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形成是個怎樣的過程?


謝邀我也不認為德意志是民族國家。

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普世帝國。1815年到1866年的德意志邦聯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聯盟。

1848年的德意志自由主義者從意識形態上說是希望建立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的,因此1848年保羅教堂的德意志國民議會是同情波蘭獨立的,議會裡僅有的一名波蘭議員所提出的波蘭獨立的主張,受到了很多德意志議員的同情,這跟多數德意志人對普魯士東部領土不感興趣有關係。但是在波希米亞問題上德意志國民議會就不再堅持民族主義的原則了。相反當波希米亞的斯拉夫人表示拒絕參會,而且要自己召開斯拉夫大會的時候,德意志議員們群情激憤,它們要求奧地利政府強迫波希米亞選舉議員出席大會,但是同時它們也對大德意志國家的民族平等、宗教寬容作出了決議。

換而言之在德意志的歷史政治傳統裡面,從來都有著民族主義的和普世的兩種傳統。民族主義的理想希望建立一個純德意志的人祖國,這裡的德意志人在十九世紀過半的時間裡是按照語言判定的也就是用施來歇爾說的「有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各民族」。換而言之因為「意第緒語」長期被看作是德意志的方言之一,所以實際上直到1860年代以前,猶太人都被看作是德意志人。建立一個德語區的統一國家就是這種理想的表現,《德意志頌》所劃定的邊界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這種語言-民族主義的體現。

但是在政治理想發揮作用的同時,文化傳統同樣發揮著作用。近代德意志民族主義的復興實際上與浪漫主義運動是同步的,中世紀對法國來說是王權瓦解城市衰退的黑暗時期,所以遭到啟蒙派的猛烈抨擊,但是與法國正相反,中世紀對德意志來說是國家強盛的時期,是城市興起,宏偉建築誕生的時代,而法國啟蒙派推崇的十八世紀才是國家破碎,民族無力的衰退時期。所以德意志民族主義運動在這個時期,發展了18世紀末以來懷舊的,嚮往中世紀的,收集古代傳說的民族主義文化運動。但是如前所述中世紀的德意志是普世國家。皇帝這個頭銜代表的就是羅馬帝國的普世傳統。

所以在1848年的革命實際上當中民族主義原則被應用在普屬波蘭領土上,議員甚至讚許波蘭革命,但是對波希米亞議員們就割捨不開了。

而且正如我常說的在建立德意志國家的問題上,民族的和普世的理想都是民間的,都是自下而上的運動,這種運動到1848年達到了高潮,但也就戛然而止了。1864年到1871年的王朝戰爭其實是掩蓋在民族統一的旗幟之下的普魯士擴張。俾斯麥對民族的和普世的德意志理想都沒有興趣,俾斯麥追求的是大普魯士王國,雖然客觀的說大普魯士也可以成為德意志統一的道路之一,但是俾斯麥沒有把各國併入普魯士。相反俾斯麥把普魯士各邦一起掩蓋在德意志帝國的國旗之下。甚至法國割讓的阿爾薩斯-洛林也沒有被併入普魯士,相反它作為帝國直屬領地成為了一個特別行政區。阿爾薩斯-洛林從「文化民族」的標準衡量是符合德意志人的標準的,畢竟多數人講德語。但是當地人雖然講德語卻並不認為自己是德國人,相反他們和講普羅旺斯語的普羅旺斯人一樣覺得自己是法國人。這是國家認同戰勝語言認同的一個典型。

德意志帝國實際上首先就幾乎談不上是一個國家,即使是一個國家它也首先是德意志各邦君主,主要是普魯士國王主導的一個比較緊密的各邦同盟。而不是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從皇帝宣言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腓特烈-威廉王太子主張威廉國王已經在1871年成為德意志國王,以此來強調新生的德意志國家的民族主義色彩,而且為了強調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三個國王都應該放棄王位改稱公爵。但是這個方案遭到了俾斯麥的堅決反對,俾斯麥要維持德意志各邦的自主性,同時儘可能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傳統來幫助自己實現捍衛各邦自主性的目標。所以他當然不會允許廢黜三個國王這樣的事件發生。因此1871年的俾斯麥支持了代表羅馬-天主教已經普世帝國傳統的「皇帝」頭銜,這樣既可以利用德意志浪漫主義傳統的文化影響,又可以避免觸動南德意志各邦的王權。

德意志之接近民族國家,實際上是1919年的魏瑪共和國。因為德意志的斯拉夫領土幾乎都被割讓了。而進一步賦予德意志以血統民族色彩的是法西斯專制。1938年吞併奧地利,1939年如果希特勒滿足於蘇台德地區,再加上納粹對猶太人的驅逐和種族滅絕政策,納粹德國確實有了很強的德意志民族國家色彩。而納粹的戰敗,又讓德國徹底喪失了東部領土以及與奧地利合併的希望。再加上東歐中歐的德意志人被強制遷徙到德國,則在德意志滾回德國去的形式上實現了某種德意志人的統一。但是今天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依然不是一個德意志民族國家,它也是一個多元文化、和民族平等的現代文明國家。

民族主義本質上是十九世紀初興起的一種小市民的意識形態。在十九世紀中後期德意志的經濟發展當中,城市下層階級爆發性增長,導致民族主義的迅速抬頭,但是1848年以前德意志民族主義是開放的和容忍的,僅僅在1867年和1871年以後隨著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已經兩國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才出現了消極的排猶的專制主義的民族主義運動。

所以不但歷史上並不存在德意志民族國家,而且即使在德國和德意志民族的同一這件事上,民族主義者從1871年以後基本上也是扮演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角色。


看過一點德國歷史的書,裡面過程講的比較詳細,感興趣找一本來看。簡要過程如下:

羅馬帝國末期日耳曼部落大量跨國萊茵河、多瑙河邊界進入羅馬境內,最終日耳曼人滅了羅馬帝國的政權。羅馬覆滅不久法蘭克人在今天大致德法境內建立了自己的王國,建立所謂墨洛溫王朝。墨洛溫王朝國王的權力逐漸被丕平家族世襲的宮相所侵奪,最終矮子丕平篡奪王位,建立加洛林王朝。其子查理曼大帝大大擴張了帝國版圖,建立了基本包含今天德國、法國、義大利領土的帝國。查理曼大帝死後,經過簽立843年的《凡爾登條約》,其領土被分成東、中、西三分,分屬其三個孫子(其子虔誠者路易的兒子們),基本等於是今天德、法、意三國的前身。

有趣的一點: 形成初期的法國王權很快衰微,而早期的德國王權比較穩固;有學者認為是因為德國可以不斷往東擴張領土,使得國王可以提供分封貴族的土地;而法國由於兩邊擴張都受阻,國王在有限的土地上不斷分封有功貴族,很快國王直接轄地變得非常微小,王權衰落。這個過程和中世紀後期出現的法國王權不斷鞏固、德意志地區變得散沙一盤的情況正好相反。

962年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973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從1157年起,帝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帝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也就是說德意志地區和義大利長期是被一個帝國統治的)。13世紀勃艮第和義大利脫離帝國,帝國剩餘部分主要是德語區。12-13世紀的霍亨斯陶芬王朝時期帝國皇權衰落,陷入混亂。1356年建立選帝侯制度,皇帝由七個選帝侯選舉產生。從15世紀初起至帝國各地開始割據,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崛起,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位繼承者,奧地利也長期成為鬆散的帝國內的支配性強國。1474年帝國改名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 十六至十八世紀,時敵時友的法國和奧地利進行了一系列歐洲爭霸活動,1806年拿破崙的進攻結束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奧地利一直並沒有形成對整個德意志地區的控制,德意志地區依然邦國林立,巴伐利亞等王國勢力不可小瞧。

這時候東部存在一個蕞爾小邦,普魯士。普魯士來自於1226年開始進行"普魯士東征「的條頓騎士團。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在腓特烈一世和二世國王治理下,通過和戰國時候秦國可相類比的全民軍事化努力,經過征服西里西亞、瓜分波蘭等步驟,迅速壯大,開始和奧地利形成勢均力敵之勢,二者針對東邊強大的法國,時而聯合,時而對立。1806年德意志地區被拿破崙的軍隊佔領,最終普-奧-俄三國反法同盟得以擊敗法國,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做出了領土調整,並且建立了以奧地利為主席的德意志邦聯。之後奧地利和普魯士爭奪對邦聯的控制權,1834年普魯士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普魯士成為主導策劃德意志統一的國家。當時存在兩個德意志統一方案,大德意志方案包括奧地利,小德意志方案將奧地利排除在外。1862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俾斯麥決定採取德意志方案。普魯士在1864年和1866年先後擊敗丹麥和奧地利,並在1870年領導北德意志邦聯及南方的德意志諸邦,在打敗了法國。威廉一世於1871年1月18日,即普魯士王國成立170周年紀念日,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登基,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宣布建立以普魯士王國為首的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即所謂的德意志第二帝國(Das Zweite Reich) 。這也就是現代德國的誕生。


推薦閱讀:

如何反駁「若是國民黨統一中國肯定比tg發展的好」?
如果人類發現一顆鑽石星球,怎麼開採?
特朗普從美國經濟方面來看,會當一位好總統嗎?
為什麼近代史中法國的革命如此頻繁?
如何看待近年來國家主義的高漲?

TAG:歷史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