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為什麼只當27天皇帝?


好巧啊,今天剛聽完海昏侯墓考古隊隊長楊軍的報告,晚上就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那我乾脆直接複述楊隊長對這一問題的解釋好了。

海昏侯劉賀之所以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主要是政治權力鬥爭的結果。更具體一點說,是因為劉賀沒有處理好昌邑國臣子與西漢中央官吏集團的利益分配問題。實際上就是劉賀在扶植己方勢力的時候跨越了以霍光為首的朝臣集團的底線。

《資治通鑒·漢紀十六》

昌邑王既立,淫戲無度。昌邑官屬皆征至長安,往往超擢拜官。相安樂遷長樂衛尉。龔遂見安樂,流涕謂曰:「王立為天子,日益驕溢,諫之不復聽。今哀痛未盡,日與近臣飲酒作樂,斗虎豹,召皮軒車九旒,驅馳東西,所為悖道。古制寬,大臣有隱退;今去不得,陽狂恐知,身死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極諫爭。」

這段話當中黑體字部分是劉賀被廢的真實原因,其他部分很有可能均為廢帝的借口。也就是說,荒淫無度是借口,權力爭奪才是根本原因。

由於劉賀一入京即擢拔本派系的昌邑國舊臣,很多臣子越級提升,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提升是原昌邑國國相安樂被任命為長樂宮衛尉,要知道衛尉可是掌握宮城宿衛部隊的禁衛軍長官,是京城權力的一個重要載體,當年呂后擔心百年之後呂氏被誅,就安排兩個侄子呂祿和呂產擔任掌握京城南北軍的衛尉和中尉,意在呂家擁兵自保。而劉賀以安樂為長樂衛尉,會嚴重影響到霍光一干人等的可支配力量,並且為自己站穩腳跟。

其實劉賀入京後的所作所為,無非是效法漢文帝,卻不知道此時情勢與當年並不相同,當年陳平周勃灌纓等開國老臣誅殺諸呂后迎代王劉恆即位,並沒有出現一個權傾一時的超級權臣,更何況彼時京城有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兄弟制衡,外有齊王劉襄擁兵窺伺,朝臣並不具有隻手遮天之能力,故文帝登基果斷培植己方勢力。《孝文本紀》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乃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還坐前殿。

然而劉賀入長安之時,正直大將軍霍光權傾朝野,霍光為了使皇帝易於控制,固執己見放棄當時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武帝子廣陵王劉胥,偏偏從昌邑迎來年輕的劉賀,其用心顯而易見。選中劉賀的原因本來就是認為他少不更事易於控制,結果劉賀進京數日即大動干戈撤換官吏,朝中臣子危機感強烈。

劉賀因為官員任命引起原朝臣不滿,這在史料里被反覆提及。

王夢青蠅之矢積西階東,可五六石,以屋版瓦覆之,以問遂,遂曰:「陛下之《詩》不云乎:『營營青蠅,止於籓。愷悌君子,毋信讒言。』陛下左側讒人眾多,如是青蠅惡矣。宜進先帝大臣子孫,親近以為左右。如不忍昌邑故人,信用讒諛,必有凶咎。願詭禍為福,皆放逐之!臣當先逐矣。」王不聽。

太僕丞河東張敞上書諫,曰:「孝昭皇帝早崩無嗣,大臣猶懼,選賢聖承宗廟,東迎之日,唯恐屬車之行遲。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傾耳,觀化聽風。國輔大臣未褒,而昌邑小輩先遷,此過之大者也。」王不聽。

牽線木偶扯斷了線,這是霍光所無法容忍的。於是霍光聯合張安世田千秋楊敞等重臣一起發難,先是未央宮大會逼迫群臣同意廢帝,然後利用自己的外孫女皇太后,上演一出「廢帝以謝天下」的強勢政變,不僅迅速廢掉劉賀,還誅殺幾乎全部昌邑舊臣,劉賀本人被貶為庶民。直到宣帝族誅霍家之後,認為劉賀已完全失去威脅,才封他為海昏侯。而楊隊長還認為,劉賀的前昌邑王身份,是南昌這一地名的來源。


劉賀這一生可以說是成也霍光敗也霍光。下面詳細來說一下劉賀這個人吧。

由廣告文案引發的家族歷史

講到劉賀,就不得不先提到歷史上著名的廣告文案。西漢有個叫李延年的宮廷樂師,他們家的人出身很一般,但是特別有藝術細胞,精通樂舞。史稱李延年因為擅音律而頗得漢武帝劉徹寵愛,我推測還是因為長得好。因為他有個妹妹,也是個大美人兒。

(楊冪的李夫人不知為什麼看起來有點像妲己……)

顏值即正義這個真理古往今來都是不可撼動的,西漢著名音樂家兼營銷達人李延年經常出入皇宮,對自己妹妹如此才貌雙全卻僅是平民之身這件事特別不服,於是就寫出了營銷界的經典文案——以歌曲的形式詠唱「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腳趾頭都能想到劉徹內心OS必定是是:誒喲,這種遇見美女求而不得的心情朕太能體會了啊!世上真的有這樣的美女嗎求勾搭OK?!然後李延年hin自然地說,哎呀陛下這是臣的妹妹啊……

劉徹一聽十分驚喜,於是善於揣測上意的拉皮條專業戶、漢武帝胞姐平陽公主舉薦了這位絕代佳人、也就是李延年的妹妹進宮。美人兒在漢武帝面前十分受寵,被封為夫人,死時以皇后之禮安葬。劉徹死後,李夫人配祭宗廟,追加謚號為孝武皇后。

李夫人給劉徹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昌邑王劉髆。劉髆史上並沒有很多記載,但是因為他媽李夫人的套路十分厲害,臨終因為自己容顏憔悴堅決不見武帝。「得不到的永遠在躁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於是武帝就被躁動了,不僅對李夫人念念不忘,對她的子女甚至兄弟也十分厚待。根據史料,漢武帝任命李夫人的大哥為貳師將軍,封海西侯,沒有什麼政治貢獻的其他兄弟也都以各種名目封侯了,所以劉髆封個昌邑王也是理所當然的。

說到這兒,總該提一句我們今天要出場的大IP劉賀了。為什麼說劉賀血統中按理說有美貌的基因呢?因為劉賀是劉髆的獨生子,也就是說劉賀管傾國傾城的李夫人叫奶奶。昌邑就是今天的山東菏澤,也是劉賀出生的地方。再給劉髆一點點筆墨,劉髆封昌邑王十年就去世了,史稱「昌邑哀王」。「哀」一般就是說半途夭折或是帝王為人厚道但是沒什麼功績,死的比較早。劉髆應該就是人好、無為、死得早的集大成者。這時候,年僅5歲的劉賀就承襲了過世父親的王位。

天上掉餡餅當上皇帝的山東小伙兒

劉徹有六個兒子:原本接班人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而死;次子齊王劉閎封王八年之後去世;三子燕王劉旦因自薦被劉徹拉進黑名單;四子廣陵王劉胥簡直是個街頭混混,沒有絲毫帝王風範;五子劉髆在舅舅李廣利和他的親家丞相劉屈氂幫助下謀立太子失敗被淘汰了。六名選手,兩名永久缺席,一名被罰紅牌,一名終身禁賽,一名實在難當大任,如此一來就剩只有八歲的幼子劉弗陵。

為了讓劉弗陵順利繼位,劉徹設立了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太僕上官桀和桑弘羊幾位輔政大臣。沒多久,劉弗陵以謀反罪處死其他幾人,專任霍光。本來以為可以放手大幹開始實現自己政治理想的劉弗陵萬萬沒想到,他二十一歲就因病去世,因為沒有子嗣,誰來繼位這個千古難題又重新被拿出來複習。

劉弗陵死的時候,他所有的兄弟只有四哥劉胥還在世。劉胥是誰,是那個被武帝終身禁賽的街頭混混啊,他老子活著的時候就無法無天,現在再讓他繼位——你那麼能咋不上天呢?於是霍光將他渾濁而犀利的目光投向了劉徹的孫子輩。經過一番商議,劉賀這隻白白嫩嫩的羔羊進入了大灰狼的視線。

為什麼是劉賀?

第一,他是土生土長的山東小伙兒,在大長安沒有根基,好拿捏;

第二,他年紀比較小,輩分更小,好拿捏;

第三,從情報部門的信息來看,劉賀同學沒有啥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負,好拿捏……

好拿捏這點簡直一針戳在霍光心口上,太合我意啦!於是不久後,山東傻白甜劉賀就收到皇位委任狀,要去大長安迎接他波瀾詭譎的一生啦。

魔性27天

此時的劉賀才19 歲,平時他的行事作風是簡直將官二代、紈絝子弟、拼爹族演繹得淋漓盡致啊淋漓盡致。我行我素不愛學習就算了,還把家教老師掃地出門。人生第一大愛好是飆車——曾留下趕著馬車半天狂飆兩百里的紀錄。馬一定恨死他了。知道他要做皇帝的消息後,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爹和幾位伯伯求而不得皇位,竟然給了他哈哈哈。被天字第一號餡餅砸中的劉賀欣喜異常,為防止皇位又被他人拿走,他等不及收拾行裝,立即前往長安登基。

《漢書》說劉賀在凌晨一點左右接到繼位的通知,中午就動身前往長安。據說跟隨他出發的僕從當天下午就累死馬匹無數。那個心急火燎的樣子啊,想想也是醉了……雖然劉賀本人中二乖張,但是他的跟班小弟靠譜啊,其中好幾位就經常勸他到了長安要勤奮努力,想盡一切辦法給自己漲粉兒,對他不合禮法也是嚴厲批評。昌邑王中尉王吉就告誡過他要對霍光「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然鵝!叛逆期青年劉賀同學心早已飛到長安,哪裡聽得進這些勸告,路上還不忘擄掠婦女至驛站陪宿。真是任性啊……

快到長安城的時候,小弟郎中令龔遂看到劉賀眉飛色舞的臉,立即提醒他:笑什麼笑!你叔叔剛死,你還沒奔喪呢,給我哭!傷心欲絕地哭!按照禮制,奔喪之人望見國都應放聲痛哭,以示哀思。可是劉賀太缺心眼兒了啊,眼見就要一步登天,做夢都能給笑醒,還哪裡哭得出來,這個二貨竟然用嗓子疼哭不出來這個借口給回絕了。直到臨近未央宮,在龔遂多次勸告下,他才做痛哭跪拜狀。劉賀同學的故事告訴我們,不想當演員的賽車手不是好政治家。

主持完漢昭帝的葬禮之後,劉賀就這麼成為了西漢帝國新一任領導人。你以為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並沒有!劉賀對剛剛過世的年輕叔叔沒有任何悲傷,在服喪期間也表現出一副猴急的難看姿態:白天穿華服乘輦轂穿梭於各個宮室,觀虎豹搏鬥取樂;晚上就更加放肆了——命人將藏起來的樂器悉數取出,夜夜笙歌。更荒唐的是他竟然染指昭帝後宮嬪妃,行淫亂之事,尤其是15歲的太后——權臣霍光的外孫女(當然,由於史書上對劉賀的罪行記錄太多,正常人怎可能在27天里犯下這麼多錯誤,也有史學家認為這都是後來獲勝的政敵對他的故意抹黑)。

其實這些都不算事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真正讓劉賀與朝臣產生矛盾的,是他將他的昌邑小弟全部召到長安委以重任,卻對霍光等把他扶上皇位的臣子十分怠慢。據史書記載,劉賀在位短短 27 天,便讓人持節向各地官員徵調1127次。長期混跡於西漢權力中心的朝臣們立刻意識到他們的權力可能會在新帝翅膀硬了之后土崩瓦解,當然心有不甘。特別是劉賀的親信打算誅除霍光,這是壓倒劉賀的最後一根稻草。

被誅除的霍光為了自己的利益,更為了廣大同僚的美好未來,只能出手把劉賀廢掉。霍光先召集同事開了個會,主要傳達了一下準備廢劉賀的想法。接著率領群臣去長樂宮見自己的外孫女兒請求廢黜劉賀。在劉賀見過皇太后之後火速把他隔離囚禁,並把他小弟都給弄死。放劉賀出來的時候,他不得不接受自己才做了27天皇帝就被廢了的事實,史稱「漢廢帝」,聽起來就很衰好嗎!

Flop十年

如前面所述,我們完全清晰考證劉賀為帝的這27天表現究竟如何,因為歷史畢竟是成功人士所書寫。在跟霍光的權術鬥爭中,失敗的劉賀沒有為自己翻盤的機會,只能在輿論和歷史記載中被霍光吊打。這個可憐的年輕人在19歲經歷人生巨變之後,還要承受社會各界的人身攻擊。獵個鳥、做個夢、連在位期間發生日食都是他的錯……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

說也沒地兒說。詔書除了廢帝,還有一條就是賜歸故國,把劉賀趕回了山東老家,還是霍光親自送回去的。比劉賀小一歲的堂侄劉詢接過這個燙手的山芋,史稱漢宣帝(他就是前面那位因巫蠱之禍死掉的太子的孫子)。從帝位上被拉下來的劉賀不僅不能重新做回他的昌邑王,連侯都不讓他做,直接被貶成了食邑兩千戶的平民。雖然還繼承了昌邑王室的財產,但是比以前可是大大的不如。長安27日游之後,劉賀同學的精神受到了重大打擊,物質生活水平大大下降。

一個19歲的年輕人,住在過去的昌邑王宮,有183個奴婢伺候,卻大門緊閉——只留一扇小門,供早上採購食物用。每過一段時間,還有皇帝派來的間諜來慰問他的起居,生怕他flop得不夠厲害。二十六七歲的時候,劉賀就已經因為風濕病行走不便,「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翻譯過來說就是有點兒傻了(當然,這期間也不知道他是真傻了,還是以裝傻為一種策略)。

劉賀就這麼窩囊地活了十年。從19歲到29歲,沒人知道他每天是怎麼過的,不過可以想見不能單純地用鬱悶來形容,大概就是想死的感覺了吧……不過他還是很頑強地活著,到了二十九歲,也許是覺得他真的沒什麼威脅了,漢宣帝下詔封劉賀為海昏侯,撥了四千戶百姓,讓他在江西安家。雖然不再是平民,但是也更遠地將他趕出了西漢政治中心。

「海昏」至死

「海昏侯」雖然字面上看起來有明顯感情色彩,其實本身並沒有貶義。「海」就是鄱陽湖,「昏」就是日落之地,也有人說是「高山湖泊泛濫之處」,總之不管哪一種今天看上去都是風光旖旎的樣子,鄱陽湖一帶今天也是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鄱陽湖日落

可是在劉賀時代,這裡可不是這個樣子的。海昏隸屬豫章郡(還記得《滕王閣序》開篇怎麼寫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雖然算是相對富庶,但是直到劉賀死後61年,整個豫章郡的人口也不過35萬,平均2人/平方公里,西伯利亞的人口密度都是2.2人/平方公里好嗎!幾萬的海昏人可能「火耕水耨」勉強維持溫飽,更廣闊的土地被原始森林、湖泊和山嶺覆蓋。

豫章郡想像復原圖……看上去好像一副水墨畫對不對!但是在兩千多年前……這兒簡直就是一片寂靜嶺。

這還不算完。封海昏侯之後不久,有一份小報告顯示,劉賀對於當年沒有堅守內宮斬殺霍光頗為悔恨,並對自己「至少應該做『豫章王』」的建議應喏得相當配合,被漢宣帝抓了個現行。其實已經被發配到老少邊窮地區進行勞改的劉賀已經跟他的反革命組織遠隔了十萬八千里,根本沒有推翻宣帝的機會,恐怕劉詢自己也明白,於是只是將倒霉的劉賀一家趕去了更加偏遠的鐵河鄉,成了一個只有一千戶的侯國。

長期鬱結加上風濕折磨的劉賀終於熬不住了,在海昏侯這個位子上至死也沒能等來有人為他說一句公道話。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劉充國、劉奉親和劉代宗先後繼任海昏侯,但前兩位剛接到詔書便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劉詢覺得大概是這個封號不太吉利,所以就下令廢除了海昏侯國。十五年後,漢元帝劉奭想起這支偏安江南的近親,又重新封劉代宗為海昏侯,恢復了海昏國。王莽篡權時期海昏國再次被廢,直到光武帝劉秀復立,才第三次恢復了海昏國。東漢永元十六年,海昏國最終被廢黜,史上再無海昏。

最後說說劉賀這座墓,發掘出它堪稱填補了我國考古界的一項空白——這個海昏侯國大遺址單元面積5平方公里,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漢代啊!年代那麼久遠,能保存完好多不容易!)比如說墓中出土的大量金餅,簡直晃瞎眼!

又比如10多噸、近200萬枚五銖錢;

再比如精美的玉器和銀當盧(為什麼我總盯著這些金銀財寶,啊我果然是金牛座……)

那為什麼這麼實力雄厚的墓竟然沒遭到胡八一之流的倒斗呢?其實此前也遭遇過蟊賊,但都沒有摸金校尉的專業水平——2011年最新的一個盜洞達到了墓葬正中,而海昏侯墓中間正好是空的,盜墓賊以為沒什麼「料」,大墓才因此幸免於難。海昏侯生前坎坷抑鬱,身後卻全須全尾,還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因為墓葬出土大大風光了一把,沒在國度長安「長安」,卻在首都北京掀起萬人空巷圍觀熱情,也算一個神奇的ending.

還有更多美圖和好玩有趣的體驗在我的微信公眾賬號「麻范兒」(maningvivian),想要了解更多的歡迎移步這篇文章關註:和這部宮斗劇相比,紙牌屋只是入門級

http://weixin.qq.com/r/okP64sjEWJUnrYyB9xaw (二維碼自動識別)


-

那麼,海昏侯(劉賀)為什麼能當上皇帝呢?

昭帝在位13年崩,無嗣。這時候按照基本法,最有資格的人選,應該從武帝的兒子里產生,此時只剩下廣陵王劉胥,群臣們也比較資瓷這麼搞。

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群臣議所立,咸持廣陵王。

但是霍光不同意。

武帝臨終前將昭帝託孤於霍光,說你辦事我放心,有事兒找上官桀商量。

霍家與上官家搞政治聯姻,昭帝時的上官皇后,那是他的外孫女。

後來上官家謀反伏誅,霍氏更一家獨大。所以昭宣之際,實際上是以霍光為核心的。

那麼在昭帝死後迎立劉賀(昭帝的侄子),而不是廣陵王(昭帝的哥哥),很明顯就是霍先生想繼續發光發熱。

如果劉賀不聽話,霍光可以行伊尹之事,以一個長者的身份勸畢竟是年輕的皇帝找地方思過;

立廣陵王顯然不能這麼從容,甚至政治格局都可能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所以劉賀的廢立與其說取決於才幹德行,不如說取決於其面對以霍光為核心的統治集團時的兼容性。

此後政治敏感度更高的宣帝,在面對霍光時展現出了教科書式的姿勢水平:

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後來霍家敗落,霍光的老婆霍顯鴆殺許皇后的事情也被抖落出來。

據說在審理此案時霍顯表示:我只不過是霍主任的一條狗。

本鵝認為這都是無中生有的事情,啊,一派胡言。

歡迎你來:

http://weixin.qq.com/r/AUT07DXE-GiDrXGP9xET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權利遊戲的產物,霍光的備胎,但海昏侯想轉正推到霍光,所以,在苗頭剛起時,被一腳踢開,會使用雙截.....


上篇好文章,原作者是不是 @王維鈞 啊?

昨日,萬眾矚目的南昌海昏侯墓主人的身份已經敲定。正如之前外界所流傳的,墓主人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海昏侯墓受到萬眾矚目是必然的,因為這很可能就是我們這代人有生之年能見到被發掘的規格最高的陵寢了。建國之後,原則上是不能發掘帝王的陵寢,保護性發掘一些低級別的陵寢。海昏侯墓若不是險遭「摸金校尉(盜墓賊)」的光顧,將依然靜靜地沉睡下去。

考古界對漢墓有個說法,叫做「十室九空」。漢代盛行厚葬,隨葬入墓的財寶非常之多,因此盜墓猖獗,能夠保存下來漢墓非常少。海昏侯墓不但能完整地保存下來,而且規格極高,規模極大。發掘工作不僅僅擴充了漢代文物,更豐富了史料研究,將一個形象鮮明的初代海昏侯展現在我們眼前,下面我們將細緻地了解一下這位有著傳奇身世的墓主人。

一、家族的沒落

昌邑王劉賀是漢武帝之孫,昌邑哀王劉髆(bó)之子。劉髆是漢武帝寵姬李夫人所生。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夫人得寵後,整個李氏家族都獲得了重用。李夫人的哥哥是當時的天王巨星李延年。其弟李廣利被封為貳師將軍,並通過刷武帝設計好的難度係數為零的經驗副本立下了「赫赫戰功」,風光直逼當年的衛氏家族。尤其是在外戚衛氏集團因巫蠱之禍被誅滅後,以貳師將軍李廣利為首的外戚李氏集團,一度有取衛氏而代之的跡象,劉髆也大有被立為太子之勢。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廣利奉命率大軍出擊匈奴的前夕,曾私下與丞相劉屈氂(máo)商議為劉髆謀求太子之位。劉屈氂是武帝的侄兒,因為觸怒天威而引來武帝責罰。劉屈氂的妻子對此非常不滿,便祈禱神靈,咒武帝早死。不料隔牆有耳,這一切被一個叫做郭穰的宦官告發了,然後順藤摸瓜地把這一切全都查清楚了。武帝震怒,劉屈氂被腰斬,李廣利兵敗後投降匈奴,宗族盡誅,李氏集團徹底覆滅,由此可見,娶一個賢惠的妻子的重要性。

經過這樣一番激烈的變故,劉髆已無望嗣位,並於後元元年(前 88)去世。其五歲的幼子劉賀繼承昌邑王位,成為眾多劉氏諸侯王中的一員。次年,武帝幼子,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在霍光等人的輔佐下也登基為帝,是為漢昭帝。

二、意外的轉機

遠離權力中央的劉賀在中央派來的國相教導下循規蹈矩地成長著。如果不出意外,劉賀的人生將會延續其父親的腳步,在山東的昌邑國度過自己的一生。然而,元平元年(前74),二十一歲的昭帝突然去世,改變了這一切。

昭帝無嗣子,帝位空懸,議立新君成為朝中首要大事。但是,當時議定繼承帝位的頭號種子選手並非是武帝的孫子劉賀,而是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胥。由於劉胥是武帝僅存的六子之一,所以群臣皆主張立廣陵王,而大權在握的霍光卻另有一番考慮。

廣陵王為人頗具勇力,行為舉止不循法度,不為武帝所喜,早在因巫蠱之禍謀反的衛太子兵敗自殺之後,武帝就沒有考慮過立其為嗣的意圖。何況霍光能夠順利輔政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皇帝年幼,此時廣陵王正值壯年,一旦入主長安,霍光獨攬大權的局面立刻就會動搖,這當然是霍光不能容忍的情況。但是廣陵王畢竟是武帝唯一尚存之子,繼承帝位亦在情理之中,這亦是群臣都推薦廣陵王而霍光內心不情願的一個重要原因。

立嗣之議持續了一個多月也沒有定下來,或是揣摸到霍光的心理,或是出於霍光的授意,一位郎官上書朝廷,舉了「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周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這兩個廢長立幼的例子來說明不能立廣陵王,此言正合霍光心意,於是他便以承皇太后詔為由,派人去山東迎立在朝中無勢力的昌邑王劉賀。就這樣,年方十九的昌邑王劉賀就意外地踏上進京的路。

三、成也霍光,敗也霍光

作為諸侯王入承大統,劉賀不是第一個人,早在一百多年前,劉賀爺爺的爺爺漢文帝劉恆也走了這樣一條路。不同的是,劉恆走的是一條成功逆襲之路,劉賀走的卻是一條旅遊觀光之路。

一百年前的代王劉恆接到詔書之後,並沒有立即出發。在了解清楚京城情況之後,代王只帶了六個人奔赴長安;一百年後的昌邑王劉賀收到消息之後,帶著手底下的一干大臣恨不得脅下生翅立即奔赴長安,甚至在奔赴長安的路上,累死了不少馬,完全沒有文帝那種謀後而定、行而又止、反覆了解京城諸位大臣真實意圖的持重心態。

劉賀之所以能憑藉諸侯王的身份入主朝廷,完全取決於大將軍霍光一人之態度。大將軍霍光是驃騎將軍霍去病的異母弟。驃騎將軍死後,武帝重用霍光,並託孤於他、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四人。霍光和上官桀是兒女親家,在金日磾死後,霍光殺死了打算與之爭權的上官桀,並將自己的外孫女上官氏許配給昭帝為皇后。迎立劉賀的時候,霍光在朝中的黨羽勢力非常之大,手握兵馬以及京畿護衛之權。進京前,劉賀的手下王吉勸諫劉賀一定要尊敬霍光,諸多政事要聽從霍光的意見而不要自作主張,但這一切都沒有被劉賀採納,因為這位昌邑王從一開始就是奔著奪權去的。

到了長安,劉賀非但沒有把霍光放在眼裡,還將自己從昌邑帶來的兩百多位屬官全都升遷,並企圖接手兵權。這引起了霍光的極度不滿,他本來就是為了專權才力排眾議擇立劉賀,誰想這條白眼狼非但不懷感激之情,反而重用自己的人,企圖與自己抗衡。因此,霍光一方面扣下了大部分劉賀舊臣的升遷事宜,僅將長樂衛尉一職交出,使得政令不出未央宮;另一方面便開始謀劃廢掉劉賀,開展代號為「廢帝行動」的計劃。

「廢帝行動」分為四步:

第一步:霍光召集群臣在未央宮商議,稱昌邑王失德,恐怕危及社稷。大臣們聽到霍光稱劉賀為昌邑王,都嚇得不敢說話。這時霍光的幕僚田延年持劍上殿說到,「今日是今日畢,誰要是敢拖延時間耍花樣,老田我送你去見先帝。」大臣們只好答應跟隨霍光。

第二步:霍光集結完大臣後,帶領他們前往長樂宮面見上官太后(霍光外孫女),悉數劉賀罪狀。並詔令宮禁門衛不得放昌邑群臣入宮,同時扣押了入宮朝見太后的劉賀。

第三步:霍光將昌邑臣悉數驅逐出宮,抓了其中二百多位,投入監獄。

第四步:讓劉賀隻身接太后的詔書,並由上官太后宣布他的廢黜決定。

正所謂,成也霍光,敗也霍光。最終,奪權失敗的劉賀僅在位27天便背著「莫須有」的一千餘宗壞事,被貶為平民遣返回山東,二百餘名昌邑臣則悉數被殺。

四、海昏之侯

「海」在古漢語的意思是大湖,比如蒼山洱海;「昏」則表示黃昏之時,古人依據太陽升起和落下來判斷方向,正如東(動)代表太陽升到樹的一半,昏則在表示太陽降低到手下。因此海昏國即代表湖西之國,即鄱陽湖西。

被貶為平民的劉賀,依舊保留原有財產,擁有兩千戶的供奉,同時也被京城的人監視著。霍光死後的第二年,宣帝滅掉霍氏掌握大權,這時他有些忌憚劉賀,便派山陽太守張敞去試探劉賀。也許是發現劉賀並不上進不值得提防,也許是得知劉賀身患風濕而出於的憐憫之情,也許是感激劉賀成就了自己的皇位和今天,繼位十年的漢宣帝封劉賀為海昏侯,賜「食邑四千戶」,遷往江西豫章海昏國。

就像再討厭霍光,宣帝還是給他厚葬,但是死後表揚他輔佐有功時,宣帝不寫全名,而且霍光死後,霍家基本族滅。宣帝對待劉賀或許也是同樣的心理,封劉賀並厚待他、但又從昌邑故地遷江西,也是為了安撫兼提防。啊,宣帝這個心機男!

而對於劉賀來說,雖然海昏國更偏遠了一些,但是至少他不再是平民。劉賀也終究完成了從王到帝到平民再到侯的人生軌跡。

從海昏侯墓出土的繪有孔子畫像的屏風以及大量竹簡書籍來看,劉賀生前應當是非常推崇孔子,並且閱讀了大量的儒家經典。這與史料上記載的荒淫無度有所差異。同時根據陪葬的禮樂車馬酒器來看,劉賀是一位有著較高審美追求的人。種種差異讓我們不由得想到,史書上的「千宗罪「非常可能是霍光為抹黑劉賀而捏造的。正所謂勝者為王敗者寇,歷朝歷代的勝利者在獲勝後都無一例外地會醜化競爭對手,美化自身。而探尋歷史的真相,還需跳出正史的範疇,去發掘那些不會說謊的鐵證。歷史,最終會為歷史正名。


海昏侯墓出土後, 充斥眼球的全是「劉賀不知隱忍, 讓想立一個傀儡皇帝的霍光恐懼, 成為了宮廷鬥爭的犧牲品」的炒作。其實, 歷代研究西漢史的大多數學者都沒把劉賀的這段「王而帝, 帝而廢」當成正史看待。學者不把劉賀這段歷史當正史看待, 理由有:

1. 中國自周代實行《宗法制度》以來, 對家產特別是皇位, 遵從的是「男性嫡系長子長孫繼承」的規矩。為什麼會有《宗法制度》?先民自進入「父系社會」以後,「父」可以擁有很多老婆。老婆多,兒女也多,如果家產均分的話,勢必造成權力和財產分散,宗族力量逐漸減弱,在殘酷的部落戰爭中最後走向宗族滅亡。所以,《宗法制度》是一個涉及宗族存亡的大事。即使是到了現代, 在許多農村, 家產繼承仍然是偏向於男性長子長孫。在皇室,《宗法制度》表述為「嫡庶有別,長幼有序」,不允許「以庶越嫡,以幼越長」。嫡系是什麼? 原配老婆的兒子及其後代就是嫡出嫡系, 小老婆的兒子及其後代是庶出旁系。哪怕劉賀的祖母「傾城傾國」,「集漢武帝千萬寵愛於一身」, 她終究沒有成為皇后, 至死是個妃子。劉賀不是皇室嫡系而是皇室庶出是事實。

劉邦曾經想立劉如意為繼承人,但劉如意是庶出,宗室反對,最後還是立了皇后呂后的兒子劉盈為帝國繼承人。劉盈23歲就死了。他有沒有兒子歷史有爭議。史書說劉盈有六個兒子,但大臣們認為這「六個兒子」都是呂后為了專權從呂氏家族抱來的,不是劉家的種,把這六個兒子都殺了。那時的大臣都是跟劉邦打天下的「開國元勛」,位高權重。由於劉盈沒有嫡系後代,大臣公議立劉邦庶子劉恆為帝。此後漢景帝、漢武帝都是嫡出繼承皇位。

漢武帝臨終前兩天指定「庶子」劉弗陵為皇位繼承人。因之歷代學者大多認為,劉弗陵是「宮廷陰謀」的受害者。史書記載, 皇太子劉據受冤死去同時, 老婆兒女同時死去, 剛剛出生不久的皇曾孫劉病已(劉詢)受京城廷尉監(皇家監獄的監獄長)邴吉保護得以存生。後來太子劉據冤情大白, 漢武帝十分後悔, 把冤枉太子的所有相關人員全部「滅族」。得知皇曾孫幸免於難的消息後十分高興。也許是怕「滅族」的那些太子仇家的倖存者尋隙報仇, 漢武帝先是把皇曾孫秘密接進宮裡撫養, 後來可能考慮到宮裡更不安全, 便把皇曾孫秘密送往祖母家撫養。

也許, 漢武帝從得知有嫡曾孫劉詢的時刻起就有了立嫡曾孫劉詢為帝的念頭。期間, 庶子燕王劉旦多次明示暗示接位太子讓漢武帝很反感。漢武帝沒能活到劉詢成年。去世前兩天匆忙立年方7歲的庶子劉弗凌為接班人。(其時劉賀5歲, 劉詢3歲 )。也許, 漢武帝擔心直接立嫡曾孫劉詢為帝, 劉詢太小, 輩分也小, 在複雜的宮廷角斗中難保安全。而把庶子劉弗陵作為一個過渡, 轉移了有不良企圖的燕王和廣陵王等的視線, 使嫡出的皇曾孫劉詢能平安成年, 然後讓他接替皇位。(劉詢一直沒封王,作為平民在民間秘密撫養,從沒有捲入宮廷鬥爭,也沒有進入過野心家的視線)。也許, 漢武帝的這種安排對託孤大臣霍光秘密說過。漢武帝在立劉弗陵當天處死了劉弗陵的母親。學者推測這是漢武帝擔心劉弗陵的母親「垂簾聽政」會干擾霍光等託孤大臣執行他的遺囑。

劉弗陵7歲登基為「漢昭帝」。他從來就沒有真正行使過皇帝的權力。朝廷大權由「託孤大臣」特別是霍光獨攬。然後,劉弗陵長大了,想奪回皇權,卻在21歲突然駕崩。對劉弗陵的突然死亡, 後人的推測比對劉賀被廢的推測多得多。史書記載身體素來十分健康的劉弗陵是上廁所突然死去的。有很多前代學者懷疑劉弗陵是被霍光害死的。因為劉詢長大了, 霍光要完成漢武帝的臨終囑託了。

昭帝之後誰做皇帝? 漢昭帝沒有後代,在世的漢武帝血脈只有皇曾孫劉詢是嫡系。在皇帝死前沒有指定接班人的情況下,皇位繼承人由大臣公議。大臣公議, 哪個大臣敢在「宗法制度」的大規矩下又是在霍光大權獨攬的狀況下, 在大臣公議殿堂公開反對「立嫡不立庶」而提出立庶孫劉賀為帝? 何況劉賀還有個一直很低調做王的叔叔廣陵王(漢武帝第四子)在世,按庶出也排在劉賀前面。更何況霍光如果需要一個傀儡皇帝,完全可以讓昭帝生一個兒子幼年登基由霍光攝政。(史書記載昭帝的皇后至死還是處女。昭帝無子懷疑是被人下藥陷害。)大可不必找個已成年的劉賀來做傀儡。

2. 《漢書》記載的劉詢登基有十分正統的皇家禮儀,共分四個階段: 一. 霍光把大臣公議結果奏報皇太后。皇太后下旨認可大臣公議。二. 霍光派遣宗正(皇室宗廟主持---也就是《宗法制度》執行監督人。做皇帝是要入宗廟享祭的) 迎接劉詢, 沐浴, 入宗廟詔告天地, 詔告列祖列宗......賜御府衣, 入住宗正府。三. 見皇太后受封, 告誡及勉勵。四. 群臣擁立, 奉上皇帝璽綬, 朝拜, 即皇帝位。劉賀何嘗經歷過這些皇帝登基必不可少的皇家正統禮儀?

《漢書》本身對劉賀的「被立被廢 」說法很矛盾。前說霍光派使者通知劉賀赴長安參加昭帝的葬禮, 並沒有「向劉賀宣示大臣公議立帝」之說。後面又說皇太后封他為太子, 再後面才出現「行淫亂」被廢, 《漢書》說「劉賀被霍光當著太后的面搶去系在腰間的璽綬」。專家認為霍光搶去的是劉賀的昌邑王私印。皇帝的御璽是什麼?它是國家的象徵,稱之為「傳國之璽」。璽綬就是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黃綾包裹著的一方金印。帝璽從來不是私授的, 需登基大典時百官朝拜, 再由內廷掌璽官授予的。《霍光傳》記載霍光曾企圖私用御璽,被掌璽官一口拒絕。御璽如此莊重,怎可以理解為如隨時使用的私印一樣用根綬帶掛在腰間四處晃悠。

3. 《漢書》與司馬遷作的《史記》不同。班固是什麼資料都放進《漢書》里。這些資料有詔令、奏議、詩賦、類似起居注的《漢著記》、天文曆法書,以及「耳聞」甚至民間迷信傳說。這樣做好處是史料更豐富, 壞處是正史中夾雜了許多「野史」, 讓後人難以辨正。比如說《漢書.武五子傳》記載劉賀被廢之前「數有怪。嘗見白犬,高三尺,無頭,其頸以下似人,而冠方山冠。後見熊,左右皆莫見。又大鳥飛集宮中,王知,惡之......」。這樣的民間迷信傳說放進史書里, 讓人很難相信這段歷史的真實。

班固寫《漢書》的時期離漢武帝時期有200餘年。這200年經歷了10多個皇帝改朝換代, 經歷了王莽篡位, 就如同我們現在寫200年前的歷史, 許多不是親身經歷的要查資料。比如說「乾隆下江南」是真正發生過的史實, 而「乾隆下江南逛窯子」就不能當作正史相信。

真實歷史很可能是劉賀王爺風流紈絝, 在來長安奔喪的一路上不但沒有絲毫奔喪的樣子, 不肯哭, 不吃素, 還交代沿途官員「搞一隻正打鳴的雞吃」。更過分的是要求沿途官員進送美女到車上, 還帶進自己的住所。劉賀太有錢。男人有錢就變壞。作為有錢有勢的王爺, 劉賀在封地一手遮天。荒淫霸道, 強搶民女什麼的不是做不出來。《漢書》記載劉賀「妻十六人,子二十二人,其十一人男,十一人女」。他妻妾成群, 墓中出土《房中術》和補藥, 說明什麼不言而喻。

一個土豪帶著一群在封地惡霸慣了的侍從進京, 到京後不僅胡作非為, 還妄議朝政, 甚至把矛頭指向霍光。搞得京師沸沸揚揚到處傳說劉賀的種種劣跡。在舊皇喪葬、新皇登基這麼嚴肅的時期, 劉賀一夥足足折騰了27天不見悔改。霍光忍無可忍, 奏報太后。於是太后廢去了劉賀的昌邑王王位並懲罰了劉賀帶來的大臣侍從。同時, 太后恩典, 家產不沒收。(此後劉詢聽奏報劉賀有改變, 就賞了個「海昏侯」。)這個史實本身在當時就可以算得上吸引眼球的「花邊新聞」, 再經過逐年的「野史作者」添油加醋, 劉賀因「行淫亂」廢去王位就變成了因「行淫亂」廢去帝位。到200年後班固寫《漢書》時, 就成了《漢書》記載的樣子。再到2000多年後的今天就變成了「宮廷鬥爭」的犧牲品。

歷史真相是這樣嗎?有待資料證實。


我就看過《烏龍闖情關》


作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劉賀的一生經歷了大喜大悲。漢昭帝劉弗陵死於公元前74年4月,無後。昌邑王劉賀以武帝之孫的身份,被漢室群臣迎立為西漢第9位皇帝。但是在登上權力巔峰僅僅27天之後,劉賀就被大將軍霍光以太后名義廢黜,罪名是在為昭帝守孝期間行為不謹,「不孝!」據《漢書》記載,霍光還為他總結了1127件「不法事」,真算得上罄竹難書了。

不過我們也不可完全相信這些指控,因為漢代「以孝治天下」,所謂忠臣必出孝子之家,貴人犯他事尚可,被人指責為不孝,是非常嚴重的罪名。所以,「不孝」也就成了漢魏權臣廢皇帝最愛用的理由。除了霍光,東漢末董卓廢少帝劉辯,就借何太后之口說劉辯「皇帝在喪,無人子之心」;曹魏時司馬師廢魏少帝曹芳,理由也是他「恭孝日虧」。

即使權臣能為廢立羅織罪名,也難掩悠悠之口。以班固之史筆,在全錄劉賀之罪狀的同時,也留下了一些有意思的細節。《漢書》記載劉賀被廢的經過,其中有他的三句話,足可玩味。先是霍光進宮,逮捕劉賀從昌邑國帶來的下屬,令侍衛將劉賀看管起來。這時他謂左右:「我故群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系之乎?」接著,他被帶到太后面前領受退位詔書時,對霍光說:「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亡道不失天下。」最後,劉賀被逐下殿,群臣相送,他西面拜,曰:「愚贛不任漢事」。身臨大險仍不忘臣屬,面對攻仵能反唇相譏,失掉大位後不出惡聲,這位廢帝雖被人說得一無是處,但其為人並沒有那麼不堪。

在劉賀之前,代王劉恆也是以外藩身份,為大臣所迎立。劉恆繼位當天,即「夜拜宋昌(代國中尉)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代國郎中令)為郎中令,行殿中(南軍、北軍是漢都長安的禁衛軍,郎中令則是宮廷總管)」。劉恆用代國舊臣控制首都武力和宮廷事務,同時安撫漢臣,結果不僅做穩了皇位,還開啟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為後世推崇。相比之下,史家認為劉賀行事輕燥,疏遠漢廷大臣,故而引發霍光等人的激烈反彈。

但這種說法也有似是而非之處,對劉賀不大公平,因為他施展的空間已經很小。秦始皇懲周室同姓諸侯相攻之失,不封諸侯而將全國劃為郡縣。漢懲秦失,又大封同姓諸侯國以為藩屏。到漢景帝時七國作亂,又開始削奪諸侯國之權。除了削減諸侯土地,景帝、武帝還將諸侯國內相、中尉、郎中令等重要官職的選任權陸續收歸中央。所以代王劉恆入京時,他的左右還是自己的心腹,到了昌邑王劉賀,他的左右已經是中央派來監視他的人了,。劉賀將入長安時,昌邑中尉王吉告誡他說:「今帝崩亡嗣,大將軍(指霍光)攀援而立大王,其仁厚豈有量哉!臣願大王事之敬之,政事壹聽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漢書.王吉傳》)這完全是一副霍光說客的模樣。

西漢一代,前期中央相權重、地方諸侯王權重,皇權受到掣肘。武帝重用內朝官和外戚,打擊相權,削奪諸侯,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但這種集權,不但葬送了劉賀(霍光就是外戚出身),最後也葬送了漢室——前漢滅於外戚王莽之手,後漢滅於外戚與宦官的爭鬥。權力有點像飛來去器,會把玩弄它的人打傷。


因為不是欽定的


大將軍霍光對我說,朝廷已經決定了,由你來做這個皇帝!我說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我也不是謙虛,你說我一個小小的昌邑王,怎麼就到京城當了皇帝了呢?


27天做了1000多件違法的事,那霍光幹了多少?光廢立皇帝就可以定個謀逆,誅九族!


來源大象公會公眾號,圖好像不顯示,這是鏈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QwNjcyMQ==mid=403020683idx=1sn=fd41972be8debddaf69b91bc4670be51scene=0#wechat_redirect

————

最近被開棺確認陵墓所在的西漢海昏侯,到底是怎樣一位人物?當他在世時,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又是怎樣的?

文|朱起鵬

南昌西漢海昏發掘,是 2015 年最引人注目的考古事件。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墓主人誇張的財富。

▍海昏侯墓出土的成「貫」銅錢(左)與各式金器(右)

這座未被盜掘的墓葬,不但出土了成套的樂器、青銅器、漆器、伎樂俑和極為珍貴的竹木簡牘,更出土了 20 匹馬、5 輛高級馬車、200 萬枚重達 19 噸的銅錢和 370 多件總重超過 78 公斤的金器。實物價值之高,國內罕有。

▍左為海昏侯墓出土的車馬陪葬坑,為長江以南首次出土;右為出土的銀當盧(馬具)

▍海昏侯墓出土的馬蹄金

這位富可敵國的墓室主人到底是誰?他的身份又有何特殊之處呢?

海昏侯名劉賀,曾是西漢皇帝,卻只當了 27 天就被廢黜;下台後,他仍封侯多年,善終而死。

▍海昏侯墓出土的明確刻有劉賀字樣的玉印,在墓主遺骸腰部發現(左);右為出土的玉質「大劉記印」

劉賀的一生經歷了王、帝、侯三種身份,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史書對他評價不多,以「荒淫無度」最為有名。那麼,在海昏侯的一生里,他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他又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當政 27 天的「廢帝」

2016 年 3 月 2 日,江西省文物部門的專家宣布,他們在海昏侯墓內棺遺骸腰部發現了一枚私人印章,上面刻有兩個字,即墓主人第一代海昏侯的名字——劉賀。

在這座大墓發現前,劉賀更廣為人所知的頭銜是「漢廢帝」。

公元前 92 年 7 月 25 日,劉賀出生在昌邑城(今山東省巨野縣),是漢武帝的直系孫子,昌邑王劉髆的獨生子。劉賀 5 歲時承襲過世父親的王位,公元前 74 年又因 21 歲的漢昭帝突然去世、沒有留下子嗣,而成為了幾乎唯一有資格的候選皇帝,被權臣霍光選中承繼大統。

▍山東巨野的昌邑故城遺址(圖中土丘為地面殘存城牆遺迹)

成為皇帝前,劉賀一直在昌邑的王宮內生活。昌邑王宮並沒有被系統性發掘過,但另一座王宮卻能讓我們管窺這類建築的樣貌。

位於廣州的南越王宮,是我們目前關於漢代地方王宮的知識的主要來源。這座被認為「僭越」的宮殿,規制嚴整,廊院連綿。主殿面闊十四間、進深五間,殿外圍繞著富麗的苑囿,其中營造了太液與蓬萊的優雅水景,還飼養著大量珍禽異獸。昌邑王宮估計會小一些,不知是否有如此的園林,但建築應有幾分相似。

▍西漢初期廣州南越王宮復原模型

《漢書》記載劉賀在凌晨一點左右接到即位消息,當天中午即動身趕往長安。據說跟隨他出發的僕從當天下午就累死了馬匹無數,劉賀自己也做出許多奇葩的舉動,比如求購長鳴雞、用大車裝載搶來的婦女。不過這些並沒有耽誤他的時間,劉賀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長安,開始了他短暫的皇帝生涯。

就這樣,劉賀離開了舒適的昌邑王宮,入主長安的未央宮。比起地方宮殿,未央宮自然富麗堂皇得多,以應西漢「非壯麗無以重威」的政治哲學。

▍西漢時期長安未央宮前殿推測復原圖。劉賀曾在這裡短暫體驗過天子的滋味

劉賀 27 天的皇帝生涯中,究竟發生了什麼,至今仍極為可疑。按照《漢書》等正史記載,劉賀品行惡劣至極——僅在 27 天里就犯下了多達 1127 條罪行,平均一天 40 多件。

具體來說,劉賀荒淫無度,在長安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不但和後宮的娘娘們逐一發生性關係,而且要染指 15 歲的太后——此人還是選中他做皇帝的權臣霍光的外孫女。

▍紅色為劉賀在位時期,在長安城主要的活動地點,分別為宣平門、未央宮東門、前殿、長樂宮

劉賀為什麼要做如此多的荒唐事?史籍閃爍其詞。

近代以來,研究者不斷提出質疑,認為劉賀的罪行不過是與權臣霍光鬥爭失敗的產物。

呂思勉在《秦漢史》中指出,「史所言昌邑王罪狀,皆不足信」。廖伯源則在《昌邑王廢黜考》中認為,廢立之事源於新登帝位的劉賀與霍光之間的權力矛盾。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辛德勇則在《漢宣帝地節改元事發微》一文中,詳細考證了劉賀上台和被廢的經過。

霍光雖然被正史塑造成輔政賢臣,甚至與伊尹並稱,但史籍中也頗有記載他專擅霸道的事迹。漢武帝臨終時,霍光奉遺詔,與田千秋、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共同輔佐年幼的漢昭帝,但不久就利用權術手段翦除了其他四位大臣。

在漢昭帝 18 歲舉行冠禮後,霍光仍舊把持朝政,直至昭帝去世。讓劉賀登基的目的,不過是找一位輩分低、年紀輕、智力似乎也不及常人的皇帝,以便自己繼續弄權。

▍正史中霍光常以「偉光正」的形象出現

不過,劉賀登基後的表現卻出乎霍光的意料。劉賀並未對前朝重臣表示出足夠的尊重,而是封賞提拔了一批來自昌邑王宮的舊臣,似乎要建立起自己的新班底。

劉賀還著手調整宮廷禁衛部隊,尤其是新任命了掌管太后寢宮長樂宮保衛工作的長樂衛尉,對霍光利用太后——也就是自己的孫女——壓制皇帝的布局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劉賀的這些行動,在霍光那裡就成了胡亂封賞、淫亂後宮的罪行。

劉賀最終下台,則是因為他的親信有誅除霍光的圖謀。在劉賀被廢后,他帶到京城的舊臣二百餘人被霍光全部誅殺。這批人臨刑連呼「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說明了他們的打算。

總之,當初立劉賀為皇帝的霍光,此時又迅速召集群臣,以太后的口吻廢黜劉賀,貶回昌邑。漢武帝的曾孫劉病已被立為新皇帝,即漢宣帝。

回到昌邑的劉賀,已沒有任何爵位,可算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雖然被賜予「湯沐邑二千戶」,也獲得了昌邑王室的財產,但從前的地位已經遙不可及了。

▍河北安平逯家莊東漢壁畫中描繪的大型府邸,推測為太守一級高官宅邸的形象反應。昌邑王宮當比之更為宏大

公元前 67 年山陽郡守張敞給宣帝的彙報稱,劉賀就住在從前的宮中,擁有 183 個奴婢,大門不開,只留一扇小門,由一個小吏早上出來購買一趟食物,其餘沒有出入。

一年後,張敞又彙報了劉賀糟糕的精神狀態:雖然只有二十六七歲,但臉色很黑,小眼睛,尖鼻子,鬍鬚不多,身材雖然高大,但因風濕病行走不便。密探認為,這位廢帝已經「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略顯呆傻了。

在宣帝眼中,這位謹小慎微、專心床笫且有輕微精神失常的叔叔,似乎沒什麼威脅了。

公元前 63 年,漢宣帝下詔,封昌邑王劉賀為海昏侯,撥了 4000 戶百姓,令其在現安義縣東陽鎮一帶安頓下來。

連續倒霉的海昏侯

「海昏侯」這個看似帶有貶損意味的稱呼,其實是個正常的爵位。所謂「海昏」,一說 「海」指鄱陽湖,「昏」代表日落之處。另一說則認為是「高山湖泊泛濫之處」。

▍今日的海昏,鄱陽湖西岸地區

無論哪種,都指的是今江西北部的永修、武寧、安義、奉新、靖安、新建一帶。如今這裡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但兩千多年前還相當原始,毫無繁榮氣象。

▍西漢海昏國疆域推測圖

當時,海昏隸屬豫章郡,雖然算是相對富庶的區域,但直到劉賀死後 61 年,整個豫章郡的人口也才達到 35 萬,每平方公里兩個人。而海昏還不過是豫章郡 18 個縣中的一個。

幾萬海昏人可能就縮守在主要水系和官道周邊的村鎮田莊之中,用中原人笑話的「火耕水耨」勉強維持溫飽。而更廣闊的大地,還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巨大的湖泊和雄奇的山嶺。

周圍的土著部落,如「賽德克巴萊」一般,穿梭藏隱在幽暗的叢林深處,不時騷擾他們。

▍漢代海昏地區自然景觀想像圖

因此,封侯海昏,雖然看似給予了政治地位和待遇,實際上是把劉賀踢出中原政治圈,在遙遠的老少邊窮地區思想改造。他那些在舊封地蠢蠢欲動的反革命班底,從此也被隔離開來。政治上的落差,顯然影響了第一任海昏侯的生活質量。

海昏侯府邸自然比起昌邑王宮要差得多。目前海昏侯府的面貌尚不為人知,不過按照漢朝人「事死如生」的理論,海昏侯府的平面布置也許和它的墓室結構差不多:主殿被含有各種功能的圍廊圍起,組合成昌邑王宮的小號翻版。

然而,作為犯過嚴重政治錯誤的前國家領導人,海昏侯的不幸顯然不會如此輕易完結。

封海昏侯不久,揚州刺史柯便給宣帝彙報了一份劉賀與外臣孫萬世的私人談話。大意是,孫對劉賀說,當年應該堅守內宮,斬殺霍光。他還表示,劉賀起碼該做個「豫章王」。

面對這種危險言論,劉賀並未當場駁斥,反而應喏得頗為配合,讓宣帝逮了個正著。

在這一輪懲罰中,劉賀失去了此前 3000 戶的食邑,一家人被驅趕到更偏遠的鐵河鄉,成了一個 1000 戶的侯國。

▍海昏侯國都國位置變遷圖

不過,雖然劉賀極為倒霉,他個人的生活待遇水平還是算不上悲慘。

不屈不撓的豪葬理想

漢代的觀念里冥宮便是現世的模擬,因此可視為了解劉賀日常的最近途徑。

劉賀本為昌邑王,他早早就已經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陵墓,以備死後享用。

這座墳墓開鑿於昌邑城郊的山中,共有幕道,側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組成,總長 89.80 米,最寬 28 米,石壁最高處 15 米,如劈如削,鬼斧神工。

▍劉賀在巨野金山營而未用的廢冢,後世被用作佛寺,民間以「秦王避暑洞」稱之

可惜世事無常,劉賀最終也沒有機會使用它。

相比之下,海昏侯墓就略顯隨意了。

公元前 59 年,做了四年海昏侯的劉賀去世了。他埋葬的地方,陸續建設成一座墓園:包含兩座主墓、七座祔葬墓和一座車馬坑。

▍海昏侯墓園原狀推測圖

這座陵墓一定傾盡海昏全國之力:劉賀被封為海昏侯的時代,整個江西還沒什麼人見過鐵質農具,牛耕也基本沒玩過。而劉賀只做了 4 年海昏侯,臨死前很長時間只剩 1000 戶食邑。權勢大不如前,修造如此龐大的墓園自然不會容易,其封地內每個成年勞力都得在「流水線」上勞動數年。

在規制上,海昏侯墓與那個時代多數侯墓一樣,平面呈「甲字形」,封土高約 7 米,與其夫人共用一組由祠堂、寢殿和廂房組成的紀念建築——無論形制還是尺寸,都老老實實按照侯爵的制度設置。

▍海昏侯墓墓室結構

雖然比起中原的王侯陵,40000 多平米的海昏侯墓園建築並不規則,有一些布置較為隨意。可它最奇妙的設計其實埋在地下。

海昏侯墓外槨室並沒有直接挨著回填土,而是留下了一圈空的走廊。墳里並無活人,這走廊是給誰用的?

一種猜測認為,這圈迴廊本來是劉賀悄悄為自己準備的「黃腸題湊」,用去皮的柏木心疊壘的豪華槨室,這是一種規格極高的葬制,但劉賀最終沒有使用,只是留下了這圈空蕩尷尬的迴廊。

▍海昏侯墓出土青銅人形鎮,好似正在談笑的排憂,心情長期抑鬱的劉賀,也許會養幾個喜劇演員找找樂子


劉賀是誰?

李夫人的孫子,巫蠱之禍後,李廣利和劉屈氂計劃立其父劉髆為太子。


19歲的劉賀不甘心做傀儡,既然是欽定的皇帝,就想有所作為吧,不過霍光不滿意他的表現,拿下他總要有個理由。畢竟控制了權力和輿論,1000多個屎盆子扣過來了…


正巧,我寫的東西里也有這位海昏候

(公元前前74年)四月十七日,劉弗陵因病崩於長安未央宮,年僅二十一歲,謚號為孝昭皇帝。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絕對信任霍光的小皇帝無後,皇位應該傳給誰?在反覆挑選以後,霍光選中的是劉徹的孫子昌邑王劉賀。

為什麼霍光選的是他?其他人沒有資格了嗎?我們來排排序,漢武帝劉徹一共有六個兒子,大兒子長子 戾太子劉據母皇后衛子夫。巫蠱之禍的時候死了。

老二齊懷王劉閎,母王夫人。18歲的時候也死了,還沒留下血脈。

老三燕剌王劉旦,母李姬。這位就是兩次造反未遂最後自盡的。這位倒是有三個兒子,可他是造反死的,再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兒子,不就默認他造反有理?這不是霍光大耳光抽自己了?

老四廣陵厲王劉胥,身體健康精力充沛,但也落選了。歷史記載是說這位四阿哥勇猛好鬥,喜歡玩自由搏擊,但因為人力氣大,這段位已經上升到和熊、野豬玩了。官方公布的原因是他行為沒有法度,沒有當皇帝的樣子。私底下誰都清楚,這位爺請進來趕走就沒那麼容易了。和熊都能玩,一不高興霍光這把老骨頭能抗的了幾下?所以出局。

老五昌邑哀王劉髆,母李夫人,死了。現在是兒子劉賀頂替了昌邑王的位置。

老六就是漢昭帝劉弗陵,母鉤弋夫人趙婕妤,在位十三年,21歲駕崩。看來看去,霍光選中的是那位小昌邑王劉賀。這位莫名其妙成為大漢天子的劉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漢書》和《資治通鑒》都有寫到這位很有個性的小哥哥。

劉賀男,五歲的時候爹就死了,做了昌邑王。這位小哥哥在沒有管教的環境下長大,就喜歡和下人在一起玩,出手闊綽。我的地盤我做主又是少年得志的時候,所以當時即便是他的老師都隨便他去了。但是有個郎中令叫龔遂,史評是「忠厚有大節操」。這人在所有人都陪著劉賀玩鬧的時候就敢站出來苦口婆心的勸,甚至是說到動情之處是內牛滿面,劉賀也拿這位沒辦法,雙手捂耳朵一邊說「郎中令善愧人」一邊跑開。然後是繼續我行我素,而這位龔遂始終不離不棄的跟著舉例子講故事的規勸。

劉賀玩的開心的時候龔遂在一邊跪著哭,說這樣下去你這好日子不長了啊,整天不學好再下去就是商紂王啊。劉賀說那怎麼辦,龔遂就找了一堆人陪著劉賀念聖賢書,於是劉賀……

後來劉賀聽說昌邑國出了妖怪,身長三尺白色的狗,沒有頭,但是在其頸部以下似人頭戴方山冠。於是他跑去問龔遂怎麼回事?(喂喂,沒有頭怎麼戴帽子?頸部以下似人為什麼又認為是狗……)龔遂說這意思還不明白?這是個徵兆,就是說大王你身邊都是穿著衣服的妖怪。於是劉賀……

後來劉賀在宮裡聽到有人叫「熊!」但又什麼都沒看到。於是他又去問龔遂,龔遂說這意思還不明白,熊是野獸,只在山裡活動。這是個徵兆,意思您這宮殿要空沒人住了,不詳啊不詳。於是劉賀……

再後來劉賀在自己座位上發現一灘血,又跑去問龔遂了。龔遂說這意思還不明白,血是污物。這是個徵兆,意思是你該好好想想自己做些什麼。於是劉賀……

龔遂為什麼要這麼執著?前面說了這位是有大節操的人。從他規勸的理論來看就知道他的標準是「大王位為諸侯王,行污於庶人,以存難,以亡易,宜深察之」。現在看來很難理解,但至少他是位堅持自己價值觀的人,也許很傻,但值得欽佩。而更加可愛的是這位小哥劉賀,儘管他的史評非常的惡劣我居然完全沒有一點正面評價,但用現在的標準去衡量,這位是有大智慧和獨立人格還有明確是非觀的奇人。

為什麼我對他的好感度那麼高,首先這位小哥沒有大過錯。用麥兜老師的話說就是他不是行為不檢,只是個好奇心很強的孩子。在霍光接他進宮做皇帝之前有關他的記載就是喜歡和駕車的,燒飯的一起玩,最多就是沒有做老大的樣子,這算過錯嗎?而且這位官不大的龔遂天天盯著煩換個人就直接處理了,這位連訓斥都沒有就是自己跑跑開。他知道龔遂是為自己好,但是對他來說這些販夫走卒給他帶來的快樂遠比冷冰冰的宮殿來的多。這個5歲就沒有了父親的孩子只是選擇了他覺得更幸福的生活而已。

但是他平靜的生活在公元前74年被打破了,霍光發下詔書徵召昌邑王主持漢昭王的葬禮。

詔書是半夜宣讀,劉賀是第二天中午出發的(拜託你是去做皇帝,幹嘛磨磨蹭蹭的)。走了一百多里地之後,隨從的馬又死掉不少。龔遂就去和劉賀說,咱能不帶那麼多人去嗎?劉賀同意之後,隨從的人呼啦啦回去五十多個。「其日中,賀發,晡時至定陶,行百三十五里,侍從者馬死相望於道。郎中令龔遂諫王,令還郎謁者五十餘人。」。但看這一段是挺莫名的,完全沒有意義的記錄嗎?但是把劉賀小哥的一貫作風連起來看就是其中有問題,什麼馬匹走一百多里地就會倒地而斃呢?明顯是他不想走的那麼快……。真是淘氣的很。

等隊伍到了濟陽,這位小哥又做了兩件匪夷所思的事。「賀到濟陽,求長鳴雞,道買積竹杖。」先是叫人去買雞,必須是「喔喔喔」叫的又長又宏亮的……,然後順路買了那種劈開以後又綁在一起的竹杖「啪啪啪」的玩。

經過弘農的時候又用裝衣服的車來裝沿途搶來的姑娘們。直到龔遂再去質問他,這位還賣萌說沒有啊,龔遂說你既然不知道這事那就把負責藏姑娘的人交給我,我來處理。

到了霸上以後他們換乘了皇帝前來接應的隊伍,劉賀讓龔遂和自己在車裡坐一起。車子到了長安,龔遂說大王你是奔喪來的,看到外城門你應該要哭了。劉賀說我喉嚨痛哭不出來,於是龔遂……。

接著又到了內城龔遂說你可以哭了,劉賀說我喉嚨還是很痛耶,於是龔遂……。

最後到了未央宮外面,龔遂說還有幾步路就到你的營帳了,大王最好下車可以去哭了。劉賀說好吧……。

六月丙寅,劉賀繼任漢朝天子。繼位以後這位皇帝依然不改中二本色,匪夷所思的故事還在繼續。

有一次他夢到台階下有一堆屎,上面用瓦片蓋著,走過去揭開一看哇塞好多蒼蠅!於是他又跑去問龔遂了。龔遂說這意思還不明白,「陛下,之《詩》不云乎?『營營青蠅,至於籓;愷悌君子,毋信讒言。」。

這裡頭有個知識點,龔遂引用的是先秦.詩經里的一段,原文的名字叫《青蠅》

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營營青蠅,止於棘,讒人罔極,交亂四國。

營營青蠅,止於榛,讒人罔極,構我二人。

翻譯過來就是蒼蠅比喻成造謠生事的小人,這種人是無處不在的。(喂,臭烘烘的大便你不解夢了嗎喂!還有瓦片)。龔遂說現在大王身邊的小人太多了,您應該多聽聽先帝大臣子孫的建議,別老是和昌邑帶來的那些人在一起。我給提個建議,現在這些人都給遣散了吧,我也是您從昌邑帶來的,我第一個走。

後來龔遂遇到之前昌邑的相國安樂,兩人在一起感慨,小皇帝這樣玩下去遲早得玩完,龔遂還勸安樂,說你以前是他的相國,再多勸勸他吧。

果然這位小皇帝在上位二十七天以後被皇太后以淫亂罪被廢了,還是回昌邑接著玩吧。而出手辦這事兒的就是把他從外面請回來的霍光。霍伯伯本來的打算是,一個胸無大志吃喝玩樂的小孩子能鬧出多大的事,你就負責敲圖(玉)章(璽)其他的事也別管了。誰知道這位無法無天的同學在二十七天里被宮裡的史官登記在冊的違紀事件就有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事,平均每天四十一件……。霍光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和上官皇太后(他的孫女)建議,廢了吧,我找個更好的。

於是這位有史以來最不願意做皇帝的小哥被廢為海昏侯,終於如願返回了封地昌邑,可迎接他的不是歌舞生平和以前那小夥伴們。霍光的一道旨意,昌邑國兩百多名臣子因為引誘昌邑王誤入歧途而全部被處死。你不是不要做皇帝故意和我慪氣嗎?這些人全部是因為你而死的。那位負責苦口婆心的龔遂免於一死,被剃了光頭髮配築城去。

劉賀猜中了故事的開頭,而這個血流成河的結尾卻怎麼也不會想到。《漢書·卷六十三·武五子傳第三十三》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數年,揚州刺史柯奏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交通,萬世問賀:「前見廢時,何不堅守毋出宮,斬大將軍,而聽人奪璽綬乎?」賀曰:「然。失之。」幾年之後劉賀以前的手下孫萬通問,當年霍光要廢你的時候你幹嘛不反抗,劉賀說是的,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只是一個不想做皇帝的人,也是一個根本做不了好皇帝的人,面對這個天大的玩笑,他拿自己的名譽開了個更大的玩笑。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相信以他善良的本性是絕對不會鬧出這樣的動靜。但死去人的不能復生再後悔也沒用了。霍光用兩百條生命給他上了一堂課,成年人終將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劉賀丟的不是自己的臉,是漢朝劉家祖宗的顏面。這些人是在用他們的血,他們的命來為你劉賀的荒唐舉動去還債,去堵住天下人的嘴。公元前59年,劉賀去世。

2015年11月在江西南昌新建區發掘了個大墓園,就是西漢海昏侯們的墓。是好幾位世襲的海昏侯都在裡面,所以是侯們。

就因為霍光把劉賀給廢了,所以創出了個成語叫「伊霍之事」。字面上的意思是指權臣攝政廢除皇帝,那麼這個霍一定不是霍元甲,這個伊是誰呢?讓我們坐上時光機回到公元前1600年,那時候正是朝代交替,興起的部落商取代了之前的夏朝,而商朝最大的功臣就是這位伊霍里的伊尹。既然樓又蓋歪了……那就再歪一點吧。

伊尹是個傳奇人物。首先是壽命長,他活了100歲,在幾千年前能有幾個人活那麼久?其次他輔佐了商朝的五位皇帝,最後他居然還是中華廚師的祖師爺……燒的一手好菜(所以結論就是吃貨才會有好身體嗎)。關於他的其他事就不多講了,他也廢過皇帝,而且是有史以來的第一位這麼乾的牛人。

他廢的皇帝叫太甲,是商朝第一個皇帝湯的長孫。(堯舜禹湯,鳥生魚湯)為什麼廢,因為太甲的政見和伊尹不合,年輕人總是比較叛逆+理想的。伊尹說那行你就別做皇帝了,我給你找個地方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說。他把太甲丟到了爺爺湯的墓桐宮裡,讓他去守桐宮(喂這不是宮斗里輸掉的總管大太監才有的待遇嗎)這一關就是三年。三年里只看伊尹的訓戒和爺爺當年的奮鬥史(洗腦啊老大!)三年以後再把這位太甲接出來,當年的叛逆小伙痛哭流涕「我小子不明於德,自己的根底很不象我爺爺成湯。結構是欲敗度,縱敗禮,敗壞了爺爺的法典,很快使災難降於我身。老天爺作孽還可以補救,自己作孽可就沒有了逃路。我過去違背師保您的教訓,……只是由於你的教育、挽救,才使我知道做人、稱王要善始善終。「伊尹覺得可以了,你再回去做皇帝吧,不過記得要乖哦。

霍光幹了和中華廚神一樣的事,就是比他做的還絕。人家把小皇帝趕走是為了批評教育,他索性就給換了一個。


剛看完關於他的一部紀錄片,敢情就是個不諳世事,情商又有點低的耿直boy被人搶了還被黑了!

劉賀一直住在遠離朝廷的昌邑,典型的富家貴公子,不諳世事。可是有一天他父親死了,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位不能一直空著呀!結果他就被霍光盯上了——年紀小好控制。就這樣劉賀被捲入了權利鬥爭的漩渦中心。

登上九五至尊的皇位,按常理說應該封賞擁護自己登上皇位以及迎接自己的大臣,可劉賀偏偏封賞了從昌邑跟隨自己來的臣子。而且這位老實的boy覺得:滿朝老臣沒幾個我熟悉的,不好使喚人家,指東指西的。於是就都使喚從昌邑帶來的舊部。這下就引起老謀深算的霍光的懷疑了 他不會是要建立自己的勢力吧,他要是壯大了我怎麼辦?

於是跑過去試探劉賀,借口身體不舒服,劉賀想都沒想就說「大將軍為國事操勞多年,累壞了身體,以後只要大將軍身體欠佳都可以不用來上朝。」本來是為霍光著想甚至有點討好的意思,在朝廷那些老臣看來卻是要冷落霍光啊,議論紛紛。霍光可能也覺得自己地位、權利受到了挑戰,開始策劃把劉賀拉下台。年少輕狂的劉賀哪玩得過老謀深算的霍光和一眾朝臣呢,斗著斗著皇位就給斗沒了ˉ\_(ツ)_/ˉ

皇帝癮還沒過夠就被搶了皇位,還被黑得這麼慘,心疼劉賀120秒(???︿???)


資治通鑒中,這都不叫事兒……


因為他想把霍光的權利收回,但自己的實力不夠,霍光以為他傻才讓他來當這個皇帝,哪知這傢伙一來就搶權,所以只能廢了他。說句不好聽的話,霍光與昭帝的死因有沒有關係 ,在今天來看仍是個謎,

劉弗陵是怎麼死的?劉弗陵英年早逝之謎大揭秘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小兒子,八歲登基,二十一歲駕崩,在位十三年間,史稱漢昭帝。對於漢昭帝之死,《漢書?昭帝紀》和《資治通鑒》均這般記載,「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帝崩於未央宮」,不過寥寥數語,並沒有提及死因和相關細節,讓人疑竇頓生。漢昭帝是病死還是暴斃,是正常死亡還是死於非命,千百年來猜想不斷。漢昭帝之死,也一直是史學界的一個難解之謎。

  漢昭帝身體一向不錯,《漢書?外戚傳》稱他「年五六歲,壯大多知」,「始冠,長八尺二寸」,從小壯得像頭小牛,加上他自小錦衣玉食,養尊處優,還不至於二十一歲時就一命嗚呼。有人妄加猜測,說權臣霍光為了長久把持朝政,秘密害死了漢昭帝,屬於暗殺或謀殺,這種觀點顯然與史實相悖。筆者分析認為,漢昭帝雖然不是直接死於霍光之手,但他的死,終究跟霍光脫不開干係。

  漢昭帝沖齡即,既無處事經驗,也無理政本領,所以國家大事由首輔霍光處理,「帝年八歲,政事一決於光」,霍光成為「天下想聞其風采」(《漢書?霍光傳》)的風雲人物。按漢武帝送給霍光「周公背成王」那幅畫的意思,是讓霍光學「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史記?周本紀》),等漢昭帝長大後立即歸還權力,急流勇退。然而到了「元鳳四年……帝加元服」,理應親政時,霍光仍不肯放權,「時政事壹決大將軍光」(《資治通鑒》)。

  權力是個怪東西,總讓人為之去折腰,去追求,去扞衛,作為權臣如此,作為帝王更甚。漢昭帝年幼時,霍光「初輔幼主,政自己出」(《漢書?霍光傳》),這無可厚非,也是漢武帝的遺命和囑託。隨著時間推移,漢昭帝成長成人,必然想收回權力,霍光仍不歸政,這就說不過去了。念及霍光還算忠於漢室,更忌憚其在朝中的根基和勢力,漢昭帝自知鬥不過霍光,只能繼續坐在龍椅上充當近似玩偶的傀儡皇帝,這讓心氣和天賦極高的漢昭帝感到很憋屈。至於班固所論「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時以成名,大矣哉!」,不過是漢昭帝的無奈之舉罷了。

  除了皇權旁落,漢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霍光的極大限制。漢昭帝九歲時,「穿淋池,廣千步……乃命文梓為舟,木蘭為枻……畢景忘歸,乃至通夜」,讓自幼長於深宮之中的漢昭帝玩得很歡暢,「帝大悅」,可惜好景不長,「及乎末歲,諫者多。遂省遊盪奢侈,堙毀台池,鸞舟荷芰,隨時廢滅」,漢昭帝不得不就此作罷。能發動群臣掃皇帝興趣的,也只有霍光了。此後十餘年,一直到駕崩,漢昭帝再也沒能感受「萬歲為樂豈為多」(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下》)的樂趣。霍光專權,除了限制漢昭帝玩樂,連宮闈之事也橫加干涉。十二歲時,漢昭帝大婚,立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也就是霍光的外孫女,年僅六歲的上官氏為皇后。拋開諸多人情因素,這終究是一樁政治婚姻,也是上官皇后被冷落的根源所在。後來,上官桀父子密謀造反失敗後被霍光誅殺,夷滅宗族,牽連甚廣,因「皇后以年少不與謀,亦光外孫,故得不廢」(《漢書外?戚傳》)。儘管沒有廢掉上官皇后,但經此一變,漢昭帝對皇后越發冷落,已經透漏出了對霍光的不滿。

  上官皇后畢竟是霍光的外孫女,又居後宮之首,霍光出於私心,「欲皇后擅寵有子,……言宜禁內……後宮莫有進者」,(《漢書?外戚傳》),意思是說,霍光為了讓外孫女獲得專寵,增加懷孕幾率,不許後宮諸妃嬪進御。對此,《漢書?五行志》也有記載,「光欲後有子,……禁內後宮皆不得進,唯皇后顓寢」,陪皇帝睡覺,替皇帝傳宗接代,成為皇后一個人的專利,其他妃嬪一概靠邊。

  為了確保上官皇后專寵受孕,防止漢昭帝隨意與其他宮嬪雲雨,霍光乾脆玩了手絕的,「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漢書?外戚傳》)。窮絝,類似於現在形制的褲子,即開襠褲;多其帶,即多用絲帶纏繞。對於窮絝,唐代語言文字學家顏師古稱:「窮絝有前後當(襠),不得交通也。」這樣一來,漢昭帝連男歡女愛之事也不得隨心所欲。有花不能采,有欲不能泄,每天只能和那位毫無感情甚至厭惡的上官皇后背對背,漢昭帝的心境和處境可想而知。

  想當權不能當權,想玩不能玩,想寵幸宮嬪不能寵幸宮嬪,漢昭帝在權威、玩樂、性趣上均受到了權臣霍光的嚴格扼制。不能玩樂也就算了,但作為當朝皇帝,無實權可抓為一大恨;作為正常男人,無女人可御又為一大恨,如此毫無尊嚴、毫無活力的屈辱遭際,還不如一個王侯將相,不如一個平民百姓,你說他苦惱不苦惱,忿恨不忿恨,憋屈不憋屈?時間一長,漢昭帝也只有生病的份了。漢昭帝身體出問題,史料角落中有零碎記載,如《漢書?五行志》雲「元鳳四年(前77年)……光欲後有子,因上侍疾醫言」,《漢書?外戚傳》雲「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等。從「左右及醫皆阿意」中的「阿」(即迎合)字來看,漢昭帝所謂的「侍疾」和「體不安」,情況未必屬實。一種可能,是霍光誇大其詞,以阻止漢昭帝寵幸宮嬪;另一種可能,漢昭帝確是不舒服,但無大礙。這一年,漢昭帝十八歲。真正交代漢昭帝生病,而且病得不輕,文字隱藏在《漢書?杜周傳》中,「昭帝末,寢疾,征天下名醫,延年典領方葯。」寢疾,說明病症加重,漢昭帝已經卧病在床。這一年,漢昭帝二十一歲。

  從「侍疾」、「體不安」到「寢疾」,僅僅三年,就讓一個原本生龍活虎的青年皇帝倒在了病床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光亡周公之德,秉政九年,久於周公,上既已冠而不歸政」(《漢書?五行志》),以及對漢昭帝私生活的無恥干涉和橫加限制,使漢昭帝有苦難言,有怨難訴,有忿難平,欲哭無淚,最終肝火內熾,病入膏肓。漢昭帝看似突然死亡,其實有個漫長的煎熬過程,他是因處處受制於霍光,長期鬱悶憋屈而死。可以說,漢昭帝是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憋屈的皇帝。

  漢昭帝是被專權自私的霍光累年欺壓而染病身亡,在當時應該不是什麼秘密。至於《漢書?昭帝紀》對漢昭帝死亡記載的含含糊糊的隻言片語,多半是霍光授意史官所為,歷代權力鬥爭的勝利者概莫如是。

不過,良心未泯、骨氣剛硬的史官們還是在其他傳志中留下了不少蛛絲馬跡,用字字千鈞的「春秋曲筆」記述了霍光的霸道和漢昭帝的憋屈。畢竟,那時距司馬遷去世還不久。


抖個機靈:

霍光這個玩家雖然技術平平,但是心態很好,從不順風浪逆風投。前期他哥職業玩家霍去病帶著,吃些經驗升級快。他哥掉線後,憑藉自已謹慎的心態,塔下雙殺,終結了上官桀和金日磾的大殺特殺,升到十八級,六神裝。這時昌邑王上線了,憑藉自已的主角光環,想一級硬剛霍光,被霍光秒殺。


推薦閱讀:

秦皇漢武出征祭拜的都是蚩尤?
如何評價辛德勇的論文《漢武帝晚年政治取向與司馬光的重構》?
如何評價張耳陳餘由刎頸之交到反目成仇?
漢武帝推行的平準均輸為什麼沒有像王安石變法中的均輸法、市易法那樣導致腐敗?

TAG:中國歷史 | 考古 | 中國古代歷史 | 秦漢史 | 南昌海昏侯漢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