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第一次走進哇塞大的校園,走了10分鐘不到,只拐了一個彎,我發現我已經從另一個門出去了。從那之後我心中哇塞大就變成了哇塞小爆耶(わせしょぼい)。


「你好,我是早大的XXX!」

「噢噢,好厲害噢!」

「哪裡哪裡(自豪狀),你在哪裡上學的?」

「我的學校跟你差遠啦…我是XXX私立大學的醫學生…」

「…………哎喲我操」


2016更新: 世上本無やりさー,やりさー都是世間廣大屌絲的臆想,只是因為這些團體成員來自超一流大學,相繼被學校勒令解散後,腦頂那光環顯得格外神秘莫測罷了。

------------原答案------------

出門在外永遠有人誇你すごい、賢い、素晴らしい、頭いい、優秀、エリート,警察查證件交學生證永遠沒事

但作為一名著名飲みサー的成員,我只想說:

夜夜笙歌,宿宿不睡

常常逃課,天天把妹

節節不聽,回回喝醉

年年掛科,周周派對

當然這只是我們這群趴狗的生活

--------更新--------

默默爆料

新社團,大一大二大三想來新歡的可以聯繫我喲!5.25 19:00

歌舞伎町

我偷拍的大家不要吭聲


雖然說早大一度被說是徒有虛名,但其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差,但,也真的沒有那麼美就是了。

教學樓很贊。曾經很裝逼地覺得還是歷史感好啊,東大京大多有歷史厚重感,這些個大樓都是什麼啊,有錢怎麼樣?有錢不搞科研就蓋樓了?!後來……我還是跪在了Wi-Fi+空調+舒服的椅子+扶梯+印表機+電腦室……的腳下……厚重感是什麼?可以提升用戶體驗嗎?

在本校區一片富麗堂皇高大上的樓中,有一棟樓很破,很舊,和在它旁邊的11號館和14號館形成鮮明對比,據我現在的指導教授說,他還是早大學生的時候那樓就在了……什麼都不說了,全是淚,教育學部生強烈要求重建16號館。

設施都不錯,不滿的是圖書館還有自習教室都10點關門……周末自習教室根本不開,圖書館下午五點半就關……

至於其他校區遠在琦玉的本庄校區還有所澤校區沒有去過,就不妄言了。跟本校區在同一地區的理工校區和戶山校區樓也都很不錯。就是……這兩個校區路痴進去容易迷路,真的,我很認真。

說起本庄校區和本校區(日語簡稱本キャン),就得說每年如歌如泣揮灑青春熱血的100ハイ(從琦玉的本庄校區出發徒步行走100km,走到新宿的本校區),一般是周六11點(大概是吧)出發,晚上(半夜)在中途的所澤校區的體育館可以短暫地睡一會(真的只能睡一會哦,微笑),周日下午到達終點,(。這個活動特別熱鬧(?)(其實是苦逼?),本來我今年想湊熱鬧參加一下,綜合各種條件考慮了一下還是覺得生命誠可貴,作壁上觀為好。同學去了,回來之後腿上纏滿緩解肌肉拉傷的膠布,電車上被讓座,瘸了整整一周……(可見有多苦逼)

徒步100km的活動每年5月中下旬舉行,不是官方活動,而是早大一個歷史悠久的社團搞的活動,這個社團叫「早稻田精神昂揚會」(汗,什麼鬼)。據說現在100ハイ已經是跟早稻田學園祭、早慶戰並列成為早大三大名物。

早大很多這樣的東西,讓你一眼看過去覺得這是什麼鬼,但慢慢就會愛上(霧),覺得這就是早大,只有這樣才是早大。

選修課設置很豐富。這學期本來想選門馬術(是真的能騎馬),但要去所澤校區,往返交通時間長,那天還有別的課,外加上那門課每年都是大熱門,系統抽籤決定,就作罷了。

後來選了Ruby入門和R,ruby的老師太嚴……跟一般選修課比起來,簡直就是噩夢模式的……

說到某門課老師如何如何,就得說milestone。早大的一個社團做的雜誌,每年一期,收集了大家對於自己上過課的評價(/吐槽),用來「幫助」在選課上迷茫的諸位同學。其實我是把它當搞笑雜誌看……給大家拍圖幾張,懂日語的朋友可以樂一樂。

每學年新開學時在學校周圍書店都有銷售,可以買來當「故事會」看。^_^


2012年去的早大,念的日本語別科,同時準備修士入學考試

說一下與想像不同的地方吧:

1、在國內一直以為早大是日本頂尖學校,去了發現上有國立東大京大,下有私立王牌慶應,早大算是小土豪了,私立大學僅次於keio。是一所很好的大學,但沒有國內想像的那麼王牌

2、校園…好小…和俄羅斯的大學不能比ah…雖然從大偎禮堂走到那個澡堂老闆銅像這一條小路很美,但好小…加上戶山和理學部還是小

3、文科感覺更好點。我是理科狗,他們的物理教得很簡單,考研題目很XXX…相比去旁聽文學部的俄羅斯文學課,講得很好,視角很獨特,對學生自主思考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聽說學校法學部也很強

4、中國人巨多…主要是我們這種別科生還有國際學部招生一大堆。我有個學渣朋友高考考不上就進國際學部了…不過正兒八經的學部都挺嚴謹

5、大學各種社團,各種飲み會,喜歡的話可以每天參加,各種社交,交n多朋友,當然前提日語過關

6、不是我有色眼鏡,我見到的早大中國學生水平不是特別高…都在アルバイト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學業…反倒是中國交換過來985牛人很多…當然留俄的渣渣更多…

7、導師決定權很大。我吃了這虧,第一輪筆試過了第二輪面試之前老師讓我去seminar旁聽我直接沒去,面試的時候被導師罵了半小時轟出來了…也怪我自己作死,不過我是不大喜歡有些日本老師(35以上男性)那種趾高氣昂的,正好悲劇了就打個末班車去英國讀研了…

8、圖書館很不錯,但周末在裡面看書的基本都同胞

9、學生活動中心都在高田馬場,走過去有一段路的,路上一路吃的

10、早慶戰年度大戲,日本經常會有兩個學校對掐這種事情,比如東大vs京大,早大vs慶應,明治vs同志社

11、早大劍道不錯,但那幾個前輩人品太垃圾,欺負新人(不知道為什麼日本渣男多,比你牛就開始裝逼,日本女的這樣我從來沒見過),所以一起訓了幾個月我就退了去社會人的道場了

12、大偎禮堂前面那塊空地每天都有政治系的在那邊慷慨激情地演講練口才,雖然貌似沒人聽…

13、台灣人很多,對半開了快,文科系裡比大陸還多,想把台妹的抓緊

14、早大日本名人其實出的不多,有人拿村上春樹說事,問題是村上的有名的都是在歐洲寫的,他在早大還留過級,屬於在學校里懷才不遇的,對早大來說挺諷刺的

接下來就是生活了:

1、當初去日本有一個想法是因為喜歡日本歷史,從小就喜歡看平源物語、源義經、上杉謙信、德川家康這種東西,所以日本歷史比很多日本人還好,往往把日本人嚇一跳…

不過去了日本才發現,MD有故事的地方都在京都、大阪和奈良,東京最古的就一個淺草寺,還有一些小神社,別的啥都沒(其實關西的也保存不大好,比如京都,長州藩一把火把大部分有故事的地方燒了…),當時巨失望,誰讓東京直到德川幕府時代才興盛的呢,歷史不長啊

後來去了英國,才知道什麼叫老牌帝國文化…

2、日本的飲食壽司什麼的我覺得跟國內差不多,還貴。但拉麵太好吃了,那種手工的拉麵嚼勁和濃湯,國內真做不出來…去高田馬場那條路上有家紅色牌子的店,名字忘了,必去

3、高田馬場離新宿站近,山手線兩站貌似,算鬧市區了,交通方便,所以像我這種後來就玩物喪志了…不過學校周圍房租很貴,很多人住千葉,上學兩小時…

4、在東京逛,沒事的時候別光去景點,在那種住宅區小巷子裡面轉轉,很可能就發現好地方了,比如好吃的店,意境的小神社,還有墳地(沒錯,是墳地,日本墳地很多在房子堆中間,拍照挺漂亮的,比如別科樓後面那一塊)

5、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定要體會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社會,去打工是個不錯的選擇。不是說讀書不重要,只是天天書獃子你在家裡也能當,異國的經歷錯過這村就沒這店了


在哪裡上學的區別,只是決定了你在哪裡打dota。早大也不例外。

我不玩dota,但平時做的事情在父母看來比打dota更甚。

當然出去外面,被日本人叫エリート還是很爽的,我基本要出示證件都拿學生證。

不過在國立生面前收斂一點。

現在回國了,在二線城市就沒這個待遇(在上海有,可見魔都對日本大學的認知度)


一個學長分享的自己的留學體驗

出國留學之前我學的是工業工程,留學的時候最想去東京工業大學,但機緣巧合下了解了早稻田大學的專業設置跟自己想學的挺吻合,和教授面談後覺得對早大和研究室的印象還不錯就決定上早大。還好吧,跟東京大學肯定比不了,不過在國內名氣還行。

很多同學都會問到早稻田大學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氛圍,我分享給大家的只能是自己的感覺,就拿早大的研究生階段來說,很強調一個團隊去完成一個學習任務。我們教授很嚴厲,對研究一絲不苟,思維很嚴謹。好像還真沒特別去喜歡哪個教授的課,只是會去考慮哪門課更有用些。

中國學生來早稻田大學就讀,基本上都是自己租房住,學校宿舍不好申請,而且偏貴,再者地方離學校遠。我現在就和另外兩個學長合租一所大房子,周末或假期吃飯的話也都是自己做,平時有課或者太忙的話就在外面吃。

前輩會很照顧後輩,不過日本這個社會論資排輩很嚴重,所以後輩經常會生活在前輩的影響下。仔細想想就會覺得,讓國內想申請這所學校的學生來諮詢已經在讀的,更多的把這種前輩的概念給弱化了,我們能更輕鬆的交流,關係也會更鐵。

如果雙方是一男一女,這個時候在校園裡關係很容易變得微妙,畢竟出國前是一幫一,在同一所學校的時候還會有這份依賴和信任,很容易就發展成戀人關係。其實,留學生的戀情很多是比較苦逼的,異地戀貼別多,怎麼說呢,長期異地戀並不是一件好事情,會出現很多問題。不過留學期間找的話還是要考慮下以後的發展定位,2個人是否有共同的未來可言。


佔個坑,一年後希望我能回答這個問題 (??????????????)


以下來自專欄一起點撥對平台上一位本來御茶水女子大學上的好好的,退學又跑去早稻田的「早安學姐」的訪談

據我所知你本科學的是日語,那之後要如何選擇研究生的專業呢?

本科學的是日語,又不甘心畢業後馬上工作,自然想到去日本繼續讀研深造。

大三時就開始著手準備,周圍有不少留學歸來的老師和前輩,通過他們獲得了不少信息。

當時最費心的當然還是讀研的專業選擇,不可能去日本繼續學日語呀,那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文科專業吧。

學語言就相當於無專業,想換一個不用從頭開始學太吃力的專業,那無外乎教育學、語言學、社會學之類。

相比之下我最喜歡社會學,於是就和讀社會學的前輩們討教了必讀教材以及備考的準備,選擇了幾所自己嚮往的學校,去學校主頁查找社會學教授,看看有什麼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然後用大三大四近兩年時間自學了社會學基礎課程。

一般赴日留學多會先去讀語言學校,像你這樣在國內準備計劃書直接申請會更困難么?

倒也不會更困難,因為日本可以先申請一個研修生(類似預科),不需要在國內面試,只需提交研究計劃書。

還是跨專業的問題,新專業不僅要讀很多書,還要寫出一篇自己的研究計劃,這才是一開始最頭疼的事,而寫計劃書的前提日語還要過關,此外還有規定的格式,需要規範。

但經歷了這個過程後發現非常鍛煉人,而事實上並沒那麼難。

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以後,多去日本留學網站上看看成功的前輩們都是如何來寫計劃書,總結出其中的規律和模式,再找到自己想研究的方向和心儀的教授後,這個探索的過程對赴日後的大學院考試也很有幫助。

在準備研究計劃書時最需要體現給教授的是哪一點?

首先是真誠。日本人嚴謹認真,一旦發現你的文章是抄襲或者言語之中的表現太過隨意不懂禮貌,教授一定會非常反感。

哪怕計劃書中語法錯誤很多,只要真誠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專業知識,教授也未必會很在意。

當然如果日語不太過關,那就表現出我今後要好好努力學日語的決心也會給自己加分,哪個教授會不喜歡一個嚴謹好學的學生呢。

放棄好不容易申請到的御茶水女子大學,又重新申請早稻田,這中間有過怎樣的心裡掙扎?

從御茶水退學完全是個人原因,主要我本科是專門的語言大學,身邊的人和環境都非常單一,當初申請御茶水又非常順利,自然就先入學就讀了。

可後來還是有點不甘心,內心更傾向於慶應和早稻田這樣的綜合私立大學。御茶水在中國可能名氣不如早稻田大,但在日本是個非常非常優質的大學,尤其社會學是一流專業。

可自知並非研究型,出國留學是更想認識更多厲害的人,見識更多有趣的世界。畢竟將來回國工作的話,也不得不考慮學校名氣。

所以退學單純是我自己的私心,御茶水不適合我,但未必不適合別人,還是要依自己的情況去選擇。

你覺得早稻田的研究生學習生涯中有什麼特別受益匪淺的事?

早稻田大學畢竟是私立學校,同國立氛圍有蠻多不同的。

非常喜歡在早大讀書期間遇到的教授,他們作為嚴師的同時還非常幽默風趣,私下裡請大家吃飯喝茶也是常有的事。

「凡事我們都可以商量」的態度,對留學生來說真是挺溫暖舒心的事。正是因為有了好心態才能更加努力讀書。

還有就是寫論文的體驗,每個日本大學都如此。教授對論文非常看重,不僅論文內容,學習態度以及寫論文前期準備,每一步教授都會要求你做好,精益求精。

以前的學習狀態都是散漫慣了,到日本才被好好規矩了一下,我想這也是早大帶給我很重要的東西,就是態度。

為什麼會選擇東京這個城市呢?

當初選擇學校時父母都建議既然出國要長見識,那就要去大城市,而且日本半數一流大學和最好的資源都集中在東京。

事實也證明,選擇東京的確太正確了。生活便利不說,永遠有最新的藝術展覽,想要的東西出門就可以買到。

只要你肯努力,這個城市可以給你許多機會。還想看看早安學姐在日本的打工經歷嗎?你在國外留學打工時有什麼經歷讓你印象深刻? - shraine 的回答

相見Dream school的學長?關注公眾號「一起點撥」或給我私信啦


看學部,政治經濟和理科生不如死,然而我文學部和國際教養學部的同學溜的飛起,心疼自己。


高馬站一個居酒屋聚會 喝高把人家店拆了 店長報警警察來之前又給裝回去了


學部:喝酒吃拉麵搞社團

大學院:喝酒吃拉麵


不愛上學,但喜歡學校的一切資源


政經 法 理工累成狗

國教爽飛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否定南京大屠殺的言論?
日語中那麼多片假名表示的外來詞,會不會讓日本人覺得自己的語言「不幹凈」?
為什麼說黃種人不存在?
本科成績不算好,能夠申請出國留學嗎?
如何評價2016年12月31日舉行的紅白歌會?

TAG:日本 | 大學 | 留學日本 | 早稻田大學 | 大學就讀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