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魚類做不到像豬牛羊一樣的肉質改良,發育良好的野生魚與養殖魚吃起來沒什麼區別呢?
我同學經常去學校附近的湖裡釣魚,嘗過他的成果與市場上的魚肉質無甚區別。
誰說魚不能肉質改良?
魚肉的可塑性超大的,可以說你喂它吃什麼,就長什麼樣的肉。水質的影響也非常大!
比較好的例子就是草魚。
高中畢業前對草魚印象不好,那時候老媽把十幾斤的大草魚切塊裹粉炸存在冰箱里,吃的時候做成魚香口味的燒魚塊,儘管味道很好又下飯,可是口感糙老。那時更喜歡鰱鱅魚做的水煮魚酸菜魚,滑嫩好味。大三實習到了黃岡,前輩在館子里點了口水魚,兩三斤的草魚,那時第一次吃到這麼嫩的草魚,就著重油和調料非常好吃。
大四實習到了廣州,和同事跑芳村吃脆鯇,十幾斤的大草魚。竟然有這麼脆爽的草魚,在湯里輕涮,沾點醬油就十分完美。然後是羅非魚。
海南的羅非魚我一口都不吃,換成雲南的羅非魚光清蒸我能吃到撐。死水塘和山泉水就有這麼大的差異。要想魚好吃,是需要更多金錢投入。想到了家鄉的田魚。
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 「青田縣的稻田養魚自唐睿宗景雲二年(公元711年)置縣以來,就有養殖,至今已有1300多年。清光緒《青田縣誌》中有「田魚,有紅、黑、駁數色,土人於稻田及圩池養之」的記載。這是有關青田田魚養殖的最早文字記錄」 「2005年5月16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了5個古老的農業系統,作為世界農業遺產進行保護。作為有著700多年歷史的農作方式,浙江青田的稻田養魚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惟一的入選項目。」 就是大家上學的時候應該都有學過的稻魚共生系統,魚養在水田裡面。這種魚長這樣子:
各種顏色都有,有點像網路上轉發的錦鯉 這種魚是鯉魚的變種,但口感完全不一樣!!!!家裡有親戚嫁到那邊,有幸吃了正宗的田魚,連鱗片可以一起吃!!肉質感覺和鯉魚完全不一樣,特別嫩,也基本沒細的魚刺了。 一般是紅燒的吃,燒一鍋熱油,活魚剖凈內臟,往肚子里放入香料,連鱗片直接丟鍋里,然後……就不知道怎麼做了,反正很好吃。又找了下資料,正式名應該是「甌江彩鯉」
「甌江彩鯉形似鯉魚,味勝鯽魚,鱗如鮒魚,色若金魚的魚。從體色上可分為紅、烏、白和花(又稱火柴頭)等等;從鱗片上可分為大鱗田魚和細鱗田魚兩種」
「甌江彩鯉是浙江甌江流域沉睡千年的"明珠",新開發中的養殖新品種。俗稱"田魚",是甌江流域的地方性養殖對象,史料考證至今已有1200餘年的養殖歷史。該魚在甌江流域每逢佳節是每個家庭的必備佳肴。」小地方不知名的特產,回答這道題目,不知道這種魚算不算是對魚類的改進(反正口感好了很多)
店裡吃田魚,很容易被奸商用紅鯉魚代替(價格差2-3倍),樣子差不多,但口感真的差很多。之前別人送的兩條(市場買的),一嘗就知道不是正宗的,就很尷尬,沒和他說。
圖片選自網路,部分(大部分)文字抄的百度百科→_→想查的自己去搜索吧將魚類作為食物發展的水產養殖業發展歷史相對於豬羊牛還太短。你所說的肉質改良是什麼?脂肪率提高嗎?不過我還真不知道野生種和養殖種的口感差別,吃不起野生的牛羊豬。
野生狀態下,魚類長成可供食用的商品需要更長的時間。而在養殖狀態下,草魚鯉魚鯿魚鯽魚鰱魚鱅魚這些大都只需要一年時間就可以上市,為了提高飼料利用率和單位產出,養殖戶會以極大的密度進行養殖,擁擠的生存狀態和塘底腐敗變質的剩餘飼料只能靠投放消毒和抗菌藥品等辦法來保證魚體的健康。
但自然無污染的狀態下,魚的品質好壞也還會受到其他一些因素影響。鹹淡水、水的深淺、水溫、流水或死水,這些。舉例說千島湖最大深度120米,平均深度34米,所有魚類在冬季會趨向深水處越冬,水越深水壓越大,所以千島湖的魚會讓人感覺肉質太緊。野生鯽魚
黃尾鯝
野生鯉魚
花鯝
野生翹嘴
野生鱖魚
野生鯿魚
華鰁
可以改良的,肉的風味主要由肉的成分(蛋白質,脂肪,水)佔比和風味物質積累決定,風味物質是隨生長時間而積累的。人工養殖追求快速生長,改變肉質主要是依靠改變肉的成分,比如改變比例:通過鍛煉降低含水量;改變蛋白質成分:脆肉皖,上市前幾天喂豌豆,導致缺乏某種氨基酸,從而改變肉的質感。
重慶這邊一直有一種魚,叫做「洗澡魚」很神奇的。魚質細嫩,入口清香,深受食客喜愛。老闆說,這就是長江裡面的野魚,雖然是青草鰱鱅家養魚品種,但是是從長江裡面捕撈,就好美味的哦。可是,你看這些江邊躉船改建的水上魚館,水箱裡面成群的魚兒,心裡又不禁懷疑,哪裡可以撈到這麼多的魚?每天都大量供應?野生魚要長成4-5斤一條,生長期會非常長,要幾年時間,這樣的魚骨齡大了,魚肉會很老的,但偏偏吃進嘴裡的魚肉,卻是鮮嫩的。
秘密就在於,這些老闆是魚市場進的貨,放在長江的網箱里養,不餵食,任其排泄乾淨,魚的泥腥味逐漸消失,只需2周時間,雖然會損失一些重量,但是立即會改善魚的品質,使其具備養殖魚的肉質嫩,又具有江河魚的風味,價格高漲幾倍。
這就是改善魚類品質的活例子。還有一些人在深山裡面的溪流旁邊建上魚塘,將溪流引入,也是將養殖魚放進去養,很短時間內,魚的味道就會變得品質上乘。
關鍵點就在於,成年野生魚肉大多比較老,也就是北方人講的「柴」 ,將養殖魚和自然環境正確的結合,就會產生高品質的魚類食品。
不過,隨著山峽大壩的不斷蓄水,水上魚館基本上都被水上警察攆起走了,引溪水餵魚的因為破壞環境,除了極其偏僻的地方,大多都不見了蹤影。80年代重慶長壽湖的網箱魚,每天一船一船的運到朝天門碼頭,魚質細嫩,甘甜美味,幾乎可以直接清蒸。好的魚肉,是帶著淡淡的甜味的。但是還沒到90年代,長壽湖的網箱魚就變得一股子鐵鏽味,長壽湖水質嚴重惡化,然後全面禁止養殖網箱魚。經過20多年的禁養,長壽湖水質才逐漸好轉,但是還達不到飲用標準。
所以,改善魚類品質,成本是非常高昂,又要產量大,又想保護環境,這個方法不好一下子琢磨透。
另外,有沒有想清楚為什麼重慶的水煮魚那麼受歡迎?嘿嘿,這是正確烹調養殖魚類的最佳方案。
脆肉鯇表示不服
額,那可能是你沒吃過真的野生魚吧……不說遠了,隨便舉個例子,野生鮭魚不但口感和養殖鮭魚不一樣,就連長得也不一樣啊
哈哈哈哈,我也就清蒸可能吃的出來差異,然而做法的差異可能影響很大~肉質差別再大的魚,只要做法粗糙,一樣可以煮成一模一樣~
你壓根沒有吃過野魚吧。真正的野魚就算直接清水燉煮也沒有腥味,並且清甜。和養殖的魚區別還是非常大大的。
養殖的口感比野生差太多。
推薦閱讀:
※中國農業發展出路在哪?
※「蝦稻共作」模式是真的還是忽悠人的呢?
※一萬多畝山地與耕地,如何打造田園綜合體,做到一、二、三產融合,從基礎做起,請教方法,尋求投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