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孩子?
沒有指責任何人的想法。只是就一個對我非常重要的身邊孩子問題來提問。
孩子父母教育方法上存在一些問題,舉例的話就是每天三句不離「你作業寫完了嗎?」「你自己有學習主動性嗎?」現在面臨初升高,又開始「你這樣走讀老師都不待見你知道嗎?」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一般,因為父母每日高壓,有段時間考試前會出現生理上的反應——發低燒。平時他在自己姥姥家,十分不願意回到父母家中。從小我一直也很疼愛他,但是常年不在身邊,只有節假日見面帶他玩一玩,說一些課業之外的話題。我也有勸過他父母不要總訓斥孩子,用他們的話說就是「考不上大學你負責啊?」我也確實不好多說什麼。但是非常希望能夠在其他方面疏導孩子的心理,應該怎麼做?能夠做些什麼?
謝@劉小小 邀
親愛的,看到你如此關心這個孩子也算是他的幸運吧!
父母給予的高壓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也許這個孩子的父母更為嚴重。不過還好,有你的存在,雖然你可能無法長期與他相處,但你平時可以多給他打打電話,或者是微信上溝通,給他自信,另外,既然他不愛回家,建議可以住校。這樣在學校學習也會更加安心,還少了父母的「嘮叨」。
對於他的父母,我想你可以跟他們聊聊,說說這個孩子現在的狀況,以及他們在教育方面的問題,如果他們反駁你,那麼你就要換個思路,跟孩子的老師溝通。讓老師跟他的父母說…
相信我,大部分望子成龍的父母都會很在意老師的話,老師如果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跟家長談教育,那麼家長也會學到很多。
這樣你可能就會比較辛苦,既要跟老師溝通,又要跟孩子溝通,不斷建立他的自信心,讓他不再恐懼考試和學習,戰勝自己,這是每個學生都要經歷的過程。
記得年少無知的我也會在意父母說的每句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理解他們的苦心。當然,我們這一代可能不會再像他們那樣去教育孩子,但讓孩子成長起來的心都是一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吧。么么噠~我的回答可能有點消極這世上不合格的父母並不比熊孩子少,有時候看到愚蠢的父母真的為孩子感到心痛,難道是這孩子上輩子做錯了事情這輩子來還債嗎?
言歸正傳,很誠實地告訴題主,你能做的真的很有限。題主並沒有說明與孩子和他父母是什麼關係,所以沒辦法給過多的建議,只能說幾點我想到的吧。
…………………對孩子一,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他父母的不對,哪怕他的爸媽這麼很離譜。孩子有自己的是非觀,他什麼都懂,只是暫時無力反抗罷了。二,給他做一個好榜樣。很欣慰這孩子有題主這樣關心他的長輩,何不做他的避風港,在他受委屈時能有個安慰的去處。用你的言行做出正確的示範,還是那句話,孩子有自己的是非觀,他會見賢思齊的。…………………對家長既然能跟家長溝通,看來關係挺近。建議不要直指他們教育方法的錯誤。大人也有逆反心理,他們認為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不能從內心裡接受對孩子放鬆一點的建議。轉而提一些比較具體的意見比較好,對某一次考試的,對某些事的看法。討論的時候只說你自己的想法,不要說評論他們的做法。他們若認為你是對的,自然會有所改觀。……………………我還有一個觀點想討論下。其實我一直覺得孩子的世界觀並沒有那麼脆弱,許多不稱職的父母也養出了優秀的孩子,孩子的抗壓能力遠遠比我們想像的強。
作為旁觀者,最最無奈的或許就是「明知道這樣下去會很不好,自己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悲劇發生,噓唏不已」。
說這話是希望題主先降低個人預期,再去看事情,心情會更平復,角度會更立體。因為單從孩子去看,往往只見小樹苗不見旁邊的大樹木。
從描述上看,父母的目的很簡單:學習好就行!!至於孩子快不快樂,孩子的性格發展如何,都不是最重要。
或許大家會開始吐槽父母的各種不是,但不會有用,作為父母定會負隅頑抗,哪怕就像題主勸說父母不要訓孩子,一句「考不上大學你負責??」就給彈回來,因為事實卻是如此。題主心理受不了是因為看到孩子被那樣對待,而且也覺得這樣下去對孩子不好。
可題主只看到了孩子,沒有從整個家庭的角度和需求去看孩子;如果只是想把孩子單拎出來,哪個父母會同意呢?那不是變相說父母沒管教好嗎?即便真的沒管教好,有幾個父母會承認呢?只會覺得罵的不夠多吧。其結果是,孩子會在你和父母當中被來回生拉硬拽,更加煎熬。
所以從整個家庭的角度去看,怎麼做可以幫到他們呢?包括父親、母親、孩子。。。而不僅僅是孩子
父母希望孩子學習好
——&>&>孩子學習一般——&>&>父母認為罵、督促可以讓孩子學習變好——&>&>孩子反感、學習沒有起色
——&>&>父母覺得罵的不夠、繼續——&>&>孩子繼續反感、學習依然沒有起色——&>&>循環往複這裡不要嘗試在言語上硬碰硬去改變父母教育孩子的認知,這是經過很多年積累形成的很難改,還涉及到父母本人的個人臉面問題。
父母需要的幫助:孩子學習變好,能考上好大學
孩子需要的幫助:學習好考好大學(應該有吧)、減少父母對自己的指責、寬鬆的家庭環境所以,最直接、有效的切入點也就是孩子的學習,家庭的關注點也在這上面。
如何「跟孩子一起」切入學習問題。
請注意這裡的用詞——跟孩子一起,意思得與孩子結成心理上的同盟,不要讓TA認為幫助TA的人都跟父母一樣。所以可以從孩子的情感層面著手:幫助TA分擔因學習而產生的相關情緒問題,例如很少有人真正關心ta的感受、興趣愛好,聽聽TA內心的情緒等等。獲得孩子信任後,下一步是將目標的實現由朝外變成朝內,激起孩子的內在動力。比如討厭父母的指責,希望生活環境寬鬆,也希望學習成績變好,但可能會覺得是為父母而學、不是自己。所以嘗試將學習的目標轉化到自己身上,比如:學習好了,父母會閉嘴、生活環境會寬鬆、可以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可以考上好大學甚至去國外遠離父母的管束等等。
至於具體的學習方法,推薦 @徐強的系列課程,個人雖年過30但依然覺得很受用。這裡給出第一課的鏈接第一課:無樂趣不學習 - 我學故我high - 知乎專欄
光有孩子的信任是第一步,獲得父母的支持是非常重的,畢竟家裡的吃喝拉撒都得靠父母。
可以先獲得一方的支持,最好是最關注孩子的那位。表明你是來幫忙不是添亂的,不會跟TA對著干;還是跟上面說得一樣,不要嘗試挑戰家長的認知,而從實際行動上入手,用實際行動表明要改善孩子的學習,因為家長最關心這個,這樣也最容易獲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同時也告知家長學習的提升不是立竿見影,需要一個過程,以此多給孩子一些緩衝,避免半途而廢形成二次傷害。
一旦孩子學習起了成效,對孩子是種激勵,家長也會心理寬慰,也比較容易接受外在意見(比如適當減少指責),畢竟是用事實說話。此時千萬不要猴子稱霸王,以免讓家長反感前途盡毀;我們的目的是逐步改善整個家庭的溝通循環體系,讓體系自行運轉好,不是為個人建功立業。
所以,一步一步慢慢來。
也不排除孩子學習不好就是在潛意識裡通過這種方式報復父母,這裡就不從心理動力學層面展開,一時也說不清楚。
先說這些,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投射影響
父母的(望子成龍、壓力施與)會給孩子帶來投射影響,家長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本身就是在進行「自我懷疑」,為什麼這麼說呢,成長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父母,若果父母對於自己的孩子屢次進行這種否定、質疑、過度的關注,實際上是自身不自信的投射,是對未來恐懼的投射,這種投射的本身也顯現出父母的我不得不說——無知。並不是說沒有文化就是無知,也有很多知識分子家庭也會犯這樣的錯誤,這種無知說的是對於孩子內在,心裡,對於孩子成長的無知,這種無知直接投射在孩子身上,就會產生負能量。
我覺得應該給孩子一定的——信任
相信他的選擇,你甚至可以不詢問他選擇的道理緣由,在該沉默的時候保持沉默,打罵目的不是讓孩子疼,而是讓他記住這個錯誤,通過痛苦,大多數人往往會這樣選擇,可是愛也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只是需要一定的智慧。信任的本身,是讓孩子感到被愛,和被尊重。他被尊重,他就會有愧疚感,會思慮更多,會對自己的選擇謹慎之又謹慎,因為愛本身是重甜蜜的沉重,我指的是這種信任這種理智的本身。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從信任出發,比如你要給孩子空間,尊重他的世界,都是源於信任。信任他的本身也是父母對自己的信任,這種信任也會直接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他也會慢慢變成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待更新@張森森說「這世上不合格的父母並不比熊孩子少」。我想說,「這世上不合格的父母遠遠多過熊孩子。」
有一次採訪多倫多的一位兒童心理治療師,他見過太多因父母教育導致嚴重心理問題的孩子,說了一句顯得有些極端的話:「現在做各種專業工作都要求有證有執照,偏偏當父母這麼重要的全職工作卻沒有任何要求,任何人都可以做。要我看,想當父母的,都應該先學習合格,等發證之後,才能有資格生孩子!」
但是無論如何,你不是孩子的監護人,而且就像你說的,自己也並沒有很多時間和這個孩子在一起。顯然,你沒有時間精力能力去插手太多,同時也不應該插手太多。
就你的提問來看,這對父母是愛孩子的,他們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是方式總是嘮叨、施壓、斥責,讓孩子有所畏懼和抵抗。這絕對還算不上是需要立即採取措施的虐待行為,你如果想要改變父母,要採取潤物細無聲的迂迴戰術。
你要怎麼做?首先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不應該讓孩子因為你的存在,而產生強烈的「你真好,比我爸爸媽媽要好」的感受。不應該在孩子面前提出任何對他父母教育方式的負面看法。畢竟,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是要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的,對父母的負面情緒,越少越好。要是孩子在父母面前說出「我更喜歡XX,不喜歡爸爸媽媽!」這樣的話就完了,你在他的父母心中,變成敵人了。
其二,你要更多地了解和理解他的父母採取的教育方式。其實,很多時候想要達到自己目的的最無效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和對方站在對立的立場上。成年人,特別是在面對和自己最重視的兒女問題上,是最缺乏反思能力的。你去隨便找個父母問問,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做法是對孩子最好的。
你不斷地勸他們改變方法,不斷地指出他們的方法是錯誤的,這隻能讓他們更拒斥你。想要改變頑固的父母,唯一可行的方式,是要讓他們覺得你是他們的「戰友」,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
你所說的這對父母愛這個孩子,並希望他做更好。你提問中說到的父母要孩子有學習主動性,其實這個要求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他們的不斷嘮叨、嚴厲的態度,讓本來正確的原則收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其實你最應該做的,是擔當起一個橋樑的作用,把父母嘮叨、壓力之下隱藏的愛傳達給孩子,但是擋住他們的那種讓孩子產生反感情緒的態度。
舉個具體的例子。假如你在場的時候,看到父母不斷地對孩子嘮叨甚至訓斥:「你作業做完了嗎?」「你有學習的主動性嗎?」而孩子一臉的難過、手足無措、出現很抵抗的情緒、不願意回答、咬著嘴唇不願意回應、要流淚、乃至生氣頂嘴等等。
這個時候,你不要去攔住父母去批評他們的嘮叨和兇狠。你可以很溫柔,輕輕把孩子抱著拉到一邊,同樣說:「作業是不是做完了?」你說的是和父母同樣的話,不會讓他們感到違和;但是你說的語氣、方式不同,給孩子的感受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你和孩子的關係很好的話,他會願意告訴你,自己是不是做完了作業,或者自己在做的時候遇到了什麼難題導致沒有做完,又或者因為貪玩了而沒有做。
如果是不會做,那麼你就陪他,給他講解,帶著他把作業做完;如果真的是貪玩了,你可以當著父母的面,幽默又溫柔地「批評」一下他,比如刮刮他的鼻子,笑著說「真是有點貪玩哦!」
這只是個例子,但是其中的要旨就是,你的角色要讓父母看來,是幫助他們傳達了他們想要傳達的東西;對於孩子來說,你的溫和親切為他擋住了引發負面情緒的嘮叨斥責,受他信任、他願意給你講自己的感受。
如果父母有心,他們會漸漸思考,為什麼同樣的話,你說孩子就願意聽、願意改。等他們自己受到啟發後,會反過來請教你,想要問你該怎麼面對孩子,並且自己有心愿意改變。這時候,才是你去給他們講解所謂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時候。這是他們自己來要求的,不是你施加的。
達到這樣的效果,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情感這種東西是死理性派的禁區,親情也是。你生於家,情歸於家,走得再遠,你還是需要家的。家庭教育給孩子的烙印越深刻,長大後蛻變就越困難
從小,我就很乖。我媽在學習方面也不管我,所以的一切都是我自己解決,遇到學習問題,默默查資料。考試成績也還行。所以這讓我獨處並長時間做重複的工作,很少抱怨。
我感謝家人不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上,家庭瑣事不遷怒於我,吵架不逼我表態度和立場。 父母恩愛,給孩子歸屬感。這正是我的婚戀觀。 以前父母給不了我們的東西,以後我會加倍給我的孩子。推薦閱讀:
※家長如何面對幼兒園老師冷落邊緣化自己的孩子?
※北大張喬峰,在家教育孩子,不去上學,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孩子放學,你是早接還是晚接,竟然會影響孩子性格?
※對於《小余老師說》這個家庭教育脫口秀節目,你有什麼看法?
※如何引導孩子樂於和自己的父母溝通,無話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