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提出的愛情理論

認為愛情由三個基本成分組成: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是愛情中的性慾成分,是情緒上的著迷

親密是指在愛情關係中能夠引起的溫暖體驗

承諾指維持關係的決定期許或擔保

這三種成分構成了喜歡式愛情、迷戀式愛情、空洞式愛情、浪漫式愛情、伴侶式愛情、愚蠢式愛情、完美式愛情等七種類型。

喜歡即只有親密

迷戀即只有激情

空洞即只有承諾

浪漫即只有親密和激情

伴侶即只有親密和承諾

愚蠢即只有激情和承諾

完美即三者共存

還有一種叫無愛 即三者都不具備

個人是個業餘喜歡心理學的人 看過一些書感覺感情這個東西越來越被理論化

當然 這個話題我們只討論 愛情三角 理論


最近把《社會心理學》看完了,也想總結點什麼,就把關於斯騰伯格的愛情三分理論(Sternberg trangular theory of love)梳理了一遍,也有點自己的見解,與大家交流交流,有不足之處還請指出。

介紹

對愛情進行研究,也同研究其他變數一樣,第一步就是要決定如何界定和測量它——但是,怎樣測量愛情呢?心理學家羅伯特-斯騰伯格(Sternberg,1988)認為愛情是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的三邊(不等長)分別是:激情、親密和承諾。

根據古代哲學和古代文學的有關觀點,社會學家約翰-艾倫-李(Lee,1988)、心裡學家亨德里克等人(HendrickHendrick,1993,2003)確認了愛情的三種基本形式——情慾之愛(eros),遊戲之愛(lunds),以及友誼之愛(storge)——它們就像三原色一樣,組成不同種類的次級愛情形勢(secondary love styles)。

有些元素是所有的愛情關係都共有的,如相互理解、相互扶持、以愛人的陪伴為樂等等。有些元素則具有特定性。

根據這一理論基礎,我們可以解釋親密關係的類型,懂得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以維持長期的親密關係,使我們在生活中更有寄託,活的更有溫度。

親密——喜歡式愛情

親密包括熱情、理解、交流、支持及分享等特徵。

兩人相處,在一起感覺很舒服,如友誼。顯然,友誼並不是愛情,喜歡並不等於愛情。不過友誼還是有可能發展成愛情的,也可以保持這種關係,儘管有人因為戀愛不成連友誼都丟了。

激情——迷戀式愛情

激情以身體的慾望激起為特徵。激情的形勢常常是對性的渴望,但是,從伴侶處得到滿足的任何強烈的情感需要都屬於這與類別。

哈特菲爾德(Hatfield,1988)把激情之愛界定為「強烈渴望和對方在一起的一種狀態」,對滿懷激情之愛的一方而言入對方對自己的熱情做出了回應,那麼他就會感到滿足而快樂,反之,他就會覺得空虛而絕望。如初戀,或者回想QQ空間那些已經遺忘的黑歷史,是一種受到本能牽引和導向的青澀愛情。

承諾——空洞式愛情

承諾包括將自己投身於一份感情的決定及維持感情的努力。在本質上,承諾主要是認知性的,。承諾所反映的是一個決定,他完全不是情感性的。

只有承諾,如純粹為了結婚的愛情。以結婚為目的發展親密與激情的最好體現。如果只是看上去豐滿,卻缺少必要的內容,必會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二元愛情

親密+激情——浪漫式愛情

無論是從親密發展成到擁有激情,還是通過強有力的吸引力,讓彼此變得親密,使雙方的關係更為浪漫。就會通過身體來表現這種愛,我們期望這種關係具有排他性,我們還會對自己的伴侶非常著迷。外人可以通過我們的眼睛看出這一切。魯賓(Zick Rubin)的研究支持了這一點,結果並不出乎意料:熱戀的情侶會長時間地注視對方的眼睛。情侶們還會相互點頭致意,自然地微笑或者是輕輕倚在對方身上,語言也會更有昵稱,更加親密。

親密+承諾——伴侶式愛情

與激情之愛中狂熱的情感不同,伴侶之愛相對平和。它是一種深沉的情感依戀,就如同真實生活一樣。身處非洲南部的Kalahari沙漠中游牧名族(Kung San)的婦女Nisa說:「兩個人最開始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心在燃燒,它們的激情非常高漲。而後,愛情的火焰會冷卻,並會一直維持這個狀態。激情隨著時間而冷卻,人們經常會感到幻想破滅,特別是對於那些將浪漫之愛視作雙方結合和維持長久婚姻基礎的人來說,這種感覺會更強烈。而其他一些因素的重要性缺隨時間增強,比如共有的價值觀,人生態度等等。「與其說白頭到老,不如現在就好」

激情+承諾——愚昧之愛

只有激情和承諾,沒有親密關係。沒有親密的激情頂多是生理上的衝動,而沒有親密的承諾不過是空頭支票。

一說愚昧感覺有點貶義的概念,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後者說前者是愚昧的,比如迷信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是從當時的正確到現在的批判和未知,如路遇黑貓意味不詳,刮眉破財,巨石陣的神秘。愚昧在時間流動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當我們定義了如此多的愛情種類的時候,我們可以對身邊即將發展的關係進行預測。

1、當一個ta(無論男女)語言,肢體和我變的親密,還與我一起經歷一些我曾經沒有經歷過的事的時候,出現心跳加快,雙手發抖,害羞,大腦皮層產生愉悅感,生理水平被喚起的時候,我會想和ta在一起,我感覺我戀愛了,為什麼?我缺一個伴侶,因為我從未有過這種體驗,我這方面的需求需要滿足,從個體感受歸因於浪漫之愛。

當確立一段戀愛關係時,和ta產生上述反應,你覺得不行,內心有負罪感,有愧疚感,我還能抵禦一陣子,可一輩子怎麼辦,當行為轉變時,你的態度會跟著轉變,直到你所認為的靈魂伴侶就出現了,內心接受了這種想法,小三和被小三這個名詞就這樣產生了。其原因是你在ta身上體會不到親密與激情,人是高級動物,有匱乏感,需求需要不斷的被滿足,你可以為ta堅守一陣子,如果一輩子這方面的需求不能相互滿足,何不放彼此走呢?也可以反映出你和你的伴侶在親密和激情方面占關係的比重不大。

2、「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一個人一直陪你,親梅竹馬,在這個基礎上表現出了依戀,期望得到愛撫,分離時會感到沮喪,重聚時會表現出強烈的情感反應,並會由於對方的注意和支持而表現出強烈的喜悅情緒。雙方對公平有著不語言說的滿意,覺得付出和獲益都是自願的。彼此進行適當的自我表露——在關係中能真實地展現自己,並且可以從中知道自己是被他人接受的。你會認為你們的關係是兄弟、知己、閨蜜或者是 gay蜜——重要他人,行為的促進作用,讓態度轉變,從而加深親密關係,彼此共情,得到安全感。生活中最大的幸福就是,堅信有個人永遠在我們的背後愛著我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心靈沒有歸屬,或者轉身後沒有什麼期待,不管你覺不覺知,承不承認。

朋友是什麼?我來告訴你吧。那就是一個能讓你做你自己的人。

3、還有一種親密關係叫做炮友,炮友在追求現代個人主義中很被理解。知乎上@艾法對炮友進行了很妙的定義

炮友是人類一種貪的訴求,是一種無窮無盡匱乏感的追求,是一種讓你除開親密關係能體驗到人生不同價值觀的體現,是對世界多元的一種論證。

粗淺概括

親密+激情——伴侶

親密+承諾——知己

激情+承諾——炮友

nirvana love =eros + ludus + storge

nirvana feeling love =familiarity + enthusiasm + promise

完滿的愛是一種理論上的愛。

我們可以定量分析愛情,以便於我們找到與我們愛情觀相似的人。完滿的愛情由三個點組成一個平面,任意兩個點和第三個點可以表示為愛情閾值,當任意兩個點組成的關係上升時,必然會導致第三個點的關係下降,反之也成立。

「如果你正處在戀愛之中,那在你一生中為絢麗多彩的時間也就只有兩天半」喜劇演員理查德-劉易斯的(Richard Lewis)曾經詼諧地說過。

結婚兩年的夫妻所報告的情感體驗比他們新婚時報告的少了一半以上(HustonChorost,1994)。

在世界範圍內,結婚四年之後的離婚率都是最高的(Fisher,1994)其原因必定是缺少新婚時的激情)閨蜜不能成為戀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激情這一方面的需求。

真正的炮友是在處理過或者說擁有很多親密關係之後的訴求。

一種完滿的愛情關係不是平面的簡單圖形,而是一種此消彼長的三維或者多維動態平衡,使愛情閾值穩定。要想維持戀愛關係,可以量化需求。

--------—-----------------------------------------------分界線-----------------------------------------------------

下面是我根據愛情三角理論寫的心理測試,有興趣的可以試試

目的是使戀愛關係更加穩固,理性的看待愛情和重要他人。

戀愛中的雙方也可以自己根據得分來磨合彼此,更懂彼此

祝你們幸福

0、保證客觀真實,確保不受情景干擾,測驗開始時最好過一遍幸福時光與失意時刻

1、戀愛雙方分別進行需求定義,以十分制對親密,激情,承諾打分,按10分制

2、按需求滿意程度打分(S),1代表覺得對方需求最高,10代覺得懂對方需求幾乎沒有(對對方的評價)

3、按可能喜愛程度打分(喜愛的幾率)(L),1代表認為對方的喜愛程度最高,10代表認為對方的喜愛程度沒有(對對方的評價)

4、按自己喜愛程度打分(D),1代表自我喜愛程度最高,10代表自我喜愛程度為沒有(自我評價)

5、把雙方縱向D欄分數交換

(表格獨立於個人之中,為了減少自我服務偏見,伴侶評價更為真實,為測定可檢查性,D欄為自我評價)

6、計算風險優先順序數

測試內容

1、親密關係(這裡舉例大部分人的需求)

言語,肢體,眼神,共情的能力

2、激情關係

啪啪啪滿意度,對心理刺激和生理刺激的渴望程度,對新鮮感的渴求程度

3、承諾關係

短期對日子的敏感程度,長期對未來的發展,對特殊日子的紀念

測試圖示

根據PNG

親密指數=1/4*(2+3+4+5)

激情指數=1/3*(6+7+8)

承諾指數=1/3*(9+10+11)

--------------------------------------------------分割線-------------------------------------------------------------

根據得分

1、D、L對比來看,一個是伴侶評價,一個是自我評價,分數相差越大說明相互成長磨合的空間很多

2、PNG得分越高,說明外顯需求越小,內在需求越大,被滿足能力越大,重要他人越少,是關係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3、PNG得分越低關係越穩定

4、根據雙方的表的三種分數對比來看,分數相似——愛情觀相似——性格相似

5、親密指數,激情指數,承諾指數呈現一高兩低的規律

補充說明:

上述都是根據理論預測的結果,可能存在偏差,愛情本身就包括對差異和缺點的承認和接納;愛情是在內心決定去愛一個人並對其作出長廂廝守的承諾;愛情是可以經營的,它需要相愛的人共同去培育。


謝邀。

想了解更多可以擴展閱讀百度百科。

看完後,我覺得很有意思,有兩點讀後感可以來瞎諞。

第一,此理論可以總結愛情,卻無法指引愛情。一個人可以通過使用這套理論知曉「哦,原來我的愛情在三角形的這裡」,卻無法得到一個「如何把愛情往三角形中心移動」的有效啟示。這有點類似於蓋棺定論吧,比起知道自己究竟是怎麼死的,還是知道如何讓自己活下去似乎對自己來說更重要些。當然,若處於旁觀者的視角,倒是可以得到不少有用的東西的。

第二,我覺得「親密」這個概念是一種情商很高的表現。因為它是一種付出:讓對方舒服,讓對方愉悅,讓對方心動。在「親密」這個頂點的愛情,我覺得就像是……換種通俗的說法:很會撩妹,PUA,懂得戀愛的魔法,綠茶婊。

通常人和人之間形成的「親密」,不論是否是愛情,都是一種需要時間來培育的「相忘於江湖」式的默契。而一旦形成,往往很難再覺醒出「激情」這一端,也就是沒有愛情的心動。有句話叫做「太熟了不好意思下手「就是這種感覺吧。順道來看一下反方向,從」激情「如何往」親密「前進,則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愛情問題。換種說法來表達,就是如何」把一個人的溫暖轉移到另一個的胸膛「。


根據斯騰伯格(Robert.J.Sternberg)的愛情三角理論,人類愛情包括三種成分:親密成分、激情成分、決定/忠守成分,它們是愛情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是愛情進行描述的三個維度。

根據這一理論,我們可以抽取出人類愛情的三種基本要素:親密要素、生理需求、決定與忠守。但是,現實中的愛情,並不只是涵蓋了這三種要素。由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我們可以知道,矛盾也是現實愛情中不可或缺的一基本要素,矛盾應是貫穿於愛情道路的始終。對於矛盾,我們對它的解釋是短期的摩擦衝突或長期的性格不和及不美滿。

由此,愛情的基本要素應當有:親密成分、激情成分、決定與忠守、矛盾和衝突。

那麼,該如何由這四種要素來對愛情進行描述?

根據斯騰伯格的理論,對於前三者,不同的愛情可以用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來描述,即三角形的面積表示愛情的多少,三角形的形狀表示愛情的三種成分之間的相對關係。等邊三角形表示平衡的愛情,因為代表各個成分的頂點到三角形重心的距離相等。不等邊三角形代表不平衡的愛情,哪個頂點到三角形重心的距離最長,就表明這是主導要素;哪個頂點到三角形重心的距離最短,就表明該要素的不足或缺少。這就是該理論的基本三角形原理。

而若將矛盾要素引入,對於愛情的描述就和上面的介紹有所不同。現用三稜錐這一幾何體來對愛情進行描述。

如圖,重心G點所在三角形為三稜錐的底面,底面就是上文所描述的愛情三角形。點G為矛盾和衝突對應頂點在底面的射影,各頂點到G點的距離表示頂點對應的要素所佔比重。如果斯騰伯格理論中的三種要素相對平衡,那麼底面就接近於等邊三角形;三種成分不平衡,那麼底面就不是等邊三角形。若矛盾和衝突所佔比重越大,那麼愛情三稜錐的高度就越高,那麼其重心也就越高,就更易傾倒;若底面三種成分配比失調,也會造成三稜錐的易傾倒。

只有當親密、激情、決定/忠守三種成分配比合理,底面面積較大;矛盾和衝突相對較少,即三稜錐的高度較低時,才能儘可能的保證愛情三稜錐的穩定,即保持愛情的穩定。

如圖,重心G點所在三角形為三稜錐的底面,底面就是上文所描述的愛情三角形。點G為矛盾和衝突對應頂點在底面的射影,各頂點到G點的距離表示頂點對應的要素所佔比重。如果斯騰伯格理論中的三種要素相對平衡,那麼底面就接近於等邊三角形;三種成分不平衡,那麼底面就不是等邊三角形。若矛盾和衝突所佔比重越大,那麼愛情三稜錐的高度就越高,那麼其重心也就越高,就更易傾倒;若底面三種成分配比失調,也會造成三稜錐的易傾倒。

只有當親密、激情、決定/忠守三種成分配比合理,底面面積較大;矛盾和衝突相對較少,即三稜錐的高度較低時,才能儘可能的保證愛情三稜錐的穩定,即保持愛情的穩定。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經常會被音樂感動落淚,卻很少會看一幅畫感動到哭?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有邊界感的人,讓別知道自己是有邊界感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玩魔方?理由是什麼?
為什麼我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沒有原來那麼重視了?
如何學習「正念」?有哪些書籍推薦?

TAG:心理學 | 感情 | 愛情 | 浪漫 | 心理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