這類人群首付是需要自己攢出來的,家裡出不了一分力甚至還要倒貼(參考樊勝美)。那這類年輕人基本斷了在一線買房的念想吧,還是在一線好好工作,踏踏實實攢錢,去無錫常州之類發達但房價適中的城市定居吧。

就個人而言,人總是矛盾的,每當回到自己家鄉(無錫)看到周遭的同齡人有房有車,生活富足愜意,這些人根本無法體會到在上海打拚的普通年輕人在滬買房所承擔的巨大壓力,對比自己在上海每天高壓快節奏的生活,自問為什麼要過的如此苦逼;但想到上海眾多的工作機會,發展平台,極其便利的生活設施又覺得在家鄉安逸的生活不適合自己。

以上。


一、和自己搶房子的人群中,有錢的人太多了

你買北上廣深的房子時候,和你搶房子的是全國的有錢人。

你買省會城市房子時候,和你搶房子的是全省的有錢人。

你買某城市房子的時候,和你搶房子的是這個城市下面所有縣鄉的有錢人。

鄭州房子沒有動輒過萬,三環內均價是一萬多一點。雖然鄭州市平均收入就三四千,但是全河南有錢人都想在省城買一套房子。一億人口出來一萬個比我有錢的人太正常了。

二、一層層的置換

26歲的源源和女朋友兩家湊錢借錢,100萬首付,總價300萬在北京買了一套一室一廳小戶型二手房,50多平方,位置還可以。

賣給源源和女友房子的是陳姐,陳姐30歲,她說自己26歲的時候來到北京,先買了這個小房子,花了90萬,現在300萬賣出去。到手的三百萬再加上自己和老公積攢的100萬,合計400萬首付,總價900萬在海淀區給自己的兒子買了個學區房。雖然自己兒子才3歲,但是現在學區房入學困難,需要提前3,4年就買學位房。

陳姐說,看到你們,我好想就看到了26歲時候的自己。

賣給陳姐房子的賣家,孩子已經小學畢業,用不到學位房,一家人終於可以和老破小告別了。賣到手的900萬,湊湊1000萬,可以在雙井的富力城買個200平方的大戶型,一家人住在一起其樂融融。

至於富力城房子的賣家到手一千多萬幹什麼,源源就不知道了,可能套現出國了?但是200萬美元想換出去,也挺麻煩的。

源源最後和陳姐說,陳姐,咱們兩邊都這麼靠譜,過幾年我有了孩子,你的學位房用完了,也賣給我好不好。

這一層層的置換下來,源源和女友上車了,這100萬的首付款,也撬動了一連環的置換需求,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好。

三、投資客

這個簡單,有短炒的,有長期持有靠出租房子的。短炒的需要眼光,看準房子快進快出。深圳不像北京,有20%的所得稅。調整前的深圳甚至所得稅都不要,就是簡單的稅費。

長期持有投資的,更簡單了。深圳暴漲前的房市低迷,幾乎大部分人的月供和出租租金都能相抵,等到暴漲後,持有幾乎沒有成本的。

房網上,也經常看到大家感慨的帖子,我是華為員工,我是騰訊員工,我們都買不起房子,深圳這麼貴的房子到底是誰買了?

想來想去,還是發現自己太窮,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城市裡比農村要早發展20年,一般家裡都能有點底,哪怕沒有,也有1-2套房子。子女去新城市就業居住,有家底的直接拿錢,多不說,能拿個50萬的家庭還是大把的。如果沒有,就直接把原來的房子賣一套或者換個小的,賺的錢補貼一下。

父母雙方都貼點,就差不多80-100萬了,買個200萬的房子,貸款100萬,每年還6萬不到,減去公積金之類有可能全覆蓋了。


我爸公積金20萬。

我公積金25萬 跟親戚跟親戚借25 貸款下來了 拿公積金還人家。

我爸媽給了我40萬。

我女朋友家給了10萬。

大額信用卡刷出來20萬,五年分期。

這就是115萬,付了96萬的首付,8萬的中介費,我自己出了3萬稅費…剩下的裝修。

我女朋友稅前13k收入到手9k,北京,公積金1k多,我稅前40k,到手28k左右,公積金5k。

月供1萬5,前五年,後23年9k月供。

房子60平,5萬一平的房子,在北京三環里的二手房。

我在北京7年吧,2016年買的房子。

對了,買房子之前我月光…積蓄負數,欠卡債9萬…

就這樣………我今年29,外地人非土著,女朋友家也不是北京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經濟下行,卻房價上漲的問題?
買了4樓房子,發現1樓是電房,房東不給退咋么辦?
新買的房子,客廳比卧室高度低 12 厘米,請問如何解決?
房子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通常情況下三口之家買多大房子合適?

TAG:房子 | 房價 | 房地產 | 中國房價 | 2016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