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

這句話是說 佛經上和心咒對現世承諾的種種利益(比如健康,避凶,子嗣,事業,姻緣,等等) 只是拿這些慾望來勾牽人去學佛 但是實際上並不能得到 ;還是說實際上會得到這些利益 讓人得到所求以後 升起更大的信心去學佛 ?


應該是大乘的某經吧,具體忘了,大致上是類似這樣的比喻。

你所處的房子著了大火,但是你不知道,菩薩/佛陀/隨便誰怕直接跟你說你不信,就騙你講外面吼啊,滿地黃金等你撿,快出來大發財。

等你出了門,雖然沒有看到黃金,但你卻知道你的房子著火了。

但你問我,支持不支持,我是不支持的,我可以明確告訴你。

三界火宅,是只有佛教徒這麼看待,人各有志,或說眾生各有因緣。

而佛陀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拯救」所有人,甚至在他剛成道的時候,是想過不要傳道的。

按照佛經上的記載,是所謂的梵天祈請,才有了後來佛陀初轉法輪。

而在雜阿含經上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尊者十力迦葉看到獵人在獵鹿,出於慈憫而跟獵人講法,獵人一臉懵逼道:「你是不是擱這跟我扯犢子呢?」

十力迦葉就在獵人面前顯現神通,讓手指燃燒出火,但獵人仍然覺得他在扯犢子。

這時,住在附近的天神,對十力迦葉說:「這個深山裡的獵人,缺乏智慧如同無眼之人,為什麼你要在這樣不恰當的時間和這樣的人講法呢?這種人缺乏福德,也沒有分辨的智慧,即使聽聞了法也不能明了,身處光明卻也眼不能見。即使你讓十指都燃燒,他也不能明白四諦。」

總結起來就是,你真吃飽了撐的。

佛法一直都是講,法就在那裡,有眼的人自己來看。而不是你不信,我忽悠著你也要你信。


謝邀: 其實《涅槃經》中有個譬喻:黃葉止啼

如彼嬰兒啼哭之時。父母即以楊樹黃葉而語之言。莫啼莫啼我與汝金。嬰兒見已生真金想便止不啼。然此楊葉實非金也。木牛木馬木男木女。嬰兒見已亦復生於男女等想。即止不啼。實非男女。以作如是男女想故名曰嬰兒。如來亦爾。若有眾生欲造眾惡。如來為說三十三天常樂我凈端正自恣。於妙宮殿受五欲樂。六根所對無非是樂。眾生聞有如是樂故心生貪樂。止不為惡。勤作三十三天善業。實是生死無常無樂無我無凈。為度眾生方便說言常樂我凈。

  • 要知道眾生根性不同,所以為渡無量無邊眾生,佛有無量無數的方便。
  • 《地藏經》中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我們此界眾生,起心動念,無非貪嗔痴、殺盜淫。要叫他做點好事,比登天還難。
  • 有句話說:「 殺頭生意有人做,虧本生意無人做 」。許多人做事都首先考慮,這事對我有沒有好處,會不會對我有所損害?沒有好處我憑什麼去做?
  • 所以佛為了渡此一類眾生,會著重在談學佛的功德利益。實為了讓眾生能漸漸改惡向善,乃至最後能求取解脫。如同教育幼童,會以種種語言,乃至獎勵(糖)來引導其行為。這就是針對不同程度和根性的眾生。

佛經上和心咒對現世承諾的種種利益(比如健康,避凶,子嗣,事業,姻緣,等等)都是假的么 ?

  • 並不是,這些利益皆是可得,不過為佛弟子,通過不斷修學,漸漸明理,應該知道,此等種種並非我們的終結目標。
  • 如同孩子,幼童做事的目的或許是為了,但待漸漸長大明理。即可知糖並非是其追求。相應的此時教育方法也隨之改變。

這就是「 隨眾生意、隨眾生行、隨眾生界,悉皆了別 」一切方便法,皆依眾生立。


這應是每個優秀教育者的基本覺悟啊?

翻譯過來不就是——

從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授業的切入點,結合他的興趣去教學,去解惑,去傳道。

「欲」,不就是你的偏好,你的興趣點么?

但經文這句話的重點明明是「入佛智」,不是「欲勾牽。」

勾牽是手段,入佛智才是目的。

一個歷史老師如果想給你講一戰歷史,可以把「神奇女俠」作為切入點,勾起你的興趣之後,再剖析英法對德國的態度,一戰中德國吃了哪些虧,美國為何參戰……

你不就願意聽了嗎?

講神奇女俠只是一種手段——「欲」,講一戰歷史才是目的——「智」。

誰一生能碰見個這樣的老師,還不是祖宗積德?


謝邀!

此話出自《法華經》。在此經中佛陀用了很多譬喻的描述來將「方便」和「究竟」間的關係講清楚。也就是說將你引入正途要根據目前的習氣。

貪名利的人如果被告知信佛後會空掉名利,我覺得可能不會有貪圖名利者放下名利來學佛。所以經典中有時會看到一些什麼法什麼咒來保平安或者衣食無憂之類的,或者說會有投生富貴之家等等說法。這些不過是「以欲牽之」。若真的依教奉行,認真修行,自能得心安,離貪嗔癡。到時候,名利就不再像以往那樣牽著自己的習氣走。到最後,自然過得了三毒這關。

也就如一個人自小學走路,父母都是拿著小孩的玩具吸引他往前扶著東西走,或者是父母拉著手走。到最後這隻手和扶著的東西都需要去掉才能真正走起步來。學游泳也是一樣。學佛其實也是這樣的。


這種說法方式在阿含中已見端倪。佛先說怎樣會生地獄,再說怎樣能生天上,最後引導到趨向解脫。

【雜阿含經】第1042經 (第37卷)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鞞羅磨聚落北身恕林中

鞞羅聚落婆羅門長者聞世尊住聚落北身恕林中。聞已。共相招集。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有眾生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佛告諸婆羅門長者。行非法行.行危嶮行因緣故。身壞命終。生地獄中。諸婆羅門長者白佛。行何等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佛告婆羅門長者。殺生。乃至邪見。具足十不善業因緣故。婆羅門。是非法行.危嶮行。身壞命終。生地獄中

婆羅門白佛。何因緣諸眾生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行法行.行正行。以是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復問。世尊。行何等法行.何等正行。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佛告婆羅門長者。謂離殺生。乃至正見。十善業跡因緣故。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婆羅門長者。若有行此法行.行此正行者。欲求剎利大性家.婆羅門大性家.居士大性家。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因緣故

若復欲求生四王.三十三天。乃至他化自在天。悉得往生。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行凈戒者。其心所願。悉自然得

若復如是法行.正行者。欲求生梵天。亦得往生。所以者何。以行正行.法行故。持戒清凈。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若復欲求往生光音.遍凈。乃至阿伽尼吒。亦復如是。所以者何。以彼持戒清凈。心離欲故

若復欲求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第四禪具足住。悉得成就。所以者何。以彼法行.正行故。持戒清凈。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欲求慈.悲.喜.舍。空入處.識入處.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清凈。心離愛欲。所願必得

欲求斷三結。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無量神通。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盡智皆悉得。所以者何。以法行.正行故。持戒.離欲。所願必得

時。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這句話出自《維摩詰所說經》

意思是引導人慢慢深入佛法

先從淺表的人天乘,再進入聲聞,菩薩乘,最後一佛乘。

用來勾牽的利益,也是有的,不是空頭支票。
而且最後得到的遠遠超過你所預期的。

在《妙法蓮華經》譬喻品里有一個三車的比喻
羊車,鹿車,牛車。
在三界的火宅裡面,有一群孩子在裡面嬉戲玩樂,一位長者,他們的父親,看到房子起火了,不久所有人都要死在裡面,想要把孩子們救出去,但孩子們很貪玩,不願意出去,於是長者就哄孩子們說。
這房子外面啊,有羊車鹿車牛車等很好玩的玩具,可以供你們嬉戲玩耍,出來吧,出來這些玩具就給你們,想要啥都滿足你們。

孩子們對外面的玩具神往不已,就被長者「勾牽」出火宅了。

原文是「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

以下引文,節選譬喻品

「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面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几案、從捨出之。復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復狹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勿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愍、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面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僕從、而侍衛之。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否。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況復方便,於彼火宅而拔濟之。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緣,無虛妄也。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來亦復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痴、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舍利弗,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


凡夫著相,故以欲牽,如得佛智,知無所有。

佛經上和心咒對現世承諾的種種利益(比如健康,避凶,子嗣,事業,姻緣,等等)不是假的,佛菩薩也能給予,只要心誠廣行善事,只是這些畢竟是虛妄事,終歸散滅。所以,最終目的不過是要人出離輪迴,待修行有成就明了其中意義,所謂雖名得道實無所得也。圓覺經曰,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寶積經》卷九十云:

「如以空拳誘小兒,示言有物令歡喜,

開手掌空無所見,小兒於此復號啼。

如是諸佛難思議,善巧調伏眾生類,

了知法性無所有,假名安立示世間。」


當然是假的,如果佛法真的如此,真心希望眾生跟隨習得解脫法,只要菩薩顯聖就可以了,而不是搞這些所謂心誠則靈的把戲,以欲鉤牽。


謝邀!

下面貼兩個故事吧!

故事一 魚籃觀音

一名漁婦來到東海之濱一個小鎮。正趕是小鎮的集市很熱鬧,便提著一隻竹籃,竹籃里裝著兩尾魚,便混跡在那一群賣魚人當中。眾人忽然看見一個很漂亮的漁婦來賣魚,便一擁而上,紛紛搶著買魚。可是漁婦卻問他們:「你們買魚作什麼用呢?」眾人都說:「當然是回去做菜吃。」漁婦卻微笑著說:「我這魚呀,不能賣給你們做菜,只能賣給你們放生「。眾人一聽,都不願意,誰也不想花錢買條魚又放了。結果漁婦站了一天,兩尾魚都沒有賣出去。

第二天早上,漁婦又來了,仍然堅持只能賣給他們放生,結果還是沒有人願意買。只是有個叫馬朗的人卻開始注意漁婦,他發現那漁婦賣的還是昨天那兩尾魚,可是那魚離開了水整整兩天還是活蹦亂跳,實在有點不可思議,可又實在看不出什麼名堂。

不久,金沙灘上的漁民,特別是那些單身漢,見漁婦長得實在漂亮,於是便紛紛跑來說親,爭著想娶她為妻。漁婦笑著說:「你們這麼多人,叫我嫁給誰呢?這樣吧,我教你們頌經,你們誰先在一天之內學會,我就嫁給誰。」大家一聽,都覺得可行,於是便答應了。

漁婦便教他們念頌《普門品》,結果一天之後,有半數的人背會了。漁婦又說:「還是不行,《普門品》只是入門的,還不能最後分出勝負,我再教你們念《金剛經》,誰一夜之間念會,我就嫁給誰。」 十多個人都同意了。於是漁婦又教他們念《金剛經》,第二天,能完全背會的,只有三四個人。其他人只好怏怏不樂地走了。漁婦又對剩下的幾個人說: 「先別急,最後的勝負還沒有分出來,我這裡還有一部大乘寶藏《法華經》,誰能在三天之內背會,我一定嫁給他。」結果三天之後,只有馬郎一個人背會了。於是漁婦便答應嫁給馬郎。

可是新婚那天,新娘卻無緣無故地死了,而且屍體很快就腐爛了。馬郎很是難過,可又沒有辦法,雖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將屍體掩埋了。此後,馬郎經常沒事的時候便念頌漁婦教給他的三部經,念來念去,競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觀音菩薩脫身離去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馬郎已經開始悟道,於是便又變成一個老和尚,前去點化馬郎,跟他談經論道,指點迷津。後來又告訴他,原來他以前娶的那個漁婦是觀音菩薩變的,不信可以掘開墳幕看看。馬郎將信將疑,果真跑去掘開了墳墓,裡面真的沒有屍體,卻只有一副黃金鎖子骨。馬郎知道是菩薩在點化他,於是回去之後,便把自己三間草屋變成庵堂,又塑了菩薩的神像供奉起來,仍然是漁婦的模樣,人們便稱之為「魚籃觀音」。

故事二 鎖骨菩薩的傳說

以前在延州府,即今天的延安市,有一頗有姿色的年輕女子,利用自己的單身便利與許多男人亂搞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來著不拒。幾年後,大概房事操勞過度,積勞成疾,竟一命歸西。當時的州人,準確地說是男州人,無不為之悲惜,將之葬在路邊。

不久,一西域來的和尚見此墓,即敬禮焚香,磕頭如搗蒜。路人都納悶,問道:這是一個浪蕩女人,人人都可作她的老公,和尚為什麼這樣尊敬她?和尚答道:「此乃大聖,是鎖骨菩薩,一生捨己為人。」眾人不信,開棺驗屍,果見鎖狀骨架。眾人驚異之極,便設大齋建塔樓,以作永久追思。

淫女竟與菩薩二位一體,淫行乃是為德行獻身,乃為某種方式的普渡眾生。當遭到色誘的男子欲與之求歡時,所顯現的卻是骷髏,故用此警示塵世的虛妄。


有種葯叫糖衣片 ...


這句話基本是說的四宗趣或者四悉檀

基本材料如下,我懶得打字了

我簡要說一句,所謂「各各為人悉檀」也就是在世間做好事獲得好的結果而已,以「欲」的底線是這裡為止,因此通俗地說,這裡的「欲」只是善欲。

再簡要說一句,大乘佛教之困難遠遠超過你想像,玄奘法師無數次九死一生、傳譯佛典無數、歷經千辛萬苦,也沒被尊為菩薩,不要覺得「放個生、捐個款、救幾個孤兒」就是行菩薩道了,這只是滿足獲得福報的善欲而已。

例如凈土,念佛本身就更不是菩薩道了,因為菩薩道是菩薩所行道,而非菩薩所救之人所行之道。應該算是被菩薩行者救的人。舉個淺顯的例子,比如某個企業家辦了個希望小學,凈土往生的人是小學生而已,如果要說菩薩道,企業家才是菩薩道行者,小學生不是。

因此,不要覺得一邊念佛一邊做善事就算是行大乘菩薩道了,那只是尋求被救的同時滿足自己的慾望而已。

用這段時間很火的一句話說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


如今正念訓練越發熱門,太多太多太多的人都會引用各種科學數據來證明正念訓練的好處。

這是假的嘛?當然不是!

對於科學教的人來說,這些數據很好用,給人帶來信心和希望。

我想,任何人只要我們懂得使用他們可以理解、接受並升起極大信心的語言,這樣就可能幫助他們有興趣、有能力,走出原有行為模式,開始嘗試這訓練。

那麼,佛經大多在千年之前,使用一些當時人,當時文化中,大家都接受,可以理解的語言或方法,來幫助大家停下來,看自己,修習佛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唯一的辦法。

===

另外,我們今天教育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不是從因果、緣起來理解事物,而是二元對立,對錯、真假、好壞、人我、生死。

不要說千年之前,就是今天在教會也好,各種團體活動中,都會遇到無數「我祈禱而得醫治」之類的體驗分享。

他們說謊嗎?並沒有!

他們是分享他們的真實經歷,以及他們對這個經歷的理解。我們當然也有我們自己的經歷和理解。當我們的理解能力不足以理解他們的理解方式時,我們就會說「這是錯的」,這是錯的^_*


善男子。云何菩薩迴轉毒塵。

菩薩摩訶薩見諸眾生深著貪慾。但令滅其貪慾因緣。作是方便化作女色。形容端正具足相好勝余女人。眾生見已生貪甚深愛樂耽著。於所眠息受樂之時忽然而死。一念之頃即成臭爛。可惡不凈見即怖畏。大生厭離慞惶苦惱。此是臭穢誰能除之。爾時菩薩侍立其前即為說法。令得決定令入正位。於三菩提隨得一種。

如是菩薩善解迴轉毒塵方便


佛陀:放下吧!

您放不下。

佛陀說:放不下就拿起來

您拿起來才明白不過如此、無非如此

於是放下

啍,誰小時候還沒做過幾個滿屋子玩具的夢呢?

飛翔吧!少年


此分二說,

一說:

人見利益,而去學佛。因地不真,果遭紆曲。

果遭紆曲,不一定是不能成正果,而是說要多走彎路。

至於能不能上正路,不一定。

陰錯陽差,歪打正著,上錯花轎嫁對郎的事是時有發生的。

至於得不得利益另說,倒是很容易讓你感覺因此得利益,從而成了迷中倍人,開始顛倒夢想,追逐虛無縹緲。

而後利益非是定法,沒有絕對的標準,因人而異。

但智者通達,心能轉境。

如下:

二說: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這是菩薩行,要在有佛的智慧,如果不是佛菩薩,沒有佛的智慧,談什麼令入佛智呢?

就好像你有葯才能治我的病,你沒藥談什麼給我治病。

略有所誤:普通凡夫,智慧不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恆順眾生的同時善巧方便地勸誡?(詳見問題描述)


這是一個深奧的問題,三言兩語說不清楚。

題主問:這句話是說 佛經上和心咒對現世承諾的種種利益(比如健康,避凶,子嗣,事業,姻緣,等等)都是假的么?

回答是:不是假的。那為什麼普通人誦經念咒效果不明顯呢?因為佛教語境跟世俗語境有很大的不同。

在佛經中大部分的利益許諾都有一個發心的大前提,要求你用最正、最純、最勇猛的決心去誦讀、理解佛經,可世俗人們倒因為果,只記住誦經,卻忽略了最重要的發心。佛經中有大量的經文在教導你如何升起正確的發心,你要掃除雜亂的思緒,降伏狂亂的情慾,一心不亂,才能一心清正。事實上,這才是修行的重心。

一旦你能嚴格做到用正確的發心去讀正確的經,那佛經中許諾的利益會以合理的方式在你生活中生根發芽(而不是突然間大展神通)。能做到發心純正,一心不亂,那其實也意味著你已經邁入了一個非常高覺悟的境界,此時那些利益對你而言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那麼反過來就能回答答主的問題了,之所以要「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就是要讓你先看見魚,才讓你有動力去找漁,技術才是重點,利益只是引子。

再深入點說,有沒有別的辦法「令入佛智」呢?為什麼非得先「以欲勾牽」?

回答是有,但幾乎都沒有這個方法好。

我個人提出一個可能不夠嚴謹的比喻:

你有一個親戚的孩子高三畢業,雖然家裡不愁吃穿,但因為不愛學習,打算放棄上大學直接出去打工。

此時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你,是否想要勸阻一下這個孩子?你要怎麼個勸法?

你能跟他講知識給你帶來的精神收穫嗎?

你能跟他講知識給你帶來的眼界的提高嗎?

你能跟他講情懷,談理想嗎?

這些都很難讓他理解,最好的勸阻方法就是:告訴他高中文憑給他帶來的將會是非常辛苦的打拚經歷,高等教育卻可以給他帶來工資水平上的加成,帶來人脈資源上的收益,哪條路比較舒坦,一目了然。

或許只有這些東西才能讓他真的有所觸動。

佛經中的勸告或許就是如此。苦心孤詣耳。


佛學不是「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這是一種違背佛陀本意的邪說。

佛經上和心咒對現世承諾的種種利益都是假的 但是實際上並不能得到 ;只是拿這些慾望來勾牽人去學佛 ,還是說實際上會得到這些利益 ,讓人得到所求以後 升起更大的信心去學佛 ,這就是魔說。

這在《大般若經》已經批判過的。

謝丹Barry
市場調研從業者+佛教徒+攝影師+健身愛好者+心理學學生=啥都不是!

此話出自《法華經》。在此經中佛陀用了很多譬喻的描述來將「方便」和「究竟」間的關係講清楚。也就是說將你引入正途要根據目前的習氣。

貪名利的人如果被告知信佛後會空掉名利,我覺得可能不會有貪圖名利者放下名利來學佛。所以經典中有時會看到一些什麼法什麼咒來保平安或者衣食無憂之類的,或者說會有投生富貴之家等等說法。這些不過是「以欲牽之」。若真的依教奉行,認真修行,自能得心安,離貪嗔癡。到時候,名利就不再像以往那樣牽著自己的習氣走。到最後,自然過得了三毒這關。

也就如一個人自小學走路,父母都是拿著小孩的玩具吸引他往前扶著東西走,或者是父母拉著手走。到最後這隻手和扶著的東西都需要去掉才能真正走起步來。學游泳也是一樣。學佛其實也是這樣的。

編輯於 2017-06-05

爵士貓2 分鐘前

你在把佛學的方便之說,做了魔說。佛學的「方便」和「究竟」的辯經,需要在佛經的具體境界中才可以理解,不能抽離出境界出來而隨意解釋。

請問你,佛學的地獄如何解答?殺人與不殺人,如何解答?估計你是不可能有標準答案的,只能在具體的境界中解答。

同樣,你對方便之說的解答,就是魔說了,你陷入了魔障。

=======================================================================佛說「不可思議」,是對世界最好的表達。

================================================================


我等俗人真不可思議么?那你說,我是誰?我在那裡?在心裡,在大腦里,在手裡,在你買的電腦里?這就是 佛說「不可思議」的本意。
那又是,誰在輪迴?輪迴的又是誰?
哪個人,可以說他只是今天世界的一個生物產品,而與過去世界無關,與將來世界無關。
如果只有今世,你為何害怕死亡。假定沒有輪迴,你就不用擔心死後下地獄。假定沒有輪迴,死亡就是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人死了就一切湮滅了,你擔憂你在世界上擁有的一切,就是十分荒唐爾不符合邏輯推理。
我既然說不清楚,那是是誰在死亡,死亡的是誰?法,不生不滅,沒有生,哪有死亡。
但是現象界是緣起而生,剎那剎那生起又湮滅,人的肉體是剎那剎那生起又湮滅,死亡可以說是在一直不斷地進行著。
緣起,性空,只是勝意諦上論。萬千世界,真實不虛,是世俗諦上論。空與有,不二不異,不可分別。學人不可住空相,不可住有相。法既有不生不滅,法又是有生有滅。不可說,不可說。悟道,是一輩子的事情,道不是言語可知的。讀【《大般若經》】吧。

===========================================================================

佛學既是是哲學,又是心理學,還是古代的科學。佛學不只是一種引領大家離苦的老人的教導。
佛學從哲學與心理學角度,論證了人是什麼?
佛學認為,無人我,無法我,佛學認為【人只是一個心識的集合】,現在的心理學充分論證了人只是心理意識的集合體。現在的腦科學,神經科學,意識科學,也在研究人是什麼。至今都都不出,【人】是一個實體的結論。
佛學認為【我】既然說不清楚,那是是誰在死亡,死亡的是誰?法,不生不滅,沒有生,哪有死亡。這就是佛學對【我】的認知。

佛教就是魚龍混雜,是所謂的佛教徒假借佛陀之名,混吃混喝而已。

讀讀《大般若經》,你就明白佛學是什麼,佛教是什麼。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二十七
初分不退轉品第四十九之三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布施波羅蜜多想退轉故名不退轉,於凈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想退轉故名不退轉。

「複次,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成就無上菩提作意,常不遠離大菩提心,為凈命故不行咒術、醫藥、占卜諸邪命事,不為名利咒諸鬼神令著男女問其凶吉,亦不咒禁男女、大小、傍生鬼等現希有事,亦不佔相壽量長短、財位、男女諸善惡事,亦不懸記寒熱、豐儉、吉凶、好惡惑亂有情,亦不咒禁合和湯藥、左道療疾、結好貴人。尚不染心觀視男女,歡笑與語,況有餘事?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自相皆空,自相空中不見有相,不見相故遠離種種邪命、咒術、醫藥、占相,唯求無上正等菩提,究竟利樂諸有情類。

「複次,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於諸世間文章伎藝,雖得善巧而不愛著。所以者何?善現,是菩薩摩訶薩達一切法皆畢竟空,畢竟空中世間所有文章伎藝皆不可得。又諸世間文章伎藝,皆雜穢語邪命所攝,是故菩薩知而不為。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於諸世俗外道書論,雖亦善知而不樂著。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了一切法性相皆空,於此空中一切書論皆不可得。又諸世俗外道書論所說理事多有增減,於菩薩道非為隨順,皆是戲論雜穢語攝,是故菩薩知而不樂。
  「善現,若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當知是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

「複次,善現,若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設有惡魔作佛形像來至其所,作如是言:『汝今應求阿羅漢果,永盡諸漏,證般涅槃。汝未堪受大菩提記,亦未證得無生法忍。汝今未有不退轉地諸行、狀、相,如來不應授汝無上大菩提記。要有具足不退轉地諸行、狀、相,是菩薩摩訶薩乃可蒙佛授與無上大菩提記。』善現,是不退轉位菩薩摩訶薩聞彼語已,心無變異,不驚、不怖、不退、不沒。善現,是菩薩摩訶薩應自證知:『我於過去諸如來所,必已受得大菩提記。所以者何?菩薩成就如是勝法,定蒙諸佛授菩提記。我已成就如是勝法,云何諸佛不授我記?故我過去於諸佛所,必已受得大菩提記。』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設有惡魔或魔使者作佛形像,來授菩薩聲聞地記,或授菩薩獨覺地記,謂菩薩言:『咄哉!男子,何用無上正等菩提?生死輪迴久受大苦,宜自速證無餘涅槃,永離生死畢竟安樂!』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聞彼語已,作如是念:『此定惡魔或魔使者,詐現佛像擾亂我心,授我聲聞、獨覺地記,令退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定無諸佛教諸菩薩趣向聲聞及獨覺地,棄捨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設有惡魔或魔使者詐現佛像,語菩薩言:『汝所受持大乘經典非佛所說,亦非如來弟子所說,是諸惡魔或諸外道,為誑惑汝作如是說。汝今不應受持讀誦。』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聞彼語已,便作是念:『此定惡魔或魔眷屬,令我厭舍無上菩提,故說大乘甚深經典非佛所說,亦非如來弟子所說。所以者何?離此經典能證無上正等菩提,必無是處。』
  「善現,是菩薩摩訶薩當知已住不退轉地,過去如來、應、正等覺久已授彼大菩提記。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具足成就不退轉地諸行、狀、相。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當知已受大菩提記,必已安住不退轉地。


禪定功力足的話,可以不假外物,願望自行圓滿,相當於什麼都有了


人生所有的遭遇,基本都是自心的流轉變現。心變了,萬事隨之而變;當心念轉變後,以前所有的慾望都可以滿足,但是這個時候已經不再貪著了,也就不是所謂的慾望了,不會再有以前慾望滿足後的那種感覺。


要是你和佛,和菩薩,和法都無緣的話.

那麼欲鉤和佛智都和你沒關係了.

儘管這些從來都是你自己的家當.


誰勾引誰?到最後都勾引走了,一個把錢夠引走了,一個把人夠引走了……就是沒多少走正道的……都還停留在欲上……


這麼實用主義的話 一定出自實用主義者

之口,這人放到現代一定是把經商的好手


推薦閱讀:

五世活佛轉世成了倉央嘉措,證明了因果,但為什麼轉世後那麼悲慘?種下善因,結不成善果嗎?
什麼是甘露丸?吃了會怎樣?如何使用?
如何轉行做一名仁波切?
為什麼現在學佛者大都偏好密宗?
出家的人有沒有想過,父母朋友的感受?

TAG:佛教 | 藏傳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