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辦法讓煎煮的中藥不那麼難喝啊?
之前經常聽別人說中藥很難喝,我不太相信,就親自嘗了一次,覺得以後都不會再喝了。
可以的,把藥水煮出來,然後慢慢的蒸發掉水份,加入適量的澱粉,搓成丸子,放入蒸籠里蒸熟。冷卻之後變硬,外面再塗點蜂蜜。就可以直接吞服了。
以下內容摘自99健康網 中藥怎麼喝才不苦 ,希望對你有幫助 ^_^
1、掌握最佳服藥時間
我們人體對藥物吸收有兩個黃金時期,一個是上午的8-10點這段時間,一個是下午的2-3點這段時間,在這兩個時間段,我們機體新陳代謝最為旺盛,如果在這個時候服用藥物,可以降低對機體的刺激反應,可以降低苦味。
另外,如果在飯後半小時後再服用藥物,也可以減輕中藥的苦味,防止服藥時出血噁心、嘔吐、反胃的情況。
所以,如果對服藥時間沒有特殊要求的話,大家可以選擇在這兩個時間段服用,可以降低苦味。
2、掌握最佳中藥湯汁服用溫度
舌頭是感受味覺最主要的器官,而我們的味覺神經纖維主要分布在舌面上,我們口腔的溫度大約為36.2℃—37.2℃,如果藥物的溫度與我們的舌面的溫度差不多時,這個時候舌頭對味覺的感知最為靈敏,對各種味道的的刺激最為清晰,所以,葯汁如果是在大約36-37度時喝的時候最苦,想讓中藥喝起來不那麼苦的話,最好讓中藥汁再涼一涼,等中藥溫度低於36℃時再服用,這樣既可以防止燙傷嘴唇,又可以減輕中藥的苦味,讓中藥不再那麼難喝。當然葯汁也不能放太涼喝。
3、掌握服藥速度
很多人喝中藥是一口悶,這種方法其實也是不錯的,與其慢慢的喝,還不如一次痛快的喝完,但是要注意這種方法就是要一氣呵成,不要中途停頓,如果中途停下,很可能會因藥味引發噁心、嘔吐,讓你喝不下剩下的中藥。
其實,在用上述方法喝葯時,大家可以先喝一小口,喝完這一小口後,大家對中藥汁的味道有所適應了,再一口喝下去,這樣會好一些。
4、用吸管喝中藥
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可笑,但確實可行,因為我們的味覺神經主要在舌面,而且主要是在舌頭的前半部,直接喝的話葯汁當然會讓葯汁覆蓋住整個舌面,如果用吸管的話,可以減少舌面葯汁的量,直接吸入咽喉里,喝完中藥後,嘴裡的藥味也會減少些。
5、用湯勺喝中藥
道理和上面用吸管喝中藥是一樣的,舌頭的前半部對苦味比較敏感,如果用湯勺直接將中藥液送到我們的舌頭根部再咽下,就可以減輕苦味。
6、喝完後多喝溫開水
喝完中藥立即喝些溫開水,這樣可以減少殘留在嘴裡的葯汁,沖淡藥味,嘴裡的苦味會散的快一些。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喝中藥的妙招,如果有喝中藥就可以試試上面的方法,可以減輕苦味,另外,很多人喜歡在中藥里加糖,其實這種做法並不可取,很多中藥加糖會降低它的藥性。
可以在葯中加入甜菊素,這個網上也有賣的。一般都不會影響藥效的
中藥味道取決於你的病,還有依據病情醫者開的葯的種類。比如說花,果味道就相對好喝些,而某些根莖類的就不一定那麼好喝了。如果真的要想好喝一些,不妨加點蜂蜜,一能緩解苦味,二也能調脾胃。
經方原方口感一般不錯(就我喝過的來說),如果口感不好,原因1,藥材質量。和炮製(藥典里有些藥材不是相同的種屬,這是什麼鬼。種屬都不同,你確定是原方的藥物?以有效成份入藥典這比較暈,君不見關木通之禍?)2,對症,對症的情況下,瀉心湯(三黃湯,大黃、黃連、黃芩)也很好喝的,前提是別亂加減。3,大方,現在那種一個方子好幾十味葯,葯壺小的根本放不下,亂槍打鳥,口感就別在意了。4,煎煮的方法,不是煎煮的時間越長越好。另,最好用砂鍋或瓷鍋,不要用金屬鍋以上。
加糖……
什麼是難喝呢?啤酒都是苦的,然而喜歡的人不在少數,李子是酸的,卻讓人喜愛不已
倒上一杯中藥,細細品嘗中藥的苦,酸,澀,便能體會其中的美妙煎煮的中藥之所以難喝,有幾個原因。一是煎煮破壞了草藥本身的特性,相當於化學反應合成的藥劑。二是煎煮中藥是混合草藥提煉性質的大雜燴。混合草藥一旦超出一定的數量,再加上提煉,你也不知道剩下的具體成分是啥玩意。三,草藥分寒熱兩性,煎煮的實質其實是給熱性化了。熱葯這麼做,會增加熱性,對寒症效果好對熱證則效果差。寒葯這麼做,會損失一定的藥效,效果就不一定了。因此,煎煮中藥難喝是必然,有沒有治癒的效果是未知的。本人泡草藥的藥酒,是單獨泡,治病的時候再混兌。有強烈治癒效果的說白了都很少,看你藥理把握和實戰配兌的機緣,但是滋味卻格外純正不一樣,挺享受的。
推薦閱讀:
※一天中什麼時候吃水果最好?
※手心特別容易出汗可以治么?
※有人說晚上或者說不宜吃宵夜,對身體不好。那晚上肚子餓了又怎麼辦,餓著肚子睡覺對身體就有好處?
※勞煩各位大神介紹一些入門級中醫養生和疏通經絡的書籍?
※冬天吃什麼水果好?感覺都太涼,會不會對身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