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酸秀才,沒有酸舉人,酸狀元?

是不是和窮則父母不子,富則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哉有某種形式上的異曲同工?


諸位,你們知道舉人有多難考么?

整個明朝,276年,舉人不過只有11萬左右。

平均每年400個。

當時中國有接近1200個縣,

平均下來,每個縣三年才能考上一個舉人

在很多教育弱縣,幾十年考不上一個舉人非常常見。

一般而言,中舉差不多都30歲了,

在中醫的調理下,那個時候中國男人平均壽命不會到60歲,

也就是說,一般而言,明朝活著的舉人也就10000左右。

這10000個人裡面,

有當了進士高升一步的,

有複習備考再戰三年的,

有死了爹媽丁憂守制的,

有老弱病殘不堪大用的,

有看破紅塵不願當官的,

真正能出來工作的舉人,也就幾千個。

要知道,光是縣令的缺,就有一千多個,

此外還有各府的知府,各州的知州,藩司臬司學政三大衙門的屬官,

還有兩京十二部的京官,監察部門的言官……

舉人在當時保底是縣處級幹部,

只要運氣不是太壞,最少能混個縣令噹噹。

這種人,當官的時候是老爺,

回了家也是當地一霸,

和縣太爺至少是平起平坐的老同事,

縣太爺都惹不起,因為誰也不知道人家上面是不是還有人。

這種人,巴結都巴結不來,

還敢笑人家窮舉人?

至於進士,

進士平均每年不到100個,是國家的高級人才,

保底是地廳級幹部,上不封頂,

要是考中了庶吉士,上省部級都是常見的事情。

笑人家是窮進士?

你都不知道人家的門往那邊開……

放在今天,你有你們副省長的手機號么?

縣委書記的你都沒有……

不是我瞧不起大家,

混知乎的大V,放在過去能中進士的,也沒幾個。

放古代,秀才大家還能調戲一下子,

窮舉人?窮進士?

乃義務啊……


趙清蘭的答案更靠譜,其實就是經濟基礎。

不論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哪有一個不酸的?只不過秀才沒錢地位低,老百姓敢於諷刺罷了,你諷刺個舉人試試?分分鐘遞條子送到衙門,更不用說舉人一般都成了族裡是實權人物,動家法就治掉半條命。

不過是因為經濟基礎不同而已。秀才沒法蔭蔽,只能免幾個丁役,也就是作為人口稅的口賦和勞力稅的庸賦,大頭的地賦免不了,個別秀才還要自己種田,當然多數是靠在私塾里撈外快。成績好的能到縣裡上學再領份錢糧,就是所謂的廩生,都有因二兩祭肉打起來的,看范進中舉前老丈人怎麼對他。

至於舉人就是另一回事了,蔭蔽個上百畝地不要太輕鬆,成了鄉里的大地主,這些縣下豪強官府收稅都要求著他們(包稅制),有的比分配差的三甲進士還要舒服,所謂金舉人銀進士么,哪個種地的敢去說他?


謝邀……手邊沒書,簡單回答一下,如果有大出入,回頭再改。

只有酸秀才,沒有酸舉人或進士,說來很簡單,因為中國市民階層文學覺醒,是在宋代。如果這覺醒是在唐代,也許最後的稱呼就是酸明法,酸明算,或別的酸什麼了。

從我看過的資料來看,目前最早的關於酸秀才的記錄應該是在南宋,(一下想不起名字的某書)里記載過劇目名為《秀才打酸擂》和其它許多把「秀才」和「酸」字聯繫起來的劇本,然後在著名的明黑作品,元代遺老書,木乃伊見證者《南村綴耕錄》里,應該也記載過叫《酸秀才哭貧》或《哭貧酸秀才》之類的劇目,包括「措大」的原始形態,有人認為就是「醋大」,溯其本源,仍然離不開一個「酸」字,在這裡面,我們可以把酸理解為一種特殊的嘲笑,夾雜著羨慕的嘲笑,笑的不是別人低劣,而是別人低劣卻自以高貴,笑中有恨,因為嘲笑者並不是不知道--以及不承認--被嘲笑者的確有機會高貴。

至於把酸和秀才聯結起來的原因,如上邊所說,我的觀點,就是因為在市民文學,或者說是話本小說全面成形的時代(即宋代)里,秀才剛好是功名序列的最低層,正如我們今天會開心的嘲笑派出所長以及新警察,卻很少編排關於公安廳長的段子一樣,在當時的市井階層來說,他們最容易接觸到的,也是最常見識到其沉淪與落泊一面的,便是所謂的秀才:最底層的讀書人,較平民,他們有著更多的傲慢與機會,然而這個隊伍中的多數--或至少是很大一部分罷--仍然不免於要淪落,只要他們沒能力爬升到更高的一個級別。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同時承載了平民對上位者的幻想、羨慕與嘲弄和憤恨的人,就必然要被轉化為這樣的丑角---這很自然,正如今天我乎上對拿不到高薪的211或985們的嘲笑一樣。


不以數據為基礎的對比都是耍流氓,下面一一道來:

1.考進士與考清北孰難?

以永樂朝和宣德朝為例,共有1829+300=2129個進士,前後歷經了21+9=30年。也就是每年大約70個進士。

然後看看人口(以永樂中期為例):

永樂九年

人口51446834,賦稅糧30718814石

永樂十年

人口65377633,賦稅糧34612692石

永樂十一年

人口50950244,賦稅糧32352244石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神奇的人口巨大波動,但是基本上可以大致認為人口為6000萬。故而,當時的進士每年產出比率為:

70div 60000000 = 1.17	imes 10^{-6}

然後看看如今,現在中國有13億人口,每年清北本科生招人大概為5500人。這樣算下來比例為

5500div 1300000000 = 4.23	imes 10^{-6}

所以考進士的難度是考清北難度的3.61倍,當然,用人口計算未必合理,只是因為我們無法拿到童生的數據。現在的人受教育程度高,讀書的學生占人口比起明朝比例更多,所以從這點看清北相對會難,但古代人均壽命低,青年人口占人口比例大,這樣看進士會相對難,總之具體還靠大家內心去修正衡量。而以我的觀點,進士的難度是至少是不低於清北的。

PS:很多人懷疑用人口計算是否合理,我只能說現在受教育水平高,所以考生多,從這一點看清北難度應更大,另一方面

2.進士與如今官員比例對比

永樂一朝有2129個進士(20年大概是一個官員周期了),而我國目前副省部級及以上高官人數大概有不到2000人,數量相當。當然,以比例說話更為客觀,20年的進士占人口比例為:

2129div 60000000 = 3.55	imes 10^{-5}

而我國目前廳局級幹部大概有4w人,占人口比例為:

40000div 1300000000 = 3.08	imes 10^{-5}

所以可以看到進士比例和廳局級幹部比例相當,在座諸位恐怕不會沒事去酸一個XX廳廳長、XX局局長吧

3.舉人

至於舉人,計算和對比的方法是和進士類似的。有答案說一年大概是400個舉人,那麼計算考舉人的難度大致認為與如今考清北復交難度相當。而人口比例則比現如今的處級以上幹部(大概65w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要高不少。

想想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混不到一個處級幹部吧(PS:縣委書記也就是處級)。所以舉人已經是妥妥的統治階級,中產以上了。

4.秀才

秀才比起舉人來說,一下就不值錢多了。有答案也已說了,每年就有幾千個,那按照比例來說和如今上個985差不多。但是從官員比例來看和比科級以上幹部要少的多(如今我國科級及以上幹部大概有140w)。

從985的學歷來看秀才們的學歷確實又不錯,肯定會把自己看的重一點,但是從我們直觀感受來看不如科級幹部其實已經有點地位尷尬了,並沒有與普通人拉開明顯差距,甚至不如街坊領居有些做小買賣的掙得多,這樣想酸秀才、窮秀卻非無稽之談。

再說多一點,在學術界,舉人好比副教授,秀才頂多是PHD,在軍界,舉人是團職以上幹部,秀才頂多是個連營職,都是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存在。


任何時代都有會混的,也有不會混的,作為最初級的功名而言,秀才的人數佔了絕大多數,所以這裡面的人,叫聲向來不小。明以前的,我不清楚,就拿明朝來說吧。

明代士紳擁有免丁糧的特權,至嘉靖二十四年,正式議定優免條條,具體如下:「京官一品、免糧三十石、人丁三十丁。二品、免糧二十四石、人丁二十四丁。三品、免糧二十石、人丁二十丁。四品、免糧十六石、人丁十六丁。五品、免糧十四石、人丁十四丁。六品、免糧十二石、人丁十二丁。七品、免糧十石、人丁十丁。八品、免糧八石、人丁八丁。九品、免糧六石、人丁六丁。內官內使亦如之。外官各減一半。教官監生舉人生員、各免糧二石、人丁二丁。雜職省祭官承差知印吏典、各免糧一石、人丁一丁。以禮致仕者、免十分之七。親住者、免一半。」(註:《大明會典?卷二十?賦役》)萬曆三十八年《優免新例》規定:「現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萬畝,以下遞減,八品免田兩千七百畝;外官減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進士優免田最高可達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臨(監)生八十畝。」(註:姚宗儀:《常熟私志》卷3, 《賦役·優免新例》)

中國古代的稅收,向是賦役重過稅,從官書上的規定來看,只要考上了秀才,實際上就不用交稅了。不僅自己可以不用交稅,甚至還有大量人交土地投獻他們名下,讓其幫助免稅,對這一現象,顧炎武在《生員論·中》寫道

今天下之出入公門以撓官府之政者,生員也;倚勢以武斷於鄉里者,生員也;與胥史為緣,甚有身自為胥史者,生員也;官府一拂其意,則群起而哄者,生員也;把持官府之陰事,而與之為市者,生員也。前者噪,後者和;前者奔,後者隨;上之人慾治之而不可治也,欲鋤之而不可鋤也。小有所知,則曰是殺士也,坑儒也。百年以來,以此為大患,而一二識體能言之士,又皆身出於生員,而不敢顯言其弊,故不能曠然一舉而除之也。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官府之政清也。

……且如一縣之地有十萬頃,而生員之地五萬,則民以五萬而當十萬之差矣;一縣之地的十萬頃,而生員之地九萬,則民以一萬而當十萬之差矣。民地愈少,則詭寄愈多,詭寄愈多,則民地愈少,而生員愈重。富者行關節以求為生員,而貧者相率而逃且死,故生員之於其邑人無秋毫之益,而有丘山之累。然而一切考試科舉之費,猶皆派取之民,故病民之尤者,生員也。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百姓之困蘇也。

天下之患,莫大乎聚五方不相識之人,而教之使為朋黨。生員之在天下,近或數百千里,遠或萬里,語言不同,姓名不通,而一登科第,則有所謂主考官者,謂之座師;有所謂同考官者,謂之房師;同榜之士,謂之同年;同年之子,謂之年侄;座師、房師之子,謂之世兄;座師、房師之謂我,謂之門生;而門生之所取中者,謂之門孫;門孫之謂其師之師,謂之太老師。朋比膠固,牢不可解。書牘交於道路,請託遍於官曹,其小者足以蠹政害民,而其大者,至於立黨傾軋,取人主太阿之柄而顛倒之,皆此之繇也。故曰:廢天下之生員,而門戶之習除也。

看到顧炎武的陳述,誰還敢相信秀才是真窮,而且他們很難窮,這就是所謂的秀才「坐一百,走三百」(《丹午筆記·明季生員條》)。這類混的還不錯的秀才,變成酸秀才,其所謂的窮,就像有一千萬的看馬雲,感覺自己念的學校並不比馬雲差、腦子並不比馬雲差的那種哭窮。

到了清代,真正意義上的窮秀才才開始出現,按《道咸宦海見聞錄》上所寫,張集馨的叔叔中有兩位是秀才,但因為家貧無後,所以張集馨本人就一祧三支。這是因為攤丁入畝這些政策以後,秀才的特權大大減少了,而且張的叔叔又不願意離家外出高就,所以生活才困難。但在河北民間,勸孩子好好讀書的兒歌則是「當秀才,做老師,小米白面吃的香」(《中國的科名》,齊如山著),說明秀才就在沒多少特權以後,只要想走出去,也能混的不錯。

總而言之,所謂的酸秀才是在哭窮,不是真窮。不用考到舉人,就是考上或熬成貢生,就可以到哪當學官,甚至去哪當知縣、縣丞。舉人雖然也是學官到知縣,但舉人得知縣、縣丞的機會遠遠大於貢生;如果考中進士,不用三鼎甲,只要考中,知縣、部郎保底,就算乾的不好,假如沒有大過失,這才外送州縣學官。只要一入官場,想的就是如何陞官,如何更高的實現人生價值(多方面含義,自行理解),根本沒時間在那邊哭窮。而且秀才多居於鄉間,老百姓見他們見的比較多,自然編故事愛說秀才,這才有可信性,因為編舉人,他們沒見過,編進士,他們想都不敢想。


記得你乎某位大五毛的答案中提到:

按照人口比例,秀才等於現在的985畢業生。

你乎「酸985」的問題和答案還少了嗎?

舉人就有做官資格了,相當於985博士選調成功,雖然這個官運氣最好的也得從最低檔次的「縣丞」(副縣長)做起,其他的往往就是個「學政」(縣裡唯一一所高中的校長,順帶兼職教育局長),但無論是副縣長還是縣教育局長,在當代中國基層也多少算個人物,你乎九成九的人別說沒這麼大能耐,遇到這種人還得巴結呢,怎麼敢酸?

進士那就更了不得了,等於是「被趙家人圈子接納的985選調生」,下去做官那至少是副縣長起步,就算水旱蝗湯全趕上了,只要自己別犯大錯那混個副省長退休屬於正常現象,順風順水的話一路做到省委書記也不是不可能。要是留京的話,在翰林院抄抄書(中組部後備幹部),去太學講講課(中央黨校教授),尋個御史甚至侍郎之類的官兒噹噹也是輕鬆愉快,要是狀元的話一路高升入閣(七常委)也都有可能。這種人物知乎俠平時見都見不著,還酸個p啊。


宋朝禮部試沒中的話,考生歸零到秀才,下一輪還要在州上考一次解試,通過了才能進京。也就是明清以前,舉人只是參加全國性考試的 一次性 資格。所以不大會有窮酸舉人的說法出現。

而明清朝廷為了鼓勵科舉,給了讀書人特權,秀才有幾丁的免稅,僅靠此特權又不事生產,那麼活得很勉強很拮据,和普通人沒多大區別,故而窮酸;而舉人數百畝田免稅、數十丁免徭役,此特權帶給他的好處,經濟地位不會低下,不會是窮酸舉人。

————————————————————

參考以前我另外一個關於范進中舉的問題的答案:

「范進中舉為什麼能讓他喜極而瘋,鄉紳刻意逢迎,而他中舉前,士子中的一員卻窮酸潦倒?除了中舉後政治地位提高,有了一點當官的可能性而外,中舉好處可是實實在在的,依律:

秀才享有約10畝土地免繳田稅、免2丁徭役的權利

舉人享有約百數畝至數百畝免繳田稅、免數十丁徭役的權利

故一旦中舉,將會有不堪稅賦壓榨的農民搶著來寄田投附/投身為奴,這樣農民直接交租子給舉人老爺即可,不再向朝廷納稅/服徭役;故秀才只靠自己是要挨餓的,而舉人躺著即能來錢並有免費勞力,所以范進瘋一下正常,那可不是被科舉迷暈了眼,而是白花花的銀子…」

至於中了進士甚至中了狀元,那就是有實打實的官坐了,怎麼會窮酸。


因為舉人就是老爺,老爺就能當官了。別說狀元了。雖然舉人當官的官職挺低,但是也不能不把豆包當乾糧。

所謂窮酸秀才就是說他們又做不了官還一堆毛病。既然舉人狀元能當官,那就不能說他們不能當官了。


看過《范進中舉》,對范進中舉前後的巨大差異稍有印象的人就不該問這種問題,中國有個成語叫「一舉成名」,考上舉人就算一舉成名了,除了在省府和京城要低頭,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像螃蟹一樣橫著走,被人巴結還來不及,怎麼可能酸。

至於秀才之所以被人稱為窮酸,是因為秀才特殊的財政屬性:中國古代,考上秀才之後,已經是統治階級預備隊了,除了社會地位高,享受很多待遇(例如有免徭役免田賦,見官不跪,犯法不上刑,允許穿長衫靴子等平民不允許穿著的衣服等特權)之外,同時由國家發放生活費。

但是這個秀才的生活費,是多少?你猜,你再猜?反正就是脫離勞動生產餓不死但是也過不上好日子的地步。跟今天的什麼碩士博士在讀生津貼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而人一旦考上秀才,就變得自視很高,把自己當做珍寶,當然不屑於和販夫走卒為伍,也拉不下臉來去做一般的勞動生產。可是只靠著國家那點生活費,肯定「窮」,但是人又高傲看不上看不起那個的,這就是所謂的「酸」。

有個網友曾經說過這麼一件家事

「我的高祖曾考取過秀才的功名,再也沒有中過舉人,晚年把秀才功名賣掉,換了30畝地。據說一個姓曹的財主錢財無數,就是沒有功名難登大雅,最後咬牙用30畝地換」

清末人均耕地大概是4畝左右,這表明市場化折算的話,即便包含社會地位,名聲,牌子,政治特權等經濟之外的售價加成因素。一個秀才的頭銜也不過相當於七八個農民的地租子而已。秀才的實際經濟收入有多低,可想而知。

顯然,秀才,明明物質上是一介窮屌,心理上又是一副老爺的做派,真是想不酸都難。


1850年清朝時期,根據徐中約的《中國近代史》描述,秀才(生員)全國只有74萬,其中文生員差不多52萬。這可是近4億人中的50萬,地位比什麼現在的中產階級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中國現在差不多一百多萬千萬富翁。

除了一些家境敗落的秀才,大多數秀才日子還是可以的。魯迅小說阿Q正傳里的,總被知乎眾使用的「趙老爺」,其實只是秀才而已。舉人只有縣城裡有一個孫舉人,由於只有一個,連姓都免了。

過了秀才的至少也有一手好字。即使是孔乙己,幫人抄書,或者幫人寫書信,想糊口也是不難的,他在酒店還從來不賴賬,雖然比不上穿長衫的吃炒菜,但卻比勞動人民好多了。

不過通過鄉試的舉人卻更加了不得。舉人和縣官是同級的,縣令不能審判他,而必須報告上級學政。同時作為在野的統治階級,舉人也是地方領袖,在皇權不下縣的古代,充當政府和人民的紐帶,自然得到官宦階層的籠絡親善。在沒有攤丁入地的時代,有許多平民賣身給舉人避稅。

說到底,作為秀才的低紳,你可以類比現在的小資中產,作為舉人的高紳,則是「趙家人」。小資中產比平民依然不知高到哪裡,但有個特點,喜歡做「精趙」,比如孔乙己對扛大包的人鄙視。精趙又總成不了真趙,自然被嗤笑成「酸秀才」,但作為真趙的舉人,自然談不上酸。


實際上也有酸部長,酸中央委員的。


這個是很有現實依據的。

考上了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比如《天工開物》的作者宋應星年輕的時候是神童,很快就考了舉人,後來折騰了三朝皇帝,沒考上進士,絕望了,去當了縣令,後來在知州的位置上退休回老家。

很多人不了解古代的情況,宏觀來看覺得不過如此,我來換算一下吧。

還是拿宋應星舉例子。

宋應星是神童,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難度相當於考進重點大學的本科),後來在28歲的時候考上全省第六的舉人(難度相當於各個核心部門核心崗位的公務員遴選考試。)

當然, 宋應星還不滿足於此,他要繼續考進士。

如果考上了進士,未來就有機會衝刺七長老,再不濟,那也是中組部里挂號的後備幹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關於建立省部級後備幹部制度的意見--中國共產黨新聞--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沒考上,那也沒關係。

舉人可以通過吏部銓選下基層,依舊當官。當然,一般也就是個縣丞(副縣長),如宋應星這樣當上正職的很少。就是宋應星自己,後來也是縣令不當,回家當了個沒品級的教諭(相當於縣中學校長。)後來幾經沉浮,就從知州(地級市市長、市委書記)退休。

不過嘛,一個舉人再是落魄,也是可以從正廳級級別上下來。當然就不會有什麼酸舉人了。

另外再提一點,舉人就算不去當官,依靠明朝可以詭寄躲避稅負的特權,舉人也是有經濟基礎的。這就是范進為什麼中舉後大家變臉的原因,有利可圖罷了。

(補充完畢,歡迎各位點贊鼓勵233~)


這句話全稱應該是窮酸文人落第秀才。

其實秀才並不一定窮,主要是酸,這是由他們的階級屬性決定的,看不起農民手工人,又被商人看不起,整天激揚文字卻手無縛雞之力(大部分是近兩個朝代造成的固定印象):

以清朝為例:秀才 首先參加入學考試,入學後稱為秀才.秀才分三等,只有一等者可獲得國家每月發給的糧食和銀兩,稱為食餼(類似現代的獎學金).凡取得秀才資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納田糧.生員長久不能中舉,便逐步由附生升增生,由增生升廩生,由廩生選貢生.貢生分拔貢(每 12年考選1次)、歲貢(每年選 1次,按在學時間依次選補)、恩貢(無定期)、優貢(無定期)、副貢(每3年舉選1次,由鄉試取得副榜的生員中選送).顧名思義,貢生系貢舉到國子監成為太學生.實際貢生並不入監讀書,不過取得太學生的資格,一方面可以直接參加鄉試,一方面可以通過"詮選"出任官職,主要是擔任地方學校的教官.國子監學生的待遇也很豐厚:監內肄業生每人每月得膏火銀二兩五錢;每年的11月、12月得煤炭銀五錢;衣服、被蓋、文具等由政府供給;婚娶、奔喪、生病等有假期和補助;每逢大課--即每月15日的考試,則「官給膳食」「發銀二錢」,逢年過節或參加重大活動亦有賞錢。


因為我們的底層社會從來都是「諷刺只到鄉長為止」


跟現在酸什麼養耗子,過柱子,燒爐子,推式子博士是一個道理,學的東西大而無當,逼格還高。

就好比以前這些秀才整天念什麼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整天詩詞曲賦,不務生產。現在這些博士整天發nature、science、ACS nano,advanced material,當然這些還算好了,更多是發發什麼scientific report,PRE,PRB這種,強力製造各類科研垃圾的同時,還覺得自己改變人類社會一個道理

而之前的舉人、狀元是直接當官的啊,你見過現在的人酸什麼縣長市長的?

說白了還是錢權二字當道啊


秀才做到廩生,領糧食,有缺可以做吏員,入幕府做師爺,做狀師,再不濟可以做老師,免除差役。

舉人一般最高到做到知縣。即使不做官,也是地方一霸……實際上鎮委書記,鎮長起步了。還不用繳稅……還可以享受投獻……

進士最低是九品實授,相當於各縣局長。一甲則七品起步(正處級),被皇上看中了就直接庶吉士……相當於進了國家常委的辦公廳,或者直接給個縣當縣令……

酸鎮長?酸縣長?

所以才說: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顏如玉。


只有大學生勃學家,沒有縣委書記勃學家。

「崑山就是貧困縣一個,做官沒發展。」

「在晉江呆久了人都廢了,還得去灤平。」


這樣看跟人民群眾的緊密程度。前幾十年,大學生鳳毛麟角,說哪個村有個大學生,那是整個村的榮譽。現如今,大學生比村裡的狗都多,不酸你酸誰。


這話說的,我給你把這個問題翻譯一下你就明白了:

「為什麼只有酸科員,沒有酸縣長,酸省長?」

你說為什麼?

明白了古代科舉的級別,就明白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不能稱之為一個問題的。

所謂「酸」,我們一般認為是嫉妒的意思,那我們看看一個古人的科舉之路,就知道他應不應該嫉妒了。

歷朝歷代的科舉制度都有所改變,但一般到明清是比較成熟的了,我們以明清為例子。

比如你是一個讀書人,你想做官,那麼你只有一條路可走:考試。

可是你不能直接去考進士,你得先從縣裡考起,考的叫「生員」,或者叫「童生」,考試地點在縣裡或者府(就是地級市)里,這個考上了,你就可以獲得考舉人的資格了。

說是叫童生,考上的卻不一定是兒童,很多人幾十歲了連童生都考不上。

童生分幾等,明朝分為八等,其中最優秀的幾等叫做秀才,所以秀才其實也不好考,很多知乎er放在古代也是做秀才而不可得。

成了秀才,就有一定的特權了,你就屬於國家的儲備人才了,你不用服徭役,見了縣令不用下跪等等。

但是,你不是官。

秀才是離官最近的一批人,想做官,就得繼續考,需要到省會參加「鄉試」,考上了,就成為了舉人,這個比例相當之低,說是百里挑一毫不為過。鄉試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考中了舉人,你面前有兩條路:A,進京趕考,B,進京,到吏部報道,成為一個國家幹部。

舉人是有資格當官的。

雖然這個官不太大,一般來說也就是個八九品的小官,類似於副縣長或者縣裡的某個局長之類的,在某些偏遠地方(比如陝北)也許能當上縣令,但是一般來說也就是比吏強點的小官。

不過在古代,信息交通都極不發達,對於一個老百姓來說,縣令就已經是青天大老爺了,再大的官跟自己就沒啥關係了,一個八九品的舉人,在地方也是副縣長級別的幹部,那也是一方惡霸,所以在老百姓的眼裡,能成為舉人,就屬於「大老爺」的級別了,參見《范進中舉》中聽說范進中舉之後大家的反應,有錢的送錢沒錢的送物,這個是大老爺,得罪不得的,平時連看都不看范進一眼的鄉紳地主,紛紛過來又是送銀兩又是換名帖的,一瞬間端的是老母雞變鳳凰了。魯迅小說里打孔乙己的財主,也就不過是個舉人而已。

所以你就能理解為什麼秀才會酸了,前進一步,他就能成為大老爺,退一步,他是死也不甘心,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已經不是老百姓,可是如果考不上舉人,就永遠也不是官,處境十分尷尬,考上舉人的人可能昨天還是自己的同學,今天跟自己就是官民之別了,這個心裡落差實在太大,酸是很正常的,你跺你也麻。

成為了舉人之後,可以進京趕考,這個時候的舉人一般不會缺錢,因為家鄉有的是人資助你搞風險投資,戲劇小說里所說的什麼進京趕考沒路費一般來講不太可能,有這種情況的一般都是秀才(秀才沒人資助,因為考上的可能性低沒有保底),而秀才是不需要進京趕考的。

進京參加的考試叫做會試,你會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舉人,三年組織一次(元朝宋朝除外),這個考中的幾率比中舉人還要低很多,百里挑一都不到,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一旦會試通過,你就……

你還不是進士,你還要參加一次殿試,這個厲害了,監考官是當今皇上,這次考試基本是走過場,只要會試通過殿試基本都會通過,殿試的作用有兩個:1,正式的確定進士的名次,2,將所有進士的錄取的功勞歸到皇帝的名下,這樣這些進士們出去可以號稱是天子門生,一來給皇上集權,二來給皇上長臉。

殿試考完,進士名單就出爐了,名單分三等,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有三個人,二甲有百多人,三甲有幾百人。這次考完,就正式是進士了,不過進士和進士,也是不同的。

一甲只有三個人,第一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狀元。第二叫做榜眼,第三叫做探花,如果考上了這三個,那簡直是祖墳噴火了,可以保證的是,只要你不犯事,再稍微能幹一點(能考到這基本沒有等閑之輩),那麼你當上正部級二品尚書的可能性幾乎是百分之百,且有很大幾率成為內閣大學士之類的副總理總理。

狀元是一甲的第一,你覺得他會酸誰?除非他想當皇帝。

除了一甲的三個人,二甲的前幾名也會跟一甲一樣被分配到翰林院當庶吉士,有著極為光明的前程。再次一點的,會被分配到六部當京官,慢慢熬資歷,到了三甲,基本都是發配地方當縣令,不過你要明白,他們的起點是縣令,這幾乎就是舉人的頂峰,所以你可以明白為什麼這麼多舉人搶破頭也要考進士。

而且進士之間在中進士的時候會結成穩定的同盟,進士認識的都是進士,彼此以年誼相稱,中央還有錄取到他的老師(主考官)罩著,能當主考官的一般都是中央大員。江湖險惡求生不易,大家都得互相幫扶,所以雖然彼此之間考試之前都沒有見過,但是從中進士的那一天起,進士就擁有了舉人做夢都不敢想的一張強大關係網。

所以進士會酸誰?

不過題主貌似問的是舉人為什麼不酸,舉人有資源,有時間,有身份,可以慢慢考,一考考三十幾年的人也是有的(比如嘉靖朝的首輔張璁)。就好比千萬富翁對億萬富翁的嫉妒,肯定是不如中產階級對千萬富翁的嫉妒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知乎er來說,打個不恰當的比方,考上秀才的難度大概相當於高考考上985,考上舉人的難度大概相當於考上清華北大,考上進士的難度大概相當於自己考試上劍橋哈佛牛津耶魯,,考上狀元的難度嘛,,,,,你算一下全國人口,然後你想一下每三年出一個,你想想這個人會不會是你?

如果把咱們放在古代,大概會比秀才還酸的。


中舉以後進入體制內里,酸,那就是文藝了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姓氏出過皇帝?
抗戰時期,「攘外必先安內」是誰提出的?
為什麼有些中國人寧可忘記日本侵華,也不寬容文革錯誤?
中國古代皇帝的文化水平如何?
歷史上有哪些「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戰例?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中國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