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嘯式前臉是否會禁錮 KIA 的設計?

越具象的設計,越僵硬


非專業,拍磚請隨意。

不會。

這方面例子最明顯的就是德國BBA。

賓士把盾臉玩了玩,從穩重端莊直接跳到年輕活力——但是她看起來還是賓士。

寶馬玩雙腎,可腎的形狀可不止一種,SUV的寬大點,轎車的扁平點,高大上的i8呢?搞個藍色的邊框,搞定!

最後奧迪,雖然近年越來越套娃,但究其原因是他們的燈和下邊的小進氣格柵趨於相同化(現在賓士也正在走進這個坑),而前臉大進氣格柵,雖然整體都是倒梯形,可是細節一直在變:從四邊形——到六邊形(切了兩個角出來)——到現在開始的立體式格柵(代表是新一代Q7)。

所以說,虎嘯式不是禁錮設計師,而是給設計師一個適度的發揮空間——不會弄出別人認不出的四不像。只要設計師能在不同的車型上把虎嘯式的細節和其他部分差異化,就不會陷入套娃的這個坑裡面。 不過,當牛掰的Peter社長離任後,留給後人的問題就來了——當虎嘯式前臉已經過時。或者消費者看厭了,該怎麼來一次革新?這也是優秀設計留給後一代設計師的壓力,如同現在的奧迪,當初德.席爾瓦(時任奧迪設計總監)開創了大嘴的先河,給奧迪弄了個好認的外觀,可現在呢(席爾瓦現任VW集團設計總監),奧迪在這條道路上一條路走到黑,快出不來了……………奧迪近年也多次更換了設計總監,目的就是為了出坑——席總的設計太牛掰,該怎麼超越? 所以即便是十年磨一劍的第二代Q7,其側窗輪廓和輪拱細節,依然帶有十年前第一代Q7的痕迹(好像這是彼得希瑞爾的作品╮(╯▽╰)╭)。這是個十分難以拿捏的度,改得太大,沒準在消費者中的慣有印象沒準就毀了,改得太輕微,就越來越套娃…………

不過這是後話。

彼得大大還在起亞呢,沒事兒。

沒配圖,抱歉。


近年來起亞的設計逐漸變得出類拔萃,「虎嘯式前臉」並不是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它更大的作用是統一家族特徵,增加品牌辨識度。起亞設計成功的真正原因是更年輕凌厲的設計,更有科技感的內飾。

而「虎嘯式前臉」也不會成為KIA的設計命門,相反,它能更好地彰顯彼得希瑞爾的設計才華!

而概念車,就是窺探設計師心理的最佳途徑。

這是2013年2月發布的Cross GT概念車,也被認為是新一代霸銳的原型,雖然「虎嘯式前臉」依然很明顯,但是卻可以看出,鍍鉻的「虎嘯」進氣格柵變得立體,細長的大燈也與進氣格柵相連,這與奧迪crosslane coupé概念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來看看在日內瓦車展剛剛發布的Provo概念車,虎嘯式前臉變的非常抽象而又不突兀,這個設計,讓人叫絕。

而下面這兩款更早發布的概念車,更好的說明了,家族元素不一定就是呆板木訥,打亂涉及平衡的,只要有創意,則會成為點睛之筆。

反過來看其他廠商,無論是寶馬的「雙腎」進氣格柵,還是奧迪的「大嘴」格柵,還是賓士的「盾形」中網等等,都以為外形特徵的局限性,暫時無法有太大的突破。而更年輕的「虎嘯式」前臉,則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反而能輕裝上陣,炫出不一樣的精彩。


iphone背後那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才叫具象。。。

我的答案是不會,因為汽車設計的重點不在這兒。kia的格柵其實是很有設計彈性的,因為中間收緊的就它一家,換了別的好多廠,你拉長點拍扁點在普通消費者眼裡就會變得像別的牌子。所以kia這個格柵的大小和比例能根據車型和設計的需要進行隨意調配。配合他的元素可以玩出的花樣就更多,比例的調控也更容易啦。

格柵只是個商標而已,重點在於商標旁邊的東西怎麼擺,以及印在什麼上。


今天太忙 簡單回答一些吧~

~ 關於虎嘯式格柵

虎嘯式格柵(關於為什麼叫虎嘯式 槽點太多就不討論了)只是 KIA Design Identity 設計理念中的最能直接讓消費者看到的一點而已 最近幾年的KIA車型在有意弱化具象的虎嘯式前臉輪廓特徵。而更多的是與格柵與周邊相連聯繫的部件產生設計關係 突出車型前臉的整體。

~ KIA的設計進化不是單獨的虎嘯式格柵設計而是汽車造型整體的設計

在汽車設計中,顧客看中的是單獨的某一部分(燈好不好看 格柵是否霸氣 輪轂大不大 鍍鉻的格柵條亮不亮 )是的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汽車消費者對車型審美的真實情況 但是設計師要做的是車型 比例 姿態 大面的拿捏 最後才是細節的優化與完善

~ 對比下06年前與06年後的KIA車型 把虎嘯式格柵擋住 就很清楚的看到 整車造型的面(layer section)已經有了高質量的進化(Revolution) 還有設計的識別性也越來越強烈~

~ 我相信在未來的不久 就算是沒有了或者弱化了虎嘯式格柵 當一輛KIA車從很遠的地方行駛過來的時候 也會很快的認出這是一輛KIA的汽車!


我對你的這句話不贊同--反過來看其他廠商,無論是寶馬的「雙腎」進氣格柵,還是奧迪的「大嘴」格柵,還是賓士的「盾形」中網等等,都以為外形特徵的局限性,暫時無法有太大的突破。請看下圖

選取變動比較大的兩代a6,進氣柵有了明顯的變化(六棱形),但並不影響人們一眼就能看出他的血統;車燈,下進氣孔的設計也基於這個調子,做了稜角化的巨大改變,使得整體上十分協調,並且每代特徵十分清晰。我以為這便是最大的突破。

但反觀虎嘯式,由於相對繁複的設計,使得產品迭代時不容易做出能使得整體能夠和諧的統一。

個人淺見,見笑!


鹽城人路過,滿大街的起亞車我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好慚愧,不過相比較第一款k5,後面真的再沒有被虎嘯前臉驚艷過了,最近在關注ATS-L,各種汽車大神有什麼看法?


半個起亞相關工作人員過來賣個泡,居然看見專業對口問題激動一把。

答主是當年做過一小會兒的進口起亞的天貓店,有興趣親們可以去看一眼,沒錯進口起亞還開了個天貓玩電商!什麼鬼!

總之當我們在做新索蘭托L上市的時候,我負責的表示,沒有一個人把虎嘯式前臉當特徵去描述,也沒有一個人覺得這算是優勢。

車企大家懂得,買完或者試駕完有海量調研問捲來問消費者。進口起亞在售車型中,索蘭托L壓倒性優勢,佳樂偶爾有人問,速邁基本沒人看,VQR。。。估計大家會問VQR是什麼鬼。在這麼多調研中,關心虎嘯式前臉的消費者基本。。。也為零。

所以虎嘯不虎嘯的,對市場而言,不關注。我也不覺得會限制什麼設計,就各人觀點,其實它更偏向於統一車子外觀,就好比我們出去看到三胞胎,碰巧三胞胎每個人的眼睛上都有顆痣,你會怎麼形容呢?

誒誒,你記不記得眼睛上有痣的三胞胎?

這和虎嘯式前臉一樣,只不過換成了

誒誒,你記不記得起亞的臉都長這樣?

僅此而已~


更多的是與格柵與周邊相連聯繫的部件產生設計關係 突出車型前臉的整體。


我相信在未來的不久 就算是沒有了或者弱化了虎嘯式格柵 當一輛KIA車從很遠的地方行駛過來的時候 也會很快的認出這是一輛KIA的汽車!


起亞kx3淡化了虎嘯式前臉


推薦閱讀:

2016年10月,裸車8-13萬家用車有哪些值得推薦?
皮具加上手工兩個字,難道就只剩下手工了嗎?
你怎麼理解交互設計?
如何創造和設定一個架空世界?
為什麼美國的馬桶圈大多設計成前方有缺口狀?

TAG:設計 | 汽車 | 汽車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