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了更大的世界的人有哪些不同?
繼續見比這更大的世界。
然後去死。
`Why am I here? Why am I in this world? I almost feel like I was looking for a reason to…die.』—Yoshiki看過日本的一個採訪節目,採訪日本美術界的繪畫奇才會田誠,就是那個畫出「突破宇宙天際的大便」的畫家,採訪者問他:你畫這個什麼意義呢?到底想喻示什麼呢。他低著頭,頭也不抬得說:沒什麼意義,你知道不,人活到最後,什麼意義都沒有,到最後,人類會滅亡,地球會滅亡,宇宙也會滅亡,人類創造的任何東西,藝術的也好,垃圾的跟屎一樣的東西也好,到最後的最後,都會被磨滅得乾乾淨淨。所以,如果你問我意義是什麼,我只能告訴你,一點也意義也沒有。我畫這個,只因為我高興。
所以答案也一樣吧。
見過更大世界的人不怎麼樣,唯一怎樣的是,TA自認為有意義,這「意義」帶給TA一時半刻高興的情緒。
「會更包容吧」
就像我知道了陝西的肉夾饃比長沙的好吃,我就會理解學校門口那家店
我知道長沙的臭豆腐一定比上海的好吃,就不會因為吃不到好吃的臭豆腐而吐槽上海引用余光中的話: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了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這樣,我們才會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也會更有勇氣」
爬過最險的山,淌過最急的河,你知道雪山頂上有最美的星空
所以,你絕對不會害怕有一天你會獨自背包上路「你見過的風景,走過的路,都會鐫刻在你的氣質里」
也許你會遇見這樣一個人:
外表堅毅,有些西伯利亞的輪廓內心的細膩沉靜讓人想起小樽輕盈皎白的雪
憂鬱的時候,好像能在他眼裡看到一片地中海的深藍
他熱愛自由,不妥協,就好像冰島綻放在冰天雪地里的火海
有時他又內斂的像倫敦綿長的雨季一樣有故事
- 分享一隻西北的飛鳥:
(攝於青海湖)
「或者,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踏過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得為60平的棲身之所埋頭奮鬥
欣賞牛逼的人,也包容弱者,有一腔廣闊胸襟的你,還得在各式各樣的差距里默默做自己。體驗過接著生活然後去死不是這樣嗎?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畢業後,我去歐洲流浪了一圈。
我在微信里傳滿了照片,有美食、美女、美景,並配上了各地坐標定位。
我在豆瓣分享了我的旅程,講述了路上遇到的人和事。
我在天涯吐槽了偶遇的奇葩,大家紛紛要求樓主我趕快更新。
我在百度貼吧爆出了幾張搞怪照片,還被人做成了表情包。
我甚至在QQ空間里更新了狀態:我抽煙、我喝酒、我打架、我紋身、我流浪,但我知道,我是好男孩。
然而,我的內心是空虛的:雖然見過了更大的世界,那又怎麼樣呢?
我彷徨,我無奈,我痛苦,我不知所措。
帶著這些複雜的心情,我試探性地打開了知乎。
我提問、我看答案、我收藏、我點贊、我發私信……
然後我才發現,把西方的國家都去一遍,並不算是見過更大的世界;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才會發現更大的世界。
這一刻,我豁然開朗:見世界要用心,而不是用眼。
於是,微博營銷號開心地把這個答案抄走了:哼,知乎里這群裝逼俠,見過更大的世界又能怎樣,還不是給我當段子?
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怎麼樣。能更加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怎麼樣。最重要的是,能夠理解他人的不怎麼樣。
當你的桌上只擺著一個選擇,你說這是我最想要的,別人不信,你自己也不信。當你的桌上有兩個選擇,你有資格從裡面選擇一個你更想要的。你說我更喜歡這個,別人會信,你也會信。我們不可能擁有世界上全部的選擇,但是我們可以讓我們的桌子上有盡量多的選擇,通過去見更大的世界。或許你見到的東西,你桌上增加的選擇,沒有一個適合你,甚至遠不如你已經擁有的。但是你至少知道了,或者說相信了,這些並不是你更好的選擇。
在沒有資格選,甚至沒了解某個事物之前,你又憑什麼說這不是你想要的呢?
這大概就是我們去見更廣闊世界的意義吧。如果說書中的世界是更大的世界的話,請參考毛澤東的生平。力扶大廈兮氣蓋世,別說指點江山了,就是真指揮全世界都不在話下。因為知識,就是力量啊。你理解了一件事,你就能做到一件事,所謂知行合一(人的認識和行動是統一的)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能像主席這樣,理解了太多太多的知識,那活著就會有一種超人的感覺。
也許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才是人生的意義吧他就不會來提這個問題。
包容性會更強。
見過最好的,知道最差的,容忍的閾值會更大,對人對事更加寬容。
大山大河,大風大浪,鍛煉的也是涵養與氣場。2008年之前只離開過兩次四川,當經歷了地震之後,發自內心地想去看看這個世界才不枉此生,研究了一個月後投了簡歷給華為,主動要求必須外派國外,很快拿到OFFER,到現在為止換了兩本護照,足跡走遍中東北非,上周去了趟歐洲,前面兩三天感慨歐洲的靜怡之美,待滿一周之後覺得歐洲生活好慢好無聊。走了這麼多國家,剛開始好奇,興奮,拍照,分享,到後來慢慢開始了解阿拉伯的歷史,嘗試去當地人的餐館就餐,去本地市場購物,慢慢從遊客進入了旅居的角色。走了這麼多國家後,益發堅定等將來從華為退休了,就到成都周邊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開一個煙雨客棧,倚樓聽風雨,淡看江湖路。
感謝比贊同多什麼鬼。→_→ 你們這樣不好吧 -_-||
對於評論區的看法我在這裡做一下回答。有朋友說自信來源於成功,快樂來源於擁有和知足,這個看法自然是沒錯的。
可是這不是我想表達的意思。我的看法來源於卡爾維諾的一句話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於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滿是懷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遊盪流亡,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卡爾維諾
還有就是喬治奧威爾在《一九八四》里傳遞的觀點: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
思想無對錯,角度問題有差異而已。
以下是原文
—————————————————————前天跟一個同樣野路子的朋友聊了一晚上,喝了很多酒抽了兩包煙最終得到一個結論:
人生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
所有的道德都基於利益,所有自信都基於自卑,所有快樂都基於痛苦
命運讓你感覺到人之卑微,從生奮鬥到死何其悲哀。
改變歷史又怎樣呢?歷史並不在乎從哪一條路上經過。
生命的精彩,只在於體驗。
確切地說,生命的光芒,只在於過程。
沒有尼采所說的永恆輪迴,一切都是一張不完全的草圖,我們只是過客。
一切的奮鬥,都應該是讓這體驗的過程更加豐富。
你問見識了更大的世界又能怎樣?
在我看來,生命不見識更大的世界,你改變了世界,又能怎樣?
這個世界是唯心的,只是統治者需要人們相信是唯物的。
背負應該背負的,體驗想要體驗的,給自己一個更大的世界,發掘自己天生的善良。
生命如果不能體驗,一如塵埃。為了在年輕時和別人吹牛逼;
為了在老了後和後人吹牛逼;為了在臨死前和自己吹牛逼。對我這種人來說,很重要呢。可以與別人談笑風生……
掌握更多生人的姿勢
你訴說著,就是跌宕起伏的故事寶庫,帶給人遠方和開闊;你思辨著,嬉笑怒罵皆幽默,卻給人不一樣的視角和和視野;你安慰著,即是更溫柔深刻的體貼和鼓勵,帶給人慰藉和向前的勇氣;你沉默著,也變成一種精神,就算你生活在地球另一半,也給人向上向善的力量。
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更可能找到最適合,最滿意的角落。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大意是:一個女生在公司里一直坐著瑣碎的事情,有天中午,她去一家麵店吃飯,要了一碗牛肉麵,老闆給了一碗其它的面,然後這個女生就和麵店的人吵起來
然後,她哭了
因為生活的瑣碎,她無法在這麼瑣碎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價值。
讓我們來想想,是否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種瑣碎而迷茫的低谷。我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遙不可知的未來。
但是,看過了宇宙的人應該對地球的位置會更加清晰。原來在我們心中,那麼大的地球,在宇宙中依舊那麼渺小,那我們自己呢。而這些要自己親眼去見過外面的世界才能了解。
見過更大的世界,改變的是你心的空間。你的心大了,什麼問題挫折就都可以輕鬆跨過。就像你現在去看你小學時的一次期末考試。考差了,當時的你覺得世界都是灰色的。當你經歷了中考,高考,考研以及更多的事情之後,再去看這件事的時候,是不是什麼都變了
事件本身沒有變化,只是心變大了,看的多了,心也會一點點變堅強的世界觀被顛覆。
推薦閱讀:
※你最終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好迷茫,不善交際,有些孤僻。工作也沒著落,學無所成。窮矮挫,也沒女朋友,不知所措?
※有像黃石兵法之於張良一樣對人生有指導意義的書籍嗎?
※作為教師,你有沒有一件事讓你對學生感到過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