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拖拉,如何讓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孩子做作業拖拉,如何讓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父母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是:「我就不明白孩子為啥做什麼事情都那麼拖沓!」或「我的孩子實在是太任性了。」其實歸其根本就是父母對於孩子進行快節奏的教育,渴望孩子早日成才導致的。

  現代的社會是快節奏的社會,我們快節奏的去趕公交車,我們快節奏的去趕項目,我們快節奏的去解決吃飯問題,以至於使我們將快節奏帶去做任何事情,但很多時候快節奏的生活態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把快節奏的生活狀態帶去教育孩子,卻忘記了教育孩子要「慢、細」,因為教育是父母一生的事業。

  其實,兒童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是孩子對我們父母行為方式反應。不民主的父母,孩子就會想著如何去反抗。而拖沓和任性是孩子反抗父母的軟硬兩種形式。「拖沓」是做事情拖拉、沒效率,「任性」是不聽別人意見、執拗。看起來這兩者有明顯區別,但這兩種現象有著相關性,即任性與拖沓是反映同一種教育方式下的兩個不同側面。

  拖沓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較「軟性」的對抗,而任性是在父母控制下孩子較「生硬」的對抗。看似只表現了其中之一問題的孩子身上,同時也隱含著另一種問題的性質。

  就是說看起來很拖沓的孩子,其實是在用拖沓的手段,說明他的任性:不想按你說的那樣做!很任性的孩子,總要以某種或多種方式來表達他的這種執拗個性:要麼不等父母話說完,他扭頭就走;要麼就是你說你的,我拖拉我的;要麼就發脾氣;要麼就是不吭聲……因此說,孩子的拖沓就是他的任性,孩子的任性可以用拖沓來表現。

  孩子的問題往往隱藏著他們真實的擔憂、憤怒、失望、傷心等。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狀態,主要是依靠行為語言來表達。

  總表現得拖沓或任性的孩子,其內心是無助的,情緒是不愉快的:他這種行為背後的無意識語言在說「我鬥不過你,我就要這樣才舒服」。拖沓的信息里,隱藏有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任性的種種表現的信息里,隱藏有孩子不得不反抗的敵意,而敵意說明父母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很少甚至沒有承認或接受過孩子的情感,而是對孩子過多的干涉。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對效率的要求在「訓練」孩子。

  拖沓與任性的孩子的父母,必有其以下行為模式:性格急躁、思維反應快、處事較果斷、高價值觀、高期望值、講究效率、喜歡操控和教導人。他們養育孩子的方式,主要以說教、給現成的答案、命令,「你要……」,「你應該……」,「你不應該……」等。在這種行為模式下,孩子體驗的是:總有人為我安排、操心、做事,而不必獨立思考。因而難以養成對自己行為的負責任能力。

  嘮叨型的父母,以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有關日常生活上的事,小孩子不可能很快地、熟練地掌握技巧,對他們最好的幫助就是你的態度:耐心的等待,對任務的困難進行一點評價。如「收拾好床鋪很不容易」、「一個小時做好這個模型很難」等。

  如果孩子成功了,他們知道一件很難的事情被征服了,會有滿足感;如果孩子失敗了,父母知道這件事很難,他們會感到安慰,這樣,孩子感覺到了理解和支持,這會加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

  而持成人觀念的父母,特別是嘮叨型的母親,在孩子做某件事情失敗時,或孩子沒按她的時間要求做某件事情時,一般從來沒允許孩子說出他們的想法,而是以不停的嘮叨和不滿意的情緒態度,數落和要求孩子。如果重複的是這種行為模式,孩子的「無能感」會導致退縮行為。

  可以這樣說,拖沓、任性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用成人對效率的要求在「訓練」孩子。但效率對孩子來說,是束縛、是敵人。就孩子的情感而言,效率的代價很高,它可能耗損孩子的才智、抑制興趣,可能會造成情感的壓抑和性格的極端任性。因為孩子需要試驗、探索、努力的機會,也需要耐性,需要在沒有催促和訓斥的情況下學習。

所以孩子的行為取決於父母怎麼去做,孩子的拖沓與任性是對抗父母的武器,父母需要改變自己 的教育方法,放輕自己的家庭管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觀念,讓孩子勇敢的去走出自己的一步。


個人認為,孩子的假期作業應該在臨近開學時做最好。這個時候做作業,能把前期的知識都複習鞏固一下,為下一學期做準備。

如果剛放假就把作業做完,然後瘋玩,玩了一假期知識都差不多忘光了,這樣面對新學期不好。


大家說的可能是父母太焦慮我贊同,再補充點「如果孩子確實有些拖拉,父母應該怎麼看待,有什麼對策」吧。

發現拖拉背後的動機

拖拉就像是打噴嚏,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著涼、鼻子過敏、聞了胡椒面、看了一眼太陽,可能需要做些調整,也可能不需要調整,所以關注點只放在拖拉上只會更加陷入問題中。

孩子拖拉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父母先審視一下自己家的具體原因,如果真的有必要解決,就從更深的層次去解決,而不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層面。

我能想到拖拉可能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1.家庭教育中長期對孩子的事包辦,事無巨細的為孩子安排,因而孩子沒有主見,也不敢有主見,用拖拉的方式和家長對抗,「非暴力,不合作」。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事,孩子才能長大。孩子與世界互動的過程中,可能收穫成功也可能遇到挫折。成功時,他將增強效能感,未來更有勇氣和膽識去品嘗未知。受挫時,他將學會如何應對挫折,建立起情緒管理、自我管理的內部機制。

2.天性使然,正常現象

有的孩子就是天生慢性子。而父母作為成年人,又是爭分奪秒的性格,總覺得「這麼小的事兒你怎麼都做得那麼慢」。如果所謂的拖拉沒有到影響學業和生活的程度,可以儘可能欣賞孩子這一特點有利的一面,比如慢性子說明孩子很謹慎,很認真,有耐心,坐得住。

真的沒必要總是和孩子對抗,試圖把他掰過來。

3.孩子在自我時間管理上能力不足,缺乏方法。

而且孩子大腦還沒有完全發展成熟,比起成年人是有注意力容易轉移等特點的。很有可能出現,寫作業時發現文具沒準備好,去拿文具時發現了個好玩的玩具,就玩了起來,不知不覺過了半個小時。回來繼續寫作業,發現有一項作業自己忘了老師的要求,微信上找同學問(我在學校講授心理課程,五年級的學生有自己的微信,還問我能不能和我加好友),然後聊起來了,再刷會朋友圈,又過了半個小時……

可以試著讓孩子用番茄鍾工作法(定時25分鐘不看手機,專註寫作業,寫完再做其他事),我認識一些父母和孩子一起用番茄鍾工作法的,孩子做作業,大人在旁邊安然的讀書而不是一直盯著孩子;開始寫作業前提前準備好文具、弄清楚作業的要求;和孩子約定十點前自己完成作業,十點至上床前的時間他可以自己安排,等等。

4.自我控制能力差

和上面一條有一些類似的地方。青少年發展階段本來就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轉移。可以協助孩子排除環境中容易讓他分心的因素,比如寫作業時把電子產品先收起來,書桌上不擺放無關東西,孩子做作業時父母不要在客廳看電視或閑聊,父母自己也看看書、工作、學習,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

5.缺乏自信心、效能感

還有的孩子出現拖延是因為他覺得題目太難,不知如何下手,怕自己做不好出醜等。無意識的把拖延作為一種「防禦」。

尤其有的父母在孩子表現好時不給鼓勵,孩子有差錯就大驚小怪的,長此以往容易讓孩子形成謹小慎微、瞻前顧後的心理。父母可以把心態放平穩,協助孩子解決課業上的實際困難,讓學習由淺入深,在孩子有努力表現、獲得進步時,多給正面評價,在孩子犯錯誤時多包容。


這篇先做哪些作業,後做哪些作業同時發布在公眾號上。

今天的文章標題,出自陳忻博士這篇文章中的一句話。陳忻文章的標題是:

挫折教育的核心究竟是什麼?| 文章

陳忻文中的這些話,引起了我強烈的共鳴:

看到這樣的新聞,年輕的生命就這麼夭折,很多人都為之痛心。很多人在痛心之餘,又開始老調重彈,認為,現在的學生太脆弱,為什麼脆弱呢?是因為他們經受的挫折少。由此得出的結論是,要讓孩子多經受挫折。

我特別想說的一點是,孩子脆弱也好,經受不住挫折也好,其原因並不是經受的挫折少,而是!他們得到的支持太少!

挫折並不能使人堅韌,而是,來自周圍的支持,比如父母的理解,朋友的鼓勵,老師的寬容或者隊友的信任,等等,這些支持讓人渡過難關。

這篇文章想給大家一個教育新視角。那就是什麼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故意給孩子挖個陷阱,讓孩子毫無準備地掉進去,然後父母在旁邊看著,指望孩子自己爬出來嗎?

我認為,挫折教育不是在孩子受挫時袖手旁觀,更不是故意給孩子挖坑,挫折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在孩子受挫時,父母及時給予他全方位的支持!

仔細讀了一遍後,馬上把文章轉到女兒班上的家長群中,同時推薦給我相熟的一些家長和老師。還就此和幾個我一直在關注的女兒班上同學的家長分別打了電話,在推薦這篇文章的同時,和他們聊到孩子平時的一些表現中隱藏著的東西,他們都感到吃驚,說從來沒想那麼多。

陳忻的文章中談到了好幾點,告訴父母何為家長全方位的支持。這包括:情感支持,認知支持,思維方式的支持,等等

作為堅定地支持這樣的理念,並積累了一定實踐經驗的家長,我將在公眾號里持續分享我是如何理解家長對孩子的全方位支持的。今天分享的是思維方式上的支持幫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作業策略思維,讓孩子懂得先做哪些作業,後做哪些作業。下面分享的內容,已經以PDF的形式發到孩子班上的家長群里了(所以行文的口氣,是與家長群里的家長交流),這樣的文檔,便於老師作為可復用的經驗,長期分享給其他孩子的家長。我的想法是,到孩子初中畢業時,我這個願意堅持思考並把自己的思考隨時記錄下來的家長,應該可以留給老師一系列便於後面的家長參考的經驗文檔。發到群里後,長期給我各種支持的英語老師誇我效率高,其實,這份文檔的快速形成,正源於孩子的英語老師平時對我的大量鼓勵和幫助。

先做哪些作業,後做哪些作業

在這裡,不揣冒昧,和各位家長分享一下我們引導孩子做作業的點滴體會。班上有那麼多學習優秀的孩子,想必這些孩子的家長會有比我們做得更好的地方,我這裡拋磚,也期待引出更多的玉。我在這裡分享的基本觀點是:

1. 先做難度不大的作業,再做難度較大的作業。平時做作業和考試時,都要堅持這樣的策略。

2. 讓孩子儘可能堅持一種體育或藝術方面的愛好,這可以讓大腦得到積極的放鬆和休息,還能以愛好結交到班級以外的好朋友,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尤其建議努力堅持規律的體育鍛煉,這樣可以增強體質,樹立自信,愉悅身心,對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能幫助他們釋放荷爾蒙,恢復平靜。

從上學期開始學習幾何開始,我們就發現孩子對數學作業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她很喜歡上數學課,雖然數學作業帶給她較多的壓力,但是由於愛戴老師,所以很願意去挑戰自己。但是,挑戰歸挑戰,玥玥顯然還是缺乏做作業的策略。上學期,她總是一回到家就忙著搞數學題,一副『不攻克難題誓不罷休』的架勢,很可愛,但不夠理性。因為在所有的作業中,數學作業(尤其是幾何作業)往往是最花時間的,有時候想破腦袋,但就是不知道輔助線該怎麼畫。

我觀察了一陣子後,覺得她缺乏做作業的策略,便對她說:先不要忙著做數學,先搞定相對容易的那些作業。她在小學高年級時,我們就已經開始幫她學會分析哪些作業是『體力活兒』,哪些是『腦力活兒』,到了中學,一有了壓力,她就又忘記了這個策略。於是,上學期和這學期,我們都一再提醒她注意做作業的策略,先易後難。這樣一來,壓力就解除了好些。其實,這就像考試的時候,先做會做的題,再來集中力量對付不會做的題一樣。然而,孩子們年齡畢竟還不大,這種策略思維總是需要經常提醒,才會變成孩子們自己的思維。這學期,功課學到現在,我們發現她的作業策略思維似乎又有了一點進步。比如,最近,她把課外複習時間更多地分配給了物理學習和英語學習,她說:『我們現在每天花在數學老師布置的作業上的時間差不多都有兩個小時,而花在物理作業上的時間經常連10分鐘都沒有,這樣物理肯定就學得不紮實。所以,我不如調整一部分用於課外數學學習的時間到物理學習上來,彌補我的物理漏洞。』我讚許她這樣的主動調整。同時,為了幫助她不要顧此失彼,我和她一起仔細合計了如何保證能夠完成課外數學學習計劃,比如可以把課外數學學習計劃的時間段拉長一些,但是依然可以在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到來前完成這些計劃。

她對英語作業是很重視的,比如她認識到,英語的網上跟讀作業,往往耗時不多,但卻可以藉此好好複習課本的內容,省時省力,認真做是很划算的。因此,她每次都很重視做好跟讀作業,幾乎每天晚上的第一項作業都是快速完成網上跟讀作業,從不拖延。但是,當她的英語單元測試卷子出現低級錯誤時,我就警惕了,一分析,發現每周花在回顧英語錯題上的時間不足,而回顧錯題是任何一門功課都不可缺少的環節。於是和她商定,在保持快速完成英語課內作業的同時,必須堅持每天至少花10分鐘和我一起回顧英語錯題,這樣至少可以回顧一篇短文中出的錯。而且我把她的英語錯誤分成低級錯誤和非低級錯誤。回顧錯題的目的是:1)減少乃至消滅低級錯誤;2)學習到新的知識。另外,這學期對錯題還不止回顧一次,到了周末會把一周里回顧過的錯題再快速過一遍。溫故而知新,一點都不假。

另外,凡是語文或英語的背誦作業,很多同學都會覺得枯燥而拖到最後才去做,但如果集中精力背誦,往往半小時內也就解決了,且會去掉一大塊心理負擔。玥玥認識到這一點後,總是先抓緊時間完成背誦任務。有一次我還在她接聽同學打來的問作業的電話中,囑咐同學不要拖拉背誦的作業,她在電話里對同學說『早背誦,早輕鬆』。

以較高效率完成了這些作業後,再來安心做難度相對較大的數學作業時,孩子心裡就放鬆多了,心裡一放鬆,做難題也就沒那麼緊張,思路更活躍。上一周,我發現有兩個晚上她都是做《新觀察》做到了快10點,而平時她都是9點半就睡覺的。我便提醒她:班上的H同學分享學習心得時,特意強調過自己有過的誤區,是犧牲睡眠,結果得不償失。我建議她,如果下周再遇到這種情況,堅定地把題目放下,先睡覺,早上提前半小時起來做數學作業,那時睡足了頭腦清醒,遠好過乾耗著。她立刻同意了。

再就是,她每天都有練琴的任務,雖然也就只是20分鐘,但由於作業的緣故,有時草草應付練琴。一看到出現這種情況,我就和她商量,我說,其實練琴往往能幫助你積極地休息大腦,練完琴後反而人更加清醒,何不把練琴提到前面呢? 她認同我的觀點,於是,我們約定每天晚上8點半準時練琴,不管那時做什麼作業都停下來確保練琴。我的手機上多了一個鬧鐘點:晚上八點半。這個時間練琴,不用擔心會吵到鄰居,她也會安心練琴,專註練習20分鐘後,不擔心自己的鋼琴技術會落後,大腦又得到了積極的休息,換了換腦筋,果然做題效率更高。

再就是想分享孩子一個長期堅持的好習慣:放學後回家堅持鍛煉半小時。無論多麼忙,無論是平時上課,還是期中或期末考試,玥玥從來沒有放棄過放學後堅持鍛煉半小時的習慣。現在我們家樓下搬來了鄰居,鄰居要生二胎了,所以這學期沒辦法在家裡堅持跳繩了。我們就讓她在樓下大廳的兒童樂園那裡跳繩,那裡有海綿墊子,我每次在她放學回來前準備好幾樣東西:【運動背心(套在秋衣外面);運動耳機(藍牙,音質很好,1000多元,京東上購置,有需要的家長可以找我要購買鏈接);充好電的手機(iPhone5,用於聽歌);跳繩。】她回來後喝口水,上個廁所就去樓下跳繩。風雨交加時,就改為在家裡跑步機上快速走半小時到40分鐘。如果是跳繩,就跳夠3000下(半小時)。她跳繩或快步走的時候會聽她喜歡的音樂或歌曲。這個時間算是她每天雷打不動的文體時間,既鍛煉了身體,又聽了音樂,大腦和身體都得到了很好的舒展與放鬆。晚上睡覺前,往往還會堅持六七分鐘的力量練習:舉啞鈴,練平板支撐或做不抱頭的仰卧起坐(抱頭的仰卧起坐據說對頸椎不好)。力量練習,會讓孩子騎車更穩當,打籃球和乒乓球時更有爆發力和耐力。體育鍛煉的長期規律堅持,使得孩子不管學習多忙,睡眠質量都很好,抗壓能力強。平時體育課上跑個1500米或800米,輕鬆得跟玩兒似的,毫不在乎。睡眠質量一高,第二天上學頭腦就清楚,早餐胃口也好。由於平時堅持鍛煉,體能好,所以她也很樂意堅持每周的籃球及乒乓球訓練,和隊友們一起享受運動的樂趣,在運動中和夥伴們建立起很好的友誼,一起在比賽中拼搏,一起互助合作。

玥玥每周還有在線繪畫課程,她同樣認識到,畫畫和練琴、打球一樣,都是可以讓大腦得到積極休息的事情,所以,畫畫的時候就沒必要還惦記著作業,只管專心享受畫畫帶來的樂趣。這樣,以畫會友,以琴會友,以球會友,她的生活就挺豐富的。繪畫課程總有寫生遊學活動,去年寒假我們去了敦煌,今年五一會去蘇州園林寫生,暑假去雲南參加動畫營和油畫營,還可能會去黃山寫生。一路上帶著作業就是,反正寒假已經習慣了飛機上、酒店上隨時做作業,她在飛機上都能見縫插針背誦英語短語手冊和做數學題,對自己把握時間的能力漸漸更有信心。慢慢地,她會更加意識到,做一件事就專心做,不要三心二意,這樣學能學得進去,玩能玩得痛快。

那些在學習之餘堅持自己的愛好的孩子,都比較有個性,見多識廣,玥玥和這樣的群體保持接觸,也就更能認識到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如在敦煌,她對一個7歲的小女孩非常感興趣,覺得她好有活力,不同凡響,說在小學和初中都沒見過這樣的女孩子。我和那女孩子的媽媽一聊,原來這孩子的爸爸媽媽是80後年輕人,他們自己創業辦公司,思想開放,敢想敢做,在孩子三四歲時就陪著她去加拿大參加惠斯勒滑雪訓練營,孩子四五歲就在加拿大的崇山峻岭林海雪原中自如地滑雪,後來又輾轉去瑞士、丹麥、義大利等地滑雪,孩子很能享受滑雪的樂趣,雖然是女孩子,但是由於見多識廣,膽子大,相當獨立,氣質豪邁奔放但又不魯莽。如今由於身體素質出眾,還參加了旱地冰球訓練。而籃球班上的一個小夥伴(千里挑一的小明),來自附中初一的實驗班,在附小時就作為隊長,率領校隊連續奪得三屆「光谷杯」足球冠軍和一次「光谷杯「籃球冠軍。小明不僅體育特別好,學習也倍兒棒,小升初分班考試是年級第三名。我觀察小明的父母,很有特點。他的父親是H大電信系的博士,一位高校教師,平時花費了大量時間陪伴兒子,每周孩子的籃球訓練課,這位父親都會出現在球場上,一陪就是兩個小時,從不落空。孩子上初中後,這位父親也是每天放學後陪孩子打球半小時,雷打不動。這位小男生和那位滑雪的小女孩,是玥玥特別嚮往成為的那種人:富有活力,獨立自主,從容不迫。她這麼肯堅持鍛煉,也是因為見識到了這樣的孩子。

一不留神就寫了好多。不好意思。

玥玥媽媽(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

我的公眾號:七星灶八仙桌

向我提問,以及一些相關思考


因為做完作業不算完啊。

做完了作業

還要做練習題

看書

上輔導班

上課外班

上興趣班

。。。。。

以及聽家長廢話

為啥不磨磨蹭蹭的一邊開小差一邊寫相對難度最低的家庭作業呢?

你孩子又不傻。


提起 homework(作業),各位家長們真是又愛又恨!俗話說,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鞏固知識、查漏補缺離不開做作業。但孩子們天性愛玩,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精彩的電視節目還有好玩的電子遊戲,還有太多誘惑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導致孩子的作業出現「越做越難」的情況。

相比以前,現在學生的作業更複雜、要求也更高了。密蘇里大學教育學教授 Cathy Vatterott 曾說過:

The purpose of homework is to help kids become independent learners.

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

雖說父母不用全程參與作業,但也不能放任不管,當個「甩手掌柜」。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習慣?在這裡,小v就來告訴各位家長一些 strategies (策略)。

Let your child create a routine讓孩子制定規則

自己定下的規則,孩子一定會努力執行!讓孩子制定規則,還能鍛煉他們 make plan (計劃) 的能力。斯坦福大學教育研究生院院長 Deborah Stipek 建議父母們這樣做,ask if he has ideas

for making homework more manageable (問問孩子能否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作業)。

孩子定下的規則里應該包含一些基本的規定,比如在完成作業之前,不能看電視或者玩遊戲。告訴孩子, First you do your homework, then you can watch TV (你先去做作業,然後才能看電視)。商討好規則後,把方案寫下來,包括:

when, where, and how

什麼時候、在哪裡以及怎麼做

有了這個

reminder (提醒),就不用擔心孩子玩脫咯。

Be there to monitor (but not correct)監督孩子(但不急於糾正)

作業的一大用處,就是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獨立完成作業才能反饋孩子的真實學習情況。" Mom, I need help (媽媽,我需要幫助) !" 聽到孩子的「呼叫」,最好的做法是先讓他再思考一會,說不定就想出來了呢!就像 Jessica Lahey 寫的 The Gift of Failure (《失敗的饋贈》) 一書中所說的:

The longer you wait, the more likely he is to reread the instructions or rework the problem.

等待的時間越長,他就越有可能重讀指令或重做問題。

因此,父母們不需要、也不應該幫孩子從頭到尾檢查作業,或者解答他所有無關緊要的小問題。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每天晚上最多問三個問題。超出的問題只能 figure it out on their own (靠自己),或者圈出來之後請老師解答。

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並繼續努力

孩子們難免會對做作業感到厭煩,這時,家長們可以幫他把任務分解一下。

Once he reaches his initial

goal, momentum might just carry him through to the end.

一旦完成了第一個「小目標」,說不定就會一直做完了呢。

當孩子感到壓力超出負荷時,爸爸媽媽們可以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對他說:「 We"ll figure it out (我們會想出來的)。」

傾聽他的心聲,幫助他學會 calm down (冷靜下來),遇事冷靜處理,處變不驚。

可別小瞧做作業,它可是幫助孩子提高能力的奠基石。打好基礎,才能踏實走好未來的每一步。學好英語也是如此哦!vipjr?全網獨家權威牛津課程嚴選純正英美師資,因材施教,幫助孩子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英語水平,輕鬆對話外國人!


正強化,完成作業後給予他想要的獎勵,促使做作業的行為增強。

負強化,撤銷一個厭惡,比如做完作業後可以撤銷一個他厭惡的東西或者事情。

懲罰,不做作業給予一定程度的懲罰,增加一個厭惡。可以是做家務,剋扣零花錢等。

具體情況,具體採納,但要做到不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簡單呀,我小時候做不完,超過9點,我媽就鎖自己房間不讓做了,但是早上允許我早起做,為了多睡會,我再也沒有拖拉過作業不完成了。在那之前我跟著奶奶住,經常做作業到十點,我奶奶也是韌性很強的老太太,沒讀過書不知道是因為我拖拉,但是嚴厲要求必須要寫完作業才能睡覺,老師是天,絕對不能違背老師的要求,在這個鋪墊下,我是很擔心作業沒做完挨批評的,後來我媽管我的時候,出這個招簡直是逼得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好好做作業,因為早上起來萬一再拖拉那可就真的做不完了,我還喜歡賴床,哈哈。我還深深的記得我媽跟我說,如果你效率高,那九點前肯定能寫完,如果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在九點之前集中精力也做不完,那就是老師的問題,我會直接跟老師講。(事實上我哪有這個膽子,那時候我是全班第一,因為這個捅到老師面前可就丟大了)小學生九點半必須上床睡覺。我第一個學期似乎是有過好幾次真的被我媽拿走了沒寫完的作業,第二天早上自己定了六點鬧鐘起來趕作業,還有一次是既沒有寫完早上也沒能起來,在家大哭不肯上學怕挨老師罵,最後被老娘逼著去了學校,老師哭笑不得,從跟著我媽住的第二個學期開始再也沒在規定時間之外寫完作業了,再後來大了,會跟媽媽聊學習情況,指定相應計劃,我媽不怎麼干涉我的計劃,偶爾提出建議。高中後成績其實不好,偏科太嚴重,我媽心態反而放好了,基本上都是只要我給出合理解釋,她就放任自流了。現在我回想以前她對我的教育,還是覺得很棒的,對自己負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考拉優教建議:如果孩子做作業拖拉,應該把作業時間做更合理的規劃:

讓孩子在回到家半個小時內就開始做作業。

設定每20分鐘休息5-10分鐘。

每次設置「短期終極目標」作為激勵,比如,20分鐘內要寫完多少字;一次完成多少道題目即可休息。一旦覺得短期目標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孩子就會在規定時間內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做作業。

鼓勵孩子先完成困難的作業,讓孩子在精力最充沛的時候處理最難的部分。一旦最難的作業被完成,孩子會感覺作業越來越容易、輕鬆。

休息時讓孩子放鬆一下,聽聽音樂,陪孩子說說話或做個小遊戲。

低年級孩子自控能力差,開始時家長要注意監督提醒,嚴格把握好做作業的時間。

(兒童教育達人都在「考拉優教」APP,歡迎關注「考拉優教」公眾號:weilaidaoapp)


家長只要一關注孩子的學習,就會關注到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集中注意力,才能更好集中的學習。

好的注意力是訓練和培養出來的。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呢?

下面是一些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小遊戲:

和為十

這種遊戲從孩子的視覺系統出發,讓孩子在給定的數字中,找出相鄰為10的兩個數,用筆圈出來。

訓練要求:

1、在8分鐘做完,不要超時。否則影響測試的成績。

2、中間不能停頓。

聽數字

念一串數字,讓孩子聽所念數字中有幾個「3」。

這種訓練方式是來檢驗孩子的聽覺記憶力的。

訓練要求:

孩子只能用耳朵聽、用心記,不能用其他的記錄方法。

舒爾特表

這是種在心理學中用來鍛煉注意力的小遊戲,用來訓練孩子的視覺注意力精準動作能力。

在一張25小方格的表中,將1-25數字打亂,讓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圖邊指出。

抓「俘虜」

訓練孩子的視覺辨別力,給孩子一篇文章,找出文章中「的」字,讓孩子找完後,不要發出聲音,統計好數字。

訓練要求:

寫的數字不能有改動,否則算錯誤。

時間的光線

  以上只是中國能力研究院郭瑞立教授超級注意力訓練中的一些小遊戲,其實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要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大系統出發。

我們認為

沒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只是注意力集中時間長短不同;

每個孩子的注意力都有提升的空間!

郭瑞立教授專研10年、精心設計的《超級注意力訓練課程》,從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出發,最完整,最具有操作性

想知道更多的小遊戲,請關注我們的超級注意力訓練課程。

收穫多多,喜悅多多。


家長在那看電視,打麻將,孩子肯定會受影響,無法安下心來做作業……要想改變孩子,首先必須改變我們自己,為孩子創造一個做作業的環境。


催孩子寫作業恐怕是很多父母的痛。

有媽媽說:不說作業的時候是親媽,說起作業就成了後媽了。

還有媽媽說:一回家我必須扮黑臉,我眉心長了多少皺紋,說起來全是作業給逼的。

甚至作業變成了媽媽的焦慮:每次盯作業,我都頭大,只有他完成了,我才算真正喘口氣。

很多媽媽把催促孩子做作業當成自己的「作業」,卻不知道「催作業」是傷害親子關係的一把刀。

心理學家曾對一個9個月大的嬰兒艾特做過一個實驗。

給艾特一隻小白鼠。他一開始對小白鼠很感興趣並試圖觸摸它。在他正要伸手時,實驗者就在他身後敲擊一根鐵棒,發出巨大聲響。

突如其來的響聲使艾特感到很驚恐。

這個過程每天重複3次,一周後,艾特只要看到小白鼠,就嚎啕大哭,不只小白鼠,艾特對很多絨毛動物,比如小白兔,甚至聖誕老人的面具也變得恐懼。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條件反射現象:即便某些事情產生的影響不存在了,孩子見到這個事物後,還是會出現同樣的消極情緒。

同樣,你每天催孩子寫作業,孩子慢慢會形成這樣的條件反射:

看見媽媽?想起作業?感覺到壓力和消極情緒?最後是害怕和逃避。

換句話說就是:一看到你就煩!

你是不是覺得比竇娥還冤?

但你要換位思考,假如你的上司每天提醒你:任務完成了沒有?還怒目圓睜死命催,時間一長,你也會逃避,哪怕再好的心情,只要看到他,八層也能一瞬間煙消雲散。

其實,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該讓你來承擔。

換句話說,你要培養的是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當自己功課的主人。

你可以嘗試和孩子這樣的互動。

放學後和他商量接下來的安排。

比如我們預計幾點吃飯,幾點睡覺。這中間的時間,你打算如何安排作業和玩耍?

然後放棄監督,因為你的最終目的不是作業好壞,而是培養孩子學習的自主性。

剛開始孩子可能做的不好,因為他需要一個鍛煉和試錯的過程。

比如寫作業時磨蹭、走神、貪玩…….到睡覺才發現作業沒做完,開始緊張。

那要不要熬夜做作業?

不要。

因為熬夜會影響孩子第二天的學習。

也不要責備他,因為他已經很後悔了。

就是讓他睡,也可能睡不著。

你要做的是,同情和安撫孩子的情緒。

建議他明天早點起床補作業。

但如果孩子作業不是沒補完呢?

那他就要自己承擔後果。

同時,當孩子向你訴說受到的批評,那就盡量傾聽和同情他的遭遇,但還是不要批評他。

因為你的批評,孩子會再一次覺得自己無能,不相信自己能管理自己,更覺得應該依賴別人的監督,這樣事情又回到了原點。

作業是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事情。

孩子不做作業,老師自然有他的懲罰,而且這些懲罰可能經過很多年驗證,效果不錯。

但如果你夾在了中間,就難免孩子將消極情緒轉移到你身上。

或許這位媽媽的方法值得借鑒:我直接送孩子到晚托班,寫完作業再回家。反正那裡有老師會檢查,我不用再催了。所以現在見面我不會再問:「今天老師留作業了嗎?」,而是:「怎麼樣,今天過的開心嗎?」。

以上回答出自於我的公眾號:有娃,喜歡我的回答不妨來關注一下哦~~

---------------我是分隔線----------------------

每天5條短音頻提供育兒指導,每周1本經典育兒書解讀。有娃,幫你成長為更好的父母。微信公眾號:有娃(ID:youwa3000)。


我五年級的時候作業太拖拉我媽買了一本書給我《管理時間的三十三條鐵則》

到現在內容已經不記得了

但至少我大學畢業之前幾乎沒出過時間管理的岔子

其實書不是重點,重點是方法。現在時間管理的書那麼多,並不是隨便拿來一種都對每個人適用。

我想更應該做的,是坐下來和孩子討論是什麼阻礙了他順利完成他的作業。

然後再討論方法。


小時候不拖拉作業

後來發現,作業永遠也寫不完

一份寫完就會立即出現一份新的,直到我不得不休息那個點

然後我就開始拖拉了


孩子做作業拖拉喜歡磨蹭,如何讓孩子按時完成作業?每到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由於家長性子急,孩子寫作業又慢,家長就會不由自主的發脾氣或者對孩子的作業進行指手畫腳的,這樣的話孩子寫作業效果就會越來越差,那麼看看競思老師針對孩子寫作業慢如何解決的吧!

提前規定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家長首先列任務清單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作業量,並讓他們集中注意力提商效率。因此,清單上的每一個任務都必須要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根據孩子平時寫作業的時間大概來定,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做作業家長不要打擾孩子分心,給孩子獨立空間集中注意力與寫作業上。

有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走神,會長時間盯著孩子,不斷地嘮叨和提醒,結果反而讓孩子產生更強烈的抵觸心理,從而失去做事的興趣,更無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家長最好要和孩子溝通,與孩子商雖著制定最後的期限。

有的家長認為,既然有任務,那麼就應當有懲罰,於是會不亦樂乎地把 完不成任務的具體懲罰也寫到清單上。記過,不但沒有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反而給孩子巨大的壓力,產生逆反心理。其實,父母只要提前告知孩子在最後期限內完不成的後果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實現人工智慧呢?目的意義是什麼
以進化論分析,拖延症對基因的存留有多大貢獻,為何現代人會有那麼多人有拖延症?
為什麼威廉詹姆斯建立心理學實驗室的時間早於馮特的,卻不被承認為現代心理學的創始人?
姓宋的人會對「宋朝」持有特殊的感情嗎?
為什麼中國人寫不出《菊與刀》那樣非常客觀地分析日本人的名著?

TAG:心理學 | 教育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 寫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