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是朝鮮侵略韓國,中國為什麼還要援助朝鮮?

聯合國只承認韓國為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朝方領袖金日成率軍南下突襲韓國嚴重破壞和平,韓國無奈之下請聯合國協助抵禦中朝聯軍的進攻。


1.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和大韓民國(ROK)是於1991年9月17日共同加入聯合國,這就意味著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時,兩國都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國,聯合國對兩國事務沒有管轄權,同理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當時也不是聯合國成員國,聯合國對其無管轄權;

2.兩國之間都認為自己是半島上唯一合法政府,屬於內戰,並不存在誰侵略誰的問題;

3.聯合國安理會1950年7月7日通過的84號決議授權組建「聯合國軍」,該決議通過時蘇聯代表缺席會議,違背了《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大國一致原則;

4.朝鮮戰爭爆發的1950年6月25日當晚,美國總統杜魯門授權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南地區美國海空軍攻擊朝鮮軍隊,沃克將軍率領第八集團軍參與阻擊,6月27日,杜魯門命令美第7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同日,安理會通過第83號決議,「須採取緊急軍事措施,以恢復國際和平與安全」,「建議聯合國會員國給予大韓民國以擊退武裝攻擊及恢復該區內國際和平與安全所需之援助」,6月28日,美軍作戰飛機進入朝鮮半島投入戰鬥。6月29日,杜魯門授權部隊對北緯38度以北地區進行海空打擊。7月1日上午11時,由駐日本九州的美軍第24步兵師第21步兵團第1營的兩個連組成的史密斯特遣隊經空運抵達釜山附近的機場。這是戰時首支美軍地面部隊進入朝鮮半島。7月5日晨,史密斯特遣隊在漢城以南約50英里的水原附近阻擊朝軍主力第4步兵師南下的坦克部隊。這是美軍地面部隊的首次作戰——在中國,這種行為我們一般叫做:先上車後補票,先生孩子再領證。

5.84號決議「建議聯合國會員國對大韓民國提供擊退此攻擊,使該地區回歸安全與和平的過程中必要的支援」並且要求「要求美國向安理會提供有關聯合司令部軍事行動的報告」,然而聯合國表示:由安理會第84號決議授權成立的國際部隊並不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這支部隊並不是在秘書長的權力之下,而是在美國的統一指揮下。關於其在戰鬥時期中行動的報告並未提交給聯合國的任何機構。

6.1975年,聯大通過第3390號決議,要求解散「聯合國軍司令部」。1975年,美國通知安理會說,如果就維持停戰協定的安排達成協議,它準備於1976年1月1日終止聯合國軍司令部。然而最終美國沒有服從聯大決議,導致聯合國軍司令部存在至今,而與平時所見到的聯合國維和部隊相比,其最高領導人為駐韓美軍將領而非聯合國秘書長,因此目前存在的「聯合國軍司令部」所使用的聯合國旗幟、符號屬於非法冒用。

總而言之一句話,論違法行動,美帝比世界各國高出不知道哪裡去了,你們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結果把美帝批判一番。


內戰有個鬼的侵略啊,對雙方來講都是統一戰爭好吧。


為了「布局」

重要的並非朝鮮和韓國誰對誰錯,而是不能讓美國人在鴨綠江對面晃來晃去。

台灣也是同理。成天喊什麼「統一」,嘴上說的都是民族大義,血濃於水,神聖領土不可分割,但實質上還是為了「布局」:第一島鏈就此徹底報銷,說白了是沖著美國和日本去的。至於這個過程中到底是中國對還是台灣對,台灣老百姓在此過程中是受益了,還是炮灰了...嗨~


1. 我們本來不打算參加的啊,跟美帝說了不要越過三八線別人不聽啊..還不停「誤炸」東北,這不是藥丸嗎!再不參加指不定就變成侵略新生共和國的戰爭了。

2. 別把韓國說的那麼可憐,李承晚和金大胖一個極右一個極左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就算金大胖不侵略韓國李承晚腦袋抽筋也會侵略朝鮮的,當時的歷史背景決定了朝鮮半島不可能擁有和平,只是誰先打破這個和平而已。

3. 如果韓國統一朝鮮半島那冷戰的東亞前線不就被推到鴨綠江了嗎,蘇聯的各種海軍基地和駐軍不是就名正言順了嗎,斯大林做夢都能笑醒,還是藥丸啊,不行!

4. 另外題主的問題里有一個隱藏的邏輯就是「侵略戰爭道義上是不對的,中國為什麼要幫助理虧的一方呢?」套用長者的話,這還是圖樣圖森破啊。首先「侵略」這個詞是站在韓國的立場上講的,站在朝鮮的立場上那可是「統一」啊,是不是瞬間就政治正確了。另外,國際政治只有利益沒有道義,典型例子請看美帝是如何培養出了基地組織白眼狼,丘吉爾都能和斯大林結盟,我們幫助社會主義兄弟太正常了。

5. 補充其他大神們的回答

朝鮮戰爭中,美國是否打算侵略中國? - 歷史

朝鮮戰爭期間,美國空軍為何要轟炸中國城市丹東? - 歷史

答主自己體會一下吧www

---------------------------------------------------------------------------------------------------------------

補充一下蘇聯咯ww

6. 感覺其他答主對蘇聯比我更了解=。= 其實對於蘇聯來說朝鮮半島是誰的沒什麼大的所謂,反正前面還有中國頂著,對峙也對峙不到蘇聯的國境線上,頂多就是緩衝區小一點而已。所以約瑟夫對於朝鮮戰爭沒那麼有興趣,他的興趣在西方,東歐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都剛剛建立,例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是49年建立的,捷共48年才掌握大權,波蘭人民共和國更是52年才成立,約瑟夫相比朝鮮更加擔憂這一群小弟。所以我個人覺得蘇聯的作用沒那麼重要。歡迎指正因為我也不是太了解=。=


聯合國是誰家開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完全無法認同本題其他答主回答時甚至連蘇聯都沒提到的行為。


瞬間爆炸 仁川登陸誰幹的來著?人家可是內戰 說好的不干涉他國內政呢 差評


不出兵的話美國就能直接在朝鮮部署兵力,東北老工業基地永遠建不起來,還談什麼國防現代化農業現代化


感謝排名第一的觀點。但是我很不理解,題主問中國為何出兵,而一個我個人感覺答非所問的答案竟然排名第一。。。

長文慎入

首先說一下一個常見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毛決定參加朝鮮戰爭,是為了保衛東北,因為東北聚集了當時為數眾多的重工業。如果朝鮮丟失,哪怕守住鴨綠江,也需要大量國防力量防守東北,到時會消耗大量軍事力量,而且當時提出的口號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但是細一分析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原因在於毛在決定出兵時說過「打得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多數委員也反對出兵,主要理由就是我們軍事實力不行。那就在邏輯上有一點講不通了,我們是為了保衛東北,但是我們還打不過美國,本來我們不出兵有可能美國會在鴨綠江停下來,現在可好,我們主動出去打人家一下,這不是等於授人以柄,給人借口打進來嗎?(此觀點也來自沈教授,感謝他!沒找到文字資料。。只好自己打出來了。。。)所以毛為什麼決定出兵朝鮮,在作出這個決定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波三折,因此我們應在這個決定過程中找到毛出兵的動機。而其實。。這個過程以及分析。。都夠寫一本書了。。。所以只好上長文,嫌長的同學可以直接看黑體字,其實我更推薦大家直接看視頻,沈志華老師的講座很風趣幽默哦~另,本來有更合適的視頻。。可惜找不到了。。是最近審查的又嚴了嘛?

視頻封面第1126期.沈志華:俄國解密檔案與朝鮮戰爭的起源視頻

視頻封面北京師範大學」冷戰在亞洲:中蘇同盟與朝鮮戰爭「——風雲論壇之沈志華專場視頻以下觀點及文章來自沈志華教授(感謝這位傳奇的教授,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百度一下,沈老師的關於朝鮮戰爭的書也出版了,同時沈教授的關於蘇聯的視頻也很贊,我也附在後面。。我是勤勞的搬運工哦!)

首先,老規矩,先上結論

毛澤東為什麼堅持出兵朝鮮

毛澤東為什麼堅持出兵朝鮮?對此,史學界有各種各樣的解釋。這可分兩個階段來闡述。9月15日,美軍成功登陸仁川以前,毛澤東堅持出兵完全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原因在於,在那個時間出兵較為容易,只要佔領了半島兩側的海岸線,美軍就失去了向內地進發的灘頭堡,加上蘇聯空軍的力量,就會把美國人趕下大海,戰鬥徹底結束。問題是在9月15日,美軍登陸仁川以後,特別是在10月份,美軍越過三八線、天時地利均對中國不利且遭到眾人的反對情況下,毛澤東還要堅持出兵,原因又是什麼?可以這樣看:毛澤東牽掛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前途命運,而且在他的心中裝著亞洲革命事業,乃至於世界革命的利益。他認為對此責無旁貸,應當承擔起這個重任。既然同蘇聯有了分工,由毛澤東負責亞洲革命,那麼亞洲出現了情況一定要由毛本人承擔責任,而且必須以切實的行動解決問題。另外一個方面,則是來自於對中國根本利益的考量。毛澤東極為注重與蘇聯的關係。1950年1月14日,中蘇能夠簽約是毛澤東頂著巨大壓力同斯大林鬥智斗勇的結果,如果此時毛澤東不出兵,斯大林肯定對毛澤東有看法,中蘇關係很有可能破裂。在斯大林看來,中國如果不出兵,毛澤東就不是一個共產黨員,就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如同蔣介石、鐵托一樣是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毛澤東自視為世界革命的領袖,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最不想戴上這頂帽子。因此,毛澤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打敗也得打。在他看來,發動這場戰爭不是為了爭勝敗、斗輸贏,而是要向斯大林證明,中國人是敢打的,是有大局意識的,是照顧世界革命利益的。

  就當時的情況看,中共離開蘇聯的支持,沒有中蘇同盟條約的保證,管理一個偌大的國家,確實存在不少的困難。以中共幹部結構為例,筆者查閱的大量資料表明,中共當時嚴重缺乏有管理城市經驗的幹部。上海戰役圍而不打,長達數月之久,究其原因,在毛澤東給斯大林的電報中給出了答案。毛澤東說,打上海很容易,可那是我們沒見過的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打下來怎麼管?此後的談判也都是圍繞幹部問題、請求援助的問題展開。如,1949年1月,解放軍馬上佔領西安、南京幾個大城市,軍隊進了城從沒見過這麼寬的馬路、高高的樓房,比照山溝間、窯洞里有很大的反差,國民黨留下來的知識分子信不過,依靠西方也不行,只有依靠蘇聯這一條路。陳雲就曾同蘇聯大使講過,弄金融,金融不懂;弄交通,交通不懂;下水道也不懂。什麼都不行。因此,通過簽訂中蘇同盟條約,建立穩固的中蘇關係,對於鞏固中共政權是一個核心的問題,也是毛澤東始終予以關注的大問題。

  違背斯大林的意願,中蘇關係就會走向解體,中蘇同盟條約就會變成一紙空文,這是毛澤東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中國出兵朝鮮,也就不難理解了。

事件過程:

 一、 金日成積極策劃戰爭

  1945年10月10日,金日成率66名在蘇聯哈巴羅夫斯克受訓的朝鮮軍官乘坐蘇聯「普加喬夫」號貨輪在元山港上岸,不久後被蘇聯軍政府選中,作為北朝鮮領導人。蘇聯人之所以要用金日成替換此前扶植的民族主義領袖曹晚植,其實與莫斯科對朝鮮半島政策的變化有關。

  戰後初期,蘇聯與美國在遠東地區既有矛盾,又需合作,既要劃分勢力範圍,又要避免直接衝突,朝鮮半島上三八線的確定就反映這一狀況。戰後蘇聯在朝鮮的目標最初是試圖通過託管或其它方式,與美國合作在朝鮮建立一個與蘇聯保持友好關係的統一的朝鮮政府。與美國矛盾日漸加劇後,蘇聯的目標則轉為加強朝鮮北方的政治、經濟力量,並在此基礎上促進朝鮮民族的統一,從而保證通過全朝鮮普選建立的統一政府實行對蘇友好的政策。在朝鮮南北雙方先後實行選舉,並建立各自的政府後,蘇聯又提出美蘇同時從朝鮮半島撤軍,而且首先實行了單方面撤軍,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表示蘇聯在遠東地區的和平願望,敦促美國撤軍。莫斯科一方面滿足於通過共產黨對北朝鮮的控制,一方面相信金日成有能力對抗南方,因此可以實現其在朝鮮半島遏制美國而不發生直接衝突的設想。

  然而,自從三八線劃定以後,南北朝鮮就一直處於緊張的對立狀態。金日成始終認為只有通過革命戰爭的手段才能解放全朝鮮並實現統一,而李承晚也主張加強軍備,積極北進。特別是朝鮮南北雙方分別成立了各自的政權機構和蘇聯佔領軍撤出朝鮮半島以後,朝鮮半島的形勢更趨惡化,三八線附近的摩擦和交火事件不斷發生。從1949年年初,蘇聯駐朝鮮使館不斷向莫斯科發出有關南朝鮮可能發動進攻的告急電報。金日成完全明白,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得到莫斯科的首肯和幫助,於是提出了與蘇聯建立秘密同盟的要求。在遭到莫斯科婉言拒絕之後,金日成便提出直接面見斯大林,以摸清蘇聯的意圖和態度。但此時斯大林的戰略重點還在歐洲,他一方面通過組建共產黨情報局和整治南斯拉夫共產黨,構造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陣營,意在穩定與西方抗衡的陣腳。另一方面,面對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強硬立場,斯大林在解決柏林危機的過程中採取了忍讓和退縮的立場,對雙方整體實力的認識迫使蘇聯放棄與美國公開衝突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斯大林自然不會同意在朝鮮半島引發一場可能導致美國干預的戰爭。在3 月初與金日成的會談中,斯大林只是輕鬆地詢問了南北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情況,以及三八線附近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的結果,並對金日成充滿信心的答覆表示滿意。至於金日成所要求的軍事援助,莫斯科只是同意幫助裝備在三八線駐防的兩個朝鮮警備旅,並決定讓蘇聯海軍分隊繼續留駐清津港協助朝鮮進行防禦。到1949年夏季,南北雙方的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特別是在美國撤軍前後,南朝鮮李承晚政權不斷發出戰爭叫囂,並一再對北方進行軍事挑釁和邊界侵犯。據蘇聯大使什特科夫和金日成的通報,「進攻北方的作戰計劃已經制訂」,並將在 7 月發動進攻。但斯大林除了應金日成的不斷要求,同意向平壤增加武器裝備的援助,以保證北朝鮮不受侵犯外,並沒有採取進一步的行動。莫斯科甚至批准了什特科夫提出的在美國撤軍後,撤除蘇聯在清津港的海軍基地及在平壤等地的軍用機場的建議,以免這些設施被朝鮮人民軍利用,從而使蘇聯在國際局勢中處於被動地位。蘇聯此時的主張是在北朝鮮建立祖國統一民主陣線,通過在全朝鮮進行普選實現和平統一。

金日成不甘心自己的宏偉計劃受阻於莫斯科,於是轉過來試探毛澤東的態度。1949年5 月,金日成派人民軍政治部主任金一秘密訪問北平,與中共領導人商談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編成中朝鮮師轉屬人民軍的問題,並表露了準備採取軍事行動的意向。毛澤東一向主張「槍杆子裡面出政權」,自然會支持金日成的想法。不過,在中國的革命戰爭尚未結束,國家尚未統一的情況下,中共很難贊成北朝鮮的計劃。毛澤東答應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中共軍隊中的兩個朝鮮師轉給北朝鮮,如果朝鮮半島發生戰爭,中共「將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特別是上述師的給養和武器」。但是,毛澤東「勸告朝鮮同志」,即使在美國撤軍而日本人也沒有回來的情況下,也「不要向南朝鮮發動進攻,而是等待更有利的形勢」。

  儘管如此,金日成還不死心。面對來自南方的威脅,金日成主張變被動為主動,他躊躇滿志地認為這是通過軍事手段實現朝鮮統一的有利時機。為此,在積極調動軍隊進行防禦部署的同時,金日成於7 月初下令三八線地區的各部隊進入戰鬥準備狀態,並「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朝鮮師調回朝鮮:瀋陽師配置在新義州,長春師配置在羅南」。做好準備之後,9 月3 日金日成的私人秘書文日向蘇聯使館通報,南朝鮮最近企圖奪取瓮津半島三八線以北的部分地區,並炮擊海州市的水泥廠。因此,金日成請求准許對南方採取軍事行動,奪取瓮津半島及其以東到開城附近的部分南朝鮮地區,以縮短防線。如果國際局勢允許,還準備繼續向南方挺進。金日成相信,他們能夠在兩周,至多兩個月內,佔領南朝鮮。蘇聯駐朝鮮使館代辦頓金應維辛斯基的要求對情況進行了核實後,於9 月14日向莫斯科報告了南北朝鮮軍事力量的詳細情況、金日成的考慮以及他本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報告說,「金日成認為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不強」,北方軍隊「在技術裝備(坦克、火炮、飛機)、紀律、官兵訓練素質,以及士氣等方面,均優越於南方軍隊」。如果進攻順利,「可以繼續向南方挺進」。金日成和外務相朴憲永還認為,當朝鮮發生內戰時,美國不會直接出兵干預。但頓金本人認為,金日成計劃的局部性戰爭必然導致朝鮮爆發內戰,而北方軍隊還未強大到足以在速決戰中取勝,同時,「不論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持久內戰對北方都是不利的」。不過,什特科夫大使卻贊同金日成的計劃。他認為,「南朝鮮政府的政治地位是不牢固的」,朝鮮半島的形勢對北方有利。儘管不排除「美國人將干預這場衝突並給南朝鮮提供積極幫助」的可能性,而人民軍的數量及其擁有的物質力量現在還不能保證完全粉碎南方軍隊和佔領南朝鮮,但他仍然認為,「發展朝鮮南部的游擊運動並給予各種各樣的支持和領導是可能的和適宜的」,在有利的形勢下,可以借口「南朝鮮人在三八線上的挑釁」,「佔領瓮津半島和開城地區」。經過慎重的研究和討論,莫斯科還是否決了金日成的計劃。9 月24日,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做出決議,責成什特科夫嚴格按照決議的文本向金日成和朴憲永聲明:「由於目前北朝鮮的武裝力量與南朝鮮相比沒有占必不可少的優勢,因此不能不承認,現在進攻南方是完全沒有準備好的,所以從軍事角度看是不允許的。」由於南方的游擊運動和群眾鬥爭沒有積極開展起來,建立解放區和組織人民起義的工作進行得很少,「從政治方面看,你們建議的對南方的進攻也是沒有做好準備的」。此外,進攻瓮津半島和佔領開城地區的局部戰役就意味著「朝鮮南北戰爭的開始」,而戰爭的持久性「可能給美國人對朝鮮事務進行各種干涉提供借口」。所以,「目前爭取朝鮮統一的任務要求集中最大力量:第一,開展游擊運動,建立解放區,在朝鮮準備全民起義,以便推翻反動政權和成功地解決整個朝鮮統一的任務;第二,進一步全力加強人民軍」。顯然,斯大林認為在朝鮮發動戰爭的條件尚未成熟。斯大林的決定令金日成感到沮喪,但他雖然勉強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見,卻還是繼續積極備戰。10月14日,三八線附近又發生了激烈戰鬥。北朝鮮第三警備旅攻擊侵入三八線以北1.5 公里法音山高地的南朝鮮軍隊,並佔領了這兩個高地。由於蘇聯大使和軍事顧問事前參與討論並默許了這一軍事行動,而事後又未向斯大林報告,莫斯科對此極為惱怒,葛羅米柯嚴厲地指責什特科夫沒有「嚴格地、堅定地」執行「禁止未經中央允許而向北朝鮮政府建議對南朝鮮採取積極行動」的指示以及「中央關於防止三八線形勢複雜化的指示」,並對他提出警告。

 看來,金日成想要採取軍事行動,必須等待莫斯科開放綠燈。

二 、斯大林參與策劃戰爭

  然而,僅僅兩個月以後,斯大林便給金日成發放了走向戰爭的通行證。

  1950年1 月19日莫斯科收到什特科夫發來的報告,在一次小範圍的宴會後,金日成借著酒意激動地對蘇聯使館人員說,在中國完成其解放事業後,現在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放祖國南方的人民。「朝鮮南方的人民信任我,並指望我們的武裝力量。游擊隊不能解決問題。南方人民知道我們有一支優秀的部隊。最近我夜不能寐,考慮著如何解決統一全國的問題。如果解放朝鮮南方人民和統一祖國的事情拖延下來,那麼我就會失去朝鮮人民的信任。」金日成希望「同斯大林會面,討論南方的形勢和向李承晚軍隊發動進攻的問題」。如果不能同斯大林會面,那麼他想去見毛澤東。金日成還指責蘇聯不允許他進攻瓮津半島,否則人民軍在三天之內就能成功,「如果發動一場全面進攻,幾天之內就可以進入漢城」。與蘇聯使館人員採取的迴避態度不同,這一次斯大林卻出人意料地改變了主意。經過一番考慮,1 月30日斯大林親自回電說

我理解金日成同志的不滿,但他應當明白,他想對南朝鮮採取如此重大的舉措,是需要有充分準備的。這件事必須組織得不冒太大風險。如果他想同我談此事,那麼,我隨時準備接見他並同他會談。請把此事轉告金日成並且告訴他,在這件事上我準備幫助他。在迄今看到的檔案文獻中,這是斯大林第一次同意在戰爭問題上幫助金日成。對此,金日成十分滿意,並立即表示隨時準備著斯大林的接見。那麼,究竟發生了甚麼事情,使得斯大林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改變了對朝鮮問題的看法?

  研究者注意到,此間發生了一件蘇聯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毛澤東訪蘇和中蘇同盟新條約的簽訂,而這次中蘇最高領導人之間談判的結果是迫使斯大林同意重新簽訂中蘇條約,從而使蘇聯被迫放棄其在遠東以中國東北為基礎的政治和經濟權益,即中國立即收回大連港,並在2-3 年內收回中長鐵路和旅順港。把蒙古從中國的版圖中獨立出去,在俄羅斯南部形成廣闊的安全地帶;恢復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保證蘇聯擁有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這是斯大林確定的蘇聯戰後在遠東的兩個戰略目標,而控制中國長春鐵路和旅順、大連港,正是蘇聯實現其遠東戰略的基本途徑。除了既成事實的蒙古問題,莫斯科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1945年中蘇條約所保證的蘇聯在滿洲的權益眼看就要被毛澤東提出的新條約斷送掉,斯大林必須採取補救措施。而處於朝鮮半島中部和南部的元山、仁川、釜山和濟州島的幾個港口,早在1945年就是蘇聯外交部注意的目標了。於是,為了保證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把整個朝鮮半島納入莫斯科的勢力範圍就勢在必然了。恰在此時,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和國務卿艾奇遜(Dean Acheson)發表的關於南朝鮮不在美國防禦範圍的演說,又為斯大林實現對朝鮮政策的改變創造了條件。

  毛澤東還沒有離開莫斯科,斯大林便集中精力去解決朝鮮問題了。為了加強北朝鮮的軍事力量以及人民軍的組織和指揮能力,莫斯科同意金日成再組建三個步兵師,並把蘇聯政府將於1951年提供的貸款用於1950年,以便為新組建的部隊購買蘇聯裝備。斯大林還任命瓦西里耶夫中將為朝鮮人民軍軍事總顧問,替代自蘇聯從朝鮮撤軍後兼任這一職務的蘇聯大使什特科夫。此後,蘇聯便開始大規模向朝鮮提供武器裝備。3 月9 日,朝鮮照會蘇聯,「為了給人民軍補充裝備、彈藥和技術器材並加強人民軍,請蘇聯政府於1950年按照以前提交蘇聯政府的申請單向朝鮮提供1.2-1.3 億盧布的軍事技術裝備」,朝鮮則相應地保證向蘇聯提供價值1.33億盧布的黃金、白銀和鉬精礦。隨後,金日成提供了所需武器裝備的詳細清單。莫斯科立即答覆,同意朝鮮提前使用1951年的貸款購置武器裝備。斯大林還親自致電告訴金日成,對於「朝鮮人民軍所需裝備、彈藥和技術器材」,蘇聯政府決定「完全滿足您的這一請求」。在進行物質準備的同時,3 月20日,金日成要求於4 月初秘密訪問莫斯科,並提出將與斯大林討論「國家南北統一的途徑和方法」及「經濟發展遠景」等問題。在一份「金日成提請斯大林同志幫助解決的問題」的清單中,明確寫道:「關於統一國家(南方和北方)的途徑和方法,擬採用武裝方式統一。」此外,還提到與毛澤東會晤和同中國簽訂條約的問題。得到同意後,金日成和朴憲永於3 月30日起程前往莫斯科。

  關於斯大林與金日成秘密會談的具體內容,目前在俄國檔案中尚未發現任何文字紀錄,研究者引用的都是當事人的回憶。據說,金日成在會談中報告,朝鮮北方和南方都正在為統一做準備,但形勢對北方更有利。朴憲永則以熱烈的言語描述了反李承晚政權的抵抗運動形勢,他說:「人數達20萬的南朝鮮共產黨支部已經準備好在北方發出第一個信號時起義,南方人民一直在等待著土地改革和其它在北方已經實行的民主改革。」朝鮮領導人所不放心的只是不知道在統一問題上採取戰爭形式,朝鮮人民會怎樣反應。對此,斯大林講了拉伯雷(Fran?ois Rabelais)《巨人傳》(Gargantua et Pantagruel )中羊群的故事。他說,人民和羊群一樣,他們跟著頭羊,而不論頭羊走到哪裡。莫斯科擔心的問題是一旦爆發戰爭,美國會否出兵干涉。據金日成的譯員文日回憶,金日成立即向斯大林保證,美國不會參與這場戰爭,理由是,這是一次果斷的突襲,因為將會有20萬南朝鮮共產黨員進行起義,加上南方游擊隊對朝鮮人民軍的支持,進攻將在三天之內取得勝利。這樣,即使美國有心干預,也沒有時間進行軍事準備和部署。此外,1966年蘇聯外交部曾向勃列日涅夫等領導人提交了一份《關於朝鮮戰爭的背景報告》,其中提到金日成在這次會談時向斯大林提出了發動戰爭的戰略部署,即朝鮮政府準備分三步實現他們的目標:(1 )在三八線附近集結部隊;(2 )向南朝鮮發出和平統一的呼籲;(3 )在南朝鮮拒絕和平統一的建議後開始軍事行動。該報告確認,斯大林「對朝鮮人所擬方案的最終認可,是在1950年3 月至4 月金日成訪問莫斯科期間」。

總之,完全可以斷定,斯大林是在1950年1 月至4 月間決定支持並幫助金日成發動統一朝鮮半島的戰爭的。顯然,與美國在朝鮮半島採取防禦和退守政策的同時,蘇聯直接參与了戰爭的策劃和準備。

三 、毛澤東接受既成事實

不過,在斯大林和金日成發動戰爭的日程表上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處理,即在朝鮮半島採取軍事行動必須徵得毛澤東的同意。因為就在幾個月前劉少奇秘密訪蘇期間,斯大林建議,在國際革命運動中,中蘇兩家都應多承擔些義務,而且應該有某種分工,希望中國今後多擔負些對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屬國家的民族民主革命運動方面的幫助。斯大林還說,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後,革命中心由西方轉移到了東方,而現在又轉移到了中國和東亞。因此,中共「應當履行對東亞各國革命所承擔的責任」。斯大林不能出爾反爾。

  然而,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全國工作重心已經轉向經濟建設,部隊正準備大規模複員,至於軍事戰略目標,只剩發動解放台灣的戰役了。當時,中共在東南沿海集中了16個軍的兵力,而在比鄰朝鮮的整個東北地區,只有幾個擔任地方警備任務的公安師和一個集體轉業、開荒種地的第42軍。因此,毛澤東此時無論如何不願意看到在中國北方鄰國發生一場可能導致美國干涉亞洲事務的戰爭。

  對此,斯大林心裡是十分清楚的。早在1949年6-8 月中共中央代表團訪蘇期間,毛澤東就特意讓劉少奇將中共解放台灣的計劃轉告斯大林,並要求蘇聯提供援助。得知斯大林拒絕了中共的請求後,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在莫斯科第一次與斯大林會談時,再次婉轉地提出了同樣問題。而且就在毛澤東訪蘇前夕,斯大林還與毛澤東交換了對朝鮮政策的意見,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都認為北朝鮮此時不宜採取進攻性的軍事行動。毛澤東在去電中說,朝鮮同志想通過武力解決南朝鮮問題,中國領導人曾勸阻他們不要這樣做。斯大林回電說,完全同意中國同志的意見,不應在朝鮮開始一場戰爭,不能用軍事手段統一朝鮮。正因為如此,儘管斯大林已經考慮了要在朝鮮半島發動戰爭的問題,但他對正在莫斯科作客的毛澤東卻隻字未提。出於同樣的理由,斯大林在與金日成討論並決定了將採取軍事行動以後,明知此事必須徵得毛澤東的同意,卻不便親自出面,所以只能勸金日成去見毛澤東。

  其實,朝鮮所處的政治地位使金日成比斯大林更懂得在東亞地區採取如此重大的舉措,一定要得到毛澤東的支持。於是,在斯大林對自己的意向已經表示贊同的情況下,金日成指示朝鮮駐華大使李周淵拜訪毛澤東,提出訪華的要求。3 月底,毛澤東在會見李周淵時,表示同意金日成訪華。估計到金日成可能要談進攻南朝鮮的問題,毛澤東在談話時指出,「如果已經有了統一朝鮮的具體計劃,那麼會晤必須秘密進行」。毛澤東還談到,「如果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朝鮮不可避免也要參戰」,因此必須做好軍事準備。當李周淵把會談的情況報告到平壤時,金日成已經起程赴莫斯科了,於是,朝鮮內閣副首相金策委託蘇聯使館將這一消息轉告金日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李周淵的報告中,並沒有提及會談時毛澤東曾表示同意在朝鮮發動進攻的計劃。但金日成在5 月12日會見什特科夫時卻通知他,毛澤東會見李周淵時說:「用和平方式是不能統一朝鮮的,統一朝鮮必須要用武力才行。」金日成的說法不可信,他這樣做顯然是為了打消斯大林的顧慮,以取得莫斯科在發動戰爭問題上的絕對支持。實際上,金日成對莫斯科謊稱中共支持他採取軍事行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例如前面提到的關於1949年5 月金一與中共領導人會談的情況,聯共(布)駐北平代表柯瓦廖夫報告說,中共支持對南朝鮮的進攻實行反擊,但勸告朝鮮不要主動進攻。而金日成向莫斯科的通報中卻有意含糊其辭,說中共表示將在未來的戰爭中援助朝鮮。不管金日成有何考慮,毛澤東畢竟到此時還不知道平壤和莫斯科已經就發動戰爭這樣的大事達成了默契。所以,儘管金日成認為他不需要中國的幫助,「因為他的一切要求在莫斯科已經得到滿足」,但還是要遵照斯大林的指示去見毛澤東,「通報以武力統一國家的意圖和在莫斯科會談此問題的結果」。

  5 月13日晚,金日成一行秘密到達北京,併當即與中共領導人進行了會談。目前尚未發現有關這次會談具體內容的檔案文獻,但根據羅申向莫斯科的報告看,第一次會談並不順利,會談在開始進行的當天晚上便中斷了。羅申在電報中說:13日晚23時30分,周恩來到蘇聯大使館,要求立即向菲利波夫(斯大林)報告「毛澤東委託轉告」的事項。「朝鮮同志通知了菲利波夫同志的如下指示:現在的形勢與過去不同了,北朝鮮可以開始行動了;但這個問題必須與中國同志和毛澤東本人討論。」「毛澤東同志想要得到菲利波夫同志本人對這一問題的說明。」電報最後說:「中國同志請求速速回電。」顯然,鑒於金日成所說情況事關重大,且斯大林不久前還明確表示反對在朝鮮採取軍事行動,中國領導人心有疑惑,故必須要求莫斯科給以證實。直到這時,斯大林才第一次向中國領導人表明,蘇聯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5 月14日維辛斯基轉來斯大林給毛澤東的電報:

在與朝鮮同志的會談中,菲利波夫同志和他的朋友們提出,鑒於國際形勢已經改變,他們同意朝鮮人關於實現統一的建議。同時補充一點,這個問題最終必須由中國和朝鮮同志共同解決,如果中國同志不同意,則應重新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會談詳情可由朝鮮同志向您講述。

  看似平和的話語,卻透著莫斯科的強硬態度。作為東亞地區革命事業的「負責人」,毛澤東自然應支持朝鮮的革命行動。面對斯大林的壓力,毛澤東表示同意在解放台灣之前先解決朝鮮的統一問題。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毛澤東在訪蘇期間曾批准中國軍隊中的朝鮮師帶裝備回國,此事難道不是說明中蘇領導人共同策划了戰爭的準備嗎?關於戰前中國軍隊赴朝問題,過去因缺乏資料,不甚明白。現在情況清楚了:就毛澤東的動機而言,朝鮮師回國與朝鮮戰爭沒有關係。在日本佔領朝鮮期間,有很多朝鮮人進入中國東北境內,參加了中共的抗日軍隊。內戰時期,中共東北部隊中又增加了許多滿洲朝鮮族戰士。抗日戰爭結束後,便陸續有朝鮮戰士回國,較為集中的是由武亭率領的包括一千名朝鮮籍士兵的一個團。1949年5 月金一到北平時,向毛澤東轉交了一封朝鮮勞動黨中央的信,請求必要時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編成中的朝鮮師轉屬朝鮮政府。毛澤東指出,在解放軍的三個朝鮮師中,有兩個駐紮在瀋陽和長春,另一個正在南下作戰。中共隨時準備把駐紮在東北的兩個師連同全部裝備,移交給朝鮮政府。另一個師只有等戰爭結束後才能從南方回來。金一走後,毛澤東便指示在東北的高崗,準備安排駐紮在瀋陽和長春的兩個朝鮮師於1949年7 、8 月回國。這兩個師,即李德山任師長的164 師(實員10, 821 人)和方虎山任師長的166 師(實員10,320 人),當時均屬東北軍區建制,於1949年7 月進入朝鮮。毛澤東所說的另一個朝鮮師回國的問題是六個月後提出的。1950年1 月初,林彪給正在莫斯科訪問的毛澤東打電報稱,這 16,000 余名朝鮮人組成的部隊在進軍華南後,情緒出現波動,有些人要求回國。因戰爭即將結束,故希望把他們合併為一個師或4-5 個團送回國。中國方面隨即與朝鮮聯繫,通知金日成,「由於作戰行動結束,中國人民軍隊中現有的朝鮮族部隊正在逐漸閑下來,如朝鮮政府願意,可以轉交」。金日成提出把中國軍隊中現有的朝鮮人按朝鮮師的編製,在中國組成一個步兵師,下設兩個團,其餘官兵用於補充摩托車團和機械化旅,並派人民軍作戰部長金光俠到中國洽談此事。1 月11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同時致電林彪和朝鮮方面,同意朝鮮師回國,部隊由朝鮮來人就地改編,4 月間更換夏裝回國。1 月28日林彪得到通知,金日成已派人來武漢接收朝鮮部隊。

從時間上看,在中國處理朝鮮師回國的問題時,毛澤東是反對金日成向南方發動進攻的,斯大林也沒有同意金日成的軍事計劃。因此,中國軍隊中的朝鮮士兵回國,決不能說明中國領導人當時就參與了戰爭的策劃。1949年同意朝鮮師回國,是因為毛澤東擔心北朝鮮受到南方的攻擊,從而出於國際主義立場對朝鮮革命政權表示同情和支持。 1950年批准朝鮮師回國,一方面是因為朝鮮戰士有回國的意願,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領導人已經在考慮軍隊複員和減少軍費開支的問題了。因此,懷廷(Allen S. Whiting)很早以前就得出的結論是有說服力的:這些幫助中國革命的朝鮮士兵回國是很自然的事。不過,當最後一支朝鮮師於4 月18日到達元山時,金日成和斯大林在莫斯科已經下決心要進行一場戰爭了。因此,從客觀上講,三個經過戰爭鍛煉的朝鮮師回國,對於金日成成功地發動突襲,的確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四 、朝、蘇聯合發動進攻

  至此,通向朝鮮戰爭的道路對於金日成來說已經暢通無阻,需要的只是確認和實施具體的作戰計划了。

  根據人民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長俞成哲的回憶,5 月上旬蘇聯大量調換了在朝鮮人民軍中的蘇聯軍事顧問,用作戰參謀替換了那些以個人名義在朝鮮負責軍事訓練的軍人,並為朝鮮軍隊制訂了「先發制人的進攻作戰計劃」。到 5 月底,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部和蘇聯軍事顧問團聯合向莫斯科報告,朝鮮人民軍向三八線集結的行動已經準備就緒。在金日成的堅持下,軍事行動開始的時間確定在1950年6 月25日。接著莫斯科又接到報告說,按照進攻計劃,朝鮮人民軍每天可推進15-20 公里,預計主要的軍事行動在22-27 天之內完成。

  6 月25日,北朝鮮軍隊依照計劃大舉越過三八線,向南朝鮮發動了進攻。現在披露的6 月26日什特科夫給斯大林私人軍事代表扎哈羅夫大將的報告,詳細說明了戰爭開始前後的真實情況:

  人民軍在三八線地區的集中開始於6 月12日,結束於6 月23日,完全按照總參謀部的計划進行。各部隊的調動組織嚴密,未發生意外。敵軍的偵察大約已發現各部隊的調動,但各部隊的計劃及行動開始時間均得到嚴格保密。

  各師作戰計劃制訂及地形偵察過程均有蘇聯顧問參加。

  戰役全部準備措施已於6 月24日完成。6 月24日已向各師師長發出(戰爭開始日代號)和(發起進攻日代號)的命令。各部隊均宣讀了民族保衛省的政治命令,其中指出南朝鮮軍隊侵犯三八線,挑起軍事進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發布了關於朝鮮人民軍轉入反攻的命令。

  朝鮮人民軍官兵以高漲的熱情聽取了關於反攻的命令。各部隊於6 月24日24時進入出發位置。軍事行動於當地時間(25日)4 時40分開始。進攻前的炮火準備進行了20-40 分鐘,其中包括定位瞄準和10分鐘炮轟。隨後,步兵開始行動,迅速展開進攻。在開始的3 小時後,個別部隊與軍團已向前推進了3-5 公里。人民軍部隊的攻擊完全出乎敵軍的意料。敵軍僅在瓮津、開城與漢城諸方向進行了頑強抵抗。而較有組織的抵抗則在第一天12個小時以後才開始。戰鬥第一天攻克的城市有:瓮津(瓮津方向)、開城、松隅里(地圖1 :1000000 ,1943年總參謀部印製)。在春川方向,人民軍部隊推進了12公里。在東部海岸推進了8 公里。就在第一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海軍即有兩支登陸部隊在日本海沿岸登陸:第一支登陸部隊在江陵地區,包括兩個營的海軍登陸部隊和約1 ,000 名游擊隊員;第二支登陸部隊在蔚珍地區,包括600 名游擊隊員。登陸部隊於6 月25日5 時登陸,整個過程進展順利。游擊隊登陸部隊攻佔了蔚珍市及其周圍的若干鄉鎮。在登陸部隊登陸過程中,人民軍軍艦與南朝鮮軍隊的艦艇曾發生戰鬥。戰鬥結果有一南方掃雷艦被擊沉,另有一掃雷艦被擊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海軍沒有傷亡。6 月26日,人民軍部隊繼續進攻,在戰鬥中不斷向南朝鮮領土縱深推進。在6 月26日一天的時間內(從右至左)徹底掃蕩了瓮津半島、開城地區;第6 師的部隊強渡海灣並攻佔了金浦機場方向的居民點。在漢城方向,第1 、4 師攻佔了汶山、東豆川等城市,第2 師攻佔了道府春川市。在日本海沿岸一帶,部隊的推進仍在繼續。注文津港已被攻克。與在洪川方向移動的第12步兵師、越過松隅里在議政府方向進攻的第3 步兵師及機械化旅整整一天沒有聯繫。

  以上情況充分表明,蘇聯參與了進攻南朝鮮軍事行動的所有策劃、準備和實施過程,只是為了避免引起美國的干預和遭到世界輿論的指責,斯大林採取了較為隱蔽的措施。戰爭爆發前五天,什特科夫報告說,金日成要求蘇聯提供進攻和登陸需用艦隻以及作為駕駛艦隻的十名蘇聯顧問。斯大林立即答覆,拒絕這些要求,以免為美國進行干涉提供借口。在進攻開始時,斯大林還下令召回在朝鮮人民軍前線部隊中的所有蘇聯顧問。當時赫魯曉夫詢問其中的原委,斯大林回答說:「我們不想留下證據被人家指控我們參與了這件事。」

然而,毛澤東對戰爭的準備過程和具體計劃卻毫不知情。或許是考慮到中國正在加緊準備進攻台灣,或許是估計到美國不會幹涉從而不需要也不希望中國介入,總之,斯大林和金日成對中國封鎖了消息和情報。據一位前北朝鮮高級軍需官回憶,在戰爭爆發前,所有蘇聯援助的武器都是從海路,而不是通過中國鐵路運抵朝鮮的,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中國獲知朝鮮的準備工作。以至朝鮮戰爭爆發的最初消息,毛澤東竟是從外國報紙上得知的。戰爭爆發後第三天,金日成才派一名校官到北京通報情況。毛澤東對此十分不滿,事後對師哲說:「他們是我們的近鄰,戰爭爆發也不和我們商量,現在才來打招呼。」

 金日成在信心十足、躊躇滿志的時候,顯然不希望中國插手朝鮮事務,而斯大林在考慮改變對朝鮮半島的政策時,對於這位新的盟友有兩點顧忌:既擔心毛澤東在事前反對莫斯科的決定,又擔心局勢發生困難時毛澤東會置身事外,不聽從莫斯科的指揮。所以,斯大林一方面要中國同意發動戰爭,一方面又對中國封鎖消息。經過這樣周密的安排,不但可以保證蘇聯的戰略決策被順利接受,又可以保證蘇聯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顯然,如果戰爭進展順利,即使失去東北,其結果還是可以保證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如果出現危機和困難,則有中國這個盟友來承擔責任,其結果同樣可以實現蘇聯的既定目標。

五、 結論

  結論一:金日成在1949年就提出通過軍事手段推進革命,完成統一大業。然而,此時斯大林在朝鮮半島的目標是維持三八線現狀,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的衝突,因此莫斯科嚴厲禁止金日成發動戰爭。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尚未取得最後勝利的時候,也表示無法援助北朝鮮的軍事行動。

  結論二:1950年初毛澤東訪蘇,迫使斯大林簽訂了新的中蘇條約,其結果是蘇聯將要失去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為了保持蘇聯在遠東的戰略目標,斯大林必須實現對整個朝鮮半島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國東北喪失的戰略地位。於是,莫斯科決定積極支持北朝鮮發動突擊戰,迅速統一朝鮮半島。

  結論三:由於新中國剛剛成立,並且正在準備解放台灣的戰役,毛澤東仍然不希望朝鮮在此時發生一場可能給中國安全造成威脅的戰爭。但是,作為亞洲革命的負責人,毛澤東又無法拒絕金日成的要求,特別是在斯大林已經表態之後,中國只能接受既成事實。

  結論四:在毛澤東表示原則上同意金日成採取軍事手段之後,朝鮮和蘇聯對戰爭的秘密準備已經接近尾聲,但卻沒有向北京透露其軍事計劃和行動的任何細節。1950年6 月25日凌晨,在蘇聯大規模的軍事援助下,金日成發動了後世所稱的朝鮮戰爭。

毛澤東為什麼堅持出兵朝鮮

毛澤東為什麼堅持出兵朝鮮?對此,史學界有各種各樣的解釋。這可分兩個階段來闡述。9月15日,美軍成功登陸仁川以前,毛澤東堅持出兵完全是出於軍事上的考慮。原因在於,在那個時間出兵較為容易,只要佔領了半島兩側的海岸線,美軍就失去了向內地進發的灘頭堡,加上蘇聯空軍的力量,就會把美國人趕下大海,戰鬥徹底結束。問題是在9月15日,美軍登陸仁川以後,特別是在10月份,美軍越過三八線、天時地利均對中國不利且遭到眾人的反對情況下,毛澤東還要堅持出兵,原因又是什麼?可以這樣看:毛澤東牽掛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前途命運,而且在他的心中裝著亞洲革命事業,乃至於世界革命的利益。他認為對此責無旁貸,應當承擔起這個重任。既然同蘇聯有了分工,由毛澤東負責亞洲革命,那麼亞洲出現了情況一定要由毛本人承擔責任,而且必須以切實的行動解決問題。另外一個方面,則是來自於對中國根本利益的考量。毛澤東極為注重與蘇聯的關係。1950年1月14日,中蘇能夠簽約是毛澤東頂著巨大壓力同斯大林鬥智斗勇的結果,如果此時毛澤東不出兵,斯大林肯定對毛澤東有看法,中蘇關係很有可能破裂。在斯大林看來,中國如果不出兵,毛澤東就不是一個共產黨員,就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如同蔣介石、鐵托一樣是純粹的民族主義者。毛澤東自視為世界革命的領袖,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最不想戴上這頂帽子。因此,毛澤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打敗也得打。在他看來,發動這場戰爭不是為了爭勝敗、斗輸贏,而是要向斯大林證明,中國人是敢打的,是有大局意識的,是照顧世界革命利益的。

  就當時的情況看,中共離開蘇聯的支持,沒有中蘇同盟條約的保證,管理一個偌大的國家,確實存在不少的困難。以中共幹部結構為例,筆者查閱的大量資料表明,中共當時嚴重缺乏有管理城市經驗的幹部。上海戰役圍而不打,長達數月之久,究其原因,在毛澤東給斯大林的電報中給出了答案。毛澤東說,打上海很容易,可那是我們沒見過的幾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打下來怎麼管?此後的談判也都是圍繞幹部問題、請求援助的問題展開。如,1949年1月,解放軍馬上佔領西安、南京幾個大城市,軍隊進了城從沒見過這麼寬的馬路、高高的樓房,比照山溝間、窯洞里有很大的反差,國民黨留下來的知識分子信不過,依靠西方也不行,只有依靠蘇聯這一條路。陳雲就曾同蘇聯大使講過,弄金融,金融不懂;弄交通,交通不懂;下水道也不懂。什麼都不行。因此,通過簽訂中蘇同盟條約,建立穩固的中蘇關係,對於鞏固中共政權是一個核心的問題,也是毛澤東始終予以關注的大問題。

  違背斯大林的意願,中蘇關係就會走向解體,中蘇同盟條約就會變成一紙空文,這是毛澤東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中國出兵朝鮮,也就不難理解了。

來源: 《二十一世紀》2000年2月號以及同舟共進2010年第9期

視頻封面沈志華:蘇共執政七十四年留下的歷史啟示視頻


首先不是侵略,內戰而已。

為啥援助?為了世界和平唄。

當年是保家衛國(不是開玩笑),現在嘛,就是對中國而言插個管維持植物人生命特徵比掏喪葬費成本更低。其實都是為了世界和平。


朝鮮戰爭是怎麼發起的

1945年以前,南、北朝鮮是一個國家,被日本佔領。1945年美、蘇打垮日本侵略軍,日本投降以後,美、蘇兩國平分戰果,把一個完整的朝鮮,從地球緯度38線分成兩半。38線以南,是溫帶、平原多、大城市多、日本佔領朝鮮36年工業都在南朝鮮,比較富,由美國管轄,李成晚當總統。38線以北,寒帶、山多平原少、工業少、比較窮,由蘇聯管轄,北朝鮮金日成當國家主席後,不同意一個民族分成兩個,一半窮一半富。所以金日成向蘇聯買了大批的飛機、大炮、坦克,把軍隊裝備起來。他認為統一朝鮮美國不會參入。於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命令軍隊,突然向南朝鮮發起進攻,到9月中旬,佔領了南朝鮮的95%的土地,把美國駐在南朝鮮的一個營都趕跑了,只剩下大丘、釜山地區。

朝鮮內戰發起10天後,美國認為霸佔世界,尋找殖民地發財的機會來到。中國國民黨在台灣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美國佔領北朝鮮他特別高興,認為推翻共產黨光復大陸的機會來到了。於50年7月7日,美國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非法通過決議,打著聯合國的旗幟干涉朝鮮內政。同時又派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協助國民黨蔣介石做好南北夾擊中國大陸的準備。最高指揮官是美國杜魯門,參加國有:美國、泰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土耳其、盧森堡、比利時、希臘、南非、荷蘭、哥倫比亞、埃塞比亞、英國、菲律賓、南非、等。16國。9月15日,由朝鮮38線西側的銀川登陸,用一部分軍隊掐斷北朝鮮在南朝軍隊的後路。另一部分軍隊,直奔中國丹東方向。揚言:要在聖誕節之前佔領全朝鮮。並說,中國的邊界不是鴨綠江,而是山海關。『聯軍』非常猖狂,向中國丹東開過來了


朝鮮和韓國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吧?朝鮮明明要統一了,美國為啥要逆推過去?美國首先破壞了朝鮮的統一大業,志願軍為什麼不能幫助朝鮮維護世界和平?

我覺得朝鮮和韓國不算侵略,只能算民族統一戰爭。


1、朝鮮戰爭是朝鮮內戰,不存在侵略一方,雙方都希望統一朝鮮半島。與聯合國和美國只承認韓國的合法性一樣,二戰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中蘇也只承認朝鮮一個合法政權。

2、中國介入朝鮮戰爭的理由比聯合國軍充分的多。「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美軍都推到鴨綠江邊了,炸彈都扔到東北了,不打能行么,保家衛國啊~

3、朝鮮戰爭是一場自鐵幕演說後形成的兩大陣營所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無論中國朝鮮,還是聯合國軍都是兩大陣營的棋子。作為衝突最前沿的棋子,這場戰爭中國想不介入也不太可能。


什麼叫"聯合國只承認韓國為朝鮮半島的唯一合法政府"?請問你穿越了?


1、聯合國是以美國為主導力量的國家聯合體。

2、美國及中國,在當時是敵對的立場。

3、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4、韓國是親美的。

5、韓國戰勝則一親美政權直接與我國邊界接壤。

6、「中韓」邊界必然會有美軍軍事基地。

7、我國領土直接暴露在美軍火力打擊之下。

8、朝鮮人民和韓國人民死活管中國什麼事。

9、中國的利益才是作出決策的唯一考量。


全世界自古以來所有大國都希望自己國家周邊有一個緩衝帶,也就是戰略緩衝區。中國就是典型例子,當其他大國與本國發生戰爭時不會直接波及自己的國家,而是由緩衝帶的這一些小國家來承受這些傷害,所以,大國周邊的小國的存在很有必要,以前朝鮮,越南等作為中國的附屬國便是為了這一作用。如倭寇想要侵略中國,除了遠洋航海到我國東南沿海的地方,就是入侵朝鮮,再進入我國境內,這樣我們就會有一個反應時間用來做戰備。

再典型的去年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就是因為如果不出兵,烏克蘭親歐派成功加入歐盟,歐盟的勢力就會直接與俄羅斯相鄰,可以在烏克蘭境內部署各種戰略導彈與兵力,一旦開戰,說打就打,直接就往你國土打,而且那直接是東歐平原啊,無險可守,你說普京急不急。

同樣的,當年朝鮮入侵韓國,可由於二戰遺留問題,韓國當年是美國的控制區,韓國是蘇聯控制區,美國不可能讓自己在亞洲這麼一個乾兒子被揍啊,揍沒了他到時候在亞洲就少了一顆戰略棋子了。所以美國要幫韓國打,往北打,毛主席能答應嘛!你想想要韓國真把朝鮮吞併了,美國軍力和解放軍就隔著一條鴨綠江,多操心啊!那中國東北真就沒個安寧日子過了,那個敏感的年代,戰爭一觸即發,想越過鴨綠江打你危及到中國的百姓就幾個小時的事兒了。毛主席放話,只要你美國敢越過北緯38度線,中國必出兵。結果丫真越了,這能忍?出兵揍丫的。

終於中國用血的代價換來了美國的退兵以及對中國的尊敬。

再後幾年又爆發了越南戰爭,中國說,你要再越過17度線,中國必出兵,這次,美國沒敢越。

手機碼字,略不詳細,以後有機會繼續補充。


共產黨侵略了國民黨,國民黨退居台灣。

媽的,蔣介石就是個騙子,說的反攻大陸,這麼多年了都不來,害的老子等了這麼久。

玩笑


指出排名第一的答案的一處錯誤。(手機發的見諒)

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為聯合國自身及其會員國規定了應遵循的七項原則。

為求實現第一條所述各宗旨起見,本組織及其會員國應遵行下列原則:

一、本組織系基於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

二、各會員國應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憲章所擔負之義務,以保證全體會員國由加入本組織而發生之權益。

三、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俾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

四、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五、各會員國對於聯合國依本憲章規定而採取之行動,應儘力予以協助,聯合國對於任何國家正在採取防止或執行行動時,各會員國對該國不得給予協助。

六、本組織在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必要範圍內,應保證非聯合國會員國遵行上述原則。

七、本憲章不得認為授權聯合國干涉在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且並不要求會員國將該項事件依本憲章提請解決;但此項原則不妨礙第七章內執行辦法之適用。

關鍵是第六條為「應確保使非會員國在也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必要範圍內,遵行上述原則」換言之,非會員國在涉及國際安全的事物上同樣須接受聯合國管轄。


日經


推薦閱讀:

歐美國家共產黨也是合法組織嗎?
在美國讀牙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美國的學區房裡,8分、9分、10分的差距有多大?不同城市間的同分值學區是否有可比性?
如何評價希拉里說「美國經濟復甦不是因為特朗普,而是受益奧巴馬」?
UIUC和UW華盛頓大學學CS選哪個?

TAG:歷史 | 美國 | 韓國 | 朝鮮 | 聯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