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鄭曉廷作為「民科」的學術成就?

「鄭曉廷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了一篇Science一篇Nature;他初中肄業,依舊成為了臨沂大學教授和中國地質大學客座教授;他曾是國有礦長,傾盡3.6億全部財力建立全世界最大的恐龍博物館。」

【果殼網專訪】鄭曉廷: 我這個「民科」和他們不一樣

他的「成功」是否只是一個特殊個案?是否只限於少數學科?有什麼借鑒意義?


引用我對「民科」的定義:

科學愛好者是對科學有興趣的人。他們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科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特別是天文觀測和新物種的發現等工作。

「民科」不是科學愛好者,而是「民間科學家」。這不是科研機構外的科學工作者,而是未經足夠科學訓練,卻試圖實現重大科學突破的人。

根據果殼的訪談,鄭曉廷是真正的民間科學愛好者,甚至已經進入主流科研界,是真正的科學家。

他與那些看過《時間簡史》,自創一套「哲學」,就聲稱推翻整個物理學的「民科」有本質不同。

主要在於:

他通過文獻和實踐,對自己進行了科學訓練,並與科研機構合作。

果殼網:你並非一個科班出身的古生物學家,從事現在的研究有很多必須跨越的門檻,你是怎麼解決的?

鄭曉廷:我學習。這些年,我關注的方向,無論是鳥類、爬行類、哺乳類,有關研究者的文獻能找到的我都找來看。英語我不懂,我需要看的文章,我就找人翻譯過來看。這樣除了了解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我更多的是學習最專業的人是怎麼研究的。

除了看文獻,我還大量通過解剖來學習現生物種的骨骼學。就鳥類來說,每種鳥的不同發育時期,骨骼也是不一樣的。我通過購買人工飼養的鴕鳥、鴯鶓、鴿子這些鳥類,也有雞、鴨子這些家禽,解剖了上百隻。通過這種方法觀察鳥類不同時期的骨骼特徵。

然後就是合作。無論是北古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南古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還有國外的研究機構,跟我們合作的都是國內外最頂級的學者。我在和這些頂級學者的交流中,他們不斷修正我的觀點。更讓我覺得了不起的是,這些專家並沒有因為我只有初中學歷而歧視我,而是一直是很平等的和我們進行交流,這樣也能激發我嘗試衝擊這些高水平雜誌的勇氣。

他知道自己的不足,願意承認錯誤,以求真而非自衛的心態投入研究。

果殼網:據說天宇開放之初也有不少分類方面的錯誤?

鄭曉廷:這不奇怪,天宇也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早期我們的人員專業能力不夠,我們在展品設計展出、分類方面的確犯過錯誤,不過後來我們得到了很多頂級專家的指導,比如南古所陳丕基研究員、侯連海研究員,之後還有北古所的周忠和所長,徐星研究員,我們受到這些專家的幫助非常大。在他們的指導下,我們所犯的錯誤一個一個糾正過來,之前錯了的分類重新歸類,假的標本統統銷毀。從博物館本身的設計來說,即使現在天宇繼續進步的空間也非常大,我們之後會繼續這方面的工作。

如何看待?根據果殼的訪談,我覺得欣賞、欽佩。


確實是個案。財力,影響力,學歷,以及學術方向的特殊性,基本不具備在其他學科進行批量複製的可能。只能說他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有足夠熱情,幾乎傾其所有,也比較好運。

民科本來就不是個貶義詞,如同公知一樣,因其群體本身的不當言行和社會的不理解不接受而扭曲。我覺得和果殼上被吐槽的其他民科相比,他最大的區別在於這兩句:

1.我通過購買人工飼養的鴕鳥、鴯鶓、鴿子這些鳥類,也有雞、鴨子這些家禽,解剖了上百隻。通過這種方法觀察鳥類不同時期的骨骼特徵。

2.我沒有錢了呀,花光啦(攤手,大笑)。

相比較與那些看了一半書就忙著推翻各種理論或者一門心思想著賺大錢的人,這或許是以一個民科的身份追求成功的人必須有的態度。


不請自來。

首先說說民科的定義,我認同最高票答案的。

其次,我對民科的態度:與正統科學一視同仁。

那麼,民科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噴的呢?主要原因,還是魚龍混雜。

乞丐本來是一個弱勢群體,為什麼噴?「乞丐村」被揭露,大家認為乞丐大多數是假的;

老人本來是一個弱勢群體,為什麼被噴?因為有的老人上公交車強迫別人給他讓座。

民科也是,裡邊太多的人胡思亂想,又有太多的人為了出名。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研究者就很難得到認可,因為人們不願意對他的成果合理客觀的評價,而是會以「民科」為由來噴。

回到題主的問題,這個科學家應該是民科里嚴謹認真的一個人,同時他找到了合適的渠道去讓大家客觀的看待他的成果,並且他的成果有說服力,只有這樣,他才能從民科中走出來。


對於詞語的運用要與時俱進。

在我看來,在當下對於他,根本不應該叫做民科,而就是科學工作者,因為無論怎麼說民科本來的意思,當下都已經變了。

借鑒意義就是,英雄不問出處,但是要掌握準確的研究方法。


世上最怕認真二字。我自己是在讀漢語言文字學以前沒聽過一堂中文系的課,生物分類學和雙名法更是沒聽過講。自學不是問題,大部分民科死在了不能內心接受自己不足,卻用菲薄的知識去腦補並陶醉其中。


他的行為和成果,已經超出了我們平時所說的 「民科」 一類人,所以我覺得不該再用這個詞來給他貼標籤。倘若非科班出身就必須等於民科,那麼法拉第、愛迪生、華羅庚這些人怎麼算?


這要匿名回答了。

說髒話罵我的,還有說我酸的,長眼睛看看我是怎麼說的,怎麼的我說點真話就不行了?質疑我的評論我留著,質疑是正常的,哪怕是學術問題也都可以質疑。但是罵髒字兒我就刪了,反正那些學術文獻你這智障也看不懂,你根本不關心是不是代筆,只要是有人說了這位「老師」的真實水平你就不樂意,彷彿一個偶像的倒塌。去問隨便一個業內人士都行,哪怕不是老師,問問小研究生,畫師,技工都行,業內都知道。………………………………………………………………………………………………………………………………………………………………………………………………………………………………原答案……………………………………………………

他被招安也是有代價的,天宇博物館已經不再是他個人所有了,換來一個「教授」。

古生物這門學科,本都是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發SCI基本都是用英文寫,更別提是nature和science這種了,用英文寫還不是什麼門檻,就像你認識漢字你也不一定寫的出專業領域論文。初中文化,開礦的,這等成就,我不相信他能看得懂他署名的文章。出文章要有兩個要素,「人」和「材料」(就是化石),「人」是活的,「材料」是死的,「人」有很多,好「材料」也很多,很多都在天宇的庫房裡。天宇的庫房是不對外的,但一部分古生物學家是看過的,他們的心情是複雜的,痛心。

科班出身的嫉妒嗎?啊不嫉妒。你苦讀十二年參加高考,一個小學生跟你一個考場,半個考場的人幫他答卷,考出的分數跟你一樣或許還比你高,你說你嫉妒不嫉妒?你知道他根本就不是天才班的水平,不用表態,人家又沒搶你的錄取名額。比做高中生和小學生沒什麼不恰當的,老教授比高中生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初中生比小學生也沒多學幾年。

我知道這麼說會被噴死的,我不介意,反正已經匿名了,因為我知道噴我的沒一個是古生物或者地層學的業內人士。

他們看了果殼的訪談文章只會呵呵呵呵呵。這個「鄭老師」又不是最近才出名的,都多少年了,業內的態度都是沉默。

「民科」們千萬別把他當自己人,哪個民科手裡掌握大量科研材料了?「考古」民科有個「三星堆」了?動物學「民科」有個非洲大草原了?植物學「民科」有個原始森林了?


客觀而言,鄭曉廷的學術水平確實不高,但是他可貴之處在於兩點:1、承認自己水平不高,而願意和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合作。2、對於古生物學的熱愛,在遼西化石走私最猖獗的時候,他守護了不可再生的化石資源。

鄭曉廷的工作其實更像是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的博物學者們,他們可能只是船長、傳教士、軍人,只是他們有能力踏上科學家們所不能到達的土地去搜集標本,帶回國內供科學家們研究。而現在翻開任何一本自然科學史,都還能看到他們的名字。

博物學大發展真是對歐美民眾科普教育及其重要,甚至可以說正是博物學在歐美的興起,完成了自然科學在歐美民眾中的普及。中國沒有經歷過這麼一個的時代,因此有鄭曉廷這樣人物的出現其實是很有意義的。


題主用詞錯誤。他不是民科。

科學無國界,更沒有民間官方之分。看了對鄭曉廷的介紹,他對自己的不斷充實,對知識的認真執著,知錯能改,勇於推翻自己錯誤的結論,最後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所有這些都表明,他是一個真正的「科學家」。

而平時我們說的「民科」一詞,已經不是所謂「民間科學家」的意思了,而是成了郭某之類不學無術之人的代名詞。

題主對鄭曉廷使用這個詞,不能說是對鄭的侮辱,而是自己連什麼是民科,什麼是科學家都分不清的表現。


能發nature和science的還能定義為民科嗎,記得本科學校有個老師發了個nature的增刊還是下屬刊物什麼的,直接副教授還在學校裡面掛了橫幅呢。

不是和這個領域的,但是看刊物,感覺一篇n和s,連完全非相關專業的人都感覺到了其兇殘。


我是平邑人,今天剛剛去了天宇自然博物館,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回答一下。

首先,我還是很感謝鄭曉廷先生的,我們縣發展很一般,在縣城,也就這麼一個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了親戚同學,出來帶他們來這裡,也就只有去蒙山爬山了,在這麼個小縣城有這樣的一個博物館,我還是很自豪的。很感謝他做的這一切。

自己有一些親戚,以及同學的父輩和他都很熟,所以也聽到談起過他。很佩服他,很有能力。

首先,他是一個商人,就是商人,沒有什麼沽名釣譽,沒有什麼學術造假,也沒有什麼奉獻科學,就是一個商人在坐擁大批財產後,尋求身份地位的突破,很簡單。

他原來是歸來庄金礦礦長,這個3億多的博物館,是用金礦的錢建的。現在學術水平怎麼樣,不清楚,但是在當時,起碼其作為礦長時,是不懂這些的,但是當一個商人有了資產之後怎麼辦?向哪個方向發展?注意 當時他不是純商人,是國有金礦礦長和書記,是公職人員。所以他選擇了現在這條路,他是不懂英語的,幾篇論文,不是他是否自己寫的問題,而是你讓他參與,他也不懂,他就是個商人,自己出錢,出力,資助科研資源,最終弄了幾個一作,就是這麼回事。

樓上有說的很對,他不是去做研究做學術的人,但是他是提供資源的人,不是他想奉獻科學,也不是他為了偽裝大師,就是一個人自己慢慢奮鬥,找到了這個方向,做一個船長,為科研人員提供便利資源,自己從中獲取名譽以服務於自己的發展,人們各取所需,僅此而已


鄭曉廷說:「《科學》和《自然》雜誌對於文章的要求,首先是有新的發現,古生物學比起其他學科來,基於化石材料的觀察和創新也更加容易一些。其他一些比如數學、化學、物理這樣的學科,本身就很難做出這樣的文章。所以我這樣一個初中都沒畢業的人,能在這樣頂級的雜誌上發表文章,也不是什麼特別不可能的事。」

  徐星在一次受訪時也介紹,在古生物學研究中,化石的採集和修理佔到了一半的工作量。這一點和其他古生物研究者相比,鄭曉廷便具有巨大的優勢,他擁有「主場之利」——他所在的天宇博物館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古生物化石標本。

  「在對(化石的)信息進行解釋時,需要使用古生物學的表達方式,使用科學語言進行描述。顯然,鄭館長在這一方面肯定做不到」,徐星說,「古生物學是證據科學,不缺乏理論,需要的是找到相關的化石證據。在我們一起署名的文章里,我的工作是幫他把思想表達出來。」


誰給個文章標題讓在下拜讀一下。


無非就是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罷了。引用業內某位大佬的一句話那些文章,他寫過一個字嗎。包裝成一個合格的商人夠了,合格的專家過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科學家渡邊嘉典學術造假事件?
物理科學家或科研從業人員如何評價《三體》?
照片里沒名字的那些人都是誰?
清楚教授的那些方面才能選他(她)做導師?
有哪些改變了世界卻鮮為人知的科學家?

TAG:科學家 | 民間科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