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AMD 宣稱其 Zen 處理器性能超過英特爾 Broadwell-E?
At an event in San Francisco AMD also revealed a few more low-level details of Zen"s architecture—and in a multithreaded Blender rendering demo showed that an 8-core/16-thread "Summit Ridge" Zen CPU outperformed an 8C/16T Broadwell-E CPU (presumably the Core i7-6900K) at the same clockspeed.
AMD says Zen CPU will outperform Intel Broadwell-E, delays release to 2017The demonstration used the
multi-threaded Blender rendering application on two similarly configured
PCs. One featured an engineering sample Summit Ridge chip, while the
other featured a new Intel Broadwell-E Core i7-6900K CPU. While the Core
i7-6900K can run up to 4GHz on some workloads, AMD conducted the test
with both CPUs locked at 3GHz.This methodology may seem unorthodox to some, but matching the chips
AMD shows its Zen CPU can compete with Intel』s best
clock-for-clock helps reveal their efficiencies. Conducting the test
this way also helps AMD protect the final shipping clock speeds of the
chips. In the demo, which was performed just once, the Zen finished a
nose ahead of the Broadwell-E Core i7-6900K chip.
目前任何想了解RYZEN最新情報的請在以下站點自行查找
Ryzen銳龍(Zen) - MoePC.net---PC硬體及ACG相關資訊|萌PC.net|原My艦これ|Mykancolle
雖然是個個人小站,但這是我認為目前國內為數不多客觀公正講實話的地方。
想了解RYZEN技術性分析的可以去看愛活網PRA-A所寫的一篇博弈的藝術
博弈的藝術 AMD RYZEN 7銳龍處理器深度測試(強烈推薦)
國內很多站點編輯已經失去了作為DIY人應有的DIY精神,如同行屍走肉
一味的貶低AMD對你們來說有什麼好處?AMD翻不了身,你們永遠得等著英特爾擠牙膏,在知乎回答問題至少你們也得拿出點料吧,什麼都沒去查過你們就直接以自己主觀的回答,要誤導多少人?
那種PPT嘲諷黨也就算了,但那個贊最多的那位知乎「大V」,我想說你能有點責任感么,那些「大V」們,你們產出一些無用答案沒關係,但是你以自己的主觀影響誤導別人的判斷那就是你的責任。
很明顯這問題大部分人都帶著偏見,這份偏見只會誤導你的判斷。那些等著英特爾開放牙膏的,那些等著英特爾降價的入手的,其實都醒醒吧。
英特爾實際上並沒什麼所謂的大量牙膏沒擠,最好的東西實際上都留給了企業伺服器。也就是E5 E7這些。大不了把E5 E7下放到桌面級。,也就是堆核心,明白人早就都去撿洋垃圾了。都知道硅半導體實際上離瓶頸不遠了,光推動工藝就比以前慢了很多,新工藝往往要多年才能完善。英特爾早就已經不能奉行摩爾定律了。那麼現在CPU遇到工藝瓶頸怎麼增強呢,先提升主頻,等主頻實在提不上去了,那就堆核心。其實AMD RYZEN多核道路的選擇沒錯,因為現在英特爾這幾代難道不就是在提主頻么,2018年六核桌面級也是因為主頻提升已經快要到瓶頸了,用堆核心來拖。最後核心堆的夠多了,就只能再動架構的手腳了,但是架構的小改動根本不會有什麼作用。除非一切推翻重來。
最近GPU通用計算很流行,未來PC性能的提升或許會在GPU身上。現在一想推土機的增強整數讓浮點交給GPU處理的做法倒也不算是錯的。只不過不太適合現在。說不定在未來10年我們能看到推土機的真正性能
與其等著英特爾降價,為什麼不先入手便宜的AMD CPU呢。雖然我個人比較喜歡AMD,但並不影響我現在用的是英特爾的CPU和NV的顯卡。信仰又不能當飯吃,萬事還是要理性對待
在CPU歷史進程中,AMD可以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推動了CPU的發展。
而現在
在CPU市場沉寂了多年的AMD在2017年帶著RYZEN又回來了,普及主流六核、八核的處理器。真正意義上的進入多核時代。
2018年RYZEN APU將進入高性能時代,低端獨立CPU以及GPU將被淘汰
RY破8核世界紀錄!!發布會現場液氮超頻(預估實際超到5.4G 5.5G)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全核心8核全開每個核心都是一致頻率的超頻,那些頻率上不去的人呢?
啪啪啪
京東RYZEN預售
目前已經確定RYZEN單核性能IPC提升52%,遠超當初展示會40%的提升。
來源:AMD Launches Ryzen: 52% More IPC, Eight Cores for Under $330, Pre-order Today, On Sale March 2nd
2月23日最新發布會當場跑渲染當場跑遊戲
AMD Ryzen 7 發布會(生肉)早期展示會視頻鏈接:AMD公開展示會RY ZEN PK 6900K 核心內容版生肉無字幕
此次展會透露了ZEN的五項技術
1.Pure Power純凈功耗
閉環控制,監測溫度、速度、電壓,採取適當的策略實時管理功耗,以實現相同性能下更低的功耗。
2.Precision Boost精準睿頻
基於Pure Power的閉環控制來優化性能,智能調整頻率且頻率切換時不會造成運算停頓或指令隊列增加。以25MHz(0.25X倍頻)為步進精確調節頻率。可以實現在相同功耗下達到更高的性能。
用過AMD的CPU應該都懂,開核、超頻什麼的。
3.Extended Frequency Range(XFR)擴展頻率範圍
能夠根據玩家的冷卻系統自動超頻,可以超過最大睿頻的上限。你的冷卻系統是風冷、水冷甚至是液氮這一切都是自動判斷,無需人為設定或人為干預。
4.Neural Net Prediction神經網路預測
異常強大的智能指令預測能力,根據應用程序的執行代碼建立決策模型,在指令被使用之前就已經載入好將要執行的指令,並選擇通往cpu的最佳路徑
5.Smart Prefetch智能預取
在最佳的時機預取正確的數據。通過應用程序代碼預測下一個數據的位置。複雜的學習演算法模型。預取重要數據到緩存,使將要被使用的數據立即準備好。
也就是說內置了智能AI(這個所謂的智能AI跟你們常常意淫的那個不是一個概念),尤其是通過散熱自動調整主頻,讓不會超頻的人也能超頻了。估計會興起散熱潮,換CPU散熱器,一體式水冷估計會有很大的需求。
說只有PPT的打臉,AMD公開放出展示會實機測試demo
借用一下 @Gaptr貼出的下載鏈接
Demo文件:http://download.amd.com/demo/RyzenGraphic_27.blend
跑Demo的工具Blender:https://www.blender.org/download
設置render,AMD演示設置是150(AMD演示設置參數),準備好按F12開始
RYZEN和6900K的成績接近,render=150都在36秒左右,render=100時間在26秒左右
進入正式話題,我相信這一代ZEN情況至少要比FX的好上不少
1.首先FX走了一次邪道,而ZEN則走回正道(稍微了解的都清楚,就不多提了)
2.當年設計了K8的大神架構師Jim Killer回歸作為首席架構師設計了ZEN(公認的業界大神)
3.FX時期基本都是PPT,但是這回是實機當場跑的並且對位的直接就是6900K,這可是英特爾民用級產品線里的旗艦級CPU。當年FX怎麼不對位3930 3960?(重點,更別說6900K的定位比當年的旗艦還要多2個物理核心)
4.有人說ES版3GHZ主頻是因為工藝或者什麼其他原因上不去,這個觀點我不太認同,ZEN是AMD全身心投入花費了相當大的心血的,我懷疑今年沒有拿出跟1070 1080對位的顯卡也是因為ZEN的關係再加上HBM2難產,AMD想要趕在老黃之前推出HBM2。畢竟兩線作戰,要有取捨。
還有就是AMD孤注一擲費那麼大力氣去搞ZEN僅僅只是為了PPT給你們看看吸引吸引投資嗎?我不認為這是一個明智的辦法。AMD這麼干就是要跟重回高端市場。而不是耍耍嘴皮子。
明年是AMD決定命運的一年,這次的成敗至關重要可是會直接影響到AMD的未來的,如果失敗可能從此一蹶不起永無翻身之日。我覺得AMD不會拿這個來開玩笑,所以拿ES版來比較我不認為是有什麼缺陷,反而是AMD對於ZEN的自信。AMD CEO蘇媽曾在展示會公開說過ZEN目前的狀態已經達到預期性能,這是自信的表現。(下面的第三方曝光評測證明了zen比起FX的確是有40% IPC的提升)
5.製造工藝的差距大幅縮減(個人覺得製造工藝才是AMD與英特爾的真正差距所在,不過抱了三星的大腿,想必這次問題不大)
我想到這裡大家已經看到了下面各種曝光的信息,RYZEN實際上已經被扒的差不多了,這個問題也已經接近尾聲了,RYZEN大概什麼性能我想大家心裡應該都有點數了。可惜那位被捅死的A飯看不到這一天了,不過他也應該瞑目了
AMD 基友GF和成都市政府宣布:建合資晶圓廠,投資100億美元(AMD跟GF什麼關係大家都懂,等於就是AMD的)
有錢了就是不一樣。雖說是合資但也是自己開始建晶圓廠了不是?AMD沒有工藝主動權多少年了,吃了多大的虧想必各位都清楚。這次連晶圓廠都建起來了,你說AMD是不是玩真的?要玩就玩票大的。必須要手握工藝的主動權。(這才剛起色不久就來了一把大手筆,這就是自信的表現啊)
很多人都不看好AMD,這次打臉也好還是怎麼樣我就是堅信這次AMD能翻身。
生產方面我估計沒什麼問題,最近AMD在控告LG、聯發科、Sigma Design、VizioGPU專利這一行為可以看得出來,AMD幾乎不怎麼去打專利官司。是什麼讓他如此反常,你可以看看控告的這幾位對象無一不是三星的競爭對手。這次三星會幫AMD,背後是做足了PY交易。
雖然測的項目單一,但綜合各類消息個人感覺能趕上4、5代 普通i7。如果真能達到。那就說明農企已經翻身了。至少中高端領域市場份額能拿回不少。即使實際性能趕不上6900K,然後再在後續的幾代ZEN里打旗艦級i7(後續ZEN+已公布,AMD公開表示Zen架構持續4年的進步和完善)
我認為AMD的CPU不是已經跟英特爾站在同一起跑線,也已經相當接近了,英特爾新工藝遲遲不能成熟投入量產,至少有很長一段時間內英特爾沒辦法拉開巨大差距。而AMD可以迎頭趕上
經過12月14日的展示會,依然保持Zen有至少4、5代i7的家用級性能的觀點,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期望與失望成正比
至於PPT,那就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後續各方消息更新:
以下是Zen各路消息,我盡量發可靠度比較高的
目前已證實AMD ZEN的默頻已經提到至3.6(睿頻4.0),全系不鎖倍頻,北京時間12月14日AMD官方公布,可見上次流出的3.5,BOOTS4.2的可靠性還是很高的
AMD新一代RYZEN處理器中包含了八個處理核心以及20MB容量的L2+L3高速緩存,並且直面6900K,可見這次AMD的雄心以及信心。並且支持現在的很多新技術。
6900K默頻也不過3.3,So,那些扯頻率上不去的可以閉嘴了。通通全部打臉
首個第三方評測流出,是法國唯一一家紙質硬體雜誌,所以有相當的可信度
AMD Ryzen 6核功耗、F4步進、發布日期以及低端產品進一步信息曝光 - My艦これ---做有良心的泛二次元內容發布交流站點|Mykancolle注意:這裡的測試不是3.4+那個頻率提升過的ZEN,而是早期低頻ZEN
CanardPC對RYZEN代號的解讀【ISSCCamp;amp;amp;amp;amp;CPC】AMD Ryzen核心、步進、頻率信息解讀 - My艦これ---做有良心的泛二次元內容發布交流站點|Mykancolle
根據以上內容,比較重要的信息是RYZEN前期很有可能產能不足,,或許得等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正常出貨。4C/4T已經基本調整完成,對上i5的可能性很大,有些人覺得AMD會用4C/8T壓倒性的壓制i5,我覺得還是不要太期望為好,失望越大。最後的頻率提升後功耗問題其實無所謂了,只要性能上去就可以了
西班牙網站El Chapuzas Informático曝光了Ryzen歐元區價格,含VAT增值稅
8C/16T, 4.0G Turbo, R7 1800X = €600 = $639 = 4,393人民幣, 為6900K歐元區價格的一半(€1200)
8C/16T, 3.8G Turbo, R7 1700X = €470 = $501 = 3,441人民幣
8C/16T, 3.7G Turbo, R7 1700, 65W TDP = €390 = $415 = 2,855人民幣, 比4C/8T的7700K歐元區價格稍貴一點(€379)
按照以上定價還算是比較合理,旗艦至尊級1800X高達Turbo4.0主頻,要知道這款特挑體制,並且AMD用的都是釺焊,恐怕超5G不是夢
普通旗艦級1700X 3.8,次旗艦級也有3.7,這麼點主頻差距但是價格差距這麼大,至尊旗艦與普通旗艦級也就算了,畢竟特挑,但沒看懂普通旗艦與次旗艦的為什麼也會有如此巨大的價格差距。
其中或許有貓膩
來源:[Exclusiva] Precio del AMD Ryzen R7 1800X, R7 1700X y R7 1700
3DMark物理分數測試(注意zen的頻率是被鎖住的,不睿頻超頻。英特爾CPU都是睿頻超頻)
- AMD Ryzen:ZD3406BAM88F4_38 / 34_Y - 八核CPU
- AMD Ryzen:ZD3301BBM6IF4_37 / 33_Y - 六核CPU
- AMD Ryzen:ZD3201BBM4KF4_34 / 32_Y - 四核CPU
整體性能對比
單核性能對比(需要注意的是,這事多核除以核心數得來的成績,這點是因為這編輯不嚴謹導致的,所以這張表需要用帶腦子去看)
以上測試結果來源:How fast is Ryzen?
我們只看RYZEN4核、六核的成績,把3.2/3.3G的ryzen換算到7700K 4.5G以及6800K3.6G.得出的結論應該是RYZEN單核性能超過Broadwell,並且已經跟Kabylake差不多了。
如果以上評測屬實(真的感動的淚流滿面啊),那麼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AMD終於將再一次的在桌面級領域與英特爾平起平坐。我們將再一次迎來一個美好時代,CPU性能將再一次的大躍進。
當然成績我覺得過於理想了,所以我依然覺得單核性能能達到Ivy Bridge-E、Haswell,。對於達到Broadwell、Skylake還是採取謹慎態度
AMD公開宣布RYZEN比intel Cpu佔用更少的die面積,提供2倍的L2緩存
AMD中國官方命名銳龍,速龍、炫龍、閃龍、毒龍、羿龍、皓龍,好像就FX沒有叫過什麼龍,我很懷疑AMD其實早就知道當年的FX要完。
插一點英特爾的消息
i7 7700K各家評測都持不看好的態度,效能與性能不成正比,跟6700K相比僅僅只是默頻提升了0.2,同頻下性能幾乎一致,這馬甲簡直了。不知是英特爾遇到了瓶頸,還是英特爾戰略性故意放慢腳步靜靜等待ZEN的神秘面紗被摘下。
但是英特爾把戰略方向轉移到了低端領域,看來連AMD現有的中低端市場都想去打壓, 奔騰Kaby Lake版加入超線程技術『、i3-7350K意味著i3開放超頻,i3或許今年或明年i5、i7將有巨大變動,畢竟竟然在低端奔騰加入超線程。
後續:
前段時間再次曝光了Core i7 7740K、Core i5 7640K
i7-7740K:主頻4.3GHz、Boost 4.6GHz,8MB三緩
i5-7640K:主頻4GHz(比7600K提升200MHz),6MB三緩,並且支持超線程
我就知道i5、i7要有什麼動作,這次主要是i5變化比較大,第一次支持超線程,不過出乎意料的是僅支持X299平台,這樣的話這2款產品性價比就幾乎沒有什麼性價比了。
我懷疑是因為英特爾對i7產品線暫時在短期內沒有辦法進行質的提升。i5開放超線程會影響到i7,只能出此下策
AMD跟英特爾目的竟然正好相反,AMD想拿下2000、5000元級的中高端市場,英特爾想拿下千元級以下的低端市場。感覺很有意思
英特爾的這個舉動讓我對ZEN更放心,因為英特爾如果沒有感覺到壓力,怎麼會無緣無故突然之間奔騰開放超線程。類似的舉動在FX的時候是沒有的。
實際上兩家對對方的還未上市零售的產品都有一個大概的底。這點其實從顯卡市場A、N,就很容易感覺的到,顯卡一級一級刀刀切的很准。
英特爾應該是真的感覺到壓力上來了,但是目前可能沒有壓制ZEN的新產品亦或是ZEN也就能打平,先在低端市場攪一攪渾水再說。無非就是互相有意識的錯開。
不過今年真的有好戲看了。
RYZEN 1700X的實際測試跑分泄露(真實性很高,靠譜)
來源:AMD RYZEN 7 1700X 首家實際測試泄露,接近6900K水平!
測試平台使用的是1700X,3.5GHz主頻,16GB 雙通道DDR4 2133
首先是3DMARK FIRESTRIKE 物理分數
物理分數:17916
然後是CPUMARK
RYZEN 7 1700X:583 i7-5960X:561
最後是CinebenchR15
1700X多核:1537cb
1700X單核:154cb
總結:次頂級的1700X已經以不到一半的價格,性能接近6900K
Ryzen的首代Zen架構在IPC上可以說達到了Broadwell-E的水平
同時可以明顯看出,Ryzen的SMT效率很高,運行電壓很低(CPU-Z)
剩下的就是超頻和供應了(價格已經不是問題了。)
我們來回顧一下AMD的輝煌成就
Athlon處理器雷鳥核心主頻率先突破1GHZ
x86-64,真正定義當代桌面級64位處理器的標準
率先在CPU內集成內存控制器
Athlon64 X2 真正定義雙核處理器
Athlon64 X2 5000+黑盒原本高端處理器的不鎖倍頻主流處理器也能用,全民超頻時代的到來(這也是英特爾現有帶K不帶K的源頭)
Phenom X4 普及主流四核,推動多核發展
劃時代的產物APU,CPU與GPU的集成
知乎風氣讓人感到堪憂
最後對於AMD這股冷嘲熱諷的風氣在貼吧之流也就算了,話題讓我對知乎有些失望。我一直期待著能有真正的CPU領域的專家能上點乾貨,可惜我至今都沒等到有這樣的大牛在知乎理性真正在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所有答案以及我的答案對於這個問題都不是一個真正的答案,來能來尤其是一大票嘲諷黨。我都沒想到我這種答案能有這麼多贊。這真的不是知乎該有的風氣。一個分享學習的平台變成了菜市場。
AMD再不濟也是在半導體戰國時代與諸多競爭對手競爭並且是唯一一個還在與Intel同時與nvidia纏鬥至今仍然活躍於CPU領域為數不多的強者。能其他半導體領域的同行不是轉行了就是像威盛一樣只能苦苦掙扎在嵌入式集成處理器。換做是你遇到這樣強大的對手,堅持至今嗎。我何不保持現狀,主打中低端大眾市場。精力集中顯卡跟nvidia死磕。或者乾脆放棄CPU,轉賣業務,就像諾基亞一樣。但是AMD經歷了FX的慘敗依然不打算放棄,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戰英特爾。並且這還是兩邊財力、人力、物力差距相差幾倍的情況下。從正常人角度看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或者知道亮劍,不知道的我來解釋一下,狹路相逢勇者勝,AMD的種種行為難道不就是亮劍精神嗎?
這種整天冷嘲熱風的人真的不適合在知乎,既不願意去相信,也不願意去了解。那不如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不管如何,至少,我們對於AMD這位鬥士應該給予最基本的尊重,這是他應得的。
成就今日啟迪未來
(2017.5.23 重新對內容進行小幅度調整,本答案已完結)
2000年,我剛接觸電腦,那時候AMD就一直是這樣宣稱的……
PS:實際上,我大多數時候都是AMD的用戶,商家宣稱並不等於事實,意思就是,某些時候宣稱的內容符合事實,某些時候宣稱的內容不符合事實,實際上,雖然在某些時代,AMD的旗艦CPU性能更強,但依然撼動不了英特爾的市場地位,因為市場從來都不是唯產品論,用最簡單的模式來看,也必須加上品牌形象、渠道、價格體系等等,而AMD對於我這種人來說最大的價值其實不是旗艦有沒有壓倒英特爾,而是同等性能的CPU,AMD通常情況下,價格更便宜!至於說穩定性、兼容性、功耗,管不了辣么多了,這兩家企業的故事告訴我們,更加全面的企業將贏得市場,劍走偏鋒非長久之道,當然,在桌面端被手機端完全替代之前,這兩家企業還會繼續相愛相殺……只是,他們倆早就已經不再是觀眾的聚焦對象了不知道正式版能否通過解鎖tdp功耗上限把頻率拉上去 4c8t能戰e3就可以了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不要用老眼光
還記得同樣是AMD出品的480么。。。
PPT吊打480CF打爆剛發布的1080...
好事媒體+玩家,更是解讀出480和1070有一拼。。。AMD官方沒任何反應。。。
然後。。。
然後PPT爆了。。。
SO。。。然後Intel就給i3開放了倍頻...(i3 7350K)
. 這麼多年我都支持AMD,沒有AMD,我們今天都不知道能用上什麼CPU。即便AMD還停留在打樁機我也支持!. 這次AMD的宣稱,是真的,純粹說技術與性能壓制intel不敢,畢竟技術儲備和資金能力不是一個檔次的,但是從定價和市場上壓制,已經成為定局,只要產能可以跟上、不出bug。. 其實APU開始,AMD宣稱的超越我們就應該接受,因為處理器不僅僅是CPU,還包括GPU,APU在很多領域確實壓制了集成核顯的i5們,非同步計算、hUMA統一定址……要不然遊戲主機為什麼選擇了AMD呢?. 雖然AMD和intel有點像是美國的兩黨,表面上撕得厲害,背後有相當的默契,但是我們依舊歡迎競爭,哪怕是表面的。
ppt之王,GPU世界的CPU征服者,CPU世界的GPU霸主,AMD
intel:你咋不上天呢?AMD:我這不是上來了么
我希望zen上市之後能讓所有的a黑閉上嘴。另外,amd是家好公司,而且比intel要有良心的多。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吧。
While the Core i7-6900K can run up to 4GHz on some workloads, AMD conducted the test with both CPUs locked at 3GHz.
為什麼要比3ghz同頻呢,或許是農企的cpu只能穩定到3ghz吧。跑SPEC CPU2006整數能跟第一代I7同頻一樣就很不錯了。
總算回到正軌上來,恢復當年K7的榮光任重道遠;十年前沒和英偉達走到一起真是遺憾。
農企努力啦,你悶別黑它;卡秒英特爾,U秒英偉達;價格也公道,雙芯四千八;遊戲更鮮艷,視頻美如畫;功耗雖然大,頻率成佳話;風冷6g起,上水10.8;今年連虧損,都怪你悶啊;不買它產品,腦子進水啦?你說他不行,你行你上啊!
這難道不是農企的月驚PPT嘛……明明就是刷日常任務,那麼認真幹嘛……
首先擺個立場 CPU飯intel GPU飯ATI
請忽略任何A飯對著PPT的高潮
AMD歷來PPT吹破天機 毫無例外
別相信Zen會太良心 從概率上講 AMD這次說的是zen在某些情況下同頻比得上brd 而且沒意外是最好的時候
還有。zen的頻率估計上不去他們只要改一下PPT,再把時間往後推就可以了。
講道理,老子FX8350鎖4G玩的時候,評論區的幾個噴子在幹嘛?
—————————————————————回答之前都不看文章么?AMD只是拿出一個測試版的8核16線程的CPU(應該是Zen里最好的了),對標的是Intel消費版中8核16線程最好的的6900K。然而測試的時候都是鎖主頻3G,對了6900K睿頻後能上4G。這些只能證明,AMD最好的Zen的8核16線程的,在現在的工藝下只能穩定上3G主頻,明年上市時也許能有點進步,總的來說Zen的8核16線程,還是摸不到Broadwell-e的屁股。由於外面看不到哪個土豪買了6900K,還鎖3G去跑分,所以這邊我們要找一個同樣8核16線程的最高睿頻3G的E5-2620v4來比較吧。E5-2620v4實際跑分略高於4核8線程的4790K和6700K,但是低於6核12線程的3930K。差不多這就是現在Zen的最高水平。股價暴漲倒是真的,今年到現在已經漲了300%了,三倍!
(*/?\*)捂臉,坐等考完試降價,快點打起來。
推薦閱讀:
※CPU,顯卡,內存,SSD哪個提速最明顯,最有用?
※假如電腦處理器不會發熱,運算能力會怎樣?
※筆記本 i5 6300hq和i7 6700hq如何選擇?
※顯卡為什麼沒有散片?
※Ryzen 是不是對主頻不敏感,而對內存頻率非常敏感?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