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生除了讀書外靠什麼謀生?

古代書生除了讀書以外, 日常的生活收入來源從哪裡來呢? 如果考上了,政府一定會分配工作嗎?那沒有被分配工作的人即使是考上了degree, 那他們又如何生存呢?


早期而言,讀書人在讀書之餘是從事生產(如種地)的,但到了明清時期,正經的讀書人越來越不屑勞動,因此「不事生產」的比例也越來越高。很多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是難以指望他們像普通農夫一樣稼穡勞作,作為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書生別有謀生法門。

首先是在鄉村作塾師。

塾師的工作很簡單,也很穩定,學生人數雖然不多,但可以一教就是七八、十來年。在教書的過程中,書生本人還可以繼續自己的學業,不必像從事其它活動一樣忙得無暇讀書。

村塾的缺點是生活比較單調,像童謠里說的:

「漆黑茅柴屋半間,豬窩牛圈浴鍋連,牧童八九縱橫坐,天地玄黃喊一年。」

其次是塾師這個職業工資不高,以晚清為例,每個學生一年不過小制錢五百文,十個學生才五吊——基本上一吊錢換不到一兩銀子,而按《紅樓夢》的說法,莊戶人家一年也差不多要二十兩銀子。像蒲松齡那樣作塾師每年收入二十兩的,大約也屬於塾師中的中高收入。

因此,從塾師這個工作會派生出來的一系列的副業:比如婚喪司儀,比如參與訴訟,比如勸解糾紛,比如替人寫信記賬等。副業也可有一定的收入。

塾師是比較正統的職業,也很體面。除此以外,還有比較不體面的,比如去給人當幕僚,或是去大戶人家當食客——比如《紅樓夢》里那些陪著公子哥兒吟詩作對,起鬨唱頌的清客們,雖然主人一高興,或許打賞豐厚,但在社會上是比較不受人待見的。曹雪芹本人就似乎作過食客,朋友勸他說:「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扣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

至於考上之後政府會不會安排工作,這取決於朝代和考上的級別。如果考中了狀元榜眼探花,那大約是仕途光明。如果是像洪秀全般連舉人也考不上,基本上就是登庸無望了。一般來說,明清封建社會的授官對象以進士為主,也即是說,至少要在會試中揚名過關。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題目…一樓主要回答了明清時期的部分情況,我做一下關於宋以前情況的補充。主要是漢以後,宋以前的情況。我揣摩題主的補充,先秦和秦代應該不在提問範圍內

首先,在宋朝以前,絕大部分書生是地主或者官僚家庭出身,也就是說,不是富二代,你不太可能讀書。因為當時的讀書成本極高,一般人家裡不太可能有五經啥的…當然,史書里會記載不少窮人發奮的例子,但是正因為稀有,才有記錄價值不是?而且古代平民無人庇護,想要安心讀書也不容易,徭役和兵役會煩死你…而士族是不納稅,不服役的,他們才能安心讀書。所以宋以前的平民子弟如果讀書有成,一般是中間遇到了貴人…願意幫助他…這種史書里記載很多了(中華少年奇才這本神書里就有)…我就不一一舉例了。所以綜上所述…家裡有錢,或有人資助。

那有錢人家的子弟讀書是不是就完全不產出只消費呢?不是的。如果他們能考上郡學,國家就會給錢…當然這點小錢除了徹底貧寒的人家,一般人看不上。還有一個大的來源…就是他們會被徵辟。這就聯繫到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了。唐以前,郡縣長官可以自己找當地有名的讀書人或者大族子弟當自己的輔佐人員(一般就叫佐僚),由朝廷給錢或者地方財政負責發工資。這些人可以是官,也可以是吏…不需要考試,長官看上你就可以。唐以後地方官的任免權都收歸中央,但是官員還是不免要有僚佐…如節度使一類的大官還有幕府…所以讀書人考不上進士是可以投奔各種大小官員甚至蕃鎮的。

另外,教書也是一個來源,但是宋以前學問重家法,也就是家族內部教學比較多…除了在郡學太學讀書,以及追隨天下聞名的大儒,向與自己無血緣關係的人學習的,是比較少的。

當然,宋以前的讀書人靠算命,給商人打工,寫墓志銘之類的活著的也有。只不過宋以前是比較注重身份的時代,能讀書的多為士族,士族淪落至此的,是比較少的。

宋以後就和明清差不多了…有人已答…我就不多說了…


即便是一無所有的秀才、舉人,最後沒有考中進士。也有好活

秀才有十幾畝的免稅田,有2丁的免徭役;舉人有百畝免稅田,數十丁免徭役名額

會有不堪稅賦壓榨的農民搶著來寄田投附/」投身為奴」,然後給秀才、舉人老爺低於朝廷稅賦水平的田租,不再給朝廷交田稅服徭役。據此秀才可活得勉強溫飽水平,舉人則可以活得相當體面了。

未中秀才的讀書人怎麼活,樓上答主答得挺多,不再多言


居然沒人說《儒林外史》。說一下我記得的技能、職業吧(除開種地)。

賣畫

私塾教書

地主

做官(辭官做地主)

幫閑

做小買賣

看風水

看相

寫、編書

刻章、代寫信

看試卷(科舉試卷)

行騙

替考,做槍手

包攬詞訟,干預司法

做師爺、參謀

出家

替人收租、債

造反

等等


我來將這一問題稍加擴展,來談談古代知識階層的出路問題。古代讀書人,即知識階層,亦稱為」士「。西周之前,士都是武士。春秋戰國時代,士分化為文士和武士。文士即讀書人,他們可以給諸侯國的卿大夫做門客,比如李斯在正式從政前曾給秦相呂不韋做過一段時間的門客。戰國四君子門客上千,其中就有不少讀書人。當然了,還可以邊耕田邊讀書,即所謂"耕讀世家",如《白鹿原》中的白、鹿兩家。第三,他們可以成為職業文人,並以此謀生。比如,北宋詞人柳永以填詞為生,元代關漢卿以創作雜劇為生,明代唐伯虎以創作扇面畫為生(現在他的扇面畫市場價高達7000萬人民幣),晚明馮夢龍以整理和出版短篇小說和是市井文學為生,清代鄭板橋卸任後以畫竹為生等等。第四,參加科舉考試多次未中的秀才還可能會以入私塾充當塾師謀生。這種例子所在多有。第五,棄讀經商。明清兩代,這種例子很多。王陽明曾說:儒、商異道而同工。

說句題外話,題主如果有興趣,可以讀讀余英時的《士與中國文化》。此書可以讓你對古代知識階層有一個全面而清晰的認識。


古代的讀書人大部分都是家裡有一定土地的小地主、中農,這樣才有可能有財力去供養一個不事生產的書生。所以,讀書人往往是一個大家族的產物,而非單獨的個人。一般來說,他們讀書的時候就不必為生計而發愁。

大多數讀書人讀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參加科舉,科舉也是古代封建社會上層為中下層民眾留下的不多的、可以進入中上層的途徑之一。當然,畢竟科舉錄取的比例是相當低的,少部分幸運兒通過科舉中了秀才、舉人和進士後,將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乃至帶領整個家庭或者整個家族提升社會地位。

一般而言,成為進士後,將成為國家預備官員,成為體制內的一員,有著相對優厚的待遇和福利,不是特別擔心生計;成為舉人後,也有可能成為中下級官員,進入體制,享受一定的待遇;成為秀才後,即便不能成為官員,也享有政府提供的優惠政策或者補貼,也有可能在政府或某個官員幕僚中謀得一席之地,實在不行還可能在政府中當個文員這種抄抄寫寫的工作;如果連功名也沒有,要是家裡還能支撐下去,還可以繼續讀書,享受政府提供的一些微博的補貼,如果支撐不下去,自己也覺得不是讀書的料,那就趁早轉行去社會上謀生。

嚴格意義上將,一旦轉行,就不能算讀書人了,他的社會地位和社會上三教九流差不多。如果家裡條件尚可,則有可能繼承家業,一心一意經營家業,做個小地主;如果家裡比較貧寒,可以選擇當塾師,也能糊口;再不行就去經商、或者當個賬房先生什麼的。畢竟古代社會,識字率是很低的,大多數人幾乎都是文盲,會認字、會寫寫畫畫在社會上還是比較好謀生的。

清朝末年,國家廢黜了科舉制,廣大讀書人沒了科舉這條路,也紛紛自謀生路,也有很多人混的不錯,舉幾個例子吧:

吳佩孚:

同治十三年(1874年)4月22日,吳佩孚生於山東省蓬萊縣。光緒五年(1879年)入私塾讀書。次年被父親送到私塾就讀,置身喧鬧中仍靜心背誦功課,格外受先生器重。光緒九年(1883年)開篇做文章。光緒十二年(1886年)念完四書五經。光緒十六年(1890年)父親因病去世,吳佩孚與母相依為命,家境漸寒,乃到蓬萊水師營當學兵。 光緒十七年(1891年)春到登州府從宿儒李丕森學習。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佩孚高中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秋,由於掀反鴉片台指責男女同台演戲,吳佩孚被革去秀才功名,避禍外逃,冬天到北京,以寫春聯、卜卦為生。光緒二十三年(1898年)春,吳佩孚得堂兄吳亮孚資助投天津武衛左軍聶士誠部,在管帶沈某處任戈什哈,受知於文案郭緒棟。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2月,吳佩孚考入開平武備學堂步兵班。9月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將開平武備學堂遷到保定,成立「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吳佩孚放棄進學堂繼續學習的機會,投天津陸軍警察隊任正目,旋升額外初等官。

光緒三十年(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參加日中聯合偵探隊,因工作頗有成效,升上尉。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投奔清軍第三鎮統制曹錕,以其才智和靈活,逐漸得到曹錕的賞識和重用,並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董必武:

1886年生,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1903年考取秀才。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學堂,1910年畢業,獲清朝學部授予的拔貢學銜。後在黃州任教員。1911年參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4年考入日本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在日本加入孫中山創建的中華革命黨。1918年參加護法運動。

1919年在上海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一大,從此走上革命道路。

夏丏尊:

夏丏尊自幼從塾師讀經書,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考中秀才。同年五月「庚子拳變」後,清廷宣言變法,廢科舉,辦學校。夏丏尊只好把八股文一類的範文擱起,換些東萊博譯(宋朝名臣呂祖謙作,是數百年來,科舉時代投考狀元的聖經),讀通鑒論,古文觀止之類的東西來讀,在把當時唯一的算術書《筆算數學》買來自修而已。

1901年他順應潮流,與他的朋友同到上海去,由他在上海做事的大哥送他進中西書院(即東吳大學的前身)去求學,逐漸走上了近代教育家之路。

可見,這些讀書人,即便不再參加科舉了,也是人中的精英,從政、從軍、從學、從商都能作出一定的成績來。


《明清士人的世俗生活:以話本小說資料為中心》,前段時間剛看過。這本書第二部分專門討論的就是科舉考生怎麼養家糊口。上面圖片提到的是簡述內容,後面還有詳細論述。

最主要的是教書。教書有三種,一種是開館,相當於自己開培訓班當老闆;一種是打工,去別的館裡教書;還有就是到大戶人家當私人教師。多數讀書人做的是後兩種,其中很多要背井離鄉。還有一部分做幕僚,這部分沒有細看,過幾天再來補充一下。

除了如何治生,這本書也講了科舉考試如何運作。比如考試要買服裝、買試卷,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可以白考。考到一定級別,國家雖不給官職,也給補貼,比如「廩膳生員」。對於部分幸運的考生,這也算是部分生活來源了。

廩膳生員,科舉制度中生員名目之一。明府、州、縣學生員最初每月都給廩膳,補助生活。名額有定數,明初府學四十人,州學三十人,縣學二十人,每人月給廩米六斗。清沿其制,經歲、科兩試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廩名義。名額因州、縣大小而異,每年發廩餼銀四兩。廩生須為應考的童生具結保證無身家不清及冒名頂替等弊。

古代讀書人不僅有治生壓力,婚姻生活也很艱難。窮困潦倒找對象不容易,找到了還要遠離家鄉到外地教書,倍受相思之苦。有的耐不住寂寞,與東家丫鬟日久生情,有的則走上極端,染上斷袖之癖,當然這也可能只是小說演繹,應該是極少數的情況。

周用齋(汝礪),吳之崑山人,文名藉甚,舉南畿解元,久未第,館於湖州南潯董宗伯家,賦性朴茂,幼無二色,在塾稍久,輒告歸。主人知其不堪寂寞,又不敢強留,微及龍陽、子都(龍陽君,魏安釐王的男幸)之說,即恚怒變色,謂此禽獸盜丐所為,蓋生平未解男色也。

主人素念其憨,乃令童子善淫者,乘醉納其莖,夢中不覺,歡洽驚醒,其童愈嬲之不休,益暢適稱快,密問童子,知出主人意,乃大呼曰:「龍山真聖人!」數十聲不絕,明日其事傳布,遠近怪笑。龍山為主人別號,自是遂溺於男寵,不問妍媸老幼,必求通體。其後舉丁丑進士,竟以好外,贏憊而歿。《萬曆野獲編》


孔乙己,抄書。


一學醫,二學易


寫春聯


說幾點。

一:大家一般認為古代文盲率高,這是個誤會。宋以後私塾的普及,加上費用低廉,即便貧窮人家的男孩子也有能力讀書,雖然這種教育的程度比較淺,只限於認識一些字,不一定具備讀寫能力。近代以後新教育興起,受教育費用高昂,文盲率才激增;

二:科舉時代的錄取率非常低,以明清為例,每年平均錄取的進士人數僅有百人(兩代五百多年的歷史中,進士人數一共只有五萬多人),所以一旦中進士,說躍進龍門毫不誇張,不存在分配不了的問題。在明清,能考中舉人(舉人的錄取率也非常低,想想范進中舉後都高興瘋了),在地方上已經算是頭面人物了,地方官和社會紳士對之都非常尊敬。即便考秀才都非常不容易,其在基層社會的地位是很高的。

三:有人說,既然讀書這麼容易這麼好,為什麼大家不都去讀書科舉呢?前面已經說了,科舉錄取率很低,而且傳統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並不像現在學校傳授專業技能,一旦不能獵取功名,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半耕半讀才成為常態。還有一點是受教育費用不高,但連續參加科舉的費用卻很高(主要是參加考試的路費和食宿的費用),所以傳統社會最常見的做法是,當男童年幼時先送入私塾讀書,隨著年齡增長,不適合讀書讀書不好的孩子開始向農工商分流,學習生存技能,最後留下一些聰明伶俐特別擅長讀書的孩子,闔家闔族供讀供應參加科舉。


種田,打獵,經商,當兵,鐵匠木匠。士農工商。


一般讀得起書的都不用操心謀生。


造反


種地,教書,武師,保鏢,護院,僕人,太監,入贅,小倌,


家裡沒錢讀什麼書


靠老婆。


門客,幕僚,師爺


想想現代的書生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古代游牧民族不養豬?
如果當初抗戰時中國戰區的最高指揮者不是蔣而是毛,歷史將如何發展?
外國說中國人什麼都吃,那歷史上的饑荒,外國人吃什麼?是否也有觀音土?
如何理解「多子多福」這個觀念?
如果將羅馬直領地區、代理人地區和附屬國分層設色來繪製共和後期、帝國前期的羅馬疆域地圖,會是怎樣的面貌?

TAG: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