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否可以通過關門打狗的方式贏得一戰?
也就是採取西守東攻的方式迫使俄國先退出戰爭,然後以犧牲南部各邦為代價消耗牽製法國,通過在國內大會戰和切斷補給線的方式殲滅法國主力軍團迫使法國投降或者喪失機動兵力,從而贏得戰爭。
如果不行,請說明原因,內政軍事均可某些沒軍事常識的就請不要回答了,不高興別關閉評論啊差不多可以收題了,這麼說吧,提出這個問題,我想考慮的主要是軍事上可不可行,而不是內政外交上可不可行,因為我知道憑德國人的那個尿性肯定是不屑一顧的,所以當我知道可行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有答案了。回答中有很多人提出了反對意見,不得不說有些很有道理和遠見,但是諸位都陷入了一個誤區——一戰是一場不死不休的大決戰,只有完全消滅敵方軍隊,佔領敵方主要工業區才能勝利。在這個條件下,德國人是不可能勝利的,因為德國不可能長期佔領法俄的工業區,最後無非是幾十年來一次的復仇戰爭,德國人再強,也會被戰爭拖得沒法在海外開拓,得不償失。
但是一戰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一戰的,一戰一開始的目的是奧匈消滅塞爾維亞復仇,俄國的目的是保護塞爾維亞並且打擊奧匈,德國的目的是保護奧匈並且打擊法國人的復仇,法國人為了報復,英國為了防止德國打垮法國和俄國獨霸大陸。假設德國人不是一上來就是滅亡法國的態度,而是如設想的一樣,在西線通過彈性防禦和誘惑殲滅迫使英法達不成目的,在東線通過有節制進攻擊敗俄國攻勢並且迫使其無法穩定戰線收束資源進行大反攻,這樣等到塞爾維亞被打垮,就可以通過體面媾和結束戰爭。戰後奧匈達成戰爭目的,但是仍然很弱小處於防守態勢,俄國人的進攻態勢被遏制,法國人無法復仇,德國人保持大陸最強但仍然被包圍,英國人得到了不太穩固的大陸均勢。換言之,以全面戰爭的能力把戰爭限制於有限戰爭狀態。但是德國人不會允許,歐洲沒有一個人會這麼想,大家一上來就認為戰爭是施加最大的暴力,獲得最大的目的,如果目的沒有達到,那就施加更大的暴力,全然忘了戰爭是為了政治目的服務的,為了戰爭而戰爭,全社會服從於戰爭,一戰打完了還不夠,二戰打完了要是沒有核武器還會有三戰,全然忘了最後總會出現均勢,既然打不動了就會出現均勢,那麼為什麼不早點看清呢?我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孫子,以後也有可能參加戰爭決策戰爭,別為了戰爭而戰爭,達不成目的,那就耐心等待,等到真的有能力推翻均勢,再戰爭。
謝邀,我先說結論——這個東攻西守的辦法理論上是可行的,而且有可能勝率比進攻西線的施里芬計劃更高(因為沒有實踐過所以我也不敢斷言),當然面臨的難點也很多。
從歷史上的進程來看,俄國軍隊在對陣德國時比之前任何人想像的都要更弱,俄國人才是協約國集團的最弱一環,1914年坦能堡戰役直接兩個集團軍被擊潰殲滅,1915年連續潰敗8月份就丟掉華沙,如果德軍在1914年就將俄國作為主要目標的話,俄國的軍事潰敗將更快。
而在西線,在歷史上德國人確實在洛林-阿爾薩斯大殺了一次回馬槍,然後擊潰了法國人的前鋒部隊(預計即使德國人東攻西守,法軍計劃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法軍接近損失了30萬人,而且法軍參謀部沒有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更沒有初戰失利後的預防措施,接下來法國能否快速組織第二次針對德國南方的攻勢是十分存疑的。
當然英國確定會參戰,因為英國肯定不只是為了比利時而參戰的。
但是,這個辦法在1914年的德國總參謀部裡面,看上去風險更高,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採取。
1914年德國總參謀部的所有決定,是基於兩個考慮的:
1,確信德國官兵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優越於其他任何一支敵國軍隊
2,德國經濟高度脆弱,資源貧乏,人口總量不佔優勢,領土太小迴旋餘地狹小,沒有持久戰能力。這兩個考慮,決定了德國人註定只會去選擇速戰速決的辦法。而東攻西守,註定不是一場能夠在兩三個月內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戰略(從俄國人在一戰的表現和1917年3月發生革命,前線崩潰的歷史現實來看,我個人預計如果德國人一開始東攻西守,俄國可能會在1916年的某一天崩潰)
是的,德國總參謀部在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想過自己能打4年仗——所以在馬恩河戰役失利、施里芬計劃破產的時候,毛奇才會心膽俱喪,對威廉二世說「陛下,我們輸掉了戰爭!」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德國人民的驚人努力和忍耐之下,德國人實現了長達4年的戰時經濟,並且在各處戰場上都曾取得輝煌勝利。
這裡不得不提到哈珀制氨法的例子——在那時候,最初製作炸藥是依靠硝石的,而德國的硝石基本依賴從智利進口,預計一旦開戰就會被英國人封鎖。
然而德國化學家哈珀發明了從空氣中提取氮氣製取氨然後製作炸藥的化學工藝,一下子就解決了硝石的問題,並且,德國工業界在1912、1913年大量投產,所以德國氨產量大幅躥升,最終滿足了日益增長的戰爭需求,而如果沒有哈珀的發明的話,德國人恐怕在1915年就沒有足夠的炸藥可用了。施里芬伯爵是在1906年完成他的計劃的,因此在制定他的計劃的時候,不可能對德國的戰爭持久力有足夠樂觀的預估,而1914年的德國總參謀部,也不會對近幾年的德國科技和工業發展的威力有足夠正確的評價,所以對德國戰爭的持久力,他們都不會有足夠樂觀的認知。
既然如此,他們就不大可能選擇看上去漫長的東攻西守戰略,而只能去選擇東守西攻、速戰速決的戰略,因為他們預計裡面法國比俄國容易打敗許多,而且法國國土狹小可以兩三個月內逼迫法國投降(所以德皇說聖誕節前結束戰爭)。於是,施里芬計劃被毛奇照常實施,大概是註定的結果。
最後,評價東攻西守戰略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到另外一個變數——美國是否會在俄國崩潰之前參戰?這一點是無法控制的,而且是決定性的。
不管戰後丘吉爾或者協約國任何一個領導人怎麼自吹自擂,在1914年這個時間點上,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不管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會想到這場歐洲戰爭能夠吸引到美國,並且讓美國參戰而且成為決定性因素。
而戰後的敘述好像1914年贏不了德國人就註定輸似的,這是一種不大正確的印象。
在歷史上如果美國沒有參戰,德國人面臨的是什麼樣的局面?1918年俄國已經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放棄了一切東歐利益退出了戰爭,東線已經結束了,而西線的英法也沒有打敗西線德軍的能力,頂多只能謀求和德國體面媾和,而德國人將在戰後至少在東歐具有支配地位。
在協約國的圍攻下,德國人的成就,總參謀部的努力,某種程度上是值得肅然起敬的。但是美國這個白人世界工業第一(而且是一騎絕塵,遠遠超過後面的國家)、人口第二的國家參戰,能夠毀掉他們的一切努力,德國人是無法贏得英法美三國的圍攻的。
所以,總結一下:1,東攻西守的戰略是有可能成功的,而且成功率在今天來看也許比歷史上的戰略要高(因為俄國會比歷史上更快崩潰)。2,德國人裡面沒人有預知能力,不知道俄國人如此衰弱、也不知道德國人的戰爭持久力有如此強,所以不大可能選擇這種戰略。3,若這個戰略下協約國仍能夠撐到美國參戰,萬事休提。
這是一個典型的紙面猜測,甚至可以說一個典型的基於遊戲經驗的猜測。
首先在軍事上,一定要認清楚,一戰完全不同於二戰。在戰爭中迅速的轉移一百個以上的師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戰前的動員則可以視為戰爭的開始而非準備。俄國的軍務大臣歐布魯契夫一語中的「動員行為不得再被視為和平行動,反而它代表最確切之戰爭行為」。
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動員等於戰爭。動員需要時間。越落後的國家,動員需要的時間越多。也因此對俄國動員主力而對法國採取姑息的態度,意味著動員並使用一支主力擊敗甚至尚未出現的,最弱小的敵人,同時給予頭號強敵最充分的動員時間。請記住,一戰的幾乎所有計劃,都直接的取決於各國的動員時間表。一戰的這一特點,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看到任何遊戲或者影視作品有所體現,但其時,動員時間表乃是各國軍事領袖最為痴迷的概念。在施力芬計劃中,德國是可以利用自己動員速度高於法國的優勢在初期獲得優勢的。我想,在明明可以利用動員的時間差迅速擊潰法軍的假設下,沒有任何理由採取放任法國完成動員並取回阿爾薩斯之後,再進行主力決戰的方案。好玩的,觸發各國的動員程序並導致一戰爆發的奧地利,竟然是在幾乎所有主要的戰役都打完之後才真正參戰。當然他們也不在乎,反正只要能打塞爾維亞人就行。
其次在政治上,德國啟動一戰的主要原因與二戰並不相同。二戰期間各國期望戰況均為使敵對國無條件投降,換言之可稱之為滅國戰。而一戰的目的則更像地緣性戰爭。對於德國而言,最主要的憂慮來自於自己在地緣政治上的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的來源絕對不是俄國。而法國的目的也十分明確,即取回阿爾薩斯和洛林。毛奇戰略的核心在於避免兩線作戰,有限戰爭以及和平談判,但這三個目標既無助於解決法國,也無助於解決英法俄三國同盟帶給德國的不安全感。1890s年代德國戰略其最重要的前提英法俄不可能同時對德開戰,但微妙的外交形式經過二十年的狂妄自大的運作已經演變成為無法想像的噩夢。這個就是老毛奇的計劃吧從紙面上看比施里芬計劃靠譜。但是之所以施里芬計劃佔了上風,我覺得除了攻勢邪教之外,很可能德意志帝國的軍人覺得雖然俄國是脆弱的,可能在幾次重創之下崩潰,但德意志帝國同樣脆弱經受不住在巴登、符騰堡的幾次重擊。但是這個問題真的沒有什麼好書,總參謀部史里討論這個問題了么?
其實樓上很多人從頭到尾都沒搞明白德國戰爭計劃的演變過程,我只提一點,關門打狗這一策略恰恰是施利芬在他任參謀總長15年的時間內不斷完善發展的,他的巔峰之作正是1905年12月的那一次兩線同時採取防守反擊策略的大規模兵棋推演,而那份長期被指認為施利芬計劃的備忘錄只不過是1905年總參西部旅行的一份附加討論而已,細節可以參見real german plan1904-1914這本書,美國歷史學家zuber進行了一系列詳細的研究證明所謂施利芬計劃不過是戰後德國總參謀部編織出的一個灌水的,為了掩飾自己失敗的謊言
兩面被擊而勝者,已屬鮮矣,兩面被擊又誘敵深入者,未嘗聞也
美軍有個P用
冬天有個P用坦克的作用,大概比他們都大所謂小毛奇哭天喊地,你們要是知道施里芬把小毛奇罵哭過,也就不會把他當回事了關門打狗可以,但不是在德國境內關門打狗,而是在西線的法國境內痛打霞飛這條老狗
霞飛的目標太直接了,不用關門,他自己就會老老實實呆著德軍最不該的就是死在一個模子上,作繭自縛
有一個問題,德軍在海岸迂迴失利之後為什麼要向南運動?認真想一會,別一下子就說出來
這是一個細思恐極的問題
我說是因為施里芬的模子不僅是一個人中了招,而是一群人中了招你可以說小毛奇不喜歡親臨戰場,導致克魯克和比洛莽撞行事可我覺得小毛奇就算知道了,結果也是一樣的,他自己的那個模子更厲害不跳出這個模子,就會陷進去。德軍的這個做法,戰略上過於直接,地理上陷入了橫向狹隘地帶要是把小毛奇調到東線,興登堡調到西線,大概可能會好些。
小毛奇怎麼說,也比魯登道夫強。總之一句話,把【施里芬的模子】從德軍各級指揮官心中摳掉,還是有的打的
歷史上米帝不參戰還真有可能勝的,米帝參戰了你這些手段就一點用都沒。
西守東攻,德國人不是沒這麼設想過,這是一個老版本的作戰計劃,沒記錯是老毛奇時候的(普法戰爭之後),對法國那邊,倒不是犧牲南德,而是先利用德軍在梅斯——斯特拉斯堡一線修築的工事用作第一道防線,要是法國人進攻太猛扛不住,就在利用萊茵河繼續抵抗,在此之間,老毛奇還設想與法軍展開一次會戰。大略說一下為什麼會引起攻守方向的轉換,主要是和俄國有關。原計劃是在進攻俄國時,把俄屬波蘭這一突出部削平,並在這一過程中圍殲俄軍主力。但事情正在起變化,到施利芬那會,處在德軍進攻方向上的俄國領土上,一系列的要塞得到加強。還有一個及其重要的原因是考慮到俄軍更可能在受挫後向東撤退,而非在突出部內打轉。如果在削平俄屬波蘭後俄軍主力未被殲滅,而是向東移動,那德軍面臨的局面是,要與俄軍在一個無論是正面寬度還是縱深都極大的戰場上交戰。如果這樣,那德軍將很難引誘俄軍進行決定性的會戰,殲滅對方。而施利芬這人,就和有強迫症似的,對殲滅戰有極深的執念(施利芬:不打幾次決定性的殲滅戰還能贏得戰爭?哼!我不聽,我不信),然後,施利芬就把進攻方向從俄國轉向了法國
1914年巴黎已經是德國人的囊中之物了,由於軍團指揮官的一時腦袋短路缺氧導致了馬恩河奇蹟。如果德國人繼續前進或者原地挖坑防守,神仙也救不了巴黎。如果一戰在3個月內結束那麼不管結果怎樣都是對所有人最有好處的結局。
這一招我在鋼鐵雄心裡用過,當然HOI2是二戰遊戲
先放開德國南部三塊地,等法軍逐漸在這三塊地上屯兵,然後突然集中兵力攻擊最接近邊境的一塊地,將駐德法軍全殲,預計能殲滅20到30個師,
如果不放心,如法炮製再來一次到兩次,等殲滅70左右的法國師之後,從比利時南部出兵,然後轉向南方,包抄馬奇諾防線區域。
然後剩下的任務就很簡單了。
缺點在於,一旦啃不動進入德軍的法軍部隊,就不是關門打狗了,會死的更快。另外,向南包抄馬奇諾防線需要更遠的包抄距離,所需兵力也比向大海進軍更多,風險也更大你的設想和普法戰爭後老毛奇的計劃在思路上基本上是相同的。問題在於老毛奇計劃是一個應戰計劃,而不是一個主動發起戰爭的計劃。如果在1914年8月這個時間點德國還是以應戰為基本戰略計劃的話。那麼這場戰爭根本不可能在那個時間點爆發。雖然說跟你討論問題非常有損於心情。但是最後還是再補充一:一戰中德國所給你帶來的能靠持久戰獲勝的假象。是由於一系列巧合所帶來的奧斯曼參戰這一百年不遇的外交奇蹟的結果!這是做任何戰爭計劃時連想都不敢想的!
樓主說收題了,但我看根本就什麼都不明白啊。取西守東攻就意味著要著眼於政治解決,而不是決戰取勝,消滅對手的反抗能力。德國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太把軍事當做一回事,太指望決戰取勝了。一點都不考慮決戰不勝怎麼辦。回頭去看德國統一的三場戰爭,都是非常有節制的目標,沒有非要打進維也納或是巴黎吧。再通過政治談判確立有限優勢。英俄沒有干預的理由和時間。俾斯麥非常好的說明了德國完全可以在不破壞全歐均勢的情況下獲得自己的利益,但要達到這點戰爭目標必需有節制。這個原則,威廉和史里芬都沒有遵守,戰爭的目標一旦著眼於決戰取勝,就非打破歐洲均勢不可,英俄難道是瞎子?眼睜睜看著德國先打死法國,再重演一遍拿破崙的戲碼?德國的真正悲劇不是在於史里芬計劃,而是在於領導層沒有給德國指出一個切實的,可以在不挑戰全歐的前提下可追求的政治目標。
或者反過來說,把政治簡化到打贏就好了,那麼史里芬計劃當然就是最好的選擇。
俄國崩潰更多是自身的原因而非德軍攻勢凌厲,事實上開戰伊始俄國軍心士氣高漲,行動迅速有力,嚇了德國一大跳。
也就是說德國先打後打俄國,或者不打俄國搞防禦,結局基本都是俄國大約在1917年之後某一天崩潰,這取決於沙皇政權的崩潰速度和民眾對戰爭的忍耐極限,而不是德國軍隊進攻的力度大小。而如果德國放任法國打進來,那就意味著無法佔領法國北部以及比利時的大片工業區,還有大量人口。這將極大的增強協約國的戰鬥力(順便一提,德國在戰爭第三年後男丁不足,大量徵用比利時勞工)
一戰到最後,拼的不單是工業,更是士氣和人口。美國參戰帶來的是成千上萬小夥子,而不是大批武器裝備。最後是德國意識到自己的血將流干而協約國卻擁有了無盡的人力資源,這挽救了英法的士氣,壓垮了德國的士氣,導致了第二帝國的崩潰。不可以現實已經展示給我們了一戰二戰其實是一場戰爭後起之秀德國對老牌強國英法俄的挑戰二戰中德國在沒能打敗英國的時候就主動進攻蘇聯,這個跟題主講到的一戰情況很類似,,西線僵局,海運被封鎖。這時候國內生產不足以供給戰爭消耗,只有向東攻佔俄國把它變成殖民地從那裡得到力量抗衡英國,使得英國即便耗費時日在全球集結了力量之後依然不能對德國取得優勢
打仗不是玩遊戲,沒有什麼戰爭可以脫離經濟政治之外獨立存在。單為贏得戰爭而運用戰略戰術,是紙上談兵的軍事愛好者做的事,真正的軍事家是國之司命,要考慮的事遠遠複雜得多。且不說德國幾乎無險可守這種地理因素,單說德國為何而戰,就是為了搶地盤,通過打擊英法這種老牌殖民帝國的本土,獲得原料產地,用廉價的原料來餵養國內日漸壯大的工業。讓人家打進國內,犧牲寶貴的工業區去搶廉價的殖民地,這就好比扔了孩子去搶別人手裡的搖籃。
最後迫使俄國退出戰爭,主要原因是俄國內部分裂,莫斯科就換了2個政府德意志預料不到這個結果
十月革命一聲炮,革命的水兵衝進了基爾港
老毛奇原本的計劃就是在西線的本土作戰,通過幾次殲滅戰殺傷法國和英國有生力量,謀求和談——演化這一操作可以做成在有利地形下的防守戰(借鑒日俄戰爭,少量軍隊在防禦工事之下防守可以相當牢固),集中力量攻擊俄國,同時要催動其國內民族主義者獨立、農民起義、自由主義和資產階級革命當然列寧之流更要支持(也是參考日俄戰爭),儘快實現俄國瓦解——大家所關心的美國——倘若俄國在開戰一年半就被打垮,碎成渣,美國還會有勇氣給英法提供援助嗎——貸款、援助,萬一德國贏了,誰賠我?按照這個方向來說,德國需要在1912年左右做好戰爭準備,並且發動戰爭,導火索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機」。3月開戰。後面按照一戰劇本寫,4月底,德軍在北線抵近馬恩河後選擇停止,休整疲憊的士兵,並且構築防禦工事,準備防守戰;同月,在南線對發動洛林攻勢的法軍,在洛林與阿爾薩斯地區的有利防禦地形下配合早先準備的防禦攻勢,嚴重遲滯並削弱法軍。5月初—5月底,霞飛所帥的英法大軍一頭撞在德國人的馬恩河防線上——第一次「馬恩河戰役」,英法聯軍傷亡高達8萬人,隨後撤退,雙方沿馬恩河對峙,法國國內愛國情緒高漲,強力要求法軍出擊,至5月底法軍防禦,死傷高達20萬,德軍死傷月12萬。6月中旬,德軍完成北線軍隊南下抽調,在南線主動出擊,法軍依靠所柱防禦工事大量殺傷德軍,但法軍主力陷於北線,德軍本土作戰,德軍殘勝,雙方損失慘重,隨後的一年內雙方基本僵持。至7月,德國完成軍事動員,逐步用動員兵替換西線老兵,在東普魯士地區重新集結主力,隨後發動一些列進攻即「波蘭口袋」。雙方交戰3多月,德軍攻佔普熱梅希爾、萊姆堡、伊萬哥羅德、華沙、布列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達15餘萬人,並有近20萬人被俘。受冬季作戰影響,俄國泥濘的土地另人畜運輸成為噩夢,有人曰"失期法皆斬,今上前線亦死,亡亦死,舉大計亦死,死國可乎?"乃帥眾起義。至次年3月俄國政變,沙皇罷免皇叔統帥,親臨前線,德軍發動春季攻勢,至8月前鋒直抵聖彼得堡,俄軍損失近120萬軍隊,8月底俄國再次政變,沙皇退位(後面就略過了,列寧上台),同月,英法國債暴跌,德國公債大火,爆賣,德在美國債迅速追上英法。美國出台政策限制對英法支援,德國宣布:願意與新大陸的主人重構世界和平。至10月底,《布列斯特條約》簽署,烏克蘭、波羅的三國和芬蘭、白俄羅斯分裂;德國吞併波蘭;釋放戰俘並武裝後支援沙俄餘黨,俄國退出戰爭,內部陷入紛爭。同期,日本極速向德國靠攏,宣布不論誰贏只支持和平,出兵外東北、驅趕東北沙俄實力、佔領薩哈林島,扶持建立偽滿洲國;11月,德國與烏克蘭等組成同盟,大軍西撤。1914年春季,英法與德國展開最後的對決,雙方與西線激戰長達8個月,傷亡高達280萬,被稱為「血腥的1914」,美國介入,要求和平——誰不和平,我就揍誰 ——任何一方完蛋,美國的巨量國債都將作廢;戰爭繼續,德國將佔有更大的優勢繼續進攻;國內「孤立主義」高呼「不介入熱戰」。雙方邊打邊談,至1915年夏季,雙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簽訂合約,承認1.德國既得之日德蘭半島,波蘭地區和明斯克以西的領土;2.低地地區設為中立區,由歐洲各國保障利益;3.保障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特殊利益;4.法國放棄對於德語區的領土要求,德國也將尊重法國和英國之海外殖民與領土;5.日德結盟,日本於東北之利益被得到承認;6.美國與英國結成同盟,(美、英為遏制日本,保護泛東亞利益,親自支持中國革命,1917年孫大炮在美國與英國的幫助下自南向北統一關內)——英法不足以平衡歐洲大陸,美國加進來就夠了;7.美英同盟代替英日同盟;8.日本獲得廣闊大陸,國家地緣改善,渴望大陸;9.俄國奔潰,各國預計干涉布爾什維克,德國主張支持保皇黨,並均分俄國;10.奧斯曼委屈求和,保留安納托利亞和東地中海,阿拉伯半島地區獨立(英國託管),伊拉克獨立(法國託管),埃及獨立(國際共管),巴爾幹半島地區羅馬尼亞等獲得希望土地,伊斯坦布爾國際共管,奧斯曼遷都。至1915年底雙方停戰,20年休戰開始。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為什麼呢?因為英法根本就沒管沙俄的死活。在威廉二世準備開戰的時候,英國就開口了:你TM去打沙俄,沒毛病,老娘才不管。威廉二世大喜,卧槽我們搞死俄羅斯得了。小毛奇:mmp!老子準備了十年,上百萬的軍隊調遣,全部針對法國,你告訴老子要我去打俄羅斯?再說我們幾天就能搞死法國啊。威廉:那我們就一起搞死他們!
且不說將戰火引入南德導致的工農業資源損失是否會摧毀德國經濟,失敗和資源短缺引發的厭戰情緒將會讓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出現在德國
推薦閱讀:
※為何古代歐洲的統治者,有的叫國王,有的叫皇帝?
※為什麼中世紀後期拉丁文逐漸衰落?
※法國人權宣言上兩邊的兩個人和中間的光芒是什麼意思?放在人權宣言上,有什麼故事嗎?
※歐美國家對一戰的主流評論是什麼?
※為什麼荷蘭的正式稱呼是尼德蘭(Netherlands),但一般稱其為荷蘭(holland)?