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經常會被音樂感動落淚,卻很少會看一幅畫感動到哭?

我知道肯定有人看畫看到哭(呃..),但絕對沒有聽音樂聽哭那麼普遍。

為什麼音樂(聽覺)比圖像(視覺)更容易刺激人的感情?(不光是引起悲傷,其它情緒也一樣)

是不是因為大腦里與聽覺有關的神經與處理情感的部位聯繫更緊密?或是音樂更為抽象因此更容易被投射主觀情感?

p.s 我覺得圖像(視覺藝術)更容易引發人的深層思考。


謝邀。之前 @Jinbiao Yang 的回答已經大體說明問題是成立的。

轉述一下彼得.基維在《純音樂:音樂體驗的哲學思考》中的觀點和解釋。

從自然選擇的立場上講,眼睛的職能是作為最佳的「生存」感官。

視覺器官能夠提供最多信息的有辨別力的「感知」——它基於物體的位置、形式、材質和顏色對所看見的對象進行精確判斷,對空間的屬性同步進行精確的定位。

「視覺感知」對人類的生存而言佔據首要位置,也因此,視覺獲得感知後主要的反應是「尋求解釋」

進行「現實的」和「具象的」解釋,可以說是人類的本能。

比如:我們看到一幅畫的時候,本能的決定是首先判斷這幅畫:畫的是什麼東西?空間位置如何?時間維度、畫面呈現和大腦已有場景的比對等等具體信息。

再如:看到一個動物時,第一反應是可以捕獵的食物,還是威脅?之後才會有興奮、恐懼的情感因素出現。

也就是說:在「獲得解釋」之後,才會進一步到情感感知的階段。

而純音樂的聽覺感知(不包含歌詞),不具有「可解釋性」,大腦在處理感知信息時,傾向去加入「期望值」來完善判斷。

以上。


因為不是我研究的那個小領域,但這確實是個有意思的問題,所以被邀回答後就直接點了關注,準備坐等大牛。但這幾天看到的回答多是瞎扯...明明是個學術問題你們就連資料都不查就來列123條了真是可怕,深感知乎藥丸。先來扔個磚吧。

------發牢騷結束的分界線------

我說了我不是這個領域的,所以只能現找文獻了。關鍵詞「emotion psychology music paint」,Google結果第一條就是「Aesthetic Emotions Across Arts: A Comparison Between Painting and Music」,今年1月在Front. Psychol.剛發的文章。

粗看了一下,作者分析的是在線調查的數據(不是神經科學,連行為學都不算),不過好歹做的是科研,還是值得信一半的。

compared to listening to music, looking at painting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frequency of wonder and decreased frequencies of joyful activation and power. In addition to increased vitality, as reflected by the latter two emotions, listening to music was also more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emotions such as tenderness, nostalgia, peacefulness, and sadness.

也就是說,

wonder(驚異):看一副畫 &> 聽音樂

joyful activation and power, tenderness, nostalgia, peacefulness, and sadness (多種情感):聽音樂 &> 看一副畫

但這也只是確認了題主的提問的前提沒什麼錯。

這一句才是本題正式的回答: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stimulus features and previous knowledge made mor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emotional responses to painting, whereas prior mood, physical context and the presence of other people were considered more important in relation to emotional responses to music.

看一幅畫引起的情緒反應的源頭是以往的知識和畫的物理特徵,

聽音樂引起的情緒反應的源頭是以往的心境、環境和別人的存在

很慚愧,真的是只做了點微小的工作。

------膜結束的分界線------

可能很快就要參與音樂和審美的project了,到時搜到更靠譜的文章和講神經機制的文章,而且我也沒忘了這個的話我就補一下


腦神經學不是最擅長的領域,等待大神的詳細解答。

首先關於情感是如何產生的這一問題,或者說情感的產生機制,我們對其的理解並不充足。比如說我們知道當我們產生某些情感的情況下,大腦的對應區域會被激活,產生活躍的反應。但我們卻不知道它是如何產生意識的。(就像我們(一般人)知道玻璃杯是由玻璃製作的卻不知道具體的製作流程)。不解決這個問題,題主的問題恐怕很難被解決。

這個問題被包括諸如以下幾個變數影響

不同的情感的激發機制是否相同。

參照物的問題:理論上(某一幅圖和某一段聲音)所傳達的「情感信息強度」是否相同

實驗用的兩組對照無 所蘊含的信息量是否相同。

以上的變數又和個人經歷有關。難度係數可想而知。如果有可以控制以上變數的有效方法還望不吝賜教。

因為真的沒有什麼文獻和研究,所以只能從經驗上去嘗試解釋是現在唯一可行的方案。

在詢問了我們神經學教授以後,我僅以我現有的知識和經驗重新整理一下Hypoethses。

情報量的不同:通常情況下「單一」刺激的效果要比「連續變化」的刺激要弱

情感激發的機制可能不同:現在所知道的只有在悲傷、憤怒、開心各種情感發生時激發產生的(腦內)荷爾蒙與神經遞質種類與量不同。

悲傷的激發可能與個人經歷有關。 但肯定不僅僅只與個人經歷有關。

聲音信息與圖像信息的優先作用可能不同:視覺信息的處理上更傾向於「學習」,尋找食物、躲避天敵、尋找配偶等。聲音信息的處理則更傾向於「情感的理解」。判斷有沒有危險性、判斷對方是否生氣、判斷對方是否發情等……

-------------------原答案分割線-----------------

一個原因是對於大腦一幅畫不是連續變化的刺激。一首歌是。

你很可能會在電影看到某一幕的時候哇一下哭出來。或者(我們假定一個剛剛經過了一次大失戀)看到遠方兩個情侶的一些行為聯想到你的回憶的時候也可能會哇地一下哭出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聲音的作用。動物(比如說我們的近親猿類)發出聲音的作用最主要就是傳播並刺激對方接收「情緒信息」,危險(捕食者接近等)、恐懼(在鬥爭中敗下陣等)、或者是憤怒(宣揚自己的領土主權)等…… 也就是說大腦在接收信息時的處理方式也有可能不太一樣(人類擁有更高的智慧所以對信息的解析能力更強)

另外:題主說的「圖像更容易引人思考。」 我也認為是有道理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幾乎是依靠圖像對應的(就算是數學也有相應的公式),我們的大腦更習慣從圖像中解析「意義」性的信息。

關於管George談到的情況,很遺憾有一點偏差。大腦在建立聯繫的時候,時間上的對應是一點,但不是唯一的點。另一個重要的是能不能對意義與情緒進行連接。舉個例子。可能我3年前聽十年,那時我正熱戀,認為它Totally Bullshit,但是1年後分了手,過了又過了兩年突然又聽到來十年,一下就「哇」的哭出來(的衝動)。在時間上並不是對應的。而是歌曲所表達的意義與我這一部分的情緒(通過失戀的經歷)建立了連接。這一類的現象有很多,包括知乎上比較熱門的"有哪些句子過一段時間再讀才有很深的感慨"之類的問題也是同樣的。


我說一下我的分析。

我覺得未必是聽覺和視覺的問題。

而是這種東西(音樂或者畫)是否明確的傳達給你一種感情,是否讓你陷入回憶或者思考。

看一幅畫,未必會感動。看一本書(抑或漫畫書),可能有很大的情緒波動。二者同樣是視覺上的刺激。

所以,我是否可以說:看到一幅畫未感動的原因是,人們大多不會去思考這幅畫表達的含義,反而會主觀的欣賞這幅畫是否美麗,是否有藝術性。

而一本書你是不會去欣賞它是否美觀的,看的就是它的思想,它表達的情感。所以自然容易被感動。

把音樂換成一本書是為了把問題縮小到視覺這一個層面上,從而方便理解。

那麼說一下書和歌的區別,一本書大多不會用來觀賞。一首歌人要聽它的旋律,也就是是否好聽,但是歌曲恰恰就在你欣賞它的同時傳遞給你它的中心思想了。

一幅畫有可能很難看懂,一首歌很容易聽懂。

(寫在最後:不能以偏概全,有些畫看完就會有情感共鳴。 有些歌聽完未必能聽懂。)

討論問題最忌諱,一棒子打死。


音樂和繪畫的處理腦區域不一樣,主要是生理上的區別。

音樂確切的說是一種有規律性的頻率,而這種頻率同樣在人體恐懼,興奮,沮喪中產生。當頻率相仿的時候,很容易產生共鳴,而這個過程不需要理性介入,也可以說是本能所在。比如有節奏的打拍子,連有些動物都能隨之律動,當然我們不能稱之為藝術,只是表述音樂的一種生物特徵。

而繪畫需要一定的邏輯思考介入,一般來說都需要把圖像處理成抽象涵義的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事實上能完美的騙過邏輯的給與衝擊的畫作畢竟不多,而繪畫有個人閱歷,創作的高低等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在其中。

你說的沒有那麼感動,一方面你可能看的到的畫並不是非常好的藝術品,另一方面也可能你本身的理解不足以消化畫作的精神。

舉例:美杜莎之筏名 稱:

《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

作 者:泰奧多爾·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法國)

創作年代:1818—1819年

尺 寸:491 × 716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法國、巴黎、盧浮宮

如果單純的視覺感官上來說,這幅畫昏暗,人體不美,顏色不漂亮,似乎也沒有什麼主題,感覺就是熱熱鬧鬧的一堆人在搖旗吶喊,論大眾的興趣點所在肯定比不過布格羅的美人圖如下

(當年的合法小黃圖兼職就是老少皆宜的完美體現)

咳咳,回到上面的美杜莎之筏,

首先欣賞這幅畫,先要知道背景。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案件,美杜莎號海難倖存者事件,確切的說一樁反人類的案件----食人。這個案子有興趣的可以自尋百度,簡而言之,這個案件對後來的道德審判,政治,人文,藝術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人類開始重新審視自身以及所謂的秩序的合理性。而作者席里柯是把這個題材表現的最淋漓盡致的人。

首先要明確,這幅畫雖然是寫實範疇,但作者當時並未在現場,而是搜集各種證據,重現自己腦補的場面,所以它本身是創作的場景。

其次,畫中的人物也是影射,而不是純粹的再現。這就是考驗畫家的選角的能力。

再者畫面的細節刻畫,構圖刻畫,人體解剖的準確性,光影的合理性等,也是要做很多研究的產物,而不是臆造,這也是繪畫的嚴謹性的體現。

最後是直觀的繪畫效果,我第一次看到這幅畫的感受首先是恐懼,顏色暗沉,海上漂泊無助。然後覺得又是希望,畢竟那個搖紅旗的人似乎已經看到了遠處的救援,而細細一看,遠處的驚濤駭浪,船上的死者詭異的處境,覺得遠遠不是遇難那麼簡單,他們那個時候已經做出了超越人倫的事情。如果地獄存在,那很有可能就是船上的那個樣子。

這個感受,就好比今天看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對比當年真實的泰坦尼克號遇難者打撈現場一樣,後者雖然真實,給人的震撼甚至會有些生理上的噁心感,而看電影,除了流淚,也有反思,而這都不是單純的生理感受,需要觀眾有更多的人文素養,當然同時也需要創作者的更高超的手段。

綜上所述,繪畫理解是有門檻的。而這個門檻需要自己跨過去,才能感受到奧妙。


一直覺得聲音比圖像更加"抽象"。

圖像包含的信息量是很大的,我們對圖像的認知往往是所見即所得的,大腦會聚焦在圖像本身來分析所看到畫面的"真實意義",得到的信息更加客觀。

而聲音不同,聲音雖然所包含的信息量遠遠低於圖像,但恰恰是這種"模糊"使得這種信息的處理更加主觀,得到的結果也有很多附加信息在裡面,往往被音樂感動的人並不是被音樂本身感動,而是被音樂喚起的內心回憶所感動。


首先,請先定義音樂是不是帶有歌詞的。否則這個問題就變成了語言文字對人的感染力和圖像對人的感染力的區別。

畢竟,一般來講,聽音樂聽哭大多是基於歌詞的觸動而非音樂本身。

或者說畫配上文字解說一樣能夠提升感染力。

這是其一。

其二是,在第一點確定的情況下,題目本身的真偽性存疑。

純音樂和圖像本質來說都是抽象的,大多數人類對於抽象情感的感受能力本來就比較弱。

說白了就是普通人類如果沒有經過藝術方面的培養,天生少有藝術細胞或者藝術感受能力。

所以說存不存在聲音和圖像感染力的比較問題尚且不能定論,不同觀感間的獨立研究還是期待更專業的回答好了。

解決以上兩個疑點再說吧。


說一個假想: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可以聽到聲音,但是看不到圖像。——所以,人的最最深層的潛意識,顯然是與聲音有關的,而非圖像。

我一直認為,潛意識的來源之一就是幼兒記憶。越早,潛意識越深。(第二來源是進化形成的基因展開過程,越早展開的,在潛意識中位置越深)而潛意識與意識,並沒能明顯界限,它是多層級結構。


題主的想法沒錯,視覺更容易具象化。因此當你看一副畫面時,思維會直接進入邏輯思考和分析處理階段,而跳過從記憶中抽取相應的情緒,並引發回憶、聯想的階段。也許普通人看一幅畫的時間,還不夠情緒反饋系統反應的吧。

目前學術界對情緒產生的觀點有很多,並無定論。我個人傾向於,情緒是一種對於特定事件發生時身體狀態的模糊回憶。生理學上的表現可能是長時程突觸後電位(LPSP)。

人類之所以會對音樂產生很多的心理反應,很大一部分是源於我們有著發達的語言處理中樞,比如Broca區/Wernicke區,它們除了幫助我們發展出了獨特的語言以及聽、說等功能以外,還讓我們對人聲以外的聲調、響度、節奏等類似語言的特徵變得敏感。所以大腦在聽一段音樂的時候,會像在聽人說話一樣,潛意識裡去分析它的節奏、調值,並且和回憶中的片段對比,最終觸發情緒反應。與此類似地,還有類人臉的圖像,大腦會自動把它腦補成一張臉而賦予它喜怒哀樂的表情。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各種顏文字,比如O(∩_∩)O~╭(╯^╰)╮(*@ο@*) ~等等。

這也就是計算機科學當中說的「過擬合」。(過程類似,叫法不一定相同。)


事實上聲音與圖像都同樣能刺激人的情感。比如當年希望工程著名的一副廣告畫:

任何人看到小女孩那如同會說話的大眼睛時,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造成人們情感波動的並不是某種具體的展現形式,而在於這個展現能否幫助受眾描繪出一個具體的場景。講故事被證明是最有效的傳播手段,就是因為它有助於受眾構建認知場景。要引起受眾的共鳴,把他們拉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關鍵就是看這個故事營造得是否有代入感,是否讓受眾感同身受。

在通常情況下要看懂一副畫,需要有相當的背景知識,比如上面那幅大眼睛姑娘,如果你不知道這是希望工程的一個貧困兒童在渴望知識、渴望美好的生活,你不了解貧困地區的兒童生存的艱辛,那這雙眼睛在你眼中也只不過是有點憂鬱而已。而音樂的歡快與憂傷即使沒有背景知識還是能夠很容易的被人聽出來,因此才會產生音樂比圖畫更調動情感的錯覺。事實上,當人們聽到悲慘的音樂時,腦海中閃現的,還是那一幅幅自己見過的悲慘的畫面。

我們再來試一試,下面這個場景,你看到的感覺是什麼?

如果配上這段說明呢:「在你眼前的是一個非洲幼小的難民,她已經由於極度飢餓和虛弱,連頭都抬不起來了。在不遠處的禿鷲已經在等待著孩子咽下最後一口氣,好來享用它的「美餐」了。」

看了這段說明,你是不是會升起一種強烈的衝動要去趕走那隻討厭的禿鷲,然後把可憐的孩子抱在懷中送上一口牛奶?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因此表現形式不分好壞,只要受眾能夠接收到故事的信息,就一定會有情緒的波動。當然,最好的表現方式莫過於將畫面、語言、音樂結合起來,製造全方位的立體感受。比如恐怖電影,如果你靜音看,那恐怖效果會下降不止一半。


舉個有點不太恰當的例子啊……某人看他去世的父親的照片會不會哭?

視覺聽覺都會顯著地刺激人的感情。但是要明白的是,音樂往往具備更大的傳播性。也就是說,失戀的時候那會兒你聽到比如說Eason的十年,再過去兩三年,忽然重新聽到十年的時候,不能說肯定會條件反射地想到失戀,但是潛意識會有一個「我X,好悲傷好不爽」的念頭出來。繪畫事實上也是一樣的,如果失戀的時候創作一幅畫,過幾年重新看到,肯定也會有類似的聯想。包括寫作等等,都是如此。

看到一幅畫很難哭,往往是因為你難過的時候沒看過這幅畫而已。


我覺得主要還是表現形式的差異問題以及大部分人的藝術素養吧

首先我把問題規整為

多數人經常被音樂感動,卻很少聽說一般人會看一幅畫感動到哭的現象是什麼情況?

暫時咱這朋友圈子還不夠文藝,所以沒有更多的範本來支持我的觀點,不過我還是要說

以大部分人的藝術素養之低,根本沒有辦法僅憑旋律或者圖畫而被觸動乃至感動

能從旋律中感受到創作者的情緒變化的人,除了各位耳熟能詳的音樂大家以外

我生活中能知道的是,某次節目當嘉賓的蘇打綠主唱吳青峰說道自己的作品《融雪之前》

是單憑旋律就哭了

另外一個我同學,應該是我現實生活中認識到的藝術素養最高的人之一·······

我同學舉的例子是古典樂

其實我也沒什麼美術上的認知,所以我只能談一下旋律的問題

很多人就是個木耳,別說叫他聽為什麼這段裡面加了弦樂器,別說後期音量降低了的貝斯

能把一首歌大概用了幾種樂器說出來的人也不多·······

所以說流行歌他們聽什麼?歌詞

這裡是不是要提一下逼側那個梗:好聽=好貴聽個響

大概感受一下一般人的聽力和音樂感受力是個什麼水平

再跳出來說吧,其實能被音樂感動的人在一般人裡面也是一般人裡面的少數了

我的意思就是請題主精準定義經常被音樂感動落淚的是什麼人

同時自行驗證圖像(畫)更容易引發人的深層思考這一觀點吧

給貼一首歌,感受一下流行歌的本質其實是什麼流行曲-酷我音樂

如果有歌詞看不懂的請提示我加補充說明,畢竟這首歌是粵語口水歌了·····


因為畫是創作藝術,而音樂是創作和表演藝術。


謝邀。

誰說的,當我還是一隻中二少年的時候,我經常看漫畫看哭(?_?)

偏題了,如果非要說個所以然的話,我覺得圖畫是瞬態的,音樂是動態的,所以音樂給人帶來的起承轉合和對氣氛的渲染效果要強於圖像。


謝夏三伏邀請,音樂是一個整體,與一幅畫相比要豐富得多,只有很多幅有機聯繫的畫放在眼前,才能達到音樂的效果。比如連環畫,連環壁畫,無聲電影。當然,後來的有聲電影,電視劇,紀錄片,視頻,又把音樂和圖畫結合起來了。


音樂有歌詞,有演唱者的情感,人在聽到的時候已經被迫接受於耳,尤其在聽到有關自己的故事的時候,更容易產生情感的共鳴,感動之處時還會想哭的衝動。而畫,首先要主動用眼看,其次,還要經過大腦分析理解,工序上多一道,並且從出現的概率來說,音樂出現在我們身邊的概率簡直高太多!


因為你沒有看到原作。

剛剛從歐洲回來。

在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前淚流滿面,

仰頭怔怔站了半個小時出門屢屢回顧。

在晝夜晨暮前哀慟到不能自已,

出門許久都感覺透不過氣來。

然而這些和在我無數次看到網站上圖片的時候完全不同。

音樂的氣勢只要在一個安靜的房間用很好的耳機就能夠復原,

只要有一個很棒的演奏家就可以二次傳達,

而美術不能。

照片上渣到爆的畫質加上手機大小的屏幕絲毫觸動都不能給你。

只有當你站在教堂里仰望那副

巨大的,

立體的,

精確的,

由數年不眠不休的心血打造出來的原作時,

畫家匠人的精神才能完完全全傳達出來。

【圖來自一起去的老師】


知道「司湯達而綜合症」嗎?


知道「司湯達而綜合症」嗎?


可能是音樂創作者在創作時擁有「自己身體」這麼一個強大的適配器,用於實驗音樂是否好聽。

在寫歌時,他會唱出來,全身心地去感受共鳴。修改也容易。

而畫畫時,更多的是單純的大腦想像,然後畫出來。每個人想法都不一樣,就難共鳴了。中國畫強調意境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

還有可能是因為畫畫的選擇性比音樂多一點。

可能是筆力有限,而音樂寫音符容易。

震動相比於光線更容易使我們調動身體


推薦閱讀: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邊界感的人,讓別知道自己是有邊界感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玩魔方?理由是什麼?
為什麼我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沒有原來那麼重視了?
如何學習「正念」?有哪些書籍推薦?
如何看待「先確定男女朋友關係,才能進行親密行為」的觀念?

TAG:藝術 | 心理學 | 認知科學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