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什麼被遺忘的粵語辭彙?

例如。。。sha li 龍 沖。。。。等等


【??】

說話嗑巴,不利索的意思。

順便支持下 7?25"粵語日"啦^_^

http://weibo.com/1834103577/Bfbqn4mqu


名詞:

地拖,拖把。

番梘粉,洗衣粉。如今年輕一代都用粵語讀洗衣粉三字。

字虱,字眼。聽到香港還有人用,我自己卻不知不覺用了字眼一詞蠻久。

行圈,蚯蚓。很鄉下的用法。也有叫黃圈、寒圈、黃?的。

蟲雷,貌似是珠三角西岸常用,讀雷的陰平,蜘蛛。和蠄蟧略有區別。南海有地名蟲雷崗,斗門有地名蟲雷蛛環。

句型:

過去還有「愛唔愛」(要不要)這一說法。「愛」表示「欲」(想要)這點倒是和客家話、潮汕話有點像。

「好恨」,很想要。「恨嫁」一詞就這麼來的。


我也來補充一些。

以下為廣州粵語方面的。

(觀察的範圍是15到20歲左右的人群,如我身邊的本地同學)

下列詞語並非完全消失,而是由於受普通話的影響,減少使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憑記憶寫,寫錯寫漏即管告訴我。

動物、昆蟲:

百足      【普:蜈蚣】

現在只有跟中藥、煲湯有關的時候才經常聽到這個名字了。逐漸與普通話趨同。

塘屘      【普:蜻蜓】

現已與普通話趨同,一般聽不到這個叫法。

蠄蟧      【普:蜘蛛】

仍然存在,但逐漸與普通話趨同。相應地,蜘蛛網被稱作「蠄蟧絲網」。

檐蛇      【普:壁虎】

仍然存在,但是叫「壁虎」的情況增多了。

鰨沙      【普:比目魚】

好了這個真的不怎麼聽過了。

蠄蟝 / 蛤蟆   【普:蛤蟆】(@譚樊馬克)

錢銀:

一嚿水     【普:一百元 / 一百塊】

這個用法仍然存在,但是逐漸被「一百蚊」代替。新出現的叫法是「紅衫魚」,大家都認得紅色的大頭。但最原始的用法,是用來表示100元港幣的。(@白隱)

一皮嘢     【普:一萬元 / 一萬塊】

現在幾乎不用了。變成「一萬蚊」。

近現代事物:

火水      【普:煤油】

一般改說成「煤油」這個詞了。現在也不用點火水了吧。

插須 / 插蘇   【普:插座】

一般改說成「插座」,其實我覺得「插須」挺形象的。也有可能來自「socket」,英粵混用。「插須」也有可能來自「插銷」,待考。(@趙偉明)

燈膽      【普:燈泡】

好像現在也很少燈泡了。「燈膽」在一些場合還在用,比如說你陪一對情侶逛街,和他們卿卿我我相對比,你就是「燈膽」。

電芯      【普:電池】

這個是不是香港那邊的詞……

乾濕褸     【普:風衣】

現在常用的說法是「風褸」。

教育:

上堂      【普:上課】

廣州一般都叫「上課」,「上堂」幾乎已經不用了。香港那邊「上堂」仍然很普遍。

先生      【普:老師】

廣州跟隨普通話,一般稱「老師」。

書友仔     【普:小學生】

是讀書上堂的細路仔喔。我還聽過有叫「小學雞」的。(@老少女)

同素逆序詞:

質素      【普:素質】

取錄      【普:錄取】

道地      【普:地道】

私隱      【普:隱私】

以上的詞廣州話基本跟隨普通話,前面的用法幾乎不用了。香港有一些仍然保留。

食物:

公仔麵     【普:即食麵】

有泛指即食麵的用法,也有專指的用法。「公仔麵」有兩種,一種是「出前一丁」,一種是公仔牌的面。有時候為了表意準確,會直指「出前一丁」。(@夏寧靜)

油炸鬼     【普:油條】

小時候很喜歡吃。現在很多人改叫「油條」了。

豬膏      【普:熟豬油】

這個對我來說真是生僻了。

忌廉      【普:奶油 / 英:cream】

雲呢拿     【普:香草 / 英:vanilla】

廣州一般稱「香草」。「雲呢拿」也知悉,但是可能不知道和「香草」是一個東西。

抽筋菜     【普:通心菜 / 空心菜 / 通菜 / 蕹菜】

體質較差或偏寒的人吃了可能導致抽筋,故名。

對人稱謂:

外江佬     【普:外省人】

出於文明考慮,現在也叫外省人了。但是更常用的還有「撈松」(名詞)、「撈」(形容詞),貶義。見問題:廣東話「撈松」(音)是什麼意思?正確的字面應該是怎麼寫的?

似乎香港粵語沒有「撈松」這個詞。

酥孲(酥蝦)  【普:嬰兒 / 寶寶】

現代完全不用了。似乎只會出現在翡翠台的古裝劇里。

大鄉里     【普:土包子 / 鄉巴佬】

現在改稱「民工」。

姑娘      【普:護士】

現在有時也會聽到。(@白隱)

事頭婆     【普:老闆娘】

老細      【普:老闆 / 老闆】

貴利      【釋義:放高利貸者,騙人,坑人】

現在一般叫做「大耳窿」,估計是香港黑社會的行話。

斗木佬     【普:木匠】

此處「斗」可作「拼接、接合」解。在廣州話里,「斗」衍生的意思很多,其包括了比劃、揣摩、研究、拼合等意。

對人的形容詞:

俹簁      【普:粗枝大葉】

音拿西。這應該只是《低俗喜劇》里杜汶澤挖出來的骨灰梗……

有牙力      【普:有權威】

生埗      【普:陌生】

現在很少用了,跟隨普通話作「陌生」。

標青      【普:出類拔萃】

沙膽      【普:斗膽】(@姓名)

姣屍扽篤    【普:騷】(@姓名)

沙塵      【釋義:目空一切、趾高氣揚】(@leslycheung)

「沙塵仔」指為人處事鋒芒畢露,沒有涵養者。「沙塵白霍」形容人輕佻浮躁、揮霍無度。現在人們更多說「囂」。

行為:

拗柴      【普:崴腳】

現在也用的少了。現在有直接說「扭親只腳」的。(@呂歸塵)

飛發      【普:理髮】

現在用「理髮」的情況增多了。

卸搏      【普:推卸】

現在用「推卸」的情況增多了,比如直接說「推卸責任」。

飲勝      【普:乾杯】

現在也說「乾杯」。

肉緊      【普:在乎】

杯葛      【普:抵制 / 英:boycott】

非常早的外來詞,現在越來越轉向用「抵制」了。

催谷      【釋義:拚命做一件事】

砌生豬肉    【釋義:妄加罪名】

有點像「食死貓」,被告都挺無辜的。

托手踭     【普:不幫忙】

補鑊      【普:修補 / 改正】

其他:

菜欄      【釋義:舊時批發蔬菜的地方】

現在叫「檔口」。

三腳凳     【釋義:①比喻靠不住②指小陷阱】

行青      【普:掃墓】

古老習俗。現在也作「掃墓」。

賣剩蔗     【釋義:賣剩的東西,比喻不會是好東西】

現在也很少用這個詞了。

杯葛      【普:抵制 / 英:boycott】

非常早的外來詞,現在越來越轉用「抵制」了。

皮草      【普:毛皮 / 皮貨】

事關      【普:因為 / 問題是】(@姓名)

摸門釘     【普:吃閉門羹】

周身牙齒印   【普:仇人多】

待考。

夜唥貨     【普:舊貨 / 剩貨】

「夜唥」來源待考,據說來自馬來語。

魂精      【普:額頭近太陽穴處】

複習《麥兜》時候看到的詞。


有!

香港粵語為例。因時代轉變,不少詞語已經很少用了。

但不排除仍有人在用。

以下內容錄自《廣州話?普通話口語詞對譯手冊》。

友情感謝媽媽提供意見。

下面的「&<--」是我憑經驗寫的,如有錯請指正。

  1. 雞關   【普:雞血】     &<--現在粵語叫雞紅。(有爭議)
  2. 雞項   【普:沒下過蛋的母雞】&<--現在粵語叫雲英雞。
  3. 補掩   【普:補丁】     &<--是不是因大家很少補衣服,所以不用這詞了?
  4. 字紙笠  【普:字紙簍兒】   &<--現在粵語叫廢紙簍。
  5. 啤令   【普:滾珠軸承】   (此詞為英譯詞:bearing)
  6. 兵房   【普:兵營】
  7. 菢鴨仔  【普:孵小鴨子】
  8. 沙欖   【普:橄欖】     &<--現在粵語也叫橄欖。
  9. 楓粟   【普:粟子】     &<--現在粵語也叫粟子。
  10. 荷蘭薯  【普:馬鈴薯/土豆】 &<--現在粵語叫土豆。
  11. 細豆   【普:芽菜/豆芽】  &<--現在粵語也叫芽菜。
  12. 斟盤   【普:談判】     &<--現在粵語叫講數或談判。
  13. 銀紙縮水 【普:鈔票貶值】
  14. 一撇水  【普:一千塊】    &<--現在粵語叫一千蚊,或一隻金牛(港)。
  15. 外江佬  【普:外省人】    &<--現在粵語也叫外省人。
  16. 滋事婆  【普:長舌婦】    &<--現在粵語叫八婆。
  17. 開麥拉  【普:開拍】    (此詞為英譯詞:camera)
  18. 恨得望  【普:恨不得】    &<--現在粵語叫「唔知幾恨......」。
  19. 脆皮   【普:臉皮薄】    &<--現在粵語叫薄皮。
  20. 攤凍嚟食 【普:穩紮實打】   &<--現在粵語叫掂過碌蔗。

不知道題主看過「粵語殘片」沒有。明明大家說話口語一樣,為何他說的口語詞,我不懂呢?

因為不少詞語的表達方式已然改變,甚至整個詞語都被遺忘了。


「牙煙」,好像很久沒聽人說這個詞了。


火屎,【火星】,這個估計現在用得少了。

倈嘢,【受傷】,這個原來在《英雄本色》當中出現過,我外婆那一輩人才說的,現在幾乎聽不到了。

水皮,【差勁】,父輩偶爾用,現在也以一個「屎」字代替了。


看諸位列舉了那麼多詞條,有至少70%是我平日常用的。

難道我和朋友們都是活化石了?


雞關應該系雞冠。一千蚊應該系一支X(X:有的是"蝦",有的是"豬",有的就只是「嘢」)


終於看到有人關注那些漸漸消失的粵語詞語了!

牆裂給大家推薦我一個朋友做的一個微信號:畫公仔畫出腸。

她本身是個設計師,來自廣東,特別喜歡粵語,於是就通過插畫的方式來教粵語。主要是向大家介紹一些在粵語里漸漸消失的俚語和俗語,都是粵語特有的表達方式,特別有趣。時不時也會教一些粵語的基本知識,屬於特別有趣的粵語帳號,歡迎關注,讓大家重新認識和理解粵語。


吊吊fing


兜踎(dau1 mau1)


車大炮

世藝

過制


死死地氣 -- 通常表示情勢之下不得不做。在廣州幾十年只聽過一個朋友用過一次,反而在佛山1年就聽過不下10次。

頭家(求家)/頭晏 -- 表示「剛才,較早時」。在廣州一般用「頭先(求先)」表達同樣意思,在佛山只見過少部分老人家用。

嘵 -- 音hiu,虛詞,表示完成時,同「咗」。粵語原用此字表示完成時,清末開始逐漸被「咗」替代,現僅聽過南海、順德某些村鎮的人用。

白油 -- 醬油。現普遍用「豉油」。

地膽 -- 表示對某地十分熟悉的本地人。使用量較低,偶爾在旅遊介紹類的電視節目中見到。


「俹簁」音同「乸西」。百度百科釋義:俹簁,粵語用詞,音「乸西」(naa2 sai1),有輕率、無責任、得過且過的意思。在詹憲慈所著《廣州語本字》卷二十三第865條:「俹簁者,作事苟且而不精細也。俗讀俹若北語臘月之臘。俹簁本作倚簁。《釋名》:「倚簁,倚,伎也;簁,作清簁也。言人多伎巧,尚輕細如簁也。」孫詒讓曰:「作清簁者,清謂清酒也。《說文》:『簁箄,竹器也。』《急就篇》顏註:簁,所以去粗取細者也。葢簁亦可以用漉酒之糟,取其清。」古之所謂倚簁,乃取精細之意。今以不精細為倚簁,反言之也。倚簁所以改作俹簁者,倚、俹義同也。《集韻》:「俹,倚也,衣駕切,音亞。」今讀若北語之臘,音之轉也。簁即篩字。」」


北方人路過,說一點我自己的小印象:

  1. 雞關   【普:雞血】     &<--現在粵語叫雞紅。(有爭議)

真的沒聽過了~~~

  1. 雞項   【普:沒下過蛋的母雞】&<--現在粵語叫雲英雞。

絕對在使用中,在市場上經常用。

  1. 補掩   【普:補丁】     &<--是不是因大家很少補衣服,所以不用這詞了?
  2. 字紙笠  【普:字紙簍兒】   &<--現在粵語叫廢紙簍。
  3. 啤令   【普:滾珠軸承】   (此詞為英譯詞:bearing)

修理場合是有人用的,最多聽到的是士板拿(扳手)

  1. 兵房   【普:兵營】
  2. 菢鴨仔  【普:孵小鴨子】
  3. 沙欖   【普:橄欖】     &<--現在粵語也叫橄欖。
  4. 楓粟   【普:粟子】     &<--現在粵語也叫粟子。
  5. 荷蘭薯  【普:馬鈴薯/土豆】 &<--現在粵語叫土豆。
  6. 細豆   【普:芽菜/豆芽】  &<--現在粵語也叫芽菜。
  7. 斟盤   【普:談判】     &<--現在粵語叫講數或談判。

「傾數」是我經常聽到的

  1. 銀紙縮水 【普:鈔票貶值】

真的還在用了。只是用詞習慣而已。

  1. 一撇水  【普:一千塊】    &<--現在粵語叫一千蚊,或一隻金牛(港)。
  2. 外江佬  【普:外省人】    &<--現在粵語也叫外省人。

一般都是叫我們撈佬,或者撈松佬

  1. 滋事婆  【普:長舌婦】    &<--現在粵語叫八婆。
  2. 開麥拉  【普:開拍】    (此詞為英譯詞:camera)
  3. 恨得望  【普:恨不得】    &<--現在粵語叫「唔知幾恨......」。
  4. 脆皮   【普:臉皮薄】    &<--現在粵語叫薄皮。

飯店裡不是有「脆皮雞」的嗎??

  1. 攤凍嚟食 【普:穩紮實打】   &<--現在粵語叫掂過碌蔗。


問了問老人家,他們說,一千蚊是叫做「一支」的,算是對第一個答案的補充咯

番梘就是肥皂

串和刁都是囂張


慶過辣雞

正式寫法唔知系點,望各位大佬指點

-------

都係將評論中高人的答案複製出黎啦:

「?過焫雞」

-------

形容受到刺激而出現頭腦發熱、熱血沸騰並且不顧後果的言行。


「正話」,現在用「岩岩(不知道這字怎麼寫適合)、頭先」,普通剛才的意思

「家陣」表示現「現在」

「鵪鶉」表示膽小怕事,好像也很少聽到了

木嘴,唔知而加仲多唔多人用咧,成日用罵人。。。


1洗身——沖涼

2去歸、返歸——返屋企

3而今——而家

「而今」這個詞 絕大多數廣府地區是滅絕了


菠蘿蓋,意為膝蓋


讀前人的發言有感。

雞關   【普:雞血】     &<--現在粵語叫雞紅。(有爭議)

====&>
「關」字疑為原「冠」字之誤讀。而 動物+紅 通常指其可食用的血液凝固物,如豬紅。

所以雞冠和雞血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

雞項   【普:沒下過蛋的母雞】&<--現在粵語叫雲英雞。

====&>
現在仍普遍使用雞項,而「雲英雞」一詞據稱借意自「雲英未嫁」。類似例子:妙齡乳鴿

楓粟   【普:粟子】     &<--現在粵語也叫粟子。

====&>
應作「風栗」,即板栗。

細豆   【普:芽菜/豆芽】  &<--現在粵語也叫芽菜。

====&>
wikipedia.org 的頁面 豆芽是豆科的作物種子浸水後發芽的產品,用來做蔬菜供人食用。最常見的為綠豆,稱為豆芽或綠豆芽。也有黃豆芽、豌豆芽、蠶豆芽、苜蓿芽等。細豆芽菜(綠豆芽)相對大豆芽菜(黃豆芽)而言形體較細小,故名。

荷蘭薯  【普:馬鈴薯/土豆】 &<--現在粵語叫土豆。

====&>
家裡老人家表示從解放前土豆已經叫做土豆


騎樓 就是陽台的意思

這個連廣東人都比較少用吧 應該算得上快被遺忘了


扯騷啦


推薦閱讀:

從現在開始學習方言,把流通性較強的方言都學會可能嗎?
為什麼溫州有一部分人講閩南話?
字母「X」可以俗讀為「叉」,那麼字母「W」可以讀為什麼?
為什麼有人會覺帶口音的普通話「土」而以說一口標準一甲的普通話為榮?
如果普通話不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那麼南方人還能輕易聽懂北方話(比如北京話)嗎?

TAG:方言 | 粵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