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博物館數以百計,其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為什麼?


我最喜歡免費的:Free Museum Day New York

我並沒有去過數以百計的博物館中的每一個。非常不客觀地說我最喜歡的是 Museum of Modern Art。但是如果有機會住在一個城市並且反覆參觀某個博物館,吸引我的往往不是這個博物館的名字,而是它的展覽,因為展覽是會變的。


個人是真的不太喜歡Met和MoMA,受不了人多。每次去都得避開人。

Guggenheim的樓最美,這點毋庸置疑。在那邊看過一次特別好的Francesca Woodman的攝影展。James Turrel那個沒趕上,可惜了。

個人這兩年去的比較多、比較喜歡的是Whitney Museum。也就是去年辦草間彌生個展的那個美術館。他們展現當代的東西比較多,裝置尤甚。今年看過比較好的是Jeff Koons的回顧展還有Hopper的展。雙年展據說策的很爛,就沒去看。

場地上來說我很喜歡ps1, 是以前的一個public school改的。今年去看了Mike Kelley的回顧展,布展很棒,看了以後非常感動。它家還有個餐廳,保留了一個教室的樣子,非常有趣。夏天每周六有固定的warm-up,每年都有一個大型裝置,然後好多DJ來放high歌大家跳舞,挺棒的,就是人特么太多了。


去過 大都會、MoMA、美聯儲博物館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和 The Morgan Library Museum,最喜歡美聯儲博物館。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免費但需要提前一個月在官網上搶票,每天限量40人。一個小時的 tour 信息量很大,整個過程像是聽了一場連貫的故事還目睹了美聯儲的金庫:

  1. 講解員會詳細講解美國中央銀行的歷史、現在美國中央銀行體系以及紐約美聯儲的管轄領域

  2. 美聯儲的各項職能
  3. 美國的貨幣

    包括美元的印刷量是怎麼決策的,美元的流通壽命,以及如何貨幣銷毀的過程
  4. 美聯儲美聯儲這棟樓建築的故事,設計師設計的細節,出於安全考慮和存放金庫的承重考慮,建築是如何設計如何選材又如何建起的

  5. 隨後講解員就帶我們參觀地下金庫,也是最有含「金」量的部分。

    在這裡可以看到貨真價實的黃金儲備

    也可以看到黑科技的密閉空氣和水的安全門。聽說安全門關上以後,剩下的空氣只夠幾個人存活幾天(具體數字忘了)。

二戰期間,各國將黃金儲備存在美聯儲,1973 年是美聯儲黃金儲備的鼎盛時期。隨著美元與黃金脫鉤,今日的黃金儲備已經大不如以前。而且令人吃驚的是,在美聯儲的黃金儲備中,只有約 5% 是美國政府的黃金儲備,其他的是各國的黃金儲備、非政府組織等。這裡不接受個人身份的黃金儲備。而且黃金存放在這裡是不收任何費用的,存放者只需要付搬運黃金到這裡的費用即可。講解員還透露了紐約 Fed 目前的黃金量 (2015年 508,000 gold bars,2016年也大概是這個數 ),以及最大賬戶擁有的黃金量,最小賬戶是只有一塊金條。

具體信息可以參考 Gold Vault

整個過程非常連貫,是非常難得且非常有含金量的博物館之旅。從它的保密措施來看,給遊客感覺自己從中獲得的信息是有不少是保密的。這些從他處很難獲得的信息和體驗,都可以一次性連貫的通過此次博物館之旅收穫到。

而且遊客還可以免費得到一袋報廢的美金紀念。

因為安全考慮,全程不允許拍照不允許使用手機,所以除了拿錢的那張,以上的圖片都是從網上摘的。圖片來源 Gold Vault

https://www.newyorkfed.org/medialibrary/media/aboutthefed/annual/annual15/report.pdf

訂票地址,就在官網上 (傳送門Museum Gold Vault Tour)

提前30天訂票,定好以後,會收到電子版的門票,列印出來提前半個小時到就可以。不過這棟樓還比較難找,樓外面沒有什麼明顯的標記,所以盡量早點到。

不像聯合國可以有多國語言講解,這裡只有英文講解,所以去之前要好好練聽力或者看一下官網和維基百科上的英文講解。

The Morgan Library Museum The Morgan Library Museum, New York, founded by Pierpont Morgan

這是 J. P. Morgan 的個人圖書館,裡面館藏很豐富,裝潢、收藏品、以及一些定期的展覽都是這裡的亮點。

門票 $20 一個人,周五晚 7-9 點免費。如果只去圖書館真身(下圖紅色框部分) 周二 3-5 pm,周五 7-9 pm 和周日 4-6 pm都是免費的。

Pierpont Morgan"s Study

The Original Library

Librarian"s Office

Rotunda

還有一些館藏

Hours

The Morgan Library Museum and the Morgan Shop are open

Tuesday through Thursday: 10:30 a.m. to 5 p.m.

Friday: 10:30 a.m. to 9 p.m.

Saturday: 10 a.m. to 6 p.m.

Sunday: 11 a.m. to 6 p.m.

Admission is free on Fridays from 7 p.m. to 9 p.m.

Admission to the McKim rooms only (Mr. Morgan"s Library, Study, Rotunda, and Librarian"s Office) is free during the following times: Tuesday, 3 p.m. to 5 p.m.; Friday, 7 p.m. to 9 p.m.; Sunday, 4 p.m to 6 p.m.


坐標紐約,業餘愛好是去博物館,我來推薦一些小眾的博物館,比較適合已經去過了那些知名博物館,或者想體驗與眾不同觀展經驗的人,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 上面有人說了Moma,Met,Natural History,Guggenheim等就不贅述了。

2. Frick Collection

也有人提了。是一個私人美術館,在一個很美的庭院里,收藏的東西還是比較古典的。其實挺小的,門票也不便宜,除了庭院以外都不能拍照。

3. Neue Gallery

是一個距離Met和Guggenheim不遠(那條路叫Museum Mile),專註德國/奧地利藝術的美術館。博物館所位於的樓非常漂亮,是設計New York Public Library的設計師的作品。據說是雅詩蘭黛家族所擁有。我個人是很推薦的。首先裡面的藏品是很贊的,很多德國經典之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布達佩斯大飯店。 裡面很多畫都是來自於Neue Gallery。

PS.樓下還有超級好吃又典雅的咖啡館 (CAFé SABARSKY),絕對是非常上東的體驗。

4. Museum of Sex

上面有人提到。我個人不是很推薦。門票貴,展品少,很多是關於動物交配的。除非有互動展否則不值得去。Gift shop還不錯哦。

5. New Museum

是位於下東區的一個專註現代藝術的博物館。建築很漂亮新穎,是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的作品,好像一個個疊在一起的盒子。裡面的藝術品比MOMA更現代大膽。很多互動演出。我記得我去的那次有個展是用大象糞便做藝術品。看完了我才發現,大吃一驚。

6. Brooklyn Museum

推薦!大推薦!非常大!建築很漂亮,藏品也很多。一天都看不完。是一個很綜合性的博物館,個人覺得有點像Brooklyn的MET。缺點是有些遙遠。

7. Whitney Museum

這個博物館和Moma可以說有點一拼。在High Line旁邊,建築師義大利建築大師 Renzo Piano的作品。這個建築牛人還設計過巴黎蓬皮杜美術中心。Whitney里很多現當代大師像安迪沃霍和Jeff Koons的作品,非常值得去!

8. MOMA PS1

在long island city的Moma分支。展出的東西更現代更酷炫。夏天的時候每年都有超級酷炫的室外大音樂party和裝置藝術,邊喝酒跳舞,邊看藝術品。感覺年輕人在MOMA PS1中可以盡情釋放腦洞

9. The Met Breuer

MET 的現代藝術分支。以前Whitney Museum的舊址。遷址之前我還去過一次,感慨自己在紐約都三年多了。 有MET作為靠山,這個Breuer的展都特別的酷炫。新的博物館開館後第一個展我就去了,是關於沒有完成的畫作的美。MET興師動眾地調遣了很多名家之作,竟然都能符合這個殘缺美的主題,策展創意和執行真的是一流。那次觀展還遇到很多藏在紐約的建築名家(因為和學建築的朋友一起去他認出來的)。可見是深受藝術家們喜愛的一個博物館。我覺得大家去之前要看好展覽的內容,好的展和壞的之間會差很多。大多數時候不是看哪個博物館好,而是哪個展覽策劃的更優。

---------

碎碎念1.

紐約的博物館,art gallery酷炫的還有很多。以上列出來的都是我覺得討論度高,比較有特色的。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可以再多寫一些冷門的。

---------

碎碎念2.

如果大博物館逛完了我會最先推薦Whitney和New Museum,以及neue gallery。

---------

碎碎念3.

另外基本上紐約的博物館都有免費日,去之前做好功課可以省錢哦!大家可以參考下文:

First Friday and free late hours at NYC museums including MoMA

---------

【隱藏版】

最後請允許我給自己做個小廣告。 卻也很貼合這個主題哦。

10. MmusuemM

在紐約Soho區和中國城之間的一個小巷子里有個世界最小博物館MmusuemM。只有3平米大,周六周日下午免費開放。裡面展出的東西每個都能讓人大吃一驚,像盲人使用的物件,ISIS的貨幣等等。我心血來潮拍了一個小的片子關於這個最小博物館。詳細介紹了關於這個博物館的有趣內容。可以戳這裡觀看哦!

地表最小博物館 竟然蓋在了電梯間里

視頻封面日常 地表最小博物館 竟然蓋在了電梯間里 | LuluYouTravel | 鹿鹿遊記—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 我高中在紐約旁邊上的,經常會去紐約玩,之後上個夏天在紐約住了一段時間,做實習,經常跑美術館,提供幾個小故事給大家。想看純乾貨的請拖到文末 :)

1. Rubin Museum of Art

去年夏天,在紐約和一個art advisor實習。漫長的一天工作後,回到我在華爾街上逼仄的,常年不見日光的小公寓,聽著室友無窮無盡的拌嘴,感到真是對這城市厭倦透了。

那能怎麼辦呢?總還不至於辭職走人。

於是逃。

對於想要靜謐的私人空間和強勁的冷氣的人,逃入美術館是最好不過的了。尤其若能注意避開美術館舉辦活動的日子,再能覓到一間少有人問津的展室,便可以輕鬆花上一下午安安靜靜地看畫。

在紐約的每個周末,我幾乎都會去美術館。若說冷氣最足,場內最安靜,那一定非Rubin Museum of Art莫屬。其實這個專門研究展覽喜馬拉雅藝術的小小美術館藏有許多寶物,只是一般人不知罷了。

每次去,我都要在三層的Tibetan Buddhist Shrine Room里坐上半晌。按照一間傳統藏傳佛教神龕陳設的房間里,幾枚人工蠟燭偽裝成的油燈是屋內唯一的光源,搖擺閃爍著,給整間房間蒙上一層神秘而遠古的光暈。四周的牆壁上掛滿了唐卡和各色帷幔,而佛像亘古不變的臉龐則沉靜地注視著我,審視著我。不知藏匿於何處的音響里不時傳出一陣陣低沉的念誦,彷彿從遠古傳來的喉音。在面對佛像的長條凳上落座,感受著呼吸逐漸變得平緩。一呼,一吸。一呼,一吸。黑暗涼爽的空氣拂過我的身體臉龐,引我忘卻外面世界的浮華與喧囂。忘掉那地鐵里無故咒罵你的老太吧!忘掉那令人不快的昂貴价簽吧!忘掉,忘掉,忘掉。

2. Park Avenue Armory

想要逃,又想要點動態的樂趣時,我常去Park Avenue Armory. 這幢哥特復興式建築在十九世紀後期曾是第七軍團(Seventh Regiment Army)的軍械庫,至今仍有一間黑漆漆的,比IMAX電影院還大的高屋頂倉庫,直到近年才改作美術館,常年展出一些大膽出位的藝術品。夏天的時候,正逢Martin Creed在那辦retrospective,幾乎每件作品都有互動的,或至少是動態的成分。正廳里檢過票,一掛絲絨的帷幕擋住了進入展館的去路,在一個隱形的電動裝置的驅動下,吱吱呀呀地一開,一合,一開,一合,很有種進入老式劇院後台的感覺,給整個展覽奠定了神秘而怪趣的基調。

每次去,必定要參觀一個叫做Half the Air in a Given Space的installation。這名字起得實在直白:整個大房間里,乳白色的、直徑五十厘米的大大氣球佔去了一半的空間,沿著牆滿滿當當地堆得比人還高。參觀者排隊依次進入,一個個人影逐漸淹沒在氣球堆里。不論是排隊時看起來多麼嚴肅或多麼無聊的人,到了氣球堆里彷彿都變回了幼兒園的小孩子,一個兩個臉上掛上了傻傻的笑。展廳的出口設在氣球堆的另一端;去到那裡的一路上,必須一路推開眼前的氣球才能到達。可想而知,展廳內常常是一場盛大的翻斗樂,無數的氣球被人擊打到空中,落到另一人頭上,引來一陣笑嗔,又再次被擊起。每次穿過這個氣球堆,必然是一陣擊打,一陣推搡,一陣躲避,再加上一陣笑鬧,好不快活。若是約上三兩好友同行,更是一場引人發笑的鬧劇。

輕盈的氣球,再加上明快的白顏色主基調,這個installation總能滿足我對這個世界最簡單,最快樂的幻想。

3. 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

每隔幾周,男友會從西雅圖來紐約看我。

一次突發奇想,我們從59街開始橫穿中央公園。到八十多街時,忽然下起雨來。兩手空空,並沒帶傘,只好邊罵邊跑起來,一口氣跑到91街,順勢逃進了Cooper Hewitt Museum.

這間專註於設計的美術館常展出些好玩的東西。地下一層洗手間旁邊的空場地上就歪七扭八擺著幾隻形似巨型圖釘的椅子。圓滾滾的椅子沒有一處稜角,十分憨厚討喜的樣子。坐上去,好像整個人變成了一個不倒翁,繞著一個軸心滾來滾去,卻並不會翻倒。當然,滾到腿比胸高的時候,當然還是害怕的,小緊張伴著小興奮,憋出一聲尖叫和大笑的混合體。

樓上的展品,有些則更浪漫些。當時正逢Jenny E. Sabin在頂樓關於Beauty的特展里展出一個LED mesh編織而成的installation - Polythread Knitted Textile Pavilion. 巨大的,變幻出柔和光色的熒光紗籠罩在我們頭頂上,彷彿是灑滿極光的星空,或是莫測的巨浪,又或是溫暖而安全的繭,將我們輕輕包裹。外面還在下雨嗎?明天他回西雅圖的航班是幾點的呢?下一次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再次相見?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想牽起他的手,久久停留在這迷離光影中。

紐約是多麼繁華,又是多麼令人發狂。我所居住的華爾街上,一面是道貌岸然,西裝筆挺的banker加班狗,夾著公文包趕路的同時不忘瞄一眼Cartier櫥窗里最新款的手錶;一面是髒水橫流,垃圾堆得山高的齷齪景色,乞討的人和叫賣不休的小販互相擠著,汗味蒸發在潮濕的空氣里。也許正是這樣的喧鬧,才使得美術館裡的空氣都變得輕盈。冷氣再把人一吹,更是把夏日的暑氣一掃而空。或靜靜端詳一副油畫,或鑽進一個新潮的installation,這夢幻而脫離現實的世界,才正是我心心念念想要逃去的地方吧。

——————————————我是乾貨分割線——————————————————————

1. The Rubin Museum of Art

150 W 17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M 11-17 / T closed / W 11-21 / T 11-5 / F 11-22 / SS 11-18

Adults $15 / Students $10

2. Park Avenue Armory

643 Park Ave

New York, NY 10065

開放時間和票價根據展覽而定 請查詢官網 http://armoryonpark.org

3. 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

2 E 91st Street

New York, NY 10128

M - F 10-18 / S 10-21 / S 10-18

Adults $18 / Students $9

我還逃入過這些紐約美術館

就不推薦Met/MoMA/Whitney之類的了,雖然在紐約時也經常去,但畢竟這些已經盛名在外

4. Met Breuer

美術館主體建築為modernist建築大師Marcel Breuer的作品,館藏現當代藝術,為Whitney Museum舊址

945 Madison Avenue

New York, NY 10021

T W T 10-17:30 / F S 10-21 / S 10-17:30

Adults $25 / Students $12

*suggested donation

5. The Frick Collection

曾是私家宅院,現主要展出Old Masters作品,有不少Ingre和Fragonard

1 E 70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21

T W T F S 10-18 / S 11-17

Adults $22 / Students $12

6. Neue Galerie

也曾是私家宅邸,主要展出十八十九世紀德國和奧地利藝術,喜歡看Klimt的請不要錯過

1048 5th Avenue

New York, NY 10028

T F S S M 11-18

Adults $20 / Students $10

7. New Museum

美術館futurist的建築出自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以及西澤立衛,美術館內展出來自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頂層有很棒的曼哈頓view.

235 Bowery

New York, NY 10002

T W 11-18 / T 11-21 / F S S 11-18

Adults $18 / Students $12

最後,給自己打個小廣告 :P

如果你也對這個世界感到好奇,也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就掃一掃二維碼吧 :) 更多關於走遍世界的故事都在這裡哦!也可以搜 "和Vanessa一起看世界"

http://weixin.qq.com/r/aTsZAVvE6waUrR9i9257 (二維碼自動識別)


Hands down,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You can find everything you want there . It is free and you could go to the Centre Park at the same trip.


neue galerie and Frick collection, 前者是奧地利德國藝術,後者是Henry Frick的私宅和私藏,小而精.


尚未去過扭腰,但是,最神往的是第五大道上的大都會博物館,小時候就看過大都會博物館的紀錄片,或者也算不上紀錄片,但足夠詳盡的介紹了大都會博物館,這可比能讓我頭髮在靜電作用下立起來的科技館更吸引我。

歐洲人總笑話美國沒有歷史,但大都會博物館自成立以來所經歷的100多年用感性的視覺記錄了美國以及美國以外國家的歷史,其中,也包括中國(我記得裡邊是有類似中國館的地方的)。我知道大都會博物館時,看到裡邊還有圖書館,彼時孤陋寡聞的我就想:原來博物館不只是放古董的地方,還能放書啊。。。。。。後來明白了,好書、古書是考察歷史最有效的途徑,書本身就是博物館。

以上,掛一漏萬,但是,要去大!都!會!


想和愛人獨處的時候,最愛周末上午大都會的頂樓露台。那個時候遊客很少,露台可以看到中央公園,有特別的大型裝置藝術。

想獲得靈感的時候,最愛MoMA。除去展品,博物館內部的空間設計就很吸引人,另外在無法理解的當代藝術品前揣測作者的意圖也能幫助自己從新的角度想問題。

僅僅是想「去博物館」的時候,最愛The Frick Collection。準確地說這是美術館,建築本身是工業大亨Henry Frick的私人住宅,展品也是他的個人收藏。因為展品布置和住宅融為一體,所以在這裡看畫,感覺和畫的關係更加親密。如果喜歡荷蘭黃金時代繪畫,這裡更加不能錯過。


所有免費的 還有museum of sex 能跳巨大乳房的時候


規模最大、展品最多、性價比最高的是The Met,當代藝術界最有名的是MoMA,建築和觀賞體驗私人最喜歡的是Guggenheim,最前沿的是Whitney,個人覺得性價比較低的是Museum of Sex。紐約的博物館實在多,最知名的Met和MoMA也是New Yorker吐槽最多的,吐槽點是每次有親戚朋友來,一定會要求一起去Met和MoMA。

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圖片均來自Pinterest)

這是紐約的公益性質的博物館,展品巨大,且門票是自願交錢Met已經去過四五次了,但感覺仍舊沒有逛全。展品跨度也很大,從原始藝術到現當代藝術,從波斯藝術、太平洋藝術、亞非藝術到歐洲古典藝術藏品,是紐約當地及附近學校最鍾愛的地方。Met也經常會有一些有趣的特展,比如剛結束了致敬川久保玲的Met Gala,Met就辦了一期川久保玲戲服設計的特展。缺點是,Met逛起來太費腿,往往你看了兩小時的非洲小石頭還沒有走到你想看的區域。

2. MoMA

MoMA因為梵高的《星空》而吸引力大批遊客,MoMA藏品的質量極高,都是現當代藝術中非常著名的。但個人不太喜歡,首先人太多,只為了拍照的遊客太多,而且許多展品熟悉到「爛大街」了,看到了也沒有多少衝擊力。中國唯一一位進入MoMA的藝術家就是艾未未,其實在紐約的其他幾大現當代博物館裡,能夠進去的中國藝術家也寥寥無幾。許多年前,徐冰說過如果華人想在紐約做藝術就是不懂紐約,許多年過去了,紐約的藝術圈仍是白人的圈子。

3. Guggenheim Museum

Guggenheim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與The Met都在Central Park附近。我的感受是,Guggenheim展品的整體風格是以康定斯基、馬列維奇、蒙迪里安、米羅一類的抽象主義、至上主義、極簡主義的雕塑家和畫家為主。Guggenheim的建築是我最喜歡的,Flank Wright之作,外部的螺旋結構引導了內部結構,許多建築師都從Wright的這一設計中汲取過靈感

4. 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Whitney Museum應該是紐約博物館裡最avant-garde的了,展品以新媒體藝術、影像裝置類為主。現在正在進行的惠特尼雙年展蠻推薦的,依舊以新媒體藝術(影像、VR、電玩等)為核心,針對剛剛過去的選舉年,主題選擇了政治、種族一類話題,策展非常棒。

5. Brooklyn Museum

在Brooklyn Museum看過一場艾未未訪談,除此之外對於Brooklyn Museum個人不是很推薦。展品有年代久一點的藏品,也有一些現代繪畫,但總體比較無聊。布魯克林博物館位置比較偏,在布魯克林,相對也比較冷門一些。但New Yorker的室友十分喜歡,大概之前說的幾個已經去膩了。

6 Neue Gallery

藝術史教授往往會心水的地方,內部裝飾設計都十分典雅。距離Guggenheim和Met都不遠,一家專註於德國、奧地利藝術的畫廊,在柏林也有一家Neue gallery。現在正在展出Klimit的展品,為此激動的藝術史教授特意帶全班跑了一趟。

7 Museum of Sex

Museum of Sex裡面的亮點就是這個充氣蹦床,除此之外的部分比較無聊了。是一個學術導向型的對「性」的研究中心,裡面會有大量的研究相關內容,包括原生藝術中的性、動物性愛、kink等。一進去會有夜店既視感,但上到二樓就很快恢復到壓抑的學術氛圍去了。

8 Chelsea

Chelsea聚集了大量畫廊美術館,像798一樣的地方,大部分是免費或是自願買票形式的。用半天的時間在Chelsea轉轉比在Met、MoMA里走斷腿看各種拍照的遊客會自在的多。

http://tmao.tv/ah8fex5.html


Guggenheim

盡量由憑記憶與照片來回想個中作品的細枝末節:

這幅作品 第一眼看過去像是一張普通的屋內布景圖,別無他致;但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圖畫的空間總有一種詭異的不協調感。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整張實際存在的空間,也不是一張完全依靠想像繪製的畫作。這幅畫分為三個不同的部分:左邊的部分是作者自己家的樓梯,但是是以反向的方向來繪製而成;而右下方的圖書架則是他一個朋友的家中擺設,並且為他『有意』增加了一個書架層;而後邊和右方不連貫的樓梯則是他在夢中夢到的老友家的書架布局——事實上作者較早的時候先夢到了朋友家的擺設布局,之後才去了朋友的家中,發現兩者驚人地相似。便根據 這三個空間繪製出的這幅交錯空間作品。

當你近距離看的時候,是看不到這行字的,你能看到的只有密密麻麻的釘子在上邊,毫無規律的布局與空隙。

但當你離遠看,簡單明了。

I can"t work like this

這個作者的內心無疑是糾結的,抑或焦慮。

這個藝術作品是令我最震撼的一個。

事實上這個作品是在一個非密閉展房之中,展房四壁與天花板都填滿了這樣大大小小的作品。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衣服。圖片上彷彿鉛繪的平面,但其實它是有很強空間感的『鏤空衣』

什麼材質?線?蛛絲?我想幾乎沒有人能猜出這是由什麼做的。

——

這是由一根根細長的鋼針層疊擺放而成。

而 當我走近觀察才發現這樣震驚的事實。

這個作品的註解很長,夾雜了很多和哲學名詞有關的作者自己的人生見解。很遺憾我無法精確回憶起它的內容。作者是一個苦命的女人,但也是一個頑強的女人。她失去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在悲慟中她對生活與世界充滿了絕望, 高密度鋼釘織成的綢緞是她內心煉獄般苦痛的表現,是她對外界的攔路荊棘,更是她對自己無盡的鞭撻與自責。

這是第一個令我流淚的藝術作品。

這樣飽含故事的藝術作品還有很多。

這裡的作品,很多第一眼看過去實為平淡無奇抑或難以捉摸;但當你仔細閱讀展台旁的注釋,又會發現這些作品縝密的思維與邏輯性,讓人醍醐灌頂。不像大都會與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那麼宏偉復古抑或像MoMA報以超現美學與抱負,在此展示的藝術家也許默默無聞,卻幾乎能在每個作品內看到他們自身的內心世界。我認為這是我喜歡的,不嬌柔造作的樸實藝術。

就像這個詞一樣。這裡的作品不單單是藝術,而是每個藝術家由自身的故事所組成的storylines


目前看來,是911國家紀念博物館。

似乎開放還不到一年,但感覺或許是美國痕迹最濃的博物館之一。

我個人的喜好,是為更好地了解一個地方,而去造訪當地的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和MOMA都很好,但並不能滿足我的這項需求。大都會,規模確實大,展品確實多,但除了那股「我包容一切、擁有一切」的自負而自豪的盡頭,又有什麼是特別美國的呢?相信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特意造訪亞洲展區的那個迷你蘇州園林,但我相信沒什麼人會讚歎其優雅精緻,最多只是感受到了一種參與感。在大都會博物館裡我可以找到世界,但或許正因為如此,我反而難以對某一個角落產生特別深刻的感受。

而MOMA呢,現代藝術的展品與展館本身的設計都值得一看,就連路對面售賣紀念品的商店也非常新鮮。不過太火爆因而也人太多。周五免費之夜的人流更是恐怖。我進去的時候,只是查著資料乖乖掃過一遍名家大作,我可不敢承認自己能完全理解現代藝術。

而911國家紀念博物館不一樣。

我懷揣著百老匯的打折票,想在開演之前消磨時間,於是跑到歸零地去看911遺址。偶然看到有博物館,下午五點多了還開著門,就跟著不長的隊伍進去。可以看出,對於這場國家級的瘡痍,美國的確是花了大力氣去紀念。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世界各國的遊客移民能被代入進這場悲劇,並和美國人分享同一種感受。

硬體設施自不必說,工作人員數量與服務態度都足夠好。最精華的展廳是不得拍照的,裡面有很多911遇難者的個人信息。看一位遇難女子的錢包裡面有前一天請她媽媽在豪華餐廳過生日的賬單、看被劫持飛機上的乘客給妻子打電話留下遺言說我愛你、聽一個個遇難者的名字與身邊人的悼念被逐個讀出,你很難不被打動。

換個說法,911紀念博物館其實就是美國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但其布展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我也去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過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等等,但身臨其境感,居然不如911紀念館強。大概是因為這種和參觀者有交互的布展方式,效果要遠勝傳統的靜態布展吧。

結果是911紀念館的異常精彩,讓我在裡面一再逗留,最後人生的第一場百老匯音樂劇就遲到了十分鐘。但收穫呢,是我對911理解更多,是我能說出世貿大樓的前世今生,是我窺到了紐約憂傷與脆弱的一面,從而更好的理解紐約。

因此作為一個過客,911國家紀念博物館相比於大都會的蘇州園林與MOMA的梵高《星空》,更加吸引我。

按這個標準,我對埃利斯島上的移民博物館也好感頗高。

美國愛國主義教育,姿勢水平還是很高的啊。


知乎上第一個回答,小激動。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在大都會博物館做過一年志願者,visiter service at great hall information desk. 就是這裡:

大都會做志願者的一大好處是紐約所有博物館免費去,大多數博物館還允許帶guest(也好像是全國都免費,這個記不得了)。所以博物館去過一些,MOMA, Guggenheim, 自然歷史博物館等。

MOMA算是比較有特色的博物館,也很大,相比於其他博物館趣味性更強,記得第一次去的時候在樓下見到一個身上潑了各種顏色燃料的藝術家端著一本書站在博物館門口裝雕像,這是行為藝術。。

Guggenheim博物館的構造很有意思,一進門就會被五光十色的螺旋建築吸引,一樓人們就坐在那裡抬頭看天花板也會看上一小時不覺得膩。

自然歷史博物館去了三遍,大廳里的恐龍化石骨架非常震撼。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來參觀,趣味性是最強的。動物標本極為生動,非常值得一去。

最愛的當屬大都會(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不是因為在這裡做志願者所以有特殊感情,是客觀的講,Met最大,展覽最多,最為多元化。

先貼上博物館地圖給大家參考:

在Met里真的很容易迷路,所以我第一建議就是到了先要一份地圖,地圖有中文版,這樣對應著地圖也更方便系統的參觀博物館。博物館每個房間都有號碼,找到了號碼後可以在地圖上找到和左側相對應的顏色就是你處的展區。這樣就算迷路了也能很快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當然也可以諮詢身邊的安保人員或者志願者。

想要一天參觀完整個博物館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走馬觀花的瀏覽全館也至少要三天。所以,如果時間有限,建議提前做一些功課,看看哪些展區比較感興趣,然後先參觀自己最感興趣的展區。

我這裡小推薦一下:

1,亞洲展區,就是地圖上200-253的紅色區域是第一推薦的。好歹我們也要看看有多少寶貝流傳到了國外。亞洲展區有一個蘇州園林style的小花園,相信大家都會喜歡的。

2,埃及展區,有木乃伊,獅身人面像,人身獅面像,金字塔,以及各種大小物件,真的很值得一看!

3,歐洲繪畫及雕塑,在二層的紫色區域,這裡有梵高,莫奈的作品。

另外,大都會五層的天台公園在夏季的時候會開放,上面可以喝個小酒,順便俯瞰一下曼哈頓景色,還是很愜意的~建議先諮詢一下工作人員天台的開放時間,因為每年的開放日期都不同,另外也會根據天氣調整,下雨的話一般就關了~

就這樣。


最詳盡的紐約博物館攻略來啦!

Part 01 曼哈頓中城 | Midtown Manhattan

提起5th Avenue,你的第一印象是曼哈頓的南北中軸線,奢華的購物天堂,還是貧富的邊界?

第五大道有很多昵稱,其中有一個叫做Museum Mile。(是噠,London也有一個同名地區)

從82 St 到105 St,橫跨23個block的一英里路程,雲集了聲名顯赫的博物館與藝術機構。

A.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East Dr, New York, NY 10128

Architect:Frank Lloyd Wright

Project Year:1959

Info Source: ArchDaily

Hours: Sun. - Wed. Fri. 10am - 5:45pm, Sat. 10am - 7:45pm

(Dec. 25 closed, Dec. 24 Pay What You Wish)

古根海姆博物館與曼哈頓規整的城市網似乎格格格不入,但簡潔有力的有機線條含蓄又張揚,使它成為紐約客們最為鍾愛的紐約名片之一。

古根海姆博物館是賴特在1943年到1959年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他逝世6個月以後)期間的最後一個主要設計作品,既是他創作時間最長的作品,同時也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之一。賴特意圖打造 「one great space on a continuous floor」, 於是乎,古根海姆博物館沿街一側由連續的坡道盤旋而上6層,長達402米,空間可以從一層自然流動到另一層,同時創造沿途體驗藝術品的序列感。

儘管空間無可爭議,建築本身也充滿紀念性,然而它在功能上並非完美。室內的曲面牆使得畫作展示困難重重。因此博物館開張之前,曾經有21位藝術家聯名抗議他們的作品被放在這樣的空間里展出。

博物館館長JJS甚至說過 「從建築上來講,這是這個國家室內最為壯觀的博物館。但我的工作是去充分展示一個偉大的展品系列」。

除了這些觀念上的批判,賴特為古根海姆博物館所做的設計毫無疑問提供了一種空間上的自由。賴特用了700張草圖,6個系列的工作圖,將他的概念塑造成這一座俯瞰中央公園的非凡建築。

B. The Met Breuer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945 Madison Ave, New York, NY 10021

Architect:Marcel Breuer

Project Year:1966

Info Source: ArchDaily

Hours: Tue. –Thu. 10 am–5:30 pm, Fri.Sat. 10 am–9 pm,

Sun. 10 am–5:30 pm

(Dec.25 Jan.1 closed, Mon. Dec 26 Jan 2 open)

Met Breuer所在的建筑前身是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而如今Met Breuer通過協議租用此建築8年,使其成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現代藝術展區。

當翻新後的Met Breuer博物館向世人解開面紗時,The Met"s 的主管 Thomas P. Campbell 讚歎這座建築為 「雕塑」 一般的存在。

設計公司 Beyer Blinder Belle 與the Met 一同為博物館的翻新提出了四大目標:

1.修復標誌性空間,保持建築,材料的整體性和連貫性

2.提升並明確參觀流線

3.升級建造系統

4.呈現the Met 新風貌

The Met 致力於展現美國藝術家現代藝術作品,多為臨時展覽,因此值得重複回訪,每次定能發掘新的驚喜。

C. 590 Madison Avenue Atrium *Formally as IBM Headquarters Atrium (此處為走累了的插播)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590 Madison Ave, New York, NY 10016

Architect:Edward Larrabee Barnes

Landscape Architect: Zion Breen Associates

Project Year: 1983

Hours: 8am - 10pm

昔日的IBM Plaza同所有的曼哈頓摩天大樓一樣,擁有水晶一般的玻璃立面。唯獨立面透出的鬱鬱蔥蔥和遠超一般辦公室門廳人流量的熱鬧景象會讓你疑惑:這還是我們熟悉的辦公大樓嗎?遠在1961年,紐約推出了新的 Zoning Resolution , 其中一條便是以額外的建築面積 作為獎勵, 鼓勵開發商把毗鄰的公共開放空間置於建築中,即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IBM 便是其中出彩的一處。 4層高的水晶盒子通透明亮,滲透出的綠意暗示與引導著行人進入一探究竟。

水晶盒子里,8叢竹林沿著鬆散的網格安置,不阻擋珍貴的自然光線的同時,又劃分出怡人的休憩空間;靈動的布置更是營造從街頭綠樹到室內竹林連續的視覺和空間體驗。

在這裡,你可以不受打擾的坐上幾個小時。 這裡還散布著可移動的桌椅, 一處出售食物咖啡的小亭子,以及展示現代藝術的靈活空間,足夠溫暖聖誕街頭饑寒交迫的你。

你甚至可以通過室內通道從IBM Plaza 直接到達 同樣提供 Privetely Owned Public Space的 「白宮紐約分部」--Trump Tower.

財大氣粗的Trump Tower 金碧輝煌,BlingBling的聖誕裝飾滿足你對Trump 「I am really rich」 的 一切想像。你可以捧著手提,在這溫暖的橘黃色調下或工作或休憩。說不定還能跟 Trump 來個偶遇,紐約那麼瘋狂,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呢

D. PALEY PARK

(此處仍為走累了的插播)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 3 E 53rd St, New York, NY 10022

Landscape Architect: Zion Breen Associates

Project Year: 1967

Paley Park 不足400平米,本是林立高樓間剩餘的「縫隙」。

1963年,CBS的前主席 William Paley 把這四方彈丸之地開放給城市,使其成為Privately Owned Public Space 的又一經典原型。

陽光透過17棵纖細的皂莢樹,落下斑駁樹影,

6米高的水幕乾淨利落,靜態的公園頓時多了一絲流動的氣息。

E. MOMA Sculpture Garden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 3 E 53rd St, New York, NY 10022

Architects: Yoshio Tanaguchi (新館)

Landscape Architect: Zion Breen Associates;

Ken Smith (rooftop)

Project Year: 1963, 1989 (renovation), 2005 (expansion)

Hours: Mon. - Sun. 10:30am - 5:30pm, with Fri. until 8pm

(Dec. 25 closed)

MOMA(現代藝術博物館)作為當代最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聲名如雷貫耳,相信只要對紐約市稍有了解的讀者都一定耳熟能詳。《睡蓮》、《星夜》、《舞蹈》、《亞威農少女》,任意一幅都能讓此處成為紐約之行的must visit place,更不必說此處收藏的數不勝數的現當代藝術品了。

Abby Aldrich Rockefeller雕塑花園於1963年被設計建造。這個藏在博物館背後的花園被用來展示MOMA的雕塑珍藏,也用作先鋒雕塑家展出,接待、籌款、音樂會和公共活動的場地。

花園裡冬天堆滿鬆軟的積雪,夏季則坐滿了人群,變化的季節感受和豐富的活動為恆溫的室內增添了許多生氣,儼然成為了博物館的重要標誌。

園中雕塑雖然總數不多,但幾乎件件都是精品,其中不乏羅丹、畢加索、馬蒂斯、胡安米羅、亨利摩爾等名家名作,值得細細品味。

後來,美國設計師Ken Smith操刀設計了建築的屋頂花園,並於09年獲得ASLA專業獎。這是一片無法進入,只能從周圍高層上觀賞的裝飾性景觀,通過對模擬自然這一概念的巧妙運用,設計師使用人工材料,成功地在有限預算內達成了設計目標。其受到日本枯山水園影響的設計語言也是現當代美國景觀受日本文化影響的代表。

F. Bryant Park

(此處為不務正業的插播)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225 Madison Ave, New York, NY 10016

Landscape Architect: OLIN Studio

Project Year: 1992

Skating Hours: 8am - 10pm

Shopping Hours: Mon. - Fri. 11am - 8pm, Sat. Sun. 10am - 8pm

在《慾望都市》里,Carrie 婚禮當天被新郎 Mr.Big 放了鴿子,而婚禮現場就在Bryant Park身後的紐約公共圖書館。

從小編讀本科時起,這個公園就作為城市開放公園的教科書式案例,被老師們反覆提起。通過重新設計城市公共空間來降低犯罪率,重塑公共生活的手段,如今已屢見不鮮,但Bryant Park絕對稱得上是此中先驅。

在曼哈頓人民的心目中,它大約也是城市名片一般的所在。大家都對夏日裡樹影婆娑的Bryant Park 太熟悉了, 小編就不再贅敘。 而該公園在一年中由草坪向冰場的分季節功能轉換,也同樣引領了設計圈的潮流。

(OLIN Studio自身也在反覆使用這個策略,比如費城的Dilworth Plaza)

從10月29號到明年3月5號,是公園的冬季滑冰時間。

冰場位於公園正中央,大小52m X 30.5m,入場免費,租賃裝備則需另外付費。

G. The Morgan Library Museum

推薦指數:

知名度:

Address:225 Madison Ave, New York, NY 10016

(just a short walk from Grand Central Penn Station)

Expansion Architect:Renzo Piano

Expension Year: 2006

Hours: Tue. - Thu. 10:30am - 5pm, Friday 10:30am - 9pm

Sat. 10am - 6pm, Sun. 11am - 6pm

(Dec.25 Jan.1 closed, Mon. Dec 26 open)

寫到這裡,任性的小編覺得有點累了,決定提前中場休息一下。

於是這個項目多圖奉上,請大家不要說話,用心感受。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GARLICidealab, 微博:GARLIC咖林。

景觀城市|聖誕特輯--紐約曼哈頓博物館的奇妙夜


最愛MOMA

回顧過去固然重要,但直面當下、展望未來,更能贏得我的尊重。


推薦閱讀:

在目前的局勢下去朝鮮旅遊安全嗎?
從北京導遊辱罵遊客事件(今天的新聞),應該如何看待中國旅遊業管理現狀?
考慮到敘利亞和ISIS,最近去土耳其安全嗎?原本打算復活節放假去土耳其,兩個女生?
關於台灣有哪些值得分享的旅行經驗?
如何只用100塊錢初始資金環遊世界?

TAG:博物館 | 旅行 | 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