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戰例?


雲南陸軍講武堂,一個專業培養各種愛國民主人士,割據軍閥,各國軍隊一二把手的陸軍高等院校,對東亞各國軍政格局的歷史影響要遠超黃埔軍校和保定軍校。

雲南講武堂國內影響力非常大,即便舉幾個外籍畢業生就會感到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強悍之處:

李范奭 :我會講昆明話,你會嗎?

韓國政治家和獨立運動家, 韓國首任總理兼國防部長中國雲南講武堂畢業,漢城鍾路人。

崔庸鍵:我會,你有什麼要講的?

次帥,朝鮮人民軍總司令,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委會委員長 ,共產主義者中國雲南講武堂畢業

校友之間打架還不算玩,結果母校同學又插了一腳。

曾澤生:學長們別來無恙!

畢業後入雲南講武堂學習 。

歷任國民革命軍第60軍184師1085團團長
1938年率部參加了台兒庄會戰
1939年起任第184師副師長、師長,第60軍軍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曾率部到越南受降
1949年參加了全國政協第一次會議
同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軍長
1955年獲一級解放勳章
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

不好意思,我做了微小的工作,第一支打進漢城的志願軍而已。

造化弄人,誰能猜到呢?

還有

武元甲:我會講昆明話,你會嗎?

陳賡:請繼續!

大將,越南國防部部長兼越南人民軍總司令 共產主義者,中國雲南講武堂畢業

吳奈溫(Ne Win):當年我用昆明話和太祖談笑風聲!

毛:其實不止你一個!

生於1911年5月14日,由於與昂山共同創建了緬甸獨立軍而被稱為「緬軍之父」。1949年以後,吳奈溫長期擔任緬軍總司令,總參謀長。1962年,創建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並任主席。此後,他一直擔任緬甸黨、政、軍最高領導人。 共產主義者,中國雲南講武堂畢業

群毆還不算玩,結果段希文又跑去金三角看望老同學了。

段希文 :我靠,學長們好!

國民黨陸軍93師少將師長,金三角國民黨殘軍總指揮中國雲南講武堂畢業

提一下國共兩位超級大佬

朱德:學弟,我要在南昌搞紅色起義!

1909年初到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 1911年10月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12月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爭。1917年7月任滇軍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琪瑞的護法戰爭。1921年春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雲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葉劍英:學長,有什麼吩咐?

1917年入雲南講武堂 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者、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

朱培德:葉學弟,學長是在和我討論問題!

遲疑一秒鐘後

我請假去度假還不行嗎?

朱培德(1888—1937年),字益之,祖籍安寧,[1] 出生於祿豐元永井(現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一平浪鹽礦元永井礦區)。國民革命軍南京中央軍校校務委員,國民政府軍訓總監部總監,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朱培德在雲南講武堂時期就和朱德並稱模範二朱歷經護國戰爭,護法戰爭始終追隨孫中山先生,後作為第三軍軍長參加北伐戰爭、戰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參謀總長,代理總司令、軍委辦公廳主任。1937年2月17日,因注射引起血液中毒,在鼓樓醫院死亡,終年四十九歲。

朱培德追悼會上,老蔣淚流不止

蔣委員長:朱培德,你個娘希匹,你死了誰來抗日?

龍云:委員長,還有我呢!!!!!

華崗:龍老大,要不加入我黨?

張瀾:龍老大,要不加入我們民盟?

龍云:委員長,對不住了啊!旁邊這位是我學長!

龍雲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雲南省國民政府主席。1914年,龍雲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學堂第四期步兵科。任雲南都督唐繼堯侍從副官。1922年被唐委為第五軍軍長。1927年發動政變,逼唐下台,獨掌雲南軍政大權,至1945年,共主政雲南18年之久。1949年8月13日,龍雲在香港發表《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聲明,正式宣布起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龍雲與民盟領導人羅隆基等關係密切,對民盟的組織和活動,不僅在政治上加以保護,而且在經濟上也給了不少的幫助。1944年底,龍雲加入了民盟。民盟在雲南工作比較活躍,在群眾中有比較廣泛的影響,對於配合共產黨、開展抗日民主運動起了積極的作用 。


天下風雲出我輩, 一入江湖歲月催

王圖霸業笑談中, 不勝人間一場醉。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1年的北京政協座談會,照片上的三人,從左到右分別是鹿鍾麟、溥儀、熊秉坤,都已經白髮蒼蒼,垂垂老矣。

這其中,鹿鍾麟和熊秉坤是溥儀實打實的冤家。

熊秉坤是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人,是武昌起義的關鍵性人物,是把溥儀從皇位上趕下來的人。

鹿鍾麟是西北軍馮玉祥的得力部下,在1924年「北京政變」中率兵入城,是把溥儀趕出故宮的人。

他們兩個,一個讓溥儀當不成皇帝,一個讓溥儀住不了紫禁城。可以說家仇國恨,莫過於此。

在這次會上,溥儀對熊秉坤說:「辛亥革命,你打響了第一槍,可稱蓋世英雄,了不起,推翻了封建統治,打倒了我這個當年還是小孩子的皇帝,讓我能順應歷史潮流,改造為新人。」

熊秉坤則回答:「承當不起,我們過去是夙敵,你是皇帝,我是亂民;今天是共產黨領導,冤家路寬,大家擇善而從,成了朋友,都做了新人。新人做新事,讓我們為國家昌盛,民族興旺共同乾杯。」

而鹿鍾麟則笑著問溥儀:「你還記得嗎?當時我把你押出王宮送到『醇親王府』,臨下車時我問你,你願意做老百姓呢,還是做皇帝?」

溥儀說:「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我說要做老百姓,可是,老實說,那時心裡想的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這三個人,溥儀當了三次皇帝。熊秉坤曾擔任民國廣州大元帥府參軍、南京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 武昌市市長。鹿鍾麟是國民黨二級上將,曾任南京軍事委員會委員、軍政部次長及代理部長、河北省主席等要職。

都曾經在那個年代叱吒風雲,攪動時局。而現在,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以往的恩怨情仇,在杯酒間消散。

看著三人的合照,我恍然想起天龍八部里掃地僧為慕容博和蕭遠山治病療傷,講經說法的段落。這一段的名字就叫「王圖霸業,血海深仇,盡歸塵土」。用作這張照片的主題,最為貼切不過。

只是不知道當時的溥儀,是否有慕容博那樣,「庶民如塵土,帝王亦如塵土。大燕不復國是空,復國亦空」的覺悟呢?


「我來自布列斯特。」

薩姆韋爾·米納索維奇·馬捷沃相,步兵八十四團共青團委書記,布列斯特要塞的守衛者。

在戰鬥中被俘後三個月逃出戰俘營加入了游擊隊,在戰鬥中再次負傷,傷愈後到盧茨克進行地下工作,在紅軍打回來時發動起義重返紅軍,最後升至連長(所在部隊榮獲近衛稱號),隨部隊攻進柏林。

他在國會大廈的牆壁上寫下了那句話。

從地獄最深處歸來,必然裹挾著最強烈、最快意的復仇。


印度有個杰特聯隊。作為英國的殖民軍參加了兩次鴉片戰爭,燒過圓明園,進過北京城,1904年還打進了拉薩。

1962年11月18日在喀喇昆崙山口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殲。

————只要是軍事問題都有人說是假的編的不可能的的分割線——

更新一下這裡:更悲催的是,當時他們(欠第五營)正在通過空降和運輸機的方式在山口後的機場降落,作為中印戰爭西線最後一支機動力量增援第114旅、紅山的克什米爾國民軍第14營,但是機場周圍地面陣地卻已經被坑爹的友鄰丟給了從喀喇崑崙大冰板上迂迴過來的解放軍,於是在空中就被打死了三分之一……


紫石英號事件

這是讓主席徹底一解心結的一天。當年17歲的太祖隨父進長沙城,親歷外國軍艦炮擊長沙城。然而當地官府因為洋人事件而無法管。讓青春期的太祖知道了什麼叫做鬱塞胸悶的心結。

1949年4月20日。英國皇家海軍紫石英號軍艦,無視中國人民解放軍關於渡江戰役敦促各國艦隊必須駛離長江且不得於1949年4月20日及以後駛入長江的通告。悍然於4月20日當天從吳淞口駛入揚子江,以宣示他所謂的大英帝國享受了100多年的所謂的應有的權力。結果該艦艦長作大死,駛入了為配合渡江而布置的一整個解放軍炮兵縱隊的射程內。在炮兵鳴炮示警後,公然朝岸上開火。結果數分鐘後便被打中舵機,被迫擱淺,艦長身受重傷,數日後不治身亡。

隨後從南京出發的伴侶號前往營救。伴侶號詢問紫石英號是否可以自行駛離,紫石英號卻表示伴侶號應立刻掃清岸上炮群,結果遭到我解放軍猛烈炮擊,重傷逃遁。

從上海開出的倫敦號重巡洋艦(排水量9000多噸)和黑天鵝號也前往營救紫石英號。在駛進事發水域後,有外交經驗的倫敦號艦長感覺到此事應該和平解決。而解放軍的首要任務是渡江戰役。紫石英號事件是一突發事件,也應儘快解決。於是雙方本著不擴大事態,和平解決的意願,開始互打旗語。但是因為地域問題,雙方互相看不懂對方的旗語是什麼意思。隨後解放軍在岸上燃起三堆篝火(國民黨部隊有投誠者,便以此方式表示歡迎)。英國人當然不可能看懂。但是倫敦號艦長卻讀到了解放軍的和平的意思。於是命令軍艦大放爵士樂,命令所有水兵上甲板跳舞,以示友好的誠意。但是不出意外,解放軍也不明白英國人要幹什麼。

這時突然一聲巨響。雙方都有些懵逼,不清楚是什麼情況。電光火石之間解放軍率先向倫敦號和黑天鵝號發動炮擊,原先還在大跳舞步的水兵們也迅疾各就各位。雙方在一陣激烈的炮戰之後,解放軍有三門榴彈炮被摧毀。由於解放軍的炮兵陣地布置在堤岸上掩護極好。英國艦隊一時誤判我炮兵在堤岸後面。於是一開始的炮擊重點是堤岸後方位置。恰逢這個位置有一個村子,而解放軍一個團部駐紮此地,且正在召開軍事會議,部署渡江作戰。結果一個團部及群眾兩百多人遭炮擊身亡。解放軍方面的絕大部分傷亡也源於此。而倫敦號和黑天鵝號也遭到猛烈炮擊,喪失戰鬥力,被迫撤出江面。

10兵團司令葉飛與23軍軍長陶勇則組成攻守同盟。決定在向中央彙報此事時必須一口咬定是英國人先開的炮。其實事後調查發現,引發這場炮戰的這一聲巨響並非英國人先行開炮。而是倫敦號起錨時鐵錨撞擊船舷發出的聲音。但在當時看似平和其實雙方都心弦繃緊的緊張時刻,這一聲巨響讓雙方都以為對方開炮了。

結果當紫石英號事件彙報給主席時,主席只是問了句,打贏了沒。當得知紫石英號擱淺而營救艦艇均被打退後,主席開懷一樂。至於誰先動手?打就打了嘛,管誰先動手幹嘛!只要打贏就好了嘛!因為真理是在大炮射程範圍之內的!!!

而英國,則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國家。

濟南戰役

許世友VS王耀武

王耀武,孝順老母親,忠於蔣介石。是國民黨的常勝將軍。敢打硬仗,惡仗。

許世友,孝順老母親,忠於毛澤東。曾經做過太祖警衛員。敢打硬仗,惡仗。


歷史有名的隋煬帝楊廣,弒兄殺父終篡奪皇位,這是背景。

2013年11有一個工地蓋樓挖地基的時候,挖出一個古墓,後經過考古人員鑒定,這是隋煬帝楊廣的墓,並從墓中發掘出整套的十三環蹀躞帶,這也是唯一一套完整的十三環蹀躞帶,考古價值十分巨大。

重點是後面一句話,此次房產項目的老闆不是別人正是「楊勇」。

話說楊廣萬萬想不到,當年他設計誘使楊堅罷黜太子楊勇,而後又狠下毒手害死廢太子楊勇,千年之後他哥哥楊勇挖了他的墓。

有道是,楊勇歷經千年大仇終報!

哦,千吶!

第一次啊,我的回答居然能上了300贊了!

好激動,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啊!


吳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踐劍在一個玻璃櫃里展出過


陳賡胡宗南(?_?)

這兩人的段子一大堆啊(?_?)

1,

在黃埔期間同為一期生,胡宗南屬孫文主義學會,陳賡是屬青年軍人聯合會,兩派常因思想和立場不同發生衝突,甚至有時還大打出手,作為兩派的主要「戰將」,常常拌嘴吵架,勢不兩立。

在廣東大學的一次集會上,兩派又發生爭鬥,雙方大打出手。陳賡恰好和李仙洲打作一團,李仙洲是山東大漢,人高馬大,陳賡打不過他,只好操起一隻板凳當作武器。正在這時,胡宗南跑過來為李仙洲助陣,結果,陳賡撇下李仙洲,操起凳子轉而去追他,胡宗南被追得四處逃竄,還跑丟帽子。

2,

1932年,胡宗南在鄂豫皖首次出馬與紅軍作戰,正好遇上紅12師師長陳賡,於是雙方由昔日吵架打架第一次升級成了在戰場上兵戈相見。

3,

多年後,解放戰爭剛剛爆發時,胡宗南大舉進兵晉東南,希望肅清解放軍太岳兵團。相比胡宗南的十萬大軍,太岳兵團卻只有4個旅,人數不到胡宗南的七分之一,太岳兵團的司令則是陳賡。結果胡宗南王牌主力第一旅被全殲,旅長黃正誠被俘。

4,

1950年初,滇南追殲戰後,陳賡作為二野第4兵團司令員向西康高原進軍,拔除蔣介石在大陸最後一個據點西昌,蔣介石駐守西昌的大將,正是胡宗南。西昌戰役後,胡宗南隻身逃往了台灣。

-------

陳賡對胡宗南開過的嘲諷包括有「胡宗南只是一個團長」、「宗南老弟你果然還是打不過我」、「我是一期的,和你們胡長官是同學」等等等(?_?) 但是據陳賡的子女說,其實兩個人曾經私交還是不錯的,而且陳賡當年被老蔣抓住引發一群同學求情的時候,胡宗南也的確在聯名信的名單之列(?_?)

ps:明明比人家小了好多歲還叫人家「老弟」可以說是佔便宜大手了啊哈哈


1934年11月10日,前共產黨員李默庵率國軍第10師攻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瑞金。

1949年4月23日,前國民黨員吳化文率三野第35軍攻佔中華民國首都南京。


必須是粟裕和王耀武

第一次交手,1934年的譚家橋戰役,粟裕是紅十軍團的參謀長,王耀武是補充一旅的旅長,最終此戰失敗直接導致紅十軍團全軍覆沒,只剩下粟裕帶領殘餘的千人突出包圍。

從此二人的「友誼」算是結下了,下一次二人聚頭已經是國共內戰戰場上。

第二次交手,1948年,粟裕作為華東野戰軍總指揮發動濟南戰役,守方既是當年的老對手王耀武,此戰以王耀武被俘結束。。。

PS:其實二人之間還有二次次交集

47年的萊蕪戰役,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在萊蕪戰役消滅了王耀武的部下李仙洲部

王耀武在此戰結束後留下了這樣的話:

就算是五萬頭豬,三天也抓不完

還有一次,孟良崮戰役,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消滅了國民黨王牌精英部隊74師,而74師的前身74軍老軍長就是老冤家王耀武,74軍也是由王耀武一手帶領在抗戰打出名氣,其下轄的51師前身就是王耀武的補充一旅...可以說74軍是王耀武發家的資本和驕傲,但最終被殲滅在老冤家粟裕的手裡。

誰讓這些部隊都和王耀武扯上關係,碰上的是老冤家粟裕呢?


轉自金一南的《苦難輝煌》

這三個名字,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他們——尤其是新世紀的軍人。

1934年10月,紅一方面軍主力向西突圍,開始長征。隨著主力部隊的離去,中央蘇區附近存在的最大一支紅軍部隊,只有紅十軍團。

紅十軍團由兩部分力量組成。一部分是作為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尋淮洲紅七軍團,另一部分是方誌敏的紅十軍。主力紅軍長征一個月後,中革軍委發來命令,紅七軍團與紅十軍合編為紅十軍團,方誌敏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劉疇西任軍團長,全軍團共一萬餘人,下轄三個師:

十九師,原紅七軍團部隊,師長尋淮洲;

二十師,原紅十軍部隊,師長劉疇西(兼);

二十一師,原紅十軍部隊,師長鬍天桃。

2月中旬編成到1935年1月底覆滅,僅僅存在了兩個多月。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後來心痛地概括成八個字:不編不散,一編就散。

軍團編成後,首戰譚家橋。

當時的考慮是,其他敵軍距離尚遠,唯尾隨之敵補充第一旅顯得孤立突出。敵人共三個團,裝備比較好。紅十軍團是三個師,兵力和敵人差不多,但地形卻十分有利。烏泥關至譚家橋兩側皆是山地及森林,地形險要,利於隱蔽埋伏。當時紅軍的彈藥等物資極感缺乏,消滅補充第一旅,不但能獲得人員和物資的補充,且能打掉追敵的氣焰。

軍團長劉疇西決定在這裡打一仗,大家都無異議。

應該說這是一場立意積極的戰鬥,地形的選擇也不錯,但作戰對象的選擇卻不是太好。補充第一旅於1933年冬由保定編練處的三個補充團改編,旅長王耀武,山東泰安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是蔣軍中的一員悍將。該旅裝備好,幹部多是軍校畢業生,訓練有素;士兵以北方人為多,戰鬥力相當強。

這是一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完全不似「補充」兩字給人以二流部隊的感覺。

但劉疇西沒有把王耀武放在眼裡。1924年,他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時,王耀武還是上海馬玉山糖果公司站櫃檯賣餅乾的小夥計。1922年,劉疇西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頗富傳奇色彩:參加過五四運動,擔任過孫中山的警衛,第一次東征時在棉湖戰鬥中失去左臂,照樣參加了南昌起義,隨後去蘇聯,進了莫斯科伏龍芝軍事學院。

黃埔一期的資格,加上伏龍芝軍事學院的學歷,在紅軍指揮員中除了左權,無人可與劉疇西相比。這一切使他充滿了一種不可抑制的自信。擔任紅十軍團長兼二十師師長後,想立刻打一仗扭轉局面,是他的迫切要求。

但他小看了當年曾經賣過餅乾的那個對手。

劉疇西不知道,當年他隨南昌起義部隊南下時,參加堵截的,就有第一軍補充團的少校營長王耀武。劉疇西擔任紅二十一軍軍長參加第四次反圍剿時,率部堅守蘇區戰略要地宜黃二十四天未被紅軍攻破、被蔣介石稱為「奇蹟」的,也是王耀武。帶兵與作戰,是王耀武兩大擅長。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七十四軍,即後來的整編第七十四師,就是王耀武一手帶出來的部隊。

劉疇西對王耀武的補充旅基本情況掌握不清楚,王耀武對劉疇西的紅十軍團卻一點不糊塗。他對手下的三個團長說,「共軍第十軍團政治委員會的主席是方誌敏,軍團長是劉疇西,副軍團長是尋淮洲。該軍團轄三個師:十九師師長由尋淮洲兼,二十師師長王如痴,二十一師師長鬍天桃。軍團長和師長的意志很堅強,作戰經驗豐富,尤以尋淮洲的作戰指揮能力為最強」。王耀武只講錯了兩處:方誌敏任主席的是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不是「政治委員會」;二十師師長由劉疇西兼,不是王如痴。對黃埔前輩學長劉疇西,王耀武的他評價不是太高,相反卻對沒有進過軍校、紅軍中土生土長的將領尋淮洲作出很高評價。

譚家橋伏擊戰是紅十軍團的第一仗,關係軍團能否在皖南立足之勝敗存亡。劉疇西以二十師、二十一師在伏擊地域右側擔任正面攻擊,置十九師於左側,待正面打響後,截敵歸路。

十九師未放在主攻位置上。原紅七軍團軍團長、現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和十軍團參謀長粟裕均執異議,認為十九師野戰經驗豐富,戰鬥作風頑強;而二十師、二十一師組建才一年多,缺乏野戰經驗,擔任主攻存在問題。

劉疇西卻很自信。二十師、二十一師都是他的老部隊,他認為戰鬥力強於十九師。他堅持原來的部署。

12月14日,補充旅出發,以第二團為前衛,其餘按直屬部隊、第三團、第一團的秩序,經烏泥關、譚家橋向太平追擊前進。

紅十軍團隱蔽得非常好。王耀武的前衛第二團經過烏泥關、譚家橋時,路旁百姓有的在砍柴,有的種地,有的在公路上行走,如平常一樣。前衛團長周志道以為沒有可疑情況,也未派部隊嚴密搜索,部隊浩浩蕩蕩繼續前進。

機會很好,但開火卻提前了。敵人團指揮部還未進入伏擊地域,二十師、二十一師部分幹部戰士過分緊張,提前開火。敵人立即警覺,馬上開始搶佔路邊高地,整個伏擊戰鬥被迫提前。如果待敵團指揮部進入伏擊範圍後,首先打掉指揮機關,那麼整個戰局就會大不一樣了。

王耀武、周志道等人,事後想起來驚出一身汗的,就是基於此種設想。

野戰經驗不足,特別是打硬仗經驗和思想準備皆不足的二十師、二十一師連續向敵前衛團發起猛衝,企圖一舉將敵人壓垮。攻勢很猛,幾次展開肉搏,敵前衛團團長周志道都被打傷。但兩個師動作不一致,連沖四次也攻不下來。未放在主攻位置的十九師在山峽里一時又出不來,局勢很快由伏擊的主動變成被敵反擊的被動。王耀武一面命令部隊不許後退,一面調加強營和第三團的三營增加到第二團的正面作戰,同時令第三團團長李天霞率該團主力向紅十軍團的左側背猛烈反擊。令第一團團長劉保定立派一部佔領烏泥關,並堅決守住。

補充旅曾經是尋淮洲指揮的十九師的手下敗將,此番紅軍三個師伏擊它,最初它被打得措手不及,最後紅十軍團反被它打得措手不及。

烏泥關制高點的爭奪戰成為勝敗的關鍵。十九師終於抽出來發動為時以晚的攻擊。尋淮洲親自領頭奮勇衝鋒。王耀武后來回憶這場戰鬥時說:「紅軍三次衝鋒雖都受到挫折,但鬥志仍盛,其打敗補充第一旅的決心並未動搖,又發起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衝鋒。這次紅軍出動了七八百人,分三路衝過來,一路針對加強營,兩路對著第二團中傷亡較重的第一、第二兩個營。大有一鼓作氣擊潰補充第一旅之勢,情況緊張、危急。」

王耀武親到第一線督戰,令各部集中迫擊炮、機關槍的火力,向衝過來的紅軍猛烈射擊,戰鬥極為激烈。他回憶說:「據第二團團長周志道報稱,在敵人第四次衝鋒中,發現紅軍有十幾個人冒著炮火的危險去搶救一個人,抬著向後方走去,看樣子,被抬走的這個人可能是敵人的高級軍官。」

被搶救下來的,是在猛烈的衝擊中身負重傷的尋淮洲。

人們都以為25歲當軍團長的林彪是紅軍中最年輕的軍團長,其實尋淮洲1933年出任紅七軍團軍團長時,還不滿22周歲。尋淮洲是湖南瀏陽的青年學生,參加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後,與陳伯鈞、王良同為紅四軍三十一團有名的青年知識分子連長。三人當中陳伯鈞、王良都是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的學生,算黃埔六期,唯有尋淮洲沒有進過軍校。但他一直是紅四軍戰將、黃埔四期生伍中豪的下級。從這位與林彪齊名的紅軍將領身上,尋淮洲學到很多東西,進步極快。他19歲當師長,20歲當軍長,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圍剿的黃陂戰鬥中,率紅二十一軍直插敵後,截斷蔣軍第五十二師歸路,為全殲該敵創造了條件,獲二等紅星獎章,受到中革軍委的特別嘉獎。

粟裕回憶說:尋淮洲是在革命戰爭中鍛煉成長起來的一位優秀青年軍事指揮員;他艱苦樸素,聯繫群眾,作戰勇敢,機智靈活。

粟裕後來成為人民解放軍中極有造詣的一員青年戰將,當時尚年長尋淮洲5歲。

尋淮洲曾經五次負傷,譚家橋成為最後一次,因傷勢過重,在轉移途中犧牲。

方誌敏後來在囚室中寫《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這樣評價尋淮洲:「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同志,因傷重犧牲了!他是紅軍中一個很好的指揮員,他指揮七軍團,在兩年時間,打了許多有名的勝仗,繳獲敵槍6000餘枝,並繳到大炮幾十門。他還只有24歲。」一位優秀將領,隕落在譚家橋戰場。

險遭殲滅的王耀武在譚家橋戰鬥中反敗為勝,所獲甚豐。他派出一個步兵連尋找尋淮洲的遺體,捉到一個參加埋葬的人,便由此人帶路到茂林,把尋淮洲的遺體挖出來照相,以作為尋淮洲確實被打死的證據。他們發現遺體尚完好,但上身無衣,由此認識到紅軍處境已極度困難。王耀武判斷說:「共軍官兵所穿的衣服破爛不堪,難以護體,因被服奇缺,在掩埋其陣亡的官兵時,順手將死者的衣服脫下,以供活人穿用。」

王耀武領到了5000塊大洋的犒賞。

譚家橋戰鬥的失利,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選敵不當、指揮不當所致。後來紅十軍團在懷玉山的失敗,基因已經潛伏在了這裡。

譚家橋戰鬥失利,皖南便無法立足。紅十軍團由方誌敏、劉疇西率領,南下返回閩浙贛邊。譚家橋戰鬥前那樣自信的劉疇西,又變得如此優柔寡斷。到達閩浙贛蘇區邊緣時,敵情已十分緊急。粟裕堅決要求部隊不能停留,連夜行動以突破敵人封鎖線,但劉疇西覺得部隊剛剛到齊,人員十分疲勞,當晚不能再走。方誌敏擔心劉疇西遲疑,叫粟裕率先頭部隊先走,他留下來等劉疇西一起行動。

一留便成永訣。

粟裕率少數先頭部隊行動堅決,當晚就衝過了敵人的封鎖線。劉疇西率領的軍團主力卻行動拖沓猶豫,前面一打槍便改換前進方向。轉來轉去,耽誤了幾天時間,在懷玉山被趕上來的國民黨軍十四個團包圍。方誌敏本可跟著粟裕突圍,就為了等劉疇西,最後二人雙雙被俘,並肩走向了刑場。

浙贛邊界的懷玉山成為紅十軍團最後的戰場。天寒地凍,缺衣少食,紅軍戰士拿槍向敵人射擊,但凍僵的手扣不動扳機;掙扎著向圍上來的敵人投彈,又投不了多遠。王耀武發現他所俘虜的紅軍人員,都面黃肌瘦,手腳凍裂,因喝不到水,嘴上起泡的人很多;很多人數日不得飲食,凍餓交加,躺在地上動彈不了。

紅十軍團終遭失敗。1935年1月底,軍團主要指揮者方誌敏、劉疇西等人在程家灣被俘。

國民黨隨即將他們解往南昌,沿途召開「慶祝大會」。到達南昌後,又在市內豫章公園召開「慶祝生擒方誌敏大會」,美聯社一名記者報道了當時的情景:

「豫章公園周圍都排列著警察隊伍,街上架著機槍、戴著腳鐐手銬而站立在鐵甲車上的方誌敏,其態度之激昂,使觀眾表示無限敬仰,周圍是大隊兵馬戒備著。觀眾看見方誌敏後,誰也不發一言,大家默默無聲,即蔣介石參謀部的官兵對此氣魄昂然之囚犯,也表示無限敬佩及同情??」

方誌敏、劉疇西被俘後,蔣介石密令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儘力勸說方、劉「歸誠」,特別是針對黃埔一期畢業、第一次東征在棉湖之役任教導一團第三連黨代表的劉疇西。那是奠定國民黨黨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仗。蔣介石一直記得當時奮不顧身、因傷被鋸掉左臂的劉疇西。無當年棉湖的勝利,便無後來的蔣介石。他命顧祝同對劉疇西要特別關照,一定要設法爭取過來。

顧祝同是軍校戰術教官,管理部代主任,在黃埔既是劉疇西的教官,又是他的上司。但顧祝同怕自己一個人說不動,又借蔣介石任黃埔同學會會長時,劉疇西擔任過總務科長的由頭,聯絡來更多的黃埔同學,讓他們幫助做工作。於是從懷玉山到上饒,從上饒南昌,押解方誌敏、劉疇西二人的路上,來勸降之人絡繹不絕,僅顧祝同本人就親自來了三次。

今天回頭仔細品味那段歷史時,我們可以指責劉疇西在譚家橋戰鬥前聽不進尋淮洲和粟裕的意見剛愎自用,可以嘆息劉疇西在懷玉山突圍中猶豫不決優柔寡斷,但在敵人以友情、以官爵、以監禁、以死亡的利誘和威脅面前,我們只有衷心欽佩劉疇西的意志之堅韌與不拔。

對蔣介石、顧祝同的勸說和紛紛前來的黃埔同學,他絲毫不為之所動。

劉疇西於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與方誌敏一樣剛強。方誌敏在《可愛的中國》中,用「田壽」這個名字,記述了劉疇西在獄中的不屈鬥爭。

1935年8月6日凌晨,方誌敏、劉疇西被秘密殺害於南昌。

蔣介石把消滅紅十軍團歸功於俞濟時、王耀武。尤其是在第一線大打出手的王耀武。王耀武參加追擊紅十軍團的作戰時,贛東北「剿匪」總指揮趙觀濤曾對他說過一席話:共軍裝備雖差,但作戰很機動、很頑強。閩北的部隊及俞濟時的保安團等都受到了很大損失,俞濟時本人還因此受了處分。你一定不能大意,大意必定遭受挫敗。

趙觀濤也是蔣介石的嫡系悍將,多次參加對江西蘇區的圍剿。王耀武牢牢記住了趙觀濤的叮囑,同時生出一個揮之不去的念頭:一定要面對面見識一下這些裝備又差、供應幾乎沒有的紅軍將領,憑什麼本事令一個又一個國民黨驕將如此頭痛。

他在譚家橋戰鬥中打死了紅軍十九師師長尋淮洲,失去了與這個暗中嘆服的紅軍將領見面的機會,但在懷玉山卻又捕獲了二十一師師長鬍天桃。

王耀武立刻仔細利用了這個機會,但第一次見面就讓他呆住了。他回憶說:「這位師長的上身穿著三件補了許多補丁的單衣,下身穿兩條破爛不堪的褲子,腳上穿著兩隻不同色的草鞋,背著一個很舊的乾糧袋,袋裡裝著一個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別無他物,與戰士沒有什麼區別。」

時值嚴冬,天寒地凍。若不是被別的被俘戰士指認出來,王耀武絕對不相信面前這個人就是紅軍師長鬍天桃。

他壓下震驚,與胡天桃展開如下對話:

王:蔣委員長對你們實行寬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們覺悟,一樣得到重用。

胡:我認為只有革命,堅決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軍閥,中國才有辦法。

王:我們也希望國家好,也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你說國民黨勾結帝國主義,有什麼根據?

胡:國民黨掌握著軍隊不抗日,卻來打內戰,還請帝國主義的軍官當顧問,這不是勾結帝國主義是什麼。

王:共產主義不適合國情,你們硬要在中國實行,這樣必然會失敗的。

胡: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才是最好的社會,我願為共產主義犧牲。

王:你知道方誌敏現在什麼地點?

胡:不知道。

王:方誌敏對未突入封鎖線的部隊有什麼指示?

胡:不知道。

王:你家在哪裡,家裡還有什麼人?告訴我們,可以保護你的眷屬。

胡:我沒有家,沒有人,不要保護。

胡天桃後來被押解到王耀武的上司俞濟時那裡,也無多餘的話。俞濟時說:你是紅軍的高級人員,不會不知道紅十軍團的情況。胡答:我不知道,你把我槍斃了吧。

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前夕,王耀武被作為首批特赦戰犯釋放出來,仍然清清楚楚記得二十五年前與胡天桃那次談話。

王耀武當年一身戎裝,與寒冬中衣衫襤褸、腳穿兩隻各異的草鞋、乾糧袋內只有一個破洋瓷碗的紅軍師長鬍天桃談論國家命運和個人生死。

思想交鋒中,王耀武不是勝者。

胡天桃被槍殺了。那場談話中表現出來的共產黨人的意志與決心,卻令王耀武想了幾十年。

紅十軍團三個師,軍團長、師長全部壯烈犧牲;一萬餘部隊,最後衝出包圍圈到達閩浙贛蘇區的,只有粟裕率領的一個無炮彈的迫擊炮連、一個無槍彈的機關槍連、二十一師第五連,以及一些輕傷病員和軍團機關工作人員,共四百餘人。

對喪魄落魂者來說,這是一支殘兵;對前仆後繼者來說,這是一堆火種。

以這支突圍部隊為基礎,迅速組成挺進師,粟裕為師長。

新中國著名的音樂家劫夫在一首歌中寫道:「像那大江的流水一浪一浪向前進,像那高空的長風一陣一陣吹不斷」。

中國工農紅軍就是這樣的隊伍。伍中豪犧牲了,帶出了尋淮洲;尋淮洲犧牲了,又帶出了粟裕。革命的理想、戰鬥的意志像一支不熄的火炬,從一個人的手中,傳到另一個人的手中。

1948年9月1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重兵合圍濟南城。以濟南戰役為轉折點,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開始了驚天動地的戰略決戰。

指揮十五個縱隊共三十二萬大軍發起濟南戰役的,是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當年從懷玉山衝出去的紅十軍團參謀長粟裕。

率十四個旅共十萬守軍防守濟南城的,是國民黨山東省主席兼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當年追擊紅十軍團的補充第一旅旅長王耀武。

十四年前的生死對手再度交鋒。濟南戰役發起時,粟裕一定想到了掩埋在茂林的尋淮洲,被槍殺於南昌的方誌敏、劉疇西,以及慷慨飲彈的胡天桃。

他親自擬定攻城部隊的戰鬥口號:「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9月24日,濟南全城解放。王耀武化裝出逃,在壽光縣被民兵查獲。

「捷報飛來做紙錢」。

那些在天英靈,定能有知。


1927年,南昌起義後,區壽年營長脫離起義部隊跟隨蔡廷鍇跑了。南昌起義部隊有個警衛班長叫粟裕。

1948年,豫東戰役,區壽年作為兵團司令,部隊被圍,眼看自己的兵團即將解散補充到別的兵團的時候,搞了個「反向突擊」,結果被俘。戰役後,聽說區壽年被俘了,粟裕特意前來看望老長官。區壽年當面教訓起來:「年輕人,你的打法太貪心了。」

……

區壽年有個孫子叫區楚良,男足前國門。


山西人的戰爭-閻錫山徐向前和薄一波。

閻錫山是五台縣河邊村人,徐向前是永安村,隔一條河,薄一波是蔣村人,隔了一座山。

閻錫山創辦了山西省立國民師範學校,他是校長,徐向前是薄一波學長。薄一波在四一二以後被閻錫山通緝,35年被捕,抗戰後薄一波又加入犧盟建立決死縱隊隸屬閻錫山,晉西事變後跟閻錫山打了一仗,虧,抗戰後閻老西又來找事,劉鄧搞了上黨戰役,薄一波跟著搞了閻錫山,賺。然後就是另一個老鄉徐向前下場了,先搞臨汾戰役,誕生了臨汾旅,又搞太原戰役,要不是身體太差,估計能親自進太原。


胡璉整編11師與王近山6縱宋時輪10縱啊!!!張鳳集大王莊金門血戰不死不休

胡璉一生頑固反共。1931年至1934年,胡璉曾跟隨陳誠參加對中央蘇區的第三、四、五次「圍剿」。1935年起,又隨羅卓英在浙西南繼續進攻紅軍。抗戰結束以後,蔣介石破壞停戰協定,公然挑動內戰,胡璉也成了蔣介石手裡打內戰的一顆棋子,在戰場上多次與解放軍交手,與中共大將粟裕更是宿敵。內戰爆發後,十八軍改為整編十一師,與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整七十四師,並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胡璉率美械裝備之3萬餘眾,並騾馬7000匹,汽車坦克大炮各數百,在中原、華東兩大戰場,成為解放軍劉伯承二野、陳毅三野等部的勁敵。

章縫集(又名張鳳集)是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小鎮,如果你拿出山東省地圖翻到巨野那一章,才能在巨野以南找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這個小村莊因為整11師而聞名於國軍戰史,此戰亦讓11師11旅32團戰史留名。

  1946年,國軍為了佔領中野魯西南根據地,五大主力之二11師和5軍向魯西南進攻,11師 於9月佔領定陶,而後佔領魯西南重鎮菏澤,隨後即向巨野、鄆城發起進攻,威脅魯西南解放區重鎮濟寧。這時中野要再退,就要喪失魯西南全部根據地,只有打,但是打哪個對手呢?當時是猶豫不決的,毛澤東9月19日他致電劉鄧「我軍與11師接觸試打如何?既然毛有這個意思,一向服從命令聽指揮的劉伯承於20日回電,確定阻擊5軍主攻11師。

  1946年9月29日,定陶戰役後經過20多天休整補充的中野決定動手,下達《巨野戰役基本命令》,這個戰役,解放軍戰史叫巨野戰役,具體任務為:1、以十分之一的兵力2縱的5、6旅5千餘人在龍堌集一線防禦,阻擊5軍。2、其他所有主力集結待機,準備消滅凸出的11師11旅。劉伯承精心設下口袋,以5萬餘人在大義集、棠李集設好了埋伏,等11師來鑽口袋。9月29日龍堌集擊戰打響,經過劉伯承親手調教的2縱成功地阻住了5軍的進攻,一直成功地阻擊到10月9日。龍堌集雖然打得順利,圍殲11師的主戰場卻非常地不順利,碰上了久經沙場的國軍常勝名將——胡璉將軍。

  胡璉是黃埔四期的高材生,行動極其謹慎,偏偏不鑽劉伯承的口袋,相反穩紮穩打,以其著名的核心機動戰術指揮其手下各個部隊都站穩了腳跟.派遣11師32團團長張慕賢上校進駐章縫集.張慕賢乃黃浦軍校8期生,貴州人,膽識過人.這章縫集是巨野一個小鎮,約有300居民,鎮四周築有傳統泥土寨牆,西南方有護寨河,難以徒涉,東北地形平坦,射界開闊.32團到達後,即在鎮中大廟修築了核心陣地,並在寨內外構築大量防禦工事,同時派出1營3連個連,進駐王莊、畢花園作為外圍警戒機動部隊。

  7縱以主力團58、59兩個團作為突擊團,於6月3日發起進攻,59團團長晉士林、58團團長吳忠恨不得一口吃了對手,迅猛進攻,可惜碰上了異常狡猾對手,有勁使不上,3日晚上,各部隊出擊都撲了空,白天偵察到村子裡有敵人駐紮,可晚上打進去空無一人.有的部隊雖遇上了敵人,剛一交手,國軍像泥鰍一樣溜走,有勁使不上,反被敵人火力殺傷,損失不少人員。

  4日晚上,59團進至章縫集以東的王莊,但見得寨門大開,空無一人,連個哨兵都沒有。晉士林感到奇怪,命令部隊進村搜索。部隊進村後還是沒有發現敵人,遂在村東集合。就在這時,照明彈四起,子彈如雨點般掃來,炮彈也從天而降。原來對手都躲在民屋裡,在王莊設下了火力陷阱。59團一個敵人沒看到,傷亡倒不小。晉士林氣得肺都炸了,立即組織部隊向村內展開反擊。但部隊還沒衝進村子,敵人卻溜走了,全部撤回了章縫集。

  經過了3、4日外圍窩窩囊囊戰鬥,5日拂曉,20旅總算攻到章縫集外圍,佔領西北角外圍陣地姚庄,20旅全體官兵因為兩次攻擊收穫甚小,氣得一些指揮員直罵娘。他們不知道對手為對付共軍的近戰、夜戰,也改變了防禦戰術,採取「大縱深的彈性防禦」,其特點就是主要加強本陣地周圍的移動警戒,通常以一個前哨連遊動不定,迷惑對手,使之撲空,經接觸即迅速後撤。與之相應,其村落防禦的重點不在村外而在村內,又以村中心為核心,沿街構築無數地堡,核心陣地外圍鹿砦多至3層,不僅障礙進攻,更主要的是誘使衝鋒部隊進至鹿砦前沿後實行突然的火力殺傷。攻擊得猛時,全部收回去,在攻擊無效或攻擊乏時,一下又反彈回來。對付這種防禦,突破村沿只是戰鬥的開始,這與一般國軍部隊作戰有本質不同,即突破村沿強固工事即基本獲勝有很大的區別。

  5日拂曉,20旅部隊從章縫集外圍攻擊出發陣地,不停頓地向村內發起進攻,但章縫集外圍地形開闊,加上連日大雨,形成了眾多水窪,地面泥濘不堪,淤泥沒腳,行動非常困難,守軍在村外設置三道鹿砦,火力配置嚴密。部隊連續進攻多次,都無法接近寨牆。天亮後,國軍飛機飛臨戰場上空,低空轟炸掃射,20旅部隊被迫轉入防禦,將章縫集團團圍住。5日上午,7縱全軍趕到章縫集,決定於5日夜對章縫集展開總攻,部署如下:19旅56團從村東北角進攻,55團向南警戒擔任助攻;主力20旅58團從正北攻擊,59團從西北角突擊,擔任主攻,21旅61團、19旅57團、騎兵團三個團打援,62團為預備隊,在西邊 警戒.不幸的是5日晚上,19旅旅長吳大明在章縫集野外勘察地形,為進攻作準備時,被32團射手 擊中頭部,當場戰死,未戰先折大將,實在是不祥之兆,19旅士氣也大受影響。

  儘管如此,對章縫集總攻沒有影響,仍於5日晚22時準時發起,為了確保成功,7縱副政委張國華於戰鬥開始前親自下到20旅督戰。總攻從三個方向同時發動,7縱所有迫擊炮、山炮、小炮一齊發射,傾瀉到村內,在全縱幾百挺輕重機槍密集火力掩護下,各路攻擊部隊在積水中犁開一條條「水路」,匯成一道道水幕,向章縫集席捲而去。整編十一師的戰鬥力確實與眾不同,32團雖然遭到了圍攻,依舊沒有慌亂,無數顆照明彈騰空而起,照得地面一片慘白,身經百戰的國軍11師32團士兵們不慌不忙、靜靜地等在工事中、塹壕里,解放軍士兵彎著腰,成群結隊往前沖,300、250米、200米、150米,32團士兵一直沒有開火,村裡安靜的象沒有人一樣死寂,一直等到100米了,張慕賢一聲令下;「打」,幾十門迫擊炮、100多挺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天崩地裂般轟鳴開了,在村四周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火牆,進攻的士兵被割草般地掃倒,成排成片的倒了下去,四野里都是傷員和瀕死者痛苦的喊叫聲、呻吟聲,加上雨點般的槍炮聲,震耳欲聾,章縫集籠罩在火光、水幕之中,在獄火中蒸騰。每次進攻被打退後,村外遍野都是流淌的鮮血和犧牲了的戰士們的屍體。

  主攻方向58團二次突擊受挫,團長吳忠急的煩躁不安,助攻方向56團也多次受挫,都沒有進展,從32團一營牛鎮江防守的東北角突擊的59團倒是有了進展,團長晉士林很是動了一番腦筋,組織部隊充分利用地形,一直把重機槍推到了距寨牆只有20米的地方,又悄悄地拉開了守軍的第一、第二道鹿砦。在拉第三道鹿砦時,守軍發現了突擊分隊,晉士林立即令各種火器一齊開火,壓制寨牆上敵人的火力,突擊分隊趁勢發起衝擊,一舉打開了突破口.晉士林見突破成功,馬上率二梯隊進村,搶佔了數處院落。這也是當晚章縫集各攻擊部隊打開的唯一一個突破口。晉士林帶著59團1、2營在村內站穩了腳跟,見此有利形勢,7縱立刻命令 預備隊21旅62團從突破口跟進。同時命令吳忠率58團跟進,6日凌晨7縱突破章縫集,突破村沿,然而這只是戰鬥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守將張慕賢見解放軍突破後,不慌不忙組織全團所有炮火,4門山炮,6門37戰防炮,所有迫擊炮、機槍一齊向突破口射擊,組成了一道火牆阻斷了後續部隊的進入,這樣已進入章縫集的59團2、3營,58團3營8、9連、團特務連,62團一營共4個營1千幾百人反倒被包圍起來,處境十分危險,這時突入的部隊公推59團團長晉士林為臨時指揮,再次發起進攻,擴大戰果,爭取在天亮前佔領村內製高點,核心陣地大廟,但是連攻數次,傷亡累累,一點效果沒有,天放亮前守軍除了用火力封鎖突破口,展開部隊從兩翼進攻突破口,欲重新奪回突破口,團團包圍了突入部隊。晉士林、吳忠不得不帶領59、58、62團突入部隊依託已佔領的5個院落轉入防守,突入的1千幾百人守在5個大院里,雖然在兩個主力團長指揮下,構築大量工事,將5個院落牆壁全部打通,使5個院落連為一體。還是施展不開,6日上午9點章縫集國軍守軍11師32團有組織地展開反攻,迫擊炮彈、手榴彈雨點般落在5個大院里,戰防炮在炮連連長林文模親自指揮下,將戰防炮抵近院牆幾十米處射擊,炮聲響處,只見濃煙瀰漫,房倒屋塌,院牆被轟開幾個缺口,我軍傷亡很大,便不顧一切發起反攻,重新封鎖缺口。國軍守軍11師32團戰防炮連長林文模在抵近射擊時,也被我軍打死。戰鬥進入拉鋸狀態。

  32團從6日上午一直到下午,發動了3次進攻,都被擊退,但這種兇猛進攻勢頭使得突入部隊頂不住了,進攻部隊每發炮彈都給守軍造成重大死傷,59團突入兩個營,傷亡大半,工事全部被摧毀,院內躺滿了屍體,滿屋都是傷員在呻吟、哭喊。第3次進攻時,庄內臨時總指揮59團團長晉士林和政委首先動搖了,6日黃昏時分,在晉士林帶領下,撇下友軍58、62團部隊不管,自顧自突圍去了,整個突圍過程損失非常大,在32團槍林彈雨中,死傷累累往外沖,團長晉士林、政委劉權都被打傷,團長晉士林被兩個戰士架著逃出了章縫集,這成了解放軍中極少有的大學畢業將領晉士林一生恥辱,並為此背上黑鍋,作為處罰,直到淮海戰役前還是個團長。

胡璉指揮的第十八軍及整編第十一師是國民黨的嫡系部隊,戰鬥力強悍。《毛澤東軍事文集》中有7篇專門針對國民黨十八軍及胡璉的電文,如《鉗制敵十一師等部以利劉鄧主力休整》、《陳錫聯部主要任務是鉗制十八軍》、《鉗制敵第十八軍保障粟軍勝利》、《一周內不使敵十八軍越過睢杞縣》、《對付胡璉張軫部北進的措施》、《同意劉陳鄧殲擊胡璉一部》、《詢問一三兩縱能否向西參戰》等。據許多三野老人回憶,他們認為胡璉及其整編十一師(1946年5月,根據國、共、美三方代表簽署的「整軍方案」,國民黨第十八軍整編為師,胡璉任師長)作風頑強、戰力強悍,特別不好對付,是一個難纏難打的對手。整編十一師在國民黨「五大主力」中被解放軍殲滅的時間最晚,似乎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胡璉的整編十一師戰鬥力之強悍。

據國民黨軍史稱,毛澤東曾經評價胡璉「狡如狐,猛如虎」。確實,胡璉面相塌眉毛,嘴角耷拉,下巴尖挑,面若野狐;在戰場上,胡璉多疑善變,攻戰必先求穩,戰場嗅覺異常靈敏,一有風吹草動就能馬上察覺,然後迅速脫身。南麻戰役華野9縱付出傷亡4600餘人的沉重代價,最終卻沒有對胡璉的整十一師取得任何進展。許世友打電話給粟裕發牢騷:「胡璉這隻狡猾的狐狸……下次我定叫他碎屍萬段。」(丁炳生《第三野戰軍征戰記》第279頁)雙堆集作戰之後,楊勇曾經說過:「我們寧願俘虜一個胡璉,不願俘虜十個黃維。可惜讓胡璉給跑掉了。」在後來解放軍精心組織的幾次「獵狐」行動中,胡璉及其整十一師都僥倖避免了被全殲的命運。說胡璉「狡如狐」確有道理。但是胡璉的軍事同僚還有另一種說法:「這傢伙就是運氣太好了。」

南麻戰役中胡璉的運氣使他避免了潰敗。1947年5月,胡璉的陝西老鄉中將張靈甫(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孤軍冒進。陳毅、粟裕調集華野1縱(葉飛)、4縱(陶勇)、6縱(王必成)、8縱(王建安)、9縱(許世友)5個主力縱隊,把整編七十四師包圍在孟良崮。5月14日整編七十四師被圍殲,張靈甫兵敗斃命。消息傳來,國民黨軍極為震撼,不免兔死狐悲。不久,胡璉以秘密而迅速的動作包圍攻陷魯中根據地南麻。當時胡璉得意洋洋,口出狂言,吹噓其美械裝備的一個團可以打解放軍的兩個團。一時胡璉多疑的狐性讓位於狂妄,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其實鑽進了解放軍的「口袋」。

當年7月華野開始進攻南麻。胡璉在發現自己陷入包圍後,非常著急,但他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固守待援,然後伺機突圍。胡璉花了20餘日在南麻村莊周圍構築了無數梅花形子母堡工事。華野打得非常堅決,但胡璉也守得非常頑強。眼見包圍圈漸漸縮小,援兵黃百韜集團軍就是不能接近,胡璉幾近絕望。就在華野發動最後的總攻的關鍵時刻,老天偏偏下起罕見的大雨,而且一下就是七天七夜,解放軍彈藥受潮,部隊攻擊受阻。與此同時,黃百韜的援兵迫近,華野在付出重大犧牲後被迫撤圍。胡璉因此戰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實恐怕只有他心裡最清楚,這次南麻戰役要不是天助,他恐怕早就步了同鄉張靈甫的後塵。

本文摘自:《虎將宋時輪》,作者:宋崇實,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圍魏救趙

1948年6月中旬,第10縱隊經過宛西、宛東戰役十分疲勞,為我軍攻取開封,又奉命協同兄弟部隊阻擊敵胡璉兵團第18軍北援開封。第10縱隊20小時強行軍,晝夜兼程向上蔡進發,部隊行至半夜,先頭偵察分隊報告:胡璉兵團已佔領上蔡,兵團指揮設在城裡,其主力已過洪河,正向開封方向馳援,我縱要阻擊敵人北上已來不及。

父親與胡璉在戰場上較量過,深知他的用兵之道,並了解胡璉這位黃埔軍校老同學的為人,在關鍵時刻,胡璉決不會因援助別人而不顧自己指揮部的安危。他冷靜沉著地對大家說:「胡璉志人才疏,優柔寡斷,生性多疑,只要一受驚嚇,必然求生自保」父親當機立斷,決定「圍魏救趙」,「圍城打援」,縱隊第29師趕去佯攻上蔡城,誘胡璉北援開封的主力回師上蔡。同時在城北和洪河之間,搶修阻擊回援敵軍的工事。這是一招險棋,要是胡璉識破計謀,不聽指揮,第10縱隊就會腹背受敵,處境危險。果然不出父親的所料,胡璉主力3個旅回師上蔡,救援自己的指揮部,氣勢洶洶地想一口吃掉第10縱隊,竟不惜一切代價向縱隊陣地反撲過來。

18日清晨,在炮火和坦克配合下,敵步兵集團連續衝擊,第l0縱隊全體指戰員無所畏懼,與敵人展開殊死拼搏。經過一天激戰,敵傷亡5000多人,我方付出800多人的代價。直至此時,狂妄的胡璉才終於明白,北援開封的企圖已化為泡影,再打下去損失將更慘重,不得不把部隊撤逃回汝南城一線,十天的上蔡阻擊任務一天圓滿完成,為陳(士榘)唐(亮)兵團順利攻克開封創造了條件,充分顯示了父親顧全大局的可貴精神,敏銳深邃洞察力和果斷靈活的指揮藝術。後來彭飛賦詩:

宋司令智謀調敵軍

韜略雄風自在胸,長途奔襲出奇兵。

絕知救趙須圍魏,揮劍佯攻上蔡城。

胡璉的整編第十八軍番號撤銷後,所屬的整編第十一師、整編第三師和整編第十師都併入新組建的第十二兵團建制,黃維為兵團司令,胡璉為副司令。對此胡璉心裡頗為不快,但又礙於面子不便明說,便借口父親病重請假離開。11月初淮海戰役揭開序幕,蔣介石命令黃維的第十二兵團迅速開赴徐蚌地區作戰。25日,黃維的第十二兵團被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包圍在宿縣西南雙堆集地區,動彈不得。南京為十二兵團空投物資,官兵都說:「投這些東西不濟事,最好把胡老頭投下來。」蔣介石電召胡璉商量解圍對策。胡璉表示願意帶著蔣介石送給第十二兵團的慰問品飛赴雙堆集,與黃維共患難。

這次華野和中野吸取了以往與胡璉交戰的教訓,各縱隊摩拳擦掌「獵狐」。12月12日,陳毅、粟裕下令中野、華野對第十二兵團發起總攻,黃、胡率部力戰不抵,兵敗如山倒。黃維見大勢已去,下令突圍,能跑出一個是一個。12月15日黃維和胡璉乘坦克分頭突圍,黃維所乘坦克在逃跑過程中陰溝裡翻船,連同兵團副司令吳紹周一同被解放軍俘虜。胡璉在爬上另一坦克的瞬間被解放軍的手榴彈炸傷,他顧不得包紮,一頭扎入坦克奪路狂逃。解放軍看見那輛奇怪逆行的坦克,誰也沒想到裡面就是那個宿敵——胡璉。就這樣,這輛坦克奇蹟般地逃出了解放軍的包圍圈。胡璉身負重傷,輾轉被運到上海虹口天主堂醫院。由於救治及時,從他的背部取出大小彈片32塊,有幾塊與肺、心「僅一紙之隔」。

胡璉雖然僥倖逃脫,但身心俱元氣大傷,「雙堆集」和「粟裕」成了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晚年胡璉經常摸著那次逃亡留下的傷疤感嘆「土木不及一粟(裕)」。而那些幸災樂禍、隔岸觀火的同僚則調侃,說他不僅僅是命大,更是命硬。這一點,胡璉自己也承認。

胡璉的第三次死裡逃生是在1958年8·23炮戰中。這位「金門王」在金門苦心經營,廣積糧、深挖洞,修建了數不清的明碉暗堡。許多山竟然被整體掏空,裡面成了能容納幾千人同時開會吃飯的囤兵洞。8月23日傍晚,守島官兵散步的散步,打籃球場的打籃球,胡璉及幾位副司令在金門防衛部所在地翠谷為前一天剛飛抵島上「慰問」的「國防部長」俞大維設宴接風洗塵。當天的晚宴,胡璉已有醉意,遂決定先行一步返回指揮部休息,他的幾位副司令趙家驤、吉星文、章傑酒興正濃,便留在水上餐廳聊天。沒想到,解放軍從廈門的炮兵陣地發射的第一批炮彈便落在「海上巨碉」金門島的這個地方。

其實在炮擊金門前,解放軍並不能確認金門防衛司令部的具體方位,僅知胡璉指揮所設在北太武山反斜面山腳下,此山綿延數里,從大陸任何角度均無法觀察到其側背。可事就是有這麼湊巧,在炮擊前幾天我軍剛好抓到幾個國民黨特務,供出金門防衛司令部方位,確認胡璉的老窩的範圍就由數平方公里縮小至數百平方米。

翠谷位置非常隱秘,一般情況下炮彈根本打不到,但那一天就有這麼幾發偏離彈道的炮彈鬼使神差般硬生生砸地在翠谷。頓時翠谷爆炸起火,彈片橫飛,一片混亂。趙家驤、吉星文、章傑幾位「副司令」當場被炸得血肉橫飛,先行一步的胡璉被眼前的情景嚇得六神無主,沒命奔出這個地方,就差那麼幾秒鐘,胡璉又撿得一命,又一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當時解放軍之炮火猛烈,讓在金門海域的美國海軍都目瞪口呆。第二天早上,驚魂未定的美國海軍通信聯絡金門,問:「金門還有沒有活人?」胡璉回電就一個字:「有。」胡璉只是受了點皮外傷,身處水上餐廳的3位中將副司令就沒那麼幸運了——副司令趙家驤衝上連接水上餐廳與陸地的小橋,腰部被紛飛的彈片擊中,不治而亡;另一名副司令官吉星文身中彈片重創,急送醫院手術後,彈片被逐一取出,接著又調來一排兵獻了3000毫升的血,傷情才稍加穩定,不料腹中殘留一極微小的彈片3天後引發腹膜炎而亡;第三位副司令章傑則是當場斃命。炮擊過後,胡璉清點人員時唯獨不見章傑,至次日清晨,有人在水上餐廳附近發現了章傑若干殘碎遺物,經其傳令兵辨認,確認章傑死亡。

敗走天涯筆墨雲煙

金門炮擊,胡璉的得力助手趙家驤命殞孤島,胡璉心灰意冷,無意再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越南戰爭期間,台灣當局秘密派出軍事顧問團,協助南越建立「政戰」制度,代訓幹部,並提供作戰物資。為助南越軍和美軍作戰,1964年,胡璉被任命為「駐南越大使館大使」(台灣以此掩蓋軍援南越的事實)。胡璉在南越8年,為南越政權反共、剿共出謀劃策,可謂不遺餘力。也因為這個原因,胡璉成了越共游擊隊的暗殺對象。

雖然胡璉生性多疑,機警小心,但越共游擊隊還是偵知了胡璉的生活起居規律。1967年5月19日,兩名游擊隊員經過喬裝打扮,混入「中華民國駐越南大使館」,並在胡璉的辦公室里神不知鬼不覺安裝了定時炸彈。胡璉每天上午都會在辦公室里辦公,但說來也巧,這天10點半胡璉剛好有個會。他從辦公室拿好文件走到隔壁的會議室還不足一分鐘,辦公室便傳來一聲巨響,後牆被炸了一個大洞。胡璉完好無損又神奇地逃過一劫。後來胡璉每憶及此事,都心有餘悸,唏噓不已。

胡璉在南越8年,1972年因病被免職回到台北療養,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並晉陞為一級陸軍上將。胡璉戎馬一生,血雨腥風,福大命大,屢次死裡逃生,晚年回歸平靜,愛好文學和歷史,潛心苦讀古籍,研修歷史。胡璉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史實為戰爭史,「史中自有練兵治軍之道」。胡璉的「多識」,獲益於「勤學」。他自己說:我這輩子就幹了兩件事,打仗和讀書。胡璉讀書兼收並蓄,涉獵寬泛,但又愛好專一,以史為主,注重「以史為鑒,匡正謬弊,歸本人心」。他以68歲的高齡,本著「學然後知不足」,在台大註冊,進入台大歷史研究所,專門選修了宋史和現代史。胡璉對宋史懷有強烈的興趣,在台大3年間除了因病住院請假的時間,竟然從未缺過一次課。

胡璉晚年還撰寫了回憶錄,如《古寧頭作戰經過》、《泛述古寧頭之戰》、《金門憶舊》和《越南見聞》等書,回憶了他刻骨銘心的經歷,又有了「儒將」之謂。臨近畢業,他選定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宋太祖的雄略之面面觀與今昔觀》,大綱已初步擬好,並準備寫5萬字,卻因心肌梗塞於1977年6月22日猝然去世。這位黃埔悍將槍林彈雨,一次次化險為夷,一次次死裡逃生,卻最終沒有逃脫病魔。

根據其生前所立「予屍化灰,海葬大小金門間,魂依莒光樓」的遺言,胡璉骨灰由台北空運金門,靈葬於金門水頭灣海面。一年後,一座紀念他的「伯玉亭」(胡璉字伯玉)倚岸兀起,金門又多了一處「革命聖跡」,以後新入島的國民黨官兵第一件事就是瞻仰「伯玉亭」。


地產商楊勇挖了隋煬帝楊廣的墳。


德川家康和萬年釘子戶真田家

家康和真田家的淵源要從公元1572年的三方原之戰說起,戰役的參戰雙方是武田家對陣織田德川聯軍。當時尚值青年的真田昌幸以武藤喜兵衛之名,作為武田信玄的旗本參戰,並且據傳曾率領追兵追擊戰敗的家康。家康此戰十分狼狽,嚇到失禁。戰後德川家康令畫師畫下自己的窘態,懸於室內,日日觀摩,以提醒自己不要再陷入如此困境。

信玄死後,繼承了武田家的武田勝賴貿然對織田德川兩家展開進攻。公元1575年,織田德川聯軍對戰武田軍的長筱之戰,在這場戰役中,武田家引以為傲的風林火山四軍全軍覆沒,(就是電影《影武者》最後一戰)真田昌幸的大哥、二哥均戰死在聯軍的鐵炮之下。當時在別人家做養子的昌幸被迫回到後繼無人的真田家,擔任家督。(經評論區提醒添加)也許,對於德川的仇恨,從此在昌幸心中深埋。

後來武田家覆滅,昌幸帶著自己的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死守自己的家鄉小縣地區,為保有領地,先後臣服織田、瀧川、北條和德川,後又叛去上杉家。攪動的整個關東不得安寧。家康一怒之下任命大將鳥居元忠率軍7000去攻打只有一千多守軍的真田主城上田城,卻大敗而歸。

後來秀吉病逝,石田三成和家康矛盾升級,關原合戰爆發。真田家再一次站在家康的對立面,昌幸及次子真田信繁(即大名鼎鼎的真田幸村)加入西軍。家康之子,未來的德川幕府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率三萬八千大軍攻打上田城,非但不克,還被真田軍所牽制,使其未能抵達關原戰場。然而西軍的其他人實在太坑了,幾十萬大軍打了一上午就兵敗如山倒。

關原合戰之後,作為戰敗方的真田昌幸和信繁被沒收領地和財產,放逐九度山。至此,德川拆遷隊算是終於強拆了真田家。

正當家康沉浸在勝利喜悅之中,要統一日本,並且就快要忘記真田這兩個字了。

結果

十四年後,殘血的真田家反手給了德川一個大招。

在德川準備滅掉豐臣家的大阪冬之陣中,對面一個小小的出城裡突然豎起了真田家的六文錢旗。出城裡站滿了家康最反感的紅衣boy。

這種感覺估計就像你一鏟子鏟斷了一條蛇,結果蛇頭飛起來咬了你一口。

這群紅衣boy的大將,正是屢次和父親一起與自己作對的真田信繁(幸村)。

此君修建的出城——真田丸,設計精妙,讓進攻的德川軍吃盡了苦頭。

簡直是要煩死了!

更糟心的是,這些囧事在江戶時代中後期,又被添油加醋地演義。於是德川幕府的歷代將軍們,聽到了很多關於自己的祖先尿褲子拉褲子和差點兒被幸村斬首的故事。


沒人提呂布和袁術么?

以下故事皆有史可依,不存在個人杜撰。

呂布,字奉先。先後殺死丁原,董卓兩位義父,被王允等人一頓大捧,封為溫侯,與三公同禮儀【假節,儀比三司】《三國志》。搞死董卓之後,西涼鐵騎殺進長安,李傕郭汜等人先後把持朝政。期間,郭汜找呂布在長安城下單挑,結果被呂布打得滿地找牙,郭汜被左右軍隊所救,雙方遂各自罷兵。

呂布搞死了董卓,鐵定是在長安待不下去了,決定跑路。他第一個想到的投奔對象就是袁術!【將數白騎出武關,欲詣袁術】《三國志·呂布傳》。

袁術,字公路(這個字很基建!)在董卓時期就看出董卓是個大壞蛋,和袁紹溜之大吉了。

憑藉四世三公的底蘊和袁家遍布天下的子弟和門生輕鬆搞到了荊州南陽,和袁家根基豫州汝南,(袁術是袁家正統。袁紹是庶出,袁術甚至稱袁紹為家奴。)南陽是東漢第一大郡,汝南是第二大郡。(由此可見袁術在前期就很強)藉助孫堅,打敗了袁紹。公元191年袁術的名將孫堅死亡,但此時,袁術已經得到荊州半部,豫州全部,以及司隸的部分。

前面說到呂布投袁術,但袁術【惡其反覆,拒而不受】覺得他是牆頭草,看不起呂布。於是布哥就去投袁紹,與袁紹搞死了常山張燕,呂布便要求擴充軍隊,並且在河北燒殺搶掠,袁紹哪裡容得下呂布這坨屎,於是呂布又跑了,袁紹索性派刺客把呂布宰了,但布哥不愧是武林高手,刺客都不敢接近他【皆畏布,莫敢逼近者】《三國志·呂布傳》於是呂布又投了張揚,與張邈結好(張邈真是個老好人,呂布的名聲已經和屎一樣臭了)。袁紹一想,你張邈和屎混在一起,也間接說明了你也是屎,【紹聞之,大恨】《三國志·張邈傳》於是便吩咐曹操把張邈給做了。曹操哪裡肯,張邈是他發小,而且感情極其深厚。曹操離開兗州打徐州陶謙,陳宮等人勸張邈和呂布聯合拿下兗州,張邈又信了。此時的曹操差點完了,徐州沒打下,兗州州又丟了。曹操回師兗州,被呂布打敗。又攻打呂布,無果。再次攻打定陶,呂布中計,在巨野大敗,跑到定陶。曹操又攻定陶,呂布又敗,曹操取定陶。呂布又跑到徐州了。至此,曹操拿下兗州(佩服魏武帝的毅力與智力)。呂布也從洛陽跑到河北又跑到兗州又跑到徐州。你以為呂布特別會跑是不是?接下來還有更會跑的。

目光轉到袁術,曹操袁紹等人在中原河北頻頻亮相,其他人看的下去,天下第一高富帥袁術可是看不下去,遂結盟幽州公孫瓚,從南陽率領大軍直撲中原,想把曹操袁紹一舉殲滅掉,證明一下誰才是老大。可惜孫堅等人已經不在了。

《《《《《《《袁術進軍陳留,與曹操戰於匡停,大敗。逃到封丘,曹操攆到封丘,袁術又逃到襄邑,曹操又攆到襄邑,袁術又逃到大壽,曹操攆到大壽,袁術又逃到寧陵,曹操又攆到寧陵,袁術又逃到揚州,這次曹操沒攆到揚州。》》》》》》~~~~什麼叫做逃命?袁術告訴你了。現在你還認為呂布會逃命么?

此時袁術神奇的把老巢給丟了,跟神奇的是袁術在短時間內搞到了揚州,江東以及徐州的廣陵,再加上袁家的汝南等地,袁術又牛逼起來了!

轉到呂布,呂布也知道自己從老家內蒙古一路過來,名聲是越來越臭。都說劉玄德宅心仁厚,於是就投徐州劉備了。

劉備打心裡也是不喜歡呂布的,我估計劉備是想告訴天下人:你們看,我連呂布這坨屎都能接受,我是不是宅心仁厚!很快,大耳朵就被呂布給打臉了,呂布分分鐘證明,自己連屎都不如。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袁術這哥們又坐不住了,淮南之地都在我手,徐州也必定是我的,於是率軍攻打劉備,暗地裡聯合呂布,袁術知道呂布狗改不了吃屎【備東擊術,布襲下邳】《三國志·呂布傳》。呂布把劉備給賣了,估計覺得不好意思,連劉備這種公認的君子都坑,實在過不去,把小沛給了劉備。【布見備,甚敬之】《英雄記》。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袁術又坐不住了,派紀靈率軍3萬攻打劉備。此時呂布忽然靈光乍現了,他仔細梳理政治局勢,發現袁術勢力太強大了,西有曹操這個bug,北有袁紹這個狗大戶,還得聯合劉備,共同抵禦。於是變有了轅門射戟的典故。

還是196年,還是袁術,策反了呂布部下郝萌,襲擊了呂布,後高順平定叛亂。

公元197年,你沒有猜錯,還是袁術,覺得自己地廣人多,是時候搞個大新聞了,我要稱天子,自封仲氏皇帝,(注意不是稱帝)袁術說過,稱帝是不可以的【曹公尚在,未可也】《後漢書》。估計是被曹操同學攆怕了。搞大新聞,自然要帶帶小弟,於是帶著呂布一起搞事。

呂布也想跟著袁術搞事,但陳珪勸他接好曹操,這陳圭是曹操的鐵杆粉絲,在他的勸說下,呂布一拍桌子,去他娘的袁術,跟著老曹混才是王道!派陳珪兒子陳登拜訪曹操,曹操趁機收攏陳登。

還是197年,又是袁術,在得知呂布巴結曹操去了,一拍桌子,老子帶你是看得起你,呂布這種屌絲給臉不要臉了,本高富帥要揍他。【 術怒,遣大將張勳攻布】《三國志·呂布傳》於是聯合楊奉等人,兵分七路攻打呂布,不想楊奉等人被陳圭呂布策反,袁術敗,逃亡淮南。

198年,呂布也坐不住了,想我一世英名,南退袁術西和曹操,劉大耳朵和曹阿滿算什麼東西,於是又交好袁術,趕走了劉備,打敗了曹操援軍。

劉備投了曹操,曹操表他為豫州牧。曹劉二人算是看清楚了,呂布袁術兩人腦子不太正常,既然如此,這次要玩真格的了【太祖自征布,至下邳城下】《三國志·呂布傳》【東十月,屠彭城】《三國志·武帝紀》。呂布親自出戰,大敗。【(曹公)追至城下,布恐,欲降】《三國志·武帝紀》。曹操劉備聯手出擊,呂布害怕了。此時他想到了袁術同學,想袁術救他。此時曹操一方士兵疲憊,曹操退走,留下軍隊圍困下邳。劉備一看曹操走了,雖然覺得呂布腦子不好使,萬一要是又靈光乍現一次就不好了,也退走了。

199年,曹操圍困3個多月,呂布部下叛亂,最終活捉呂布。在白門樓上,呂布還想認曹操做爸爸,曹操愛才,不在乎呂布是不是屎。呂布又讓劉備求情,結果,,,,

淮南的袁術同學遭到孫策叛變,199年,曹操劉備從北方進攻淮南,袁術大敗,劉備領兵徹底打垮袁術,遭到孫曹劉三方進攻的袁術逃亡河北,表示要把皇帝讓給袁紹,死於逃亡途中。

公元199年,相愛相殺的呂布和袁術先後死去。

感謝閱讀!


你相信命運嗎

剛進入義大利時,漢尼拔擊敗老西庇阿,一次殺掉了1萬多人,為防止自己部隊脫節,他沒有追擊敵人。

特拉西美諾,漢尼拔又殺掉1萬多羅馬士兵。同樣沒有追擊敵人。

坎尼會戰,漢尼拔殺掉7萬羅馬戰士,由於羅馬戰士抵抗過於頑強,漢尼拔又放走了敗兵。

你知道嗎?大西庇阿作為羅馬軍官參加了以上三場戰役,每次都安安全全地撤退了。數年後,漢尼拔在扎馬的戰場上遇到了西庇阿,這時他才發現西庇阿是一個難得的軍事天才。我相信,如果能重來,漢尼拔不會讓西庇阿再逃掉。然而,在扎馬,漢尼拔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失敗了。

補充

漢尼拔被迫遠走他鄉,他所效忠的祖國背叛了他,他的家人都已死去,縱然這樣,羅馬人表示無論你逃到天涯海角,老子也要抓住你,漢尼拔跑到哪,大西庇阿追到哪。

數年後,大西庇阿遭到彈劾,被迫到自己的鄉下別墅享樂,漢尼拔在遙遠的海上四處奔波,最後他們都死於公元前183年,大西庇阿說不敬佩英雄的國度得不到我的身體,遺言將自己的骨灰放入大海,可能漢尼拔也這麼想,

你想想諸葛孔明和司馬仲達打太極玩得多好。

漢尼拔與西庇阿,愛國愛得深沉,哪怕被國家背叛,他們也不會背叛國家 。

補充一下,西庇阿與漢尼拔在大戰前的對話。


唐朝初年,東突厥汗國屢屢侵犯邊境,殺掠邊民。

武德七年,東突厥頡利可汗親自率領大軍長驅直入,進至豳州(咸陽彬縣),長安震動,唐高祖李淵一度還想遷都。

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後不久,頡利可汗再度入侵,進至渭水。唐太宗被迫交了大筆錢財。(《新唐書》說是唐太宗故意「啖以玉帛,虜志必驕」 )

到了貞觀四年,唐太宗趁突厥內亂,發兵攻打突厥,生擒頡利可汗。《新唐書·突厥傳》:告俘太廟,帝御順天樓,陳仗衛,士民縱觀,吏執可汗至,帝曰:"而罪有五:而父國破,賴隋以安,不以一鏃力助之,使其廟社不血食,一也;與我鄰而棄信擾邊,二也;恃兵不戢,部落攜怨,三也;賊華民,暴禾稼,四也;許和親而遷延自遁,五也。朕殺爾非無名,顧渭上盟未之忘,故不窮責也。"乃悉還其家屬,館於太僕,稟食之。

《舊唐書·高祖紀》:置酒於未央宮,三品已上咸侍。高祖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長馮智戴詠詩,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太宗奉觴上壽曰:"臣早蒙慈訓,教以文道;爰從義旗,平定京邑。重以薛舉、武周、世充、建德,皆上稟睿算,幸而克定。三數年間,混一區宇。天慈崇寵,遂蒙重任。今上天垂祐,時和歲阜,被髮左衽,並為臣妾。此豈臣智力,皆由上稟聖算。"高祖大悅,群臣皆呼萬歲,極夜方罷。

貞觀八年,頡利可汗死去,「贈歸義王,謚曰荒,詔國人葬之,從其禮,火屍,起冢灞東。」

一個灰常和諧的結局~


1444年,波蘭人的榮光在瓦爾納黯淡,攝政王收攏自己的殘兵回到匈牙利,穆斯林高呼著安拉胡阿克巴,開始了對巴爾幹的劫掠。

1683年,土耳其人眼看就要一腳大力抽射,踢開歐洲的東大門,波蘭人高呼著以天主之名,如天使下凡一樣踐踏土耳其人,就此奧斯曼再也組織不起對歐洲的大舉進攻。

你毀了我的未來,那我也要毀掉你的未來。

1453年,奧斯曼人摘下他們的金蘋果,宣告自己對基督教,特別是東正教世界的一大勝利。

19世紀,奧斯曼使臣面對來自第三羅馬的人,低下頭顱請求停戰,這已經是第十次克里米亞的合約了,再次面對東正教徒時,這群穆斯林再無1453年的趾高氣昂。以至於接下來的克里米亞戰爭中呼喊異教徒來幫忙。


推薦閱讀:

為什麼與歷史上的九州同名的城市都衰落了,同時豫州等還沒有同名城市?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沒有令你聽後很震驚的對話?
人名裡帶朝代有什麼特殊含義?
在抗日戰場犧牲的國軍多還是在內戰中死亡的國軍多?
清代文武官員服飾的區別?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軍事 | 中國近代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