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改變了你的什麼?
相關問題:
上知乎很久了,知乎改變或影響了你什麼?在過去的一年裡,知乎對你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知乎有沒有可能改變人的一生?知乎作為一個問答網站,它是否已經給社會帶來了一些變化?與來知乎之前相比,上知乎後你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知乎對你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或改變?
朋友:「出去吃頓飯吧。」
我:「謝邀。」朋友:「半年不見你怎麼長胖了?」
我:「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朋友:「你是不是整天宅在家裡不做運動啊?」
我:「一派胡言,我每天都釣魚(廣義的)。」朋友:「哪個池塘里魚最多?」
我:「這是非建設性提問。」朋友:「那你在家裡的時候都做些什麼?」
我:「在網上與世界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朋友:「聽說看電腦有損視力。」
我:「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朋友:「對了我家電腦壞了,你來幫我裝一下系統?」
我:「你來到了知識的荒原。」朋友:「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找個女朋友了。我跟你講我們單位的小麗……」
我:「道理我都懂,但是圖呢?」突然路邊蹦躂出一隻土黃色的小動物。我:「停一下,讓它先過。」朋友:「為啥?」
我:「利益相關——打敗了微博和網易,成為第一廁所讀物。並延長了如廁時間。
漸漸認識到:幾句話把一件事講清楚、一個道理說明白,是項很重要的能力。
剛開始在知乎寫東西時,經常收到評論「太長不看" "沒看懂要表達什麼」,最初見到這些評論是有些氣惱的:你自己不好好做閱讀理解,怪我咯? 但後來想想,覺得還是要虛心。假如你是一個創業者,搞了個網站,投資人問為什麼這個網站有錢景值得投。要是你拉拉雜雜說了一堆自己的創業經歷,團隊的人員構成,網站的界面設計,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投資人肯定一頭霧水: 他們到底要幹啥? !
這時,能怪投資人沒好好理解你的心路歷程嗎?假如你是公司里的一個小螺絲釘,早上在電梯間遇到了大頭目,boss問你:最近你們在幹啥呢? 幹得如何啊? 電梯間的寒暄也就是這麼一兩分鐘,在這個時間內,要是能給對方留下印象,說這個人幹得工作很重要、工作起來很得法,絕對是一次機遇。要是東拉西扯說一堆閑話,對方可能進辦公室的功夫就忘了公司還有這個人。
這時,你能怪大老闆沒有耐心沒給你時間嗎。假如你是一位律師,要為一位殺人嫌疑犯辯護,你認為自己的客戶在被搶劫時開槍屬於正當防衛。如果你一上來又是引用憲法,又是飽含深情地說這個國家的法制體系多麼偉大,又滿含熱淚地說我們要維護法律的尊嚴,法官肯定會好奇,這廝到底想幹啥? 這時候,就應該直接說明白,我認為某某無罪,因為他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正當防衛的要素有一二三四,這個案件中的事實與這些要素如何一一符合。(不是我再瞎編錯誤示範,那是我真實聽過的一場庭審,法官當時毫不掩飾地就打了個哈欠)。
這時,你能怪法官沒好好理解你要幹什麼,沒被你的法治精神所感動嗎?網路閱讀,本來就非常碎片化,讀者的注意力若即若離,這都能抓住,說明論證問題水平高。如果不能用幾句話說明白自己在幹什麼,要傳達一個什麼觀點,可能就直接滑鼠一滾屏幕一滑跳過去了。
對於讀者來說,反正本來也是可看可不看的東西,本來也沒有義務去像做閱讀理解提取答主的論點和邏輯。在對方注意力並不十分集中、並沒有打算做深入閱讀時,也能讓自己講的故事和道理給人留下印象,是個了不起的本事。然而,這不等於鼓吹「膚淺」。 在知乎,能寫出「乾貨」是件很榮耀的事情,我也當然希望讀者能認為自己通過讀我的答案有收穫。但在此之前,至少要用一個主旨句讓他們知道我在幹什麼吧。買東西 先上知乎 再去淘寶
加深了自卑感,加重了對愛情和婚姻的懷疑,加重了對人心人性的悲觀,加深了對錢的重要性的認識。
當然,這些也不全是因為知乎,主要源於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又刷到知乎上很多類似的問題和回答,共同作用於本就不強大的內心世界。
原來有個問題:你從知乎得到了什麼?
當時的回答:更大的世界,更深的偏見,以及更不知所措的人生。還有,刷知乎讓我堅定了健身鍛煉的決心。知乎助長了我的戾氣,不知道你們是否和我有同樣的感覺。
刷多了知乎,有段時間走在路上,就想無端空吼一聲「啊噠!」,接著一掌劈斷電線杆,然後將小區柵欄連根拔起,把眼前的人和車全部扇飛,就留一隻大金毛和我在世界上。就這麼暴躁。
說實話,貴乎用戶普遍持有的一種優越感,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社會閱歷,令人極度的蛋疼。老有人上來就教我,做女人要像她們一樣精緻優雅,保持微笑。奇了怪,我就想做一個歡樂的小二逼,保持迷之淫笑又怎麼了?哪有那麼多別人應該怎樣必須怎樣的事兒呢?
朋友說他在知乎隨便看一個問題,比如年輕人要買什麼車。一堆人在下頭說,買雷克薩斯啊,買野馬啊,買豐田86啊,啊什麼卡宴算豪車嗎?豪車怎麼也要上百萬吧。瑪莎拉蒂也就50萬首付,年輕人只要努努力就有了啊。但如果換作是問「十萬以下的車能開嗎?開國產車的人都什麼心態?」 大家又開始自證比亞迪奇瑞吉利怎麼靠譜怎麼適合過日子,年輕人就這麼浪,你國吃棗藥丸。接著一言不合就開撕,蜜汁優越感直衝天靈蓋。
可是,貴乎用戶不是都他媽開卡宴嗎。
在社交網路混的,翻來覆去不還是同一批人,怎麼到了知乎就變高貴了。用他們的套路簡直可以模擬寫所有知乎答案。我舉個例子,如果有人問:「在xx情況下,租房的房東和房客雙方應分別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那麼高票答案可能是這樣的:
「法律我不太懂,但題主這種情況建議自主買房。不用太好,以徐匯區180平米的商品房為宜。如果沒有什麼錢的話可以先貸款。全款沒必要,留著點余錢做做期貨炒炒白銀收入絕對高於商貸利率。答主不才,誤考了個MIT,把家裡氣的要死,零花錢砍了三分之二,一個月只給兩萬。我就靠每個月這兩萬塊錢炒期貨,賺了套徐家匯的230平。題主稍微看看書入個門,180平也是可以的。感興趣的話就掃下方的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那裡有更多創業吸金小訣竅哦。」
之後再在個人資料里甩上名校標籤、各種狂拽炫酷屌炸天的Title,一個V閃亮登場啊有沒有。
偶爾也有勇士站出來擊穿大V的謊言護甲,從而展開一場場為了宇宙之正義、堅持絕對之真理的撕逼大戰。群眾把瞎JB忽悠人的同志按在地上摩擦,我個人是喜聞樂見的。而神奇的是,我的答案里也出現了以下評論:
「呵呵,編故事有意思嗎?」「你怎麼不去拍電視劇?」…
我一不推公眾號二不出書三不賣面膜,而且我根本就不愛忽悠人,為什麼還要躺槍?疑惑的我打開創業、PUA、釣魚等話題版塊,看到評論區膜拜跪舔之聲此起彼伏,突然就釋然了。
如果不靠吹牛逼,貴乎存在的所謂精英人數起碼砍掉三分之二。而其他用戶這麼迫切地想實現馬雲爸爸說的「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對他人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自己心智又不夠成熟,還要怪別人想的和自己不一樣。評論區有小仙女說啊知乎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啊從來沒看到過我說的這些內容,啊什麼人眼裡出什麼樣的知乎。所以啊,我這小暴脾氣,和人講道理是行不通的,還是要心平氣和地坐下來,直接對砍幾刀比較省事。
雖然我這麼吐槽知乎,但我還是發自內心感謝知乎的。除了廁所讀物之用,知乎作為一個分享姿勢和經驗的平台,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從一個普通的計程車新手,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老司機,我浪故我在。也正因為有了知乎,我才對自己的未來更加堅定:
媽蛋,還是得好好工作,在這裡寫答案沒有前途。
知乎是我第一個認真對待並且投入大量時間的地方,
不同於微博,那裡娛樂味道太濃,點開發現都是各種明星自拍,段子手的世界,想看點對於新聞時事的評論見解都無從找起,而且微博普通人根本沒有話語權,無論你發布的內容多麼好,乾貨多,但是,沒人看,沒用,大部分人在網路上寫東西都是為了得到他人的關注,但微博如果不是大V,你發布的信息全都是一個人的自娛自樂,如果你一個人都能夠自high,那麼哪兒都是一樣,但我不行。微博的信息傳遞靠的都是本身的粉絲數,知乎雖然也是如此,但仍然還有一個好答案作為渠道,一個好的答案能讓人看到你,而微博在這一點上完全沒有。
知乎,儘管現在越來越微博化,但只要你認真寫點東西,乾貨,感想,還是會有很多人願意聽你說的,這是我努力在這耕耘的原因,儘管乾貨甚少,但還是努力去發出自己心中的聲音。你選擇關注什麼,你得到的就是什麼。這就是在知乎的現狀,知乎能夠給我們選擇的餘地,而微博不行。而我本人又是可以說興趣廣泛又毫無興趣的人,所以百度貼吧對我的吸引力也不大,名目繁多的貼吧,我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好。都說知乎氛圍越來越差,但至少我看來,還是互聯網社區中最好的一個了,這就是我還在的原因,也許,有天大家都會離開,但現在,它是較好的選擇。所以說了這麼多,我在知乎浪費了許多時間,但不在知乎浪費也會在其他地方浪費,還是感謝知乎給了我這麼一個地方讓我浪費時間,讓我抒發的文字,感想有些許人能看到,雖然我對知乎的一些做法頗有抱怨,就是這樣。我刷知乎知道了日本車並不是被黑的那樣質量差,車身重量與安全係數沒有必然聯繫,一般事故車頭被撞面目全非的案例並非豆腐渣車,而是運用緩衝減少對駕駛室衝擊。
今天我堂弟開著凱美瑞一本正經地告訴我,買車不要買日本車,那車皮脆的和紙一樣。
我告訴他有NCAP汽車測試,安不安全有專業人員判定;為了他能聽懂,特地把被撞扁的車頭形容成棉花,用來緩衝;告訴他豐田卡羅拉全球銷量第一,消費者不是傻子,是好是壞高下立判。我們都挺尷尬,我並沒有任何裝逼成功的成就感,我有點不好意思,因為我讓他感到了尷尬。我刷知乎知道了倖存者偏差,那些初中畢業就百萬富翁的只是因為他成了百萬富翁才被人傳頌熟知,而大多數初中畢業仍然掙扎在社會底層。
我大伯總喜歡說上大學有個屁用,上大學還不是給我打工。而我卻不能對他說這是倖存者偏差,他不見得能聽懂,如果我解釋一番什麼是倖存者偏差,他可能都不會容我說下去甚至會認為我是忤逆。
我刷知乎知道了墨菲定律。意思是如果某件事有可能變壞的話,這種可能就會成為現實。 看似一件事好與壞的幾率相同的時候,事情都會朝著糟糕的方向發生。
得知我堂姐十個月大的女兒叫李墨菲,我第一反應便是墨菲定律,我卻沒敢告訴她這兩個字雖然好聽卻並不是什麼好詞,她不會因為我的一面之詞而改名,迷信的她可能會覺得我迷信,心裡甚至有可能因此有個疙瘩。
最近感觸很深,我刷知乎懂得了很多道理,卻發現不能講道理。
【我知道,卻只能沉默。】這年頭沒被噴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玩知乎。
剛開始,我這種「溫室植物」看到個粗暴留言,簡直能被氣出泡來。
漸漸的進入狀態後,淡定了不少。
還意外練就一套解讀「辣眼評論」的技能。
比如,曾有知友開噴:
希望你全家都被車撞死!!
高能解讀:說明這廝極不喜歡我的回答+那天心情巨差。
難為他繞了這麼大一個圈來表達……
再比如,知友評論:
最討厭你這種崇洋媚外的人。
解讀:說明他是個耿直boy,見不得回答里含半句英文;更厭惡我稱讚別國時,沒提自己的祖國。
評論:呵呵,繼續編故事吧你。
解讀:說明Ta沒經歷過我陳述的事, 目測他周邊的人也沒有。
評論:軟文,舉報!
解讀:說明這哥們不知道我是Tesla真愛粉,也不了解特斯拉有多節(pin)省(qiong)。
有人說,初期的知乎好:人少,格調高,大家彬彬有禮分享知識;現在的知乎不行了。
我以前也認為,世界應該井井有條、規矩禮貌。
但現在,倒也覺得薩古魯的話說得有理:
「我們總以為人工打理的花園完美無瑕
而野外叢林則混亂無章。
但其實,花園的風景有限;
一星期不澆水,可能就會死掉。
可野外叢林里各式各樣的高低植物,
益蟲害蟲,毒蛇猛獸,上萬年都共存,
生機勃勃。
叢林和花園沒有可比性。
叢林有它自己的規律、秩序和無限風光」。
所以這兩年玩知乎
不但讓我發現了大量閃亮的靈魂,還慢慢學會去enjoy野外叢林中的萬象風景。
實在收穫不少。
這是前幾天我看的一個會診
第一:接受自己的平庸,做個普通人。
以前總覺得自己未來要改變世界,成為什麼什麼樣的大牛。自從上了知乎,智商天天被碾壓,我與大牛之間的差距中間隔著N個愛因斯坦。第二:要謙虛要謙虛要謙虛!
第三:要好好努力,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學無止盡,這是知乎給我的最大感受。第一次親身感覺到活到老學到老,遠離舒適區,接觸挑戰區。第四:發現更大的世界。我以前的學識停留在統計學。上了知乎後,開始研究數據挖掘,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圖像處理等等,走的越來越遠! 是知乎給我給我打開了一扇發現更大世界的門。我關注的話題裡面,有一個叫「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原本知乎給它的定義是:
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羅曼·羅蘭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剛吃完火鍋回來,肚子里翻滾著粗面和魚丸。我這樣讀書不多的庸碌俗人,一下子就被這種逼格給鎮住了。我跟舍友二狗說,你看,知乎果然是個有逼格的地方,我還要多學習。
學習(當微博刷)了將近一年,某天我再打開這個詞條,知乎對它的解釋變了,如下:
嗯,沒錯。變成了一片空白。其實我覺得比前面那句高逼格的名言還要有說服力。
因為生活老是無話可說,我們知道的。
而又過了兩個月,還沒等我從上一次思索中走出來。「生活的定義」再次改變,就是一直到我答題此刻仍然在使用的定義。
你向裡面添什麼佐料,它就是什麼味道。
我沒法硬解釋這句話,也實在無力吐槽。
於是我對知乎的態度,從一開始的「世界這麼大,我還得多學」到後來的「有些東西可能有深意,還得多琢磨」就這樣成功演變成今天的「你也就寫寫,我也就看看。」
我想起了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那麼,知乎改變了什麼呢。對我來說只是細枝末節罷了,事實上我更願意說
它屁都沒有改變。
知乎這片土地,也會有營銷,也會有撕逼,也會有粗俗不堪,也會有光怪陸離。說白了它只是很多人湊在一起聊聊天,而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是這麼多,這麼多,各行各業的人。你肯定能找到有趣的,好玩兒的,對你有用的東西。
你學到了什麼,是好的。而真要談改變,卻未必。畢竟你生長在真實的世界中,真要願意改變,不一定通過知乎,真要學東西,海了去。
你的改變,是因為你想要改變,喜歡改變,而且易於改變。
非要說我感謝知乎,僅僅是因為它提供了這個平台,我可以寫點東西給大家看。同樣,我還得感謝新浪微博,QQ空間,微信朋友圈,天氣預報,春節聯歡晚會,等等。
而看到這篇東西的你們,如果你有點共鳴會心一笑,或者是喝著茶覺得心情愉悅,甚至只是坐在馬桶上,藉此打發了一段尷尬又無聊的時間。
你也得謝謝我,我講真。
對了,謝個邀。讓我開始更加註重自我提升。
這種鞭策不是因為我看到知乎上的人有多厲害而一時激情所立下的承諾,而恰恰是因為前後認識了一些知乎V們,並與他們交流後所產生的「線上人設崩塌」的落差感,而讓我開始反思知乎對於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也想用這篇文章來好好回顧、總結、反思、檢討下我過去這半年來的知乎歷程吧。
第一階段:半年前剛玩知乎的時候——新奇
大學的時候我就是一個特別喜歡互聯網的人,在我那時候的認知里,互聯網就是網紅,所以我管過體量百萬的微信公眾號,做過遊戲主播,玩過視頻直播,一晚上就從0漲到了8000多粉,當時覺得好激動,年紀小,喜歡那種眾星捧月的虛榮感。
從17年的3月份開始玩知乎,第一篇文章是分享了我大學讀書的一份書單,然後寫了寫一些個人體會。我記得文章發出來兩天後,莫名其妙地就被瘋狂地點贊,緊接著連續半個月的時間,我的知乎評論點贊經常都是一小時不開就會顯示99+,粉絲量也基本是以每天幾百的速度在增長。
我不久前曾經看過一個大v發布的知乎數據,上面說的是,知乎六千多萬的用戶,粉絲破萬的人不到1000,我當時還很訝異,原來我是這千分之一的人啊。
這就是我最開始玩知乎的態度,一個年輕氣盛的少年,看著社交網路上點贊和盛譽,內心裡多少都會有點欣喜和得意。
第二階段:玩知乎玩了三個月後——鍛煉
三個月後,那段時間由於還沒有畢業,我的時間也相對充裕,不僅陸陸續續回答一些大學生活、邏輯思考、法律方面的題目,還開建了自己的個人專欄,粉絲數量也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我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平時生活、學習、旅遊的一些思考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獲得這麼多的共鳴,甚至幫助到了一些人,這都給了我莫大的動力去寫作。
5月—7月這段時間是我的答題密集期,不僅給自己積累了不少流量,也開始利用閑暇時間去做一些寫作的兼職,給自己賺些零花錢,用心經營自己知乎賬號的另一個好處是,我在面試我現在的東家的時候,在簡歷上把自己的知乎簡歷一筆帶過,結果HR很感興趣,當場就拿出手機看,跟我一起討論,後面我也順理成章地拿到了這家一線互聯網公司管培生的offer,我不敢說我的知乎賬號是決定我可以被錄取的根本因素,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這個賬號傳達給我的東家一個信息,就是,這個孩子是真的對互聯網感興趣,是真的對一個行業具有一定的了解。
我的知乎賬號不僅僅滿足了我的「虛榮心」,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憑藉著知乎這個平台獲得利益。我現在對知乎還是很有感情,也很願意看著自己的答案被傳播出去。
第三階段:玩知乎半年後——沉澱
這也是我最近對知乎的思考。思考的起始原因是因為我近期認識了一些大V,粉絲破十萬的那種,我在跟他們談話的時候,說實話,我感受不到他們在知乎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嚴謹和自律,我甚至會有種錯覺,即知乎上的他和微信上的他完全是兩個價值觀的人。
我覺得這可能就是「人設的不統一性」。
互聯網上的文字交流終究是切斷了線下的展示,每一個人都完全可以去為了順應自己的粉絲而去說一些完全違心的話,只要自己的粉絲看到,給自己點贊,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粉絲,那麼他完全可以去把非常華麗的言辭和理論通過自己獨特的「知乎答題風」給展示出來,永遠給粉絲們呈現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但是你的生活還是要繼續,成千上萬的粉絲無法為你的工作和學習能力背書,在知乎上說的有多好,到了生活中你依然要面對無休止的cases和clients。
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從知乎上交朋友的方式真的存在瑕疵,不然為什麼我會覺得我跟一個大V在交流的時候會有這種強烈的人設落差感,我也相信知乎上的大V也絕對有在現實生活中非常NB的人,我所接觸的樣本數據無法代表整個大V群體,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並不是所有的大V都像你想像中的那麼NB又專業,也絕對會有人為了迎合自己的粉絲和增粉去刻意創造出一些喜聞樂見的文章(典型代表文章:為了自拍而自拍的回答等)
我現在會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工作、學習、健身、讀書和準備考試,因為我深知,不管在知乎上,微博上,還是我之前直播的那個軟體上(黑歷史實在不想說……),你有多少粉絲其實真的沒法代表你的生活,你在線上認識了多少所謂的牛人也沒法為你的人脈提供多大的幫助,那種一夜千贊的狂歡感只能讓你的大腦短暫地分泌出稍縱即逝的多巴胺,其作用還不如看完一本書所給你帶來的記憶和滿足感。
我曾經跟我一個朋友抱怨說,我平時的生活真的非常無聊,永遠都在工作,永遠都在看書,永遠都在健身。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沒什麼無聊的,有些人別說這三件事加在一起,可能其中任何一件都沒辦法做好。
我很感激自己一畢業後就來到一個不小的平台工作,未來我也會更努力地通過各種方式去不斷完善自己、打磨自己,這種方式可以是專心做好每一個項目、管理好自己手下的每一個客戶、做好每一次presentation,健身房裡做好每一個動作……不管是什麼方式,我都不會像半年前那種,把知乎漲粉看成是一件足夠讓我欣喜若狂的事情,因為我知道,相比於數字化的粉絲和空洞的社交媒體,我怎麼潛心提升自己,怎麼經營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有說服力的成績。
畢竟,我的人生終究不是由各種數據和流量拼接起來的空中樓閣,而應當是一個實打實的,從內而外都在建造、穩固和優化的摩天大廈。
我依然很感謝知乎,它依舊是我鍛煉並維持自己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平台,裡面的不少答案於我而言也同樣值得學習和借鑒,我也跟不少從知乎上認識的優秀知友成為了線下的朋友。
只是我現在只會把知乎看成是一個自我提升的工具,而不是一個自我取悅的手段,更不是一個自我陶醉的平台。
這就是知乎改變我的。只玩實的,不玩虛的。
有問題 先看知乎 再去百度
本來覺得自己過的還算滋潤,結果一看知乎發現自己就是個窮逼。
有的人只在知乎上看八卦板塊,有的看經濟,有的哲學,有的看家庭倫理,有的看社會文化,有的看體育娛樂,有的看如何賺錢,有的看戀愛指南。
一萬個知乎用戶,就有一萬個不同的時間線。
我們的世界觀創造了我們的世界,也創造了我們屬於自己的知乎。
我們以為追求知識文化智慧的人是另類,結果進知乎一看,呀,原來我們並不孤獨。
還有那麼多戰友,在不同的地方獨自奮鬥著。
知乎會讓我們尋找同類,讓我們知道遠方還有一個個同類。
知乎也讓我們看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但是它並不能改變你的本質,但是由於它能夠最大化的把全世界你想要信息都灌輸給你。
知乎不能改變任何人,只能加速你成為自己。
改變了我對「違反法律的內容」的理解
1、
辦公室的同事喊我去吃午飯,第一遍喊:「老大,快點」;第二遍是:「陳經理,你快點,電梯來了」——第三遍是「姜!老!師!... ...」。
身邊的朋友也最喜歡拿這個梗取笑我了,經常用「姜老師」安排我做一些我不願意做的事兒。
2、
「小白」慢慢變成我的新稱呼了,新認識的朋友,也乾脆讓人叫我小白,習慣了。
我喜歡觀察身邊的小世界,喜歡寫身邊的朋友。常有朋友抱怨:「連你樓下的保安都寫了,你怎麼不寫寫我」,可在知乎寫「我有一個朋友——」,這是要死的。
3、
知乎改變我最多的,是健身。
用知乎前,覺得在健身房鍛煉的是「不自然」的鍛煉,只有跑步才是最自然的鍛煉方式。但知乎健身板塊的答案看的多了,對健身有了天壤之別的新認識。再忙也會保持鍛煉,出差不能訂有健身房的賓館也會團購周邊健身房的日卡。飲食習慣也變了,以前每天最重要的是晚餐,晚上不吃米飯就沒安全感,擔心餓。現在慢慢注重飲食搭配了,優先高蛋白,盡量少吃碳水。最不喜歡的水果是香蕉,可現在吃的最多的水果就是香蕉。水煮西藍花、雞胸肉都能吃,現在對綠色的食物充滿了好感,幾乎能做到無視味道,反正只要健康都能吃下去。
改掉了挑食的壞習慣。
4、
心態也有變化,常常對身邊的一些小事感嘆:這要是被po到知乎,會被人噴死的。
偶爾朋友幾句話,心裡嚇一跳,這要是被po到知乎,會被人噴死的。
隱隱有一種被迫害的擔憂,想到幾個喜歡掛人的大V,順著思路寫的東西偶爾寫完就趕緊要刪掉,怕被某大V看見截屏保存了,回頭來清算我。
偶爾收到私信也不敢回,怕被人截屏了掛我。
非常矛盾,一邊很恐懼知乎的氛圍,可它又佔了我上網時間的大頭。
5、
知乎常常讓我感到冒犯,友情、愛情、親情,很多我特別珍惜的東西,被人討論的特別骯髒。尤其是「室友」,刷到類似的內容盡量不打開看。很多人的言論讓我很抵觸,懟到臉上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趕緊離遠一點兒,常常有一種在路上走突然被人吐口水的感覺。
或許這恰恰是知乎真實的地方,它就是我們日常的環境,有喜歡的人,就有討厭的人,被人喜歡,就被人厭惡,要挑選結交。有些人,只能避而遠之。
常常被一些言論影響心情。
6、
以前是輸入,只是看;從去年開始主要是輸出,主要是寫。
知乎讓我看見了更大的世界,也讓我成長了,這點還蠻感激的。以前很喜歡知乎的「乾貨」,也希望自己努力能寫「乾貨」。後面看見很多寫乾貨的優秀作者,能因為給他點贊的人少了就能罵一波雞湯作者,特別可怕。就慢慢更喜歡那些溫柔的故事、雞湯了,希望自己能寫雞湯、故事,能不要像寫乾貨的那些人一樣可怕。
偶爾答自己專業的問題,被在校大學生懟到臉上來了,還有一群人替他叫好。一直希望自己能謙遜,給後面的人分享一點兒職業經驗,捋一捋大眾對「銷售」的誤解,畢竟我難得的是大學就職業規劃做銷售,從實習至今一直做銷售,從代理商到廠家,從私企到外企,這種經歷蠻適合做這些分享。可每次遇到一些人,發自內心的絕望,他們只適合給「安利」的培訓事叫好。這點在知乎官方的努力下看見了希望,知乎Live對主講人的篩選越來越嚴苛,關於「職場」主題工作經歷不夠的人很難講Live。剛好做了一波篩選,希望自己能好好做幾個主題的Live,這是2018年的目標了。
7、
個人公眾號:sparetime2017。
這是最感謝知乎的地方,各種各樣的提問它激發了我各種靈感,讓我寫了很多沒有知乎我寫不出來的文章,寫了一年我個人非常滿意的個人博客公眾號。當然,在知乎只要開公眾號就是營銷狗要被罵一頓的,算代價吧,也不能好事全被我佔了吧,偶爾被罵一罵,讓自己能更珍惜尊重自己的人。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云何足問,不如高卧且加餐。我才離開月把,一笑風雲過一笑大哥,我最早認識的知乎用戶,他也出了差錯。
這名利場難參,走得越早,便是越好。不如學我一樣遊歷各地山水名勝去吧。思考方式 讓我學會了對主流思想保持懷疑
對了,是2013年的知乎。推薦閱讀:
※你認為自己有什麼需要改變的缺點或者做事方法或者習慣,你又有哪些自認為讓自己非常受益好的習慣?
※有哪些適合上班族閑暇時間學習的技能?充實自己,增強競爭力的!(小女子25歲,4S店文員一枚)
※你為什麼會討厭(不滿意)自己?想要怎麼改變?
※有沒有什麼小的決定改變了你的一生?
※怎麼樣讓自己變的更優秀?27歲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