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今後為知識付費的時代?


在大部分情況下,對於任何一個人,想要系統性地學習任何一個領域,傳統的方式是效率最高的。什麼是傳統的方式?買本這個領域評價比較高的、內容由淺入深的書,仔細看一遍(不知道什麼書好?到 Amazon 看看這個分類的書評)。有了互聯網和 Google,這種方式的效率更是提高了 10 倍,因為遇到什麼不理解或需要進一步理解的概念,在 Google 上搜一下都能得到免費的很詳盡的信息。

在開放的信息越來越豐富,獲取各種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有嚴謹編輯制度的傳統媒體變得越來越艱難的今天,怎麼突然多了一堆網紅大 V 運營的付費產品,還那麼多人願意買單呢?很多看起來很牛的文章,無非是 Google 和 Wikipedia 合力的結果。不能說網紅大 V 們中間完全沒有真的學識淵博的人,不過大部分人最擅長的不是傳播知識,而是經營粉絲。

這個觀點不是我的原創,不過我忘了是在哪裡看到的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不是學習知識,而是一種讓自己覺得自己在努力學習/提高的體驗。所以所謂知識付費的產品賣的不是知識,賣的是讓買家覺得自己在學習的體驗。自己付費訂閱的頻道的文章還能分享到朋友圈,「看,我在努力提高自己,如此上進還花了不少錢呢」。


先說觀點,本輪知識經濟的本質是:在一個不安、求快的時代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雙向安慰:能力教育逐步知識獲得化、知識獲得逐步在資訊獲取化。本質上是一個降維和安慰的過程,教育的本質問題還未得到改善……

一、首先,都有一個大背景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任何時候都可以這樣說。但是,在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這句話尤為應景。這就是這樣的一個時代……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壞的時代,因為金字塔的位置永遠是有限的。

生意真不好做了。在三線城市城鄉結合部做餐飲的感覺很強烈。10年-12年左右的時候,非常明顯,生意很好做,吃飯的人多、人均支出高。原因是什麼,看吃飯的人我發現,多多少和建築有關係,要麼是包工頭請客,要麼是建築工人帶家人聚餐,要麼是家裡有做原材料的人……總之,非常明顯的是,房地產、基建相關的投資,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餐飲絕對是受益者。但是,現在不是這樣了,你發現吃飯的人少了,客單價低了,開餐館的還多了(我擦,開小餐館是基本沒有門檻,就業出口少了,那做餐飲吧),我也把宰魚的時間拿來看書寫東西了。按照政策宣導的是,叫做「新常態」、叫「L型增長」……經濟越來越不景氣,這是明顯的感受。

連移動互聯網都叫下半場了。10年左右發展的移動互聯網,到現在居然說沒有多少機會了。記得以前團隊有一個小夥伴去創業,那是12年左右吧,到現在已然是所謂的獨角獸了,按照他的說法,現在這樣的機會少了,讓他再來一次基本沒有機會,大家都不輕鬆。現在提什麼,大數據、人工智慧……特別是人工智慧,Alphago讓柯潔落淚了、橫掃了圍棋界、Musk又創辦了Neuralink 、陳天橋10億美元投資人機共生研究了,小扎投資個性學習了……我老婆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數據分析,我有一天做夢就夢到她下崗了,就像90年代很牛X的電話接線員被自動化信息系統替代了一樣。

企業家開始談哲學了。今年年初在飛機上看見一本雜誌,做了一期專題,叫做反思。包括李國慶、雷軍等等,都在進行反思。反思什麼?反思企業的成功的時代背景因素。現在流行什麼詞?認知,很多企業都在談這個概念。什麼是認知,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對世界元素及元素關係的理解,這就是哲學。有這麼一句話,當你看見企業家在談哲學的時候,你就知道經濟有多不景氣了。當經濟上行、當機會一抓一把的時候,關鍵是什麼敢闖、敢幹啊,要什麼認知!

從這幾個我經歷的小現象,我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推論,時代變化了。外部環境變化了,經濟環境不好,很不好,需求基本滿足,現在走向產業結構升級,所謂供給側改革;歷史車輪改軌了,生產工具導致生產力變化,進而導致生產關係變化。一會人機共生,一會人工智慧替代人類,現在還沒有定論,至少可以肯定,必然如同機械化讓牛逼哄哄的匠人沒落一樣,金字塔肯定結構會變。

所以,人們又開始學習了。因為,學習讓人心安,安慰自己不安的內心。雖然他不一定意識到了這種不安的來源。

這是我認為的所謂的知識付費、認知升級火熱的原因之一,也就是外部原因。科學嗎?不咋嚴謹,你就當一種假說吧。

(關鍵詞「認知」百度搜索指數上升)

所以,這是我認為,這是得到、樊登讀書會、開智部落、熊貓書院等這些知識服務商井噴的外部原因;這也是李叫獸、成甲、李笑來、霧滿攔江等這些個人知識IP爆發的外部原因……

(關鍵詞「學習」百度搜索指數上升)

二、知識經濟解決教育問題了嗎?

教育問題解決了嗎?親愛的,你要知道,這個問題是人類一直面臨的問題,亦即人類的知識水平問題,對宇宙、世界、內在的理解。
我是這樣認識,人類知識發展的幾個關鍵條件的:
1、有了語言、有了符號,人類知識基礎條件奠定了
2、紙、印刷術、互聯網,人類知識諮詢傳遞基本ok了,至少可規模化、邊際成本極低
3、人類關於如何產生知識產生了萬千法門,比較主流的是西方科學方法,另外一個就是東方的方法,雖然認識論仍然在發展,但是已自成體系,目前人類產生的知識存量已然十分龐大,前沿的科研也在大量的繼續……
至此,基礎條件基本都具備了,最後的一個問題就是:
4、人類對知識的理解,不僅不是文盲、不僅獲得諮詢,最終是要理解知識,產生改造世界的能力,否則這些東西僅僅是你書架上沒看的書、收藏里沒有讀的文章一樣。

前三點,我覺得基本和普通人沒有啥關係。語言、符號能力,從短期角度來看,還是基於生理和進化,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看,基本條件也是毫無問題;這個世界充滿了牛人、大師,終其一生在探索這個世界,或許因為好奇,或許因為出世;這個世界無數的國家、組織,調用社會資源在探索這個世界,因為智慧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

但是,最後的一個問題,亦即人類對知識的理解問題,是普通人面臨的根本問題。這也是教育最核心的命題。

說一個很粗淺的例子。你思考的、困惑的絕大數問題,其實大部分已經被前人困惑過、思考過,甚至已經有了答案。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在困惑、思考、放棄中,並沒有能夠傳承到這樣的智慧。這裡面有兩個問題:
1、知識的獲取。也就是你是否找得到這樣的知識。互聯網及搜索引擎出現、知識的數字化程度更高的時候,這個問題被解決了一大部分。對了,我乎也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挖掘隱藏在個人頭腦中的知識,更加基於問題找到知識。(多說一點,下一次突破應該是在人工智慧層面,我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望交流指教)
2、知識的理解。這個目前還是要靠人的,這也是人和人的核心差異之一,技術還不能有效解決。但是,可惜我們的理解能力還是很差的。

我們在滾滾紅塵中拼搏的大部分人,本質追求是階層躍遷,也就是要做人上人。影響所謂階層躍遷的關鍵點在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和知識。有人說階層固化,有道理,原因在勞動力要素價值下降、資本聚集程度高、土地價值的「圈地運動」也是後半場,從前三個要素來講階層逐步固化是這樣的;但是,知識要素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獲取成本下降,但是知識要素的價值實現不僅是「獲取」了知識,必須完成「理解」。所以,教育的核心問題是對知識的理解問題。

三、那麼,從這個角度,怎麼來看這一輪知識經濟的行業現象?

從知識傳遞到接的角度,我們可以分為這樣幾個層次:
1、傳媒
2、出版
3、教育

傳媒傳遞的更多是資訊,比如印度退出一帶一路倡議了;出版更多傳遞的是知識,一帶一路的緣起、目的、價值、問題分析等等,這是大牛們思考的問題,而這個的理解其實有難度;教育更多的是幫人形成自己的對世界的理解,形成能力,你能夠自己做出對一帶一路的預測和創造,比如吧,一帶一路的A股股票哪些買哪些不買,或者你在國內買不了房,願不願意想辦法去巴鐵買房去?

你發現沒有,大多數更感興趣的是娛樂,不關心這些,川普的女兒真漂亮;次之是資訊,川普又發Twitter了;次之是知識,川普的出現很可能是民眾基於社會經濟不好的體驗,對傳統「正確的政治」的一種摒棄;次之是能力,根據川普的表現,是否能夠做出有效的預測,美國是否擁護一帶一路倡議?理論上講,大多數人是這樣的,反正我從自己身上進行了個案支撐。但是,一個人的理性卻告訴了他,我們要成長,就要少些八卦多些資訊;少些資訊多些知識;少些知識,多些能力。這樣,才能更深度的快樂、更本質的快樂,而不僅僅是本能的享樂而已。雖然,認識如此,做到的卻不多。比如,大多數人刷我乎,只是獲得資訊或碎片化知識,甚至僅僅是為了娛樂一下。

基於以上的認識。結合現在井噴的知識經濟現象來看,你能發現什麼?

這次知識付費井噴的現象,有極強的外因,也就是最壞的時代的社會經濟惡化、歷史車輪改軌。但是,需要認識到,這裡還有極強的內因(暫不關注例如技術、支付習慣等問題,原因是這個對於所有對象可以等同)。這個內因就是,在一個不安、求快的時代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雙向安慰:能力教育逐步知識獲得化、知識獲得逐步在資訊獲取化。什麼意思?

大家都很迷茫、很不安,要學習。但是,急躁啊,時間碎片,沒有耐心啊。怎麼辦?那我們就降低一下難度,原來要你能力有得的事情,現在就讓你知識有感就行;原來知識要反覆理解的事情,現在直接給你嚼碎了喂你,變得獲得資訊一般,輕鬆、快樂。正如得到創始人羅振宇所說,如果滴滴是御馬監,美團餓了么是御膳房,為什麼不能有個翰林院呢?讓你一個翰林跪著給你講你感興趣的知識。

(人性偏好和成長真實需要是兩個不同的方向)

這有問題嗎?當然有了。對於一個希望成長的人來說,更直接一點,一個想在金字塔上往上躍遷的人,僅僅限於資訊、碎片化知識(本質就是資訊),是沒有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因為你的理解能力並沒有上升,不能對這個世界作出有效的認知,你不能有效作出解釋、預測和改造。甚至,你會因為一些資訊,掩蓋了知道自己無知的樸素,變得更加面目可憎。你可以讓別人喂你吃飯,但是如果讓別人幫你讀書、思考,那真的就跟鹹魚一樣了。

得到新的資訊,就像毒品一樣,會上癮的。原因很簡單,我們內心迷茫、內心不安,但是又沒有那樣的意識、勇氣、機緣去深度學習,有一點慰藉那還不是救命稻草。所以,有一個現象很有意思,買了好書就以為擁有了知識,聽了牛人就以為可以指點江上,讀了篇微文就以為擁有了智慧……哎,人就這樣,我不然也不會以「學粉」之資格、以「賣魚」之角色,來寫這篇文章了。

總結一下,這是我對這輪知識經濟的認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雙向安慰:本質上能力教育逐步知識獲得化、知識獲得逐步在資訊獲取化。這輪知識經濟的核心是傳媒,傳媒能力越強或營銷能力越強,越有可能牛逼。不好意思,又不科學的個案例證一下,做主持人的羅振宇、做主持人的樊登、做營銷的李叫獸、做老師(特別註明新東方老師)的李笑來……都是本輪知識經濟的弄潮兒。他們的背景好像弱弱地在支撐著我的結論。(這些老師我都很尊重,給我個人帶來了價值,比如我也訂閱「得到」,獲得一些新的知識;同時,我也尊重其產生的社會和經濟價值,社會必然出現金字塔,人是改變不了這個結構的,要突破還得看個人自己,不能要求別人。這篇文章好像是我階層躍遷的「檄文」-_-|||)

教育的路還有很遠要走。一路下來:師徒制、案例教學、行動學習、現象教學、個性化學習……都有很好的探索,我認為教育的守正在此,但是教育的本質是精英化的,還是少數人接受到的東西。本輪知識經濟並沒有解決教育核心問題,但或許這就規律,真正牛逼的東西,始終是少數人才知道的,否則就沒什麼 好的。

當然,不要否認資訊、碎片化知識的價值,就像要肯定「得到」的社會、經濟價值一樣。對於多數人,這又是一次「掃盲」:原來書雖好,不看也沒價值,雖然嚼碎了,但是還可以解解饑渴;同時對於少數要追求卓越的人,要在金字塔上躍遷的人,資訊、碎片化知識是能夠深化、理解的第一步。有機會,我們再探討一下關於資訊、碎片化知識如何幫助我們學習的問題,老漁對此也很饑渴。

四、最後,既然認識了,就要預測或創造

不能產生解釋力(解釋)、洞察力(預測)和創造力(創造)的認識,就是耍流氓,誰有空聽你噴口水。解釋由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效力不夠。還是預測和創造有價值。認識很淺,預測和創造也就淺了。

1)人們的不安不會減弱,還會加強
由於這個L還見不著尾巴,庫茲韋爾的「嚇尿指數」越來越短,而且更重要的是,當意識到「以為的救世主並救不了你」會讓你更加痛苦。這個時候,會有很多相關現象出現,比如人們會對「碎片化」的關注更加加強。由於我買不了碎片化學習的關鍵詞,就以碎片化作為關鍵詞,同時關注相關度,類似學習、碎片化思考、碎片化閱讀等等,會越來越相關。這個隨著時間後移,會指數越來越高,增長率也會上升。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通過百度指數進行觀測。

(關鍵詞「碎片化」百度搜索指數及相關度)

2)「得到」等會面臨增長瓶頸
這個預測有點廢話,因為用戶必然存在天然的規模上限。那,就把這個概念換成一個觀測成本比較低的方式。那就是得到本身的活躍度,會下降。這個預測本身不好做,因為這個不僅關於用戶需求(實質是認知變化,成長的需要一直未變),還關係到供給變化。暫時只能假定供給未出現本質變化的情況下。還是用百度指數,「得到」關鍵詞。(由於得到本身是一個通用辭彙,檢索過程中天然會有,但是鑒於百度搜索指數在得到推廣之前比穩定,就做一個近似推測)當然,所有預測,不僅僅是趨勢,有一個核心問題是時間節點,背後的節點,需要更多的認知來做支撐,難度很大。期待互聯網產品、運營相關的同學,批評交流。

(關鍵詞「得到」百度搜索指數)

3)一個建議吧(勉強算創造)
對於已然有一定資訊基礎的人,而又有追求卓越的心意,也就是入世為在金字塔上躍遷,出世為更加通透、寧靜,最終需要增加對這個世界的解釋力、預測力、創造力。要做到這樣,目前必須回歸深度學習。這裡有幾個核心點:
1、掌握學習能力,一般說的理解力、認識能力、認知能力、閱讀能力,均在這個範圍內
2、回歸知識源頭,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回歸經典、尋找大師
3、回歸底層知識,建立底層知識結構,這個底層知識包括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認知心理學、人類學及社會學、語言文學及詩詞。以底層知識為本體,以應用(工作實戰)為補充,以碎片化知識及資訊為入口。

當然,你也知道,這個建議可操作性很差,很少有人能夠做,就像查理芒格說「我的劍傳給能揮舞它的人」,這是一條艱險的路途。但就這個思路,算守正的思路吧。作為「學渣」轉「學粉」老漁也在路上,歡迎相互取暖扶持。如果,你有幸遇見對教育、學習真正深度的人,遇見這樣的老師,這樣的機構,應該珍惜,也期待推薦。

所以,認清本輪知識經濟的本質,取其長,避其所短。看明白了,就算只是需要這些資訊,那就不要不安,如果有更多的要求,那基本只有深度學習了。


這幾年知識創業、知識變現成為熱點,許多人賺到錢,從而「知識網紅」一詞開始流行。這個熱點本質是一次紅利釋放,釋放的是我們概念中對「知識」的尊崇,是「知識就是力量」等箴言積累的能量,所以這是一場概念紅利的收割。

把知識打碎、簡化、封裝、出售,藉助網路營銷賣得火爆,從去年開始瘋狂流行。於是一瞬間好像人人都比以前更有知識了。

但是在知識浪潮涉及到的這一部分人群中,除了知識服務的供應方,只有少部分接收方,可以真正坐上知識紅利起飛,達成自己的真正的改變。餘下的就是在緩解焦慮,消費感覺,停留在表面。因為真正的改變其實難度是很大的,這是教育要解決的事情,商業更多是個潤滑劑的作用。

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這場知識的狂歡中,和認真學習知識帶動自己變化沒有關係。但是「學習的感覺」、「進步的期許」這些感覺層面的享受,還是可以通過知識服務提供商得到的。

於是不管怎樣,敢講的人已經賺到了很多錢,而且也許會繼續賺下去。因為這個時代,知識會變成像商品一樣的東西放在貨架上,於是人們通過購買知識的外在形式,獲得自己在學習的感覺。這個體驗要比自己去看個電影感覺自己不在學習,要更舒適。天天看電影你也許會感覺自己不務正業,但是天天裝作學習的樣子,你就會感覺自己很偉大從而感動自己。我們會通過這個方式,走進學習型社會。

你可能會認為這樣是表面功夫,但是知識變現要做得好,就一定要做表面功夫。做實質功夫是賺不到錢的,因為很多人只是說說而已,如果你真正讓他們學習,他們就不開心了。

但是做表面功夫也會有一個問題。停留在表面的人往往也是比較容易膚淺,淺嘗輒止,於是很容易厭倦。所以必須要有新東西刺激才能有後續的增長。這是一種速食文化,現在被捧上手心的,也許會很快被拋棄。就像小孩玩的玩具,幾分鐘就扔掉了,對下一個更感興趣。

但是膚淺的東西只有那麼多,折騰來折騰去,其實也會比較麻木。十年前人們會對「成功學」很有興趣,但是現在卻認為這基本上是貶義。所以必須要不停地找新的刺激來源,才能保持一個新靈敏度。於是一個應對的方式就是,把原有的比較有深度或者有門檻的概念進行通貨膨脹,拉到一個非常淺的領域。就像央行開始印錢了,於是你手裡的一百萬,突然就只能買根冰棍。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概念被嚴重稀釋了。突然間,人人都想要「知識管理」,時時刻刻都想「元學習」,有點關注量就是「大V/大咖/大神」,業餘時間做點事情就是「斜杠青年」,好像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看幾篇文章實現「財富自由」,1小時可以「人生逆襲」,60天可以讓自己成為「天才」……

就像知乎上,清華北大已經不能刺激網友的神經了,於是人們開始討論哈佛耶魯劍橋普林斯頓。那些你曾經認為很有含金量的概念,正在被知識網紅們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稀釋。也許最後剩下的也只有「省委書記」、「政治局委員」還有一點含金量了……

這叫做「知識泛娛樂化」。知識原來是相對嚴肅的一件事情,現在我們用娛樂的方式來搞。於是娛樂和學習的邊界模糊了。其實我們更多地是在娛樂,但是偏偏要一副我在學習的樣子,一臉積極向上的表情。

用娛樂來搞學習到底能不能搞好,這個只要看一下我們現在的語言中,關於勤學苦練的箴言多,還是關於享樂就能成事的箴言多。如果娛樂就能代替吃苦從而做到更好,我相信古人早就會發現了,於是可能根本不會有那麼多「書山有路勤為徑」的教誨了。

「知識泛娛樂化」也有價值,就是把一些封裝的知識,傳播到了更廣闊的空間。於是可能會有兩個演進方向:

1.真正有一批人,受到知識網紅的影響,並且因為這些知識,得到了線索,有了啟發,產生改變,並能沉下來做出一些事情。這裡可能會出現一些企業或者好的實踐,這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

2.剩下的一批人在疲倦後,知識網紅會繼續尋找新的娛樂話題,或者隔一個大周期,就把以前的話題重新包裝出來。這裡仍然會有賺大錢的機會,因為人們都是健忘的。所以陳安之老師留下的瑰寶可以再去挖一下,也許可以得到一些新啟發。

泛娛樂化是一種通貨膨脹,知識網紅無法獨善其身。面向未來,大概有兩條路可以走:

1.要麼下沉到更底層的群體,用以前的概念繼續刷更多的人。

在2016年以「閱讀」、「成長」等微課方式的訓練營猶如過江之鯽。結合微信公眾號吸引到的讀者,在嘗鮮的心態下做成交,培訓出了大量的逆襲式的人才。這些人才以自己的人生改變為案例,進一步吸引了更多的人參與。於是以「月入十萬」、「年入百萬」為噱頭的標題觸發傳播,不勝枚舉。

這個場景在2014年左右微商興起的時代出現過。那個時代,微商刷滿了每個人的朋友圈,許多人賺得盆滿缽盈,每天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流水截圖,就像一場撿錢的瘋狂。之後由於假貨、媒體曝光、微商從業者相互傾軋等因素,微商極盛轉極衰。已經從一個中性詞,變成了一個貶義詞,加上傳銷模式進入,更是萬劫不復。於是,微商相關從業者,只好繼續下沉到農村,下沉到剛剛觸網的群體。

回想一下十多年前在人人網時代,是不是對那些「不轉不是中國人」的文章仍然記憶猶新。現在我們可能免疫,但是越往對互聯網使用經驗少的群體下沉,越會有新鮮的效果。

知識網紅也會面臨這個問題。如果你天天講「思維導圖」、「快速閱讀」,那些原有的群體會形成免疫,於是你只能去尋找新鮮的群體。這樣才能持續地紅下去。當然基於網紅的粉絲體量,錢還是不會有問題的,我們國家人口多。

2.要麼自我改造升級,提升理論高度,取得新的突破。

但是這和知識網紅的能力結構可能是相反的。知識網紅的優勢在於把知識封裝,二次兜售。知識網紅的長處在於表層知識,因為真正的知識生產往往是重資產的行業,而且往往是國家壟斷。

但是如果不從知識的大山上啃下一些新寶藏下來,知識網紅就很容易隨波逐流,於是這就是一場攻堅戰。在這場戰役中,戰局的走向如何,我們只要看羅輯思維的動作就能略知一二了。

當然對於個人而言,只要你一直在做,總是還是有機會的。而對於頭部網紅的來說,還是需要把握一下時代的走向。

否則會出現這種情況: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突然就火了,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不火了……

人性會有一個趨勢就是,默認現在的處境還是會持續下去,但是卻忽略了相關變數的變化,尤其是那些隱藏變數的影響,直到新的大變天出現才反應過來,卻為時已晚。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想當然,現在有的,未來可能不再出現;而現在沒有的,也許以後會有。

那對於一個寫文章的人要注意什麼:心氣不要太高,不要認為自己站在時代的巔峰,其實我們和那些時代的陳安之們,沒有什麼區別。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做到說到的,不要過度宣稱自己沒有的東西。時間很長,儘管人多健忘,但是我們做出的事情,還是會在歲月長河中,打下記號。

所以現在問題來了,如果你要在這個時代做一棵常青樹,你需要做什麼事情?而這其實是持續行動要解決的問題,也是我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探索的。

Scalers:知識變現浪潮過去以後,知識網紅將何去何從?


只有付費的產品才可能有持續的高質量,這一點不僅是說給購買者聽的,更是說給創業者聽的,不要做免費的東西,因為那樣你會收穫不真實的市場反饋,一旦有人抱怨你的產品,你自己也會用免費的為借口去敷衍,最終忽視了產品的問題。而許多有自知之明的可以給你高質量反饋意見的用戶也會因為是免費的而打消投訴的念頭,所以說付費是雙向有利的,消費者可以正當投訴,創業者可以收穫高質量的反饋。

至於付費微信公眾號,這一點可能還有其他考慮,請參見霍炬的文章,為什麼要付費閱讀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E4Nzk1NA==mid=2650741593idx=1sn=b04b6c639f2857de2e214d9ebaa0b47ascene=0


知識付費是偽需求.因為知識從來就沒有免費過.

譬如你讀書的學費,畢業後參加社會培訓的費用.你的孩子想掌握某種知識,比如音樂,美術而付出的費用.

當下一部分互聯網節目,所推送的並不是知識,而是雜識.

雜識往往缺乏專註度,邊界寬泛.對細分領域很難深入,而且一些互聯網節目推送的"雜識"往往來源於作者個人認知,而非科學性的方法總結

當然也不乏一些專註於某一個點的"知識販售"並且作者自身也是專業人士,但"知識付費"仍然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他們的形式和傳統的售課模式並無較大區別,本質上只是換了平台,以及針對新平台衍生出了新的銷售策略.

舉個三例子:

比如重度教學,向輕度教學的演變

比如高學費,向多用戶的形式演變

比如學習方法的優化:如一些節目會把筆記,和讀後感都做好,直接發送給你.等等.


知識付費已死,服務付費永生

作者 戚澤明

故事學院創始人首席故事官,多位行業第一CEO的演講設計師

※本篇為知識IP大本營「讓知識變為財富」全國巡講北京站演講

主要觀點

Main Points

知識從來都是付費的

目前火得一塌糊塗的「知識付費」,其實大家不是為「知識」在付費

付費的不是知識,而是服務

知識就是力量,但絕大部分知識都是用來炫耀的—培根

碎片化時代,「門客化服務」才有前途

正文部分

知識的焦慮

亞歷山大圖書館—人類最早的圖書館。

亞歷山大大帝當年有個巨大的夢想:管理宇宙和世界。

因此他和他的繼任者們開始修建圖書館,決心把世界上所有書籍都聚集於此。他們執行了一項書籍掠奪政策,即取得手稿,進行複製,然後收藏手稿原本,歸還手稿複製件,同時所有經過亞歷山大港的船隻,一旦獲得圖書,馬上歸入亞歷山大圖書館,另外,他從雅典檔案館借出所有的手稿原本,並仿造了大量的副本歸還給希臘,而真跡原件卻被送往亞歷山大圖書館了。據說亞歷山大圖書館館藏的各類手稿逾70萬卷,它被譽為古代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除了收集羊皮紙藏書,托勒密國王們還花費巨資供養30~50位學者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工作及生活。幾個世紀之後,古代大多數最知名的學者都曾在該圖書館工作過,其中包括歐幾里德(幾何之父)、阿基米德(神奇地發現了槓桿原理、螺絲釘和圓周率)、伽林(1400年來最具影響的醫學作家)。亞歷山大圖書館支撐了地中海文明800年。

我最開始了解亞歷山大圖書館的時候就在想一個問題:面對那麼多的藏書,各代帝王會不會焦慮啊?

後來我看到我們國家的一則史料,宋太宗集當時的知識之力和國力,編撰了一部《太平總覽》,把過去1600部典籍、名著彙集到《太平總覽》里。然後,宋太宗每天都看兩三卷,很累,大臣就勸他,「皇上,您這天天看書太累了,少看點吧。」結果皇上回答了四個字,這四個字流傳至今叫做:「開卷有益」。我想那個時候宋太宗一定是患有知識焦慮的,因為天下知識太多了,可是真的多嗎?

我在《富足》裡面看到一個數據,說從人類直立行走到 2003 年,在大約四百萬年間,人類創造了 5 艾位元組的信息,一艾位元組 1 後面跟上 18 個 0,這個存儲量相當於 50 億部 1G 電影,到了 2010 年人類每兩天創造 5 艾位元組,到了 2013年每 10 分鐘創造 5 艾位元組,這個數據來自 Google 董事長施密特。

數據來源:Google董事長

知識是什麼

哈耶克把知識簡單分為兩類:硬知識和軟知識。硬知識是指能用諸如語言、文字、數字、圖表、公式等方式表達和傳播的知識。軟知識是指沒有辦法用語言、數字、文字、圖表公式等方式表達和傳遞的知識,比如訣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邁克·博蘭尼將知識分為顯性知識和默性知識(tacit knowledge),硬知識就是顯性知識,軟知識就是默性知識。

野中郁次郎從認識論的角度,將知識劃分為「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兩大類。

英國詩人艾略特在 1934 年寫的一首詩里提到了信息、知識和智慧的關係,後人將這個衍生為 DIKW 模型,最底層的是資料(Data),然後是信息(Information),之後是知識(Knowledge),最頂層是智慧(Wisdom)。在這個模型里,知識和智慧由於包含了更多個人思想在裡面,屬於更有價值的東西。

此外,還有一手知識,二手知識,三手知識,四手知識……

我們且不考慮這些沒完沒了聽了讓人腦袋發張的結論,把上面提到的都成為廣義的「知識」。

知識從來是付費的

孔子在講學的時候,要收幾條臘肉作為學費或者伙食費,陳安之講成功學盛行的年代,他的光碟,他的書,以及整個套餐全部都是收費的,我還記得我大學的時候優米網開始做線上培訓,還專門有一個學生的優惠學習卡。

除此之外,我們上學,我們讀書,我們學奧數,我們學書法,等等,我們過去的人生經歷中貌似學到的知識都是付費的。

從更久遠的歷史看知識免費才是趨勢

一開始甚至文字都很少使用,大部分人都不識字,人們熟知的摩西、佛陀還有耶穌基督,都是藉助口語傳播社會文化的大師——據聖經》記載,耶穌只有一次用指頭在沙堆上寫了幾個字,而且隨即抹掉它們。

再到後來,西方僧侶抄書,東方也是貴族皇室編纂各種書籍,你看,那個時候只有貴族才可以學習知識。

再到後來印刷術發明之後,教育才開始普及,才有更多的人開始有資格學習知識。但是還是付費的啊。

再之後,互聯網的出現,知識大爆發。

整個歷史上,知識一直都是要付費的,甚至很長一段時間付費都學不了,你得有身份,互聯網誕生,整個知識開始大爆炸式發展,知識不再是奢侈品,不再是少數人所佔有的資源,而是大多數人隨時可以獲取的東西,知識到了免費的時代。

知識的特性在互聯網時代告訴我們要免費

我們都說我們處於一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不一樣,知識不是對抗性的,知識不是對抗性這一事實跟我們使用知識付不付錢沒有關係,專利版權以及反盜版技術可以保護某一種知識,並且讓那些不付錢的人得不到,但是這是法律的產物,並非只是內在屬性,知識本身就是用之不竭的。知識不是對抗性的,事實上,使用知識的人越多,用知識創造知識的可能性就越大。

知識的收費和免費有一個很典型的代表,精英化的TED大會是收高價的,但是演講視頻全部免費放到網路上供人下載。

我的職業是演講設計師,我是個講座控,控到什麼程度呢?大約在2013年左右,那時候我在互聯網上很難找到一個我沒有聽過的講座。放到以前,簡直不可想像,而互聯網可以做到,而且,是免費的。

從「知識購買者」看知識應該免費

·· 免費是人性

滴滴的投資人朱嘯虎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說一開始的時候微信綁卡的時候很少,朱嘯虎的一些朋友像高盛、摩根斯坦利的一些投行家他們不敢綁卡,覺得很不安全,後來微信聯合滴滴開始補貼紅包,這些投行家為了10塊錢補貼都去綁卡了,免費是人性,是大部分的人性。

在付費這塊也是一樣,某付費平台,付費用戶其實只是佔到總用戶的1%。

·· 焦慮感,這個時代最搶手的商品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攀比,發個朋友圈修圖修半天,要在這種讚美和恭維中獲得前進的自信。不比不行啊,畢竟比起自己的失敗,更可怕的是別人的成功。眼看著周邊做直播網紅,做微商的賺的盆滿缽滿,浪潮一波又一波襲來,而我呢?還他M的還在上班。

怎麼辦啊?

尼瑪買不起雄安的房,上不起清華周邊的幼兒園,可是我愛學習啊,我這個月看了3本書,聽了5堂課,我每天還做好幾組keep,你呢?

《經濟學人》去年撰文說中國的中產階級是全世界最最焦慮的。

美國作家何偉曾在《尋路中國》中,恰如其分地評價中國人這種驚心動魄的生活:

新發現差不多每天都有。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中國人普遍具有這種感覺:一切都在快速地變化著,沒有幾個人敢自誇自己的知識夠用,人們隨時都會面臨新的情況,需要去琢磨透徹,來不及辨明方向。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因為他們先做後想。

胡建彪說自己做事的出發點就是消除焦慮。

羅振宇說:「他買了,滿足他自己內心的焦慮,讓自己變得更好,這就是這些產品功能之一。」

你是焦慮的,所以課程一個接一個買,專欄一個接一個訂,演講,寫作,理財,古典音樂,無所不包含。

·· 課程這麽多,學生都不夠用了

好像一夜之間,我們都愛學習了。談到讀書,我們從小就在一句名言中長大:中國人人均0.7本書每年,韓國7本,日本40,俄羅斯55本,以色列64本,不愛讀書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中國圖書市場一半是由教材,公務員考試等等托起的。這個是剛需,是硬需求。

畢竟,我們都了解自己,看上去都不怎麼像是個愛學習的人,我們看幾張圖(這幾張圖是我在領教工坊肖知興老師朋友圈看到的)

最近,知識付費火了,好像沒有人談MOOC了。2012年《紐約時報》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4家MOOC平台上,最終完成學習規劃用戶平均佔比僅有7.6%。

另外,我可以問一句微信群分享你還聽嗎?

所謂的知識付費,就是上一輪在微信群免費分享,大家聽得再也不想聽了,現在收個10塊8塊你再聽一遍。

·· 碎片化不是學習的方式

我個人有過一段碎片化學習的經歷,我的高中是河北衡水中學,每次跑操之前我們都會有幾分鐘時間,這幾分鐘時間就用來背單詞或者成語,你想想看,一天跑操3次,每次5分鐘,一天就15分鐘,15分鐘可以背很多個單詞和成語,一年365天下來,這個量是很大的。

但是高中,尤其是衡水中學是比較特殊的,當你離開那個環境談碎片化學習的時候,那是什麼樣子?真實的情景應該是刷朋友圈,看到一篇乾貨,然後馬上點擊收藏,然後就再也沒有然後了。

領教工坊的肖知興老師說,真正的學習者,本質就是在自己的大腦里構建一套知識體系,肖知興老師老師把他形容成一座腦子裡的圖書館,任何新進來的信息都要與之前寄存的知識體系發生化學反應,相當於對知識體系的一次未更新,這個過程叫學習,沒有圖書館支撐,都是偽學習。

肖知興老師還說碎片化學習在沒有知識體系支撐下,有害的概率大於有利的概率。為什麼?告訴你片面的結論,卻不表明邊界條件;只說一種適應的情況,卻不說999種不適應的情況,如果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按照去做,那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人性就是這樣,喜歡簡單的結論,喜歡冒充有知識的感覺。

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碎片化學習是個偽命題,你至少得有有兩個前提,第一個你是否有一個知識框架來吸收碎片;第二個,你是否在在碎片聽完之後練習。很多課程,演講、寫作,聲音等等都是通過刻意練習才能習得的技能。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所謂的「知識付費」等等是什麼呢?我覺得Keso說得很有道理

「付費閱讀更多的是階段性熱鬧,很多內容不是真的值得付費,有微信紅紅包後,大家養成了付費習慣,把付費當成一種互動和遊戲」。

對於知識來說總的趨勢是免費,互聯網時代,知識就跟空氣一樣,空氣有人付費嗎?也是有那麼一點的,陳游標曾經就賣過新鮮空氣,但是大部分人不會下單的,或者有下單的,那也是出於好玩,出於娛樂。

那為什麼「知識付費」這麼火呢?

我曾經到新浪微博參觀過,當時申晨老師跟我們說,新浪做微博是因為要做微博,別家做微博是因為新浪做了微博,看上去比較火的「知識付費」也是這樣,在中國很多事情都是這樣。

付費的不是知識

幾年前,當聽到陳坤的微信公號開始招募會員並且大賺700萬的時候,很多人都震驚了,這是知識付費嗎?

你只要繳納18塊錢,就可以成為陳坤微信平台的月度會員。只要168塊,就可以成為陳坤微信平台的年度會員。成為會員以後,不僅可以閱讀「行走」系列書籍、陳坤的私房音樂、查看陳坤的私房照,還能提到陳坤的語音給你說晚安、早安。你還可以在會員討論區中參與討論。

這明顯不是知識付費。

我們來看看,視頻網站的會員,這是為知識付費嗎?或者叫為內容付費嗎?內容免費啊,但是你是會員 ,你網速快,無廣告,可以提前看到達康書記表情包,

這顯然不是知識付費,也不是內容付費。

這其實跟聯邦快遞一樣,更快,本質上沒有區別,那是什麼?

荷蘭德高望重的大律師Jos Hellebrekers提到一個有趣的比喻:

他說:客戶想要一個法律服務產品,就像他想要一間房屋一樣,雖然房屋是由磚瓦組成的,他可以從網上找到磚和瓦,運氣好一點的,也還能找到粘結劑,但是他不能直接獲得一個完善而完美的房屋;也就是說,他可以在網上找到法律規定和案例,但是他可以找到一個解決他自己法律問題的完美方案嗎?

所以,付費的不是知識,甚至不是內容,而是一種服務!服務收費,天經地義,不是什麼熱點。

好,結合我們剛剛說的兩個前提,第一個是碎片化學習是個偽命題,你要有知識體系,還要練習才能習得;第二個是知識的大趨勢是免費,當前的「知識付費」其實是「服務付費」。

那麼,我們要引出一個新的話題,碎片化時代,什麼樣的服務最容易付費?

碎片化時代,知識服務門客化

2016年,樊登還沒做起來的時候講了一次刺激他創業的故事:有一個北京的房地產商特別有錢,為了讀書雇了兩個大學老師,每個月給每個人支付3萬的工資,讓他們讀一本書,每天在奧體森林跑步的時候他們跟著屁股後面講。

羅胖最早的視頻節目片頭語是這樣說的:「古時候有很多有錢人,自己明明有一雙眼睛,但自己是不讀書的,他們是雇別人來讀書給自己聽。從今往後,我就是您身邊的這個讀書人,讀書是一件很苦的事,所以我的口號是:死磕自己,愉悅大家。」

高曉松在採訪的時候說自己就想做個門客:我就是這麼生活的一個人。反正什麼時代來了我也是給大家當門客,小時代來了,我就聊吃喝玩樂。如果大時代來了,我也可以聊聊天下大事,挺有意思的」

其實樊登講的故事,羅胖的片頭語,以及高曉松說的門客,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其實都是說碎片化時代,服務應該「門客化」,這種服務才是有價值和有前途的。

門客是什麼?古代的豪族都會養一些手藝人,各種各樣的,我們知道的成語比如雞鳴狗盜、毛遂自薦、荊軻刺秦,這些都是門客,門客有好多類,不僅僅是說你只是個幕僚給提提建議什麼的。

所以,不管我們談的是」知識付費「啊還是內容付費什麼的,都不是給你上門課,比如告訴你怎麼寫作,作為開課的個體賺一筆錢是沒問題的,但長久來說是沒前途的,絕大部分人買了不聽,聽了不練,聽前沒有知識體系構建,聽後沒有相應地刻意練習,走不遠。

碎片化的服務講的更多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而是「識」,有什麼區別嗎?

最近高曉松重回優酷開講《金瓶梅》,很多人擔心高曉松早已把肚子里的學問掏空,沒話可講,高曉松說,《曉說2017》這檔節目主要講「知識」一詞中的「識」,「知識包含知和識兩個概念,我要講的是『識』,不管是對是錯我要有自己的見識,把肚子里陳芝麻爛穀子的『知』都拿出來沒意思,但『識』會隨著你的年紀增長而提高,這種東西是掏不空的。」

我們看看典型的服務門客化的產品,比如為你讀書類的,這個市場上很多了,樊登讀書會等等,其他細分的比如得到專欄里《李翔商業內參》把一天的商業資訊精選點評後告訴你《馬徐駿說雜誌》把頂尖雜誌的優質內容篩選一下翻譯給你,還有每天聽見吳曉波,一個財經作家把他的見聞所思所想告訴你,這都是典型的「服務門客化」的表現。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但是同樣的,這是一句大家只看前面,沒有看後面的話,他的後半句是:大多的知識是拿來炫耀的。知識是可以作為消遣,作為裝飾的。

我舉個例子,「得到」有個欄目叫做每天聽本書,我有一次聽講解《出版人》,這本書講的是《時代周刊》的創始人亨利盧斯,他重新設計新聞雜誌,是傳媒行業的顛覆者,在傳媒行業的地位跟科技界喬布斯的地位一樣,這本書介紹到亨利盧斯,他改編新聞,並且加上自己的觀點和態度,語言誇張,挑動大眾情緒,當時很多媒體人都批判他,說他是思想毒瘤。我在聽到這的時候,突然一想,這不就是咪蒙嗎?咪蒙不就是當代版的亨利·盧斯嗎?我覺得這個觀點很有趣,他可以變成一個我的談資。所以,得到上的東西是傳統上狹義的知識,本質上他是供你消遣,給你提供談資,或者幫你增長見識的。

服務門客化的工具是有前途的

小密圈的創始人吳魯加說過一段很好的話,他說「《大教堂和集市》里提到:有兩種建築,一是集市,開放在那裡,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種是大教堂,嘔心瀝血,幾代人幾十年才能建成。

在我眼中,得到是大教堂,美輪美奐,成本很高。小密圈是一個開放的集市,任何人都可以進來搭個攤子,有些人嗓門大,有些人東西好,他們自然能吸引來更多圍觀者和參與者。

用集市的方式,讓更多人能參與到內容這門生意里,這件事如果做成了,我們會很滿足。」

小密圈還有小鵝通等等,這種工具可以滿足各種各樣的服務需求,除了我們說的「知識服務」之外,還可以有其他的,比如說就像陳坤的每天給你發早安晚安的語言。

再談打開率

談到這裡還會有人說很多訂閱打開率低的問題,確實這是現實,我覺得這些是由於付費的人衝動消費,買了很多專欄、課程,看到一個就買一個,演講,必須要學啊!寫作,當然要會寫了!理財,需要啊!古典音樂,陶冶情操啊!當用戶焦慮感下降,不再那麼衝動,比如只買一個課程或者訂閱一個專欄,那時候打開率自然會上去,比如我也買了很多課,訂了很多專欄,但是吳伯凡老師的《伯凡·日知錄》是我每天睡前都聽的。

我們怎麼做

我們故事學院開創了演講設計師這一全新職位,為有公眾演講需求的人提供演講稿設計+PPT設計+舞台呈現培訓的一站式的服務,這本來就像古代門客幕僚做的,比如我們也有網上的付費課程,但是這個我們覺得前途不是很大,所以,我們本身就是門客式的服務,那麼怎麼再搬到互聯網上來呢?我們接下來會有新動作。

END.


知識付費最近越來越火,但我內心一直對此持反對的態度。原因如下:

1.消費者用金錢投票對知識分享者進行逆向反饋,將迫使知識分享者變得【媚俗】,失去思想和觀點的獨立性。

獨立的思考和表達,不受其他外力(包括金錢政治等)的壓迫,對於思想知識的產生和傳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果在這個過程中,A在金錢利益的驅動下需要迎合B的偏好,那麼獨立性就無從談起,在此中傳遞的知識品質也無法得到保障。睿智的少數A和愚蠢的多數B是永遠不變的客觀事實,少數A的思想、知識和觀點也一定會在很大程度上不為多數B所接受(或直接接受),在這樣的前提下,少數A仍然能夠獨立思考和表達自己的【異見】,對於社會和文明的進步尤為重要。

關於媚俗屬性影響知識的品質,可從知乎抖機靈和分答娛樂化中得到體現。前者只是表達贊同,不涉及金錢投票,所以知乎大抵上還能保持一定的水準,而分答則完全偏離自身的定位,淪為一個娛樂八卦的魚塘。

2.知識付費改變分享著(文化人)的初心。

人非聖賢,誰無俗念。本有出於師道或天下之心,自願傳播知識、理念、思想的文化人,但知識付費會放大文化人在此中對金錢利益的慾望和追求,掩蓋知識傳播的初心。而如果原本出於這樣的初心自願傳播知識的文化人,在媚俗屬性加持的知識付費傳播中表現不佳(未獲得足夠多的金錢投票),也很可能會變得心灰意懶,不再願意傳播知識,抑或是出於不甘倒向媚俗,喪失作為文化人的獨立性。讓文化界、知識界變得浮躁且利欲熏心,失去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赤子之心。

3.知識有很強的正外部性,知識傳播讓整體更優,不該在此中設置門檻。

譬如讀書,最大的成本不在於書的價格,而在於讀書的時間和汲取知識的艱辛腦力。讓多數B獲取更多知識文化,對於社會、國家有很高的正外部性,在對知識定價的過程中更應將其視為公共品,比如義務教育,並非9年基礎教育缺乏價值所以廉價。任何追求上進的多數B,社會和國家都應讓其可以較為容易的獲取知識,而非在此中增加門檻。知識應該像水和空氣這類公共品一樣,儘可能的惠及所有的大眾,而非標定一個昂貴的價格,強行區隔開低消費群體。想起很久前在台灣有一場關於知識和資本在未來關係的辯論,資本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裡攻城略地掌控一切,未來知識和文化是否也要從屬於資本,變成有錢人的專享呢?這無疑讓天生弱勢的群體更難獲得上升的通道。

4.知識付費能否促進優質知識內容的生產以及給予知識分享者應有的物質回報?

知識付費對於優質知識的生產和提升知識分享者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在不能迴避以上三點問題的前提下,這個促進作用也是比較有限的。況且,隨著文明的進步,各領域優質知識的生產速度原本就以很高的速度在增長。而大多富有學識的知識分享者在物質財富方面也有相當的積累,知識付費帶來的收入對生活品質的提升也不會很顯著。


對不起,你可能買到了假知識 ,買的是自我提升的心理按摩。

杜拉拉奮鬥3年,卻沒能升職。

如何迅速提升自己,是她每天焦慮的心病。

她的一天從《邏輯思維》開始,邊洗漱邊聽羅胖掰扯,地鐵上抽空打卡背單詞;上班一通忙,歇下來刷刷知乎,訂閱的專欄有更新,又發現幾場感興趣的Live順手贊助下,有空再看。

午飯時,邊吃邊玩手機,幾十個訂閱號的推送消息看也看不完,先收藏有空細讀;下班後等外賣,有點無聊,花幾塊錢偷聽分答上的名人60s回答,大V們很有趣很雞血,就是聲音有點難聽;晚8點,99元的「60天引爆學習力」付費社群,馬上要開課,趕緊進群充電學習,買的PPT高階課程時間衝突,只能放棄了。

杜拉拉覺得自己度過了自律而充實向上的一天,刷個朋友圈,沉沉睡去。

這是很多白領的典型一天,被信息焦慮和成長焦慮驅趕的一天。

01 一樁生意

在無數杜拉拉的需求刺激下,知識變成了熱門產品,知識付費從2016年一直火到現在。

喜馬拉雅、知乎、得到、分答、微博、微信、果殼、36氪、小密圈……各路人馬殺入知識付費戰場,用專欄訂閱、付費課程、內容讚賞、有償問答、社群等形式實現內容變現。

知識付費看起來美好,知識生產者迅速變現,在有償激勵下持續高品質輸出;需求者花一點錢,換來老司機幾十年積累的知識或經驗。

但別高興的太早,這就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在移動互聯網的新瓶子里裝上成功學的老雞湯。

02 知識付費幾個坑

知識跟鞋子、口紅有很大不同,它是非標準化的,這帶來幾個坑。

首先,在生產階段,知識要產品化,並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售賣,必須經過充分簡化,模式化梳理,製作成適合碎片化閱讀的短視頻、音頻、文本或PPT,是知識界的「快餐」。

加工過程中,知識的絕大多數背景、重要的邏輯過程和提供反思的觸點,都被咔咔砍掉了。說的好聽點,是老司機幫忙過濾並推送優質信息;仔細想想,所謂滿滿的乾貨,更像是別人嚼過的甘蔗渣,糖分嘛,誰啃誰享受。

其次,在傳播階段,非標準化的知識,質量很難評判,選擇時只能倚重知識生產者的身份背書。呦,海外名校+矽谷從業,行業大拿說的應該在理;創業風雲人物,上億的身家替他做了信用證明;知乎大V,去過八百個國家,見多識廣,應該靠譜……

實際上,在各種類型知識分享平台上,最火爆的不是真正的一手知識生產者,而是善於營銷、善於傳播的知識網紅。知識付費市場中,80%的注意力資源都集中在馬東、羅胖、李開復、樊登、咪蒙等超級IP身上,他們作為自媒體商人,是原創知識的二道販子,把知識加工成小劑量的營養配方,用高明的故事化表達送到嘴邊,不經思考就能順滑服用。

剩下的大餅,被營銷能力過硬的小IP分食。知乎Live、微信公號上有一大批人,敢表達能忽悠,攏住幾萬粉絲,就趁著知識經濟的東風,扒幾本書、網上搜點資料,攛出一套課程,開專欄、Live賣錢啦;真正專註知識的專家,可能忙於本職,或不善傳播,被撒著金粉的劣幣驅逐,無人搭理。

03 無數焦慮的心

知識付費和在線培訓,是焦慮感拱起的火。

經濟下行的大趨勢下,杜拉拉們升職無望;而世界變化太快,互聯網風口一年一變,AlphaGo為代表的人工智慧兵臨城下,中產和准中產們陷入信息焦慮和成長焦慮之中,害怕錯過重要資訊,怕成長不夠快,擔心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焦慮感讓學習充電從癢點變成痛點,因為關係著升遷、成功;無數年輕人渴望通過快速汲取知識,實現自我提升,以便解決問題,緩解焦慮。這裡有2個需求點:一是我成長瓶頸了,迷茫了,有沒有人能帶路;二是我很急,有沒有又快又簡單的辦法。

從羅胖到知乎Live,從細分市場在線培訓到付費社群,很多知識分享平台利用人們求快抄捷徑的心理,收割著焦慮者的「韭菜」。你付出一點錢,我幫你「快速解決」問題。

自己思考,沉下心讀書,速度慢,又可能犯錯。

OK,各個平台精心包裝行業大咖,推出知識網紅,號稱深耕專業領域十幾年,成功故事光輝閃閃像春藥,帶路大哥領你少走彎路,直奔高潮;「60天學習,讓你成為天才」、「急速提升課程,半年輕鬆撩老外」,迅速見效;附贈導師點評和社群互動,分分鐘和業界大V搭上線滿足虛榮心,進了社群還能積攢人脈,簡直買一送三。

這些「美妙的許諾」,是商品經濟中最常見的賣家秀,只要你花一點錢,馬上獲取一鍋可口的知識濃湯,喝完保證日日精進。

你買的不是知識,簡直是心理按摩,是天天向上的成長幻覺。

04 幾個小建議

光吃止疼片治不了病,花錢買買買改不了命,即便買的是知識。

既然焦慮自己的時間不夠,僅有的時間更不能揮霍無度。面對良莠不齊的內容市場,有幾個選擇小建議:

1、專註主幹

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圍繞核心能力,進行系統學習,形成能力樹。

某個職能或角色都有其核心能力,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將後續所有的能力積累都圍繞核心能力延展。缺乏主線,今天看到PPT想學,明天看到數據分析技巧有用,知識學習和技能打造就變得隨機,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看著充實,實際個人整體能力積累低效,甚至無效。

2、最佳資源

可觸及的資源中,只選最好的。每個知識領域的最頂尖資源是非常明確的,比如想學Java,可以輕易搜到最經典的教材,Github上有許多成熟的練習項目;世界名校的視頻課程,真正頂尖的學者主講,這種最好的學習資源甚至都是免費的,而且很多有中文字幕。

有人會說:那些資源不接地氣,學不會。是的,學習知識大多數都是艱難的,艱難學習的門檻就是你的技能的護城河。能輕易學會的技能,別人也能輕易學會,無法給你帶來競爭優勢。利用最優質的資源,都學不會相關領域的知識,那麼聽一場live,更學不會。

3、深度學習

現在內容生態的一個嚴重問題是種類駁雜但深度不夠,容易把學習者拖進淺層學習(surface learning)的泥沼,能力積累深度不足。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由兩位美國學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提出,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者能夠批判地學習新思想和事實,並將它們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能夠在眾多思想間進行聯繫,並能把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決策和解決問題。跟隨帶路大哥,迷失在淺層次的簡化知識中,不深入思考,缺乏足量的實際應用,即使重複1萬遍,也很難發展出精深能力。

學點真知識,漲點真本事,心裡不慌。

歡迎關注微信號「青橘滋味」,一起持續成長。

http://weixin.qq.com/r/2zhocObEWrslraIT923J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也叫知識?……

。。


羅振宇說羅輯思維暫不上市 問題是知識付費還能火多久?

2016年的跨年演講,羅振宇將自己明確定義為一個有夢想的商人,向信眾闡述了自己作為一個商人的納斯達克夢。2017年7月19日,他的上市夢第一次在現實世界緋聞上演,但羅振宇很快否認了該傳聞。

7月19日,微博上有自媒體放出一份文件,稱邏輯思維運營方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向A股提交IPO申請,目標是2019年底前創業板上市。很快,羅振宇在朋友圈回應稱,一覺醒來,發現「被上市」了,並稱邏輯思維沒有上市時間表。

商人羅振宇的黃金時代,始於2012年。

2012年年底,羅振宇的脫口秀節目正式登陸優酷脫口秀。彼時,沒有人會想到,這檔節目會成為扣響「知識付費時代」的敲門磚。後來,視頻脫口秀變成了60秒的音頻脫口秀。2015年底,得到APP誕生,羅振宇拉了更多的人來給大家講課。自此,羅振宇和他的團隊被認為是「知識付費」的縮影,任何風吹草動都被解讀為這個新興領域的陣痛和重生。

2016年起,知識付費成了文人創業的風口。知乎、得到、分答、微博、果殼、喜馬拉雅、36氪、虎嗅、小密圈,各路人馬紛紛湧進這個修羅場,內容變現的形式也從專欄訂閱,逐漸摸索出付費課程、有償問答、內容打賞和線下社群。

但時至今日,知識付費仍未全面爆發。如同一場大航海階段里,燈塔還沒出現,大部分登船者仍舊處於瞭望階段。

高速增長

從業企業和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都顯示,知識付費正處於高速增長中。

Questmoblie今年發布的《移動知識付費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稱,喜馬拉雅FM、知乎、得到、分答整體都處於高速增長態勢,其中第一名喜馬拉雅FM的月活達3533.3萬,大概是第二名知乎的三倍。

和此前QM發布的《2016春季APP實力榜》對比,彼時喜馬拉雅FM的月活為2089萬,知乎為753萬。這兩個平台在一年時間內均實現了1.6倍以上的增長,知識付費在其中功不可沒。

得到APP顯示,目前一共開設24個訂閱專欄,專欄主講人包括羅永浩、薛兆豐、熊太行、李笑來、萬維鋼、和菜頭等知名KOL以及各領域的達人,所有課程訂閱價格均為199元/年。其中,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當前訂閱人數最高,超過16萬人次。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得到APP的24個專欄目前訂閱總人數超過129.96萬,訂閱金額已經達2.58億元。

2016年5月,分答在王思聰、章子怡等名人網紅的帶動下高調降生。僅42天後分答就宣布總訂單額1800萬元,並完成了2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當時估值超過1億美元。但這個付費音頻產品的命運較為多舛,三個月後突然經歷了一波「假死」,直到9月底才重新回歸。

馬東帶著他的奇葩說團隊,在去年6月與喜馬拉雅FM合作推出了付費音頻節目《好好說話》,目前已累計獲得超過16萬的付費用戶,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高曉松在蜻蜓FM推出的《矮大緊指北》,一個月後用戶量突破10萬。

不過,得到APP的打開率、《好好說話》購買後的實際價值、微博問答的含金量等,一直是被質疑和討論的話題。處於高速增長期的知識付費,目前的盤子依然有限,仍在醞釀一個漫長的爆發期。

投機者入局,局面混亂

內容創業的蛋糕太大,很多人都想爬上餐桌分一塊食用。除了各大平台,本身具有IP效應的自媒體也在知識付費領域耕耘著。吳曉波的財經音頻,樊登的讀書會,馬東推出的「好好說話」音頻課程,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

分食者正在不斷壯大。

在這一波知識紅利的浪潮中,很難不出現投機者。他們披著販賣知識的外衣和陪你讀書的情懷,實際上出售的卻是粉絲經濟和社群關係。

一位曾經從事知識付費的人士告訴AI財經社,很多內容創業公司對「知識付費」的理解偏重在後兩個字「付費」, 「知識」的含金量卻被重重打折。他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開發變現方式上,培養大批銷售人員,制定嚴格KPI,大力發展線下社群和活動。

與此同時,進行產品開發和內容產出的員工卻寥寥無幾。最奇葩的情形是,一款日更的知識付費產品,全公司只有一個編輯和內容把關者,十分荒唐。

這類公司在C端的銷售,則往往是通過會銷、甚至以社群會員費打包的形式「半強制」購買。這位前從業者表示,銷售人員會把線下社群的會員聚集在會議室里,逐個「突擊」,點對點遊說購買價格數百元的付費產品,成單率高達50%以上,「但場面十分難看」。

生意的本質是「盈利」,這本身無可指摘。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羅振宇創造了「知識付費」在互聯網世界裡的一套話語體系,他用不加修飾的調侃包裝自己的野心,在奇葩說上多次自稱是「販賣知識的奸商」。

然而當真正的「奸商」集體湧入,業態亂象或許將成常態。

此時,最迷茫的大約是讀者了。一方面,信息冗餘亟待解決,篩選優質的知識正在成為稀缺。另一方面,焦慮的新中產和城市人需要靠「獲取碎片化」的知識,來獲取安全感。但如果知識的提供者並不看重知識,這場大戲就很難演下去。

AI財經社(ID:Economic-Weekly)文丨鄭亞紅 編丨楊舒芳


1、對於個人的成長發展而言。一般類 / 通識類知識和資訊沒有獲得個人成長發展的上升通道類知識和信息有價值。但是,現有的上升通道機遇已經不多,而且,有些機遇已經被佔據。所以,對於很多小夥伴而言,只能通過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 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 天賦來實現財富自由。對了,財富自由這四個字中,也有「自由」的概念哦;

2、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成功是因為知識、資訊和信息不足,其實殊不知,知道那麼多知識、資訊和信息也沒用,生活一樣不會改變;

3、知識付費,其實付的是找到方向 / 找到上升通道的方式和方法。而這些方式和方法是不太可能用搜索引擎搜到的。要知道,找到方向比什麼都重要,而找到方向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關鍵性資訊和信息,然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始不斷的嘗試。此為「一切,都是順勢而為」;

4、緩解焦慮也罷,認知升級也罷,只不過是把知識付費當成一條上升通道。最後,你會發現,大部分的知識,若是你有心總結,一樣也可以得出結論,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且,有些知識,即使不知道,也不會怎麼樣。所以大家不必擔心知識焦慮;

5、找到自己的方向 / 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情 / 天賦,必須是「實踐 + 閱讀 + 總結 」的往複循環,所謂「找到大方向,教踩西瓜皮,滑到哪裡人到哪裡」。努力是必須的,但是,保持平常心很重要,然後就是運氣和價值觀;

6、價值觀——你做事情的事業和格局。學會放眼於增量市場,比只保守於存量市場更有機會;

7、有些東西很貴,但是很值錢,大家要學會過濾。「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情」這種想法,想想也就算了。學會忘掉高價格,要看到高價格東西後面的價值。學會把高價格東西吸收,然後轉化為十倍以上的收益(剛開始可以從兩倍開始);

8、為知識付費要貨比N家(一般情況下,N大於等於3),一個你信任的「過來人」,說不定會幫你至少少走三年彎路;除此之外,這個「過來人」是否能持續不斷的輸出越來越高價值的資訊,也是付費的關鍵——資訊保持一個質量還不行,必須是不斷上升;


時代引導我們為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開始普及

上周,蘋果取消了iOS端微信公眾號的文章讚賞功能,此舉再次引發了議論關於知識付費的討論。

在過去,報紙雜誌可以說是知識付費的最原始形態,近年來,得到、分答、喜馬拉雅FM、知乎Live紛紛涉足知識付費領域,讓知識付費模式開始普及,這些依託於知識變現為主體的平台短時間內聚攏了大量的付費用戶,並且快速實現了知識的變現。

比如得到里的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訂閱價是199/年,而目前訂閱人次超過15萬,也就是說一年目前僅此一項便有近3000萬進賬,即使和得到對半分,也有1500萬進賬了。

僅僅是在得到,像李笑來老師這樣的付費專欄就有25個,除了羅胖的「羅輯思維」定價是1元之外,其他均是199元/年,粗略算下來,每年將近2億的付費,管中窺豹,足以看到知識付費領域巨大的產能。

知識付費因何而起

這一波的知識付費我個人認為是從視頻付費成為常態開始的。

早在2011年,樂視網就可是對影視劇網路版權進行大肆收購,但當時處在快播時代的網民對於版權的意識還並沒有那麼重視,直到2015年6月,視頻網站愛奇藝帶頭進入視頻付費領域,並開始探索月度、季度和年度收費模式,當年愛奇藝會員便突破千萬。同年,騰訊視頻、搜狐視頻、優酷視頻快速跟進,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內視頻有效付費用戶規模已突破7500萬,預計2017將突破1億大關。

而與視頻付費形成掎角之勢的音樂付費習慣也逐漸養成。

2016年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用戶規模達到近5億人,超過六成用戶願意在網路音樂服務上消費,主要用戶月平均消費金額在15元至30元區間,用戶對於網路音樂消費的認可以及用戶付費聽音樂習慣的養成是國家有關政策的加強以及公民版權觀念加強的體現。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垂直化服務和個性化需求成為可能,而知識付費就是在知識共享、網生內容、社群電商以及移動音頻、移動直播等風口產業交織的環境下應運而生,可以說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是知識付費成為新風尚的重要契機,隨著亞馬遜kindle、付費問答等產品相繼推出,知識付費趨勢逐漸形成,未來公眾號等新媒體將成為內容付費變現主要渠道之一,內容付費時代已然來臨。

知識付費將重新洗牌

相對於音樂、影視、文學領域內付費用戶以及教育類文章、時事新聞領域願意付費閱讀的用戶數量,更多的用戶則更傾向於在獲取專業資料時付費。

用戶對專業資料的付費傾向性是遠遠高於其他需求的。音樂、文學、影視等行業通過近年來產品更新及內容維護,積累了大量用戶,並獲得一定的市場份額,如今通過內容付費完成行業變現模式的轉型,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業內重新洗牌。

知識付費的發展也對知識生產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用戶選擇內容付費的主要原因是在於提高自身素養、獲取消息資源,因此,內容的專業性、對用戶粘性的準確捕捉將成為內容付費運營者長久有效運營的前提。

以付費訂閱為例。

本次蘋果取消了iOS端微信公眾號文章的讚賞功能,微信付費訂閱功能也再次被提了出來,keso在36氪開通「開氪」的時候,馬化騰曾證實了微信付費訂閱功能,但根據之前微信公眾平台相關功能的慣例,即使此功能開放,也極有可能按照以往邀請制的方式來逐步推廣,當然,第一批受邀用戶必然是那些「實力、時機和包裝缺一不可」的頭部作者。

微信公眾號等平台在微信支付普及後的爆發力讓人驚嘆,在內容商業化發展前景上更是令人期待。付費閱讀作為一種原創保護方式,可以鼓勵內容創作者創造出更多優質內容,並且持續不斷的輸出。

付費訂閱模式開啟後,對內容資源獨特性與專業性的考驗會更加高要求。

從得到專欄、微博問答等知識付費的讀者反饋情況來看,過分追求商業化導致內容不精成為知識付費領域的新問題,如何在保證量的基礎上保證對質的把控成為知識付費運營者面臨的新問題。

知識付費面臨新的問題

在內容付費的初期知識泛娛樂化。

少數知識付費平台為獲取流量,緊貼明星效應,通過滿足用戶的獵奇窺探心理提升文章閱讀量,嚴重背離了知識分享的初衷,對眾多擁有知識盈餘的專業人士產生了擠出效應,甚至出現高質量用戶逃離現象。

知識付費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內容抄襲現象。

假如微信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上線,那麼後續平台的監管能力亟需提升,避免出現抄襲成風現象,保障內容原創者利益。

在互聯網發展初期,知識共享時代催生出知乎live、分答等共享知識平台,海量信息雖然解決了原有信息不對稱問題,但催生出信息泛濫現象。內容付費作為知識價值體現形式,為全民提供甄別信息真偽的平台,提供專業信息指導,加快互聯網知識經濟的發展。

現在,大量做號的養號狗,為了獲取流量,將優質的付費內容簡單盜竊、二次加工轉賣催生出的灰色產業嚴重傷害了優質知識生產者。

知識付費解決不了體系化結構化問題。

知識付費內容產品只是完成了理論知識的歸納總結,而且大部分是碎片化的,不成體系,想要從理論到認知,只有讀者親自去實踐才能實踐知識的最終效果。

而從知識的效果上來看,知識內容只能解決認知的問題,可以讓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東西,可以讓你知道你之前的方法是錯的,或者是無效、低效的,本質是一種相對科學的認知某類問題的方法論。

但是知識付費是沒辦法滿足解決深更問題需求的,能夠為知識付費的用戶,一般訴求往往比較強烈,碎片化的知識難以滿足他們,只能通過線下的教育和培訓來解決,當然這又面臨無法規模化的問題,這是知識付費分享平台所不願意做的,比較好的彌補方式是增加具有即時互動性的線上直播,而此類平台又不可避免的面臨監管問題。

內容監管審查亟須創新。

當前知識付費分享主要還是以語音問答、直播、短視頻等為主要形式,強調互動性、即時性,與之相適應的審核技術不成熟,帶來了監管風險。

今年以來,各大直播平台頻頻爆出付費房間「黃鱔門」、「造人門」等不雅內容,如何確保這些私密的付費內容是合法的、健康的是監管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傳統的監管方法對現如今的科技發展有些力不從心,對於監管方式的創新同樣考驗著監管部門。

為了促使行業良性發展,去年一整年,隨著對一些網路直播平台違規行為的查處,以及一系列互聯網直播、互聯網視聽節目、互聯網應用程序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出台,關於知識付費的政策監管也隨之不斷完善和收緊。

知識付費行業將會爆發

知識付費作為新型消費升級模式,在用戶興趣捕捉、內容消費觀洞察能力上已經完成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信息從「收費-免費-收費」這一循環過程中走向價值化,在互聯網各大垂直領域中,專業知識將是內容付費的主要動力之一。

隨著用戶對個性化服務需求愈發激烈,內容付費平台將推動個性化問答付費市場的來臨,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作為推動付費市場的主要力量,目前已有的知識問答平台大多注重擴大平台影響力,在解決網民個人問題能力方面有待提升。

歸根結底,知識付費的本質,就是把知識變成產品或服務,以實現商業價值。知識付費本質還是培訓和教育,輕量的碎片化的收費知識是否會成為線下教育向線上轉化的一個入口?所以,做知識付費應該摒棄媒體屬性的觀點,而是要從線上教育的思維來考慮,圍繞著跨界學習、終身學習這兩條新的主線趨勢發展。

以前只有少數人能創造知識和生產知識,而現在更多人可以有互惠加入到知識創造和知識生產中來,或許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達到所有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的狀態,也就是消費者即生產者。

上一波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為知識付費提供了可能,而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及沉澱為知識付費的爆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新的知識形式會在互聯網上不斷生髮,新的技術模式都會促進新的知識付費形式的出現,比如VR,所以知識付費的爆髮指日可待。

對知識付費的未來,我們有理由無限樂觀。

歡迎關注公眾號:景辰(iJingChen)


廣島歐尼謝邀

知識從來不是免費的,只不過未來在獲取知識之前,有了「預算」這個概念。

「免費」啟動的是人類獲取欲。因為無需認知計算,我們的大腦自然而然就會告訴我們,物質性的東西多少是有成本的,只要有成本,而獲取時不用付費,那麼我們就「賺」了。然而一旦獲得之後,大腦卻懶於計算東西的「真正價值」,或者說將東西的價值發揮出來所要付出的進一步成本。就好像在海灘上撿到一個椰子,回去後卻因麻煩而懶得打開。

「預算」則不同,假設魯濱遜在沙灘上撿到一個椰子,但他為了找到打開椰子所要的石頭,需要跋涉很遠的路,而此時他已經嚴重虛脫了,那麼他就會考慮為了這個椰子所付出的能量,性價比是不是足夠高,也就有了「預算」和「ROI」的概念,經「認知」「思考」「選擇」「行動」,幾乎可以肯定,一旦魯濱遜下了決定,這個椰子必然會被打開。

從知識的生產方看待所謂「知識付費」,更複雜,尤其涉及知識的「定價」問題,「定價」則又涉及「品牌」問題。我不想展開了。

未來,內容的生產必然會從現在像我這樣「寫日記」一樣隨意的表達,分化為「知識產品」而「知識產品」也必然會根據受眾/用戶的使用/消化需求,而進行更嚴整的「交互設計」,這些經「設計」形成的「定製化解決方案」,或者「大眾化知識產品」,會重塑如今以圖書影像出版或商業培訓運營為主的知識消費市場格局。一切早已發生,只是正在加速。


先來看看「知識付費課程」營銷的幾個套路,看看你有沒有被套牢的:

1、告訴你「能花錢解決的事情,千萬不要花時間,你只要花錢,就能買到牛人幾年甚至十幾年積累的方法和經驗,不要吝嗇錢。」

2、告訴你「進入一個行業需要有人帶,牛人的課程能夠幫你做到,如果你自己摸索,不知道要摸索到什麼時候,去學牛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你能夠更快速地獲得成功,連幾百塊的課程費都不願付,活該一輩子迷茫。」(這招夠毒的,很多人一看到這開始繳械投降了。)

3、寫一篇軟文,用上吸睛的標題,然後就是作者從月薪2000到年薪幾百萬的逆襲史,關鍵是這個逆襲史時間並不長,把一部分作者總結出來的經驗放上來,然後文章的最後肯定是二維碼+支付鏈接。

當然營銷的套路多種多樣,有借用名人的名聲開課的,這裡不贅述。

所有的這些套路都指向一個人性的弱點:急於求成。

如果你不幸正好處在某種焦慮、急於求成的時期,看到這些所謂的「金玉良言」,很遺憾,你中招了。中招了不要緊,吸取教訓就是,關鍵是,不要反覆地掉進同一個坑裡面。

1、

答主本人曾經付費過好幾個網路課程,從一開始的淘寶客課程培訓到最近一次寫作課程,前前後後可能也就花費掉兩三千塊錢。說實話,這錢在有些瘋狂付費的人看來,不算什麼,微信公眾號「小鹿快跑」的作者曾經在半年內花了幾千塊錢購買付費課程,結果,

「我除了白髮多了幾根、皺紋多了几絲、眼袋多了幾兩外,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生活品質沒有提升,工作沒有加薪,旅遊夢想沒有實現……」

這是作者的原話。

我想這是很多知識付費用戶共同的心境。錢花了,關鍵是時間也花了,收到的效果卻非常有限。

說回答主,我自己,我的每一次付費,在我後來回想起來,都印證了一件事:我對於我要學習的那個東西太過急於求成。說得更通俗一點:急躁、焦慮。

是的,付費課程是這個時代急躁、焦慮的產物,比起十年前人們瘋狂地去追捧余世維、陳安之不同,這一波的網路知識付費有過之而無不及。余世維、陳安之最起碼練了一身演講和口才的技藝,而我們所見的這個知識付費的時代,掛羊頭賣狗肉的人層出不窮。

2、

我花過最高價的一門課程,是《何瑫寫作訓練營第二期》,付費課程是799,我當時碰上了打折,花了700。這門課程在我所接觸到的課程裡面,算是收費比較高的,其他的付費課程大多也就是200-400的區間。能夠上到799的檔次,應該不會太差。

更何況是GQ主筆何瑫的課程,自然充滿期待。只是,期待很快變成失望。

整個課程主講人講的東西幾乎想讓我睡覺,我在大學聽老師講課都很少有這種現象。但是付費了,還是硬著頭皮去聽,一節課十幾分鐘,我試圖從這有限的時間當中尋找我能夠汲取的知識點,但是非常可惜,一周六節課聽下來,我的筆記還沒有一頁word文檔。

課程營銷的時候是面向所有寫作者,但是主講人卻一直在講他如何寫故事型特稿。好吧,那我聽聽故事型特稿總有收穫吧,整一個聽下來,感覺好像在跟一個完全不懂碼字的人(我不敢稱為寫作)在講怎樣認識寫作。

後來我們在組建的群裡面,陸陸續續有人聽了反饋到確實受不了,感覺被課程營銷騙了,覺得名不符實,課程的價值低於預期等等。但是課程平台非但沒有進行危機公關處理,還責怪我們沒有認真做作業,沒有反饋。

我們當中有一個提出課程退費,但是這件事後來在主講人出來說改課程之後,也不了了之。後來,我還在一個專門給寫作者提供寫作渠道的公眾號上面看到,某某寫作課799的那個課程,千萬不要買,我想,被坑的,不止我們這一期的學員。

3、

我並不是說所有的付費課程都是這樣,至少在我付費過的課程裡面,有一兩個還是挺不錯的。但是即便這樣,我也打算停止我的知識付費。

有人可能會說我,這麼吝嗇活該賺不到錢。

我不想反駁,但是我知道另外一個即便是很好的課程也幫不到我的事實:

就是適合牛人的方法,未必就一定適合我。

我相信有真正的牛人,而且他們的方法也特別牛,但有些東西我就是學不來。我始終相信,我和牛人之間,絕對差的不止是一套學習方法那麼簡單。

為什麼那個自稱從月薪3000到年薪幾百萬的人,他在課程中不談他所受到的教育,不談他周圍有什麼資源,不談他有過什麼機遇,為什麼不談?

親,談了這些就等於告訴你,丫的我的成功方法無法複製。只有把這些剝離開來,單純談方法,談死磕,談努力,才能吸引你,因為這些是你能夠做到的。但是你做到了,就等於可以跟他一樣了嗎?

我絕對相信有好的課程,理所應當付費,只是這樣的人,這樣的課程本來在市場上就鳳毛麟角,但我們看到的是鋪天蓋地的付費課程。

4、

最後我想談下,付費課程有付費課程的好處,但是不應該被神化。聽個付費課程,了解多一點知識,多一點信息,多一點方法,無可厚非。把它當做學習的助推劑,而不是你的救命稻草,更不是你通往成功的武功秘籍。

我為我的焦慮付出了代價,直到我發現一件事:

如果你聽課程是為了去應付某一次考試的,我建議你去聽,去付費,因為那個確實需要方法,而且還要快;

如果你付費課程是為了長期修鍊和學習一門課程,那我勸你最好還是再考慮一下,那些告訴你快速修鍊某項技能的課程,要麼就是自己在忽悠,要麼就是教你去忽悠,忽悠的結局,想想你的用戶吧,他們可是付了錢、帶著期待的,你能夠賺到的也只是曇花一現,世界是圓的,你的名聲會跟著你一輩子。

最後一句,出來混,始終都是要還的。


吃飯還要掏錢呢,學習付費很正常。而且付費定價以後,優劣就顯現出來了,也鼓勵創作者去創造更好的東西。當然不排除嘩眾取寵的知識中庸化可能。


我們為知識付費,但是注意是「知識」,不是「雞湯」。


1。知識付費可以歸類的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人們願意花更多的錢享受更好的服務,每個人都有知識認知焦慮;

2。用戶越來越意識到免費是最昂貴的,你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在一大堆免費的內容中尋找你需要的;

3。移動支付,版權保護意識,微信公眾賬號平台,喜馬拉雅,得到等平台,都變向的推動了這個領域


最近幾年知識付費非常火爆,從邏輯思維到得到APP到樊登讀書會等等。可是當你訂閱後,會發現要學的東西好多呀,即便你非常努力的學習,可是當你聽了一段時間後,你也會發現這些知識都是瑣碎的,不成體系的。而這些其實都是別人思考的產物,對自己沒有什麼幫助。

感謝拾遺給我們一下的這篇文章,句句戳心。希望對您有幫助

【下文轉自公眾號:拾遺 】《羅振宇的騙局》

1

我朋友劉剛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

叮鈴鈴——早晨鬧鐘響起。

他眼一睜,立馬抓過手機,打開「得到」,傾聽60秒羅胖教導。刷牙與吃早飯時,打開「喜馬拉雅」,「完成了30分鐘的音頻學習。」然後,他出門上班。地鐵上,再點開「知乎live」「聽了三個知名答主的經驗分享。」中午吃飯與午休的時間,他又點開了「在行」,「抓緊學習了《如何成為寫作高手》。」下班路上,他又打開「得到」,「我在上面訂閱了5個專欄。」吃完飯,上床,打開「直播」,「聽了李笑來的《普通人如何實現財富自由》。」

然後劉剛帶著滿滿的充實感,終於無比欣慰地進入了夢鄉。

2

劉剛這兩年很焦慮。

打開電視,看到別人英語流利如老外,他坐不住了,下了一個英語APP,走路、做飯都戴著耳機練習聽讀。

打開公號,讀到《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學習的人》,他坐不住了,趕緊買回一摞書。

刷刷知乎,他又一聲驚嘆:「這個人的回答好專業好高深,我差太遠了,不行,我得訂他專欄。」

我問劉剛:「你幹嘛把自己弄得這麼累啊?」

劉剛一下說了三個原因:

「時代變化太快,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夠用。」

「別人懂的東西自己不懂,怕落後於他人。」

「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害怕自己被社會淘汰。」

劉剛的三個擔心,其實極具普遍性。這個時代,很多人都像他一樣患上了知識焦慮症。

一天不求知,心裡就不安。

何為知識焦慮症?

就是我們對新的知識、新的信息和新的認知迭代始終有一種匱乏感,因為擔心自己知識匱乏而落後於社會和他人,從而產生了一種心理恐懼。

「我不想被超越,更不想被落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緊這個時代,更加快速高效的吸收。」

3

但是學習又學什麼呢?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分鐘產生的信息量超過古時一千年。

劉剛說:「我不知道怎麼篩選有用的知識。」

這也是一個時間短缺的時代,時間已成為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

劉剛說:「我不想把大量時間耗費在選擇上。」

這更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捷徑。

劉剛說:「希望短時間就能掌握某項技能。」

正在「劉剛們」焦慮頭痛時,「羅振宇們」出現了,用手一揮:「跟我來!」

於是,知識付費誕生了。

何為知識付費?

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付費,我就給你知識。

「你不知道怎麼選嗎?我幫你選。」

「你不想耗費時間學嗎?我幫你讀。」

「你不是想很快掌握技能嗎?我嚼爛了給你。」

哇,知識付費竟然這麼好,於是大家一擁而上。訂專欄、訂課程、訂直播、訂小密圈……

劉剛說:「生怕動作一慢,就被甩到行進隊列之外。」

所以,目前知識付費用戶已達5000萬人。

「手機里沒幾個付費APP,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4

羅永浩說過一句話:「為什麼很多人試圖去為學習付費?因為他們期望轉角遇到更好的自己。」

但是,我們遇到更好的自己了嗎?

微信公號作者「小鹿快跑」講過一段付費經歷: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他一共為知識花費了5000元:

在知乎上買了46次講座,花了1500元。

在微信上買了21個講座,花了500元。

參加了一個寫作培訓班,花了500元。

在得到上買課程,花了約300元。

參加過兩次早睡早起打卡群,花了100元。

購買了幾個七七八八課程,花了2000元。

一開始,他信心滿滿,期待自己變好。

誰知道一年半過去後,

「我除了白髮多了幾根、皺紋多了几絲、眼袋多了幾兩外,一點都沒有發生變化。生活品質沒有提升,工作沒有加薪,旅遊夢想沒有實現……」

這就是大部分追逐知識付費的人所得到的結果:

「一開始,覺得很有啟發很有用,看完的一瞬間覺得自己受益匪淺。可時間長了,我才發現:我的認知並沒有由此而提高,我的思維並沒有由此而升級,我的知識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5

有段時間,和劉剛一起聊天時,他嘴裡經常冒出一大堆新名詞:

什麼「跨界學習」啊?

什麼「認知升維」啊?

什麼「中矩思維」啊?

有一次,我問他:「你都哪裡學的?」

他說:「付費APP上。」

那段時間,劉剛特喜歡在社交場合表演,潛台詞是:「你看,我學到了好多新知識。」

兩年過去後,他終於消停了,不再逢人就滿嘴噴新名詞了:

「學了一大堆新名詞、新概念、新思維,看似什麼都知道,其實一點卵用也沒有。」

他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後,震驚世界,於是被很多大學邀請去做報告,愛因斯坦因此而被弄得疲憊不堪。

有一天,司機對他說:「你太累了,今天我幫你作報告吧?」

愛因斯坦問:「你能行嗎?」

司機說:「我閉著眼睛都能背出來。」

那天司機上台,果然講得滴水不漏。

但剛想下台時,一位博士站了起來,然後提了一個非常深奧刁鑽的問題。

司機不知怎麼作答,幸好腦瓜轉得快:「你這問題太簡單了,我司機都能回答。」

愛因斯坦站起來,幾句話就解決了問題。

博士驚呆了:「沒想到他的司機也遠勝於我。」

但在回去的路上,司機對愛因斯坦說:「我知道的只是概念,你懂得的才是知識。」

其實,我們就跟這位司機差不多,一付費一收聽,就誤以為學到了知識,其實離真正的掌握知識差了十萬八千里,你以為買到的是知識,其實買到的是「知道」。你以為買到的是掌握,其實只是囤積了一堆「知道」。

6

大部分知識付費其實都是大忽悠。

羅胖子更多意義上滿足了絕大部分人不喜歡讀書卻喜歡被人稱之為讀書人的虛榮心。

絕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太複雜的東西,也懶得看書,喜歡簡單易懂的東西。所以,羅胖子、吳曉波都是這麼廣泛傳播,受眾很多。從這個角度來看,渠道比生產者更受益,因為他們自己都不生產基礎產品,他們都建立在市場上的基礎材料,然後再加工,這樣相對簡單,也可規模複製化。但是因為不是自己生產,所以很多東西都不嚴謹甚至還很凌亂。對於絕大多數人,聽再多羅胖子都不可能成功,因為都是二道販子的產品,聽著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夠系統,且失真。

知識的源頭,就像河流的源頭一樣,是知識發源的地方,是知識剛剛被創造出來的地方。源頭的知識濃度和質量極高,有豐富的底層邏輯和基礎概念。順流而下,離源頭越遠,支流越多,混入的雜質也就越多。當一份知識摻入了太多雜質時,恐怕只能勾兌成雞湯了。7

為什麼說大部分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呢?

其次,它傳授的知識常常「葯不對症」。

藍胖子寫過一篇《知識付費得了什麼病》,在文章里,他把「羅振宇們」稱為「醫生」,把患了知識焦慮症的「劉剛們」稱為「病人」。

按照病情,病人分為三種:輕度病人、中度病人和重度病人。

這三種病人,分別對應職場三個階段:

執行階段、管理階段和方向階段。

針對三種病人,醫生正確的做法本應是——對症下藥,分別開出三種不同處方。

但真正的情況卻是醫生治病時極其粗暴:

「我不管你是哪種病人,我就開這一種藥方。」

「單一內容面向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受眾。」

這種粗暴治療,於是引發了一系列不適症:

重度病人一看醫生開的輕度藥方就怒了:「哇靠,這個階段我早就度過了好不好。」

輕度病人一看醫生開的重度藥方就毛了,「我就一個剛入職場的新人,很多基礎能力和基礎技能都還沒掌握,你卻要我去學馬雲的宏觀視野和管理格局。學習毛啊,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8

為什麼說大部分知識付費都是大忽悠呢?

再次,它傳授的知識「是未經你思考的」。

「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被震撼到了。我想起了我讀高三時的一件事情,當時班上有一位後來考清華的學霸,他總結了一套高效學習筆記。

我當時物理成績位居下游,便向學霸取經:「借你筆記看看唄。」

我把他的筆記完完整整地抄了下來,但是幾次物理考試,我還是位居下游。

我說:「我都看了你筆記好幾遍了啊。」

學霸說了一句:「未經你思考的知識是不屬於你的。」

我一下醍醐灌頂。

為什麼我們學了那麼多「知識付費」的知識後依然沒有長進?因為這些知識都是「未經你思考」得來的。

羅振宇曾經講過自己為何要做「得到」語音:

「古時候有些有錢人,他們明明有一雙眼,可是從來不看書,而是請人讀書給自己聽,從今以後,羅胖就是你身邊的那個書童。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讀完書,講給你聽。」

說得真好,但是我想問——有哪位大儒豪傑是靠書童讀書給自己聽而成功的?

跟各位分享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

沒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錢了。

也沒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錢了。

愛因斯坦說:未經思考的知識不是知識。

9

一個人會焦慮,當然會有各種原因,房貸壓力、工作壓力。但是無論如何,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現代人的主要焦慮來自人際關係而非生存壓力,我們早就擺脫了物質匱乏的年代,但是焦慮卻依然無處不在,所有原因都在於人際關係。

你焦慮的不是你沒錢,而是焦慮你同事、你鄰居過的比你好,所以你要更努力的超過他們才能安心。

所以罪魁禍首是微信(沒有黑微信的意思)。

沒有微信之前,我們父母的生活圈極為狹窄,溝通都需要電話、書信,哪個同學發大財了,哪個鄰居去泰國旅遊了,都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是沒太大感覺的,因為離得太遠,並不知道對方生活到底有多逍遙,因此焦慮感相對今天來說肯定會少很多。

微信這個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後,你會看到,原來你高中班上的班長不僅考上了重本,還成功留在了北京金融圈作為明星投資人打拚,每天接觸各種高大上的社交場合,什麼API、BD、CEO、DAU、ERP、FOUNDER、GQ、H5、IAAS、JD、KPI、MAU、PGC、SKU、UGC、VP這些你聽不懂的詞像口頭禪一樣出現在他朋友圈。

而你留在老家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小時候只能仰望他就算了,現在還要繼續在朋友圈仰望他高大上的生活,恨得牙痒痒。

當然,班長他過的也並不是很開心,他每天接觸著各種同齡的比他牛逼的創業者,親眼見證他們年紀輕輕就實現了千萬身家。每天在座地鐵下班回到自己小出租房的路上心如刀絞,望著海淀15萬一平的學區房,這樣的日子似乎也沒有盡頭。

其實你不知道,班長有時候還會刷一下你的朋友圈,嫉妒一下你看上去很平靜的生活。

毫無疑問,這類焦慮的人非常渴望抓住些什麼。

這時候羅振宇老師來了,他隔著屏幕向你伸出胖乎乎的大手說,「世界末日也沒什麼好怕的,都跟我來」,於是你和班長都踩上了知識付費的這條船。

沒錯,羅胖確實十分懂你的焦慮,但他永遠無法治好你的焦慮,他只會不斷挑逗你,給你製造焦慮。

知道嗎,比賣知識更高明的,是賣焦慮感。

關於知識付費,有兩句話很見血:

「那些知識付費所販賣的知識速成,其實質賣的不是某一領域的知識,

而是一種『讓你感覺很努力』的幻覺。」

「(很多)知識付費向用戶兜售的,實質上是一種精神慰藉,讓你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得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從而有一種收穫知識的滿足感。」

10 要想真正治療你的知識焦慮症,首先你得弄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一,學習要有目標定位。

我朋友劉剛最喜歡隨大流,

看見別人學英語,他就跟著學英語。

看見別人學寫作,他就跟著學寫作。

看見別人學編程,他就跟著學編程。

…………

「學完,發現還是解決不了我的焦慮。」

你一定也發現了,劉剛最大的問題是——用戰術上的努力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什麼意思?

就是他雖然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不知道更好的自己是什麼。

所以,看見別人學什麼他就學什麼,今天學這,明天學那,看起來很努力,但實際毫無用處。

學習如同種地,在承包這塊地之前,一定要有目標要有計劃,知道要種何種作物,要達到多少產量,接下來才是為之辛勞耕作。

沒有目標,一切無從談起。

那如何尋找學習的目標呢?

坐下來,寫出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再羅列「這樣的人」所對應的知識領域或技能

再把知識領域或技能細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識點

你需要學習的知識體系圖就出來了

目標一明確,方向一清晰,你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嗡嗡亂撞了。

11

什麼才是真正的學習?

第二,學習要懂問題驅動。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段名言:

「如果給我1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弄清楚這道題到底在問什麼。一旦清楚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死生亦大矣,這段話用事關生死的極端描述強調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很有說服力。

而事實上,在真正生死命懸一線的戰爭場景中,「深度思考」這種特質的地位不僅沒有因為兵荒馬亂的緊迫性而被削弱,反而是因為沙場嗜血的殘酷特質被大大提升了。

我們都知道《孫子兵法》,在這部被譽為「兵學聖典」一書的「軍行篇」中有這麼一句: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意思是說,在兩軍短兵相接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努力收集一切渠道的信息,充分評估當下態勢,殫精竭慮地質問己方一切的隱患和可能發生的問題,然後在腦海里推測、模擬戰爭可能的走勢,利用現存資源來精心籌划出解決方案。等到這所有工作都就緒,雙方真正踏上戰場的時候,才能將一切瞭然於心而胸有成竹,這仗才會有勝算。

由此可見,對於精心準備的一方,戰爭的大部分工作在戰前就在深度思考的頭腦里完成了,上戰場打仗只不過是一個例行公事般的存在,勝負的天平早已傾斜。

說到戰爭,這裡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也我個人欣賞的戰爭天才。作為被毛澤東評價為「無以倫比的常勝元帥」、被蔣介石讚賞為「黃埔最優秀將軍」的林彪,之所以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靠的絕非簡簡單單的「狹路相逢勇者勝」,而是「深度思考」得出的對戰場局勢勝人一籌的認知水平。

江湖上關於林的戰爭傳聞很多,最有傳奇色彩的可能要數「他利用大數據活捉廖耀湘」這件事。

自1948年遼瀋戰役,每天深夜林彪都在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里聽取軍情彙報,由值班參謀讀出下屬各個縱隊、師、團用電台報告的當日戰況和繳獲情況,而林彪則認真細緻地記錄著大數據。在一次關於「胡家窩棚那個戰鬥的繳獲」中,林彪敏銳地從一個數據的微小變化中察覺到了異樣,面對一臉懵逼的吃瓜部下,林彪用三個疑問確定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什麼那裡繳獲的短槍與長槍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那裡繳獲和擊毀的小車與大車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為什麼在那裡俘虜和擊斃的軍官與士兵的比例比其它戰鬥略高?」

沒等大家反應過來,林彪大步走向掛滿軍用地圖的牆壁,指著地圖上的那個點說:「我斷定敵人的指揮所就在這裡!」事實上,林彪可以如此篤定,正是得益於他高品質的勤奮——拒絕思維懶惰,堅持深度思考——長期的數據記錄和分析,讓這些枯燥的數字在林彪腦中形成了系統化的資料庫,所以一旦出現偏差,他便可以及時發現不同,推理出準確信息,找出關鍵價值所在。

在林彪推理出情報的幫助下,新六軍的指揮所很快就被連鍋端了。新六軍軍長廖耀湘,這位出身黃埔並留學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參加過滇緬戰役的名將,想不到自己精心隱蔽的精悍野戰司令部這麼快就被滅掉,輸的不甘心,認為這是一個偶然事件。

而當他得知林彪是如何得出判斷之後,他說:「我服了,敗在他手下,不丟人。」

除了重視數據,林彪的勤奮細節還體現在他尤為重視調查,作為「八路軍出師以來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大捷的總指揮,他在戰前三次到平型關喬溝一帶進行實地勘察:

第一次是他帶著參謀人員和電台去的。首先到平型關關口,爬上關口北側山嶺,對著地圖觀察平型關以東的山勢、河溝、村莊和道路。然後下山沿西跑池、東跑池公路到喬溝至東河南,察看峽谷公路兩側的地形地貌;

第二次是他化裝去偵察的。重點勘察了老爺廟前的地形和喬溝南側山地地貌,一個完整的伏擊戰計劃在林彪腦海里基本形成;

第三次是在上寨動員會後,林彪和聶榮臻帶著旅長、團長們去偵查的,並在現場向各團指定了埋伏地點,明確了師、旅、團指揮所的位置。

戰爭的籌備工作歷來繁雜,在戰爭開始前三天,基於各種局勢下的戰鬥模擬就沒有停過,這還不包括對於戰時的部隊部署,以及戰前對於全師連以上幹部的動員工作。

誠然,戰爭勝利的因素很多,但是至少,林彪在戰前基於「深度思考」的勤奮準備對於平型關大捷的結果功不可沒。

我有一個習慣,如果我覺得一個人與眾不同,我會去分析他的思維方式,而了解一個人思維方式的最好方法莫過於聽他自己怎麼講。林彪自己在《怎樣當好一名師長》一文中就分述九點,把他自己的工作方法進行了細緻的總結。

文章網上可以找到,看上去樸實無華卻內含寸勁,條條直達要害。在我看來,估計很少有人能按這九條來落實,原因是太耗心力——至少有四條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來「深度思考」,其中第五條的要求是這樣的,因為太過經典,我原封不動引用出來:

五、要把各方面的問題想夠想透:

每一次戰役、戰鬥的組織,要讓大家提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要讓大家來找答案,而且要從最壞的最嚴重的情況來找答案。把所有提出來的問題都回答了,再沒有問題沒有回答的了,這樣,打起仗來才不會犯大錯誤,萬一犯了錯誤,也比較容易糾正。

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不能因為想了很久想不出來就把它丟開,留下一個疙瘩。如果這樣,是很危險的,在緊要關頭,這個疙瘩很可能冒出來,就會使你們心中無數,措手不及。當然,在戰爭環境中,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個戰役、戰鬥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和不斷回答問題的過程。

有時腦子很疲勞,有的問題可能立即回答不了。這時,除了好好地和別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覺,睡好了,睡醒了,頭腦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開竅,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決了。

總之,對每一個問題不能含糊了事。問題回答完了,戰役、戰鬥的組織才算完成。

這裡必須要說實話,起初我看完林彪這篇文章,居然相當緊張,直冒一身冷汗。因為遑論真刀真槍地上沙場,僅僅看完這九條,就發現居然有如此多不達標之處,可見通過「深度思考」讓自己的「認知升級」,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過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甚至略有欣喜——好歹已經知道了方法,也算上了道。

寫到這裡,我基本上也理清了自己的思路:勤奮很重要,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是優秀結果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那麼如何讓它變得充分必要?我給出的答案是——拒絕思維懶惰,習慣於深度思考,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而至於如何深度思考,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嘗試著給出自己的答案。


對我而言,極大的利好消息;

---

這樣,會產生 諮詢服務 需求的龐大市場。


這個議題有點大,自問自答,回答4個子問題。

1.互聯網每天都在產出數以萬計的免費內容,知識付費是不是偽需求?

互聯網的叢林,注意力是稀有獵物,周遭都是虎視眈眈的獵人,他們以「娛樂化」、「碎片化」、「免費」為偽裝,精心布置陷阱。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一不留神,就會踩落到時間黑洞,受困其中,注意力就成了獵人們待宰的羔羊,被瓜分,變現。

「娛樂化」,「碎片化」,「免費」,實則都是某些內容生產者為了攫取用戶注意力精心布置的陷阱,無處不在的廉價免費內容,使得用戶深陷其中,反而使得優質內容更難被挖掘到。

這也使得知識付費更有價值,其節約了用戶注意力。需要強調下,這裡提出的是注意力,而非時間,用戶不缺時間,不然也不會有kill time(打發時間)的說法,用戶缺的是專註在某件事情上的注意力。

知識付費,關鍵在用戶對原創者的「認同感」,用戶找其信任的人來分享、推薦知識,他付出了金錢,原創者幫其規避掉垃圾信息;人性,又是生來厭惡損失的,投入了金錢,自然也會花費更多注意力,在知識的學習上。

任何時代,優質內容,永遠都是稀缺的;更何況,如今的互聯網,充斥著博眼球的垃圾信息......有個知識嚮導,避免你誤入「假知識」陷阱,就是價值。

除了對用戶「注意力」的呵護,知識付費,還在解決一個剛需:拓展認知邊界。

羅胖,對羅輯思維的價值,有個形象的比喻:

他把自己比作屋裡的一個小丑,這個屋裡有通向各類知識的大門,羅胖的作用,是在屋中表演,變著法子誇門裡的東西多麼好,比如在「弗洛伊德」的門口讚歎了下:來呀來呀,這裡有夢的秘密。

羅胖在門口的讚歎,是帶著「忽悠你去看看」的視角來吆喝,所以你看他每天發的60秒語音,會以講故事等技術手段,開頭就抓住你的眼球,但邏輯論證是不嚴謹的,甚至帶偏見的。如果你是精英視角,門後的思想已有過深入研究,你可能會鄙視羅胖不嚴謹的吆喝,認為其淺薄;相反如果你不了解門後的知識,羅胖的吆喝引起了你的關注,你可能會延展閱讀,甚至在現實生活中嘗試它,這就給你提供了一扇通向新認知的大門。

但這也對讀者提出了要求,要有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在背後支撐,不然會驚訝的發現,每天接收的知識都在打架。

2.得到、知乎,這類知識付費產品,有無獨特護城河?

用戶規模積累到一定程度會自帶壁壘效應,這是句正確但沒用的廢話,這裡不作探討。

《得到》,以李笑來為例。其《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超過10W人訂閱,訂閱費是199元/年,單單他一個人的專欄訂閱收入,一年的流水,就高達2000W,抵得上一家小型出版社全年的收入。足以讓各大平台和原創者眼紅。

但如果平台照搬《得到》模式,就被羅胖帶坑裡了。

思考兩個問題:

一、差不多的內容,沒有李笑來這個名字背書,會有這麼多人訂閱么?不會。如今的知識變現,依靠的是李笑來多年個人品牌勢能的釋放。知識付費這班車,紅利最大獲得者,也註定只會是李笑來這樣的頭部作者。

二、其他平台照搬會有效果嗎?這又是無視了羅輯思維的護城河。平台如果只是給原創者開個付費專欄?用戶就會付費訂閱?痴人說夢罷了。知識型網紅的造星能力,整合營銷策劃能力,輔助專欄作者研發課程產品的能力,才是羅輯思維的內功。

知乎的護城河,是國內最好的內容社區氛圍。內容社區,劣幣天生會驅除良幣,人性弱點釋然,人容易被噱頭、八卦、標題等吸睛但嚼之無味的內容吸引,看完後,又感到失落。因此,內容社區的氛圍,必然有賴官方的正確引導,完全依靠機器推薦機制,今日頭條就是活生生的反例。得益於整體良好的社區氛圍,如果寫作新人想當知識型網紅,還沒有實現原始影響力積累,在知乎開始是很好的選擇。

3.知識付費了,對個人品牌會有損害么?

有個心理學理論,叫富蘭克林效應:

曾經幫過你一次忙的人會比那些你幫助過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忙。

列夫·托爾斯泰葉也曾在《戰爭與和平》里寫道:

我們並不因為別人對我們的好而愛他們,而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好而愛他們。

知識付費也是同理,我們會因為付費給原創者,反而加深對原創者的認同感。

但是,如果開啟內容付費後,提供給讀者的內容,並不符合原創者事前承諾的,知識付費同樣會損害個人品牌。但毀了個人品牌的,是「不誠信」,而非付費這一模式。

當然,如果你還沒有相當的人氣,需要把原創作品授權給大平台轉載來積蓄人氣,免費模式依舊很適合你。

4.知識型網紅的未來

小馬宋,曾在公眾中提及,有3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1.超級個體,如李笑來唐家三少;2.創業成功;3.頂尖的職業經理人,如唐駿。

知識型網紅的未來,或許就是超級個體。以杜紹斐為例:

杜紹斐,最早是個程序員,業餘時間在知乎答題,在男士著裝基本款領域,回答出色,晉陞為知乎大V,後耕耘公眾號,進一步積累了人氣,成為男裝時尚類知名大V。

再後來,獲得風投,成立了公司,開始組織化運作公眾號。公眾號的名字還是杜紹斐,但內容由團隊來運營;內容選題也不局限於時尚,定位很有趣,旨在根治直男癌,發起一場直男的新文化運動。

而這種基於人格建立的自媒體,輸出新時代的價值觀,再將相似價值觀用戶聚集到一起,一旦商業變現,威力極大。

公司衣川文化,16年開拓了新的盈利模式,成立了社群老爺會,為直男提供一站式搭配方案,有上門定製襯衫,定製西服等服務。基於用戶對杜紹斐個人人格的深度信任,自然移情到對公司產品的信任。這種信任感,品牌效應,是普通公司無法比擬的。

杜紹斐的知識變現之路,恐怕也算得上是教科書版的超級個體成長路徑了。

文/斜杠青年「劇評小王子」。
終身學習者/廣告人/獨立影評人,知乎專欄《草木竹石皆知識》作者。
微信公眾號:「劇評小王子」(ID:jupingxiaowangzi)


推薦閱讀:

知識付費這種模式違背開源精神么?
除了應試、就業、物質追求,學習還有什麼意義?
什麼都只知道一點點是什麼體驗?
如何拓寬知識面的廣度?
整天逛知乎了解廣的知識和撲在專業知識上面哪個合算?

TAG:經濟 | 知識 | 價值 | 付費閱讀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