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象公會的文章「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

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大象公會

文章首先以「使用該語言的人數和使用該語言的國家的國力」來判斷語言的「影響力」。得出英語第一,漢語第二。然後按「翻譯量」(註:作者引用了一個自1979年起統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書籍翻譯資料庫」)判斷比較語言「產出的信息規模,信息的質量,和與其他語言之間的關係」。由此推出英文是第一梯隊的「超核心語言」,影響力最大;中文是第四梯隊的「邊緣語言」,影響力極小。接下來引用了 Human Accomplishment (一個美國學者統計了1800到1950年間的「知名人士」)這本著作中點名「影響文明的人」里使用英文的人數最多(並且國籍是美國的人數最多),日語第七,捷克語第九,漢語第十,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最後更是說出了這片土地是「十三億人的信息孤島」的結論。作者的指標選擇、分析方法和推理過程是否合理?


原作者回復問題了,歡迎大家與他討論如何看待大象公會的文章「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 - 劉希哲的回答

數據選擇有明顯傾向性,要反駁很容易。

所選數據是79年起的,歷年數據加總,所以漢語的翻譯內容初期顯然是相當少的,合計自然在十名以外。同樣的一套數據,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Index Translationum: UNESCO Culture Sector

大家請看:

中國:

德國:

日本:

從總數上看結論自然是「十三億人的信息孤島」啊,但你看趨勢的話,十年前(05.06年)我們的翻譯量就已經遠超日本,與德、法這些國家差不多了。現在都十年後了,以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速度,想必是遠超了,按年計算是世界第二也不稀奇。

同樣一套數據,我可以解讀成:「我們不僅不是信息孤島,我們很可能是未來的信息中心。"原文還是挺有意思的,很多數據都很有價值,但誤導小朋友就不好了。拿著上世紀80年代的數據說漢語是邊緣語言(當然當時這麼說沒問題),這就叫逆向民族主義和春秋筆法吧。


各國的科技人員,即使母語不是英語,他們發表論文也多數是使用英語,包括中國的科技人員也是如此,這樣一來,還是英語使用者佔優勢啊!

強者越強,以前法語落後英語一點點,最後差距越來越大。

不過英語本身也受到「污染」,今天的英語已經不是本來的英語,英語承擔了一種拉丁語的地位,越來越分化成不同的語言。所謂的新加坡英語,澳大利亞英語,英國英語,那不就是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當年走過的路么?演化之路,就是如此。

日本的翻譯量大,是因為他們本國科技工作者全靠這樣大量的翻譯餵飽了,不用自己去苦苦找,發表論文也可以用母語,養活了不少高級科技雜誌,反過來促進了日語的翻出去。這樣自然是有利有弊。


以前有人問什麼叫夾私貨,我就推薦去看大象公會的文章


很多人會強調今天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是碎片化閱讀,內容是往輕薄快小方向發展,但我們的內容則與之相反。一個是文章篇幅長,一般都在三千多字以上,長的會有上萬字。再一個就是信息密度高,如果按傳統媒體的節奏和章法,同樣的內容寫出來,篇幅會擴展到兩倍。

雖然它長它厚重,但還是獲得了不少讀者的認可,今天大象公會的微信訂戶接近九十萬,文章的平均閱讀數超過十萬。讀者對我們最多的評價就是 「漲姿勢」。對我們有很多誇張的讚譽,但我覺得,所有評價當中,最高的讚譽不是那些洋洋洒洒的過譽之詞,而是這樣一句評價:大象公會又 TM 販賣私貨。

這個評論包含如下幾個意思:

  • 因為某些觀念和偏好,他非常不喜歡我們;
  • 雖然不喜歡,但又挑不出什麼毛病出來;
  • 雖然知道每次看完一定會不爽,但還是要忍不住一次次看。

你能讓不喜歡你的人總是忍不住看你的東西,並且每次都看完,我覺得沒有比這更有成就感。我想,只有鴉片能做到這一點,你覺得它有害,但一沾上就無法擺脫。

大象公會創始人黃章晉:如何把文字製造成像鴉片一樣的產品(上)_36氪

  世界上沒有不可被傳播的觀念,因為我們熟悉的東西是可以被我們大家不知道的新的發現觀念和總結,是可以被重新進行闡釋的。

  怎麼樣讓人慾罷不能?我們的文章很多人,最喜歡加的讚譽就是叫講知識,但我自己覺得,大象公會最好的評價是這樣的:「大象公會又TM夾帶私貨。」因為我們的團隊關注的話題,我們更多是做一個叫人文類科學裡面的知識普及工作,我們團隊的年齡,我們的觀念、知識構成,可能會和軍武次位面的讀者會有非常大的差別。熱愛軍武次讀者,讀完之後會破口大罵,又夾帶私貨。你能讓一個特別不喜歡你的人,覺得你是反動的,還再讀,他犯賤,你就是要像鴉片一樣,這裡面是要有技術的。這是我們內部寫文章時候的技術,這就是說怎麼樣利用懸念技術,把本來不易讀的東西,他在每隔幾秒鐘,要在讓他分散注意力的手機上,把你的文章看完。

大象公會黃章晉:如何抓住非屌絲的互聯網人群

《大象公會》代表了魔鬼教官的個人趣味,和張立憲的《讀庫》類似。所不同的是,《讀庫》是六零年代知識分子的回憶和趣味,《大象公會》則是七零年代知識分子的趣味。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是希望用專文把一件事情寫透,而《讀庫》更多強調情懷,《大象公會》則強調信息量。試看一下最近三期《大象公會》的文章標題,你就可以理解這一點:

《中國香煙的政治經濟學》

《不敢說出愛的名字---戀童癖的前世今生》

《摔鏡驗典,錢鍾書錯了》

這些文章強調訓怙和考證,多少有一點點實證主義的精神,但也絕對不是美國嬉皮時代的《地球目錄》,沒有那麼大的雄心,也對現實沒有太多熱情。它更像是知識分子的個人智力遊戲,學術范之下夾帶著一點蔫壞的私貨,我猜會有很多人會對此著迷,因為它看起來太像是知識的一種。

黃章晉的《大象公會》 -- 槽邊往事 -- 傳送門

從一開始這個自媒體就光明正大的表示自己從來就不是也不打算做理客中,他所代表的就是主編為首的那一群人的三觀。

你覺得他數據有偏向,你覺得他文章有私貨,那就對了。這是他的立足之本。他就沒打算討好所有人。

這種行為不討論對與否,對與否,其實只取決於,你是不是他的目標受眾。


自媒體運營之道在於文化炒作。不聳人聽聞,不鶴立雞群是難以立足的。大象公會也是如此。之前從未聽說過這個自媒體。看到問題之後趕緊百度。並去它百度百家的主頁瞧上一眼,果然是專業文化運營商。

可是我就不明白工業自動化零件跟義大利軍隊或者大象公會有什麼關係,這個廣告投放的有點詞不達意呢。不過這都沒關係,只要能給百度百家帶來收益。只要大象公會能夠給百度百家帶來流量,那麼這一出文化創意產業鏈的生意就達成了。當然大象公會不只是在百度百家有終端,在別的自媒體渠道更是生機勃勃。

明白了大象公會的性質自然就可以合情合理的理解它行文中偏激,超出常規,出乎意料的傾向。這有什麼過分的?諸子百家,眾說紛紜,不另闢蹊徑,與眾不同還怎麼自成一家呢。

再回到原問題上來。漢語相對英法等語言封閉是事實。這跟明清以來中國長期閉關鎖國有很大關係,假如趙宋不亡,以南宋重視海外貿易的風格,走向商業殖民是遲早的事情,那樣漢語可能就傳播的廣許多了。

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國家紛紛走上來對外擴張的道路。連同他們的語言被傳播到世界各地。阿拉伯人從中世紀以來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中點,對西方文明的影響很大。比如阿拉伯數字,這個原產印度的符號被阿拉伯人傳播到歐洲,歐洲就以為這是阿拉伯人發明的。還有造紙術。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人也把這個專利安在阿拉伯人頭上。

相對來說中華文化圈較為封閉的地理特性——西有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和沙漠阻隔,北有苦寒的西伯利亞,西南是山高林密的東南亞熱帶季雨林,東和東南是萬丈海波。加之「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中國人自己就把自己給釘死了。儒家安土重遷,父母在不遠遊,農本商末這些觀念千百年的影響已經滲透進漢文化的血液。故此,一個保守封閉的儒家文明躍然眼前。

還有一點就是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之所以不足,不是語言的原因,而是近代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都不是以中國為起點的。現代知識傳播的載體自然也不會是漢語。所謂的信息孤島更多反映在這個方面,漢語既不能成為近代文明輸出的載體,也沒多少機會擔負現代知識創新的重任,這跟中國知識創新的能力不足是有很大關係的。新興科技革命浪潮興起在哪裡,哪裡的母語就有可能成為世界的流行語。這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具體體現。

漢語的確是頗為封閉的。不過說是孤島有點言過其實了,一方面中國通過華僑華人在海外開枝散葉,另一方面通過番貢體系對周圍國家產生了難以計量的影響,日語開放嗎?那漢字傳播必然不差。韓語開放嗎,那他們祭祖和玩書法情趣的時候也可以光大中華文化。更何況改革開放以來,中西文化交流頻繁,中外經貿聯繫緊密。全球化進程已然勢不可擋,漢語和漢字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所熟悉。孔子學院也在遍地開花不是嗎?


文字版:

文本翻譯浪潮可不僅僅是書籍為主體,電子形式的多媒體越發重要,字幕組這種不受中國官方行政認可的譯介團體才是中外交流的主力軍,更不可思議的是這篇文章使用的數據竟是一百年前至今的總和,這不就把中國近三十年來文化交流的大轉型直接磨平了?因為之前中外文化交流一直都處於半封閉的狀態啊。我相信,把95年以後的數據單獨拿出做分析,才能得到符合現今中國實際狀態的結果。


特地搜了這篇文章來看了看。

文章中有些大膽的論點在詳實的數據輔佐下顯得格外觸目驚心。不得不承認,中文的語言輸出能力相對經濟政治實力是有些弱的,這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國的價值觀輸出能力。

但是就這篇文章,我認為有兩點不妥:

第一,「文化」和「文明」概念混淆。文章通篇在討論語言和文化影響力以及國際地位的問題,我並沒有看到有關「文明」的表述。大家不要覺得我咬文嚼字,把「文明」這種不沾邊的大詞放到標題里做中心論點的關鍵詞,這事有點不妥。 是,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在國際上不甚突出,但作者要說對人類的現代「文明」貢獻小,我真是不敢苟同。畢竟俺們村搞義務教育蓋小區開村書屋健身廣場交醫保都是用了中文,全國都是。只要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對「現代文明」有貢獻,那基本都算中文的。文明這詞太大了,這個黑鍋我們不背。

第二,行文邏輯有點忽悠。比如開頭說傳統的評判語言影響力標準是語言使用人數和經濟總量,接著原文如下:

///按照語言自身的標準,中文在「信息產量」上也是絕對的前二。例如期刊文章發表量和互聯網信息量,中文都是僅次於英文的世界第二語言。不過這兩個標準的問題在於,它們表徵的僅僅是信息規模而非「信息質量」。

那麼,有沒有一種數據,既能反映某種語言產出的信息規模,又可以體現信息的質量,甚至是與其他語言之間的關係呢?有,這就是書籍翻譯量。///

(從這兒開始,作者就開始忽悠了)

作者把各國的書籍翻譯量排成一個表:

英文 1,371,531種

德語 493,842種

法語 455,087種

(此處省略十個國家)

漢語 75,987種

好!打住!不要順著作者的思路去想「中國語言真是不行啊排第十四啊好遜噢」這一類的事情了,跟著我來:

德語的語言影響力能排第二么?

法語能排第三么?

你真的確定引入一個「書籍翻譯量」以後就把前兩個「語言使用人數」和「經濟用量」的標準直接抹殺么?

作者並不是真心引入一個新的衡量標準,而企圖更換舊標準。

——————————

其實咱們自己的國家,老百姓自己也能知道個差不多。客觀公正地說,中文在文化輸出這方面的確有較大進步空間。但實在沒必要通過偷換概念和混淆邏輯來誇大這個點,搞得好像故意抹黑似的。

被人指出來以後就沒人記得你文章中的合理之處了。


如果n千年前我們中了表音文字的毒,地區間語言分化嚴重,現在廣大人民群眾看《老司機帶帶我》都需要翻譯的字幕呢,一翻還好幾種。

用一個「語言中心性」,來說明漢語的影響力不如希伯來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拉丁語等等,顯然有違常識。

非蠢即壞


我是《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一文的作者,來回應一些評論。

首先是數據樣本的問題。本文最核心的數據是由UNESCO提供的書籍翻譯數據(Index Translationum: UNESCO Culture Sector),所使用的是一個總數約為兩百萬種譯本的數據樣本。這一數據樣本由MIT Media Lab的Global Language Network研究團隊於2012年截取並做了數據整理。因為之後要用到MIT團隊基於此數據樣本計算的特徵向量中心性(Eigenvector Centrality,我在文章中稱之為「語言中心性指數」)以及語言位置結構示意圖等,所以我在文章中其他的分析,如翻譯量排名、翻譯入/翻譯出比例等,也是基於這一數據樣本。值得注意的是,資料庫自1979年起開始記錄,數據樣本截取於2012年,但這段數據並不是1979-2012年間全部數據,而是小於這段時間的翻譯量,有兩個原因:UNESCO自身數據統計及上傳的問題;MIT團隊對UNESCO數據的篩選與整理。

圖片說明:MIT團隊對翻譯數據樣本的處理說明,詳見: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Appendix for Links that speak: The global language network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lobal fame

我使用這一數據樣本並不是故意挑選中文翻譯量少的時期以誤導讀者,而是因為這一經MIT團隊處理過的數據樣本是我可以找到的最可靠的數據,而且這一數據樣本用來反映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前幾年的世界圖書翻譯狀況是沒有問題的

@Xu Bin 提到的翻譯量變化趨勢的問題是一個值得認真回應的批評,也很感謝他親自去查了原始數據並作了分析,建議大家都去讀一讀他的回答。我作以下兩點回應:

1. 翻譯量隨時間變化的問題我確實沒有在文中展開討論。如果展開討論,會有很多其他有趣的結論,比如冷戰後俄文影響力直線下降、英文支配地位越來越鞏固等等。有人專門討論了UNESCO這個資料庫中變化趨勢的問題,參見:Johan Heilbro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World System of Translation

2. 我不否認中文的翻譯數據是逐年上升的,文章倒數第二句也明確寫了「八十年代後,中國翻譯引入外文書籍的速度大大提升,近年來每年出版的翻譯圖書已逾萬種」。但我認為,在2016年,用一段至少能準確反映八十年代至二十世紀前幾年的數據得出結論:中文翻譯很弱、是一定程度上的「信息孤島」,是沒問題的。圖書的閱讀並不是只涉及最新一年出版的圖書的,而是之前若干年的,而且這部分數據也不包含改革開放以前的文化封閉時期。即使加上近幾年增長的數據,中文排名或許有所提升,仍很可能處於第四梯隊的位置,處在哪一個梯隊是比梯隊內具體排名更重要的。至於說更遠的未來情況如何,那就等未來再下定論吧。

另外有一個批評是,文章內容講的是語言,標題卻是「對現代文明的貢獻」,其中「現代」「文明」「貢獻」的含義都不清楚。關於這一點,我表示贊同。文章原標題是「中文是一種有影響力的語言嗎」,後來改為這個標題不是我決定的。我曾經笑稱,如果這篇文章不是在網路上公開傳播,而只是在我自己的朋友圈內部傳播,那我要把標題取成《基於UNESCO翻譯資料庫對八十年代以來世界翻譯書籍出版市場中中文譯著的結構位置的初步探討》一類,這樣才比較符合我的同學們的口味。

以上是對一些批評的回應,再次感謝所有認真閱讀文章並且對文章中數據、論證提出批評的朋友,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繼續再探討。另外建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Index Translationum: UNESCO Culture Sector上查證原始數據,上面還有許多有趣的統計,比如你可以看到中文著作被翻譯成哪種語言最多。也推薦讀一下MIT的研究報告Links that speak: the global language network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global fame 如果需要文章中任何其他數據的原始出處,我也可以提供,因為版面編輯的原因沒能在原文中註明所有的數據來源。

接下來還想補充一點文章中沒能討論的內容。

MIT除了翻譯數據外,實際還研究了Twitter和Wikipedia各語言的互動。但是中國大陸的大多數網民是不使用Twitter和Wikipedia的,在數據分析上會帶來其他變數的干擾,所以我沒有討論這部分數據。而且我個人認為書籍翻譯是比網路信息更能代表「人類知識」的產生與傳播的。但是即便如此,書籍翻譯仍然存在諸多可討論的問題。

翻譯量在大體上可以表明優質信息的傳播狀況,但許多文化傳播中重要的翻譯書籍,在數據上卻並不會有特別的貢獻。最重要的例子是聖經,我也特意選了一張聖經的圖片在文章里,但沒有篇幅加以詳細解釋。聖經有著最多的語言翻譯版本,而且聖經的翻譯對該種語言往往產生重要影響(如歐洲諸民族語言的聖經譯本,和合本聖經對現代漢語的影響也不可小覷)。不過每一種語言內的聖經譯本卻不多,因為聖經的翻譯是嚴肅而浩大的工程,譯本一旦推出,往往具有權威性,不太可能出現特別多的譯本,這樣在數據上反而較少。而像卡耐基成功學一類暢銷書,因為出版市場的需求以及翻譯的隨意,譯本數非常多,在數據上反倒佔了更大比重。UNESCO資料庫中同一本書的不同譯本是分別計算的,另外也沒有統計印數。

在文章中我把從A語言翻譯為B語言的圖書看作是A文化對B文化的影響,稱輸出較多的為強勢文化,接受較多的為弱勢文化。這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當然是沒錯的,但也有些特殊的例外。比如我國古代對佛經的翻譯,雖然是我國文化接收外來文化,但絕不是被動地接收,而是將其化作自身文化並加以發展,中國文化在此沒有體現出任何「弱勢」。倘若未來能有更多佛經翻譯般的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發展,那當是一大幸事。

最後略談一下這篇文章的「立場」或是「價值觀」問題。本來完全沒必要談,因為這本身也不是一篇評論性文章,只是展示、分析了些數據而已,更何況我覺得也沒有太大必要「解釋」。但是文章發出之後的反應實在太有意思,竟有很多人認為作者是「崇洋媚外之人」或是「逆向種族主義者」,我實在哭笑不得。不過其實挺高興的,因為看見大家對「逆向種族主義者」是如此的氣憤。我在微信平台下已經親自寫了評論表明態度,複製如下:「若是不願只做古人或洋人的奴隸,就唯有建設自立的中國文化。文中結論既已表明我們目前的成績實在還太差,那更該勉力為之。"無須反顧,因為前面還有道路在!"」。

引魯迅先生的幾段話以及魯迅獲得的評價作對比。

魯迅:

「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

「將華夏傳統的所有小巧的玩藝兒全都放掉,倒去屈尊學學槍擊我們的洋鬼子,這才可望有新的希望的萌芽」

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

矛盾嗎?

並不矛盾。

(註:本回答所有內容只代表我個人觀點,與大象公會其他文章、作者無關)


大象的文章,只要涉及中國的部分,就會出現很明顯的傾向性,甚至數據不準確(造假)。


不合理吧。

歐洲的國面積,人口和中國的省差不多。他們相互之間的文字交流也叫翻譯。我國省和省之間的文字交流不叫翻譯。


因為中文沒有隨著大炮巨艦推廣到全世界


數據分析沒有傾向性那還有什麼價值?

@戴雨瀟(提問者)君文章概括能力不錯,但把這篇文章的結論概括為「十三億人的信息孤島」有失妥當。

先來回顧一下文章中提到『信息孤島』的上下文:

所以,雖然中文有著最多的使用人數,佔據了世界第二位的 GDP,但在全球語言信息網路中,處於信息的孤島,外面的信息進來不易,中文世界的信息想傳遞出去也不易。與中文類似的這種體量大但信息交互性差的語言,還有阿拉伯語。

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大象公會

從上下文可以看到,『信息孤島』所指代是『體量大但信息交互性差的語言』,這一判斷的支撐依據是MIT Media Lab的『全球語言網路結構』(互動程度高,非常讓人驚嘆),即基於每種語言的特徵向量中心性對各個語言進行的可視化處理的結果。先上圖:

根據這個圖來看,中文體積那麼大,與其他語言的翻譯往來的語言數量卻那麼少(與俄、法、西相比),且很單一的與英日韓少數外語有較大聯繫;關係聯結程度(即線條的寬度)與語言體量是如此不相稱,那麼稱作信息孤島(周邊還有少許影響語言,修正一下也可叫做孤立群島吧)有何不妥?至於文中將中文的地位比作西寧,看過這個圖之後,理由還不夠充分么?

更何況這個圖的數據來源是一個歷時累加數據,這也就意味著,不管你現在勢頭多猛,從中文翻譯出入量這一指標看,中文確實是邊緣弱勢語言。當然,基於推特用戶數、維基編輯數和翻譯出入數形成的語言中心性指數是否合理,還有待商榷。

全文中那麼多好玩的點,比如高=行=健是僅次於魯迅,作品翻譯版本數居第五的中文作者,中文翻譯版本最多的是戴爾·卡耐基的作品等等,大家都沒談及,卻在糾結在文章中僅出現過兩次的『孤島』一詞。評論一篇文章之前,麻煩大家先仔細讀一讀!!

對於文章所反映的中文地位,我認為我們既要看到不斷取得的成績,但更要看到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明白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這麼說吧,西方各國文字交流時間比東西方交流時間長的多。因此,拿翻譯量說事,對漢語也是很不公平的。


文章差到不用看數據,選題和邏輯都有問題。特定時間地點的文明,其使用的語言,和該語言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是三件不同的事,相互之間沒有充分或必要關係。盲目做量化,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

舉例:按他們這個方法論,希臘語貢獻更差。希臘文明為近現代數理奠定了基礎,跟希臘語沒有關係。

話說這個公眾號的確有很強的意識形態宣傳的色彩,不像科普的。


題主題目顯是偽命題,大是西方英語國家,樂此不疲拿數據訴說的東西。語言應當是「你來或者不來,我都在這裡不悲不喜。」的。——數據體現的絕對是客觀事實。但數據的時效性顯然也是其不可忽視的敝短,引用爛熟的例證,一條河流里的水,不同的時候水即不同。我們看到中國在數據曲線上勢是迅速增長的。有時候我們真會陷進一些奇怪的邏輯裡面來,其實這種東西關乎的還是你已看見的或我很想要的。因和果之間的搭線不應該草率。我覺得總結語言對文明的貢獻的多少來判別她的優劣,十分荒唐可笑。翻譯量嘛,為什麼要翻譯,想要看嘛,為什麼想要看,你先進嘍。當語言有影響力時必定是該語言國有影響力。你牛逼嘛,我當然要主動學習啦。凡是將本國語言強行推出的,既噁心別人又噁心自己,你看,語言只是工具耳,我們的母語如何博大精深,我們自己體悟到就好,別人不想看的。為什麼,你又不牛逼,我還看個鳥嘛,不如去美國哩。只有我國公民素養高了,精英階層大師輩出了,國家影響力自然到了,屆時,人家自然主動交流。凡是主動的都是長遠的,漢語對世界文明就有巨大貢獻了。禪宗一向以言傳為等下之教,慧靈體悟乃是大道。 總之說,國人爭氣,則國語自強。但語言是需要同時空一起發展的,這點上不能有狹隘的排斥,對漢語煅造,每個華夏人都有義務。母語是宇宙中最有力量也最美好的存在,我相信不單單只有我這麼認為。英語的地位,當年也是日不落帝國強塞給世界的,為什麼會被接受,自然不是英語多厲害的原因。我國軟實力的影響目前被世界稍接受了一點,且全是人家看在錢的面子上,國人長遠在於持身自強,於源頭厚積。不要聒噪,少點悲情和委屈。春天到了,芬芳,自有億萬擁蠆來嗅。


能一次打賞兩千,然後已詐騙罪立案嗎?


是一篇肥腸無聊的文章,不值得翻譯,也不值得觀看,不值得思考的邊緣信息


1800到1950。。。


如何評價大象公會軟文中故意歪曲事實的行為? - 微信公眾帳號

借個位置


推薦閱讀:

用古代漢語表示「我」共有多少種方法?
為什麼覺得馬薇薇的辯論滿是邏輯漏洞?
台灣國語的發音是怎麼確定標準的?為什麼和大陸不同?
韓語法律教材中有大致多少比例的漢字?
粵語和越南語是否有相似之處?

TAG:語言 | 文化 | 英語 | 漢語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