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馬雲創辦「湖畔大學」一事?

「湖畔大學」由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八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學制三年,學費28萬元。這所大學能教給學生什麼?能不能改變中國的教育制度?


一不供孔子,二不奉蔡元培、馬寅初、竺可楨,三不立 陶朱公、胡雪岩,四無教育部辦學資質...

300年,湖畔不如拜 黃大仙 或者 彌勒 好了,不覺得這些浙江教育前輩們看你們都要吐血么?

中國周朝以後哪有300年的朝代? 前後兩漢和南北兩宋也就勉強!

//找的都是 霍英東、潘石屹子弟,夾雜羅振宇這類人群,教頭居然選 馮侖 ,馮侖能教書么?

商科對人的智商要求不高,湖畔大學叫個俱樂部挺好的,扯大學範疇就有些是掛羊頭賣狗肉,本質是商會俱樂部!

中國哪所大學現代學科都沒有?整天就是幼兒園的行為規則學習、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這些還叫大學,搞笑吧?

請問馬老師,你知道商學院哪些難點課程?好歹給學員開幾門組合數學和分析數學試試。

柏拉圖曰: 數學不好的,滾出阿卡德米!

為什麼中國人看不起商人?馬雲同學請看看這個答案就明白了!

除了巧言令色,有什麼學術資格呢?還說自己讀 論語、佛經,典型的文過飾非,巧言令色。

300年,想起了《雍正王朝》里 佟國維 對康熙說:"皇上身體硬朗著,奴才還想伺候皇上一萬年!" ‖ 把自己也當天子了!

史玉柱當年建88層樓的教訓,馬雲還沒學到位。

洗洗睡吧!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這些新興的大資產階級肯定有政治訴求,辦學校是個很好的外衣,其實就是資產階級的結黨營私,未來50年他們不是政治力量,可是他們要辦300年,這政治目的和訴求就太明顯了~


看看東林黨人對明朝滅亡的作用,黃埔軍校對蔣介石的作用。要辦300年的湖畔大學,一個集中商人政治訴求的地方


我一看老師的名單我樂了,每一個時代所需要的人是不一樣的。而中國現在處於轉型期,我覺得這些高人的觀點和經驗值某些有用,某些毫無意義。所以我覺得湖畔大學能教的東西也是亂七八糟的經驗教訓。但專是這些理論真正在創新在時代前沿陣地也沒啥卵用,頂多這些老師的人脈資源和現金資源有點作用。我才不看好這學校裡面能出大神級人物呢?但是人家至少在人脈和資源上是勝出的。僅此而已!


其網站主頁是.com,不是.edu

所以它只是掛了「大學」的字樣,跟教育也毫無關係,更談不上影響體制。

個人覺得,那更像一個商業上的溝通會所。

當然經濟學學者和大商人在一起,應該會有利於經濟健康發展吧。


28萬學費跟精英幼兒園/小學/中學六位數入場券曲同工,打造圈子。

私立精英大學就不類比了。

教育的趨勢是開源,原子化,跨物理空間,終身可持續,等等。這個「高端」又狹窄的商業圈子行為跟影響普羅大眾的教育制度沒有很強的聯繫,你願意你也可以做個網站、搞搞線下活動(此處非黑),同質的事早就有人做,離撼動制度還很遙遠。制度是關乎國本的東西,即使教育制度撼動,力波的起點也不會是這裡。


阿里好湖畔必然會越好和校長的理想極其重要,未來的中國商業社會就靠這幫人洗牌升級換代

有理想並且願意去做好,不盲從不必管別人這麼說,而是在積極發現新思想完善商業這是好事兒

湖畔辦300年,不學任何商學院做法,骨子裡就有生態化反的基因,歷史證明這是有極大價值和

社會效應的大學,必定會對未來中國經濟和世界商業的發展推動注入強大安穩的文化力量


終身學習時代,企業家也需要一個終身學習平台。尤其是精神家園。實業興國,靠的是企業家精神崛起。

作者:阿輝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14422/answer/9515776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松下政經塾

松下政經塾成立於1979年,已培養了200多名學生,其中近70人踏入政界。 「塾」,顧名思義是私人創辦的學校。「松下政經塾」即為有日本「經營之神」美譽的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斥資七十億日圓(約人民幣4.17億)創設的學校。 松下幸之助以製造電燈泡起家,傾其一生建立起龐大的松下電器產業,撐起日本家電業半邊天,和日本知名廠牌SONY分庭抗禮。
中文名
松下政經塾
成立時間
1979年
類型
私人創辦
創辦人
松下幸之助
介紹
松下政經塾(日本語:まつしたせいけいじゅく)即為有日本「經營之神」美譽的松下電器創

松下政經塾
辦人松下幸之助,斥資七十億日圓創設的學校。塾,顧名思義是私人創辦的學校。
松下政經塾不是給那些已功成名就的政治家和商界人士「再鍍金」的地方。它規定申請人年齡限制為22歲到35歲,即面向那些「年輕而富有成長潛能的人士」。
松下塾仍用古典的方式打造政治精英。學生們每天操練劍道,練習書道,吟誦古文校訓。在重視培養社會精英的日本,松下塾因其嚴格、另類和成效顯著等特點而備受關注。
每年松下塾通過嚴格甚至苛刻的選拔招收不到10名學生,卻有數以百計的申請者。錄取後松下塾要求他們無論出身如何,都必須在校舍過「三年如一日」的集體生活,並採用「魔鬼」的手段來雕琢他們。松下塾第30期學生,25歲的丹下大輔公開了自己在松下塾的「一日生活」,稱「每天從清晨就開始戰鬥」。早上不到6點起床,6點鐘做廣播體操,之後打掃校園是雷打不動的活動。
不僅如此,學生們每天還要繞著湘南海岸進行3公里的長跑,在寒冷的海風和極不平整的砂石地上增強體力。長跑結束之後,學生直接進入體育館進行劍道訓練,在一對一的高強度對抗下,無不汗流浹背,甚至體力透支。丹下坦承如此集中的「體力訓練」不亞於軍隊。松下塾最具有「魔鬼」色彩的是每年學校都要舉行的「24小時行軍」,學生要在一天時間裡跑100公里以上。
除必修課之外,塾生們被要求以自我修習的方式掌握理解國家政治經濟的正確之道,並在定期的討論會上發表自我觀點。松下幸之助一直強調的「人道精神」與「終身學習」則被視為衡量塾生們是否有畢業資格的重要標準。松下政經塾不限制畢業生參加任何黨派,只要求他們不斷自我修鍊以達到對「人生的出發與回歸」的悟道層次。
在松下政經塾里,教員們並不像一般大學那樣要求有專門的學術研究領域,凡是認同「松下理念」,對培養日本的未來人才懷有真摯之心的有識之士都可以被聘為教員。一些退休的日本著名企業家和政治人物等更是常常受邀前往松下政經塾講學。同時,松下政經塾非常強調師生關係和同學關係,塾生們通常是與師長和同學一起吃午飯。
自2011年起,松下政經塾將學制延長為4年。根據新的教學計劃,新的入學者將在前兩年的基礎課程中學習三方面內容:一是政治經營理念的研究,著重學習松下幸之助的基本理念和國家觀念,日本的傳統文化精神以及包括哲學、宗教等在內的人文學科;二是「國是」研究,探討日本的政治經濟大計;三是領導力培養,包括身心修鍊,國際視野的培養等。爾後,塾生們將進行為期兩年的實踐訓練,包括赴海外留學和就國家大計進行政策提言等等。
設立背景
1、日本在二戰後以驚人的速度獲得經濟復興,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之一。但是,日本還存在很多問題:經濟層面,日本還面臨包括日元貶值、確保糧食和能源的長期供給等應從國際層面解決的各種難題;社會生活層面,在物質豐富的表象下,國民精神衰退日甚一日,如青少年犯罪增加、和諧人際關係和生存價值喪失、思想和倫理道德混亂等。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歸根結底,是缺少對國家未來的長期發展規劃。
2、有了正確而明確的國家長期發展規劃,才會出現強有力的政治,在此基礎之上,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才能正常運營,也才能實現國民的和平與幸福、國家的安定與發展。因此,為提高國家形象,實現國家百年安泰,最重要的是找到真正實現國家繁榮、國民幸福的基本理念。
3、確立了這種偉大的基本理念,沒有將其具體落實的強有力的領導者,該理念也形同虛設。當務之急就是發現和培育未來能夠承擔起國家領導重任的優秀人才。
4、從這樣的觀點出發,松下幸之助決定設立松下政經塾,召集熱愛國家、立志建設美好21世紀日本的有為青年,提供場所,在學習的同時,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和啟蒙活動。在政經塾中,優秀的青年們就何謂人、何謂自然規律、何謂日本傳統精神等進行考察和研究,不斷探求理想國家運行理念和未來藍圖,通過社會生活實踐,廣泛、綜合地學習政治、經濟和教育等各種社會活動的真諦,培養堅定的信念、高度的責任感、過硬的實踐能力和國際視野等。
5、塾生們通過研修,學習到必要的社會常識、社會規律和經營理念,未來作為政治家、企業經營者等各界領軍人物肩負起國家重任時,不僅能夠實現日本真正的繁榮、和平與幸福,對世界發展也能做出貢獻。
目的
為日本培育清廉政治家。
日本松下政經塾向來以培養日本國家領導人著稱,他們用何種方式培養未來的領導人,強調些什麼價值、觀念,值得中國各界參考。
松下政經塾的三年人才養成過程,幾乎在於所有人生重要、卻無形的價值建立。

松下政經塾內
1979年,松下幸之助獨排眾議,斥資3億美元成立松下政經塾,目的是為日本政界培育清廉政治家,為1億2000萬日本人樹立道德榜樣。 當時松下還一度被取笑「冬烘」(意即頭腦迂腐、不明事理的人),譏諷他高舉「品格第一」的古典口號,是打高空。
「表面上松下政經塾這個計劃很荒謬,一個和任何大學無關、又小又奇怪的組織,準備藉由教育一群未來公僕來改造下一個世紀的政治,」為松下立傳的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科特(John Kotter)曾指出。
1979年4月,松下政經塾宣布成立時,日本新聞界還曾大肆嘲笑說,「這是有錢人的消遣。」並冷嘲熱諷地說,「此私塾十年內必倒。」
然而1∕4世紀過去了,這個「又小又奇怪」的私塾,卻真的為日本培育出很多具特色的政界領袖。
至今為止,松下政經塾累計的畢業校友不過213人,卻已產生了3位部長、3位市長、30位國會議員、1位內閣總理大臣(首相)
而同一個時期,美國的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總共畢業了1萬7000人,卻只當選了17位國會議員。
特點
生於19世紀,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曾經富甲一方又千金散盡的松下幸之助,認為培養大格局的政治家,重點絕非知識的追求累積,而是參與、體悟。
教育理念
在於強調人生基本面的出發以及回歸。
松下政經塾定義的人生基本面,類似歐洲古典「文藝復興人」(Renaissan

松下政經塾討論會
ce Man),又類似孔子闡述的儒家士大夫,必須「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精通、五育並重的知識分子。
在這樣的定義下,松下政經塾招收22歲到35歲的日本籍的大學畢業男女,給予他們充分的經濟支持,研一每個月支領20萬日圓,研二、研三每個月支領25萬日圓的安家生活費,修滿兩年後,可以請領國外進修獎金150萬日圓。
政經塾重視的是通達的社會人,因此很重視實務、基層的操練,塾生常去參觀工廠,必修茶道、劍道等武士修養,還有畢業前必須跑完馬拉松,第一年沒通過,還要下一年補修體育,直到通過為止。
除了這些基本修養外,其餘時間的專業研究領域都是塾生自修自得。想找什麼專家,只要開口,松下就會想辦法找到,「最近來講課的是前首相中曾根康弘,」關淳說。
另外,政經塾對國際學界交流也相當重視。
「記得有一回和教務長岡田邦彥先生討論到我的個人研修主題,提到我對終身學習、社會教育很感興趣,塾頭(教務長)立刻建議到韓國走一趟,熱心地介紹我去參觀在韓國釜山一個很特別的成人教育機構,」台灣籍的塾生張佑如回憶。
核心
人道精神與終身學習
松下借著政經塾,提出松下版的理想國。

松下政經塾的教員用木劍擊打
松下的人道精神,與終身學習的態度,是他的兩個核心精神,也是他希望政經塾的未來政界精英能自我修鏈達成的境界。
松下不束縛畢業塾生參加任何黨派,只要求他們自我修鏈到一個的悟道層次,而這種抽象的人道精神,「最核心的價值觀,就是人類是宇宙間最偉大的存在者,」深入研究過松下幸之助人生哲學的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陳怡安指出。
27年前創校時,松下幸之助已經84歲了,當時他想創塾救日本,朋友說這是政界的事,企業何必多事?但是他看到國事如麻,政黨為求勝選,連議事規則都不遵守,連對政治毫無興趣的影歌星都被徵召參選,使他心情低落。
但是仔細推敲,這種只要擁有一定知名度就「當選有望」,任何人都能來治國的狀況,不就是現在的台灣?
松下堅持日本的政治未來,非要有高瞻遠矚的精英來領導不可。
松下帶頭髮動的對政界敲警鐘,對日本社會的確有醍醐灌頂的效果。松下過世後不到十年,前首相宇野宗佑僅僅與藝妓有染就被迫掛冠求去。
「民主政治原本就賦予整個社會的選民一種『不斷上升期望』(rising expectation),」在評論台灣過多選舉造成社會秩序紛亂時,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曾指出這個觀點。
因此,在「不斷上升期望」的民氣氛圍要求下,日本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操守廉潔的標竿設立,愈來愈要求高度透明、攤在陽光下,以期讓日本政客大幅收斂不良習氣。
使命
消除貧窮,去不平等

松下政經塾建塾的理念
松下政經塾以每年經常費用的預算3億日元、每年只收8~10位學生、全部私塾的塾生也不到30人;這樣小的規模,但是所代表的道德力量,還是能以小博大,每年為日本舉才。
每個塾生都是立志要競選,以政治做為自己人生的志業。 「今年還會有兩個研二修畢的,會休學去競選,因為如果今年不選,要等四年,」關淳指出,對於有志要服公職的塾生,松下都樂觀其成。
入學
既然是所學校,應公開對外招生,這所學校如何以入學考試發掘未來的人才?據說,入學考試需要例行筆試,還要再接受面試,並交小論文等,學生年齡則限定在廿二歲到卅五歲之間。
應試合格者,不需繳交學費,入學第一年每月還可領廿萬日圓(約台幣六萬)零用金,二、三年級則增加到廿五萬(台幣七萬六千) ,另外每年還有一百萬到一百五十萬(台幣卅萬到四十六萬)的活動資金補助費。
入學其實不難,但要熬完三年課程,要下非常大的工夫。塾生每天早上先要打掃庭園,然後跑步,還要學習書道、劍道,並要修習坐禪。
最嚴厲的一項考驗是「魔鬼營訓練」。塾生不管男女,必須在廿四小時內走完三浦半島整整一圈,全程約一百公里,這項訓練的目的是要挑戰人類體能與精神極限,能通過這項挑戰的塾生,未來在其工作領域上都能不畏困難無往不利。
成就
該校的成果有目共睹。放眼日本政界,出身松下政經塾的政治家高達六十人,其中包括小泉內閣的金融大臣伊藤達也、外務副大臣逢澤一郎等。去年十一月上旬,松下政經塾舉辦廿五周年慶,包括神奈川縣知事松澤成文、橫濱市長中田宏等地方政界名人都出席此一盛會,他們也都是該校畢業

松下政經塾領導人
生。
松下政經塾塾長關淳說,松下政經塾到目前為止已有兩百名畢業生,活躍於社會各階層。除政界的六十人,另有卅一人在公司擔任主管和員工,廿九人自己經營公司,廿一人剛步入政界,也有十五人在智庫等研究機構任職。
台灣的凱達格蘭學校或李登輝學校等組織,據說就是模仿松下政經塾而設立的。只不過,松下政經塾是為國舉才,跨越黨派,這是和台灣最不同的地方。
影響
松下塾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在1979年投入70億日元,建立了這個當時被人稱為「什麼也不像」的學校。它成功後,日本興起了辦「政治塾」的風氣。目前日本有影響力的此類學校大概20所左右。連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也辦起了自己的「鳩山塾」。
但是,絕大多數「政治塾」主要是給學員們接觸政治高層、擴展人脈的空間,相對比較鬆散自由。像松下塾這樣採用復古的,嚴厲的管理手段集中培養精英人才的「領袖學校」可謂獨一無二。
松下塾吸引了來自日本各地乃至海外的眾多人士,大家都想看看這所學校是如何培養「日本式精英」的。為此,松下塾也組織了各種訪問接待活動。其中有特色的是為訪問者提供「三日入學體驗」,松下塾在學校內為訪問者安排住宿,與在校學員同吃同住,並交流思想。學校還為他們安排講座和實踐活動,宣傳松下塾及松下幸之助的思想理念,讓他們感受這一「政經精英塾」的特別教育氛圍。「松下塾三日體驗」的費用要數萬日元,而且要提前申請。
發展
放眼未來,松下政經塾還要朝更好的目標推進。
過去,松下的主力目標是打擊政壇貪污。
但是,世界在變。松下政經塾下一個階段的使命,是在解除貧窮和不平等。
全球化造成兩極化世界,「M型社會來臨,中產階級消失,」日本管理名師大前研一指出。
但兩極化社會,是地球政治紛擾,動亂的根源。
評價
松下去世時,當時美國在任的總統老布希還致電,稱松下是「全球人民的啟發者」。
「就啟發人性的榜樣來說,他更是無與倫比,」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科特指出
說不定以後單由這個學校出來的莘莘學子單獨掌握國家命運的時代成為歷史。https://pic2.zhimg.com/780cf6631be1a1130d51c4559c0a36f1_b.png說不定以後單由這個學校出來的莘莘學子單獨掌握國家命運的時代成為歷史。
中國很可能由他們划出一個新時代https://pic4.zhimg.com/cb074464a930f5a5f1b5359abb0ead17_b.png

中國很可能由他們划出一個新時代

在這幫人的推動下


作大死。


對於很多企業家來說,馬雲是偶像級的存在,而由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也是很多企業家嚮往的地方。但與此同時,由於湖畔大學的神秘感,很多人都想知道:湖畔大學怎麼樣?湖畔大學靠譜嗎?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兩個問題來討論一下。

湖畔大學於2015年創立,是由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八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在杭州共同啟動。第一任校長由馬雲擔任。

  湖畔大學的辦學宗旨是遵循公益心態、商業手法的原則,專註於培養擁有新商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精神的新一代企業家,主張堅守底線、完善社會,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

湖畔大學的入學條件:學員入學湖畔大學條件是創業三年以上,能提供企業3年完稅證明,團隊超過30人。2015年1月26日,湖畔大學已從報名的150人中面試出第一批30名學員,其中包括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這批學員在2015農曆新年後開班。學員入學必須有3位推薦人,其中至少一位為湖畔大學指定推薦人。指定推薦人可以是湖畔大學的校董、保薦人或者校友。「保薦人制度」是湖畔大學的創新制度,旨在尋找和發現優秀創業者,以更好地奠定湖畔大學企業家精神傳承的基石。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蒙牛乳業集團創始人牛根生、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新浪CEO曹國偉、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等都是湖畔大學的保薦人。

湖畔大學

湖畔大學-馬雲

  湖畔大學怎麼樣?相信現在大家都對湖畔大學有所了解了。其實,除了湖畔大學,與之同級別的還有博商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商界領袖培育工程》高端研修項目。博商商界領袖項目旨在幫助企業家融通中西智慧洞察未來,提升思維境界引領變革,重建產業秩序獲取競爭優勢。行業領袖班是民營企業家自己的EMBA,斯坦福駐讀,「斯坦福+中歐+著名經濟學家」頂級師資配備,終身資源共享。(博商商界領袖班怎麼樣?http://www.bosum.com.cn/cylx2.html)

  博商學院,中國民企總裁自己的實戰商學院,2006年成立,11年來始終專註中國民企總裁系統+實戰的培訓機構。博商學院還擁有中國最火的企業家社群——博商同學會,目前博商同學會會員超過34987名,遍布全中國,同學會面年舉辦上百場活動,聘請各行業冠軍企業家演講,比如說:董明珠、王石登。目前博商已經在杭州、中山、佛山、廣州、東莞、重慶、長沙、蘇州、深圳全國9大重點城市設立分教中心,學員可以選擇最近的分教進行學習。


一個商業巨頭交洽的組織,若是同心同德,想想都覺得可怕。


資本家的又一個盈利工具。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馬雲鄉村教師節獎?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最新的「大中台,小前台」組織架構?
雕爺孟醒能否成為下一個馬雲?
怎麼才能約到馬雲呢?
湖畔大學成立馬雲任校長 史玉柱、馮侖等任校董,這件事大家怎麼看?

TAG:創業 | 馬雲人物 | 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