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我覺得別人都不喜歡我,聊天特別容易冷場,我就覺得很尷尬,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


第一次在知乎被邀請,謝謝謝謝! @王少康(搜到三個王少康,不知道是哪個,隨便艾特一個啦)

曾經我跟題主一樣的,我就簡單談談我的經驗。

我心裡其實是喜歡跟人聊天,但經常剛說兩句就冷場了,感覺特別尷尬。有時候看別人聊的火熱自己參與不進去也挺著急的。可能題主是感覺跟我也是一樣的。其實這種冷場吧,經常就是自己不敢往下說了,別人也不好意思。有的性格特別外向的人看到你沒話了就幫你往下接,這樣就是經常有外向的人和內向的人成為朋友的原因,但是一般人是沒有這個意識的,看你剛說兩句不說了,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麼。

追根溯源,「不敢往下說」其實就是害怕出錯,再深挖一點就是對自己的要求太高了,不允許自己在別人的印象中有一點污點。其實這是一種不合理信念(不合理不一定不應該存在,但是在題主這我看到這種信念已經造成困擾了,和我當年一樣),畢竟沒有人是完美的嘛,這方面各種心靈雞湯都能對號入座。實際上解決方案就一個:說,大膽說。

別人其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care我,有時候我公開發言的時候說錯了,坐下的時候感覺什麼都完了,大家得多看不起我啊,最後中午吃飯時候我發現根本沒人記得我說的是啥。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不害怕了,反正他們都記不住,我就有什麼說什麼了。後來我就很快的擺脫了這種困境。

退一步來講,就算別人記住了其實也沒什麼。還記得我大學時候有個同學,拉住你就聊天,滿嘴跑火車,證明論點時候引用的都是被闢謠多年的謠言和QQ空間段子,但主要是人家臉皮夠厚,被各種打臉之後依然能拉著你跟你聊,不管你怎麼看,人家是把你當我朋友了。那我也不好意思揍他一頓,就也跟他相親相愛了:)

可能題主看完這一大堆,感覺實際做起來還是有點難度,那咱們就從小往大來,明天上班(上學)的時候跟認識的每一個同事打個招呼吧,如果之前也打招呼就多說幾個字,記得面帶笑容:P


我今天剛看到一篇文章。正好可以和你一起分享。

晨間分享~一個人如果總是帶著一份小心與謹慎去和自己周圍的人相處就會莫名的覺得累,其實不光自己累,對方也會覺得累,因為你的這份小心和謹慎同樣會給對方帶來壓力。所以生活中我們總會有這樣的體驗,這個人是個好人,但和他在一起總是覺得不自在,因為無法暢快的表達自己。其實小心翼翼的生活會拿走我們的很多自信與真誠,因為小心與謹慎的背後總在或多或少的透漏著一份對於人際關係的擔心和焦慮,如此一來就會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變得很敏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然後帶著這份否定和懷疑去討好別人,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低價值感,不斷的後退,把原有的那份自信與幹勁兒丟的一乾二淨,你越小心就會越有壓力。如此下去只能自己跟自己打架,沒有人能夠清晰的看到你的內心世界是如此的充斥著矛盾,不妨先停下來邀請你可以信任的人走進來,讓他和你一起分擔這份擔心和焦慮,感受一下被看到,被理解到究竟會給你帶來怎樣的力量。


你覺得會冷場,可能你把聊天熱場的重擔都壓在自己身上。我知道有些人在一群人聊天的時候,一直企圖想做熱場的人,有時我覺得他們也特別辛苦特別累。人和人在一起的時候,偶爾冷個場也沒事。如果你漸漸發現彼此不說話也能很好的相處,也許這種壓力就會變小,也不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你了吧。


謝邀 。沒有話說,那就別說好啦。

聊天嘛,趁興而起,盡興而止。

聊天,是因為樂趣,而不是任務。興緻來了,有說不完的話要和對方分享,聊到深夜一兩點捨不得放下手機;沒興緻了,對方發過來的信息懶得回,想起了回一兩句,想不起了就算了,就當沒看到。

原來和別人聊天,覺得別人發過來信息不回或者聊天不是以自己的話而結尾,就感覺很沒有禮貌,輕待了對方一樣,所以即使遇到自己不感興趣的人或事,為了顧及對方,往往成了為了應付而聊天,內容乾巴巴,生不起聊天的慾望,「你在幹嘛?吃了嗎?生病多喝水,最近怎麼樣?工作順心嗎?」這一套流程下來,就無話可說,接下來就是生拉硬拽,強找話題,尷尬不已,對我來說真是一種折磨,

後來想通了,為何要自己為難自己,去TM的這操蛋的聊天方式,老子受夠了,做自己,從不浪費時間在這無趣的聊天上開始。不感興趣的人,不必回信;不重要的事,不必理會。慢慢的,你會發現生活清凈的好多,也自在了好多。

持之以恆,效果更佳。

結果導致我現在即使和自己有好感的妹子都懶得回復了(╯" - ")╯︵ ┻━┻ 這應該是作死的副作用吧(╥﹏╥)


很簡單,就一句話,相信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有一個名詞叫社交暗示

名詞叫社交暗示

社交暗示

親愛的,加油!


【根據我的經驗而談,有意見不一的希望指正】

一個人在集體中的位置一旦確定,就很難再改變。

當集體初次形成的時候,由於彼此陌生不了解,互相之間將會以同等的地位進行「探索」。

如果一個人能夠一直保持初來乍到的活躍感,那麼就能在集體中站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你的發言將會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相反,如果你無法保持這種狀態,或者是初次參與集體活動時就沒有站在和別人一樣的位置上來表現自己,而是沉浸在過去的集體中的冷卻地位,過一段時間,別人都已經打成一片了,他們就會對你失去興趣,因為對於相對陌生的你來說,他們更願意和已經熟悉的新夥伴交流。

這樣一來,在日後的集體甚至是幾個人的討論中,你將很難取得別人的信任,也很難得到幫助。

但是也不是沒有出路,相反,沒有與別人進行大量的社交,這將會給你節省下更多的時間來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規劃自己的人生,你會選擇性的交朋友,並且會在日後一段時間迅速成長。

低質量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很多時候,會發現你的高中同學在你們面前很拘束很安靜,但是在他的大學同學圈內卻非常活躍參加各種辯論大賽科技大賽戶外集體活動等等彷彿是另外一個人一樣。

不要驚訝,他只是經歷了很多明白了些許道理,進入了一個更優秀的圈子,在那裡有很多和他一樣和懂他的人。


說 慢慢的說


對頭,順其自然,不怕自己會說錯話,同時也是建立自信的過程


我也有這種感覺,但是很多時候還是會去嘗試,從很小的事情聊起,然後聊一些大眾化的都感興趣的東西,既可以消磨時光也可以不尷尬


推薦閱讀:

在中國職場或商場上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得喝酒嗎?
為什麼都喜歡和聰明人說話?
馬雲和俞敏洪的說話特點是什麼?為什麼他們的話能如此有吸引力?這種說服力的關鍵何在?
同學嘲笑我口音,怎麼反擊?
有哪些關於星座的冷笑話?

TAG: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