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歷史有哪些重要文獻至今仍被保密,如公開的話可能會大大的影響或改觀到到公眾對歷史與常識的看法?


謝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第十五條的規定:「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同時十八條又規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變更。」見http://www.fspt.net/fzyjj/view4262.htm

因此,期限又是可以因另有規定和變更需要而加以改變的。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哪些重要文獻仍被保密?我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能說。包括文號、類別、題目、存於何處等等。

這裡說的是國家秘密,按保密法,政黨秘密規定範圍內的,也屬國家秘密。只要國家或者設密一方,認為解密會對國家利益,包括當前和以後,會構成危害,或者弊大於利,就可能處於保密狀態。比如涉及外交、領土爭端、國共關係、台灣問題、國防科技、一些特別重大事項處理中當前仍具有敏感性的問題等等。

保密不保密,重在出於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的考慮。我的估計是,鴉片戰爭至中共成立,這一期間,基本沒什麼需要繼續保守的秘密。這以後,中共成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這中間的國共合作中的是是非非,新中國成立後,建政初期、三反五反、反右、三年困難時期、文革、以及後來至今,都會有一些涉密文獻問題。

如果公開會大大影響公眾對歷史與常識的看法?我覺得,可能會影響對一些歷史事件及人物的評價,可能產生爭議,但不會影響對看待歷史的一般性認識和常識。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一、中國歷史走到今天,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是一個鐵板釘釘的事實。無論你怎麼評價,都改變不了這一事實。

二、歷史基本上是由勝利者來解說的,自古皆然,這不僅因為勝利者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還在於你無法否認勝利的本身,你無法倒過來說。歷史研究者可以去探幽求微,可以去依據自己的發現,再加解說,他也無法擺脫自己生活在當代,無法擺脫自己立說的觀點,而對事實本身加以選擇,因此,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三、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的規則。比如,有人說過「戰爭時期需要獨裁,和平時期需要民主」。以和平時期的規則去挑剔戰爭時期的規則,是一樁很無聊的牛頭不對馬嘴的事。比如戰爭的雙方,都需要高度統一的意志,都需要排除雜音,甚至可能殘酷和誤傷。不能說在戰前動員時,來說泄氣的話,也不能說辦一張報紙來自由發言,說你的部署這也不對,那也不對,那會打敗仗的。再比如兵不厭詐,不能說你怎麼說話就不算數等等。

四、戰爭結束了,戰爭中形成的權力架構,威望、規則等等,必將還會延續一個時期。從前看戴高樂傳,知道這位二戰中的法國功臣,後因其崇高的威望,當選為法國總統,再因治理國家不力,其推出的改革方案,遭到大多數選民的反對而辭職。他卸任時,10萬巴黎市民含淚送別。功歸功,過歸過。歷史既有情又無情。

這些,恐怕都堪稱為如何看待歷史的常識。現在我們的一些討論,恰恰出在常識上,一些人喜歡用和平時期的規則去評說戰爭時期的事,是應該回到常識上來。歷史研究,當然是越接近真相越好,但應當把歷史問題,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研究。不要輕易認為,今天的發現了點什麼,就要把什麼推翻了,沒那麼容易的事。

此外,關於歷史檔案的解密問題,有許多其實已經解密,因海量浩繁,也未必都為公眾關心,一般不會採取公布的方式,但可以開放供查閱。事實上,現在的許多出版物和網上,都披露了許多人們不知道的事,其中一部分就來源於檔案解密。只是我們涉獵有限,未必都注意到了。

有的當然還在保密之中,楊繼繩在《墓碑》一書中就說到,他在一處省級檔案館查閱「三年困難時期」的資料時,遭遇了拒絕。但是層級低一些的檔案館沒那麼嚴格,加上許多當事人還在並著文,還有一些當事人有當時的日記,還可以從多方面搜集資料來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書也就成了。

儘管這一問題實際上是熱點,眾說紛紜。但是官方始終沒有說法,也不禁止討論。這中間涉及的資料,一部分顯然還是保密的,一部分已無密可保。其中最為敏感的是死亡人數,官方只是在2011年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中,給了一個說法:「1960年全國總人口比上年減少1000萬。」見第二卷下冊563頁。這只是一年的數據。官方對此沒有更多的說法,自有官方的道理,不是我能揣摸的了。


文革的文件~毛澤東晚期著作和講話~文革期間,各大領導人給毛寫的信、保證書、悔過書~

江青日記~


推薦閱讀:

熟讀歷史的你,有怎樣的感慨?
明代以前,皇帝平時(常服、朝服)戴什麼冠/帽?
為什麼水滸傳里的英雄做的很多事情並非符合傳統道德規範,甚至無視道德底線,這樣的人還被稱為「英雄」?
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大都是從北方統一到南方?
為什麼西方會出現上千年的大帝國,而中國的大帝國只有多則三四百年?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文化 | 文化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