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首飾上的寶石為什麼不打磨成規則的形狀?

比如說下面這個,就是不圓不方的。為什麼?


很多人說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其實並不盡然,因為我國古代不怎麼產寶石!所以寶石的形狀大多也不關中國匠人什麼事。

當被商人帶來的明朝的中國時,大多已經被磨好了。

而且題主指出來的「不圓不方」的地方。其實,那裡沒根本有寶石,Σ(っ °Д °;)っ,那裡只有寶石拆掉以後的黃金鑲口而已。這簪子出土時就似乎就已經只剩2顆寶石。

我們先看題主問題的這個簪子:

明 金玉珠寶花簪金玉珠寶花簪,2007年9月北京丰台區明李文貴墓出土。 簪首頂部有二鳳凰對立,口銜瑞草;中央鑲嵌一朵玉雕牡丹,花蕊寶石已缺失;尾部以瑞草圍繞一鏨刻「壽」字;簪首尾有8個金花,花蕊寶石僅殘存2顆。通長19.2、簪首長9.4、簪腳長10.8厘米(出土時簪腳已壓彎)。出自最新一期《文物》期刊該墓的簡報,墓主為萬曆帝舅父,等級較高,惜已被盜掘。

根據這個介紹,在下面的講解中請大家記住3點:

1.墓主人是萬曆帝的舅父 ,我們都知道萬曆年大概公元1573年-1620年。。。雖然沒有找到準確的資料大約也就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做的。

2.圖片不清晰,如果沒介紹很容易看差了,這個簪子上只有兩顆寶石,應該左側紅色的那顆和右下那顆藍色的,紅色那顆雖然不是非常准,但也基本上是橢圓形。

其他幾個不方不圓甚至形似土豆的,全是石頭掉了以後剩下的鑲口而已,不排除原來石頭是那樣,但也有可能被撬石頭的時候被撬歪了。

3.墓主人是萬曆的舅父,這可是皇親國戚的高規格,東西是不可能差的。

而對於寶石的琢型, @Air Tannin 醬的豆瓣上有三篇相當不錯的文章,介紹了珠寶琢型的發展歷史。

寶石的琢型 刻面型 前篇

寶石的琢型 刻面型 中篇

寶石的琢型 刻面型 後篇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我也召喚了 @Air Tannin 醬過來回答。

在@Air Tannin 醬的文章里我們可以看到16世紀的歐洲,事實上規則的珠寶刻面琢型,也沒有發展起來。

而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明亮且規則的琢型,基本上是近200年才有的,這也得益於人們對寶石的晶體學和光學更加深入的研究。

我國古代也有很多從絲綢之路或海上過來的歐洲與中東的商人的,而這些又輕又值錢的石頭,在那個年代可是非常受商人們歡迎的貿易品,為什麼?輕啊,小啊,好帶啊....一小袋子隨身揣著就好啦。

如果當時歐洲,如果規則的琢型已經發展如今天一般,那麼一定也會對明朝的珠寶鑲嵌造成影響的,因為者簪子上鑲嵌的寶石都不算是國產,都是外國商人們帶過來的。

所以這和傳統文化沒有什麼關係,基本上就是人們(中國人,歐洲人都算上)對寶石的理解不夠,所以簡單的拋光,顏色好看,當時已經算加工了。

不信我上兩張圖,看看歐洲早期的寶石又是什麼樣子:

神聖羅馬帝國黃金王冠
這頂王冠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王冠,製作於約公元10世紀的奧托一世時期。
現存於奧地利霍夫堡宮。

各種圓圓的,各種不規則,還能看到在當時十分名貴的紫水晶,咳咳。

恩也許上面的太老了,那麼我們再看看下面這個

Crown of Stephen Bocskay

1605年由奧斯曼土耳其奉給匈牙利的禮物,據說至今好像沒人戴過(至少是公開戴吧),跟上面同樣一個博物館,這年代總相近了吧。(原圖很大,點擊可以看個仔細)

石頭依然不完全規則,作為王冠工匠不可能偷懶吧。我們再回頭看看那個簪子,一樣是王室的高規格,一樣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剩下的那兩顆寶石的打磨水平和這個王冠是多麼的相近?

也許題主的圖片不算清晰,而且石頭都快掉光了,讓我們看看同時期的其他宮廷寶石。下圖的簪子是孝端皇后棺中之物,寶石一個沒掉,再對比上面的王冠。基本差不多的。。

所以只能說那個時代,對寶石的認識就那麼多,分類還只靠顏色區分呢,紅的就叫紅色的寶石之類的,所以寶石的切工限制於對寶石的認識,當時全世界都是這麼個狀況,尤其是大寶石,捨不得切也怕切壞才是真的。

不過規則的刻面既然歐洲已經開始有了,作為商人難道不往中國帶,非得讓中國人也真無法緊跟世界潮流么?看看下面這個,你自有答案:

嵌水晶金簪 明朝 天啟七年(西元1627年)。長11.2厘米,簪首直徑2厘米。1974年南京江寧殷巷沐睿墓出土。金質。簪針一端呈長方形,末端為圓形。簪首作出八面形金托,上嵌水晶一顆。水晶經磨面處理後形成形狀不同的二十五個面。頂有一平面,底層八面與金托一致。每面都有很好看的折射角度。

是的,上面這個是刻面...可是卻是水晶...還不是曾經多高貴的紫水晶,是白水晶...

因為在那個年代,沒有大型機械,也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地質學等知識。所以名貴的寶石基本上如同撞大運一般靠在河溝里撿的。大寶石先不說有沒有切完了會更糟的可能,你至少也得捨得切啊。

記得現代的刻面寶石切磨損耗率在30%-80%之間,一般情況會是60%左右(有可能記錯,而且書不在手邊,我這個人對數字的記憶力差,這兩天再查證下。),古時候還沒有現在那麼多電動機械和準確測量的工具,會不會更糟不得而知。

但就算最小的30%的損耗率,一顆20克拉的珍稀大寶石被磨成了14克拉,在那個珠寶比現在更珍稀珍貴的時代,這數字也難以讓人接受。

所以個人猜測,刻面通常會在便宜的寶石中先流行起來,用工藝來提升其附加價值。

哪怕現代也是這樣,比如這個:

千禧工白水晶,材料在當今更不值錢,幾乎滿滿的都是工錢,這在水晶戒面上很常見,想來一顆並不難。試試找找千禧工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很難見到的。雖說千禧切工是發明給鑽石用的,但事實上千禧工的鑽石也不多。

圖片來源於某寶,本來想把自己寶石盒子里的那顆拿心形千禧工出來曬一曬的,結果翻來翻去找不到,等哪天找到了再說吧。。

大概就是這麼回事,求贊並且召喚Tannin醬來細答!她對古董珠寶了解的比我深的多。。。

未經本人同意,禁止轉載。


不請自來。

鑽石切工的前世今生 - 珠寶的故事 - 知乎專欄

鑽石是刻面寶石的代表,鑽石切工的發展史基本代表了彩色寶石切工的發展史。看看這篇文章能讓你對刻面寶石切工有個基本的認識。

以上。


明代的打磨技藝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而已,沒有別的用意。


寶石切割法大致分為兩種:

一、刻面寶石,指具有幾何形狀的平拋光面的寶石。如下圖中的海藍寶石:

主要運用在透明、半透明的寶石上,譬如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石榴石、碧璽等等。

二、非刻面寶石,指沒有幾何形狀的平拋光面的寶石。如下圖中的凸面翡翠:

主要運用在半透明至不透明的寶石上,譬如翡翠、瑪瑙、和田玉、綠松石、碧玉等。

刻面寶石的切割方法被認為是起源於15世紀的法國和荷蘭。最初是源自鑽石八面體晶體的天然面拋光,然後玫瑰式切割法逐步成型,接著明亮式切割法也被發明,之後寶石的切割發發展迅速、日臻完善。請參考這篇文章:寶石的琢型 刻面型 中篇

但是,刻面寶石的切割方法是近代才傳入中國的。這之前,因為切割工藝的限制,我國古代的寶石大多以打磨、雕琢、內鑿為主,所以常見不規則形狀出現,光澤和火彩並不出色,主要重顏色。

譬如這枚金累絲鑲寶石玉兔銜仙草的發簪:

可以看出,上面鑲嵌的半透明寶石並沒有經過刻面寶石的切割,而是打磨雕琢之後、以原本的形狀鑲嵌在金累絲髮簪上的。一句話回答題主的問題:那時候尚未掌握寶石切割的工藝,就以不規則的形狀直接鑲嵌了。


我覺得就是古代的數學家們不清楚寶石切面的角度和寶石明亮程度的關係,再一個就是加工工藝達不到


主要是審美的問題,中國人講究含蓄低調,並不喜歡很張揚的風格。

其次審美導致的技術問題,不喜歡自然也不會動力去研究切磨,加上對晶體理解不深刻,並不了解切磨後的晶體會有什麼效果。

最後沒有歷史傳承,類似鑽石現在經典的57刻面的切工(大家常有的誤區是切面越多越好,其實不是),最初的樣子到現在隨著技術的發展,經歷了長久的歷史變遷。

手機碼字,有點混亂,先挖個坑有空給大家補上鑽石切割變化的圖。


明代鄭和下西洋後,有色貴重寶石開始進入,但是質量都不太好,好的都被歐洲買去,而其中紅色寶石几乎都是尖晶石,石榴石或碧璽。剛玉寶石非常稀少。 都是直接鑲嵌。我過手過一件貓眼石的掩鬢,形狀被切割成標準式樣。貓眼石的硬度為8.5。紅藍寶的硬度為9,明代寶石大部分是尖晶石,硬度是8。石榴石硬度 6.5-7.5,碧璽硬度 7-8。所以不存在加工工藝問題。只是一種審美觀。

遠觀漢代鑲寶石的器物,都是被加工過的紅寶石,不同時代不同審美

放一件最近過手的,還剩兩顆了


中國古代,嚴格來說在近代以前,珠寶的加工工藝和審美就不是以彩寶(剛玉)為標準的。

玉器也有很多規範的形制。如下圖:

這件藏品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屬於清代中期的作品 材質和田玉

和田玉的摩氏硬度是6.5 剛玉的硬度一般在8或8以上。而用於研磨的黑金剛砂硬度9。

工藝條件是具備的。

剛玉其實加工起來比玉器要簡單,因為只需要研磨即可 ,而現代工藝的重點在切割。

晶體只需要研磨就可以呈現折射面,古人沒有完整的光學體系(僅針對寶石)但經驗已經足以處理寶石,並形成完整的寶石加工工藝。

現代中國人的珠寶觀念是源自於西方,無論是鑽石還是彩色寶石,價值體系都是西方的。

古代中國人的珠寶觀念中,首推是玉(特指和田玉)然後才是彩色寶石和半寶石以及其他稀有礦物。

玉的礦物結構決定了沒有折射,所以就不需要特殊的切割面,同時從文化中更追求形制。金石學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器型學,請參考《古玉圖考》

而古代中國人對彩寶的熱愛,更多集中在顏色、特殊的光學效果(如貓眼) 而這些是不需要規範的器型的,只需要打磨即可。

所以,我的回答是:不是不能,是沒有必要。從文化上已經沒有動力,也就無謂投入過多的資源。

西方人的價值體系和中國古代的價值體系是不同的,所以用現在的西方思維去思考古代中國人的問題,就會得出一些莫名的答案。


幾何切割寶石的目的是為了光芒閃爍,而中國古代玩的以和田玉,岫玉為代表的都是軟玉,講究的是溫潤內蘊,其他的琥珀,綠松,珊瑚……都是硬度較低的,重色而不重硬度,根本無法雕琢幾何平面,會很快的被磨掉稜角。


作為外行人看來,應該是工藝問題。

求內行解答


推薦閱讀:

在西方社會中「埃及學」的意義在哪裡?
如果現在世界剎那間分別回到了三種冰河時期,地球會成什麼樣子?多少生物會滅絕?大家會朝什麼方向進化?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印第安戰士為什麼會身披康熙通寶製成的鎧甲?
將大刀背上裝上很多鐵環,主要用途是什麼?古代兵器是否確實存在鐵環?
為什麼那麼重視三星堆文化?對於它,還有哪些未解的疑惑?

TAG:歷史 | 寶石 | 珠寶 | 考古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