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上朝時皇上和大臣都是說南京話嗎?
例如,阿有事啊,么的事散掉賴
歷來公認的正音只有洛陽一帶的語音,近代漢語階段稱為中州音。民國時期才首次明確將其他地方的語音定為標準音。這個地方叫北京。
從明代起北京音就是強勢音,經過清代的不斷地位提升,在清後期終於成為了最強勢的語音。也是從明代起,南京音成為了強勢音。南北兩京的口音,由於文化的優勢,與傳統中州音多有重合,故而奠定了強勢的資本。
但在廢除科舉士紳消亡以前,正音的標準存於讀書人之口,即便中原衰落,觀念里仍然以中州為正,以正音為雅。一南一北兩個強勢音固然勢頭強勁,也無法取得正音資格。
然而南北二京的口音自有其優勢,那就是現實可感、標準明確,便於模擬。所以外國人學漢語,朝鮮就近學習北京音,日本人就近學習南京話。就像南京音在南方影響大,北京音在北方勢力廣。通商口岸都在南方,故而早期西洋人也以南京音為正。鴉片戰爭後西洋人日本人得以深入接觸中國社會,於是馬上認識到北京音的勢力不容小覷。
傳教士很早就深入中國腹地,對中國了解更深,他們不說北京或南京哪座城市的語音才是最終標準。他們承認的是官話,而不是哪裡的土語,南北兩京的話都可以學,但都不是「官話」本身。「南京省」的優勢僅在於那裡的人說官話比北京更接近標準,跟他們學可以更便捷地掌握正音。原因顯而易見,南方話保留入聲,包含的發音更豐富,更容易調節到正音。
打個比方,明清內庭召蘇州戲子教崑曲,並不是因為崑曲唱的是蘇州話,而是蘇州話把大部分崑曲需要的發音都包括了,更容易調節到標準。
所以明代太監帶給傳教士南京孩子,說是可以跟著孩子學官話。這並不等於說這娃娃已經一口正音了,而是說孩子口齒伶俐,說的又是南京話,你外國人把南京話的發音聽熟了,學習正音就更方便了。
越是有文化的階層越講究正音,越是底層的群體越服從強勢音。朝堂之上都是全國的精英,是不可能輕易讓出正音地位的。講的是廣西象州白石村話,簡稱「明音村」話。跟《西儒耳目資》音類相似度高達91%。開玩笑的,呵呵。^ . ^
清以前的南京官話與現今的南京話根本不是一種東西。
南京話也好,北京話也罷,統治者追求的是盡量貼合洛陽讀書音,都是洛陽讀書音的變種(衍生品)。比如唐朝雖然在長安建都,官方語言卻是洛陽話,以至於白居易在《蛤蟆陵》中寫「家在蛤蟆陵下住」,錯吧下馬陵認為成蛤蟆陵,因為這個京城女說的長安方言並不是唐朝的官話,白居易是河東人,不熟悉長安本地口音。中國二十四個朝代,都是從周發展而來,追求的是天子應天而治天下,所以當然要以周天子的封地洛陽口音為準,即便洛陽音自己也在發展。
正統臨戎錄裡面英宗對哈銘說過中不中,不知道屬於什麼語
朱家人母語是中原官話(看看朱元璋和朱棣的白話實錄),不是江淮官話啊。
明朝的官話是鳳陽官話。但是確實有什麼福建巡撫去京城見皇帝,然後兩個人互相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
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怎麼可能說南京話啊,你聽過毛主席說北京話嗎?
大臣當然是成長在哪裡就說當地話了,當然做官是要學官話的,但是開國皇帝一般是不可能刻意去學官話的。
據說當時嘉慶皇帝和林則徐,林則徐是福建人,不會說滿語,也不會說官話,後來進京向嘉慶彙報的時候,一個說的滿頭大汗,一個聽的一臉茫然。(此為野史,真實性未知)。推薦閱讀:
※Cicero 中文翻譯為西塞羅,與其拉丁語讀音相去甚遠,為什麼會這樣?
※現在學韓語怎麼樣。。韓語現在吃香么?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提及「拉丁語系」這個詞?
※「桔子」和「橘子」有什麼區別?
※波斯語跟突厥語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