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脫離對產品UI、交互、功能層面的分析,而從更大的的格局去看待產品?

各位前輩好,自己是一名正在學習產品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能從UI、交互、功能設計等直觀層面去簡單的評判一個產品,但隨之面臨的是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很難跳出這個層面,從更高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因為應對面試,看到過一些麵筋中提到面試官會提問,例如如何看待移動端旅業的發展,或者,如何設計出一款產品打敗淘寶?(僅是舉例)對這種大局觀的題我非常不解,也不清楚該如何入手,我知道這需要經驗的積累,但還是想請教各位前輩,應該從哪些方面培養自己這些觀念或意識?希望能給出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謝謝


從功能設計往裡面扎,去思考:

1.這個功能還有什麼設計方法?為什麼他們選擇這麼設計而不那麼設計?

2.除了這個功能外,還能聯想到什麼相似的功能?為什麼設計這個功能而不是另外的一個功能?

3.產品這樣設計,是為了解決什麼業務訴求或者是用戶的內心訴求?

總之,一步一步紮實走,循序漸進,別跳。


對於提升格局這個事兒,我是這麼看的。

首先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人性有足夠的理解(人性這個詞有點託大但是此時想不出更合適的了本意是指要理解人都是懶的喜歡更便宜的禁不住荷爾蒙誘惑的)

生活經驗和對人性的理解本質上可以幫助我們來判定這個產品(網站、app、獨立的生意)是否有用戶價值;

其次,要知道互聯網行業的賺錢方式,最常見的內容服務費(視頻、交友)、廣告服務費(百度、谷歌)、交易服務費(淘寶、qunar)等等...(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啦)

賺錢方式本質上可以幫助我們看到這個產品(網站、app、獨立的生意)是否有商業價值;

任何一個具有格局的問題背後,我們都應該返推出這個case的用戶價值及商業價值,然後我們就可以侃侃而談啦~

推薦《浪潮之巔》,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格局中的商業價值。

上面這些都是從比較大比較高的角度看事情,一般面試的時候應該會下沉一層,比如談談你對這個業務下的供應鏈的看法和前端的展示什麼的,你不是說你很拿手細節么?上吧,朋友!


  • 360行就有360種產品汪,雖然他們的工作形式會很類似(「聽」「說」「想」「寫」),但是對於專業方向的積累要求其實差別很大,比如廣告行業的產品汪需要對行業內各大廣告聯盟運作、廣告競價標準與方式等等知識十分了解,而金融行業的產品汪知道這些並沒什麼大卵用(不是說沒用),他們或許更應該了解了解國家金融政策、銀行最新內幕等等。

  1. 所以一方面題主可以從:36kr、虎嗅、創業邦、新聞聯播等等途徑了解各行各業的最新動態,學習他人的理智分析,剖析他人的不理智分析,這或許是某種意義的大局觀。

  2. 但是,更落到實處一點,我認為題主更應該確定自己最想去深挖的方向,比如你對「智能硬體里的路由器」很感興趣,或者你對「在線旅遊行業中酒店這一塊」很感興趣,那相應的就可以往智能硬體以及OTA去深挖,去:關注相對應的行業資訊,分析時事,研究現有產品,親手做出一些原型或者寫出一些文檔,再對比差異。給自己研究的產品方向上打的標籤不要超過5個,最好就3個,精力總歸有限,在1個標籤做深已經足夠難得了。

  • 回到題主說到的面試問題上,例如說「如何看待移動端旅(游?)業的發展」,那題主—————————————————————————————————————————①關注的旅遊相關的公眾號、訂閱號、專欄、論壇、社區有多少個,②遇到旅遊相關的報告有沒有都用心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斷,③旅遊相關的網站APP是不是都使用過能不能都說出自己對這個產品這個公司的見解,④對各家旅遊行業公司之間的競爭合併收購以及背後的目的能不能說出個所以然,⑤對旅遊行業移動端和非移動端產品的差異化優缺點能不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如果都OK,那我覺得這個問題對題主而言就不再是問題,大可以從最近的一些行業動態切入:比如「去哪兒」「攜程」「藝龍」的APP市場佔比……攜程占股了藝龍然後最近藝龍又被騰訊提出了私有化要約……下一步這幾家應該會在移動端做xxx樣的布局,目的是……同時我認為xxx會兼顧xxx……半年後的格局應該會是……如果我是產品總監,我會注意xxx事項和xxx事項……—————————————————————————————————————————如果是面試的在線旅遊行業的產品汪,講到這裡結果應該也不會太差了。如果題主面試在線旅遊行業的時候遇到面試官問你:「如何設計出一款產品打敗淘寶?」,首先心裡問候一下面試官的機(keng)智(die),然後這樣的情況面試官或許只是想看一看你是如何解決問題的,這並沒什麼標準答案,甚至考察的並不是大局觀,這種泛泛之題題主完全可以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如果另一個產品和淘寶有同樣的基礎(技術、市場、資本……),那在哪些方面改良會讓你更願意去使用?或許是生鮮產品的售後更完善?或許是自提點管理更人性化?或許是看一件商品,APP燒掉的你的流量更少?
  • 至於題主說到的產品UI、交互、功能,是個人都能挑出來刺兒,這裡不好那裡不好而已,問題判斷之後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為什麼你這樣做就比原來的好,有調查嗎有依據嗎有數據支持嗎,甚至你說你行那你得親自把它上了,做出你的東西來,不管是文檔還是原型。這裡的水很深,也是需要高視角的呀,做的不好————————————是會被UI/UE/程序猿揍的:)


成為一個傻瓜。

互聯網畢竟是信息技術,根本解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無論是社交,娛樂,電商,都是信息的流通方式。

要想做好產品,就要使自己成為這個產品的深度用戶,閉上眼變成小白,再次點開這個app,會感到一陣驚喜。

互聯網講究大局走勢沒有錯,風口上的豬會飛,但是別忘了,起飛之前已經有豬準備好了多年,有沒有風都能飛,而趁著風起飛的早晚會掉下來。

風口在哪裡?只有等風來了大家才知道,要想預測未來的走勢,只能去嘗試,用戶到底需不需要這個產品?這個產品的用戶評價是怎樣的?小範圍犯錯是值得的,船小好調頭,一個方向走不通換另一個。但是我們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走不了幾步就換方向。

專註於產品,就要經歷一個用戶所經歷的90%以上的場景,利用信息解決問題,小白用戶是無知的,我們應該最大可能的去幫助他!所以想到自己做一件幫助他人的事情也是挺偉大的,不是嗎?


還是學生的話,其實我是不太建議一下子跳到「行業」、「格局」這種層面上來,很容易想得太大太空。從產品設計打磨起,當很多事情得心應手之後,就自然而然會有格局了。


看產品的時候不要先看產品的功能、交互。多想想這個產品是幹嘛的,要解決什麼問題(包括解決公司的問題和解決用戶的問題)?具體的UI、交互、功能等是如何圍繞這一核心設計的。

以移動端旅遊為例:

第一步,先不要打開任何一家的旅遊APP,自己想:

互聯網旅遊公司為啥要做移動端旅遊?是因為用戶都用手機上網了,做移動端可以擴大用戶基數?是因為移動端在旅遊這件事上有什麼PC端不具備的優勢?

移動端旅遊可能對合作夥伴帶來什麼影響,會有什麼不同的要求?

用戶可能在啥情況下用移動端的旅遊APP?上來都幹嘛?期待得到什麼?

第二步,想:如果我做一個移動端旅遊APP,功能是什麼樣的,風格是什麼樣的,交互會怎麼做,什麼是最需要注意的核心點?

第三步,打開其他公司的APP驗證自己的想法。有和自己想法不一樣的就想想別人為啥這麼做。


你該回到傳統了,現在互聯網思維太吵,也許你應該回到傳統,看看傳統公司得做事方式。寶潔公司,通用電氣,這些公司的全局把控我一直覺得是世界頂尖水平。所以建議就是看看經濟學,看看傳統公司的傳記。對了,忘了最重要的,時刻關注這個世界,畢竟你都不知道現在市場什麼樣,怎麼大局觀


挖掘這個產品的動機


純粹為交流:如果想跳脫到具體的產品的細節問題,第一個問題要問的應該是為什麼這世界上需要這個產品?甚至於為什麼這世界需要有這個需求?比如拿最初的iphone和同時間的windows phone來說。最原始的問題是為什麼人需要手機。好,人需要手機因為隨時隨地可以被聯絡到提高工作效率。那為什麼需要智能手機?因為互聯網讓人能隨時隨地接受到信息。那為什麼需要觸屏?因為觸屏大大提高體驗使得不需要訓練的人能輕易得使用。當考慮過這些問題其實就解決了做作品的核心問題:這個產品真的提高價值了嗎


從題目條件出發,給出思考邏輯即可。

問的人未必是要你給出真正的戰略,因為戰略由公司高層,也就是邏輯性可能在你之上的人定,面試官更多時候要的是你的邏輯展示而已。

邏輯可以理解為一種計算方式,運用邏輯的前置條件是「信息」,那麼只要基於限定信息給出邏輯推理的假設即可,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方法論的方法論,不知道我說的這些邏輯你理解沒?

理解了請往下看

我說的這些也只是我針對這道題目的邏輯,說的通就行,並不用一定代表事實。所謂言之有理就是就是這個意思。

如果要談事實,那麼就是另外的邏輯了,之所以說面試官要的並不是基於事實的邏輯而只是理論的邏輯是因為你作為面試者相關信息量必然少於面試官,這是相對來說不公平的,無論是從面試者們或者面試者與面試官的角度都是如此。(當然很多面試中混淆了這一點)

以上內容只談邏輯,如果有其他角度,我們可以另外討論^_^

知乎改版後真是爛到家了


天生的。


告訴你怎麼辦的都還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格局這件事,到了才知道。也可以說是天生的。


為什麼這樣做?

為什麼不那樣做?

那樣做會怎樣?

還能怎樣做?


也在學習中,多交流。

我的感覺是,找一款產品做下去,從一個功能模塊一個功能模塊的做,多研究同類競品。

然後多問自己為什麼。

比如知乎,為什麼要用關注,而不是RSS,社交關係為什麼不保留好友。

註冊引導流程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發博客有門檻,還裝逼的叫個專欄。為什麼有贊。問題答案的排序是什麼演算法,原理是什麼。摺疊演算法是什麼,為什麼要用這種演算法。

當你沉下心來腳踏實地的思考做事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慢慢的,這一個個點會連成線,變成面的。

對不起,我不會講什麼大道理。。。希望能夠幫到你


從張小龍在微信裡面諸多有前瞻性的設計,來看看如何從更高的站位和格局來做產品。

這個更高的站位,就是張小龍非常有預見性地在微信產品當中,設定了不少看起來有點怪異的約束,用來抵禦「信息過載」、「廣告泛濫」。這樣的設計,體現了行業生態、社會生態的格局觀。

對自己的約束

  • 沒有官方的導流機制:微信裡面,不像很多產品註冊時給你一堆「推薦關注」的賬號,也沒有什麼熱門公眾號、熱門文章、熱門話題、熱門搜索等。這是因為,只要存在這種人為控制的巨額流量分配機制,必然會帶來權力尋租空間,進而不可避免地引發內外勾結的腐敗行為。
  • 限制廣告位、官方消息推送:只有朋友圈廣告、公眾號文章底部廣告,不像其他很多產品頻繁出現的信息流廣告、上下左右都有的banner廣告、文字鏈廣告。除了用戶自己的消息,幾乎沒有任何官方推送消息。這兩點都避免了用戶被各種廣告所頻繁地騷擾。

對用戶的約束

  • 朋友圈增加分享門檻:一般類似微博之類的產品,都會直接顯示一個「轉發/分享」的按鈕,讓你不打開查看內容就可以一鍵轉發。而在微信中,對於別人分享的鏈接,點開後還得等頁面載入完才能再次分享到朋友圈;對於他人發的照片,必須挨個打開、保存到本地才能再次分享到朋友圈。這個人為設置的障礙,提高了信息複製、擴散的門檻,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信息過載和廣告霸屏。
  • 公眾號的約束:公眾號裡面的約束就更多,更「創新」,值得思考。
    • 文章閱讀數只顯示10萬+:一般產品都是直接顯示具體的數目,而微信里閱讀數超過10萬後只顯示「100000+」。要不然,KPI、商業利益驅使下,為了衝擊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閱讀量,廣告刷量就永無極限了。
    • 不完全展示文章評論:一般產品都是全部顯示評論,當然也都有刪除某條不和諧評論的功能,而微信只顯示經過管理員篩選後的評論。這樣做,的確引來了評論客觀性的問題,但實屬無奈之舉。否則,評論區會被各種小廣告,以及競品水軍的負面評論所淹沒。
    • 限制文章發送頻率:一般產品只會基於系統安全考慮設置一個正常操作無法觸及的理論上限,而微信居然摳門地每天只允許發一篇。這樣做,也大大提升了內容的質量,畢竟發送機會顯得彌足珍貴。否則,每天接收幾十條經過喬裝打扮的、毫無營養的廣告就成為了家常便飯。
    • 限制對用戶的信息發送:一般產品則可以任意@、評論及給用戶發私信,而在微信中,就連關注了你公眾號的粉絲,也不能任性騷擾:如果用戶48小時之內未主動給你發信息,則無論如何也不能主動給用戶發信息。要不然,商家在用完一條珍貴的公眾號廣告發布機會後,就會不厭其煩地挨個用發消息的方式,來發廣告了。
  • 限制微信群二維碼的時效:一般產品的二維碼、鏈接有效期恨不得都是「一萬年」、「直到海枯石爛」。微信群二維碼竟然設置了有效期,而且只有短短的7天,這個限制讓很多人不可理解。其實,如果沒有這個設計,群二維碼隨著各種印刷品、線上媒體任意長期擴散,你的群以後就會被各種廣告號的加入所騷擾。

現在,再換一個視角,來感受下張小龍的上述這些精心設計的與廣告怪獸對抗策略,究竟如何的「偉大、光榮與正確」。

如若他沒有採用這些怪異的設計、沒有施加如此多略顯過分的約束,那麼假以時日,這個與億萬人生活、工作緊密綁定,讓無數人收穫名利的微信,會被廣告怪獸蹂躪成什麼樣子。

微信總部:運營人員小王收到一條朋友的微信:再幫這篇文章上個熱門,跟上次那篇一共8萬,一會兒就轉給你。這樣,所謂的熱門,就是金錢和權利交換下的「假熱門」。

XX公司市場部: 員工:老闆,昨天我們一共推送文章1440篇,平均一分鐘一篇,實現了公司廣告信息的快速、高頻覆蓋! 老闆:別光看數量,還得看質量,別家昨天發的頭條文章閱讀量都過10億了,媽的給我沖20億! 員工:老闆,咱中國一共才十幾億人口吧,20億是不是有點誇張? 老闆:你有點國際視野好不好,我們的廣告,地球人都在看! 員工:好的,這就安排水軍公司衝量! (1小時過去了) 員工:老闆,閱讀量刷起來了,但對方水軍猛刷負面評論啊,後台15個管理員一起上都刪不過來,手抽筋了! 老闆:小樣,快去安排水軍給丫的刷1億條負面評論,搞死他! 員工:好,這就去辦!

淘寶:低價刷公眾號文章閱讀數、點贊數、評論數:100萬個/1000元,1000萬條起刷;低價上熱門公眾號、熱門文章、熱門話題,1次/50000元,量大優惠,可包月包位置包效果。

  • ...

=====

擴展閱讀,幾篇關於產品設計、用戶體驗的原創文章:

  • 以大部分產品體驗之差,根本輪不到去拼天賦!
  • 互聯網產品定位漫談
  • 來來來,都來扯扯產品設計的淡~

P.S.我的公眾號:自傳播實驗室,裡面有很多有關產品、品牌自傳播的思考和案例,歡迎關注。


學習都是循序漸進的,只有當你在交互、UI、功能層面的產品分析做得爐火純青了,才能擺脫這種層面的分析,去做更有逼格的分析。


簡單說下自己的理解

先說下,更高的外部格局:
1. 運營/市場:每個功能所服務的目標是什麼人,怎樣服務於他們,他們能獲得什麼,來了之後又改如何維護,到以後如何從他們身上進行變現

  1. 戰略(子產品的聯動):分析產品服務的用戶商業容量的趨向走勢,決定公司產品之後的大方向,戰略較之市場有一定延遲,是預期的估量;(簡單看下戰略諮詢的分析工具,了解即可)

其實產品在公司的內部格局更加重要:

  1. 項目管理(解決迭代所遇問題(直接或間接),直接相關:例如針對數據及市場趨勢制定產品設計滿足目標需求;間接相關:例如是對迭代中遇到技術問題,輔助協調溝通問題讓節約時間)——— 問題清道夫
  2. 如何讓內部信息對等(產品就是處於中間環節,保證公司內部成員的信息對等,使團隊節奏一致)———團隊潤滑劑

自身修養:

  1. 溝通(表述及回報能力)——評審說服別人/精簡彙報工作給上級
  2. 抗壓能力———儘可能的受難,受委屈
  3. 辯論能力———對自己的想法表示堅持,但不是好面子
  4. 責任感———對結果負責

    數據分析,工具能力,產品迭代核心考量標準

    多說一句:前期多看多想多問很重要,往往問一個問題的價值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不在其位,不謀其事,不背其責


如果是為了要應對面試的話,首先要搞清楚面試官的目的,絕不是要考驗你的大局觀,而是你的思維方式,邏輯能力,對行業的熟悉程度等。

所以,不必上升到大局觀的高度,就問題本身去想想面試官的目的,然後順著回答即可。

至於大局觀,可以投影到它線下對應的業務實體,想想它在線下生活中是怎麼運作的,各鏈條環節分別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面試這個角度,格局這個東西是可以惡補的。如果是真正想具備這項技能,還是得靠經驗。產品這個活本來就是個看感覺、日積月累的職業。


我不是pm,但是我知道你說的功能UI什麼的那些確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你所在的行業,比如餐飲應用就要多研究餐飲業的傳統形態和業務邏輯,p2p你要深入理解民間高利貸。其次是,你要了解人性。最後,你要有一套好的規則,讓用戶用了以後就捨不得不用。


推薦閱讀:

產品分析和競品分析相同嗎?
做產品的也要懂技術,產品經理要從哪裡入門學習代碼?
互聯網編輯類職位每天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產品經理與程序員矛盾的本質是什麼?
非應屆生,沒有互聯網的工作經驗,想轉行做產品經理。為了讓簡歷能夠通過篩選,需要注意哪些關鍵點?

TAG:產品經理 | 產品定位 | 產品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